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无限沉沦(高H双C) > 第355章

第355章

去。 方明县农委的办公地点,设在县农业局之内,属于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方明县的农委主任还兼了农业局的局长。 这一点让曾毅很是赞同,农委主任是个很尴尬的职位,如果是为了加强协调,那就必须把农委主任上挂,如果是为了业务方便,那就必须下靠,否则不上不下地悬在半空,向下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向上又没有话语权,向平级也没有约束协调的能力,那农委主任基本就是摆设了,还要浪费很多的财力人力。 曾毅现在就属于是尴尬的哪一种,如果他能上挂到李介桐的位置,或者下靠市农业局,办起事来至少是名正言顺很多。 来到方明县农业局门口,门口已经站了七八人,看样子都是县农委的头头脑脑,让曾毅意外的是,方明县政府办公室的主任苟志宏,竟然也在人群之中。 “曾主任,欢迎您来我们方明县农委指导工作!” 曾毅一下车,苟志宏和方明县的农委主任兰小利就站到了曾毅面前,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曾毅伸手和两人打着招呼,道:“指导谈不上,就是来了解一下情况。”说着,曾毅对苟志宏道:“怎么还惊动了志宏同志呢!” 面对气场十足的曾毅,苟志宏这次异常谦恭,道:“曾主任是市领导,没有远迎已经是失礼了,我过来为曾主任端茶递水,做一做接待服务方面的工作,那也是应该的!” 曾毅笑了笑,道:“这怎么敢当呢!” “高县长正在开会,等会议结束,高县长也会亲自过来的!”苟志宏赶紧又补充了一句,现在方明县的上上下下,是真怕了曾毅,他连火烧方明县的事情都敢做出来,还有什么不敢做的,所以苟志宏接到报告,第一时间就过来了,想着务必要让曾毅怎么来,还怎么回去,可千万别出岔子。 司机老张站在不远处,看到这一幕,心里不禁有些感慨,以前曾主任客客气气登门拜访,你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谁知道曾主任发了火,不给他们好脸了,他们反而凑上热脸来贴曾主任的冷屁股了,你说贱不贱! 第七四九章 严重警告 进到农业局的会议室,按照座次入座,方明县农委主任兰小利热情洋溢地说道:“现在,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尊敬的曾主任为我们传达市领导的重要指示。” 话音刚落,会议室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县府办主任苟志宏带头鼓掌,并且扫视会场,看有没有不长眼的人。让苟志宏这么一搞,会场的掌声便是经久不息,鼓了一波又一波。 掌声稍歇,曾毅压了压手,道:“其实今天来到方明县,并没有带任何的指示,只是来了解一些情况的。” 坐在曾毅旁边的兰小利就滞了一下,了解情况来的?这是什么情况啊!一般领导要了解情况,都会把下边的人叫过去亲自询问,今天曾主任从市里杀到方明县,怕不是来者不善吧? 苟志宏的心也是立刻悬了起来,我的娘咧,县农委的人又闯什么祸了! 兰小利挤着笑容硬着头皮问道:“曾主任,不知道您要了解什么情况?” “据了解,万水乡的大蒜马上就要进入收获期了,可市农委最近却收到全国各地很多蒜商的反映,说是今年在万水乡收不到蒜。”曾毅看着兰小利,道:“这个事情非常反常,不知道方明县的有关部门是否掌握到一些情况。” 兰小利一听,倒是松了口气,原来是为这事啊,他道:“曾主任,万水乡的大蒜眼下确实要进入收获期了,目前全国各地的蒜商也陆续来到万水乡洽谈大蒜的收购事宜,只是收不到蒜的情况,我本人还没有了解到。” 说到这里,兰小利环视会场,道:“最近大家谁有收到这个情况的反映?” 