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就是变态怎么了?(脑洞合集) > 第113章

第113章

息不稳。 日月星辰等种种异象也随之外泄,在整个阔南山已经呈现出来,而真正的天空此刻已经乌云密闭,一道道闪电在高空流窜,一股压抑的气息让人难以喘息。 易书元不惊反喜,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雨水之劫看起来终于从隐劫被他逼成了显劫了! “来得正好!” 而这声音既是说给自己听,也更像是对着劫数所言。 下一刻,无穷闪电从天空落下,这劫雷自然不是来帮忙的。 不过易书元这会可不是一个人对抗天雷。 自身诸多法宝,黄宏川和老松,乃至石生都有分,还有那天空铜炉,更关键的是还有整个阔南山的山势,几乎结成一个浑然一体的阵势。 天雷落下,所有人都觉得好似大锤打在身边,耳中轰鸣震动不已,难受却也受得住。 雷光在易书元和几件法宝间流转,随后又导向烈火,只是不再有天劫这般可怖的冲击。 劫雷之气一入,天空烈焰刹那间盖过一切颜色,将阔南山上空化为一片火红。 “轰隆隆——”“轰隆隆——” 又有几道闪电落下,天空事物犹如沐浴着雷光。 到如今,山河社稷图根本不可能再盖住异象。 整个阔南山上空各种变化蔚为壮观,就算是元江县的诸多百姓也能看到一些特异之处。 人们能看到阔南山那边黑压压一片,电闪雷鸣不断,而那云彩更是被晕染得大片火红,绝对是这辈子都没见过的怪异天象。 而在一些有道行的各道修行之辈眼中,阔南山的变化何止是神异,简直是恐怖…… 天劫并未连绵不断,仅仅在最初几道劫雷之后就立刻弱了下来。 仿佛天道有感,不再出力,转而化为一场大雨。 易书元此刻身中气息翻腾,可自觉齐心合力之下,还能再承受几道劫雷,但气数变化极快,贪多必失! 可惜了! 不过对比之前却又好太多了,易书元便在此刻运法最后一步,浑身法力一震。 下一刻,诸多法宝收回,龙珠也飞回口中,易书元自己更是飞退向后方。 “炉成……” 一声低语似如呢喃,却传遍阔南山域,最后竟然轰鸣如雷,隆隆之声久不断绝。 山中洪水也在此刻冲向天空,直接浇灌向那天际的熊熊烈火…… 下方的石生也在此刻感受外界变化,身内意境也事半功倍,水火交融,爆发出震天轰鸣。 更有炉内本身的纯阴反向淬炼外部雷火,从而阴阳互化,呈太极扭转…… “咣~~~~~” 整个阔南山上空发出一种低沉的铜鸣。 原本已经大雨滂沱的山中,更有漫天大水纷纷落下,好似九天之上有一个大盆泼水。 一切火焰纷纷熄灭,天空火云转瞬涂白,又在一种五行的震荡之中溃散。 云层消解,露出蓝天,也重归此前异象。 日月星辰之辉一齐收缩,直至全部汇聚到一处。 几息之后的天空中,一座巨大的黄铜丹炉凭空悬浮,炉洞烈火不止,炉身更有日月星辰,散发着一阵阵隐晦的华光,扭转着周围的光彩。 下方的黄宏川和老松自身气息还没能平复,但也顾不上调息,而是愣愣看着天空铜炉。 原来易先生炼制的宝物是一座丹炉? 单凭炼宝时的动静和种种异象,以及后来的雷劫,都不难想象这丹炉的不凡。 用这等丹炉炼制的丹药,怕是真正意义上的仙丹了吧? 不管别人怎么想,易书元现在是长出一口气。 此刻真正炉成,易书元心中反倒显得平静,也或许是该亢奋时候在炼制中已经过去了。 再看向下方已经恢复平常的溪流,石生依然盘坐在水中,但小脸上已经露出恬静的微笑,不用问,定然也是成了。 易书元从天空落下,那丹炉也随着他缓缓落到山中。 黄宏川和老松一起走了过来,看到炉中虽然烈火熊熊,但却丝毫没有给周围带来炙热感。 “此番多谢二位了!” 易书元向着两人行礼致谢。 “我等也该谢谢先生你,给这么一个经历天劫的机会,今日之后修行中定有所悟。” 黄宏川的说辞也是老松心中所想,即便只是观看这丹炉炼成已经十分难得,可谓是共夺天地造化,再一同经历雷劫,收益非凡啊! “松朝也多谢先生提携!” 老松更是向着易书元躬身作揖,被易书元赶紧伸手扶住。 “本就是易某有求于你们,此间所得也是个人缘法!” 说到这,易书元倒是笑着又补充一句。 “不过到了如今,松老对天劫当多了几分平常心吧?” 老松没有多言,只是又重重拱了拱手,他修行的最大难关就是心障,当亲身面对过天劫,心障已经并非不可动摇。 其实炼制法宝的时间并非一定会很长,当各种条件齐备,也能强力催之一蹴而就,但有时候炼不动就只能磨。 “师父,我成了!” 这时候石生终于从静定中醒来,起身小跑着过来。 早已经明白的易书元只是点头颔首,而身边两人则笑着恭贺。 “恭喜小石生仙道有成!”“娃娃归于正途,可喜可贺!” 灰勉则从树上跳下来。 “厉害啊,不过这你要是都还成不了也不配做先生弟子了!” “嘿嘿,灰前辈的话酸溜溜的!” 石生嬉笑一句,灰勉当即有种破防的感觉。 “啊你个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啊?” “不敢不敢!” 一人一貂斗着嘴一起来到了易书元三人身边,随后都好奇地看向那座大丹炉。 这会丹炉虽然炼制完成了,但炉火不止,并且山中灵气也依然在不断汇聚,甚至隐约有天上日华垂落星力汇聚。 “难怪我感觉内外相印,原来师父真的在炼丹炉啊!” 本来是很正常的,但一边的黄宏川听得却微微一愣略皱眉头,内外相印。 黄宏川对仙道了解并不深,但多少也是明白一些东西的,这会似乎想到了什么。 灰勉跳回到易书元肩头,更关注丹炉中的情况。 “不过这炉子火是一直在烧着么,还是说先生已经在炼丹了?” 易书元看着炉中之火。 “对了一半,确实要燃炉试炼丹丸,但同时也还剩下一些铸炉的料子,更有雷火未消,不能随意散去,不如就再利用一下……” 说着易书元看向石生笑了笑道。 “弟子铸就仙基,做师父的便送一件礼物给你。” 这也是易书元见劫数则欣喜地一大原因。 第240章 吾道仙基彼道之期 “易先生用仙炉炼制法宝?” 黄宏川本来在想着心中事,此刻听到易书元的说法不由诧异出声。 “正是,斗转乾坤炉可炼丹,可炼宝,难道有何不妥?” 易书元闻言也觉得奇怪,不由以神念细细感应炉中变化,好像一切都没什么问题啊。 老松在一边低声念叨了一遍“斗转乾坤炉”,似乎在想着名称的意义。 黄宏川看易书元的反应便知道自己多虑了,笑了笑只是摇摇头道。 “是黄某孤陋寡闻了,对仙道知之太浅,仙人本就不常见,懂得丹术的仙修更少,此前没听过以丹炉炼宝之事……” 没有么? 易书元只是皱眉想了想就并不在意了,没有又如何,在他看来却并无任何异常。 以前看西游记,听多了某某宝物是从老君八卦炉里炼出来的,所以易书元很自然也就有了丹炉亦可炼宝的概念。 仙道中丹术没落,本就少有人炼丹,就算有,多半也是一炉专用,却并非不能他用,不至于太过大惊小怪。 所以易书元也是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 “别人家大业大财大气粗,易某人穷得叮当响,有什么宝贝也得多个用处,没那么奢侈!” 说到这,易书元便厚着脸皮又说了一句。 “今日二位就好人做到底,易某既然尝试丹法,还欠缺一些材料……” 既然也准备试炉,易书元当然也要尝试炼丹。 《丹术妙绝》中很多丹方并不靠谱,但其中也有相对合理只是欠缺了一些眼界和能力的。 改动其中丹法比易书元无中生有要容易得多。 “呃,若是我山中有的,自然是可以给先生一用,只是仙道丹术玄妙非常,只怕是黄某力有未遂啊!” “先生不妨说来听听,老朽也能帮上一帮。” 黄宏川和老松并不是想推辞,可仙丹这种玩意别说是炼过,他们都没看见过真的实物,所以即便知道丹也有品级,还是想得很高端。 当然,人间术士偶尔所谓的“炼丹”,在两人看来只是作死,没什么可比较的。 “应该还是能凑齐的,就算不行,也可另寻替代……” 易书元看两人这么紧张,心中也有些吃不准,便将丹书上一条经过他略微改动的方子说出来参考。 真听到易书元口中其中一些丹材了,黄宏川和老松就顿时松了口气,还是有不少能拿出来的。 丹书上一些很稀有的材料,对于常人来说确实难得,但黄宏川可是一山正神,老松更是扎根山中修行经年累月。 很多没有错误的丹材在两人这自然是能迎刃而解。 