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无限沉沦(高H双C) > 第102章

第102章

气,直接开门见山:“上次送来的协议,不知道戴维先生看了没?” 戴维点点头,“已经看过了!” “针对那些需要改动的地方,戴维先生有什么意见?”曾毅看着戴维,他不是个喜欢绕圈子的人,何况现在也没时间绕了,那边省长大人还迫不及待等着要出席发布会呢。 戴维拿起咖啡杯,慢条斯理地搅了两下,“改动的地方比较多,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之后才能决定。”他现在不着急了,因为有人耗不下去了。 曾毅就让了一步,道:“如果戴维先生要是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条款,也可以提出来!” 戴维轻轻嘬了一口咖啡,气定神闲,他等的就是这句话,无奸不商,之前签这份协议的时候,因为自己病情危重到了极点,由不得去讨价还价,现在正是一个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好机会。 看戴维在思考,一时半会很难给答复,曾毅就站了起来走到窗户边,眺望着外面的风景。 此时突然“呜呜”的声音大作,这是医院救护车的声音,表示有危重病人需要紧急出去救护。曾毅站在楼上,就看省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很快冲了出去,一辆接着一辆,竟然是全部出动,前后有十二辆之多。 曾毅就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这应该是出了大事件,不然怎么会同时需要这么多的救护车呢,总不会是荣城的重症病人集体犯病,都需要到省人民医院来救治吧。 再过了几分钟,医院的门口就出现了武警战士,守在大门口和急救通道上,不让任何人和车辆占道,同时将一些无关人员挡在了医院之外。同时,交警也赶了过来,站在各处路口,做好了随时进行交通管制的准备,只等接到命令,就可以截停路上的车辆。 曾毅再不怀疑,这肯定是出事了,不但是出事了,而且是大事,危在旦夕的病人数量很多,不然不可能出动武警和交警开辟救急的生命通道。 戴维也是听到楼下的动静,道:“好像出事了!” 曾毅一转身,快步朝急救室走了过去。戴维跟在后面,手里拿着自己的记录本,还有相机,他知道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又会看到曾毅的医术展现。 到了急门诊大楼,只见武警守在急救通道口,不让闲杂人等接近,同时,里面的电梯和过道,也被清理出来了,不让任何人和事情阻碍到急救。 曾毅拿出自己的证件,“我是保健局的专家,过来参加救治工作!” 武警查看了一下证件,就让曾毅通行,不过却把戴维拦了下来,急得戴维直喊曾毅的名字。 曾毅就回头道:“这位是医院医疗器材的供应商,他是来做设备保障的!” “退后!”武警神色严肃拦住戴维,他接到的命令,是除了医生外,任何人不得靠近急救室,影响到急救的进行。 曾毅也没办法,道:“你在这里等着,我让人接你进去!”说完,匆匆进去,赶往楼上的急救室。 急救室门口,此时医院能动用的医生护士全到了,院长正在做着动员,要求大家全力以赴进行救治,有一丝生还的希望,就绝不放弃。时间紧迫的关系,院长只讲了几句,就让大家开始准备。 邵海波也站在医生的队伍里,曾毅等院长做完动员,就到邵海波跟前,说了戴维的事情,让他下去把戴维接上来。 “这不合适!”邵海波看着曾毅,低声道:“正平区发生了很严重的群体事件,受伤的人很多,现在上上下下很紧张,所有媒体都被挡在了外面,他一个美国人,不方便进来。” 曾毅一皱眉,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道:“没事,戴维身份特殊,他自己知道分寸的,让他不要带照相录音的设备就行!” 邵海波也知道戴维这个人的能量,是可以影响到外交部和卫生部的重要外宾,真要是把他挡在外面,怕是还要生出更麻烦棘手的波折,就道:“那我试试吧,不过你得保证让他不乱说话!” 曾毅点头,“这个我来办!” 邵海波就匆匆下楼下去,过了一会,领着戴维上来,戴维手里的本子和照相机都没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戴维问道,这种阵势,他在美国可没有见过。 曾毅就道:“你要看就看,但不要影响到急救,否则我让你那条腿立刻旧伤复发。” 戴维就瞪大了眼,心里顿生退意,早知这样,自己就不来看这个热闹了,旧伤复发不就是截肢吗,自己最怕的就是这个。 可惜他后悔也已经晚了,此时外面传来了救护车的声音,病人已经接到了医院。 第二零四章 刀劈斧砍 受伤的人很快被送了上来,有的是从电梯上来的,有点是被武警战士抬着直接从楼梯冲了上来。