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无限沉沦(高H双C) > 第211章

第211章

买就是不孝。 从这个角度讲,有经济基础的老人不是不愿意为自己的养老消费,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谁才能为他们提供真正的养老服务。 曾毅看没有人讲话,就主动说道:“那我先讲一讲我们小吴山新区对这件事的一些想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董力阳就道:“曾主任请讲,抛砖引玉不敢当,但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嘛,毕竟这件事也关乎到所有投资项目的成败。” “在小吴山项目启动之前,我们对全国很多类似的项目也进行了考察,从全国来讲,各地的疗养院可谓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以‘长寿之乡’为主题的,也有几十家,但没有一家真正做成气候,很多目前已经走不下去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地方大多都位于偏离大城市很远的地方,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也不达标,而且所处的周边,也都是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不存在养老消费群体。而小吴山在这方面,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紧邻人口超千万的大都市荣城,再加上白阳市,老人群体的数量远超百万,其中拥有消费能力的,占了绝大多数。所以我们在规划之初,就确定了‘生态、疗养、休闲、度假’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今天不会变,明天也不会变!” 顾宪坤微微颔首,看来曾毅推出小吴山项目,并不是针对星星湖而去的,他的思路完就是商业思路,可行性非常高,把小吴山的优势讲得非常清楚。 “根据这个发展思路,我们拿出了以下几条措施:第一,邀请军医院入驻小吴山新区,目前这件事已经达成了合作意向,进入了选址阶段;第二,联合南云医学院、南云医学慈善基金、戴维医学基金,在小吴山新区设立一家高水准的老年人服务中心,针对各年龄段、各体制的老人提供最专业的保健服务,并且从居住环境、设施配备、饮食结构、文体娱乐、心理健康等所有方面进行细致严谨的科学研究,着手建立老年人服务体系标准,并在这方面和辖区内所有酒店、度假村等经营性企业进行尝试性的合作;第三,建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对小吴山新区的养老产业进行投资和扶持,投资基金所获赢利,用于逐步解决小吴山失地农户的养老问题。” 曾毅说完这些,就看着会场所有的人,道:“在座的都是商界精英,见多识广,我希望大家能为我们把把关,做一做出谋划策的工作!” 会场的人听完曾毅的措施,反倒面露轻松之色。有军医院的入驻,小吴山新区的价值就会倍增;设立老年人服务中心,就解决了老干部在小吴山的养老服务问题;再加上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小吴山的养老大旗,基本就竖了起来。 如此一来,自己投资的成功几率也会跟着大涨,曾毅明着是在抛砖引玉,其实是给自己投资商们吃定心丸啊! 有了曾毅的几条措施打底,大家就踊跃了起来,纷纷发表了一些自己看法,比如公共服务对老年人免费、建立专业的老年人保姆培训机构,曾毅一一记在了本子上。 “关于养老产业的事情,我们会在综合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具体的措施和方案,给予公布实施!” 等没有人发表看法时,曾毅把本子合了起来,脸上微微笑着,其实这也是个摸底,从这些企业代表的踊跃程度上,也大概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投资意愿。 他接着说道:“第二件事,是关于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基石投资商的问题。” 顾宪坤就把头抬了起来,其他人也是纷纷看向曾毅,这个问题推介会那天曾毅就卖了个关子,但根据大家的推测,无非就是基石投资商享有更大的优惠政策罢了,其它的开发区,会有一类项目、二类项目之分,小吴山新区估计也是换了个说法而已。至于具体能有多优惠,大家就不知道了。 “确定基石投资商的本意,是希望企业能以小吴山为生长基石,小吴山以企业为发展基石,我们双方共同建立一种值得信赖、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曾毅笑了笑,道:“放到具体层面,基石投资商在税收、政策方面会享有更大的优惠,尤其体现在土地出让金的返还上面,普通投资商按照10%—20%的比例进行返还,而基石投资商享受30%的返还比例。” 心道果然不出自己所料的同时,大家也有点小失望,这个优惠幅度还不错,但似乎体现不出基石的意思吧? 第四一六章 路远(下) 曾毅就继续解释道:“我们更欢迎那些愿意扎根于小吴山的长期投资商,这是纳入基石投资商行列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为了体现出基石的真正意义,我们打算把基石投资商也纳入到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之中,而且投资的金额也不用额外再进行投入,基石投资商只需把土地出让金返还的三成,拿出其中一成注入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即可。” 