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使用手工制品,这个就能打动县里了。 看完这些资料之后,苏曼又在自己的工作记录本上记录了几项计划。 首先是家具制作。木工也培训了一小批了,等入冬闲下来了,就能安排他们来干这个工作。 第二就是砖瓦窑,这是她一开始就惦记的事儿。 第三就是扩大服装代加工的数量。不止县里的,还能去市里招揽生意。 只要这三项工作安排下来,综合服务厂就算是彻底的走上正轨了。以后随着业务扩大,生意会越来越好。到时候不止社员们能够得利,公社这边也能有多余的财政收入了。 当然,这两项里面,暂时也只能先做第一项。毕竟年底实在忙。 搞多了公社也搞不过来。 苏曼也不着急,暂时将搞家具厂的事儿给列了个计划。 这是她一开始的时候的计划。 别看这会儿木头不值钱,可是你想要一个成品衣柜,那就困难了。不止要票,还要去大城市买。 因为一般城市她没有家具厂。因为和家具相比,国家更重视一些重工业的发展,其次就是衣食住行这方面。资源都花在这方面了。 这也导致供不应求。 苏曼之前就惦记着这事儿,之前没说,就是想把这事儿留在入冬来做。大冬天的时候壮劳力都闲着了,就能干这工作了,也不耽误农村劳动力。 做好了计划之后,苏曼就将计划书给放好,并不准备现在就和程书记说。 得先把打猎的事儿忙完了再上报。 她刚整理好工作,程书记就说明天一早要去县里找林书记谈包装的事儿 这可是一项好买卖啊,程书记担心夜长梦多。他就问苏曼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苏曼道,“那咱先做一个成品给林书记看看,告诉他咱这竹子做的包装盒有啥好处。说服力更大。” 程书记拍了拍自己的脑子,“我这一急都给忘了。对,先做一个出来。” 要找个巧手的编盒子可容易了。 公社在的这个镇上就有居民有这个手艺的。公社这边找了两根竹子,这位同志就当着苏曼的面,在她的指点下,编造了一个盒子出来。人家师傅比苏曼还有经验,说要不给这盒子加个提手吧,方便。 苏曼一听就拍掌,“这个好,加上去。这可是纸箱和铁盒子没有的优点。” 这师傅就给加了一个麻花形状的提手上去。程书记还讲究的给这又像盒子又像篮子的东西绑了一朵小红花。准备明天一早就红火的出发。还让苏曼也跟着去,毕竟是生产主任了,这事儿要负责管理了。 苏曼自然没有意见,她已经适应新岗位了。 下班回去的时候,大桥湾大队这边已经得到消息了。公社重要任免都是要下通知的,大队部这边得了消息就告诉了其他人。 第70章 大桥湾大队的社员们对于这个消息是不相信的。 苏曼才十几岁啊,就当主任了?这不是开玩笑? 大队部的干部直接把通知都给贴在大队部外面的宣传栏了。扫盲之后很多人都认识一些字了,有认识多的就在前面念叨起来。说苏曼已经调到了综合办公室里面,担任公社综合服务厂的主任。 听完前面的人念叨的内容之后,后面的人一阵惊呼。 “还真是的啊,苏干事才这么小就当主任了?” “咋这么出息呢?” “肯定是在公社表现好。” “苏干事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 “现在不能叫苏干事了,要叫苏主任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整个大桥湾都传遍了。这可是荣誉的事儿啊。以前咱大桥湾大队在公社都没啥人,现在都出了一个公社的啥主任了。虽然他们也不了解这个厂子具体的是干啥的,有啥权利,但是主任这个称呼可了不起呢,是管着人的干部,算是领导了。 要是郭大队长去公社当个领导,大伙儿也没这么惊奇,可苏曼这才去了公社多久啊,几个月而已,人还这么年轻。 而且人家才是个中学学历呢。 那中学还是自学的。 惊奇完了之后,就都去老苏家报喜。 老苏家人最近都很忙,宋玉华天天在公社做衣服,完了还要回来给队里女人上课。李春花除了定期要去公社那边排练之外,其余时间就在家里背台词,和自己老头子对戏。至于两个儿子,那是整天忙着去山里打猎,就更没时间来转悠,所以这一家子倒还是最后知道消息的。 