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不可能不知道谭氏。 墨府的后院,墨奕明正在和家中的老管家下棋,忽然就看到自己儿子墨从宪和门房家丁匆匆走来,这让老爷子精神一振。 “又有人找到原料了?” 墨从宪被自己老爹逗笑了,但还是立刻严肃下来。 “爹,不是这事,谭家来人拜访您了,说是找您叙旧.儿子怀疑,可能是.” 墨奕明也是愣了一下。 “谭家?难道谭公尚在人世?” “我也是如此想的,可若谭公还在世,岂不是比爹爹您的年纪还大?” 墨奕明摇晃着身子撑着椅子扶手想要起身,墨从宪和对面的老管家赶忙过来搀扶。 “走,不管是不是谭公,谭家来人都当以礼相待,我亲自去迎!” 等墨奕明在人的搀扶下来到前门处,谭元裳已经从马车上下来了。 两个百岁以上的老人一个在上头门斗下,一个在下面马车旁,一个左右搀扶前后簇拥,一个就和两仆从站在马车旁边。 都是须发皆白,却也都是第一时间就认出了对方,也都微微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恍惚感。 仿佛当年在茗州港前,一人船上一人码头.墨奕明瞪大眼睛,步子不由向前几步,挣脱旁人搀扶,颤颤巍巍的拱手向前行礼。 “谭公.真的是你,你我得有四十年没见了吧” 谭元裳在下面拱手回礼,纵然当年和墨奕明也不算是什么至交,但此刻却也有无限感慨在心中。 “上次见面是四十三年前的春天了,见到墨兄依然安好,谭某心中甚喜!” 墨奕明脸上露出笑容。 “快请,谭公快快请进,正有好东西同伱一起品尝!” 谭元裳和墨奕明说话的时候,其余小辈根本不敢随便插话,一行人一起将谭元裳迎入墨府,更是准备尽力招待贵客。 第739章 不出所料 可以说,谭元裳是一个注定在史书上都留下浓重一笔的人物。 相比起来,墨家虽然也是大家族,在茗州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但也顶多是记入地方志,放眼整个大庸也不过是历史上的普通过客。 所以不论是惊喜于真还有旧友能来访的墨奕明,还是墨家上下的其他人,对于谭元裳这个传奇人物的到来都十分看重,甚至带着一些兴奋。 待客的地方并非什么会客厅,而是刚刚墨奕明下棋的地方,棋盘还没撤去,就已经迫不及待邀请谭元裳坐下。 墨家人能明显感觉出来,老太爷说话的时候都透着兴奋感。 “谭公能来实在令老夫喜出望外,你来得可真是时候,我正好研究出一道绝妙菜品,乃是龙宫才有啊!” 谭元裳才刚坐下,视线从棋盘回到墨奕明身上,也露出感兴趣的样子。 “实不相瞒,谭某来的时候在路上也听说了,倒是正想见识一下!” “哈哈哈哈,正好正好,幸亏是还有最后一点鲜材,从宪,快让厨房准备,让谭公品尝品尝,他虽吃惯了山珍海味,却绝对没吃过龙宫珍馐!” 墨奕明就像是一个自己有宝贝的小孩子,见到了朋友忽然到来,就迫不及待想要和朋友分享这份喜悦。 谭元裳同样也极为好奇所谓的龙宫美食,但做美食需要时间,二者自然聊起了其他事。 “美食谭某也是极为期待的,不过说起来,还有一件事谭某也极为好奇,不知墨兄可否知晓这一部奇书?” 谭元裳最关切的事也不言而喻,身边老仆在此刻取出一部书放到了桌上的棋盘边上,正是《四海山川志》!墨奕明和身边的人都看向桌上的书,老人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开口的语气也有些感慨。 “之前有段时间收到过陆大人来信,说此书已然完成,如今看来确实如此,这《四海山川志》,可谓是陆大人半生心血了.” 《四海山川志》在承天府的尚且一书难求,如今的茗州城更是几乎无人见过,当然,墨家人例外,因为他们多少也见过一些原稿的。 听到墨奕明的话,谭元裳眼神一闪。 “墨兄,书中那位长眠一梦的老叟,难不成就是你?” “哈哈哈哈.在谭公面前老夫也无需隐瞒什么,确实是老夫!” 墨奕明伸手取过《四海山川志》的第一册,仅仅翻阅几页,一些模糊的记忆也随着书上的内容清晰起来。 “陆大人文采斐然,写的真好啊” 不等谭元裳问,墨奕明已经继续说了下去。 “那一年是老夫九十大寿,陆大人那会是茗州知州,正与我同桌入席,畅饮一场醉梦一场.醒来竟在云端啊.” 墨奕明没有提及易阿宝,但此刻也确实是真情流露,他或许记不清全部细节,但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毕生不忘了。 谭元裳哪怕已经看过《四海山川志》,哪怕听开阳水神也说过一些,但听到墨奕明亲口讲述那个“长梦”,依然不免有些震撼。 而墨老爷子当然也不可能什么都细说,但即便只是挑着自己记忆中那些难以忘怀的瞬间,也足以震撼到谭元裳和其身边的人。 聊天到了中途,似乎有一股香味飘来,那边已经传来墨家家丁的声音。 “老爷,鱼汤好了!” 墨奕明脸上顿时喜色更甚。 “来来来,快端过来!” 那鱼汤端来的时候那是汤色白腻香味浓郁,鱼肉倒是不多,仅仅占据一只汤盆的一小部分,这香味光是闻一闻就让人食指大动。 汤放下了,小碗和汤匙筷子等物也就到了,墨奕明亲自为谭元裳舀鱼汤鱼肉。 “谭公快尝尝,能得此汤,老夫足以自傲了,仙人有云,龙宫吃食虽好却也显得生冷,而此汤真就胜过龙宫三分啊!” “多谢!” 谭元裳接过碗筷也不再推辞,品味这难得的美味,上水入口只觉鲜香浓郁妙不可言而在墨家这边招待谭元裳的时候,中途离开马车的那个谭家仆人却独自在茗州城中走动,他走过茗州一些主要的街巷,也绕着墨家范围走动一大圈在当天晚些时候,天色显得有些昏暗的时刻,这个与谭元裳一行分开半天的仆从兼护卫才从墨家后院处以轻功一闪而入,并且也在片刻之后出现在了墨府的膳堂。 当然,这人肯定不是来做贼的,因为此刻墙内早有人等着,除了谭元裳身边的老仆,还有墨家的人。 来人一入墙内,先是向两个墨府武师拱手致意,随后看向等候的老仆。 “大哥,被老爷料中了!” “不急,见了老爷再说!” 老仆带着兄弟与墨府人一起很快去了墨家的膳堂,那也正是墨家招待谭元裳的晚宴所在。 当着在场之人的面,回来的护卫没有隐瞒什么将看到的情况同谭元裳和墨家人讲了个清楚。 “茗州城里确实有大内的探子在了,虽然不多,但梦海楼那边肯定是留意许久了,估计天子对《四海山川志》中的一些内容也有自己的猜测了。” 听到谭家护卫的话,墨从宪面上露出一些担忧之色。 “看梦海楼热闹的人多了,会不会是弄错了?天子还能为了书中提及的荒诞梦境派人来茗州啊.” 回来的那个护卫笑了笑道。 “墨二爷说得自然有道理,但我是绝不会弄错的,天子身边的群人几十年来都有些相似的坏习惯,除了个别能人,其余的放不下身段装常人,亦或是不够了解,装个似是而非!”另一个护卫也接口道。 “三弟不可能看错,那些人武功路数也较为好认,无非就是那几门大内绝学,外头的江湖人更是不可能学到,所以几处异于寻常武功的筋骨强健之处不可谓不明显。” 谭元裳身边的老仆也为微微点头,认可自己两个兄弟的话。 