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 第235章

第235章

了。 是啊,时安夏说得对。上天让她重生一次,必有因果。她上辈子已经被晋王嫌弃成那样了,为何重来一次还以为没什么不同,非要与他绑得死死的? 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为晋王乃真龙天子。其实他是不是真龙天子,与她又有多大关系? 如果有了孩子……她想去父留子,会不会犯了安夏妹妹的禁忌? 毕竟晋王的儿子留在世上,对于皇权来说就是个祸根,也定是安夏妹妹的眼中钉。 想来想去,还有一个人能保得住她的孩子。 吉庆皇太后! 可吉庆皇太后真保得住吗?不是她瞧不起吉庆皇太后,这位怕是自身难保吧。 时安柔一时想得脑袋都要炸了,听到外头吵吵嚷嚷,下人们三五成群往大门而去。 她顾不上想太多,拎起裙摆也笨重往屋外头跑。 银凤和蔓柳在后头追,“安柔姑娘,安柔姑娘,你去哪里?” 时安柔若是往日,是懒得回答的。但现在不同。她看银凤特别顺眼,便冲人家甜甜一笑,“走,跟着看热闹去。” 银凤暗暗在心里啐她一口,你是不把我暴露出来不甘心是吧?蠢死你得了。 几人一起拥向李府大门前,那里已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小厮打扮的时安夏也挤在里头。 偏时安柔还远远地朝她微微一笑。 时安夏:“……” 你个蠢呆呆!滚一边去! 她不敢再看了,毕竟有个猪队友会拉着她一起作死,便是往后退出去上了不远处的马车。 这会子她在想,就时安柔这个表现,别把银凤给赔进去啊。 这边东羽卫的人从李府一箱一箱往外抬,抬一箱,开一箱,里头全是福寿膏。 李家人当时就蒙了。从李家老太爷到李长风,再到李天华,以及各房各厢,甚至到李天霖回来哭丧的正妻刘氏,全都一脸茫然。 只有跟着李天霖的贴身小厮证明,这些福寿膏是他主子李天霖的。 而李天霖又被大火烧死了,东羽卫有理由相信,李天霖的死,跟福寿膏有关。 这起杀人案最终交给了大理寺。大理寺在查案过程中,发现李天霖是从一个叫古海容的商人手里买的货。 于是在古海容正捶胸顿足李天霖拿走没付银子的货物打水漂的时候,就被大理寺来人给抓了,还查获了其囤积在京城所有仓库里的福寿膏。 数量之大,令人咋舌。 这么多福寿膏能封存在哪里不出问题呢? 北宣部由官员陆桑榆亲自带队,将所有缴获的福寿膏全部运往京城附近的金池镇当众销毁。 北宣部官员晏星辰突发奇想,欲写一部名为《北翼山河记》的书,希望记录下北翼的名人大事。 金池销烟就是《北翼山河记》的开篇之作。她记录了福寿膏在金池镇被销毁的全过程,掀开了北翼波澜壮阔的崭新一页。 金池销烟,以及《北翼山河记》就是北翼送给列国的第一份大礼,主要是送给宛国的大礼。 列国到了! 第489章 列国来了。列国穿越了大半个北翼,终于跨越千山万水雄心勃勃来到了北翼京城。 在北翼的押伴官和接伴正副使的陪同,以及护卫军的护送下,列国入住了京城外的安夷馆。 这里是礼部用来专门接待外国使团的驿馆。其厅堂庭廊宏丽,园林优美。内有池沼,可泛舟,可垂钓。 垂柳依依,茂树葱葱,大大小小亭阁台榭蜿蜒其中。 整个驿馆华丽庄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王朝兴衰,令人心生敬畏。 此次礼部和鸿胪寺共同负责接待任务。在住宿和膳食等各方面的礼遇上都下了大功夫,安排得周到大气,尽显北翼风范。 精美宴会完毕,各国使臣各自都回房休息。待明日一早进城,由鸿胪寺安排入宫面见北翼帝王。 列国总共来了九个国家,其中大半都是碍于宛国面子,才派出本国高手来比武切磋。 甚至有些国家都不知道宛国是下战书来的。要是知道,恐怕顶着压力也不敢来了。 因为宛国的战书,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一种挑衅,一种试探,更是一种宣战。 来了,就很难保持中立。毕竟弹丸小国,谁也惹不起。 来前就知晓宛国下战书这件事的,还有三个国家,赤国,梁国以及乌松国。其余小国是到了安夷馆以后,才知有战书这回事。 此时只能万般无奈抱着侥幸之心,当作来见见世面,能捡漏就捡些漏,不能捡漏就当游历。 一路行来,也是以这四国为主导。而这四国又以宛国马首是瞻。 为何大家都要看宛国脸色?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其战力强悍。 宛国野蛮,直接,杀掠是刻在骨子里的暴戾。 