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合欢宗小师弟 > 第212章

第212章

,不敢去随意耗费自家人的口粮,更何况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条心。 日头毒辣的能晒裂石头,肖榆拄着木棍,跟着队伍一步一步往前挪,为了尽快赶到县城,这三日他们几乎都没怎么休息,从早晨走到天黑,睡一觉起来接着走。 仅仅二十多天的功夫,张氏的肚子已经大了一圈,不知道是到了长肚子的月份还是因为这段时间瘦了显得肚子大。 肖榆每次看到她的肚子都担心不已,走了过去和肖良文一起扶住她往前慢慢挪步。 "再忍忍,应该马上就能到了。"肖良文低声安慰两人,悄悄将一口肉干塞到张氏嘴里。 队伍里不时有人倒下,再由亲人强撑着扶起来,好多人饿得不行都已经开始吃路边的草根树根了。 越是这种时候,肖榆他们越是不敢将粮食拿出来,这次上路的村民有一半都不是肖家本家之人,饿得急了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来,他们的粮食最多也就再支撑半个多月,必须捂紧了才行。 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又走了一个时辰。 "快看!前面有城墙!"队伍最前头的汉子突然喊起来,声音嘶哑得像破锣。 64 城门施粥 肖榆抬头望去,远处果然有一道灰扑扑的城墙,在热浪中微微晃动,像海市蜃楼一样,城门口似乎聚着不少人。 "有城就有人,有人就有水!"汉子激动地咳嗽起来,却还是挥舞着手招呼大家,"快走!" 人群突然有了力气,跌跌撞撞往城墙方向奔去。 肖榆她们也加快脚步,心里也对县城的情况抱了一丝期待,战火还没有波及到这里,没准她们可以进城采买些东西。 离城门还有百米远,一股久违的米香飘了过来,有人肚子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是粥!真的有人在施粥!" 饿了许久的村民激动地往粥棚跑去。 城门右侧搭着个简陋的草棚,棚前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都是面黄肌瘦的逃荒者。草棚下,一个白发老者正在给破碗里舀粥,旁边站着几个家仆模样的人维持秩序。 肖榆她们这些有粮食的人没有着急上前领粥,而是让其他村民先去排队。 "每人半碗,领过的别排第二次!"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仆高声吆喝,手里的棍子不时敲打着地面,"敢抢地打断腿!" “新来的不要往前挤,够给你们分的。” 队伍缓慢向前移动,肖榆注意到城墙根下躺着几个人一动不动,不知是死是活。 城门口站着几个差役,冷眼旁观,丝毫没有管的意思,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林老爷真是菩萨心肠啊。”前面一个刚打到粥的老妇人抹着眼泪说道,“这半个月要不是他开设粥棚,我们真不知道要怎么活了...” 原来锦州干旱的时间比昌州还久,除了深山上有些地方能打到点水,村里的水井和周边的河流基本上都干枯了,只有城里有几处深井还能打得出水。 她们已经断粮一个月了。 肖榆颇为感慨,她也听说过有些大户会在灾年施粥积德,但能坚持半个月的实在少见。 她也跟着队伍一起领了一晚稀粥,不为粮食,就为这一口水喝,这几天她就没敢放开喝过水。 一晚稀粥下肚,干涩的喉咙也舒服了不少。 粥棚边上有个四十多岁管家模样的人,观察了一会终于确定肖榆等人和普通流民不同,和旁边打粥的人交代了两句便走向肖榆他们。 拱了拱手道,“敢问各位可是从昌州府过来的?” 里正看到来人,自觉放下粥碗,上前拱手回道。 “正是,在下姓肖,是昌州府山源县肖家沟里正,举村北上路过此地,多谢先生的汤粥。” 中年人虚扶了一把里正,道: “当不起,施粥此举也不是我一人所为,而是县令老爷提出的,府衙和城里的富户都出了力,只希望能帮助大家多撑上几日。可惜,再过两日也撑不住了。” “贸然上前,也是想问问如今昌州府如何了,听说南边打起来了?可会波及到此?” 里正下意识扭头看了看宋毅,有些拿不准应该怎么回答。

相关推荐: 天神魔王蛇妖(H)   欢喜冤家:一枝青梅出墙来   大师兄,药不能停(H)   开往春天的地铁   慢飞(h)   王妃她只想和离(追妻火葬场)   支教的幸福生活   美少妇的深夜癖好   孤雌(nph)   可悲的天才(fu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