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恩,叶夫人笑了笑。 “他跟你们父亲年纪相仿,脾气大性子急,但做事还算稳妥。他认为修仙需入世历练,便进了陈王府。陈王信任他,司马承恩便常常往返胜州和京都,帮助陈王送信议事。他熟悉路况不惧劫道匪,怀里揣块饼,能走三百里。后来陈王自尽,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叶娇把蒲扇放下,没有说出玉琼楼尸骨的事。 她原本担忧那人是父亲,知道不是后松了口气,如今听母亲聊起司马承恩,不由也感觉惋惜。 当初逍遥自在的道长,如今身披羽衣却未成仙,而是被埋在玉琼楼的地板下,十年才得见天日。 验尸房里她看过司马承恩的尸骨,那灰白的骨骼,不觉得阴森可怖,只让人感到凄惨难过。 终究是,道法未成,没有升仙。 理智告诉叶娇不要管这些事。 人已经死了,查出来又有什么用。万一对国公府不利呢?那现在的这点惨淡光景,也不会有了。 可是情感,让她离开家,把消息送到李策那里去。 “司马承恩,”叶娇道,“他是负责送信的。” 李策正在翻看案卷,闻言点头道:“这就能解释他为何佩戴先陈王的鱼符。” 鱼符是出入宫禁的凭证,带上鱼符,更容易求见皇帝。 但司马承恩没有见到皇帝。 他去了玉琼楼,为什么? 李策抬头看向阴云笼罩的天空,缓缓道:“他去见了别的人,一个往日能带他进宫的人。” 但是这一次,那人把他杀死在玉琼楼,连尸体都封进地板,抹去了他来到京都的痕迹。 “是谁?”叶娇问。 李策看着她,迟迟不语。 叶娇来得慌乱,连他递上的茶水都没有来得及喝。她白皙的脸颊像是沾着桃花花瓣,稍微不均匀的红铺开,鲜艳活泼,也略显急躁担忧。 叶娇一定很担心这件事跟安国公府扯上关系。 她原本该无忧无虑飒爽自在地生活,是因为他的连累,才让她这么煎熬。 想到此处,李策故作轻松道:“你放心,跟国公府没关系。这件事如果查清,说不定还对你有好处呢。” 叶娇苦笑着摇头,坐在李策对面。 “你到底,”她问道,“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十二年前,李策也只有八岁而已。 八岁的孩子,能记得什么呢。 “那一年,我病了。” 李策再次把茶水递给叶娇,把那时的事讲给她听。 八岁的孩子,已经病了一年。 七岁时,李策掉入盗洞,在古墓中整整九日,才得以逃脱。那九日,李策为了活命,吃下许多东西。 墓壁上的藤蔓、陪葬的酒水、掉进盗洞的虫蚁。他不顾一切想活,盗墓贼更想活。 有一个盗墓贼晕死两日后醒来,想杀了李策果腹。 他用死尸身上拔出来的匕首,刺了李策一刀。 刀上有毒,后来太医说,是难解的尸毒。 传说染上尸毒者会皮肤溃烂、身体僵硬,直至失去理智发狂死去。但李策的情况好一些。 他只是很虚弱,必须常常晒太阳,咳嗽无力,难以起身。 熬到八岁,李策的夫子听说,终南山里的道士能炼一种丹药,用“五金八石”辅以朱砂,可驱寒气治湿毒,或许能让李策好转。 司马承恩便是终南山入世的道长。 在皇陵照顾李策的人很少,只好派一名内侍去找。 内侍先到胜州,得知司马承恩刚刚出发前往京都。又日夜不歇赶到京都,终于在西市遇到他。 司马承恩正急慌慌往玉琼楼去,让内侍等在楼外。说他忙完要事,便会带内侍去取丹药。 但内侍等到宵禁,司马承恩也没有出来。 内侍回来时几乎哭了。 司马承恩消失,陈王叛乱,朝中忙成一团,太医也不肯来了。 希望破灭,皇陵旁李策的居所,一瞬间死气沉沉。 过了这么久,李策还会想起他那时候心如死灰的模样。所以司马承恩的确消失在玉琼楼,消失在陈王叛乱前。 挖出尸骨后,看着那尚未朽烂的道袍,李策很容易便判断出死者的身份。 “所以,”说了这么多,李策的嘴唇有些干燥,他爽朗地笑笑道,“我小时候这么惨,你要不要补偿些什么?” 从李策讲起他吃虫子起,叶娇的神色就不太好了。待说起尸毒,她的鞋子抵着地面蹭了蹭。说到司马承恩消失,叶娇黯然神伤,已经快要落泪。 