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就是变态怎么了?(脑洞合集) > 第41章

第41章

若是还嫌淡可以再叫我,您慢用!” “呃好!” 店家说完之后就赶紧去忙碌了,一天当中就这会的生意最好。 易书元看着他在那边忙活着,升起的炊烟偶尔模糊他的样貌,但却能看出其忙碌中透露着喜悦。 易书元的嘴角也不由浮现一个弧度,嘿,不错,他取了桌上的木勺子,用嘴吹开馄饨汤面的葱花,然后先喝了一口汤。 “嗯,啧!这次味正了!” 易书元再用勺子舀起一个带着汤的馄饨,吹了几下在哈气中送入口中,只觉得咸鲜滋味在口腔中绽放。 “好吃!” 似乎是听到了这一声夸赞,且似乎稍稍空闲了一些,那边摊主朝着易书元方向得意道。 “好吃吧?不瞒您说,这手艺祖传的,整个元江县找不出第二家!” 易书元点头笑道。 “确实不错!” 说着,易书元又舀起一个带着汤的馄饨,这次送到了脖子附近。 在障眼法之下,旁人若是关注这边,会以为易书元在吃馄饨,殊不知有一只小貂趴在其领口吃得正欢。 “好吃!” 这声音一出来,那边店家笑着应和一声。 “祖传的手艺嘛!” 不过说完,店家又有些疑惑地转头看向易书元,刚刚是这一位先生在说话? 声音怎么好像不对啊,听岔了? 易书元若无其事,拿起包子啃了一口,嗯,这味道就比同心楼差多了,看来祖传下来的高明手艺只有馄饨。 易书元完全没有寻常书生那种慢条斯理品味的习惯,遇上好吃的照样吃得欢快。 正吃着呢,易书元视线一转就看到大街斜对角稍远处,有人挑着担子在那边放下了,摊位还没完全展开,人已经吆喝上了。 “卖扇子咯,上好的折扇团扇蒲葵扇咯——” 又是他!看来都是习惯性的摆摊地点啊。 易书元笑了,不过今天他还真需要买一把扇子,因为他要细细研究一下折扇的结构,也方便他自己做一把满意的扇子。 抚尺见过多了,而且只要方正就差不多,扇子可不行。 所以易书元匆匆重复了把馄饨吃完,又两口将手中的包子塞入嘴里,咀嚼一阵就着一口馄饨汤咽下。 “店家结账。” “来了来了,客官一共是八文钱。” “好。” 易书元回应间已经从钱袋里取出一个当五通宝和三个小钱,随后在店家的“慢走”声中起身离去。 而剩下的一个包子则被易书元塞到了灰勉那。 卖扇子的摊贩还在卖力吆喝着,因为天气确实也开始升温了,所以来摊位问问看看的人也有不少,只是看的多买的少。 易书元走到跟前顺手就拿起一把青黄色扇骨的折扇。 “小哥,这扇子怎么卖?” 摊贩忙招呼摊位上的一名妇人自己看,然后靠近易书元几步张口便夸。 “哎这位公子真是有眼光啊,这扇子坚竹为骨宣纸为面,上面可是有名家字画,十分的难得啊!呃,我看客官似乎有些面善呐……” 易书元笑了。 “上回有个看了很多扇子最后觉得天气还凉就没买的人……” 摊贩微微张嘴点着头,笑容略显尴尬。 “噢……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这不,天气合适了,在下便过来买扇子了,这一把多少钱? 坚竹嘛就是竹骨,不是什么名贵材料,这纸上的字画也只是能入眼,给个实在价吧?” 见易书元是真的想买,摊主的表情又浮现喜色。 “一看客官就是懂扇识扇之人,我也说个实在价,一口价,九十文钱!” 易书元展开手中的扇子,材质还算坚韧,想了下回道。 “四十五文。” 本等着和摊主在砍价中拉扯一下的易书元,却看到摊主笑容不改道:“成交!” 易书元眼皮一跳,我靠!这都买贵了! …… 第89章 天落怪雨 “哎,客官您收好!” 易书元也不矫情什么了,直接爽快付钱,然后转身就走。 卖扇子的摊贩带着笑意收钱,在易书元转身离去之后还在热情地说着。 “欢迎您下次再来,要是有什么想要的扇子,一定要告诉我,我弄来包您满意啊……” 易书元摆了摆手没有回头,包他满意的扇子,这世上怕是没几人能弄来的。 易书元没有急着回县衙去,而是就这么悠然地走在大街上,一边看着街头的一切,一边又缓缓展开手中的扇子。 这扇子一共有十六根小骨和外面两根大骨,在刚刚扇摊那边属于最常见的一类。 每一根小扇骨深入两层纸面之间,易书元在走动中举起半开的扇子,抬头对着天光能看清扇面的每一寸结构。 