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也是一巴掌甩在侄女脸上,“我平日是怎么教你的!咱们做下人的第一条,便是做什么都不能背主!你只要背了一次主,这一生都不会有人看重你了。” 冬喜捂着脸,好半天才失声痛哭,“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姑母见不得我好!我原先来京城也不是为了做奴婢来的,我只想嫁户普通人家,安安心心过日子!是姑母你说给我介绍个好去处,说主子瞧着就是个好说话的,她会给我找户好人家。可主子真是好说话吗?她连自己亲爹都赶走了,她……” 曾妈妈又是一耳光打过去,气得呀,那叫一个心肝疼。这侄女真就是不能要了,还妄议主子行事。 冬喜捂着脸退后一步,一旦开了闸,哪里停得下来,“我说错什么了?我只来了几个月,就不说我吧。说北茴姐姐,她年纪都多大了?还跟了主子这么多年。主子根本就没想过要给北茴姐姐找个家,整天给她画饼……” 北茴悠悠道,“是我自己不愿离开主子,你自己干了糟心事,勿要拉踩旁人。再说了,主子今日叫你姑母来,还想着好合好散,圆你的高枝梦呢。” 第530章 北茴没说错,冬喜也没听错,时安夏今日找曾妈妈来的目的,还真是要圆了冬喜的高枝梦。 她敛眉喝了一口茶,才抬起头对曾妈妈道,“事儿既已出了,且冬喜还怀了他们李家的种,没道理不知会一下李家。曾妈妈,你说是不是?” 曾妈妈是个人精,电光火石间,已理清夫人说“好合好散”的真正含义。 怪不得夫人要等她侄女怀上了才发难呢!这是要给李家送大礼啊。 不止给李家送大礼,还要给她那背信弃义的侄女送大礼。 要知北翼权贵世家不管私底下再怎么糟污,面上都是抹得干干净净。若让人知道他们李家的公子不止勾引人家奴婢卖主,还搞大了奴婢的肚子,李家的脸得让人踩秃噜皮儿。 曾妈妈这会子冷静下来了,“夫人这是要……大张旗鼓打上李家的门?” 时安夏摇头笑笑,“曾妈妈别讲得这么露骨嘛,咱们只是把冬喜用大红花轿抬到李府门口去,让李四公子接人啊。否则,冬喜又如何进得了李家的门?” 曾妈妈用余光偷看了一眼夫人,冷汗直冒。 这一招……真不是个小姑娘能干出来的事儿。 换了别家主母,顶多就把奴婢打死了。但这样打死了,人命是算在夫人头上的。且一尸两命,就不说什么有损福报,光是传出去名声也不好。 若是把背主的奴婢送到李家去……这一尸两命就算到了李家头上。 只要冬喜不是个傻子,就该知李家是万万去不得,此时应该跪下求饶。 可偏偏她侄女傻啊,听到要进李家的门竟两眼冒了精光,“夫人不是说笑的吧?” 时安夏笑不达眼底,“主仆一场,我能帮你的,也就到这了。你往后好自为之。” 冬喜大喜磕头,“奴婢若是进得李家,往后必报答夫人。” 时安夏淡漠应道,“报答就不必了。咱们主仆情分已尽,你往后是福是祸,是生是死,与本公主一概无关。希望你不要有后悔的一天。” 冬喜再磕头,泪流满面,抽动着双肩,也不知是在笑还是哭。 她盼了这么久,都不知道要以什么方式找到李公子。 如果有公主出面,直接把她抬到李府门前,李家哪怕为了面子,也会赶紧把她抬进府里。 她相信,只要进了李府,能见到公子的面,加上有肚子里的孩子,定能在李府里站稳脚跟。 冬喜知夫人这招的确有些狠辣,也替她埋了大雷。可正如夫人所说,不这样,她又如何进得了李家的门? 时安夏瞧着冬喜那模样,便是又问了一句,“你如今还有路可选,若是不想去,我也懒得多事。” 曾妈妈却觉得,夫人能问这句话,必定是瞧着冬喜的态度看人下菜碟。 但凡冬喜表现出一丝不想去李府的样子,夫人就不会问这句,相反还会押着她去。 唉,夫人哪,好手段,这人心拿捏得……曾妈妈心下叹息,倒也不怪夫人。 她在知道侄女背主那一刻,就彻底放弃了侄女。生也好,死也好,都随天意吧。自己的选择,怪谁呢? 她这个做姑母的,当初可是实打实想拉一把侄女,替她寻着好去处。 到现在,她仍然觉得夫人是个顶好的人。只要不背主,只要忠心耿耿,夫人断不会亏待了去。 曾妈妈心里已有了成算,“这件事由老奴出面吧。老奴是冬喜的姑母,老奴知道该怎么做。” 时安夏淡淡笑道,“曾妈妈是个明白人。这事,正该交由你去办才好。” 不然你今天走这趟不是白走了? 曾妈妈瞧着杯里的茶,盘里的冰,篮子里的果子糕点,已经没了初时那份发自肺腑的喜悦。 