墨奕明坐在那脸上似乎并无忧愁,墨从宪倒是有些忧心忡忡,墨晓容同样眉头紧锁。 “可惜大哥不在.” “惊动你大哥作甚,他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也会知道。” 墨奕明这么说了一句,语气倒是十分平静,谭元裳看向身边笑道。 “墨兄倒是沉稳。” “我这把老骨头都一百多岁了,有什么看不开,况且如谭公所言,圣上喜爱《四海山川志》,派人来书中故事起源之地看看也无可厚非。” 谭元裳点了点头,但还是叹息一声。 “若只是如此就好咯.当今天子啊,人算不上蠢,但眼界心胸还是有些狭隘,当了二十多年皇帝或许会好一些,但也有限啊.” 此话一出,墨家人全都被吓了一跳,墨从宪和墨晓容瞪大了眼睛看向谭元裳,就连墨奕明面露诧异。 “谭公,伱怎可妄议圣上” “哈哈哈哈哈哈.莫非这里还有人会告发谭某不成?” 墨家人哪敢回话啊,也只有墨奕明无奈摇头,而谭元裳的笑容则更甚几分,笑到后面也忍不住叹息几声。 在大庸天下,乃至周边各个番邦之地,敢如此议论天子的人,绝对是不多的,而谭元裳算一个。 叹息之中,谭元裳看着满桌酒菜,也看向摆在桌上的《四海山川志》。 “墨兄倒是也不必太过忧心,真正大祸临头的不是你们,而是陆大人啊” “嗯?” 墨奕明皱起眉头,一旁的墨家人面露疑惑,而一边的谭家老仆则忽然开口。 “老爷,需要制住茗州城中的两个禁卫高手么?” 谭元裳叹息着摇了摇头。 “不必了,找不到第三人那便是回京了,说不定这会都早就到了京城了,已经晚了,若是猜的不错,陆大人怕是有难了.” 谭元裳甚至不必真正了解陆海贤曾经和皇帝有过什么对话,仅凭他对皇帝的了解和结合自己已知之事的了解,就能推测出一个大概。 当然,谭元裳也相信陆海贤作为一个朝中老臣,不可能没有一点政治嗅觉,哪怕是和皇帝对话也会留心眼,给自己留余地。 只是皇帝想要的从来都不会是什么话里有没有余地,只有能不能满足自己期待的区别。 “让谭某来猜猜陆大人会因何罪下狱” 谭元裳一个百岁以上的老人,在旁边墨家人普遍不安的情况下,他此刻却脸色平静说出了推测。 “大概是欺君吧,毕竟这个由头比较好用”——正如谭元裳所料,得到茗州归来之人的汇报,皇帝心中既有怒意又十分兴奋。 怒的是陆海贤没讲实话,至少没有完全讲,那长梦一年极有可能是真的,此前的顾左右而言他在皇帝这完全可以视为欺君之罪。 而兴奋的地方也同样如此,长梦一年可能是真,一切玄奇之处也可能有许多事是真的,至少不全是假的,至少梦中带人远游的仙人应该存在。 不,不是应该,仙人一定存在!长梦的人不止一个,而是两个,一个是那茗州的墨家老翁,一个则是陆海贤本人。 陆海贤没有将一切明言,隐瞒仙踪不报,不是欺君是什么?几乎是谭元裳在陆家说出自己推测的同一时刻,承天府的某一处府邸门前,一队禁军举着火把来到了这里。 这大宅府邸曾经也是谭家的产业,《四海山川志》在京城一书难求的时候,被皇帝专门赐给陆海贤的。 但今夜府邸门前的禁军显然是有些来者不善,领头之人深夜就上前拍门。 “砰砰砰砰砰砰.” 陆府门房揉着眼睛打开门,却见外头竟然是举着火把的禁军,顿时吓了一跳。 “这,军爷.这可是陆府,你们有什么事?” 为首的禁军面露冷笑。 “来的就是陆府,礼部郎中陆海贤欺君罔上,奉天子之令,前来拿下,给我进去拿人——” “哎哎哎老爷——” 门房的惊呼和外头军士的脚步中,人群涌入陆府。 