会场你看我,我看你,都是纷纷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 曾毅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大概就有数了,万水乡几乎已经到了人人炒蒜的地步,作为主管农业的基层部门,县农委的人不可能不知道,现在这个情况,要么是这些人尸位素餐,根本懒得去下面了解情况;要么就是多多少少都介入到了万水乡炒蒜之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 是人就都有逐利的心里,尤其是短期暴利,更能让人为之疯狂,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需把钱拿出去打个转,转眼就能收获几倍的利润,面对这种好事,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克制得住。 没有大规模资本的介入,万水乡的蒜很难炒得起来,而最先也是最敢于往里面投钱的,往往都是那些觉得自己有点根基有点能量,能够掌控局面,比较熟悉这一行,不至于让自己的钱打了水漂的人。 县农委的人,刚好就符合这一点。 苟志宏一看没人答复曾毅,就有点着急了,他对于炒蒜的事也是早有耳闻,甚至私下里,还有很多人曾经鼓动苟志宏也拿点钱去炒蒜,看身边有人炒蒜一个个赚了钱,苟志宏也确实动过心思,不过最后因为胆子太小而放弃了。 那些跑来鼓动苟志宏炒蒜的人,有一大半都是县农委和县农业局的这帮人,可这帮人眼下都说不了解万水乡的情况,这分明就是睁眼说瞎话。 你们说瞎话不要紧,可曾毅今天既然是主动过来了解这个情况的,你们就拿不知情来应付,那怎么可能会过关呢! 苟志宏是亲身领教过曾毅的厉害,他急忙出来打着圆场,道:“既然蒜商们到市农委去反映情况,肯定就不是无事生非,这件事必须高度重视,要及时了解清楚,看里面是不是存在什么别的情况。” 曾毅微微一颔首,直接接过苟志宏的话茬,道:“既然县农委的同志不了解情况,那就把万水乡农委的同志,以及万水乡蒜业协会的负责人请来谈谈吧!我就在这里等!” 兰小利就傻眼了,没想到曾毅还有这一招,竟然赖在县农委不走了。兰小利也觉得其他人有些傻,一点机灵劲都没有,曾毅今天亲自过来,必然就已经是了解到一些情况了,你们竟然齐齐表示不知,这到底是在打曾毅的脸呢,还是打自己的脸? 等会万水乡的人来了,看如何收场!如果万水乡的人如实反映了情况,那就是县农委的集体失职失察,一顿批评是免不了;就算万水乡的人不讲,到时候曾主任把所有人一起拉到田间地头去,那时候大家将如何自处啊!你就算能堵得住所有人的嘴,但肯定堵不住蒜商的嘴! 蠢货!哪怕有一个人出来随便瞎编两句也行啊! 兰小利心里骂了两句,但也没有辙了,只好让人去发通知,让万水乡的人立刻到县里来一趟。 坐在会议室喝了半小时的茶,万水乡的人就来了,按照曾毅的吩咐,一共来了两个人:一位就是万水乡的农委主任周世民,五十多岁,一头花白的头发,皮肤黝黑,和曾毅握手的时候,露出两手的茧子,估计是经常下地干活的缘故;而另外一位,就是万水乡蒜业协会的理事长,叫做史志勇,四十来岁,大腹便便,一根细细的皮腰带几乎要勒不住裤子,见人一幅弥勒佛般的笑容,一看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让这两人坐下,兰小利道:“是这样的,市农委最近接到一些蒜商的反映,说是今年在万水乡收不到蒜,曾主任非常关心此事,特意来到我们方明县来了解情况,你们两个把知道的情况都讲一讲吧!” 苟志宏端起个茶杯坐在那里,他倒想听听这两人能讲出什么来,在新蒜收获期,蒜商却收不到蒜,这情况完全就是反常的。 史志勇人还没开口,笑声先起,他笑咪咪地看着曾毅,道:“首先感谢曾主任对于我们万水乡大蒜产业的关心和重视,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其次,关于蒜商反映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是不属实的。