担架床的人,都是血肉模糊、惨无人样、生命垂危,进来的时候,就挂着血袋药瓶。 曾毅脸色深沉,这种场景,他离开南云的时候,才刚刚见过,他心里很是沉痛,什么时候才能少一些这样以暴制暴的事情啊。 从兜里掏出一个针袋,曾毅就进了急救室,戴维看一下来了这么多重伤患者,也不敢问东问西,生怕打搅到了急救工作,他跟在曾毅后面进了急救室,站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看着。 “快!快!” 随着院长的指挥,一辆辆担架床就被推了进去。 看着后面还有两批伤者没上来,邵海波的眉头就锁在了一起,这么多的重伤病人,怎么能全送到省人院来啊,应该分开送到各大医院去才对。省人院经验丰富的外伤急救大夫,也就十几个,而且这些人全是重伤,到时候各个都等着要上心肺机,要心脏复苏,省人院不可能给每人都配一台设备,血库的血也未必够用啊! “院长,伤者不能再往这里送了,不然要出大事的!”邵海波就对院长说到。 院长也是暗道不妙,他接到的通知,说是伤者已经分散送到各家医院了,只有重症才往这里送,谁知道会有这么多重伤者!他抹了一下额上的汗,道:“你来负责这里的急救,我去汇报这件事情!” 等第二批、第三批的伤者送上来,果然就出事了,急救室根本没那么多的床位,大夫也不够用,送上来的担架床就摆在了急救室门口的过道上,一些懂点急救知识的护士和年轻大夫,进行着简单的急救处理。 邵海波就在门口喊了起来,“曾毅!曾毅!” 曾毅此时正在给一名大动脉破裂、血流不止的伤者在处理,只见他拿出四根银针,在伤口的四周快速刺了下去,血流的速度立刻变缓,然后慢慢止住了。 “缝合!”曾毅喊了一声,拿起针袋就往门口走去。 戴维看得清清楚楚,当下眼睛都直了,针灸止血的速度竟然会如此迅速,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针灸在美国是比较热的,一多半的美国人都接受过针灸治疗,戴维医学基金会赞助了美国最大的一家针灸医学院,戴维在那里,曾经目睹过神奇的针灸麻醉术,几针下去,病人的局部身体就毫无痛觉,让人叹为观止,但比起曾毅刚才露的那一手,就又微不足道了。 那边参与急救的大夫,已经开始在缝合血管和伤口了,戴维过去看了眼,确认血是真的止住了,才匆匆去了急救室的门口。 曾毅看到门口摆着的那五六床担架,就知道是出什么事故了,立刻喊道:“把中医科的大夫叫来,再给我找五个针袋!” 说完,又从针袋里抽出两根银针,上前去查看伤情。 戴维一直在旁边观看,让他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曾毅几乎就是一部人体透视机,只是肉眼观察了一遍,立刻就知道哪个病人最需要急救,哪个是外伤,哪个是内脏伤,自己一边急救的同时,还能指挥着旁边那些并不是很有经验的年代大夫进行恰当的初步处理。 外面这几个伤者中,最严重的是一个脑部受到重击的人,此时已经瞳孔散大,心跳40,呼吸减缓,同时伴随着一些躁动抽搐。 戴维虽然没有医师执业证,但对医学的事基本都是了解的,他就知道这个伤者基本没救了,脑外伤是致死率很高的一种外伤,仅次于受到枪击。像眼前这位伤者所表现出症状,说明他的脑外伤已经造成了严重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如果及时抢救,生还的概率大概在三成左右。 可眼下呢,里面的急救室,躺满了同样重症的伤者,在没有大型设备的支持下,这位伤者怕是很难生还了。 戴维就叹了口气,心里为这位伤者祈祷默哀。 曾毅这回一下掏出了针袋里剩下的所有银针,只有三只了,他在伤者的脑皮和颈后飞快刺了下去,然后喊了起来,“银针!我要银针!” 喊了两声,并没有人回应,大家都在忙着自己手头上的急救,刚才下去通知中医科的护士还没有回来。 戴维此时上前,从兜里掏出一个针袋打开,然后递了过去,里面是标准的针灸用具,最近他在研究曾毅这个神奇的大夫,所以也买了一套针灸用具把玩,平时就塞在兜里,没想到现在就用上了。 曾毅也没看是谁递过来的,快速抽出几根,继续行针,又针了有八九根之多。针完之后,只见曾毅从自己的手指上拔出平时很少动用的金针,然后从伤者的鼻腔内刺了进去。 金针一分一分刺进去,尺许长的金针,眨眼间留在外面的就不过两寸了,戴维惊讶无比,刺进去这么长的距离,岂不是说金针都已经穿过了病人的脑部? 正在惊讶间,戴维就看到一丝黑血顺着金针流了下来,滴滴答答落在地上。 此时中医科的几位大夫也赶到了急救室门口,在来的路上,他们心里很是忐忑,省人院有史以来,可从来都没有中医参与急救的先例。 西医在急救上,有呼吸机、有心肺机、有循环机,中医有什么? 所以中医大夫一般是不敢参与急救的,医院也不愿意让中医参与急救,重要的是,患者也不会把自己的命交给中医的。 “你记一下!”曾毅指了其中的一名中医科大夫,然后走向另外一床的伤者。 