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就是变态怎么了?(脑洞合集) > 第45章

第45章

内了,只是这一片较为荒凉,一直见不着城镇罢了。” “飞过去不就很快了嘛?” 易书元看了看灰勉。 “你这家伙,我们顺着那一份缘法牵连找娃娃,不是急着赶路,飞来飞去快是快了,天晓得是不是一下子就过了头!” “走吧,前面找人家买点吃的。” “还要买做菜的佐料!” 灰勉说着就扯着易书元的衣衫,几下蹦到了他的肩头。 小河有深有浅,易书元这会的位置有很多大块的鹅卵石,河水清澈见底,他踩着石头就能轻松过河。 雾气始终未消散,不过对于易书元来说并不影响方向感。 走着走着,脚下原本有些荒芜的地方,明显有了踩出来土路的质感,还能踩到一些车轴印。 土路的一边,易书元忽然发现了一间小房子,真就是那种只有半人高的小房子。 这是一种小庙,一般是建给土地的。 虽然比不上那种富丽堂皇的大庙,但至少让地祇有地方安身,有塑身能享受香火供奉。 只是当易书元几分好奇心走到庙前,想要看看这泥塑的水平如何的时候,却猛然发现那小庙之中的泥塑,竟然被削去了脑袋! “嘶……” 易书元肩头的灰勉倒吸一口凉气,身上的毛都炸开了,它本能地感到了一丝不安。 “先,先生,土地公的头,头不见了……” “兴许本就是没有神祇的空庙吧?” 易书元也觉得有些头皮发麻,这可不是上辈子的地方,人们对神祇的敬畏可是很强的,谁敢随便把泥塑的头弄掉? “确实也没多少香火气息……” 易书元这么说着,但没多少不等于没有,他走近小庙几步,蹲下来细细端详泥塑。 “先生,我觉得瘆得慌,咱们还是快走吧……” 灰勉扯了扯易书元的鬓发,不太想要在这里停留。 “唉,你是个妖怪啊,你怕什么?” “可是……” 被灰勉这么一搞,易书元紧张感都没有了,但代入感也少了。 不过易书元明白自身通感之能极强,略一犹豫之后,左手扯起右手的衣袖,将右臂伸向庙内。 “勿怪啊,勿怪。” 这么喃喃两句,易书元的手指触碰到了泥塑断去的脖子,一种锋锐的感觉就像是触感一样被他触摸到了。 灵觉在恍惚中呈现一种朦胧的感知,易书元双目微闭只留余光,好似要从余光中看到什么。 “喵嗷——” 一种尖锐可怖的哮声在脑海中刹那间响起,惊得易书元身子微微一抖,一下子睁开了眼睛。 这像是一声猫叫,但太过凄厉尖锐,也太过悚然,是一种第二声骤然到第四声的急促转变,此刻易书元的脑海中都余音阵阵。 根本不像是易书元印象中可爱猫咪能发出来的。 这种通感十分强烈,易书元收回手的时候,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都已经暴起。 “妖物!而且凶恶至极!” 易书元搓了搓手臂,将袖子放下。 “这妖怪连土地公的头都敢砍了,先生,我们快走吧!” 灰勉怕极了,跟着易书元久了,一直随着易书元修炼,使得灰勉的灵觉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强。 灰勉虽然不能像易书元那样拥有直观的感受,更不可能听到那一声瘆人的嚎叫,但这种时候直觉却不差。 易书元皱起眉头看向远处的村寨。 “先去那边看看!” 好歹也是自诩修仙正道之人,易书元没办法坐视不理,至少也要摸清楚一点情况。 正如易书元所想,那边是一个村寨,整个村子都被围了起来。 沿着土路一直前进就到了村寨的正面,这里还垒起了石拱门,或许是因为太早了,两扇木质大门此刻还关着。 村寨中明显是有人烟的,至少在这易书元能感受到人火气。 这也让易书元微微松口气,他就怕到了跟前是个死村。 不过易书元站在门前也犯了难。 “你说我们直接跳进去会被当贼打吗?” 易书元玩笑了一句,不等灰勉回话,他便直接拍门。 “砰砰砰……砰砰砰……” “有人吗?可方便开门让在下进去——有人吗——” “砰砰砰……” 易书元敲门的动静还挺大的,很快就有脚步声走到了村口。 “咯吱吱吱吱……” 大门被从内部缓缓打开,但只开了一条缝,并且有东西卡着门角,一个男子通过门缝瞅向门外。 易书元立刻很配合地走到他们视线能看清的范围。 “哥,看起来儒生?”“问问再说!” 