根据这些年的经验来判断,今年万水乡的大蒜应该属于是丰年,在大增产的前提下,怎么可能会收不到蒜呢?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因供求关系紧张,我们万水乡的大蒜价格确实是有所上涨,可能有些超出了蒜商的收购预期,他们有所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相信随着新蒜的陆续收获,供求关系会得到改善,蒜价也会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位。” 曾毅心中冷笑,什么供求紧张,根本就是睁着眼说瞎话,这万水乡的冷库都快爆仓了,竟然还说供求紧张。 周世民张开嘴,大概是想反驳史志勇两句,不过最后一犹豫,还是什么都没有讲,而是坐在那里闷闷地吸烟。 “真的只是供求紧张这么简单?”曾毅倒是没有为难周世民,而是紧紧盯着史志勇。 史志勇拍着胸脯,道:“曾主任面前,我岂敢说瞎话。” 曾毅没有跟史志勇辩解,而是拉开手包,从里面掏出那份《中化日报》,道:“这上面有一篇关于万水乡大蒜的报道,不知道在座诸位看到没有?” 除了史志勇之外,在座的人都变了一下脸色,他们终于知道曾毅今天为什么会过来了,原来是因为这篇报道啊。 兰小利还没想到怎么回复曾毅,史志勇又开了口,笑道:“曾主任,这篇报道我看过了,这对我们万水乡的大蒜种植产业来讲,绝对是大大的好事。” “是啊,有了这个大蒜素的项目,那蒜农的收入今后就有保障了。”兰小利跟着附和,讲了一句四平八稳的话。 曾毅似笑非笑地看着兰小利,眼睛的余光却是不着痕迹地盯着史志勇,道:“不过,据我了解,市里目前并没有收到关于这个项目的任何材料。” 史志勇这次变了脸,眼底的慌张一闪而过,然后又是笑眯眯地道:“我看过报道,上面并没有说项目是落在我们中化市,不过我想只要项目是落在省内,我们万水乡都可以算是近水楼台,乡里的种植户,现在都盼着这个项目能早日确定呢!” 曾毅从史志勇那一刹那间的神色变化,就基本肯定了自己的推测判断,他侧脸看着史志勇,问道:“事关万水乡大蒜种植产业的前景,这件事要认真去证实!” 史志勇点着头,道:“曾主任说的是,我们蒜业协会将积极跟进此事。” “就算项目确定下来,从建设到投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希望县乡两级农委,以及蒜业协会要引导种植户做好出售工作,不可因此捂蒜惜售,耽搁当季的收成!”曾毅看着兰小利,道:“听说生产大蒜素,必须使用当季的新蒜!” “这……这是真的吗?”兰小利大吃了一惊,竟然还有这个说法吗,他急忙侧脸去向史志勇求证,却发现史志勇也是两眼茫然,显然也是头一次听说这事。 一旁的苟志宏是旁观者清,加上他早就领教过曾毅的厉害,因此看了个分明,心道这一群傻瓜,你们的那点水平,在人家曾主任面前根本就是班门弄斧,什么大蒜素必须使用当季蒜,这怕是拿来诓你们的,一句话就吓得你们全都慌了神、露了底。 苟志宏心里叹了口气,这位曾主任绝不是一般的人物啊,人家怕是早就对万水乡的情况了如指掌了,只是不愿意拆穿罢了,现在就是对你们发出了警告,如果你们再这样继续肆无忌惮地搞下去,市里有的是办法让你们原形毕露! 第七五零章 多管闲事 会议结束,曾毅也不停留,直接就准备离开。 苟志宏此时热情挽留,道:“曾主任百忙之中拔冗来到方明县了解情况,这是对我们方明县的莫大关怀和支持,无论如何,都请留下来吃顿饭再走吧!如果就让您这么走了,高县长会批评我的。” “下次吧!”曾毅摆手看了看表,道:“市里还有个会议,我得赶回去参加。” 苟志宏就不好再挽留了,说了几句客气的话,连同县农委的人一起把曾毅送走。 看着曾毅的车子离开,现场的人都松了口气,兰小利对苟志宏道:“志宏主任再坐一会吧,晚饭就在农委用吧。” 苟志宏也是摆摆手,道:“不了,我还得回去向高县长汇报一声,免得让高县长再白跑一趟!”