山灵五行之属的几种材料,不外乎一些条件苛刻难以找见的事物。 别说参、芝、雪莲这种药草类的,便是丹书中一向出来的所谓“不化冰魄”这种玩意,其实也真的有,但却是一些精怪天生所伴之物。 真正有难度的是所谓吞天地造化之灵物,其中也有一些是错误的,或者干脆为臆造,要么是凡人理解的名称不对。 但站在易书元的高度,也是一眼可辨,这些灵物都有一个特点,能汇天地之灵气,日月星辰之华光。 那没什么难度,丹炉本身就可成就此功,只不过没有基材附着难以成型。 所以本为主材的一些有真有假的“灵物”,直接没了,一些原本为辅材的东西,反倒成了附着药力的基础。 三人拼拼凑凑研究过后,还是将丹材凑齐。 在黄宏川和老松眼中,易先生口中的有一些材料,可能过于罕见,他们没听过,所幸是能够以别的方式达到目的。 而在易书元心中,基本已经可以确认,那群玩丹术的术士虽然呕心沥血,但不靠谱的时候是真不靠谱啊。 很多时候丹方补不上丹道气理的窟窿,或者五行失衡,或者阴阳失调。 那怎么办? 嗯,用臆想,臆想一种特别厉害的材料,找到它就能圆满了。 关键他们可能真的是苦思冥想太用力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忽然就梦到什么了,然后定了名字留丹方。 后人术士估计没少被坑…… 也就是易书元自身是真正仙道中人,又有斗转乾坤炉,能将缺而不全之处尽量补齐。 易书元在短暂时间内思来想去一番推敲之后,居然觉得焦增平以僵尸那一口气炼丹,难得还更靠谱一些,至少是有实物的吧…… 但也不得不说,虽然极端,但于丹术之理上,术士受限自身不得入道,便穷尽一切想象,功不成则全术之妙,堪称天马行空。 也为易书元的丹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一个超乎寻常且同自己心意相通的丹炉是如何炼丹的呢? 易书元觉得虽然有难度,但比起之前的想象则又要简单太多,这还是他同时在炉中炼制法宝的缘故。 丹材入炉皆是瞬间便消失,看似化为灰烬,实则是除去一切杂质,化出了一股气。 此气非虚,只是暂时无形无质,不断在炉火中变化…… 仙道之理中,万物以气为基,所化所现生死所需皆为气数。 而以易书元的角度望向炉中,自能感应到哪一种气多了,哪一种气少了,也能随时填补。 丹炉之外,更有天地灵气汇聚,日月星斗之光垂落,入了炉中也是气。 此气为虚,在炉中却有物可依,混同炉中种种元气为一体,分成多股等待时机。 到这里,便是易书元自身的丹术理解了。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气化万物,万物归气,亦可归一。 丹不能成道,乃是近道之物,每一股丹气都等待成为汇聚的那个一。 在这期间,易书元与丹炉牵连甚深,渐渐心神沉入丹炉之中…… …… 阔南山中,易书元已经盘腿在炉前闭目凝神。 夜晚,漫天星斗浮现,阔南山头顶的星空璀璨非常。 炉身上的月亮和星辰纷纷亮起华光,好似同天际星斗相牵。 一道道肉眼不可见的星光犹如雨落,时不时从天际落下,落向斗转乾坤炉。 黄宏川和老松早已经退到另一片山头上,主要是丹炉内外种种气数碰撞,环境时冷时热,两人怕待在近处有可能会干扰炼丹。 仙人炼丹可观而不可扰,就连刚刚铸就仙基十分兴奋的石生,也被两人拉了过来。 望向易书元的所在,乍一眼是朦朦胧胧的一片,再细观则好似有许多星辰在闪耀。 “师父说给我炼个宝贝呢,不知道是什么?” 灰勉多少是有些羡慕的,不过听到这里还是帮着一起想着。 “或许是护身的法宝吧?” “可是我想要一把剑啊,都说剑仙威风呢!” “你小孩耍大枪,才铸仙基,给你剑你会用么?” 黄宏川看到石生和灰勉斗嘴,收回望向丹炉异象的视线,忍不住开口道。 “石生,此前你说你师父炼制丹炉,和你铸就仙基是内外相应……” 这么说着,黄宏川话音一顿,犹豫一下还是接着问道。 “并且静定突破之中已经感觉到你师父在炼丹炉,可是你师父事先告诉你了?” 黄宏川和老松都是在丹炉成型彻底显化之后,才知道易书元炼制的宝贝是丹炉。 