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之道可谓是玄妙非常,以此道来契合炼丹时刻的种种变化也是非同凡响,但他原本所参悟的终究是一本凡典。 那丹鼎术士一脉的经验虽然确实可圈可点,但也绝对无法同真正的仙道典藏媲美。 说实在的,很多炼丹之中的变数,靠得是易书元自身的仙法玄妙,靠着他自身变化运转才得以平衡,又结合意境天地平衡的变化融合内外,这才得以成丹。 可是这种方式,纵观天下也就易书元一人可以用了,站在真正丹鼎妙术的角度,其实是更为苛刻的一条路子。 而如今在神药宫所阅的仙道丹典,则让易书元耳目一新。 若说以前是雾里观花,靠着自身通感和变化,闭目顺风势,鼻息嗅丹香,凭着感觉炼化丹材。 那么现在则仿佛拉开纱帘散去雾气,让易书元对丹术中一些谜团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总体而言,丹鼎之道确实还是十分玄奇的,很靠天赋很靠感觉,甚至很靠运气,但参阅此道真正的经典,也让易书元的感觉和变化能够更加细致入微。 丹道一些诸多妙解之术与己道相结合,则事半功倍! 而且易书元也深刻认识到了一点:丹愈强,则坏丹之变数愈强! “幸亏来了这神药宫,若没有来,到时候我以顶山草为材炼丹,怕是要出大事!” 易书元喃喃感慨,将手中的几根串联的残破玉简重新小心卷起,放到了一侧的木架子上,随后在另一个架子上的一侧书卷一点,其上某些文字顿时浮现光辉,又在他拂袖一挥之下飞到了外围一个位置。 不只是仙道残典,神药宫神人的一些心得内容易书元也看了不少,大概也明白这群神人炼丹的问题,有的是修行道路上的根本分歧,难以解开,有的却有移花接木的可能。 此时易书元身边有好几个架子,各自堆了一些书籍玉简等物,地上也看似凌乱地摆着一些书籍玉简等物,而他的视线则看向丹经阁大门。 “多谢诸位给予足够的耐心,还请进来吧。” 听到丹经阁内的声音,药师星君等此刻在外头的神药宫之人怀揣着一些激动走了进去。 在进去之后,众人就看到易书元靠着墙根坐在地上,旁边的架子上各堆了不少书,地上也有一册册书卷。 这些书似乎并不是随便放的,以易书元所在为圆心,绕着墙根形成一个圆弧,丹经阁不小,这个圆弧也不小。 药师星君带着人一步步靠近,脚下小心避让,不去动易书元放书的位置,最终到他面前几步之外,才拱手行礼的同时询问着。 “仙尊,您可有收获?” 易书元此刻手中捏着折扇,也不起身,笑着看向药师星君和其余神人。 “星君想问的其实是我是否能给予一些指点吧?” 药师星君维持行礼的谦逊姿态,没有出言,算是默认。 易书元而是用扇骨点了点地面白石。 “诸位请坐吧,解丹经之道自然是在丹经阁中更好,虽然或许无法达到你们心中的期待,但一解你们部分疑惑的话,易某应该是能做到的。” 药师星君低头看了看,选择最近的位置坐下,其余神人赶忙也寻一处位置盘腿坐下。 不得不说,因为修行路数的不同,天神炼丹很难真正意义上达到仙人丹鼎妙术的境界,越是品级高的仙丹,难度就越大。 但易书元做一些指点还是可以的,而且他的指点方式也会有些特殊,也算是报答一番天界的恩惠吧,以后有需求的时候也更好开口。 见神药宫的人都坐下,易书元看向他摆开的那些书册位置,手中折扇往地上一点。 下一刻,地上的一些书册全都悬浮起来。 所有神人面面相觑之下,有人直接伸手抓住了书册,随后人人效仿。 易书元也不废话,开门见山道。 “你等神人修行路数与仙道到底是不同,道丹道丹,盗取玄机,神人之职则近天道之能,想要独领丹鼎妙术十分困难,但合众人之力另辟蹊径却又可能!” 这就是神人炼仙丹的根本难处了,本质上,整个天庭都是顺应天道的产物,归根结底神人是最难逆天的一群人,炼“盗丹”何其难也! 但在易书元的万妙变化之道中,难却不是不可能。 且天道最是无情亦最是有情,也是所谓的天无绝人之路! 易书元心中思绪整理完毕,眼神平静地看向身边诸多神人,在这一刻,没有天神位次高低,只有夫子与学生。 “天帝感星罗会将近,苦于缺乏镇场之物,而我上天界会友得今日机缘,也算恰逢其会,便也为此方天庭分忧一次吧……” 易书元说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神人打断,很多人认真听着的同时已经在看向手中书。 书上内容往往是一段话或者一些图片上有灵光浮现,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但也有如药师星君等少数神人心中一动,在易书元接下来的话还没出口时,通过前言已经隐隐有了特殊的感觉。 而易书元话音一顿,脸上露出笑容。 刚刚的话说出口就已经再也收不回来了,此刻易书元心中有感,劫数将至,但脸上神色不改,语气依旧平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残典悟心得是不够的,若诸位不嫌弃,就让易某带你们一起,炼炉亦成丹吧?” 这一刻,所有神人全都猛然看向易书元。 不止成丹,还炼炉? “仙尊……” “勿要多言,各位请细观手中书册,易某已经点出关键之处,届时炼丹我等需众人合力,不过这里却还少一些人手……” 药师星君看向周围,确实还空着不少位置,但神药宫有能耐的神官已经都在这里了。 “仙尊,我立刻禀明天帝,去求能控水火玄机的大神来援助!” 不愧是神药宫扛把子,一点就透,也明白需要哪些人! “还请快去快回,否则未必赶得上星罗会成!” 当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易书元已经心有所感,星罗法会不论是几年之后还是十几年之后,他接下来要做的事都会十分紧张,甚至可能擦着某一种玄机。 “我立刻就去!” 药师星君直接起身,人都还没出丹经阁,脚已经不沾地了。 或许神药宫的人都在激动于仙人带他们一起炼丹,但药师星君想的可不只是这一点,气数变化的时机太关键了,仙尊说话之时的语气也太不寻常了! …… 神霄宝殿之内,今日的情况和上次不同。 除了每次都有的相应天界神官,各司功曹和各部主官,这一次殿内还有本方天界管辖的诸多山域地界,来了许多下界山神与一方土地。 殿内也显得比较嘈杂,各方神祇久未能一见,相互之间也探讨着各种事宜,比如一些山神,也是上了天才知道星罗会可能要开了,多少有些兴奋。 三三两两的神祇边上,往往都有天界功曹与记录星官在一边探讨记述,所以殿内也摆开了诸多桌案。 只有一些要事才会需要有人越众而出大声禀报天帝。 天帝查阅着书文,也感受着其上的气数。 正在这时,神霄宝殿外的天空,一道神光带着呼啸冲了过来,在看到殿外神将天兵的时候,药师星君却也没有落下来,而是直冲大殿。 “帝君——帝君——神药宫有要事禀报,十万火急——” 药师星君还没到神霄宝殿已经喊了起来,他进来的时候,守殿神将不敢阻拦便也跟着一起进来了…… 而药师星君冲到殿内,面对突然变得安静的大殿,以及诸多投来视线都毫不理会,更没有等天帝开口,直接站在殿中以极快的语速陈述情况。 “禀告帝君,易仙尊在我神药宫丹经阁参阅仙典半年,现已出关,摆开一百零八份地卷书,要带我等炼制仙炉成就道丹,然我部人手不足,特来向帝君求援,请能控水火玄机之神助力成炉炼丹!” 说完这一段,药师星君更是赶忙补充道。 “仙尊有言,一切从速,否则未必赶得上星罗会!” 这一刻,浑天宫中,玄天骤然发动,有华光闪耀,天帝更是在同一刻心有所感,竟然一下从玉座上站了起来。 天河星力变化只能感觉到星罗法会将近,却把握不住真正的时机,甚至可能潮汐过去一切归于平静。 而此时此刻,天帝心中巨震,明白一直在等的那一份天机到了,也是星罗法会的真正契机! 当年星罗会,此方天庭气运拔升而玄天仪现世,而今星罗会,道器之机在此! 骤然起身的天帝把神霄宝殿内的神人都吓了一跳,只有药师星君不为所动。 天帝心中的那种感觉越来越强,语气竟都不由激动了几分,看向下方的药师星君问道。 “差多少人?” “我神药宫勉强有参与道行者不过五十三人,若求稳妥,则只有四十二人!” 差的太多了,差得太多了! 天帝心下一横,直接下旨。 “殿外神将听令,敲震天鼓回天钟,敕命诸神归位——” 殿内殿外神人皆惊,上一次应对斩龙之事,也只是敲了震天鼓! 