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吃吧,我小孩子都看出来了,你们都想吃!” “呃,那谢谢了!” 有人第一个伸手,其他人便也忍不住了。 “我也拿一个!”“那我也吃一个吧!” “谢谢啊!”“好孩子!” 弟子们一个个都拿了,只是比较克制,没有拿太多。 等石生捧着篮子到术士面前,后者也笑着伸手去拿,只是下意识就注意到了那些像是根茎的东西,心头不由微微一惊。 这东西看着不知道能不能吃,但上头还沾着一些没有干的土。 书生的背箱不小,装着一篮果子也不是不可能,可这东西简直像是刚从土里刨出来又抖落干净的。 再看孩子手中的篮子,竟然在边缘还有几片小小的嫩芽和绿叶。 术士伸手拿了一块根茎,等石生走了,他才用鼻子闻了闻,有一股混着土腥味的清香,似乎是一种药材。 犹豫许久,在石生走回去的时候,术士也快步跟了上去。 仿佛就在等着术士过来,他才到跟前,易书元便开口了。 “方才来了一个老丈,杵着根拐杖提着篮子进门的,他说认识法师,小时候见过……” 术士有些愣神,刚刚准备说的话都说不出来的。 “法师请坐!” 术士看了看易书元,见他似乎还较为平静,忍不住低声道。 “你知道那老丈是谁么?他怕是……” “他自称是本方土地!” 易书元看着术士说着,后者一下子就失了言语。 “土地公说被尸臭所熏,故来看看,见你如今模样,叹息法师命不久矣,若是安心调养不再过问其他,或许还能撑个三年五载……” 术士愣了一会,像是跌坐在一旁。 “三年五载……我这一门道法,这一脉丹术,如何传承啊……” 另一边的篝火旁这会已经有说有笑,僵尸没了,大伙反而轻松,对比之下,术士心中则一片凄凉。 沉默许久后术士又看向易书元。 “书生,我不奢求你当我徒弟……” 话语间,术士眼眶微红,手伸入怀中摸出一本包着布的书册。 “这《丹术妙绝》,乃是我一门两百年的心血,决不能在我手中失传……” 术士很多时候是自己招来祸患,所以术士之流中,不得好死之辈非常多。 真要论起来,当初在元江县中死在易书元手中的术士,也能算这种情况。 可易书元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术士也确实可悲可叹啊! 第214章 一个个都说假话 术士将包着书的布揭开,露出里面书册,除了一本簿子,还夹着很多纸张。 见到易书元也望向了书册,术士连着布兜一起将书册递了过去,同时也用身子挡着书籍,不让背后远处的弟子们看到。 “书生,请你收下吧,将来若你真的能得遇仙师,也请仙师看看……看看我这一门心血是否尚有可取之处……” 术士话语至此,声音更显低微,顿了一下后看着易书元的面庞再缓缓说道。 “若……若你未得真仙来度,书中丹法,或可一观!” 术士在看着易书元,而易书元也在看着他。 眼前的术士略微有些激动,泛红的双目在易书元的视线中也有些浑浊,细观之下,瞳孔灰暗眼白不清,已经丹毒深种了。 而且很显然,这人其实心中也是有一些预感的,知道自己大限并不远了。 石生吃着柑橘看着术士,感觉这个人都快哭了。 “可是阿伯,你已经有好多弟子了呢!” 术士看了石生一眼,微微摇了摇头。 “我那些弟子都是不成器的……若这丹术真传给了他们,只怕会闯下大祸啊!就算真的再遇上可造之材,我也能口述而出。” 易书元神色显得有些平静,平静到若是术士此刻没那么激动的话,一定会感到诧异。 只不过术士的心已经乱了,眼中只剩下期盼,易书元的平静反而让他愈发忐忑。 但易书元终究还是伸手接过了书册和布兜,不论如何,也是别人呕心沥血两百多年的坚持,而他对所谓的丹术也有些好奇。 术士见此大大松了口气,从跌坐状态直起腰来,向着易书元拱了拱手。 虽不能收这个书生为弟子,但也多了一份念想。 看着易书元将书册重新包好放入背箱,术士才撑着地面站起身来,他已经不再奢求什么了。 “不知法师尊姓大名啊?” 术士笑了下,报上了自己的名字,但没加上什么响亮的名号和法号。 “我叫焦增平!” 易书元回了一礼。 “在下易书元!” 