而石生之前的话绝对不像是事先知道,但黄宏川还是这么问了一句。 可能涉及到仙门各道的不传之秘,外人是不方便细究的,只能浅浅试探一句。 即便如此,黄宏川多少有点心虚,可他实在太好奇了,更是因为心中某种猜测十分想要确认。 只不过石生毫无心理负担,直接就开口道。 “当然没有告诉我咯,不过内外相合,那种感觉太明显了,师父炼制丹炉也助我修成仙基,终于将身中仙炉凝聚而出,从此便可炼化身中之灵为仙道法力了!” 黄宏川心头猛跳了两下,虽明知不该深入了,但还是忍不住多问一句。 “你师父不准你在此前炼化仙道法力,生仙灵之气?” 石生皱起眉头,十分不解地看向黄宏川。 “山神大人,您说什么呢,师父一直说,只有化成仙炉才算铸就仙基,门都没入呢,我哪来的仙道法力?也就是拨弄一下灵气罢了!” 灰勉也从石生脑袋上抬起头来,看向黄宏川。 “山神大人,可是有什么不对,要我和先生说么?” “不,并未有任何不妥,是黄某唐突了……对了小石生,你仙基初成,还没施过法吧,可否让黄某见识见识你这小仙长的神通?” 石生听得眉开眼笑。 “那要是用得不好,山神大人可不能笑话我!” 说完,石生小手朝前,好似捏住无形之物,顿时有一片雾气在前方显现,并迅速化为水珠。 顷刻间一道水流凭空出现,如同一条飘带,竟然在风中都随风摇摆。 石生轻轻一甩,水流扭转,绕着身躯化为一道小小水龙,随后又雾化消散在眼前。 一边的黄宏川微微点头,老松的视线也已经到了石生身上。 “不错,玄妙不凡!” “嘿嘿!” 石生很得意地笑了。 这其实只是简单御水,但却灵动非常。 更关键的是石生施法之刻显露的仙灵之气,在黄宏川有心凝神细观之下,可见仙灵之气融身躯,分浊气,随法而显法消也丝毫不散,可谓是融会一体…… 不谈量单论质的话,绝对非比寻常。 即便娃娃前世今生再有不凡,但如今应该还只是个仙童而已啊。 据黄宏川了解,仙道中确有身内化炉以炼己身的说法,可并非绝对,也不可能轻易成就,更不用说在道行不高的时候去尝试了。 仙道中修行基础虽各有不同,但大致上有相似之处,虚室生田栽灵为法之说,黄宏川还是清楚的。 他以为寻常所谓仙基,便是开辟仙道中真正意义上的丹田,虚室越广田地越大,则法力越深,法力无边这等仙道形容词,也有借鉴此道的意味。 黄宏川看向沉默的老松,不知道其怎么想的,一边的石生倒是因为被夸奖了而十分开心。 成就仙炉方算铸就仙基么…… “山神大人,有事找上门咯!” 老松一句话,将黄宏川的思绪拉回眼前,看向了远方天空的一道神光。 “难道有人将阔南山异象上报了天庭?” 老松不由看向山下各方。 黄宏川也是皱起眉头。 “易先生屏蔽天机,虽被雷劫破开气数,但天劫显现不过片刻,山中异象呈现也只是须臾之间,如今早已气数隐遁……” 不论易书元怎么做到的,但确实是山中动静大,山外动静小,即便天劫来时也只是片刻显现。 “纵然上报,怎么会这么快找来?” 天庭办事也是有不同效率的,只说阔南山呈现异象这种事,至多让巡游天神经过的时候看一眼。 而且退一步讲,阔南山神都没说有事呢,天庭很可能都不会管。 “莫不是正巧不远又刚好察觉到天劫气数?” 两人几句话的功夫,那神光已经近至眼前,只见那神光之中的雷毫,便知是雷部天神。 还真是被天劫引来的! 第241章 诸气归一 飞往阔南山的神光正是雷部天神曹玉高,只不过他来得比易书元预想中的晚了好几天。 不过其实曹玉高并没有真正看到此前炼制丹炉的异象,仅仅是随着白玉牌的气机感应一路到了阔南山。 但真正到了阔南山上空,曹玉高还是敏锐察觉到了一些异常,因为是雷部正神,所以能隐约感受到山上残留的一些雷劫气息。 而到了这里,似乎就玉牌也无法确定易书元的气息了,阔南山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怎么找人呢? 易先生定在山中,这山中发生了什么事? 曹玉高正在疑惑的时候,下方一个山头上有神光显现,阔南山神黄宏川已经单独现身。 “在下阔南山神黄宏川,不知是雷部哪位天神来此?” 曹玉高立刻落到了山头上,拱手向黄宏川回礼。 “雷部,曹玉高!” “原来是曹雷将,有失远迎了,不知雷将来此所为何事?” 黄宏川心中已经想好说辞了,问天劫的事就说山中有精怪渡劫,哪怕对方不知礼数要细究,老松正好出来顶包,毕竟也算一起历劫的。 不过曹玉高也并不想干涉山中事务,而是直接点明来意。 “实不相瞒,曹某是与友人定好约定,近日得到传讯特来一见,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两天,不过至此地却不见其人气息。” 黄宏川抚须思索一下,便问道。 “敢问曹雷将之友是何人?” 曹玉高已经断定易书元就在山中,而身为山神的黄宏川多半知道些什么,他也不多说什么,展开一只手掌露出上头的玉牌。 玉牌上“仙尊”二字隐有华光闪烁。 “便是易道子!” 一看玉牌,黄宏川便知真假了,脸上也露出笑容。 “易先生正在山中,请随我来。” 说罢,黄宏川飞向山中深处,曹玉高微松一口气也立刻跟上,很快就到了老松等人所在的山头。 到这,曹玉高已经能直接看到稍远处山间溪流处的异常,虽气息隐晦,但那一座显眼的丹炉和炉前之人直接一眼可辨。 一看到山神带着曹玉高回来,趴在石生头上的灰勉立刻就出声了。 “曹神将?你怎么才来啊!” “有事耽搁了,实属不该!” 曹玉高先向一侧的正拱手行礼的老松回礼,再对着石生头上的灰勉拱手,而灰勉踩着石生的脑袋人立而起,两只前爪也作拱手状。 石生好奇地盯着曹玉高,见对方向自己这边行礼,赶忙一起拱手。 “小子石生,见过神将!” 曹玉高令人生畏的脸上露出一丝自以为和蔼的笑容,他知道这个孩子。 “你就是易先生的徒弟吧?” “嗯……” 看着曹玉高的表情,石生只敢浅浅应一声。 曹玉高抬起头来看了看身边,这些人看来都和易先生关系不差。 但也是因为雷神来此,这山头变得短暂沉默。 灰勉倒是一点都不怕曹玉高,有此前的经历,它知道老曹是个敞亮神,便主动搭话了。 “曹神将,我和你讲讲先生为什么找你过来,之前我们在月州遇上一个人……” 灰勉大致将察觉到胥子昌并赶来月州之后的事讲了讲。 “那胥子昌心神之力损耗太过,要暂时恢复也少不了一旬之日,那人嘴上说不认识你那友人,但先生说他们必有牵连。” “月州城,胥子昌?” 曹玉高下意识看向月州城的方向,一旬之日的话,胥子昌定然还没出关。 随后曹玉高又回转视线,看向了远方易书元的方向,那丹炉实在太过显眼,也不至于猜不出对方在干什么。 “没想到易先生竟然还精通仙道丹术,研修此道的仙人可是不多见啊!” “是啊,我等也想见识见识真正的仙丹是什么模样的!” 听到两位神祇这种对话,灰勉低头和眉眼上扬的石生对视一眼。 即便一人一貂都一向认为师父/先生厉害得紧,可他们也清楚易书元的丹术是怎么推衍出来的,又加上是第一次炼丹,未必能满足山神和天神的期待吧?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炼成?” 曹玉高倒是一点都不担心,想了下笑道。 “我猜不会太久,至多还需要几天!” 曹玉高如今也算是对易书元有所了解,他迟迟没有来此,易先生不可能长久闭关炼丹,一定会分心留意胥子昌。 所以最晚胥子昌出关前,易书元一定成丹。 旁人也不再多言,只是在山上耐心等待,倒是西河村的易家人对于易书元入夜还没归来显得十分担忧。 …… 夜色之中,头顶的星辰始终十分耀眼。 易书元自身意境延展,好似不只是坐在外部的丹炉之前,更如同也在面对身中的丹炉。 乾坤葫芦此刻已经飞到了丹炉顶端,其上也有星光闪耀,好似也是丹炉的一部分,更随着丹炉火焰一同变动华光。 此刻丹炉便是不断汇聚和淬炼灵气的过程,直至达到投出丹材所能承载的极限,并同时维持平衡点。 这或许是一个需要磨合的过程,淬炼

相关推荐: 买舂遇到妹妹   泼辣女的古代种田生活   昭昭之明(1v1)   盛开   尼玛,不要诱惑我好吗?(穿越 女穿男)   亵渎红楼   难追   吊炸天小丈夫(H)   银色后宫   男科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