那大夫楞了一下,然后赶紧掏出诊断书,做好记录的准备。 曾毅一边对伤者进行急救,一边嘴里说着药方,说完之后,他让那名大夫又重复了一遍,确认无误,就道:“马上去抓药煎药,给前面那床的伤者服下!” “好,好好!” 那中医大夫点了一下头,扭头就跑着离开了这里,现场的情况实在是太血腥了,对于他这种温吞水的“慢郎中”来说,冲击感太强烈了,他已经快压制不住呕吐的冲动了。 戴维站在刚才那名脑外伤的患者床前仔细观察,他发现不对了,随着黑血一滴一滴落下,伤者躁动抽搐的症状就开始慢慢消失,然后心跳和呼吸的速度也上来了,这说明伤者脑部的颅内压已经降下去了。颅内压增高是个致命的症状,如果不迅速降下去,强大的压强会把脑组织往下压,造成脑组织损伤、休克。 看着地上的血,戴维眼睛有些发直,难道是用金针把颅内出血给排了出来? 等他回过神来,曾毅已经在处理最后一名伤者了,是伤势最轻的一位了,血已经止住了,只剩下小腿的骨折还没有处理,断口处形成一个很大的弯度,里面的断骨随时都能刺出来的样子。现场的护士和年轻大夫,都不会手法复位,所以不敢妄动。 曾毅过去伸手摸了两下,然后就开始左右扭动,大概七八下之后,错位的骨头就复位了,他道:“去拿夹板来!” 护士跑进急救室,一会出来道:“夹板用光了!” 曾毅一瞥眼,看到过道的角落里竖着一根拖把,就道:“拖把!” 护士赶紧拎着拖把过来,曾毅入手一劈,就把拖把的头给劈掉了,圆柱状的拖把杆是不能用来固定的,会滚动的,只见曾毅再一劈,将拖把断为两截,然后用手指一剖,托板顿时就被剖为两半,露出一个光滑的平面来。 戴维倒吸一口冷气,实木的拖把,曾毅竟然不用任何工具,也能做到如刀劈斧砍一般。 骨折刚固定好,里面有一些伤者的急救工作完成了,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腾出了人手,外面这些伤者就被推进去做一些善后的处理。 戴维此时上前两步,道:“曾大夫,我有……” “有什么事以后再说!”曾毅眉头一锁,很大的不满,然后快步又进了急救室。 戴维耸耸肩,无奈地站在外面,今天曾毅的展现出来的急救术让他很震惊,里面几十位大夫的效率,竟然还没有曾毅一个人高,要知道这种急救,分分秒秒都关乎着人命,时间就是生命。 做完急救工作,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省人院的很多大夫跟曾毅一样,忙得连口水都没喝上,此时都有些虚脱。 看曾毅站在重症监护室的外面,透过玻璃观察里面的伤者情况,邵海波捧着两个盒饭走了过来,递给曾毅一个,道:“忙一天了,吃点东西吧!” 曾毅跟邵海波一起站到过道上的窗台边,打开盒饭吃了起来,问道:“情况怎么样?” “送来23个,都是重症,有一个抢救无效,死亡了。”邵海波面无表情,可能是当医生习惯了,省人院每天都发生着这种事情,“还有四个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剩下的都算是保住命了。” 曾毅叹息一声,默默扒着饭,就算保住命,身上的创伤却不会消失,那是终生的,他问道:“怎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群体事件呢?” 邵海波摇摇头,“哪顾得上问啊!今天伤者送来的时候,我心里真是紧张,想着能救活一半就很可以了,还好你在这里,不然情况不堪设想啊。” 透过窗户,曾毅还能看到此时楼下医院的门口,有不少的警察,把记者们都拦在了外面,四周站满了围观的群众,把省人院门口的马路都给堵了。 吃完饭,曾毅又在医院待了两个小时,看伤者情况稳定,这才离开省人院。 第二天到卫生厅,曾毅刚上楼,就被郭鹏辉叫进了办公室。 郭鹏辉把办公室的门紧紧合上,神色严肃地问曾毅:“昨天正平区的事,你知道了吗?” 曾毅就点了点头,自己就在省人院,怎么可能不知道。昨晚曾毅在网上看了新闻,才知道正平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正平区以前叫正平县,是荣城郊区的一个县,后来荣城步步扩展,就将正平县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升格为正平区。根据网上的消息,昨天的群体事件是因为正平区征地而引发的。 要征的上千亩地,原本并不在正平区的三年征地计划之内,是最近突然提出来的,而且还征得非常急,区里给出了最后的征地期限,所以留给谈判的时间就很短。而那上千亩地,有一大半被当地的农户住了作物,眼下刚好是小麦要成熟的季节,花卉苗圃也是正要上市的时候。 当地的农户要求缓几天,等作物收获之后再征地,谁知昨天上午,正平区派出的征地拆迁队,直接开着铲车把地里眼看要收获的庄稼给毁掉了,这一下激怒了村民。