术士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准备离去,不过他转身那一刻,易书元又开口了。 “焦法师,修养一下吧,别再干术士这门行当了!” 焦增平回头看了易书元一眼,随后慢慢走了回去,以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喃喃之语说着。 “三年五载和一年半载又有何分别……我这些弟子总得吃饭的,跟了我这么久,得学点真东西好生存下去的……” 很显然,这术士并不想在接下来的时日修生养息。 而在术士走到弟子们身边的时候,他们下意识止住谈天,敬畏地看着师父,直到他坐下之后才继续开始聊。 石生看着术士的身影,转头看向易书元,他知道师父肯定也听清了那个阿伯的话。 “师父,他不是说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嘛?” 灰勉这会又钻出来,从篮子剩下的果子中抓了几个,听到石生的话便回了一句。 “他那明显是为了收徒诓人呢,不说好听一点怎么能拐来徒弟呢?” “啊?” 石生瞪大了眼睛,皱着眉头有些生气。 “怎么能这样啊,这不和拐小孩一个样么?我还觉得他是个好人呢……” 还是易书元说了一句公道话。 “以他的本事,若只为钱财,倒也不能说难求富贵,只是这种富贵的代价大了些,至于人嘛,哪有单纯的好坏呢……” …… 烧完僵尸的弟子回来了,外头的火也已经被熄灭。 夜愈发深了,这次不需要人守夜,所有人便都沉沉,包括一直留心外界的那个术士。 原本睡熟的石生却被一只手拍醒了。 石生揉着眼睛坐起来。 “师父?” “天快亮了,今天我想看看日出阳火。” “哦!” 石生立刻爬起来,开始折叠毯子,然后将它塞入易书元的背箱,瞅了瞅易书元,发现师父已经走到了对面那群人边上。 易书元看着熟睡中的术士,或许是因为书交到了灵性天成之人手中,让自己心头轻松了不少,所以术士睡得很沉。 实话说就冲这术士身上纠缠的气息,是有不少孽债的,哪怕有些事他不认为是自己造孽,但于易书元的角度看,一切祸事也算自取。 “只是我终究也是拿了你丹经,望你以后好自为之吧!” 喃喃一句,易书元伸手一招,那边的乾坤葫芦就飞到了手中。 下一刻,易书元身内意境之中“轰隆”一声,高峰之上,丹炉腾火,映红半边天空。 应外景之相,则是易书元手中的乾坤葫芦隐约透出红光,而他也在此刻将葫芦嘴打开。 一缕火气夹带着酒气从葫芦中冒出。 易书元右手掐剑指,在葫芦嘴处轻轻一绕就将火气绕到指尖,随后往术士胸口一点。 下一刻,这道火气犹如一条细小的游龙,刹那间没入术士的胸口,顺着肝经和穴道游走一圈,最终融入肝脏。 哗…… 隐有火气升腾! 术士睡梦之中都散出汗来,梦中好似到了一个大火炉里面,热得他到处找水…… 易书元微微点头,为自己精妙的法力控制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默默赞了一句,不愧是我! “化去你肝中丹毒,不瞎折腾的话,多活个十年八载问题不大!” “师父,我收拾好了!” 石生其实早就收拾好东西了,只是看师父在做法,便好奇看着,见结束了才出声。 “嗯,我们走吧!” 易书元说着走过去,拎起背箱背在背后,带着石生走向驿站大门。 门一开,屋外寒风立止,没有吹进屋内。 师徒二人走了出去,又轻轻把门带上。 虽然说了天快亮了,但门外显然还一片漆黑,易书元牵着石生的手大步走向驿站外部,不远处还能看到昨晚烧剩下的火堆。 僵尸和木柴基本都已经烧得差不多了,不过尚有一些尸臭残留。 此刻寒风再次吹来,好似将易书元和石生身边的尸臭全都驱散。 “师父,您不是说带着我像凡人那样行走么,可您明明用仙法了!” 易书元有些好笑地看着石生。 “像凡人那般行走,只为会人间之意,遇人间之事,感人间之情,可没有完全不用仙法的道理,只看合不合适而已!” “哦……” 石生应了一声,似乎是明白了,不过此刻跨出驿站院门,他的视线也被院外的身影吸引。 那个昨晚送果子的土地公公,此刻正在站在那边,见到易书元和石生出来,恭恭敬敬躬身行了一礼。 “多谢仙长,小老儿恭送三位!” 