里面两人的议论声全都被易书元听到了,他就等着对方问。 “你从哪来的?就你一个人?” “是啊,从山那边过来的,顺路的车马搭了一程,自己走了一程,见这边有村寨,就想来买口饭吃!” 山那边? 两句话的工夫,门内已经不止两人了,另外又聚集过来七八个汉子,有的手上还拿着棍棒铁耙等物。 “山那边都是瘴气,你怎么过来的啊?不知道这里闹响马啊?” 瘴气? 易书元几乎是立刻回答。 “不知道啊,我跟着一队车马来的,到了这块不顺路了,他们就不载我了,我从外乡过来,也不知道这里有响马啊……” 村寨的围墙上一处,有人爬上来看了看,确实只有易书元一人。 随后里面明显是在商量着什么,没过多久,村寨的门就缓缓打开了。 门内此刻将近十个汉子,看到了门外只身一人站着的易书元。 易书元一见这阵仗,被“吓”得身子一抖往后缩了好几步,脸上呈现出惊慌之色。 “哎哎哎,我只是个路过的,既无钱财也无货物,有话好说……” 一见到门外的人被吓到了,门内的人反倒心态轻松起来。 第98章 声临其境 见到外面儒雅打扮的外乡人似乎有些畏惧,一群人中年长一些的开口说话了。 “外乡人莫要怕,我们也不是什么凶恶之徒,只是怕让坏人进了村寨,来来来请进吧!” 易书元表现出片刻的犹豫,最后还是进入了村寨大门。 “多谢多谢啊……” 易书元一边拱手一边感谢。 村寨的门此刻又被缓缓关上了,也引得易书元频频回头,表现出一些不安。 一众人上下打量易书元,并未见到什么兵刃。 “外乡人,你家乡在哪,可是出远门?” 虽然是放易书元进来了,但众人的戒备显然没有放下,一群人围在这边也不让开,还是一副盘问的架势。 易书元赶忙将手伸入怀中,掏了掏就掏出一份文书。 “在下家乡在月州,这是路引。” 大庸虽然有路引的规定,可其实在这事情上的管理还是较为宽松的,也只有遇上一些特殊情况才会严查。 但有路引肯定比没路引多一些方便,比如这种时候。 易书元取出的路引其实只有元江县的印戳。 但架不住易书元会变啊,路引展开的时候,上面已经多了梧州的印记,还有四五个县的印戳。 这就使的这一份路引十分饱满,有很多个官府印章。 其实村寨的人也看不懂官府文书和印章,只是有这么一个东西,还是让村寨的人放宽心不少。 “这就是路引啊?”“这么多印子?” 易书元见路引在一群人中传来传去,他便解释道。 “在下是个江湖说书人,去的地方比较多,停留的时间也比较长,未免麻烦,很多时候会准备路引……唉切莫弄坏咯……” 老者将路引从一个年轻人那拿过来,然后还给易书元。 “月州啊,这么老远过来,都没个行李啊?” 有人这么问一句,易书元顿时露出苦色。 “唉,别提了,那商贾的车马队载我一程,我不过中途在荒野解手,他们就自己走了,害得我在这边走了许久……” “这行李都还在车上,现如今只有身上带的一点行头了!” “哎呀,怪可怜的,先生要是得空,可否给我们村里说一段书?” 老者这么问一句,似乎是因为涉及本身职业,易书元脸上从刚刚的紧张和惊慌呈现出几分自信。 “这有何不可呢!行李虽然丢了,但吃饭的家伙还是随身带的。” 说罢,易书元右手袖中滑出一把折扇,左手上也不知从哪摸出了一块抚尺。 到了现在,人们对易书元的身份已经基本相信了,态度也明面缓和了下去,棍棒铁耙弓箭之类的东西更是收了起来。 “咕噜噜……” 易书元腹中传来一声明显的叫声,既有些尴尬,也打破了最后一点尴尬。 “先生勿怪,最近不太平,我等如此戒备也是迫不得已啊!走走走,请先生去吃个便饭吧……” “呃,好好……” 易书元随着老者前进,而边上的人非但没有散去,反而变多了。 …… 一个矮篱笆的宽敞院落内摆了一张小桌,桌边放了几个小凳。 易书元和那老者,还有几个汉子就坐在桌前,桌上是一点腌萝卜和咸鸭蛋。 几人端着粥碗,就着这么一点小菜吃饭。 “呼……” 易书元将白粥刮起一条,吹几下之后送入口中,再夹起一片萝卜啃一点,吃得异常美味。 “易先生,只管吃,锅里还有不少!” “嗯好,多谢了,多谢!” 院子内外围着不少人,既有左邻右舍,又有游手好事之人。 这大清早从外面来了个外乡人,还是从月州来的说书人,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这位先生,月州有什么稀罕的事吗?”