听到消息之后,李春花拿着台词本子的手都在抖,“真的假的,可别唬我,没听我闺女说啊。” 妇联的刘主任就笑着道,“是真的,今天才下的通知,估摸着苏主任没来得及回来说。”这就已经改口了。 这一声苏主任听在李春花耳朵里,顿时觉得浑身舒坦。 “老头子,咱闺女当主任了,公社的主任。哎哟,我就说她出息,最出息了,都随我了。” 苏铁山笑的一脸褶子,“对,随你了。” 刘主任又道,“这可是咱全队的光荣啊,待会儿苏主任回来了,得让苏主任给咱讲几句话。” 正说着,苏曼就回来了。 看到家里这边围满了人,还以为又出了啥事儿。结果这些父老乡亲们就围过来了。 “苏主任,你是不是当大干部了?” “是啊,听说你现在都是主任了。” “苏主任,你现在管啥工作,下面管着多少人?” 李春花从院子里挤出来,愣是给苏曼挤出了一条道,将人往屋里拉,“闺女,你赶紧给娘说说咋回事。咋就当主任了?” 这事儿对苏曼来说真没觉得是啥大事儿,她没想到父老乡亲们竟然这么重视。 进了屋里就笑着道,“甭管是啥岗位,都是为大伙儿办事的。没啥大变化。” 有人追问道,“管的事儿还是不一样的,到底是啥事儿啊?” “就管厂里的事儿,以后大伙儿做衣服,都是我来管。你们可都是我一个队里的,以后做衣服可更要仔细了。人家到时候都盯着咱大桥湾呢。” 听到苏曼这么说,大伙儿就高兴了。觉得苏曼这话和他们亲近。 就有女同志道,“你可放心吧,咱这手艺肯定不差。咱大桥湾都是有能耐的人。” “咋样也不能给苏主任丢人的。” 大家说说笑笑一片热闹。李春花也拿乔道,“别的不说,咱老苏家可没给咱大桥湾拉后腿吧。你们以后可要配合我闺女工作。别闹事儿啊。到时候我可不依。谁要是闹事,我就在台子上给演出来,让全公社的人都知道。” 大桥湾的社员们一听,就道,“肯定不会,咱保证。” 过了一会儿狩猎队回来了,苏二柱和苏三柱听到这消息之后,顿时激动的脸都红了。 以前苏曼当个干事,他们都觉得了不起了。现在自家妹子都是大干部了。 他们就觉得挺不真实。 人家郭队长一把年纪了才当上了队长,自家妹子还这么小呢。 两人麻溜的往家里跑。 崔向北看着他们,有心想去看看,又觉得别扭。干脆就站在这边看着老苏家的方向。 关于苏曼的事儿,他没少听这两位当哥的念叨。 说苏曼是早产儿,身体不好,连初中都没念。可她自学成才去拿了个中学毕业证,又凭着自己的本事,进了公社当干事。 崔向北觉得自己有些像是在听传奇故事。觉得这小干事还真厉害。他就想不通,一个十几岁的姑娘,怎么就有这么多的力量呢。 因为苏曼当主任的事儿,老苏家全家人更有精神了。都喜气洋洋的。 一晚上都睡不着觉,觉得像是做梦一样的。倒是苏曼自己睡的挺好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全家人都黑着眼眶,她自己精神挺好。 李春花顶着两个大黑眼圈,对着两个儿子训道,“看看,你们小妹这就叫稳得住,这才是干大事儿的人。瞧瞧你们着没出息的样儿。” 苏曼笑着道,“行了妈,今天我要去县里一趟,到时候给你们弄点红烧肉回来。你们还想吃点啥?” 听到这话,连李春花都要流口水了,“闺女,都听你的。你现在可是大干部了,你说了算。” 苏二柱和苏三柱:“……”老百姓就没有发言权吗? 苏曼到了公社,就看到拖拉机都准备好了。 程书记拎着扎了小红花的竹篮子,就坐上拖拉机。“小苏,咱赶紧的,这事儿办成了。就赶紧让人砍竹子了。” 苏曼也跟着上车。 一路风驰电掣的到了县里。两人又去找了林书记。 林书记如今是看到他们,心情也好了几分。 总觉得他们来就有好事儿。 结果程书记直接将篮子给放他桌上,然后说明来意。程书记如今也算半个生意人了。以前张嘴闭嘴的就是讲文件讲思想。现在也会讲点生意场上的话了。 “林书记,您也照顾照顾我们公社吧。咱也出主意,出猎物是不是?咱公社不容易啊……您看看这篮子,就是手工编织的,咱竹子可不缺啊。你要是用纸盒,用啥铁盒子,那多废工业品啊。现在食品加工厂才开起来,要节约成本。咱要处处为国家建设考虑啊。” 林书记:“……” 程书记说完之后又把苏曼推出来了,“小苏现在是咱们厂里的生产主任了,您还不信咱们?” 