易书元带着石生拱手回了一礼,一声“告辞”之后便自顾走了。 也就石生几步一回头,一直在望着那边的土地公公。 灰勉这会大大方方站在易书元肩头,对着对这土地公喊了一句。 “喂那土地,你不是很讨厌那术士嘛?为什么要谢?” 土地公没有回应,只是笑而不语,心中想着那术士儿时的样子,若是那时候遇上易仙长,或许能察觉到是仙人当面吧? 下一刻,土地公身形化为一阵烟雾,遁入地下不见了。 “切,一个个都说假话!” 灰勉这么说了一句,从易书元的肩头跳下,啪到了石生的头上,引得石生用手赶紧抹脸。 “灰前辈,尾巴,尾巴挡着我了!” 灰勉“嘿嘿”一声,才把尾巴挪开,换了个方向趴着,等以后石生长大了估计就没现在这么好玩了。 这一幕也看得易书元不由露出笑容。 …… 脚下的小道虽然较偏,不过风景也是不差的。 易书元带着石生一直往前走,背后的东方天际线处已经翻起白肚皮。 易书元和石生停下脚步,转身观看日升之刻。 “石生,观日升之刻,莫要只看太阳,需感视线中第一缕天光落下的阳火!” “嗯!” 渐渐的,晨光照亮大地,虽是万籁俱寂的冬季,可这日升之刻挥洒下的阳火却反而因此更为突出。 或者说在寒冷的环境下,阳光带来的温暖会更为突出。 在石生眼中,有那么一刻,好似看到漫天罩下片片燃着火焰的轻纱。 石生低头看向自己身上,仿佛还能看到若有若无的火苗跳动,但再看却又没有了,只剩下晨光带来的温暖…… …… 驿站中,熟睡的一群人陆续醒来,而作为师父的焦增平,是在大半弟子已经起来之后才被动静吵醒的。 “嗬……睡得好舒服啊!” 焦增平打了个哈欠,身边是一众弟子的问早声,他伸了个懒腰,向着弟子们一一点头,随后看向另一个角落。 “嗯?” 书生和那个孩子不在那,他们的行李物件也都不见了。 “那书生和孩子呢?什么时候走的?” “不知道啊,我起得最早,不过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不见了,应该是急着赶路吧?” 听到一个弟子这么说,焦增平失落之余也不由在心中自嘲一下。 就算再照面又如何,不过是打个招呼一声道别罢了! 不过焦增平很快就感觉到身体的不同之处了,感觉今天起来身子特别舒坦,呼吸都顺畅一些不说,甚至感觉看东西都清晰不少。 这种感觉都冲淡了焦增平的失落,不由脚步轻快地走出门去。 “师父,我打了水了,请过来洗漱吧——” 驿站院中是有井的,有弟子此刻正在那边招呼着术士,井水虽凉却并未结冰。 “好!” 焦增平应了一句,快步走了过去,到井边木桶处想要伸手捧水,却又见左手食指上扎着的布,索性将它解开了。 指头上的伤口愈合得很好,已经结痂了。 焦增平只是微微一愣,随后便捧了凉水往面部一泼,在冰凉的刺激下双手猛搓面部…… 老驿站的墙上,土地公又在烟雾中出现,不过显然还是没人能看到他。 “啧啧啧,过阵子察觉到身上的丹毒被拔除,估计就意识到遇上仙人了,倒时候也不知是笑还是哭呢……” 不过丹毒虽然拔出,身体的亏空却还没有弥补,只是土地公是不会再去提醒了。 “唉,还会走这条道的人是越来越少咯……” 一阵烟雾过后,墙头的小老头已经不见了。 第215章 相山禅寺 单纯走路速度是快不了的,但易书元带着石生行走,速度却并不慢。 步伐的节奏与身中灵气的流动相合,不知不觉之间就运转了身法,很多时候颇有种缩地而行的感觉。 这一点即便是石生也渐渐察觉并开始适应。 有时候走得慢,有时候走得快,完全凭借易书元甚至是石生的感觉而行。 溯州三相县境内的一片林地旁,易书元带着石生从满是积雪的林中一步步走出,两人身后留下了的一串大小脚印仿佛是雪面上唯一的痕迹。 忽然间,林中有一阵脚步声传来,石生回头看去,原来是几头狼跑到了附近。 “再见——” 石生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挥着手朝着林中的动物告别,显然之前有过互动。 易书元没有说什么,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便带着石生离去了。 沿着一条还算平坦的道路行至下午,在询问了一个附近村民之后,师徒二人来到了一座寺庙附近。 