上千村民赶过来,打跑拆迁队后,愤怒的村民又冲到附近的派出所和乡政府,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冲突。 网上现在疯传,说是昨天的冲突中伤了有上千人,死了上百人,医院的太平间都摆不下。 曾毅相信冲突的原因,可能真是因为正平区的野蛮征地引起的,但对于网上流传的伤亡数字,曾毅是坚决不信的,重伤的人都被送到省人院,总共才23人,死亡一人。送往其它医院的都是伤势较轻的人,怎么可能死亡率比省人院这边还高呢,这分明就是以讹传讹,有人在传播的时候,故意夸大了事实。 郭鹏辉今天的神色很不对,他坐下来点了一根烟,沉闷了半晌,道:“你知道正平区这次征地,是为了什么吗?” 曾毅先是一摇头,随后突然意识过来郭鹏辉这句话的潜意思了,当时眼睛一睁,问道:“不会是因为医学院的事吧?” 郭鹏辉重重点了一下头,然后叹了口气,他现在心里很没有底,因为之前正平区的领导曾经找过他,双方吃了一顿饭。郭鹏辉记得自己什么松口的话也没讲,更没有许下什么承诺,但还是觉得心里有些不安,这件事太大了,万一追究起来,很有可能也要牵扯到自己的。 郭鹏辉真是后悔,自己就不该答应那些人的饭局,谁知道他们为了争取这个项目,竟然会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这不是准备以既成事实来影响省里的决定吗? 曾毅看郭鹏辉这副样子,心道这里面不会有郭鹏辉什么事吧,问道:“郭局没跟正平区的人讲什么吧?” 郭鹏辉断然道:“这不可能,医学院最后落户哪里,岂是我能决定的!” 曾毅想着也对,这件事卫生厅说了都未必算,最后落户哪里,完全要看省里的决定,他就宽慰道:“发生这种事情,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郭局也不要多想了。” 郭鹏辉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他找曾毅,主要是看曾毅有没有什么消息,不过看曾毅的样子,应该是完全不清楚内幕啊。 第二零五章 戴维 曾毅觉得郭鹏辉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既然自己没有做违反原则的事,那就应该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不过,曾毅很快就知道郭鹏辉的担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正平区的群体事件,并没有随着伤者救治工作的进行,而逐渐安静下来,反而是波起云涌,愈演愈烈。 随便打开网络,就能看到关于正平区事件的评论和消息,极尽夸张,有说死了一百多人,但这个数字很快就攀升至两百;还有很多不具名的“目击者”,称警察在现场大打出手,抓走了大批的闹事农民,数量有两三百人,目前下落不明;甚至还有人说当地的村庄是家家带孝。 在这种传闻的带动下,大批的外地媒体纷纷涌入荣城,这件事甚至还惊动了中央,要派调查组下来进行调查。 方南国站在办公室的窗户边,双手叉腰,望着窗外阴沉得快要滴水的天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风雨欲来啊,看来是有人要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以达到搞臭自己的目的。 官员的体制是金字塔型的,越往上,就越是僧多粥少,所有的位子,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占住了,那就没他的份了。方南国跟翟家搭上线之后,再上一步的希望就大增,这无疑之中就削弱了别人进步的可能,挡了别人的路,现在出了这档子事,那煽风点火、顺水推舟的人,就肯定少不了。 这件事当然不可能把方南国整倒台的,但只要搞臭他,在他的身上增加一个污点,对于那些讲政治洁癖的人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唐浩然此时敲门走了进来,轻声道:“老板!” 方南国收回了视线,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回办公椅前坐下,道:“说吧!” “正平区的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 唐浩然把一份调查报告,放在方南国的办公桌上,顺势偷瞄了一眼,发现方南国的脸色如常,唐浩然就不禁有些自愧不如,凭直觉,他能感觉到这件事的不同寻常,似乎是冲着自己老板来的,但唐浩然却做不到方南国的这份镇定自如。 方南国翻开那份调查报告,一字一字看了起来。 