陆海贤夫妇刚刚从睡梦中被外头的动静惊醒,还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 房门已经被人“嘭~”地一脚踹开,也吓得老妇人尖叫起来. 第740章 躲不过 面对屋外灯笼和火把晃眼的光,陆海贤惊恐之余也是认命般叹了口气。 一个年过七十的文官,既不敢也没那个能耐反抗禁军,当然是任由禁军带走。 实际上自《四海山川志》问世以来,陆海贤一介没什么存在感的老臣频频得到皇帝的恩宠和赏赐,他就已经日渐不安了。 每次被皇帝召去御书房,陆海贤都得紧张一阵子,次次都是小心应对。 这会被抓了,陆海贤心中有恐惧,但却也很难说没有那么一丝淡淡的释然。 大内天牢处,陆海贤被押送到了这里,单独关入一间宽敞的牢房,这牢房里面倒也相对还算干净,甚至床上被褥也不缺。 锁牢门的声音传来,陆海贤看着狱卒禁军离去,颓然坐在牢中床上心如死灰。 人群的脚步声越来越远,陆海贤也缓缓闭上了眼睛。 天牢靠外位置,牢头陪着领队的禁军走到天牢入口处,猜都能猜到一定有额外吩咐。 果然,等到了入口附近,领头的禁军都尉看向身边的牢头和几名狱卒,又望了望天牢深处方向后才道。 “那位里面的陆大人,你们得好生照看着,不能让他有半点意外,这是圣上的旨意,不得有误!” “是是是,小的们一定好生看顾!” 看到牢头满口应下,禁军这才点了点头,带人离开了天牢。 “恭送大人!” 牢头在后面恭送,等禁军走了,旁边的一些狱卒这才凑了过来。 “头,大晚上抓人进来,这是谁啊?”“是啊,姓陆的,哪位大人啊?” 押送犯人进来自然是有记录的,牢头也已经知道了里头被抓的人是谁,此刻看看身旁的弟兄。 “谁?嘿嘿,《四海山川志》知道不,就是这位陆大人写的!” “啥痔?” “唉呀,说了也白说” 第二天清晨,俞子业才刚刚起来洗漱,头还没从脸盆架子前抬起来,家仆就已经匆匆走到了门外。 “老爷,陆大人被捕下狱了!” 俞子业的动作微微一顿,就继续以清水洁面,随后取过夫人递来的布巾轻轻擦拭面部,再看向来人。 “这会的事?” “昨天晚上的事,大概是四更天不到吧。” 俞子业点了点头,无奈叹息了一声。 “皇上的性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急切啊.我知道了,下去吧。” “老爷,要立刻备车吗?” 俞子业摇了摇头。 “不用了,去吧。” “是。” 家仆离开了,俞子业身边的妻子却凑近了过来,伸手去触碰他的一侧鬓发。 “相公,你这边又长了几根白发” “年岁日长,迟早的事。” “相公,你不是挺对陆大人挺看重的吗,不去皇上面前求求情,问问怎么回事?” 俞子业看了妻子一眼。 “我纵然再在意陆大人,也万不可此时去找皇上,只能等皇上来找我,好了,此事你妇道人家就不要多想了。” “不说便不说。” 俞子业也不再多言,擦干净水珠,任由夫人帮他整理衣冠,看向门外的眼神并无焦距,显然思绪不在门前之景。 当天晌午的时候,朝中各处官署内,有关陆海贤被下狱的事情陆续传开了。 也是差不多的时候,俞子业应召去了御书房。 俞子业调整好状态,才进入御书房内,就见皇帝还在看着《四海山川志》,平日里常见的赵公公不在,而是一位李公公在一旁候着。 微微皱眉思量的同时,俞子业上前行礼。 “臣俞子业,拜见陛下!” 皇帝抬头看着作揖的俞子业,叹了口气道。 “俞爱卿不必多礼,陆海贤下狱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俞子业直起身子。 “有所耳闻。” 