所以李策的逗趣没有什么用。 叶娇撇嘴看着他,露出眼中的心疼。 “思思,”她眯起桃花眼,努力笑着,“你饿不饿,我补偿你一顿好吃的。” “有酒吗?”李策问。 “有酒,有肉,有歌姬,”叶娇站起身,“你要是想看露着肚子的舞姬,我就多花些钱,让她把腰露多一些。若遇到豪放些的,让她坐在你的大腿上。” 总之,要把李策缺的,没享受过的,都补给他。 不知何时,李璟迈步进来。 他一定听到了叶娇的话,此时看着李策,露出艳羡的表情。 “我也要,带上我带上我。” 李璟激动地转身,就要跟着出去。又大声问李策道:“你给她吃了什么迷药?给我点儿,你嫂子也需要。” 主动让舞姬坐情郎腿的女人,可不多见。 叶娇大步出去,越过李璟时推了他一把。 “闪开!”她恶狠狠地,“你吃过蚂蚁吗?” 李璟吓得躲开两丈,脸都白了。 关蚂蚁什么事? 而李策乖巧地跟着叶娇出去,对李璟挤挤眼。 叶娇低头走在前面,眼中含着浅浅的泪。 真是太可怜了,气死个人。 …… 第35章 李璟还是跟着去了。 他已经下定决心,实在不行,就吃几只蚂蚁。 那东西很可怕吗?大不了蘸了酱油再吃。 可是李璟万万没想到,这顿饭会如此煎熬。 醉仙楼位置最好的包间里,李璟自己剥开石榴吃石榴籽,李策也吃石榴籽,叶娇剥的。 李璟一颗颗吃,却瞥见叶娇熟练地把石榴籽全剥到瓷碗里,让李策用调羹舀着吃。李璟拿着调羹要蹭几口,李策捧着小碗躲开,仿佛捧的是能飞升成仙的灵丹妙药。 李璟索性丢掉石榴去吃茶,茶水太烫,只能等它慢慢变凉。转头却见叶娇正手拿蒲扇,一点点扇凉李策的茶水。那表情虔诚认真,仿佛温度略热一点,就会把李策当场烫死。 李璟吹胡子瞪眼喊胡姬来跳舞,胡姬的腰果然够细够露,腰上挂着的垂珠缨络甩起来,迷花了李璟的眼。 哪知道才跳了半支舞,叶娇便抚掌对胡姬道:“来来来,坐在这位公子大腿上。” “这位公子”,当然是指李策。 李璟“呼”地站起身,大喊道:“不行!坐我这里!” 我也有腿,我的腿不比他短。 真是受够了! 难不成这个病恹恹的活死人一日之间变成天王老子了吗? 胡姬呆愣在原地,不知道是该继续跳舞,还是该一屁股坐在谁腿上。 李策也没有动,他乖巧地吃着石榴,抬头看叶娇和李璟吵架。 不知道是不是李璟眼花,竟觉得李策的表情充满享受宠溺的孩子气。 叶娇的眼睛瞪得比李璟的还大。 “王爷来蹭饭蹭酒,还蹭屁股吗?” 蹭屁股…… 李璟的脸瞬间通红。这是什么话?这像是大家闺秀能说出的话吗? 果然李策也听不下去,他咳嗽着,脸颊憋得通红起身打圆场:“如果胡姬愿意,就坐在老五腿上吧。我……咳咳,恐怕筋骨弱,享不了这个艳福。” 叶娇这才作罢。 的确,万一把思思压骨折了可不太好。 胡姬也便摇动着腰肢,牵着李璟的手去一旁跪坐。李璟稍稍消气,又点了好几样美酒。 酒菜已经布好,叶娇托着下巴看李策吃菜,时不时问一句:“好吃吗?” “咸甜怎样?” “这个炖蛋也要吃哦,我小时候病了就吃这个。” “好吃。”李策答。 “很可口。”李策点头。 “多吃些。”叶娇道,“要把小时候没吃过的好吃的,全都吃一遍啊!对了,还要把我小时候吃过的好吃的,也都吃一遍。就是东市那个很好吃的馄饨店搬走了,等我找到他搬到了哪里,就带你去吃。如果他不开店了,就请他到家里做给你吃。” “好。” 在叶娇的絮絮叨叨中,李策答得很简洁。他低着头,看起来像是自顾自在享受美食。只是桌角晃动的酒水里,映照出他感动的神情。 这无微不至的关怀,只有母亲给过一点点。 而如今他已经年及弱冠,却出现一个人,把他看作孩子般心疼。 李策感觉自己缺掉一块的心,在这个午后被补得严严实实。 用过午饭,他们三人并排走在坊街里,李璟神气十足,叶娇走路带风,李策走得慢一些,却自有一种风度凛然。 随行的小厮提醒李璟,他不能再逛,得去监工修建玉琼楼了。 李璟便又拉下脸。 自从李策被抽调去京兆府办案,李璟就不得不亲自监修。 他看不懂图纸,也不屑于多管,但就算让他什么都不干,站在飞瓦丢砖的工地旁,都是一件苦差事。 “小九,”李璟停步转头问,“你那个案子,查得怎么样了?赶紧回来干活儿啊!” 叶娇马上替李策打抱不平。 “还不是你烧的楼,害思思这么辛苦。” 李璟也知道自己不占理,闻言委屈道:“我哪里知道烧个帘子就能把楼也烧了呢?都怪小九住我那里,搞得我流年不顺如此倒霉。” 他们两个又要争论起来,李策却忽然想起了别的事。 “老五,”他的声音一瞬间审慎,“那日你只是烧了个帘子?” 李璟点头如啄米。 但布帘连着房梁,烧起来也不意外。 李策的唇角浮起一丝笑容,问道:“我记得你说,是老六推荐的玉琼楼,也是他最后出来的。” 李璟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我是因为他,才这么倒霉的。” 但李策觉得这跟是否倒霉没什么关系。 他早就知道他们故意烧了楼,故意露出尸骨,甚至很可能是他们故意让叶娇联想到叶羲,跑到京兆府去探查尸体。 所以御史中丞百里曦才能在朝堂上短短几句,就让皇帝决定由李策戴罪立功,协助京兆府破案。 当初在皇陵陪伴李策的人,很多都已经离开,散入京都做事。 知道他曾经派内侍找过司马承恩的人,肯定很多。 李策被逼到成为他们的匕首,被他们利用。他知道他们的目的,只是还不能确定那人是谁。 是六皇子吗? 还是别的,不露痕迹就能颠倒乾坤的人。 “这案子到底好不好查啊?”李璟抱怨着,拽住李策腰间的鱼符,仔细问。 李策却对叶娇笑笑,白皙的脸上露出深深的酒窝:“好查。” 人人都说京兆府府尹刘砚是个闷葫芦,但其实他审案时,说话很多。 为了查明十二年前的真相,刘砚询问了几十人。这些人里有当初的朝官,还有陈王府的旧臣。 到最后,刘研总算弄清楚当初发生了什么。 那时陈王李乾在封地胜州就藩,紧邻胜州北部的突厥仓胡部单于忽然降而复叛。皇帝派李乾前去镇压,而李乾得胜后,却迟迟不肯归还兵符。 李乾上了十几道奏折,说边关守卫松懈,他愿意带兵驻守。 但皇帝岂肯让已经封王的兄弟长久带兵? 京都的旨意八百里加急往胜州去,与此同时,皇帝命大皇子李珑亲自到陈王处,催回兵符。 这对皇帝而言,已经是忍到极限的事。 他不忍兄弟阋墙,骨血亲族自相残杀,内耗国本、影响朝政。 但李珑还未动身,胜州的兵马便叛变了。 陈王李乾亲自带兵,沿黄河南下,誓要逼皇帝退位,夺取皇位。 消息传到朝廷,京都大乱。 这才有了后面的事。 大皇子李珑带兵镇压,陈王投降,被赐毒酒自尽。 “所以安国公府,”刘砚询问知情人道,“没有管吗?” 毕竟安国公府是陈王妃的母族。 而朝中安国公的旧部,多如牛毛。 …… 第36章 “怎么会管?”知情人露出唏嘘的神情,“难道要赔上全族性命,跟着造反吗?” 也是。如果管过,国公府早就不在了。 刘砚回去整理案卷,不得不佩服皇帝深谋远虑。 把肃王李珑唤回来,是对的。当初是他主导平叛,必然清楚许多事。 刘砚马不停蹄去拜访肃王。 肃王府的人已前往封地,只有李珑奉旨回来,故而服侍的人不多。 他请刘砚坐下,亲自煮茶招待,笑道:“不知本王能帮上什么忙。” 刘砚开门见山,询问是否认识先陈王府的司马承恩。 “是个道士。”为了让李珑想起来,刘砚特地加了一句。 李珑皱起眉头,苦思冥想片刻,摇头道:“不认识。” 刘砚手捧茶盏怔住。 他性子闷,不擅长同人打交道,也不懂什么弯弯绕绕。 刘砚以为李珑虽然认识,但会撇清关系,但万万没想到,李珑直接说不认识。 怎么会不认识呢? 就藩的王爷无召不得进京,所以司马承恩等同陈王的喉舌。 他为陈王传递消息,也帮陈王拉拢朝臣。 十二年前,皇帝成年的皇子只有两个,大皇子李珑和二皇子李璋。无论他们在朝中是否得势,司马承恩都会去拜访他们,与他们结交。 但李珑说不认识,刘砚一点办法都没有。
相关推荐:
年代:预知未来后我靠空间改命
危险的费洛蒙(肉)
双向奔赴(1v1  sc)
师傅,不要啊
前妻的诱惑
阴暗普女,但第三者
母亲节的礼物
快穿之主神攻略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甜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