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就是变态怎么了?(脑洞合集) > 第286章

第286章

勇安的房间内搭了一张床。——秋风送爽的夜里,昨天才回到家的易书元今日走到了易府的花园亭中,他坐在亭中石桌前的时候,灰勉已经掏出许多下酒小菜,甚至还摆了盘。 易书元从袖中取出了那得自登州的半壶挑肩酒,将之摆在桌边。 也就是做完了这些之后,不多时,一阵阴风吹来,几道鬼影已经到了院中,而易书元则已经翻开酒盏倒上了酒水。 “我曾想过很多次再相逢的场景,却不想今日在这种场合见到你,吴某如今是称呼你为仙尊呢,还是先生?” 易书元抬起头,来者正是吴明高,他只是笑了笑,伸手指向一边。 “说那么多作甚,请坐。” 吴明高咧开嘴,直接在桌边坐下,取了酒盏的那一刻,易书元已经举杯碰来,酒盏轻触,二者皆是一饮而尽。 灰勉抓起桌上一粒花生米塞进口中咀嚼得“咯吱”作响,乐呵呵玩笑一句。 “吴大人如今可比在阳间还威风,跟着不少人呢!” “莫要取笑我了,吴某不过是阴间一名小小功曹。” 易书元看着吴明高。 “易某当年也不过是一名小小的笔吏!而且这功曹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请!” “请!” 功曹官吏也并非一般的小吏,实际上是有资格顶上判官之位的,只不过判官若无变故也不会轻易换,功曹也不止一位罢了。 酒过三巡之后,易书元笑问一句。 “今日之事在阴间应该少有吧?” 吴明高一边倒酒一边抚须,笑着摇头。 “至少吴某任职以来从未见过,还是易先生面子大啊!” 今夜,易勇安似乎一直没有睡着,此刻更是频频翻身,大木床都时不时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易阿宝就睡在父亲对面的一张小床上,他本来已经睡着了,不过听到频繁的翻身声,睡过一觉的他也醒了,这会睁开眼睛借着窗前月光看看那边的大床。 “爹,您哪里不舒服吗?”“没有.快睡吧.” 此时的屋外,一名白衣老妪就站在门前,她听到了屋中的声音,脸上也露出笑容,许久之后她才伸手推开门走入了房间。 易勇安似乎是听到了“吱呀”一声,下意识喊了一句。 “是阿威么?” “爹,阿威回家享福去了,现在是阿德了,这么晚了他也不会来的。” “哦” 易勇安应了一声,翻身过来,睁开眼睛看了看门口,却见到了一个老妇人走了进来。 这老妇人就像是从自己略微模糊的记忆中走出来的一样,到床边变得逐渐清晰,也让勇安一下子激动起来。 “阿宝,阿宝!你娘来了,你娘来了!” 阿宝心中一惊,一下子掀开了被子坐了起来,他看看昏暗的室内,再看向父亲的床前,没有任何人,只有老父亲一人在激动。 “爹,您别吓孩儿,爹!” “不骗你,真的是你娘来了!” 在易勇安的眼中,妻子李氏此刻还看向了阿宝,眼中满是慈祥,然后才回头看向易勇安。 “老头子,我在下面都听说了,你钓了好大一条鱼,把娥江的夜叉都给钓上来了!” “是吗,是吗?伱也听说了?哈哈哈哈哈” 易勇安笑了起来,却让阿宝听得心慌,但这种慌并非恐惧,更多的是不舍。 “爹,我去叫人,我去叫人!” 阿宝披上外衣,直接到门口开门,一打开就是一阵秋风袭面,更有一股特殊的阴冷感,若是他能目视鬼神,就会知道外头有一些阴差在等着。 “阿德——阿德——” 已经睡下的家丁被阿宝的喊声惊醒,慌忙起身之后开门回应。 “唉,老爷什么事?” “快去喊轩儿他们——快来老太爷这边,要快——” 易府之中各处都开始掌灯,易书元和吴明高坐在亭中也能听到易家内忙乱,易家老小纷纷向着老太爷的屋舍集中。 易书元喝完一杯酒,此刻也站了起来。 “咱们也该过去了。” “是啊,是时候了!” 吴明高将酒水饮尽,然后同易书元一起走向那边的屋子,当易书元出现在门前,易家不少人都看了过来。 “伯爷爷,爹他.” “我知道!” 易书元走向床榻,在他眼中,易勇安躺在床上,其妻子李氏坐在床边,见到他进来,夫妻两都看了过来,并且一起开口。 “大伯.” 易书元点了点头,而他身边吴明高则带着一队阴差走了进来,也带来一阵阴风。 “易勇安,许久未见了,你也是时候走了。” “吴大人?还有,这不是周老弟么?” 阴差之中有人面露诧异,他没想到这会易勇安竟然认出他来,看了看吴明高和易书元,此刻也是笑着走出来。 “易老哥,许久未见了,当年我还吃过你钓的鱼呢!多谢易家照顾年迈双亲,他们来阴间的时候都和我说了谢谢了!” 那是从西河村中走出去的汉子,曾经在元江县当了捕快,早年因公殉职,没想到也成了阴差。 “周老弟,真的是你啊” 易勇安此刻热泪盈眶,记忆也终于再无模糊,他忽然发现,除了妻子,今天来接他的可有好几个熟人。 “这不是老李头吗,你也来了?” 又是一个熟悉的老衙役,往日里较为严肃的阴差,今日也向着将死之人多说几句。 那几个人名从易勇安口中出来,易家人有的人心中发慌,而更多的则是悲伤。 没过多久,易家就传出哭声,易老太爷终于还是没能熬过今年,撒手人寰了,走的时候儿孙簇拥,也算是喜丧。 第627章 人生如其味 绍元七年,朝廷经历了两场大变动,前面的自然不用多说。 后面到这年秋季,或许是为了平息事态,或许是皇帝自己也心虚,也或许本来就准备这么做,对于旧派文臣的一些过度清算追查也没有再继续下去,风闻奏事的趋势也止住了。 而原本隐瞒灾情的几州知州被定罪问斩,京师之内也有包括门下侍郎詹式微在内的多名官员被处以极刑。 不论以后会如何,至少当今大庸天子自认为已经算是处理得较为妥当。 不过这些大抵也就是安抚勋贵的手段,对于寻常百姓还其实影响并不大,也了解不到这么深,朝野之事不如一部《楚公传》让人有共鸣。 对于远在月州元江县西河镇的人们,易家老太爷的过世就是大事了,再远的顾不上。——加上易家作为如今元江县数得上的名门望族,白事的规格自然是不会小,寻常人丧葬哀悼时日不会太长,毕竟要顾及农事生产。 而易家这种家庭,又要顾及为官长孙的名声,除了老太爷下葬耽误不得外,白事则是延续一段时间。 易勇安依旧葬在了阔南山的山南岗上,这里如今已经是易家独占的祖坟之地。 丧葬队伍浩浩荡荡,除了易家上下一大群人,西河镇里面一大群人,元江县中与易家有往来的人也到了不少,就连就连之前派人悼念过的元江县令也又派人露了一下面。 送葬队伍中自然是有易书元的,但并未在太靠前的位置,他倒是不介意以勇安大伯的身份出现,只是这多少有些惊世骇俗,还是延后一线吧。 或许正常送葬风俗确有特殊之处,能保魂魄安稳,但易勇安本就安稳的很,今日也就是个过场。 黄宏川和老松一起站在阔南山中一峰之上,看着从山南岗延绵出老远的送葬队伍。 “没想到易家影响力已经这么大了。” 老松这么感叹一句,黄宏川则是笑了笑道。 “可不是么,易家的影响力可不止于元江县了,在月州也是叫出名号的,只可惜,以后怕是声名愈盛离道愈远了,常言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但很多时候是到不了五世的。” 老松听闻此言看向黄宏川,又问了一句。 “易家最近的那一个是易保康么?亦或是易阿宝?” 这老松一直突破自我的过程稍显漫长,几十年来如寻常古松伫立山间,不问外界一切,对其他事知之甚少,在他过去的记忆和上次宴席的感觉中,还是对易保康和易阿宝的印象最为深刻。 黄崇川沉思不语,想了下才回答。 “真要算起来,或许是今日躺在棺椁中的那一位吧。” 天近正午,棺椁下葬完毕,浩浩荡荡的人群也都下山去了,后队的走早一些,至亲则最晚走。 易书元走在人群中步伐略慢,偶尔也会回头看看山南岗方向。 从易书元身边经过的一些易家下人大多有些失落,在看到易书元之后,也并无往日里那恭敬的态度,反而是眼神有些复杂。 说书先生确实是厉害,这几个月来除了最初在家一段时间外,后面都是偶尔来几天,也能让老太爷开开心心的。 但老太爷走了,这“作戏”也该停了。 易书元对于身边经过之人的复杂心情不以为意,各人心中的“真假”也影响不到他。 又过去易书元再回头就看到易阿宝了,后者似乎也是发现了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快步靠过来。 阿宝走到易书元跟前才安心一些,见到边上有人回头,他摆摆手,旁人便也照常离去。 易府中人觉得,或许老爷要和给这说书的结账了。 “伯爷爷,我还以为您走了呢.” 阿宝声音不大,但那种略带紧张的语气还是明显的,易书元笑了笑。 易书元这一笑,也被不远处一些在离去的人看到,其中也有易家的下人,那些人纷纷皱眉也有人多有微词。 “这种日子还能笑得出来?”“毕竟是个说书人,作戏而已” 几個月过去,一些传言和夸张的事逐渐平息,就连易家内部的人也并非人人采信,人们会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 这些细微言语易书元都能听到,或许阿宝也听到了一些,不过易书元也不以为意,只是回应着阿宝的话。 “易某还不至于不辞而别。” 阿宝神色带着些许愁苦,看向易书元。 “那您还是要走?要不多留一段时日,多等一段时日.” 易书元回头望向山南岗方向。 “易家的白事要办百天吧?也是为了让易翰和易琳能够赶上?” 或许赶上白事对为官的易翰而言尤其重要,毕竟孝道是大庸关键考评之一。 阿宝沉默不语,随后开口辩解一句。 “即便有书信送去,但若不亲眼所见,信中所言于常人来说多少有些荒谬,翰儿为官在不宜轻易离开,琳儿远嫁外方女流之辈来去不便.” 易书元伸手拍了拍阿宝的臂膀。 “无需紧张,伯爷爷不是问罪,只是毕竟勇安已经走了.” 易阿宝的步子停了下来,在半山的山道上,易书元走动中回头看了一眼,面色苍老的阿宝,脸上带着一些不安和失落,接触到易书元的眼神,他又回头看向山南岗。 这几天亲朋好友不论哭得多撕心裂肺,真哭也好假哭也罢,都没见阿宝怎么落泪,善感和严肃似乎是印在了脸上,或许软弱的一面只有陆君玲才能看到。 但这一刻,除了易书元外已四下无人,阿宝似乎终于是绷不住了,身子都开始颤抖,回头望向山南岗的脸上已经老泪纵横。 “嗬嗬.伯爷爷.将来您会来送我么?” “傻孩子,你身子这么壮,一定会长命百岁的,说这些干什么?快回家吧!” 易书元这么说了一句。 易阿宝“嗯!”了一声,不太斯文地用袖子抹了抹脸,这才随着易书元快步下山去了。 阿宝这孩子,纵然已经老了,但其实还是儿时模样,刚刚那哭相尤其像。易书元能理解阿宝,更明白他作为父亲的良苦用心。 只不过,这一世的社会自然是不如易书元上辈子便利,即便如此,他回来也已经数月,家中肯定也不会少送出书信,既然并不见那两个孩子回来,便也莫强求了。——阔南山下,原本的送葬队伍已经散去大半,来时整整齐齐,回去了倒是没那么多讲究,不过也有不少人在等着剩余的人下来。 易书元和易阿宝已经算是最后下山的那几人之一了,在山中转了一大圈的灰勉也满载而归,回到了易书元的肩头。 山脚下那边,远远已经能够看到披麻戴孝的一群人在那边整理车马,那主要是易府的人。 但在易书元和阿宝到山路尽头的时候,山边道路旁已经有一个人在那等候。 那人身材略显肥胖,脸上带着肃穆,正是大蟾王,见到两人过来,先一步躬身行礼。 “易先生,易夫子!” 易书元拱了拱手,阿宝则郑重回了一礼,灰勉站在前者肩头问了一句。 “蟾尚?你前阵子怎么没来啊?” 大蟾王赶忙回答。 “前阵子明知易先生心系家事,蟾某不敢前来打搅!” 易书元看向身旁的易阿宝。 “阿宝,我们就此别过,伯爷爷就不回去了.” 说着易书元又笑了笑。 “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戏钱”已经结清了。” “伯爷爷” “去吧!” 阿宝眼中带着不舍,站立良久之后也没有强求,向着易书元行了一个大礼,随后才向着山外那边的人群走去。 灰勉一下跳了过去,到了阿宝的肩头,不知从哪取出来一个婴孩拳头那么大的特大号山楂,一松爪子,阿宝就下意识接住。 也是这一刻,从不在阿宝面前开口的灰勉说话了。 “阿宝,不用太过伤感,这个送你,人生如其味,有酸楚亦有回甘,先生没明确答复你便是已经答复你了,你们书生不都喜欢绕这一套?嘿嘿!” 说完,灰勉就离开了,留下捧着山楂一脸惊愕的易阿宝,他回头看看,好一会才恢复正常步子。 等走出去十几步,阿宝再回头的时候,山道那边秋风落叶卷枯草,却已经没有刚刚那两人和灰貂的身影“嘿嘿.” 阿宝笑了,再度向前走去,比起刚才,这步子也轻松起来。 