皇帝御案后面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书看向俞子业。 “你不问问为什么拿他?” 俞子业的眼神跟随着皇帝移动,想了想道。 “陆大人此前颇得陛下恩宠,想来是恃宠而骄,在暗中徇私枉法了?” “哼,朕命禁军直接去拿人的。” 俞子业眉头紧锁地看着皇帝。 “难道是谋逆之罪?” 皇帝看着俞子业,摇了摇头又翻看了一下手中的书,忽然问了俞子业一个看似不太相关的问题。 “俞爱卿,你说这世上是否真有仙人呢?” 俞子业似乎是想也不想就直接开口道。“回陛下,这世上该有仙人!” “哦?何以见得?” 皇帝面带几分好奇地看向俞子业,而后者则平静道。 “不只是仙人,也该有阴阳之分,鬼与神也不可或缺.以此亦能管教天下百姓芸芸众生,使之敬畏法度的同时遵从礼教,便是穷凶极恶之辈也心存几分忌惮” 俞子业声音平稳有力地继续说下去。 “礼法礼法,礼在先法在后,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亦是此例,心中有鬼亦有神,而毫无敬畏者则严刑峻法!” 皇帝听出来了,俞子业说的和他问的根本算不上是同一件事,所以他回的是“该”有,而非“信”有。 “其实这世上定是有真仙的,能飞天遁地,能出阴阳,能长生久视逍遥自在” 听到皇帝这么说,俞子业只能露出笑容,玩笑似的问了一句。 “这微臣就不清楚了,陛下如此说,难道陆大人之事与此有关?” 这种开玩笑的口吻也不是谁都敢对如今的皇帝说的,而皇帝此刻却也笑着点了点头。 “还真被爱卿说中了。” 俞子业脸上顿时露出惊愕的表情,虽然早有一些猜测,但此刻的表情也算是真假各半了。 “臣也看过《四海山川志》,此书中以志怪玄奇之事描绘地理人文天下山川水泽,似乎也并未有什么不妥之处啊,更无文字隐射之意,以陛下的圣明,臣绝不相信会兴什么文字狱啊!” 听到俞子业这么说,皇帝笑了笑也不卖什么关子了。 “都说你俞子业聪明,但思绪也只限于人间啊.” 说着皇帝看向开着的窗户方向。 “朕派人去了茗州,《四海山川志》中所述之事可不像陆海贤所言,多为自己和友人所梦所臆.” 皇帝的描述也算简练,派人去了茗州,所见所闻多少有些颠覆常人所想。 茗州城里虽然有很多个墨家老太爷之事的版本,但显然皇帝这会心中有明显的倾向,相信更玄奇之事。 那书中的一梦,应该就是陆海贤和那墨家老太爷一起随着仙人去了北海,见识到了凡人难以见到的秀丽风光。 说到后面皇帝的叙述也渐渐激动起来,他似乎也是需要同人分享此刻的情绪。 “俞爱卿,伱可知道,那墨家的老太爷墨奕明已经年岁过一百尚余有二,至今精神抖擞,更是研究出了龙宫所尝过的菜品啊陆海贤此前竟还欺君罔上尽是搪塞言词,实乃不忠也!” 欺君之罪么.俞子业其实这会完全可以反驳,因为他知道陆海贤之前和皇帝的对话大概是怎么回应的,其实有回旋的余地,至少绝对不算是正面欺君,只能算是言语含糊。 可是这会皇帝已经认定了,俞子业不会正面和皇帝对着来。 “原来是这样恕臣眼界狭隘,实在是难以想象啊.” “也怪不得你,谁人能想到呢,一梦一年跨越千山万水,随仙人遨游天地之间,谁能想到呢.” 皇帝的脸上多少带着一些亢奋。 俞子业点头的同时又很快面露疑惑,待到皇帝也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他才斟酌着开口。 “可是若真的长梦一年,陆海贤身为当时茗州知州,一州长官出事,怎能不上报呢?” 