“来这里用了多久啊?” “路上还遇见什么稀奇事了?”“先生是说书的,能给我们来一段吗?” …… “去去去,什么事也得等先生吃完了再说!” 易书元看向四周,看来这村子是挺少有外人来的,更别提是说书人了。 但别人在看易书元这个西洋镜,易书元却也一边吃,一边在观察着人群。 目前为止所见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很正常,并未沾染什么妖气。 又扒了一口粥,就着一筷子咸鸭蛋吃下的易书元笑着说道。 “说到稀奇事啊,我在月州的时候,见到月州办了一个武林大会,好多江湖武者去呢,那个热闹啊……” 这下子人们的兴趣更大了。 “有多热闹?”“人很多吗?” “快给我们讲讲吧?” “好好,一会给你们讲,我还给你们说一段书,嗯,村里想听的人都可以来啊。” “哈哈哈,那可好了!”“村里好久没来戏班子了!” 易书元只能是咧了咧嘴继续吃粥,在村人眼中说书人和戏班子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对了,老里长,这边的马贼就没有官府来管吗?” 接待易书元的老者其实是一个里长,当然村里人也管叫村长。 “当然是管的了,只是官府派兵试图来剿匪,也是因为山中瘴气问题不了了之……” “瘴气?” 易书元一路走来,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瘴气,而且瘴气这东西他也没有直观感受过。 “近些年这里不太平,周围的山上还产生了瘴气,尤其是雾天最危险啊,易先生你算是运气好……” “是啊,你这外乡人是在雾中凑巧顺着道摸到了咱们这,若是走错了路进了山,那就危险了!” 秀州在这一块的山其实并不算多险峻,或者说地势的起伏并不是很夸张,是在缓缓呈现高低。 但山其实不小,山林也不少,实则若放大范围,也是山峦众多。 只是山峦落差感并不强烈,有时候会有一种分不清进山出山的错觉,所以很容易迷路。 秀州的人口分布十分不均匀,这一块属于地广人稀。 村寨的人既靠山吃山,也种地打鱼,日子过得倒也还行,近些年虽然不太平,但还不至于过不下去。 易书元一边同人聊天,一边认真听着,心中也是思量着事情。 ……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易书元来到了村中一处较为特殊的开阔地。 这村寨大体上是环形建造的,周围有的地方有围墙,有的地方以屋子外墙为界,内部起起伏伏。 易书元这会在的地方是寨子中心的一个水潭边,也是居民主要的用水地。 水潭面前有一处较为平整的广场,背后是隆起的土丘,两侧还有一些村中楼阁,这广场也算是一定程度上被环绕包围。 今天是个阴天,虽然见不着太阳,但这会雾气已经消了。 这雾一消村寨中的人明显情绪也会更放松。 一张小桌,一把椅子,易书元背靠水潭在椅子上落座,周围早已经围满了村寨中的人,两边的楼上也有不少人探出头来。 距离易书元最近的几个孩子几乎都快要趴到桌边了。 听说有人要说书,许久没见类似娱乐活动的村中人,大多想来凑个热闹看个稀奇的。 人群议论纷纷,有人在讲着说书人的来历。 有人在讨论会说什么书,也有人起哄让说书人快点的。 易书元将抚尺和折扇放好,慢条斯理地略微卷起一点袖子,又端起茶盏润了润喉咙。 说书也是要仪式感的。 然后下一刻,易书元一手取扇一手抓起抚尺。 “啪~” 这一声骤然而起的脆响盖过了众人的议论,所有人心头一惊的同时下意识闭嘴,使得这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而在这种氛围下,也没有人再次开口,全都看向易书元。 “刺啦~” 折扇一展,露出扇面上神乎其技的山水。 “今日初至宝方,承蒙里长招待,便献丑说一段书,以为报答……” 易书元的视线扫过在场的人,更是微微闭眼,感受着外围更多的人火气。 周围人只觉得说书人眼神内敛,轻轻摇扇仿佛陷入回忆。 下一刻,清朗有力的嗓音响起,在周围地势的帮助下甚至带着一些回音。 “话说承兴九年之初,在苍山山脉以南的元江县,出了一桩奇案,当夜县中一位文吏正深夜校正书稿……” 三言两语间,众多村人已被神牵故事之中…… “夜越是深了,就越是寒冷……忽然间!文吏觉得阴风阵阵……” 易书元话至此处,以折扇遮住口鼻,模仿出一阵风声。 “呼……呼……” 周围听众本就已经十分入神,此刻更是只觉得身临其境。 “咚咚咚咚咚咚……” 易书元口中竟然发出一阵“鼓声”,边上几个孩子忍不住趴到桌前去看说书人的嘴。 发现说书人嘴巴鼓鼓囔囔,鼓声也确实是从他嘴里出来的。 边上的大人赶紧把孩子拉开,生怕打扰到了说书先生。 易书元根本就没有在意孩童的动作,他放下扇子压低身子,以浑厚但低沉的嗓音道。 “这击鼓者,竟然是死于娥水之冤魂——” “嘶……” 人群中略有骚动,但无人出声。 “那元江县衙之中上至官员,下至小吏,听到鼓声,那管是深夜,纷纷前往公堂啊……” “任谁也不知,此案的牵扯会有多大……” 当初身临其境,而此刻的易书元则声临其境,此刻只凭借一张嘴,就好似将所有听众都带回到了那一个夜晚。 他能感受到在场之人的种种情绪,能感受到他们的这一份专注。 每一次情绪的起伏,都能引起人们气色的变化,并且因为易书元的讲述,人群中原本驳杂的气色也逐渐趋于统一…… 但与此同时,易书元在说书之余,视线也扫向周围。 常人容易被故事牵动情绪,不是人的气息在此刻就会变得显眼了…… 一股很淡的怪异气息在此刻隐约于人群之中浮现,虽然很淡,但某些方面在易书元这又显得有些浓重。 这并不矛盾,淡是因为接触浅,浓是则是因为那股隐藏其中的凶戾的气息。 妖物来过,甚至,很近! 易书元眉心发紧,分散的妖气在眼中随着心神通感逐渐合一,化为一个带尾的模糊阴影…… 这算是一种标记么?好会藏啊! 第99章 现身了? 易书元继续绘声绘色地说书。 “那时刻,冤魂被拒公门之外不得入内,公堂上为冤魂出头的村人则正遭刑罚,一时之间,枉死女子悲从中来戾气丛生,将要化为厉鬼啊……” 易书元的声音低沉中带着悲戚感,当讲到这一段,周围听书的人内心也压抑到了极点。 正在此刻,易书元的折扇再次上扬,遮住了的半面,口中响起幽幽悲苦之声。 “我已是孤魂野鬼,有家不能回,又不得超生,枉死在这悲凉之地,我不甘呐,啊——” 这声音一出口,竟然是女声,听得一众村人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甚至有人都吓得低呼出声。 几个孩童又是怕又实在是忍不住好奇。 有胆大的孩子趴到说书人身边,侧着脑袋看向扇子后面,发现真的是说书人发出来的声音。 这看得两个还挂着鼻涕的孩子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 易书元侧颜瞧向孩子,微微一笑之后又立刻恢复严肃,他放下扇子,声音立刻变得低沉。 “那文吏见此,尽管心中惧怕,却再难忍耐下去,否则良心不安!” “书生心怀抱负,习先贤之智,秉承的就是那一股浩然正气,岂可见死不救见冤不助?” 易书元微微扇动扇子,当遮面的那一刻,嗓音立刻变化,爆发出坚定有力的声音。 “住手——” 根本不用说书人在此刻旁白,所有听书村人都知道,这是那文吏的声音,他阻止了行刑…… 听书的人已经完全沉浸在故事之中,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几乎都在此刻微微松了口气。 灰勉缩在易书元的大氅内侧,既听着先生说书,也留意着外围的情况。 易书元的声音并非局限于水潭边的村寨广场,更是远远传了出去,不断在村寨之中回荡。 一只手在衣裳之外轻轻一拍,灰勉会意之后就偷偷从几乎快要挂着地面的大氅一角滑了出去。 没有人注意到有一只小貂快速窜动着离去,所有人都被说书人声情并茂的演绎所吸引。 …… 灰勉的移动速度非常快,也不局限于在平地上跑,也在石头和屋墙上不断窜动。 视线更是到处游曳,随着灰勉快速在村寨之中移动,仔细观察着许多地方。 虽然心中忐忑,虽然此刻十分紧张,但这是易书元要它帮的忙,所以灰勉绝对不会掉链子了。 先生很少让我帮忙的,不能怕,不怕不怕,我也是妖怪! 灰勉自我安慰着,快速在村寨之中跑动,穿廊过道,走在墙上爬在木梁上窜。 