苏曼笑着道,“林书记,咱这篮子因为编造的急了,所以算是个半成品,回头咱还能再弄出更多的花样。保准别纸盒子好。主要是不容易受潮,还通风,容易保存食物。而且还可以多次利用。最重要的是有特色,别人家一水儿的纸箱子,咱们弄点儿有特色的包装篮子,这就是特色。” ”对,咱南平县特色。”程书记附和道。 听着这两人一唱一和的,林书记都要忍不住笑了。 “行了,这事儿我会和食品加工厂那边说的。也要其他同志都同意才行。” 程书记道,“那您同意不?” “……嗯。”林书记板着脸点点头。 那就行了。 出了林书记办公室之后,程书记就一脸高兴。然后带着拖拉机去县里食品厂这边拉属于自己公社的粮食。 本来是应该下午送到公社去的,程书记觉得自己顺带带回去就行了。 苏曼也请了个假去采购东西。这次又是给家里购置了点儿红糖,米粉。甚至还给家里弄了一罐子据说很营养的麦乳精。另外就是一碗红烧肉。要是在商场里面买,得花不少钱,还不容易买。在系统里面就容易多了。 晚上回到家里,老苏家人踏踏实实的庆祝了一回。吃的满嘴都是油。 最高兴的要数三个孩子,都喝了一碗麦乳精,那香味扑鼻,连大人都忍不住了。 因为营养跟上了,三个孩子也长的比之前要好多了。最明显的就是苏二柱的闺女小米粒,之前身上软哒哒的,抬头都抬不起来。如今都能坐着了,边喝,边对着家里人笑。 李春花就道,“以前还以为是个没福气的,现在看,这才是最有福气的,掉福窝里了。谁家女娃娃这么小能吃米粉,喝麦乳精的?城里人都不能这么过。以后可要念着你们小姑。” 小米粒已经知道谁是小姑了,听着小姑的名字,就对着小姑露出甜甜的笑容。 …… 没两天县里就来电话了,说同意用北河公社提供的竹篮子包装。但是签协议的时候,得拿出最终的样品来。 苏曼如今是主任,这事儿当然是她来负责。 先是和对方确定了尺寸和重量,然后就在公社里面发通知,征选会做竹编的社员来编篮子。 这可让一些老人高兴坏了。 如今的年轻人手艺可不行,要说手艺好的,那都是年纪大一些的。以前家里啥篮子啊,框子啊,都是自家编着的。 年轻人哪有这个本事儿。 之前看着年轻媳妇们去做衣服挣工分,年轻男人们去山里打猎也能挣工分,老人们啥也干不了,只能指望着家里的年轻人。 现在这消息一出来,那可就炸开锅了。年纪大咋了,咱有手艺,也能给家里增加收入。 很快就让苏曼给召集到了上百个人了。 竹篮子这工作还和做衣服不一样,做衣服是要协同合作,所以要聚集在一块儿,这编造篮子就不同了,完全可以在家里完成的。招多少人都不用担心。 第71章 苏曼从这些人里面选了几个公认的,手艺巧的,让他们帮着编了样品。 对样品的要求苏曼没别的,就是做工要好,耐用。如果能够编点花样就更好了。 拿了样品之后,苏曼就骑着公社自行车往县城去了一趟,给食品加工厂的厂长掌眼。 对方看了看样品,还拿来装了自家的成品试了试。发现很趁手。 最后问了苏曼价格。 苏曼就道,“最大的篮子三毛一个。中等的就要两毛钱,最小的一毛钱。” 这个价格是合适的。大篮子就算是巧手的人呢,也要编一天。 食品厂不可能用铁盒子,钢铁太贵,成本肯定不止这么点。至于纸箱子,那也不便宜。而且纸箱子在运输途中也容易损耗。 停了苏曼报价之后,这个就定下来了。让赶紧弄一批这种包装出来。一定要快,要多。 最近一批产品已经加工成了。整只的鸡肉兔肉都等着运出去呢。 县里这边就是比公社门路多。林书记之前就特地去了一趟省城那边,拿着几样样品过去谈了谈。人家一看就满意了。这不是正要元旦了吗,正好可以用来当礼品送人。所以厂里都在加班加点的加工。等包装盒送来了,这边就要往省里送东西了。 苏曼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深宵(1V1 H)
猛兽博物馆
淫魔神(陨落神)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新年快乐(1v1h)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山有木兮【NP】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