但其实易书元和大蟾王都没有动,他们一直就站在原地,目送着易阿宝离去,目送着送葬队伍陆续返回远方的西河镇。 灰勉回到易书元肩头的时候,后者伸手抚摸一下它脸颊和背上柔软的绒毛。 “藏了这么久,到底还是给了别人啊?” “那可不能算是‘别人’!” 灰勉反驳了一句。 大蟾王听不懂易书元和灰勉的哑谜,但他很庆幸之前参加完树妖宴会之后没有第一时间上门,这一段时间的等待或许在仙尊那是加分项吧?至少不减分。 这次的遭遇,也让大蟾王明白,为什么世上想要寻易道子的人不知凡几,但真正能寻到的人却寥寥无几了。 “大蟾王,你寻易某所为何事?” 前方送葬队伍已经远去,易书元突然问这么一句,把还在发散思维的蟾尚吓了一跳,他赶忙又拱手一礼。 “不敢当此称呼,仙尊直呼我蟾尚之名便可。” 说着大蟾王赶忙继续道。 “其实蟾某本打算去长风湖的,同时也在找白鹤,对了,便先冒昧向仙尊打听一下,白鹤,呃就是鹤云乔鹤兄的去向,仙尊可知晓啊?” 灰勉捧着另一颗特大号的山楂,听到这话咧开嘴笑道。 “哎呀,原来是在找白鹤啊,我还以为伱想问的是幂篱仙子呢?” 大蟾王脸上浮现一丝喜色。 “呃,灰道友知晓幂篱仙子?” “嘿!” 灰勉笑了笑没说话了,大蟾王似乎意识到这是什么场合,立刻正色回来。 一边的易书元微微摇头,回答他前一个问题。 “白鹤去向易某也不知晓,我只是偶尔会请他帮个小忙,不至于需要他随叫随到,你找他可有什么要事?” 视情况,白鹤也不是不能出现。 大蟾王脸上露出些许尴尬。 “其实,呃,在下” 易书元笑了笑,说白了找白鹤也是为了找他,也不知道大蟾王这调性是为了什么事,求丹?亦或是因为女人?“以你见一个爱一个的性子,不会是女人那档子事吧?” 灰勉几乎和易书元想的差不多,它立刻就问了出来。 “什么叫见一个爱一个?除了灵鲤夫人和幂篱仙子,天下间任何女人在我蟾尚面前什么都不是!” 大蟾王一下子激动起来,回应了前一个问题,但显然没有否认后一个。 第628章 你是这样的大蟾王? 对于大蟾王与灰勉的对话,易书元听在耳中,却也不急着多问,他只是看着远方的西河镇略显出神。 似乎是感受到什么,本来想着继续调侃大蟾王的灰勉也不多说了,只是靠在易书元的脖子边也看着西河镇,大蟾王也识趣的没说说话。 一会之后灰勉忽然说道。 “上次我带两壶古松绽放的灵露琼浆给西河镇土地公的时候,和他多聊了几句,他说镇上原本的晒谷场已经被一个月州名流买下,大概明年天暖的样子那地方就会动工,会同易家合开一家诗歌雅苑。” 易书元只听名字,心中便有了猜想,只是此刻无心联想,只是淡淡问了一句。 “什么是诗歌雅苑?” 灰勉摇了摇头。 “不太清楚,土地公也不是很懂的样子,只知道原本晒谷场这么大地方还不够,还需要占很大一块地,总之就是文人喜欢的东西。” 一边的大蟾王赶忙殷勤回答。 “仙尊,这个我懂,其实也就是文士名流附庸风雅的东西,搞点噱头,开开什么诗会之类的,或许也会有善琴棋书画之女,总之就如灰道友所言,文人喜欢的花花玩意,西河镇这个或许不是临时性的。” 易书元大概能想象出来是个什么东西,西河镇越来越发达,西河的百姓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但这最后一点熟悉的东西终究也是要远去了。 不过嘛,这也是迟早的事情的。——易家的送葬队伍已经回到了家中,易家人又重新开始忙碌起来,毕竟虽然之前送葬的许多人已经回家,但来了这么多亲朋好友,还是得再招待一顿饭的。 阿宝没有参与太多的事情,回家之后对管家吩咐几句就独自回到了书房中。 府邸足够大的好处在这也体现出来了,虽然易家前院这会有些吵闹,但在书房中却相对静了下来。 在桌案前静坐了许久,阿宝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从怀中取出了一粒大号山楂放在桌案上。 “唉,我早该想到的,早该想到的.” 小时候陪着自己玩的貂儿当然不可能是普通貂儿,阿宝喃喃着,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伸手无意识拨弄着这枚山楂。 只是拨弄了两下之后,阿宝眉头微微一皱,又将山楂拿起来凑到眼前仔细端详。 