说完,苟志宏也不跟兰小利等人客气,转身登车离开,他得回去把今天的事向县长高纪达汇报一下,并且赶紧通知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千万不能再炒大蒜了,现在手上有囤货的,也必须马上抛掉。 苟志宏今天看得明白,曾毅句句都是有所指的,怕是《中化日报》上的那篇报道,根本都是杜撰的,这些人的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在市报上刊登假新闻,也不怕事情曝光后把市里也拖下水。 再者,曾毅那是什么人,今天已经过来发出警告,如果万水乡的炒蒜就此收敛,或许还能相安无事,可从史志勇的态度看,这帮人是铁了心打算继续往下炒了,如此下去,势必要引来曾毅的干预,那曾毅的手段岂是一般人能预料到的? 一出手就要你命!这是苟志宏的亲身经验! 回市里的路上,司机老张看曾毅脸色不好,就知道曾毅今天方明县农委之行怕是没有收获,所以也不问东问西,只顾闷头开车。 曾毅对于今天的调查结果自然是很不满意,兰小利和史志勇一伙人明显就是在糊弄自己,但曾毅对此也是早有预料,对于万水乡炒作大蒜的事情,曾毅只能旁敲侧击、或者是迂回地进行干涉,而不能直接干预,因为不管是炒作、还是囤货,这毕竟是市场化的手段,政府是不好进行直接干涉的,只能是通过间接的手段,促使市场回归正常,化解可以预见到的风险。 “曾主任,后面有车在跟着我们!”司机老张突然向曾毅发出警告。 曾毅也没有回头,而是调整角度,从后视镜看了看,发现果然有一辆车紧紧跟在自己这辆车的后面。 “车速放慢!”曾毅向司机老张吩咐了一句,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放慢车速,如果对方也跟着放慢速度,那就肯定是跟随了。 司机老张放慢速度之后,后面那辆车果然也跟着放慢速度,不过半分钟之后,那辆车却突然加速,然后快速地超过了曾毅的车子,在前面两百米处停在了路边,车上下来一个人,站在路边伸出手,示意曾毅停车。 “好像是万水乡农委的周世民!”司机老张已经看清楚了那人的模样。 曾毅有些意外,今天的会议上,周世民可是一言不发,现在却驱车追赶自己,想必是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讲吧,曾毅就吩咐司机老张停车,把车子停在了周世民座驾的后面。 “曾主任,您好!”周世民小快步来到曾毅的车窗跟前,低头探着,道:“这么冒昧地打搅您,希望您不要生气。” “世民同志这是月下追韩信吗?”曾毅完全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开了个玩笑,然后推开车门走下车,笑呵呵地看着周世民。 周世民搓了搓手,道:“曾主任,关于万水乡大蒜的事情,我还有一些情况要向您反映。” 曾毅笑了笑,道:“是全民炒蒜的事情吧?” 周世民有些诧异,道:“曾主任都……都知道了?” “知道一些!”曾毅微微颔首,和周世民往路边站了站,看着路边的农田,道:“万水乡的冷库里,到底存了多少大蒜?” 周世民一听这句话,就知道曾毅对这事确实了解很深,事情的关键,就在于冷库里有多少存量,如果存量不多,就算有人炒蒜,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反之,那就是很大的麻烦了。 “按照万水乡每年的大蒜产量来计算,冷库里至少有两年,也就是四季的产量!”周世民向曾毅说了一个数字。 曾毅心中叹了声气,这个数字跟自己的预计基本吻合,万水乡是东江省有名的种蒜大乡,每年产量十分惊人,如果冷库里积压了两年的大蒜,那问题就很严重了,就算找到很大的下家,也无法一下消化这么大的存库,万水乡大蒜崩盘怕是在所难免了。 “数字确实吗?”曾毅问道。 周世民没有丝毫的犹豫,道:“只多不少!” “既然早就知道里面的风险,为什么不早点向上级反映?”曾毅再次问道,因为市农委从来都没有收到类似的报告,要不是自己下乡调研,怕是永远都不会发现这个状况。 周世民摇了摇头,道:“刚开始,我也向上级反映过,可是蒜价没有下跌,反而越涨越高,上级认为我是在杞人忧天,就没有重视,反而还批评了我。