可她心里也清楚得很,就算夫人不拿这些东西笼络她,她也还是要走这一趟的。 说实话,夫人没因她侄女背主迁怒于她,就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只怕也是念着当初急用人时的情分,才这般客气,这般礼遇。 她想通了这些,倒是实实在在地在心里打起了腹稿,该怎么去李府门口出这口气。 时安夏又道,“巧了,我舅母也在府里。北茴,你去余生阁里请我舅母来一趟,她该知道这事。” 曾妈妈便是明白,夫人要以建安侯府,公主府以及护国公府的名义闹上李家的门了。如此一来,便是所有人都会知道,李家人龌龊收买人家的婢女探听消息,还需要他们家公子出卖色相。 啧!夫人这心计手段!曾妈妈牙酸了一下。 片刻,护国公府主母郑巧儿来了,听过前因后果,怒道,“李家欺人太甚!去,择日不如撞日,现在就把轿子抬他们李府门口去,看看谁不要脸!” 冬喜又羞又怕,总觉得……事儿闹得太大了。可事儿不闹得大些,她又怎能进了李家的高门? 便是在下午,一顶大红花轿大喇喇抬到了李家的大门口。配有锣鼓和唢呐,总之什么声儿大就配什么。 曾妈妈膀大腰圆地往那李家正门口一站,猛拍朱漆高门,一提气儿,好多年不用的破锣嗓子用起来了,“开门哪!李府开门哪!李家四公子李天华,来接新娘子啦!” “开门哪!开门哪!接亲啦!” “海晏公主府,建安侯府,护国公府三府联手给李家送亲来啦!” 李家门房哪见过这阵势,平日只有他们吆五喝六闹人家的,哪有人敢闹他们李家? “喂喂喂……” “喂什么喂!叫你家主子出来接亲!”曾妈妈手一挥,两个府卫就上前推了一把门房,生生把人家推了个屁股蹲儿,四仰八叉摔在地。 门房连爬带跑进屋搬救兵去了。 曾妈妈就在李家门口讲起了李家公子如何出卖色相,勾了她做婢女的侄女探听三府消息,最后把她侄女的肚子搞大了。 三府消息!尤其是护国公府,那护国公可是户部尚书啊!这李家是想做什么?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曾妈妈声泪俱下,“海晏公主仁慈,建安侯府主母仁慈,护国公府主母仁慈,全都念我侄女年纪轻轻容易上当受骗,怀了孩子又生活不易,特允她找李公子娶了她做妻。今儿若是李公子不负这个责,我侄女就一尸两命撞死在李府门上……” 第531章 一个丫头都要从李府正门抬进去做妻了!否则就一尸两命! 经过曾妈妈的轮番轰炸,围观人群里三层,外三层,一传十,十传百,不消一顿晚饭的时间,大半个权贵圈都知道了。 李府上至老太爷,下至小儿们闻风而动。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只知有人在门口闹事,还闹得挺大。 新鲜!稀奇!闹事都闹到他们李家来了。 他们李家这阵虽有些低迷,但皇太后还没死呢,就有人这般作死蹦跶。 老太爷拐杖狠狠一杵地,一声令下,“走,都去看看!” 门房一边捂着屁股一边报告,“老太爷,那老太婆可凶啦!听说是海晏公主府,建安侯府,护国公府三府联手给咱李家送的亲。” 老太爷现在最听不得的就是海晏公主,也不知他那个当了皇太后的女儿上哪儿听来的“凤女”一说,非跟这小丫头较劲。 最烦躁的是府里还养着一个假的,整天吃吃喝喝,吆五喝六,愣是从一个又瘦又干瘪的小丫头吃成了个胖子。他都不知道他李府这么养人! 海晏公主府!建安侯府!好,好得很!还打上门来了!可护国公府……又是怎么个情况? 那护国公府可不单是护国公府,还是户部尚书府啊! 门房还没汇报完,“老太爷,对方指名道姓说让李家四公子李天华接亲!” 老太爷一顿,“李天华?长风,你家四小子呢?” 李长风其实心里已经有数了,知东窗事发,正暗恨儿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听得这一点名,忙回话,“祖父,孙儿也正在找他,他今儿不在家,出去办事了。” 老太爷不悦地哼一声,“办事儿,他会办什么事?” 也不知钻在哪个小娘子的被窝里办事! 他们李家是一代不如一代,没有一个办事牢靠的。包括……那个当了皇太后的女儿。 老太爷带着人深一脚浅一脚来到正门口时,正见着一个老婆子一边指挥人把大红花轿往正门里塞,一边抹泪在那唱衰。 声音跟破锣鼓似的,却还字字清晰。 