一根根扇骨打磨得恰到好处,重合之后整个扇柄十分细腻,一点也不割手,尾端则是一根小铁芯作为转轴。 坚韧却也精致,四十五文也算值得。 “轰隆隆……” 正在这时,天空隐约响起一声闷雷。 似乎是基于某种直觉,易书元将扇子从眼前挪开,视线望向天空,只见天已经阴了了下来,云层上竟隐约有一道虹光一闪而逝。 行雨的天神? 易书元如今也算对天神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天上神祇不违天意也顺应四时。 在四季气候的变化中也是应天时而动,也即所谓的一般只推波助澜,不是说没有例外,而是很少有这个必要。 可是刚才明明是多云初晴啊? 易书元现在属于一法通而通感自然的状态,对于天象的感觉还是比较敏锐的,按正常来说,今天不该下雨了。 那么,可能不是天神咯? 易书元此刻又想起曾经去山中时在茶棚处避雨的事情,娃娃在山中哭泣也多少影响了山雨,或者那会可能也有老松帮了一把,但总之能影响天候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 “轰隆隆隆……” 雷声再次响起,随着这一声响亮得多的雷声,天色也变得更加暗沉,是真的要下雨了,而且这雨看起来不会小。 懂得看天时的并不只有易书元,实际上大多数生活经验丰富的百姓也看得明白,尤其是常年要在外面摆摊的人。 人群在易书元身边匆匆流动,此刻大街上不论是行人还是一些摊贩都有些诧异慌神。 “要下雨?”“快快快,要下雨了!” “哎呀这老天怎么说下雨就下雨啊……” “我连挡雨棚都没带啊!”“我也是啊,谁能想到呢!” 街上的人脚步都变快了,一些摊贩也在慌忙中收拾摊位。 易书元跑到了一家布料店的屋檐下,见店主一个人正在慌忙收拾摆在店外的布料,他便也上前帮忙。 “多谢这位公子了,帮我一起摆到里头的架子上就行了!” 店主见一个不认识的儒生来帮忙整理布料,忙乱中说了声谢之后也加快速度。 “好!” 易书元也不多话,每次捧起几匹布就进到店内摆好,和店家一起交替几次之后就将外头摊架上的布全都收进去了。 正在两人将架板抬起靠墙放好的时候,几乎是下一刻,天空就落下了大雨。 “哗啦啦啦啦……” 大雨说下就下,路上的行人不少都尖叫起来。 “啊,下雨了!”“快躲一躲——” 街边各处的店铺内或者屋檐下瞬间就成了抢手的地方。 许多街上的人全都跑到了这些地方躲雨,当然也有一些头铁的人还在雨中狂奔。 易书元所在的布料店这边也来了不少人避雨,而他此刻则已经重新将注意力放到外头,出神般看着天空。 “轰隆隆……” 在雨声和偶尔响起的雷声之外,易书元隐约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哞……哞……” 这声音有些像牛叫? 易书元几乎下意识看看大街的左右两头,除了奔跑的行人和慌乱的摊贩,并没有见到什么牛车。 “轰隆隆……” 雷声又起,夹杂着风啸。 “呜呼……呼……” 大雨向着檐口等处扫来,易书元身边一同躲雨的人全都叫唤着后缩。 “哎呀……”“快进去躲躲!” 边上都是人,易书元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手段,只是下意识挥扇一挡,衣衫下摆被雨水浇身,手中折扇的扇面也被雨水打湿。 易书元“啧”了一声就皱起眉头,折扇的纸面上湿了一大片。 又一阵风携着雨扫来,这一回身边的人都已经躲到了身后的店铺里面去了。 易书元手中折扇微微一抖,雨幕就在他身前不远处被扫开,但外头只剩下了易书元自己,自然无人注意到这一点。 观察着天雨的易书元侧耳倾听,却再也没听到那种声音。 “听到刚刚的声音了么?” 灰勉小心翼翼从易书元的领口探出来头。 “雷声?挺吓人的……” 妖怪,尤其是道行不够的妖怪,天然就极为惧怕雷声,这一点即便是灰勉也不例外。 “这位客官,外面雨大,何不到铺子里来躲一躲呢?你的衣摆都湿了……” 易书元闻声侧目,却是那布料铺的店主,其人脸上带着笑容,显然对易书元之前的帮助极为感激。 “若不是客官方才帮忙,我这布料定是来不及全收进去的,打湿可就不好了!” 易书元笑着摇了摇头。 “多谢店家好意,不过不用了,在下就喜欢看看雨。” “雨有什么好看的……这雨来得快,下得又大,实在不是什么好雨。” 这店家说话的时候也在看着天,易书元闻言倒是多看了他两眼。 “这夏天还没到呢就开始起阵雨了,不过这一年到头总有些怪天气的,哎哎哎,别抖到我的布料……” 店家前半句还在对着易书元说话,后半句看到店内那些躲雨的在跺脚抖衣衫,他就赶紧又进去了。 易书元转头继续看向天空,刚刚那种声音绝不是错觉,应该是和这场雨有关的。 易书元他挽起左手的袖子,把手伸出檐口借了接了一些雨水,再收回手来细细端详掌中之水,和平常并无太大区别。 店铺内部,有年轻女子在向着店家询问着什么,店家看看易书元后只是摇头低语回应。 易书元只当是没看到这些,甩去手中的雨水,抖了抖衣衫也走到店铺里面,顿时里面的说话声都停下了。 “你这边是只卖布料还是买了布还能做衣服呀?” 易书元想到了纳藏之术。 之前在山溪边的时候也谈到了这些,而灰勉也见过这个,在仙道上有纳藏乾坤之说。 这法术本身并不算太难得,但很考验控制力,也需要一个基础的依托之物。 比如很多妖修到一定境界,喜欢把东西吞入腹中,依托的就是腹内乾坤,而且是身体的一部分,也更好掌握。 仙修其实也能这么操作,甚至也不乏这么做的。 但易书元还是不太做得出来,他打算来常规路数,也是正常仙道高人的路数。 反正易书元自觉法力应心而动,肯定能轻松纳藏于袖。 本质上藏东西的还是袖子中的内袋,只不过以妙法加持袖子,让其能容纳更多。 当然也有炼制诸如乾坤袋之类的宝物的,只是这种宝物所需的材质既比较难得也比较另类,易书元显然没有。 况且,易书元觉得自己也该弄一身新衣服了,身上的衣服还是上一代留下的旧衣。 听到有生意可做,店家那是立刻来了精神。 “能做能做,客官可是想要定制衣衫,咱这既可以买布料,也可以定衣服,客官若是想要做衣服,只管选布料,我为您丈量尺寸。” “行,那先给我量一下尺寸吧。” “好嘞,客官您抬一下手!” 易书元张开双臂,任由店家用细线丈量他的身围,店里面其他躲雨的人也在看着这一幕,还有那女客忍不住上下打量后窃窃私语。 “嘿,客官您这身形真好,您放心,一定给您做出合身的衣裳,布料您想用什么样的,这边架子上和墙上挂的都可以看看。” 易书元扫了一眼周围,将手放下让店家测量肩宽,随手用扇子指了指那边的淡青色与玄色。 “就这两种颜色各做一身吧,另外再各做一件大氅。” 店家一听顿时更加笑容满面,瞅了瞅易书元所指的颜色,虽然料子不是什么绫罗绸缎,但这一下这么整齐的两套也能小赚一笔了。 “放心客官,刚刚您还帮我收布呢,定给您好好做,价格嘛,按布匹的用量再溢价一成如何?” “嗯,很公道。” 易书元确认着两种布料的标价,应该一两纹银不到的最终价格。 虽然对普通百姓来说依然很贵,但易书元觉得自己一套衣服那起码穿很多年的,还是稍稍该弄好一点。 至于货架上的那种泛着丝滑光泽的丝织品就没必要买了,一来太招摇,二来,买不起。 …… 开头的大雨只持续了一刻多钟就逐渐变小,很多人躲雨的人也不等雨完全停下就已经走了,易书元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易书元明白之后这种绵绵细雨的状态至少还要持续个把时辰,他就不在布料铺子里耗着了。 第90章 制扇先锻骨 易书元一路小跑着回了县衙,随后一边抖着衣衫上的水迹回到了文库之中。 “刚刚你真的没听到那种天上叫声?” 灰勉从易书元的领口钻了出来,抬头疑惑地看着易书元。 “什么叫声呀?” “像牛叫那种,哞……哞……” 易书元一边说,一边忽然施展口技学了起来。 确切的说易书元现在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口技,不但是声音像,更是在回忆品味着刚刚那种感觉,以至于声音中带着特殊的意味。 一听到这声音,灰勉身上犹如电流窜过,的毛都立了起来,僵在易书元胸口不敢动弹。 “先,先生,是你么……” “学得应该挺像的,你怎么毛都炸起来了?” 