等后来问题真的严重了,我就没有办法再去反映了,一是为时已晚;二是炒蒜牵连到了太多的人,如果上级介入的话,蒜价必然大跌,很多人一辈子的血汗钱可能都要因此赔个精光。我……我也只好睁眼做个糊涂人,任由他们去折腾了……” 曾毅很能理解周世民的这种想法,万水乡有那么多的人拿出一辈子的积蓄去炒蒜,如果蒜价真的大跌,那么这些人的积蓄就会化为泡影,周世民无力改变现状,只好揣着明白装糊涂,只盼着蒜价永远不崩盘。 可眼下的情况,已经到了连糊涂蛋都做不下去地步了,万水乡的冷库再能装,也总有个限度,现在就到了爆仓的临界点。 “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找我说这些事?”曾毅看向周世民,你自己都知道无力回天了,现在跑来向我反映又有什么用,我曾毅也不是神仙。 周世民就楞在了那里,半天没有讲话,他也说不清楚自己今天为什么会如此冲动,内心纠结了半天,周世民认为是曾毅在秸秆焚烧事件上的处理方法吧!以前只要有秸秆焚烧的情况,上级就命令严厉禁止,周世民带着人四处禁止,却往往都疲于奔命,曾毅找来了火电厂收购秸秆,又出台了几项扶持政策,更给了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农民以补贴。 这些政策,让做了一辈子农民,又跟农民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周世民都感到惊讶,但是,他从中能感觉到曾毅是个真正懂得农民农业,又愿意真心实意解决问题的好领导。 “我相信曾主任!”周世民最后说了这么一句,五十几岁的庄稼汉子,不可能肉麻地去讲那么多奉承的话。 曾毅看着远处的农田叹了口气,道:“万水乡的炒蒜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周世民道:“我自己家里就种蒜,还是种蒜专业户,虽然我在家里三令五申不允许炒蒜,可我的两个儿子都背着我,借了钱去炒蒜。”说起这个,周世民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曾毅的眉头就深锁了几分,疯狂到借钱都要去炒蒜,这已经完全被暴利冲昏了头脑,面对这种情况,自己更难处理啊,不干预是自然崩盘,干预了则是立刻崩盘。虽然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既然你要追求暴利,那就得承担其中的风险,但如果是这么惨重的代价,曾毅还是有些难以下定决心。 “去年行情就有些维持不住了,往年新蒜收获的时候,蒜价是最低的,平时蒜价比较高,可去年很反常,在收获间隔期内蒜价却开始往下走,从两块四五一直跌到八九毛钱,史志勇这些囤蒜大户一边喊着蒜价还会涨回去,一边已经暗地里在偷偷出货了,可惜间隔期内蒜的需求少,没出多少货,反而把价格给砸低了。”周世民继续向曾毅说着,道:“这样下去,大家全都得死,一个都跑不掉,万水乡几个囤蒜的大户商量之后达成一致,要趁着新蒜收获期全国蒜商云集之际,再次把蒜价拉起来,鼓动蒜农惜售,却把自己手里的货清掉。” 就算周世民不讲,曾毅也已经想到这个可能了,这个时候把价格拉高,不仅仅是给蒜农一个错觉,也是给蒜商一个错觉,大家都会觉得蒜价还会再涨,于是蒜农惜售,蒜商拼命吃货。 等史志勇这些人把手里的货出得差不多,那么倒霉的就是蒜农了,他们会眼睁睁看着手里的蒜从宝贝变得一文不值,蒜商们甚至会赔得倾家荡产,蒜商收购能力下降,还会影响到未来几年内的大蒜收购,吃亏的还是蒜农。 “你说的这些情况,我知道了!”