第446章 三界震动 天庭诸多宫殿楼阁,神霄宝殿立于云台之上,而在神霄宝殿同一高度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两座楼。 左楼为震天楼,楼阁之上的是震天鼓,右为回天楼,楼阁之上的是回天钟。 在天帝敕令下达的时刻,不管神霄宝殿内的神人有多震惊,殿外神将已经在第一时间应命,立刻有神将飞到两楼之上。 一人手持鼓锤,一人扛住铜柱。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起初很慢,仿佛每一下都要耗费神将相当的力气,后面逐渐加快,声音也越来越大,片刻已经传遍天宫,一道道波纹从震天楼上扩散。 而另一边的楼阁上,另一名神将仿佛酝酿了许久,神力汇聚之下,肩头铜柱已经散发出神光…… 天庭各处,听到鼓声的神人都露出惊愕的表情。 天坊宫内,和卓晴在一起议论天衣形制的织女们全都停下了议论,纷纷从宫殿中走出看向一个方向,能见到远方流光震荡。 “震天鼓响了,难道又有一条恶龙要斩?” “瞎说,哪来这么多恶龙啊,或许是星罗法会……” 不论是雷部、火部、水部等天界各部,还是御马监、各天营等地,听到鼓声都显惊愕。 伏魔宫中,灰勉和陆信以及百鬼中的一些和天界礼官也全都走出宫殿。 “震天鼓?出大事了!” 灰勉没想到自己上天待一段时间,竟然能以神人之躯遇上天界敲震天鼓,这时既有些兴奋又有些疑惑。 兴奋自然不用多言,疑惑的是,灰勉莫名有种感觉,这不会和先生有关吧? 灰勉看向陆信和其余人,正思索间,远在神霄宝殿的回天楼上,那神将已经狠狠将铜柱砸向悬挂大钟。 刹那间,一道远比震天楼更强烈的波纹随着耀眼神光爆发。 “咚~~~~~” 敲钟神将扛着铜柱直接被强烈的冲击带得滑向后方,身上的盔甲和系带也不断颤动,直到整个人撞到钟楼栏杆的一刻,又一次冲向大钟。 “咚~~~~~~~~” 这一刻,但凡听到钟鼓齐鸣者,心中皆是巨震,不少人甚至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而在下界道场或者处于巡游之中的一些天神在震惊之余,纷纷化作一道道神光回归天界…… 能听到震天鼓归天钟声的虽然大部分是神人,但也并不只有神人能听到。 长风湖中,江郎走出龙宫看向水面方向,仿佛要透过水波看到天界的天宫。 东海龙宫之中,一条打盹真龙在这一刻睁眼,耳边隐约回荡着阵阵鼓声和钟鸣。 “天界出了什么大事?难道真的要开星罗会了?” 星罗会有没有召开的可能是一方面,能不能开又是另一方面,但震天鼓回天钟齐鸣,肯定是本方天庭大事,也让龙君都生出一些好奇。 细一想再一感,应该是和龙族无关的! 除了龙族,声音也传入阴间,令诸多幽冥之神惊愕。 声音更传遍此方天庭所辖的广阔山川大地,不论是否是神祇,但凡有道行听到钟鼓声者,皆心中一惊,仙门如是,大妖亦如是…… …… 同一时刻,一道道神光飞向天庭,天阶之上天门之处,各方神人先后到此,也是难得有诸多神人在此相遇。 他们相互询问发生了何事,但无人知晓,哪怕是守天门的神将其实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神药宫中,易书元听到这震天鼓回天钟,心中也是多少有些纠结,倒不是觉得天帝重视得过分,因为此时他也清楚天帝也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玄机。 但是诸神归位,我显圣真君纵然可以听调不听宣,在震天鼓回天钟齐鸣的情况下,也不能不去吧? “震天鼓和回天钟都响了!”“天帝召集众神?” “我们要去么?” 丹经阁内原本安静的神药宫神官此刻也惊了,纷纷低声议论起来,并且看向坐在那边的易仙尊,只不过对方双目微垂若入静定。 仙人静坐,对外界一切置若罔闻,也让神药宫神官心中挣扎。 但神祇职责所在,他们还是忍不住纷纷起身了。 “仙尊,我等必须……” “我们不用去——” 药师星君的声音从外头传来,身为神人的他声音都带着一丝不可抑制的激动,匆匆走入丹经阁,面对易书元道。 “仙尊,天帝听闻讯息,命神将敲震天鼓,撞回天钟,召集本方天界大神请来,以合我神药宫所需天罡地煞之数!” 易书元原身之处,只似半梦半醒低语一句。 “如此甚好……请星君领书卷去往神霄殿,寻觅合适之人!” 话音落下,地上空着位置的书卷纷纷悬浮而起,飞到了药师星君身边。 药师星君不敢怠慢,收好书卷,向易书元行了一礼之后再次离开丹经阁,匆匆折返神霄宝殿。 而丹经阁中剩下的神药宫神人已经皆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 而在易书元的半梦之中,披甲神人已然在伏魔宫显化法相,就如上次灰勉那样,只是伏魔圣尊归位,神光照亮了整个伏魔宫,也让大殿外的神人纷纷看向殿内。 “真君!”“圣尊也回来了!” 灰勉愣了一下,看向真君法相,看来想多了,和先生没啥关系。 显圣真君神躯从伏魔大殿中缓缓起身,几步之间走出了伏魔殿。 “震天鼓响,回天钟鸣,不可不来,随我去神霄宝殿!” “是!” 伏魔宫如今真正的神人可不多,真算起来,也就显圣真君、云莱大神、神兵教习三神,不过这一次也带上百鬼。 随着显圣真君神光去往神霄宝殿,路上不断能看到一道道神光在空中划过,向来看着比较冷清的天界,此刻也像是热闹起来。 神霄宝殿之外已经升起一片广阔的云台,天帝也已经从殿内走出,而此前在大殿里面的神人也都在殿外。 黄宏川作为下界上来述职的山神之一,此时也在云台一侧,听着身边神人的议论,他心中多少有些恍惚,因为之前药师星君口中的“易仙尊”,八成就是易先生! 其实作为下界山神,纵然是天庭在册,但震天鼓回天钟只招天界之神,山水神灵可以不来,只是他们正好在这而已,倒是天斗山神因为成神太短,之前也并未被招来。 神霄宝殿外云台上的神人越来越多,远方更是有一道金辉飞来。 有神人呼唤一声。 “显圣真君也来了!”“伏魔圣尊来了!” 显圣真君令伏魔宫人飞至神霄宝殿,在靠近大殿的云台上缓缓落下,身边是云莱和陆信。 百鬼平日里各有性格,但此刻一个个都十分肃穆,不敢表现出任何逾越。 易书元直接落到了天帝不远处,后者也早已看向了他,显圣真君能来,也令天帝心情更好上几分,也不枉自己以诚相待。 易书元先向天帝行礼,而天帝也拱手回了一礼。 “帝君,今日是何要事,竟然钟鼓齐鸣?” 天帝脸上神色不喜不悲,也不隐瞒什么,直言不讳道。 “易道子在神药宫设地卷书,领天罡地煞之数,欲要炼炉成丹,此乃星罗法会所成之契机,尚缺能领地卷书玄机之神人六十六位,为保万无一失,招众神归位!” 这事易书元自己当然最清楚,此刻听天帝如此郑重地讲来,心中又有几分特别的感受。 “原来如此!” 灰勉闻言一下瞪大了眼睛,下意识看向身边一脸冷峻镇定自若的显圣真君,还是和先生有关? 在此等规格的召唤下,天界诸神都以最快速度赶来,各部大神皆归位,各自泾渭分明地站在云台一处,在最靠近神霄宝殿的一侧,则是显圣真君和天帝。 “帝君,如何得知合适之人呢?” 听到显圣真君所问,天帝也皱起眉头,或许直接全都去神药宫? 也是这一刻,药师星君再度飞来。 “看来不用我等操心了,易道子已经算到此刻了。” 药师星君飞至云台,三言两语之后便说明了情况,随后地卷书飞出,悬浮于诸神上方,又很快落向云台各处。 雷部有神人下意识伸手,火部有神人无意间抬头,水部有神人直接被书册撞入怀中,甚至山水神灵那边也有神人面前有书册停留,还有神人才飞来神霄殿,半空中就接住了地卷书…… 有的是书卷,有的是玉简和竹简。 曹玉高身边的李成刚手中也接到了一份竹简,雷部几位雷将都下意识看了过来。 只见那竹简上只有一段话亮着灵光,其他内容都显暗淡,而在李成刚接住竹简的时刻,手中雷光就好似直接流动到了竹简上,使得竹简泛起一股青绿之色。 六十六卷书几乎在同一刻找到了合适的神人,甚至有些神人本来应该是一看就不适合炼丹的。 不少神人纷纷露出惊愕或者不知所措的神色,也有相近之人议论纷纷,不少人还是没搞明白情况。 而天帝脸上则浮现笑容。 果然应该召集众神,接到地卷书的天神中,有将近一半原本并不在天界。 或许天界也能找出能代替的,但绝对没有此刻的选择圆满! “帝君,我等该如何做?” 