每当到一处地方,易书元就会打听一下附近的佛寺,既能看看是不是有合适的佛家弟子,也顺带解决了住宿问题。 石生朝着手上哈着气,搓几下手,原本有些凉的小手就瞬间有一股暖意浮现,一下子就不凉了。 “师父,又住庙啊?” 易书元点点头看向远方,山上裹着银装,寺庙的屋顶盖着白雪,周围道路和原野上也都枯素一片,看着很有种寒山独寺的感觉。 尤其是寺院最高的那个建筑宝顶上隐有佛光闪烁,显然受过佛道大能关注甚至是加持。 “师父,能不能不住庙呀,我想吃肉……” 易书元笑着看看石生。 “后边带你进城里好好吃一顿。” “那您不许反悔!” 易书元点头看着石生,后者这么说着,脸上已经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孩子出生在富贵人家,却比易书元想得坚强一些,这么久了都没抱怨过几句苦。 今天这座寺院的规模比此前住的那些要大一点,香火显然也比较不错,在寺庙外就能看到有人从马车上下来,显然是专程跑来上香的。 一个少年和尚拿着个扫把正在清扫枯草和积雪,身边偶尔经过的香客并不过多理会,也基本没什么人找他说话。 “这位小师傅,不知贵寺是否能容人留宿啊?” 少年和尚看向身侧,发现是一个灰袍儒生带着一个孩童在问话,乍一看还以为儒生头发上沾着雪,细看才知道原来是一头花白。 和尚夹着扫把合十双手行了一礼。 “施主,我寺是能留宿的,但也需问过住持的意见,施主请随我来。” “多谢小师傅!” 易书元拱手回了一礼,一边的石生同样也没落下礼数。 “请随我来。” 和尚对着石生笑了笑,带着扫把向寺门走去,易书元抬头看看寺庙匾额,随后跟着一起进了寺院。 相山禅寺! 庙宇内部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易书元和石生穿过几个内院,在和尚的带领下来到了寺庙的正殿。 殿院之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身上挂满了红绳,坠着各种各样的祈愿小木牌。 进入院中的易书元定睛看着这棵大树,石生不明所以也跟着瞧。 “施主,住持就在那,快随我来吧!” 小和尚催促了一句,易书元才回过神来,抱歉一声后带着石生走向大殿。 殿外匾额竖立,上书“弥光殿”三个大字,代表着这座寺院主要供奉的是弥生光王佛。 这住持是一个留着长须的中年和尚,胡须泛黄慈眉善目,正在替几位礼佛的香客讲解着什么。 等到住持空下来,庙门的和尚才上前一步。 “住持,有两位施主想要留寺住宿,便是门口那两人。” 住持看向门口,见到也正望向殿内的易书元和石生,只是看一眼就给人一种清净自然的感觉。 当为善信! 有此念头,住持便快步从殿内走出来。 “住持大师,我和学生想在贵寺借宿一晚,不知可否方便?” 易书元先行了一礼再行询问,不过视线却认真打量着这位住持大师。 住持大师看过易书元,再看向其身旁的孩童,同样觉得看着喜人,脸上不由也露出笑容。 “我佛慈悲,谢过弥生尊者之后,施主便住在寺中吧!” 易书元点点头,领着石生跨入了大殿,寺院也算是往来旅客经常留宿的地方,不可能全都是免费的,有的寺院甚至有具体价码,只是不标出来,但一问寺里的和尚就能给你讲个门道出来。 而这一座寺院,听住持的话,那基本就是礼佛之后捐点香油钱了。 理论上钱多钱少看心意,但易书元也不可能真的只投一个铜板。 石生很自然地就学着边上几个香客那样,双手合十,跪在垫子上向着佛像拜了拜。 易书元站在庙堂一侧看着石生恭敬作拜。 旁边有香客也刚刚礼佛完毕,看到易书元的样子,一男子不由就问道。 “书生,你怎么不拜啊?” 实际上此刻住持和另一个和尚也在看着易书元,对此也皱起眉头。 不过易书元也有自己的说辞,只是笑笑解释道。 “世人拜神佛多有所求,我于佛陀无欲无求,佛存心中以礼相待便是,未必需要拜的!” 这话也不能算易书元的推脱之词,其实句句是真。 “你这书生,不求佛来这寺院干什么?” 易书元余光瞥见周遭,见那住持神色,明白这寺庙的住持比较在意香客是否敬重佛像。 