远远就听到什么“一尸两命”,什么“李家也不知祸害了多少闺女替他们办事”,“我们家户部尚书大人是朝廷重臣,李家竟然也敢收买人来套取机密”,“京城的权贵世家们,都回去清查清查一下吧,说不定你们家的丫头婆子还有小厮们,都被他们李家的人睡了……” 什么乱七八糟荤素不忌的!老太爷气得脑子嗡嗡,胸口咚咚,一根拐杖杵在地上敲得砰砰响,“出去!出去!都给我滚出去!” 曾妈妈终于等来了李家管事儿的,腰杆子一挺,先是朝老太爷行了一礼,才一五一十又把刚才那些车轱辘话有条有理地说了一遍。 话说到这里,大家已经分不清这轿子里的丫环到底是谁家的丫环了,只以为是李家想控制户部尚书。因为建安侯府不掌权,是个空壳子;而海晏公主虽得宠,但也没多大用处。 唯有护国公府家里才是最有利用价值的。试想想,一旦李家控制了户部尚书……这国库到底是北翼明德帝的还是李家的? 所以,这丫头应该是护国公府的丫头! 呃,李家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李家是要造反吗? 天哪,李家要造反,要控制户部尚书! 周围议论纷纷,老爷子都不知道应该看哪边。也不知道“李家要造反”几个字是从哪些人嘴里说出来的。 但他知道,必须要尽快压下这出闹剧。否则这么围在李府门前,只会让人看了更大的笑话,说不定还要坏了他们的大计。 曾妈妈今儿是豁出去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儿,“若是李家不把我侄女规规矩矩迎进门去,我侄女今日就撞死在李家门口!一尸两命!一尸两命啊!” 从外头回来被吓呆了的李天华站在门口,恨不得一板砖拍死这死老婆子,更恨不得把大花轿里的冬喜弄死。 都什么玩意儿,竟然要做他的妻! 一个破烂丫头想什么美事! 事实证明,还真不是人家想什么美事,而是丫头背后的人要恶心他。而他李家在这节骨眼上,若是不想搞出“一尸两命”来,那就必须得吃下这哑巴亏。 …… 暮色渐深时曾妈妈回听蓝院报告战绩,发现自家主母郑巧儿也在偏厅里一同有说有笑吃茶。 另外下首还坐着个人,竟是护国公府的王妈妈,同在一旁陪着吃茶。显然这也是时安夏派人请来的,才有这份殊荣。 时安夏见曾妈妈回来,眉眼都弯着,招招手,“曾妈妈辛苦了,快来歇会子,一会儿咱们吃拨霞供,都准备好了。” 曾妈妈事儿办得好,说话都大声些,“不辛苦,不辛苦,幸不辱命!” 她先是向时安夏和郑巧儿行了礼,又和老姐妹王妈妈打过招呼,这才喜滋滋坐下。 红鹊给她奉了茶上来,照例是夷山雨前茶。 今儿那会曾妈妈都没品出味儿,就被侄女的破事儿把心情弄没了。此时光是闻着茶香,都觉得全身舒泰。 郑巧儿很高兴,手下办事利索漂亮,当主子的自然也脸上有光,“曾妈妈在我府上行事就有章法,这点我倒是不担心。” 时安夏赞一声,“舅母好福气,有曾妈妈和王妈妈这等能干的人办事。” 郑巧儿笑,“这都是我从定国公府带过来的老人了。跟了我多少年,早年间也吃过不少苦,受过颇多委屈。” 曾妈妈和王妈妈齐齐起身,“跟着主子不委屈。” 郑巧儿压了压手,示意她们坐下,才对时安夏道,“若是旁人,我就把人送你了。像曾妈妈她们啊,舅母还真给不了你。夏儿你不怪舅母吧。” 时安夏点点头,“君子也不能夺人所爱啊。曾妈妈王妈妈这样的人,都是舅母的左膀右臂,就算真给我,我也不敢接。但说真的,我是真羡慕舅母,好在早前妈妈们给我好生调教了北茴红鹊她们,如今也很得用,还得谢谢曾妈妈和王妈妈。” 两个主子的吹捧和鼓励,甚至于争抢,都让两个老婆子心里极为感慨,又是一番自谦,才转入今日的正题。 时安夏温温道,“曾妈妈不用急,喝着茶慢慢说……” 第532章 时安夏自然知晓李府门前事件的经过,派出去的人早回来报告得一清二楚。 但这御下拢人有拢人的方法。比如让曾妈妈详细地从她的角度详说一遍,她就会觉得受了重用,心里舒坦,比得了银子还高兴。 曾妈妈喝了一口茶后,便是绘声绘色说起了冬喜进李府的经过。 但见她面色红润,声音沙哑,眉目泛光,一看就是办差办得漂亮才有的兴奋之色。 尤其瞧着时安夏听得十分认真,曾妈妈更是讲得带劲儿,“夫人您是没瞧见李家老太爷听到有
相关推荐: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逆战苍穹
进击的后浪
女儿红
九品道士
先婚后爱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