看上了就抢,抢到了就跑,是他们一贯的风格。 不过如今的宛国除了抢掠,还学会了一些文明方式,这更让各国胆寒。 数年来,宛国跟各国都摩擦不断,却没有哪国真正敢跟其正面交锋。 底下小打小闹,上面就赶紧派使臣送去布帛金银等求和。如此维持表面上的融洽。 宛国使臣坦鲁等人从路过金池镇时就不太高兴了,似乎听到大家都在讨论福寿膏不是好东西。 能成为使臣的,多少精通些别国语言。尤其来北翼前,使臣们经过大力学习,简单的北翼话都能听懂。 复杂的,由带来的翻译官翻译讲解,也就知道了一些具体状况。 当头一棒,就是金池销烟,销的还是福寿膏。 宛国使臣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的,其中之一就是要说服明德帝将晖州部分地方租给他们种植木颜花。 如果明德帝不同意,他们可以帮忙换个同意的人掌权。这是早前宛国皇帝下的令,只要谈得拢,没什么不可以。 可坦鲁等人是万万没想到,还没进京呢,竟然连百姓都知道福寿膏的危害了。 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别的不说,就说他们本国百姓都不一定知道这东西的危害。 光听福寿膏的名字,难道不该是大补药?他们准备送给明德帝的礼品中,就有福寿膏。 这还怎么送得出手? 且金池销毁的福寿膏是从哪里来的? 坦鲁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却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因为北翼的官员盯得太紧了,他们在沿途中,根本没有自由出入的机会。 想着大计,坦鲁等人这一路都忍了。只待到了京城,再行商议。 这夜进了安夷馆住下,坦鲁终于见到了一个人。 那人是乌容的手下,名叫乌金,又唤古海金。因着他和乌容的长相十分接近北翼人,不容易被查出,在北翼已经生活了五六年之久。 乌金也算本事,能在礼部重重管控下潜进驿馆。 一见坦鲁,他就跪倒在地,痛哭不止,“大人,下官有负所托,罪该万死。” 坦鲁阴沉着脸,“详细说,到底怎么回事?金池销毁的福寿膏是从哪里来的?” 提起这个,简直是挖乌金的心肝。 他答非所问,还得先讲一讲这些年在北翼行事的艰辛,“下官等人这些年,一直分散在各处。大人您知道的,福寿膏这东西不是那么好制,须得木颜花才能制成。后来我们好不容易寻到了几个地方,适合种植木颜花,制成了许多福寿膏,陆续免费提供给了一些小官商贾食用,但都不成气候。” 坦鲁对福寿膏认知不深,倒也不介意听乌金说说。 乌金继续道,“李家那边因着他们自己的营生进项多,又担心受制于我们,迟迟谈不拢。只有一个叫李长风的……” 李长风看中了福寿膏可以拿来控制人,便将朝中老臣刘兆叶拉进来了。 此人还是李家姻亲,其孙女刘氏正是李长风的嫡长子李天霖的正妻。 待刘兆叶上瘾以后,成了资深老鬼;李长风又将别的老臣一个个诓进来。 早前还有些老臣骨头硬,常与李长风有不同见解。用了福寿膏后,听话得很,指哪打哪。 这虽形成了一个圈层,但还远远不够。 眼看着李家接连出事,皇太后被圈禁西山,乌容知道深度合作的机会来了。是以这几月中,他将散布在北翼各地的所有福寿膏全部运进了京城。 那时候福寿膏也只是普通货物,并不受禁制监管,入京十分方便。 乌容还租下了多个仓库,存放福寿膏,准备大干一场。 事实上,前些天确实也等来了好消息,终于有人找上门来。 李天霖带着吉庆皇太后的信物来提货了。信物是早年乌容送给吉庆皇太后的木颜花簪,信物一出,那就不是普通买卖,说明皇太后下了决心,想通了。 是以乌容十分大方,让李天霖在没给银子的情况下,提了大批货进了李府。 他们就等着这批货能进北翼朝廷官员的嘴里,只需几次之后,这些官员就离不得福寿膏,自然会花白银买货。 要不了多久,北翼的银子就得流进宛国。而北翼朝野皆病夫,国将不国。 到那时,根本不用费力气,北翼将是他们的盘中餐。 只是梦做得挺美。 “后来呢?”坦鲁听得眼皮直跳,想起金池销毁的东西,据说现在都没毁完,还在日以继夜进行。 第490章 “后来,”乌金哽咽着,“本来一切都好好的,风平浪静,谁知那《翼京周报》忽然以雷霆万钧之势,发行了比平时多数十倍的量,宣传福寿膏的危害。” 坦鲁没听明白,“《翼京周报》是什么?” 乌金赶紧将放在袖中的报纸拿出来呈上,“大人请看。” 坦鲁接过一看,眼睛都绿了。许多地方还看不懂,尤其北翼文化博大精深,遣词造句岂是他们能懂?忙召来翻译官,一一解读。 解读完毕,一片死寂。 坦鲁就不明白,“他们怎么对福寿膏知道得这么清楚?” 