终于有神人问出疑惑,而天帝的回应也很简单。 “随药师星君回神药宫,易道子自会安排!” 药师星君此刻心中已十分焦急。 “诸位,还请快随我来!” 话音落下,药师星君已经先一步飞向神药宫,他心中始终记着易书元的话,有一股紧迫感。 六十六名神人见状,也纷纷飞起跟随。 天帝身旁,易书元再次拱手行了一礼。 “帝君,吾先告退了!” “嗯,真君请自便!” 话音落下,易书元神光自归伏魔宫,不过灰勉和陆信以及百鬼却依然立在下方云台并未离去。 显圣真君可以走,其他神人却不敢直接散了,在好奇心驱使之下,也不想直接散了。 第447章 九年之期 神药宫外围的天空,以天帝为首的诸多神光渐渐浮现,只是他们并不靠近神药宫。 众神都归位了,自然也得解释一下敲震天鼓回天钟的部分缘由,也有了众神来此一观的场面,只不过也仅仅是远观,不准随意靠近。 此刻的神药宫丹经阁内,包括药师星君在内的诸多神人皆已经到场,同神药宫的神人一起围在易书元周围。 他们到此已经有一会了,但易书元并未有什么动作,等看到他眼皮抖动了一下之后,坐在易书元最近位置的药师星君,低声询问了一句。 “仙尊,一百零八份地卷书已经皆有神人持卷,我等该如何做?” 刚才的易道子似乎已经睡着了,但在场神人都清楚,这定是易道子在凝神细思。 在几息之后,易书元才睁开眼睛。 “气数相合神元齐备,星君,丹器之材,可不要心疼啊!” “帝君法旨,一切任由仙尊驱使!” 易书元看向丹经阁外天空中的神光,也不知道有多少神人此刻正在神药宫外围呢,天帝的气息也在其中。 “好,诸位请牢记书册之上的内容。” 说话间,书册上泛着灵光文字好似都飘了起来,很多书上其实就一句话,但是一百多份书卷上的内容全都悬浮起来之后,构成了一个整体。 其中涵盖阴阳五行和各道气数,看着像是一种独特祭炼方法。 “仙道中有自身亦为天地的理念,而修仙之辈求真之路,亦会追寻一尊道化仙炉,此为今日我等共同炼器的要义总纲……” 说着,易书元从墙根处站起来,脸上露出一些笑容,心中居然还有闲心遐想一下。 或许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自己居然能驱使这么多天界神人,让他们如学生一般认真听讲,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仙道为古,神道为新,古时以来,自神道初生,其实仙道有成者对待神道的态度就很微妙,神道有种种方便之处,也有诸多掣肘,在仙人眼中不够逍遥。 但神道也不可或缺,正神气数昌盛则三界可安。 易书元看向周围神人,这里面倒是也没几个熟人,却有不少“擦肩而过”的,当年最开始去茗州找他却没能见着面的环昱郎也在其中。 诸多神人此刻全都抬头看着天空浮现的文字,这些文字构成的篇章并不算很复杂,犹如一种经络的说明,又像是点出窍穴,像医书详解多过炼器炼丹法门。 易书元的声音也再一次响起。 “人间有神立于天地之间,人身如天地,其实身中亦有诞生神祇的可能……” 易书元这是一种基于自身领悟的推测,他这么些年来虽然已经努力学习,却也难免有知识盲区。 而听到他的话,很多神人却已经想到了一些典故,在他们耳中则想起一些古早的仙道传说,在对于天生神灵方面有一些类似的解释。 一些神人,如药师星君,则已经隐隐摸到易书元想法的一些脉络。 接下来的话音也验证了类似的猜想。 “诸位与我同心协力,就好比以一方天地为人身,神人共生于此方天地,以天罡地煞之数共立窍穴,成就一尊道化仙炉,炉中烈火熊熊,炼出一炉仙丹……” 很多人微微睁大眼睛,易道子的话音平静波澜不惊,但这话落到每一个在场神人耳中,则犹如惊涛骇浪! 以人身为天地,仙道所炼为仙基丹炉,以天地为人身,所成之丹炉是什么? 若是真的能成,则为天地之道器! 天
相关推荐:
校花日记
太子宠妾
叫声哥哥
污秽修仙:我靠功德系统捅破天
理查德外卖
苍穹之怒
[猎人]少女她日日被操
心动主义(校园 1V1)
古代穿了一次回来后我悟了(NPH)
深渊(1v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