曾毅没有给周世民一个肯定的答复,但也没有置之不理,曾毅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虽然炒作是市场化的手段,你很难以行政力量去进行干涉,但炒作和炒作的性质,甚至炒作的结果都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是炒作,炒黄金曾毅就懒得去管,因为黄金的价格就算涨到天上去,也跟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说到底,它不是个必需品,而大蒜之类的东西则不同,它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品,大蒜涨价,就意味着很多人要从原本就不多的收入里面,拿出更多的生活成本。 平时看电视报纸,也会有很多诸如“奔驰轿车大减三十万”、“阿玛尼打五折”之类的消息,可这些跟老百姓关系并不大,普通老百姓每天要盘算的,则是“菜是不是涨价了”、“蛋好像又贵了”、甚至连以前常去的大澡堂子,现在洗澡的价格都翻番了。 奢侈品降价的同时,普通消费品却在涨价,这就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劫贫济富,这意味着穷人要交更多的税,而富人却省了一大笔开支,在一定程度上,这甚至还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 所以不管是中外各国,都会严格控制生活基本物品的价格稳定,人什么都可以不要,但吃喝却是绝对离不了的,生活基本物品的价格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路边听完周世民的汇报,曾毅就返回了市里,进城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忙了一天还没顾上吃饭,司机老张主动邀请曾毅到自家的面馆去吃面,曾毅也懒得再去找吃饭的地方了,就接受了老张的邀请。 老张家的面馆很小,就开在小区的门口,总共十多个平方的面积,除去厨房,也就只能摆下四张桌子了,此时饭点没过,吃饭的人很多,里面已经完全没有位子了,老张一看,急得满头是汗,自己把领导请来吃饭,却没有位子,这算怎么回事啊。 老张的媳妇正忙着端面算账,看到老张领来一个客人,只当是老张新认识的朋友,便道:“里面没位置了,要不在外面支张桌子吧!” 老张也没辙了,回头看着曾毅,脸上全是歉意。 “那就在外面吧,透气!”曾毅笑了笑,他确实有点饿了,现在赶紧填饱肚子才是正事,总不能再跑别的地方去吧。 老张看曾毅没有意见,哪敢迟疑,赶紧从屋子里的角落搬出一张收好的折叠桌,很麻利地摆在路边,然后搬来椅子,还把桌子仔细擦了一遍,道:“曾主任,真是不好意思,平时没这么多客人。” “客人多了是好事啊!”曾毅呵呵笑着,往那里一座,顺手还招呼老张也坐,道:“今天辛苦你了,跟着我跑了一天,到现在水都没喝一口。” “那都是应该的,肯定没有曾主任辛苦!”老张说着,又到里面给曾毅拿出冰镇的饮料和两盘凉拌的小菜。 等面的工夫,又来了两位客人,也没地方做,就跟曾毅和老张挤在了一桌,曾毅倒是没什么,老张却是很不自在,平时最怕店里没客人,今天却只嫌客人多。 面很快端了出来,是中化市很常见的海鲜面,老张特意嘱咐过了,面子加了很多料,上面的海鲜堆得很实在。 “曾主任,有些简单,别嫌弃!”老张拆开一双筷子递给曾毅,道:“不过我爱人的手艺还过得去,您尝尝看。” 曾毅已经饿得呱呱叫了,接过筷子就扒了一口面,然后又夹起一块凉菜,道:“味道好得很,你也快吃吧!” 老张看曾毅吃得痛快,完全不介意自己面馆的简陋,这才松了口气,端起碗也呼呼地吸起了面条。 一碗面快吃完,远处响起喇叭声:“把外面的桌子收了,赶紧收了!” 曾毅直道倒霉,这一听就是城管来了,老张更是脸都黑了,好心好意请曾主任吃顿饭,怎么谁都不给脸呢。 老张媳妇听到声音从里面跑出来,道:“老张,你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收桌子!”说着,老张媳妇只对另外两位客人道歉,道:“不好意思,麻烦两位先到屋里去吃。” 屋里要是有座位,大家也就不用坐外面了,曾毅很无奈地端起碗,呼呼把剩下的一口面吃掉,然后帮忙把凳子搬到了屋里,而剩下的两位客人,只好郁闷地站在那里黑着脸扒面。 