唐浩然就捡着报告里的重点道:“这次的事件中,共有三人死亡,其中一人是当场死亡,两人是送医后救治无效死亡的,受伤的有183人,所有人的身份都核实过了,跟网上的传言出入很大;另外,荣城警方只是动用催泪瓦斯对人群进行了驱散,抓了十几个带头闹事的人,当事双方的人都有,并不是只抓失地的农民。” 方南国把调查报告上的每一个字看完,道:“这份调查报告是如何得出来的,经不经得起再调查!” 唐浩然道:“报告是荣城市多个部门联合调查得出的,真实可靠,经得起任何形式的调查。” 方南国就合上了这份调查报告,只要事实清楚明白,自己就不惧任何人的兴风作浪,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事情的真相,并不会因为几个人的聒噪就改变嘛。 唐浩然又道:“下午荣城市准备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了一些媒体参加,准备把这份调查结论公布……” 方南国微微颔首,是应该辟辟谣了,不能任由这股浑浊的邪风继续迷惑广大群众的眼睛,他道:“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拿出来没有?” 唐浩然一摇头,“应该有决议了,但我这里还没收到消息!” 方南国就把那份调查报告摔在了办公桌上,很不满意,道:“荒谬!如果记者问起来,他们要如何回答?不知道,还是不清楚?” 唐浩然也觉得这是个问题,既然是开新闻发布会,记者肯定就会问道这些问题,逃避推诿不是办法,只能让自己更被动,他道:“那我再去核实一下。” 方南国一摆手,唐浩然就出去了,他已经明白方南国的意思了,这次的事件必须从严从重处理,这也证明他的猜测,这次的事件,确实是冲自己老板来的。 “平时我讲了多少次,要你们把安定团结放在第一位,要把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件上,更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你说说看,你都是怎么做的!” 荣城市的市委书记秦良信,此时正一脸怒气,狠狠地训斥着正平区的区长罗忠根。 罗忠根是秦良信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能力不俗,在主持正平区政府工作期间,正平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秦良信原本是打算要将他扶正的,岂料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罗忠根却给自己闯了这么大的一个祸。 秦良信是老政客了,经过的风浪无数,他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次的事情不简单,有人在幕后推波助澜。 “秦书记,祸是我闯的,我请求市委给我处分!”罗忠根倒是很光棍,主动自请处分。 秦良信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气,“刚刚有了一点点成绩,你的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也忘记了你手里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我们这些人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了我们权力,是要让我们来为人民谋利益的,而不是与民争利!” 罗忠根的头就抬不起来,一副认真受训的样子,不过心里却松了口气,老板既然这样严厉训斥自己,那一会板子打下来,就不会太重,他的心里存了一丝侥幸。 秦良信训斥完,就坐进办公椅里,沉默了良久,道:“先把你的工作放一放,好好地反省一下。” 罗忠根的头就抬了起来,虽然他早有这个准备,但听到秦良信亲口说要停自己的职,他还是有些意外的,自己可是秦书记的左膀右臂,得力干将,这样的决定,会不会重了一些。 不过,罗忠根的嘴角抽动两下之后,还是给秦良信鞠了一个躬,道:“秦书记,我辜负您的期望,回去之后,我一定按照您的吩咐,让自己冷静下来,做一番深刻的反省。” 秦良信挥了挥手,等罗忠根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他拿起桌上的一份处理意见决定,面色严峻地看了许久,才签下两个字:“同意!” 下午三点,荣城市政府的会议室里,聚齐了大批的媒体记者,市府办公室厅主任谢仲才,亲自宣读关于正平区群体事件的调查报告。 “……在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秦良信立即做出指示,要求全市有关部门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做好救治伤员的工作;市长徐峰要求查明事件原因,安抚群众情绪,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市委常委……” 这几乎是新闻稿的固定模式,明明是一件坏事,但这么一讲,坏事反倒衬出了领导的高大形象。 “……XX同志带队,亲赴第一线,走访数十名当地群众,并且深入医院,汇总全市个有关部门的调查,得出结论……” 谢仲才套话说了一圈,最后才把调查的结果宣布了一下,道:“希望媒体同志,把事件的真相告诉公众,对有关不实传言,进行有力地打击,维护我市安定和平的大局。谢谢!” 发言结束,便是媒体发问: “请问谢主任,为何传言中的伤亡数字,和荣城市的调查结论相差如此之大,谢主任要如何解释?” “在调查报告中,对征地的理由只字未提,请问这是何原因?” “为什么警方要对医院进行封锁,不许媒体进入采访?” “警方从现场抓到的人,都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不公布?” “……” 谢仲才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应付不来,他心里火大得很,你们一个个都拿传言中的伤亡数字来说事,还问我这是为什么?天知道这是为什么,我还想知道那些传言中的数字是如何得出来的呢。 这些问题都不好解释,谢仲才没有上面的授权,不敢乱说,哼哼哈哈应付着,一副焦头烂额状。 杜若今天亲自负责会场的秩序,看着场面激烈,他也是有些窝火,派防暴大队到现场处置事态,是他下达的命令,事情究竟是什么样子,他最清楚,什么大打出手、血流成河,根本都是子虚乌有的事,为什么这些媒体就不肯相信真相呢! 此时有一个警察走了进来,附在杜若耳边轻声道:“市府外面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卫生厅的,叫曾毅,说有很重要的事要找您。” 杜若现在怎么可能走得开,他道:“我知道了!” 那警察又道:“他说有办法可以向媒体证明事实的真相。” 杜若就眼角一抬,他知道曾毅这个人是有一些很邪门的办法,不过这件事他怎么来证明呢,他当即道:“你在这里守着!”说完,匆匆出了会场。 谢仲才被记者的刁钻问题折磨得满头是汗,道:“我所说的,都是事实,是经过认真、细致、严谨地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大家应该相信我们荣城市政府……” 话音刚落,会场门口传来声音:“我能证明,他所说一切都是事实!” 媒体的镜头就掉转过来,对准了会场门口,想看看是什么人这么大的口气。 只见杜若伸出一只胳膊,分开记者,在前带路,领着一名外国人往前台而来。 谢仲才就站了起来,等杜若走近了,他低声道:“杜局,这是……” 杜若在下面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后再解释,然后就拿起话筒,对记者道:“我们请到了一位很特殊的客人,当时他就在救治的现场。”说完,再一伸手,把戴维让到了发言的位置。 “在说话之前,我要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叫戴维,是戴维医学基金会的负责人,前来中国进行一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因为被毒蛇咬伤,我在南江省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由此亲眼见证了前几天群体事件的救治工作,当时我就在急救室,目睹前后的每一个细节!” 戴维首先表明了身份,以示自己这种身份的人,是不可能说谎的。 来之前,肖登是极力反对的,他不想让戴维卷入这件事情中,中国的事情很复杂,说不定因此就会影响到戴维家族在中国的生意。 但戴维还是来了,他认为办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或许你会得罪某些人,但也可能因此施恩于某些人,获取意想不到的好处。另外,他也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讲出来,再者,曾毅也逼他了,他躲不掉。 媒体都是消息灵通人士,很

相关推荐: 末日之我的哥哥是丧尸   穿成修仙文的炮灰女配怎么办   真命小和尚(肉)   好孕快穿:养崽气运之子被团宠了   你是我的小太阳   假装纯情   笼中白羽(1v1 h)   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江山为聘醉红妆   快穿之不走剧情的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