灰勉心噗噗地跳。 “被您吓的呀……先生,您别用龙叫声吓唬我,我胆小……” 龙的声音? “龙的声音像牛?” “先生,您就别取笑我装井龙王了……” 易书元揉了揉小貂的脑袋,它的毛也柔和下来。 “我可没取笑你的意思,而且你胆子可不小,在阔南山上要茶水不是理直气壮的嘛?” “嘿嘿嘿嘿……” 灰勉尴尬地笑着。 易书元也不进文库了,转身望向天空各处细细看着,心中多少透着一些兴奋,原来龙叫声像牛? 在山中聊到过龙吟声震九霄的事情,那么显然龙吟声应该较为高亢。 现在看来一般的龙叫声和龙吟时候的声音肯定是不同的,否则易书元想象不出“哞哞”之声震动九霄。 那刚才我看到的虹光可能是龙咯? 蛟龙还是真龙?真龙太罕见了,应该是蛟龙吧? 啥时候能近距离见见呢?不过听说龙族脾气都不太好…… 易书元在天空各处搜寻了好久,都没有见到龙的影子,只能走回文库内去了。 只要一直修行下去,我就不信以后我易某人会见不着龙! 带着这种想法,易书元关上门走到书案前坐下,灰勉也窜了出来。 “竹简。” 易书元一句话,灰勉从自己胸口一掏,就掏出来一份竹简,正是阴司所赠的那一份。 有灰勉在,易书元这段时间带东西都方便了不少。 一些不能轻易示人的东西塞灰勉那就行了,这小家伙个头不大,纳物术炼得不错,能装不少东西。 “你可以在一旁看看书,想看山河仙炉图也行。” “哦!” 灰勉应了一声,却没有去找文库中的书,而是又爬到了易书元的肩头,顺着他的视线也看向了展开的竹简。 易书元也不多说什么,心神随着视线已经到了竹简的内容上了。 炼制出玉惊,可以说是易书元福至心灵所成。 天雷浇灌的海中巨木所留精华,引出易书元惊蛰心雷之力。 是天时地利人和,是那一瞬间的缘法。 通俗点但不太恰当的说法,这有点撞大运的成分了。 毕竟之前做抚尺的时候,易书元自我要求不高,只是想做个好看能用的就行,没想到炼成宝贝了。 可现在要想要炼制折扇,易书元就要求稳了,因为有了玉惊,他已经不想只是做一把牢固的折扇了。 孪生双宝的念头可不是说说的! 所以现在易书元要全面系统的对自己能了解的知识做个大概的梳理,这份还没有看多少的竹简自然也要查阅。 不说通读吧,至少也得浏览个大概,说不定上面还有一些炼器的东西呢。 …… 似乎是因为阴司那边已经了解到易书元想要做一个游历红尘的说书人,会对一些特殊的事情感兴趣。 除了修行知识各方杂学外,竹简上还记录了一些阴司鬼神所遇的冤魂厉鬼之类的事件,以及一些阳世恩怨延续到阴间的故事。 这对于易书元来说可谓是异常丰富量大管饱,简直和小说一样。 但易书元现在并没有看这些故事,至多一扫而过。 即便只是如此也十分耗费时间,因为这竹简上的内容太多了,不知不觉都已经日暮时分了。 “嗯?” 易书元眼睛一亮,还真发现了想要的内容。 早已经在易书元肩头睡着的灰勉听到声音醒了过来,一抬头,发现先生还在看书,不由心中嘀咕一句。 这破竹简又没记录什么仙术妙法,都是一些阴间破事,先生怎么这么喜欢看呢,看书好累啊…… 易书元可不知道灰勉在想什么。 此刻易书元居然看到了判官笔之类的阴神法器的制作方式,虽然只是浅谈,借助神道之力炼化温养的部分写得模棱两可,算是仅仅提及。 但易书元又不需要真的判官笔,这种神道法器和神职息息相关,了解了用处也不大。 恰恰是纯制作过程,才是易书元在意的,看得他都移不开视线了。 “要制扇,先锻骨!” 易书元喃喃着,道理其实和判官笔的笔杆子异曲同工。 得七分韵味,三分才是塑形! 易书元暂时放下竹简,又把买来的折扇展开放到旁边。 随后易书元取出了抚尺玉惊,将之放在桌案一角,以镇杂念。 最后,易书元取出了剩下那一半乌木和刻刀。 肩头的灰勉在抚尺出现的那一刻就精神一振,一看到易书元拿出一半乌木和刻刀,顿时吓了一跳。 又来? 灰勉下意识抓紧了易书元的衣衫,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易书元感觉到肩膀上的细微动静,看向小貂笑了。 “你紧张什么?” “哪有……这次我眨一下眼睛,我就不是好汉!” 灰勉输貂不输阵,还在嘴硬,它觉得跟在先生身边哪能这点阵仗都受不住! 