这山楂個头不小,刚刚他藏在怀中的时候和人撞了一下,似乎是有些不小心压到了,以至于山楂底部裂了一个小口,此刻阿宝凑近细瞧这缝隙,似乎见到一抹淡淡的金色。 犹豫一下,阿宝用两个指甲扣住那原本细小的缝隙,然后小心翼翼扒开一点,终于看得清晰了一些。 这一刻,阿宝只觉得有一股电流从脚底直窜天灵盖,呼吸都不由急促了几分。 纵然阿宝只是一个书院夫子,纵然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可联想能力还是有的,更何况是当下的情况。 这是金丹? 这颗个头硕大的山楂里面,竟然包裹着一枚淡金色丹丸,并且很显然,这丹丸绝不一般。 说不定就是传说中的仙丹!若是我吃了,莫不是能白日飞升得道成仙? 阿宝激动了好一会,但也不知过去多久,激动逐渐淡去,也是这时候门口传来脚步声,紧接着又是敲门声。 “砰砰砰” “爹,您在里头吧?” “进来吧。” 易轩遂开门走了进来,看到父亲坐在书案前似乎还好,心中顿时微微松了一口气。 “爹,您别太伤心了,爷爷这是喜丧啊,对了,伯太爷呢,我到处找不到他,爹您知道他在哪么?” 阿宝笑了笑。 “伯爷爷没有下山,就当是一些人所言,说书人已经结账离去了吧” “没有下山?” 易轩愣住了,他一直以为伯太爷是和父亲一起回来的,也有这种感觉,以至于之前回程的时候都没有特别在意,但此刻听父亲提及此事,顿时有一种失落感,似乎心中有感,意识到伯太爷不会再回来了。 “轩儿,你去取蜂蜡来。” “蜂蜡?做什么?” “莫要多问,让你去取便去!” “是!” 易轩也不多问,带着失落感离开,去前院走了一趟,很快带着一小盒蜂蜡回到父亲的书房。 “爹,蜂蜡取来了。” 易阿宝对着儿子招了招手,又指了指门,后者虽然不清楚什么事,但还是关上门带着装蜂蜡的瓷盒走了过去。 等到了近处,易轩才发现父亲手边有一粒个头不小的山楂。 如今的时节也正是山上山楂成熟的时候,却没想到父亲回来的途中还有闲心捡这个。 “坐!” 易轩挠头坐下,却见父亲打开蜂蜡瓷盒,用食指勾了一团蜂蜡,随后将之抹到了山楂上。阿宝抹得很小心,尤其是刚刚被扒开的缝隙也都涂抹均匀,来回勾取好几次蜂蜡,将整个山楂都仔仔细细粘合封抹起来,更看不出原本哪里开裂了。 “爹,您这是在干什么?” “这山楂是你伯太爷留下的,若我所料不差,应当也不会腐坏.” “这,不会腐坏又如何?” 阿宝看了儿子一眼。 “或许等哪天我易家人谁大彻大悟,一不为功名利禄,二不为权势富贵,就可以吃它了。” 易轩笑了。 “爹,不过是一颗山楂,你这搞得” 易轩话音至此,接触到父亲的眼神,忽然就不说话了,再看这被封好的山楂,蜂蜡暗黄,这么一裹就和一颗大号的丹丸一样。 在易轩胡思乱想的时候,却见父亲已经将原本装蜂蜡的瓷盒内掏出一个洞,将山楂嵌入其中,随后盖上盖子,再用外头掏出来的蜂蜡将盖子的边沿也彻底封死。 “这事,莫要外传!” “孩儿知道了!”——阔南山上,易书元此刻又回到了山南岗。 刚才这里人多,也不够清净,此刻是无人打扰了。 这一带已经是易家祖坟之地,大肆翻修过,不过和西河镇不同,应该是请民间高人来看过,并未破坏这里原本的格局,所以那后边的竹林一侧的山石等物都还在,只是简单铺整了道路,砌筑了坟体,又立了碑亭。 大蟾王此刻心中当然也是有诸多联想的,毕竟都姓易,但又不敢过度联想,这种事知道一点是缘分,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甚至大蟾王略微有些后悔,觉得自己现身早

相关推荐: 我有亿万天赋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带着儿子嫁豪门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珊璐短篇CP文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萌物(高干)   交易情爱(H)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