要不是看这份报纸,连他都不清楚。 乌金苦着脸,“小的也不知道啊。”他也是看了报纸才知道得这么详尽。 这就好比我家祖传了个宝贝,也就拿出来给你们瞧了一眼,结果你一个邻居比我还深知渊源,这合理么? 毕竟谁都没见过福寿膏泛滥的真正情形。从《翼京周报》的宣传来看,那就是一场蔓延迅速又持久的瘟疫。 但凡什么东西一旦和瘟疫挂上勾,还卖个屁啊。 坦鲁差点一口血吐报纸上,不死心地明知故问,只是想把自己再扎痛点,以后好大开杀戒,“所以金池销烟销的就是咱们宛国这些年在北翼的所有存货?” 不然呢?乌金大哭,“北翼不讲武德啊!他们出了这期报纸的同时,朝廷还颁布了法令,把福寿膏定为禁品,吸食福寿膏算犯罪。” 遂把后续事情讲了一遍……李天霖提了货物以后,莫名其妙死了不算,大批货物还被东羽卫查了。 查了便查了,结果大理寺查案又把乌容给抓了。乌容下狱也不打紧,那大理寺联合东羽卫,就跟手上有舆图一样,对他们在京城的仓库,一查一个准。 “所有仓库里存放的福寿膏,全被运送去了金池。”乌金心疼得声泪俱下。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又拿出一张新的《翼京周报》出来呈上,“大人您看,这里有篇文章叫《北翼山河记》,就是记录的金池销烟全过程。” 此时,时安夏也在秉烛夜读《北翼山河记》。 熟悉的行文风格,熟悉的遣词用语。 晏星辰跟黄醒月的记录方式不同。她不夸大其词,以最平实的字句勾勒波澜壮阔的史诗,令人在平铺直叙中心潮澎湃。 文中详述了陆桑榆等一众官员以“海水浸泡法”销尽福寿膏。整个过程将用到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都记录在册。 最后,《北翼山河记》以诗句作结。 吾辈当自强,时光莫等闲。虎豹多利爪,金池驱狼烟。北翼皆净土,春风度锦年。 那头翻译官正在翻译这几句诗作,“我们北翼的儿郎要努力向上,不要荒废大好时光。豺狼虎豹已亮出爪子杀到门前,我们要在金池提前给他们个下马威。保护好北翼这一方没有被污染过的土地,让百姓安居乐业,创繁华盛世,独领风骚……咳,字面大概就是这意思。” 一个宛国官员没听懂,“那关春风什么事?” 翻译官已是大汗淋漓,“不重要,不重要!一种修辞手法,一种借喻……北翼的文人雅士写文章,常常这样。” 坦鲁的心思可不在这个“春风”上。他想的是,北翼如何知道用“海水浸泡法”就能彻底销毁福寿膏? 他不信!他不信能彻底消弭。 偏偏乌金还不知死活地提醒他,“若是明日咱们宛国的献礼是福寿膏,估计得及早换下才好。否则明德帝恐怕会直接翻脸。” 坦鲁不信,狂妄道,“我看他还没那脾气。” 乌金抹汗。大人,别不信邪啊! 坦鲁翻看着乌金呈上的各仓库记录,越看脸越黑,越看越生气。 那都是真金白银啊!那都是他们宛国的心血! 不行,必须得把还没销完的货全要回来,实在不行就打!打到北翼服为止! 坦鲁现在已失去理智,“去,明天就去把乌容以宛国人的身份接出来,然后把货物要回来。至于销毁的货物,我要让北翼用真金白银赔偿!” 乌金一脸一言难尽。 他在北翼这些年,真正感受到明德帝是如何一点一点增强国力,大刀阔斧修正各项政令后的变化。 北翼正以崭新面貌,强大实力示人,已经不像以前北翼先帝在时那么好欺负了。 他斟酌了半晌用词,低声道,“大人三思。乌容是用北翼人的身份做生意,明面上货物也是北翼的货物。” “老子不管!”坦鲁蛮横无理地叫嚣,“老子还不信他明德帝敢动我宛国人不成!” 一大堆官员齐齐单腿跪地,“大人三思!” 如今是在北翼的地盘上,且是在北翼京城。真要剑拔弩张,他们这些人还指望回得去? 况且这事儿,他们原本就不占理儿。 福寿膏的危害性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传遍列国。他们宛国的狼子野心还包得住吗?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北翼若是联合小国来对付宛国,怕是形势又不同了。 众使官你一言我一语,将形势分析出来。 其中有个官员叫立都,说话更是一针见血

相关推荐: 有只按摩师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九品道士   妙拐圣僧   恶女嫁三夫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病娇黑匣子   大风水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