鸟巢、燕子窝、鼠穴…… 没有,没有,没有…… 全都没有,一只燕子也没有发现,一只老鼠也没有看到! 先生的观察总是这么细致入微,先生的直觉总是这么准确! 灰勉此刻就像是稍稍胖了一些,但这不是真的胖了,而是因为身上发凉,毛发有些开炸。 有些时候,并不非要从玄妙法术和气息的角度入手才能看出一些端倪。 有些时候,往往观察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就能推导出一些厉害关系。 村寨中存在的鼠穴和燕子窝之类的东西是不少的,这说明这里绝非没有这些小动物,至少曾经是。 而灰勉作为一只貂,天生也对这些东西很敏感,甚至能看出一些痕迹。 全跑了,全都被吓跑了! 妖怪虽然并没有显露多少气息,但那股恶意却让一些弱小又敏感的小动物感到恐惧,在本能驱使之下已经跑光了。 而且很可能让它们感觉到恐怖的东西本身就带着一种天敌的感觉。 别说是其他小动物了,灰勉自己都有种想跑的冲动,若不是易书元在这,它半刻钟也不想留下。 随着发现越来越多,似乎是受到易书元的影响,灰勉的通感也在这些线索的加持下变得更加明锐。 它甚至能感觉到一股原本不易察觉的,若有若无的妖气。 这绝对不太可能是某个善良的妖怪义务帮村里人赶赶老鼠了。 当终于看到了几条狗之后,这种原本灰勉很讨厌的动物居然都让它倍感亲切…… …… 村寨的水潭那边,易书元说的故事已经快到尾声。 大约到了公门官差一起去往楼船那边,并最终捉拿到恶商的时候,村人纷纷振奋拍手。 也是这种听书之人情绪高涨的时刻,一道灰影“嗖”地一下从椅子那边窜入了易书元的衣衫内侧。 “常言道邪不胜正!集合元江县衙所有武力,终于将那恶商一众拿下!” 易书元声音略显高亢,给予听书之人抒发情感的空间。 边上有好一些人刚刚都屏着气在听,此刻不由大口呼吸。 “呼!终于抓住他了!”“还好抓住了!” “这恶商真该死啊!”“不是人的东西,拐卖良家的人牙子!” “听见没,这就是娘常说的人牙子,以后别出去乱跑?” “知道了……” …… 易书元缓缓扇着扇子,一只左手已经伸入大氅一侧,轻轻抚摸着灰勉背上的毛发。 此刻易书元能感觉到小貂正在微微颤抖着。 易书元虽然没说话,但那一只温暖的手抚摸之下,灰勉也逐渐恢复了平静,就像是能感觉到先生的声音一样。 莫怕莫怕,先生在呢! …… 比起寻常一些喜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说书人,易书元这一场说书可谓是一气呵成。 “那恶商终究是被腰斩于元江县,县中居民无不拍手称快啊……” 易书元放下扇子,声音放大几分,但语气却略显缓和地说道。 “正所谓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此案至此而终,也算是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 “也不知那贾云通曾经为恶之时,是否想过这一天呢?他的船上供满了神佛,是不是也深藏恐惧呢?” 易书元站起身来看向依然沉浸在故事之中的村人。 “诸位唏嘘之余也勿要多虑,书中事已是过往云烟,只求心中无愧,便可安然入睡!” 从开局到结尾,易书元用一个多时辰将整个故事圆满结束。 “啪~” 抚尺再次落下,惊得众人纷纷回神,而易书元已经手持折扇拱手谢礼。 “献丑了,多谢各位听到现在!” “已经结束了吗?”“废话,那恶商都死了!” “真是好听啊!”“好故事啊!” “原来说书人这么厉害啊……” “可不是嘛,比唱大戏还精彩!” “先生说得真好啊!”“是啊,再来一段吧?” “先生,再来一段吧!” 易书元连连摆手。 “呵呵呵呵,不了不了,说书也是个体力活,连说一个多时辰,在下也累了!” 说着,易书元已经端起茶盏喝水润喉。 村里几乎没什么听过其他说书人说书,经过这一次,让

相关推荐: 有些道德观念但不多   滥情   太子宠妾   我被污染物狂热崇拜   快穿之男配攻略手册   银龙的淫夜   帝王业(H)   修罗场系统   艳奴天香传(H)   待她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