这话一出,听得皇帝也是微微一愣。 “许是已经上报过了,只是并未在意吧?” 听到皇帝这么说,俞子业又摇了摇头。 “微臣深受皇恩,承蒙皇上信任为吏部要员,微臣一刻不敢忘记陛下恩典和教诲,对吏部事务尽心尽力” “当然,臣也会有疏忽,或许会遗漏一些事,比如一封地方文书确实也有可能没有留意.但若一州长官真的一年不问政务,吏部定然是需要另行任命知州前去处理的,这已不算是小事,可是微臣并不记得有过这样的事!” 皇帝皱起眉头。 “许是爱卿忘了呢?许是地方官员瞒报呢?” 俞子业点点头。 “确有可能,不过遗忘之事待臣回去一查卷宗便知!至于地方瞒报么.” “正常而言在新官上任之前会让地方官员暂代知州之职,当是有利的,或许还有更复杂的原因,臣恳请陛下下旨,命人彻查茗州官场,臣怀疑其中可能藏着大事!” 俞子业把事情歪到了另一条路上,只要下令彻查,他就有办法把事情搅浑。 当然倒时候免不了茗州那边得牺牲一些人,俞子业是不相信茗州膏腴之地的官池会多清澈,有些事能大事化小,有些事也能小事化大,正好顺便整顿一下了。 但显然今天皇帝不想听这些。 “这些吏部自有考评,也有御史监察,俞爱卿,朕想问问你,若朕有意寻求仙道福泽,如何招请仙师较为合适。” 皇帝这话意思很明白了,他知道朝臣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所以问问看俞子业有什么想法。 俞子业可不会天真到以为皇帝真的在征求他的意见,皇帝话说出来基本就已经定下了,问他不过是要他支招,但他这会显得有些沉默,似乎是在思索。 皇帝看看俞子业,无奈叹息道。 “朕这些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愈感力不从心,宫中太医皆是庸俗之辈,如今得闻仙讯,如何能不试试呢?朕也不是真的要治罪陆海贤,只是让其明白朕的良苦用心,他若真是忠君之臣,自然会为朕尽心尽力的” “可若陆海贤不愿尽忠,或许只是其人心贪自私,未必仙人不愿奉天子之召,爱卿以为如何?” 俞子业看着皇帝的表情,心知不说点什么事不行了,便回应了一句。 “我朝历来其实也册封过一些仙师,其中最著名者,当属诛魔齐天师,据说先帝在世时老天师还现过身,具体嘛.司天监应该比臣更清楚一些。” 俞子业不想多说什么了,而皇帝闻言倒是面露一丝笑容,点了点头道。 “爱卿说得是啊!说到诛魔齐天师,当年朕还年轻,也曾在大朝会上见过,那会好像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真是在世仙人啊” 提及老天师,似乎让皇帝信心大增心情大好。 只不过俞子业离开御书房的时候心情就有些复杂了,皇帝寻仙求药之类的荒唐念想还在其次,陆海贤怕是难过这一劫了,毕竟多半是不能让陛下满意的。 第741章 “欺君”与“泄露天机” 天牢中,陆海贤自昨天晚上开始就难以入眠,临近中午的时刻才终于是眯了一会。 睡梦中,陆海贤被一阵锁链滑动的声响惊醒,他一下从牢
相关推荐:
瓦罗兰传说
修罗场系统
尼玛,不要诱惑我好吗?(穿越 女穿男)
(西游记同人)杨戬与孙悟空
梅夫人宠夫日常_御宅屋
他与剑【黑白两道1v2】
古代穿了一次回来后我悟了(NPH)
[全职]黑暗中的绿帽男人们
胆小主母(H)
情之所至(短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