想了下,易书元还是向着佛像拱了拱手,拜是拜不得的,心若平常拱手为敬便好,想必既然成佛,当能受得住。 这简单一礼,却并非毫无动静。 一礼落下,大殿之内一片“沙沙沙”的声响,有诸多尘埃从大佛身上和上方黄布经幡落下。 “哎呀……”“快躲开!” “啊!” 叩拜中的香客纷纷起身避让,全都跑出了殿外,就连石生也赶紧起来躲开。 一时间殿内满是烟尘。 旁人躲避之刻,易书元袖中滑出折扇,扇开周遭灰尘后走到功德箱那边,取出一点不算大的碎银和几个铜钱,一起投入了箱中。 “这是怎么回事?”“没动静了?” “吓我一跳……” 香客们诧异着相互议论,有人看向殿内也不由说道。 “他怎么不跑啊?” 同样已经跑出殿外的住持看着殿中灰尘面露惊色,而易书元刚刚的话犹在耳边。 住持面露恍然,更知今日来客境界不同,不由地跨入殿内走上前去。 “施主请随我来,贫僧带你们去客房!” “劳烦住持大师了!” 易书元点头谢过,带着已经站起来的石生随着老和尚走出大殿,去往寺庙的后院。 在寺院中留宿的人不止易书元一人,或者说这寺院其实常年都会有一些信徒和旅人借住,所以本来就有一片客房,就算住的人多了,也可以临时腾出一些僧舍。 很多留宿寺院的人往往也会被安排与他人同住,比如现在寺院中留客不少,很多客房起码要住四五人。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一些个寺院贵客,如捐赠香火的大头,如一些特殊的客人。 而易书元和石生显然也在这个例外之中,住持大师亲自带着师徒二人去往后院一间小客房,让两人单独住一间。 问过名讳,看过路引文牒之后,易书元和石生就安顿了下来。 开始领着两人进来的那个少年和尚,还被住持安排帮着打扫一下客舍,这屋子显然之前被堆放了一点杂物。 不过易书元当然也不会只让和尚动手,他和石生也一起整理客房,主要是整理杂物清洁地面,再从其他地方取被褥过来。 房间不大也不脏,但彻底清洁下来同样用了好一会工夫,这过程中也是易书元师徒同小和尚攀谈了解的过程。 “小师傅,你们这留宿的人不少啊?” 擦完地面,小和尚提着脏水桶到外面,一边搓着冻得通红的手,一边笑着回答。 “易先生,您是远来此地有所不知,溯州这边,临近年关多有信众去各个神庙佛寺留宿的,能为来年祈福,过几天僧房都得腾出来大半,我们一些个师兄弟都得挤一挤。” “原来如此!看来贵寺在当地名头响亮啊!” 小和尚将脏水泼在院中,回答略显骄傲却又带着一些深度。 “前院那棵花榈,我师父说乃是寺院建立的时候所立!易先生,我先走了,这会膳堂可以用斋,再过半个时辰就没了,还请先生早点过去,有事也可以找寺中师兄和我。” “好,多谢小师傅!” “我佛慈悲!” 小和尚行了个佛礼,随后提着桶和东西离去,等远一些了就加快了脚步,显然也是要赶着去吃饭。 石生看着小和尚离去的背影,再看看附近朝这张望的其他留宿之客,再看向易书元问道。 “师父,他说的什么意思?” 易书元走入小客房中,一边将被褥铺开,一边回答石生。 “花榈树生长缓慢,前院那棵树早已经成材,便是指这相山禅寺是历经悠久岁月而不倒的古刹,自然在当地人心中地位崇高!” 说着易书元便在床铺上坐下,从背箱中取出了一个布兜,将一本夹着很多纸张的书册放到床上。 “我便不去用斋了,一会你带着灰勉一起去吧。” “那我替师父带点饭菜回来吧?” 易书元看了一眼石生,点了点头道。 “亦可!” 石生便从背箱中找出一只大碗,随后匆匆跑了出去,灰勉早已经藏在他的衣服中,至于认不认识路倒不要紧,随便找人问问就行了。 第216章 也不是啥清净地 这段时间里易书元已经看过《丹术妙绝》了,第一次粗略通读,之后的时间里有空就会拿出来翻翻。 此书是一门术士多代传承的心血,其实大部分内容都没什么问题,壮五行补阴阳,返还先天元气,化生身中之灵。 但
相关推荐:
有些道德观念但不多
滥情
太子宠妾
我被污染物狂热崇拜
快穿之男配攻略手册
银龙的淫夜
帝王业(H)
修罗场系统
艳奴天香传(H)
待她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