好在城管只是用喇叭喊了一声,也没有下车,而是开着车缓缓地驶走了。中化市经济发达,企业众多,所以财政比较宽裕,这要是换了在南江,免不了又是一阵鸡飞狗跳了。 曾毅有些哭笑不得,这顿饭吃得真是离谱啊,他把凳子放下,便对老张道:“我已经吃好了,这面不错,吃完胃都觉着舒服啊,谢谢你的款待。” 老张直抱歉,道:“曾主任,真是不好意思。” “见外了,这面真的挺好,等有时间了,我还要过来再吃一次!”曾毅笑着宽慰两句,道:“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可以下班休息了,我也要回去洗个澡。” “我送曾主任回去!”老张的面还剩了半碗,也顾不得吃了。 “不用,不用!”曾毅拦住老张,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要散散步,你就不用管了!” 说完,曾毅也不等老张再纠缠,就迈步走了出去,左右一辨方向,就朝左边走了过去,很快消失在人群之中。 “刚才那人是谁?”老张媳妇此时问了一句。 “那是我们农委的主任,市领导!”老张道了一句,只怪自己爱人没眼色。 老张媳妇有点意外,不过又不屑道:“这么年轻,不会是假的吧?我可告诉你,咱们这是小本买卖,别总是带人来店里白吃白喝。” 老张还想解释一下,最后选择了闭嘴,让曾主任吃了这么一顿饭,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得好。 回到家里喝了杯水,刚刚喘了口气,徐力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老板,你交代的事情有眉目了。” “说说看!”曾毅又打起了精神。 徐力道:“门板上的那两个图案经过辨认,确认是狗和老鼠,这是示威性的报复!” 曾毅愕然,狗和老鼠,这不是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嘛,曾毅第一个念头,就想起了李介桐,当时自己拉来火电厂收购秸秆,可不就是插手管了李介桐的事吗? 第七五一章 最坏打算 不过转念一想,曾毅又觉得把李介桐想得太不堪了,堂堂的一个副市长被薄了面子,他就算是非常生气,也不至于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再者,市长要对付自己的下属,有的是各种手段,何必舍近求远呢! 或者,很可能还高估了李介桐呢,李介桐就是个眼高手低的人,能说不能做,他生气,也未必有报复的胆量。 曾毅就把李介桐给排除了,至于覃金党,也被曾毅给排除了,覃金党自从上次开完会,就老实了很多,最后就剩下方明县的高纪达,曾毅想了想,也觉得不太可能,高纪达确实有动机,但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事情发生在中化市,这可不是高纪达能够一手掌控的地盘。 退一万步说,他们这样对付自己,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又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除了有可能让他们身败名裂变成笑话外,曾毅觉得他们一点好处都占不到。没有好处的事,谁去做呢! 这样一想,曾毅就有些纳闷了,既然不是同僚做的,那么会是谁呢,自己在中化市可没有得罪

相关推荐: 提示这么随意,要怎么完成任务   远在天边_新御宅屋   错嫁,先婚后爱   与君欢_御宅屋   她是一团小狐狸(NPH)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   婚姻裂痕:妻子的秘密   不能OOC的大家闺秀   好孕快穿:养崽气运之子被团宠了   我怀了男主的崽[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