易书元摇摇头看向乌木,也不知道灰勉在较什么劲。 似乎是因为有抚尺在,这一次的易书元心神汇聚于刀尖显得更加容易。 随着元气汇聚心如止水,易书元手中的刀也在剩下的一半乌木上落下,木屑点点而落,木纹寸寸浮现。 …… 四月三十,县衙休沐日。 易书元在鸡鸣声中起了个大早,天还没有完全亮,他就已经穿戴衣衫且洗漱完毕。 今天要和元江纸坊的人一起进山伐竹,开始造纸的第一步,易书元整个人都处于一种轻微的亢奋之中。 仙法有时候始于缘起动念。 在易书元的眼中,从这一步开始,缘法已起,他就等于也在炼制自己的法宝的一部分了。 元江纸坊的院落那边,陈老汉正在一辆牛车前准备着。 本来这种基础工序的东西他用不着亲自出马,但毕竟易书元身份特殊,自己不去终究有些不放心,怕那易先生以为元江纸坊怠慢了他。 “爹,易先生会来么,会不会睡过头啊?” 牛车旁的一个汉子将一捆麻绳放到车上,看了看巷外的街道后询问着。 陈老汉瞪了小儿子一眼。 “就是他真的睡过了头,我们也得等他一等。” 元江纸坊造纸创造的收益,官府占大头,陈家只能占小头,原则上纸坊本就是朝廷产业,陈家人不过是有经营权罢了。 “你呀,向你兄长学着点,俗话说流水的县令铁打的吏,像易先生这样有本事有地位的文吏,和他关系处好了,就算以后来几任新县令,咱也多个能说得上话的人,懂了吗?” “哎,懂了!还是您想得深远!” “嘿!” 陈老汉笑了笑正要说什么,不过很快发现蒙蒙亮的街头,正有一个身影在快步走来。 “瞧见没,人家易先生准时得很,用不着咱们操心!” 说完这句话,陈老汉就已经带着笑容朝着易书元迎了过去。 “易先生来得可真早啊,用过早膳没有?我们有包子,一会在路上一起简单吃点吧?” “那易某就不客气了!” 易书元笑着拱手,他知道陈家人多少是因为他的身份才这么客气,但他会回报他们的。 易书元帮着陈家父子和两名帮工一起整理了一下工具,随后一行人就牵着牛车出发了。 纸坊的人显然早已经轻车熟路了,等一行人赶着牛车到达北侧城门口的时候,城门也差不多在这时候打开。 城内城外赶早的人左右分队,各自有序地进城或出城。 这是易书元第一次走北城门,也是第一次随着元江纸坊的人去阔南山的东北方山域。 月州人对于阔南山风景秀丽的印象大多在西南山域,那里有着崇山峻岭,有着各种山花奇草,更有一些景致出现在名流的诗词歌赋之中。 但其实阔南山的东北山域同样有不遑多让的景色,而最具有标志性的则是大片大片的竹林。 牛车在出门之后就一路向北,大半个时辰之后,牛车从一个山村外边路过。 顺着这村庄北侧的山道一直缓缓向上,前面人牵绳,后面人推车,最终停在了一处开阔的山岗上。 这一处山岗是一个面积相当大且较为平缓的地方,两侧相连的山头也不高,东西两侧的山头更是比这山岗还要矮一截。 而这山岗上一角有几间瓦房,除了瓦房附近的区域,山岗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光秃秃的整片外露岩层。 “易先生,这就是我们元江纸坊造纸头道工序的场地了,这纸平岗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纸坊的宝地啊,是整个阔南山最好的晒料场!” 陈老汉的话语带着骄傲和感慨,而易书元眼中所看到的山岗上,岩层表面的很多地方都晒着一堆堆原料。 “在这里晒足数月,受天地日月之光洗礼,原料方能产生蜕变啊!” 陈老汉说着,易书元心怀敬畏地点了点头,他能见到晒料场上一些原料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白。 “爹,你们来了?” 一个声音从那边的瓦房处传来,陈家大儿子和一个

相关推荐: 艳奴天香传(H)   帝王业(H)   菟丝花生存小队【末世1v1】   艳夜(H)   洗脑(妖魔NP)   「NP」离开冷宫之后   一生错爱(H)_御宅屋   伪娘神座   和女明星荒岛漂流的日子   庶女性福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