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大家本以为能有更大的优惠呢,谁知道却是让大家掏钱参与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大家一起来搞养老这件事,从这个角度讲,确实有点体现出基石的意思了,不过,这似乎不是大家想要的。 包括李伟才都是非常意外,他并不知道曾毅的基石投资商会是这么一个计划。 曾毅此时又笑了笑,道:“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大家也可以选择不加入基石投资商。” “既然要做,那不如就痛快一点嘛!”董力阳率先表了态,道:“一成太少了,返还的三成土地出让金,我愿意全部注入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久泰集团也愿意做小吴山的基石投资商。” 在座的全是人精,但要论算账,绝对没有人比董力阳更精明了,他之所这么痛快,是因为已经算明白了这笔账。 一些新启动的开发区,出于初期招商引资方面的需要,会把投资商拿来买地的土地出让金,再返回一部分给投资商,用于扶持和补助。但是,这笔钱对于某些投资商来说,也有些不好处理,主要是难以入账,如果算作是营业外收入,就得交一笔企业所得税;如果用来冲减土地成本的话,将来房子盖好再卖的时候,可能因为土地增值而缴纳的土地增值税,还要远远高于这笔返还金。 如果直接注入小吴山新区的养老产业扶持基金,就把这个问题给规避了,不但不用纳税,而且还可以享受投资带来的红利,既然是投资基金,必然会有收益。 当然了,你怕风险的话,也可以不加入基石投资商,那么非但享受不到的更大的优惠政策,而且拿到手的土地出让金,也只有20%!另外那10%,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被小吴山新区纳入了这个投资基金,你照样也拿不到。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加入呢!董力阳的考虑就是这么简单! 不过,他也问了:“曾主任,这个投资基金,届时由谁来进行管理?”如果政府人员自己管理的话,那董力阳就得再考虑考虑了。 曾毅道:“所有的基石投资商,都是基金的理事,具体的管理、经营、投资,自然由基石投资商来做决定,或者是委托的专业人员来运作。财务方面,由我们双方共同派驻财务人员,并且委托第三方进行审计。” 顾宪坤沉思片刻,然后看着大家,淡淡问道:“好像我们这些人,还从来没有同时做过一个项目吧?我觉得这个事情挺有意思,我们名仕集团愿意做小吴山的基石投资商!” 这是顾宪坤今天的第一次讲话,不过一下把所有人都给点醒了。 在座的全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和龙头企业,如果集合了大家手里的所有资源和优势,还干不成一件事,那岂不是咄咄怪事?可能每个企业拿出一成的土地出让金,数量不会很大,但大家的集合到一起,规模就十分可观了,可以办很大的事。而且这个投资基金是由大家来负责投资的,那风险就处于可控状态! 不过,相比其中的收益,大家更看重的是这个平台,这个投资基金,其实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彼此合作和交流的平台,这可是花钱买不到的。要说大家每年在那些商务会所里缴纳的年费,也不是个小数字啊! “由小吴山新区注入的资金,大概有多大规模?”有人问道。 曾毅道:“起始额度为两亿,以后每年都会增加!” 李伟才听到这话,大手一颤,用来做笔记的钢笔差点就掉了出去,他赶紧伸手一捞,才不至于出了丑。 作为小吴山新区的直接负责人,李伟才是再清楚不过了,荣城方面的土地置换资金虽然是到位了,但小曾主任明确表示这笔钱只用于征地拆迁,换言之,小曾主任的手里根本就没有这两个亿,这完全是一张空头支票啊! “不过,这笔投资的锁定期为十年,十年之内大家可以享受分红,但不能赎回,而且十年内要进行分红的话,其中的八成要用于小吴山新区的养老事业,十年之后,分红不再受这个比例的约束!”曾毅又补充了一句。 李伟才此时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小曾主任前段时间让自己做过一项调查:如果再额外补偿给失地村民一笔钱,数目大概是每人一万左右,算下来,一户人家就是几万块,村民们拿到这笔钱,会做什么用途?是否愿意把这笔钱拿来投资养老基金,或者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而根据调查的结果,九成以上村民表示拿到这笔钱之后,首选是盖房,其次是买车,然后是娶媳妇。 李伟才直到现在,才有点明白曾毅的用意了,或许小曾主任之前首选的养老金方案,是打算把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直接返回给村民,然后引导村民进行养老投资。可是村民们普遍缺乏长远的打算,只能看到眼下,他们更喜欢在一些装点门面上的事情大笔消费,却不愿意为自己的未来做一笔投资。 仅有的这点补偿款,被拿去装点了门面,既无退休金、养老金、失业金,也没有社保、最低生活保障,现在又失去了赖以立足的耕地林地,这些失地农民将来要拿什么来养老呢?可能只有天知晓了! 也许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才导致小曾主任最后又改变了注意,选择把这一成的土地出让金拿来成立投资基金,这其实就是在替村民存养老金。 村民嘴上都说要以地养老,但真正做到的却没有几个,而小曾主任眼下的方案,未尝不是一种新思路,很可能走出一条“以土地出让金来养老”的新路子、新模式。 土地出让金,本来就是要用于土地原先所有人的安置和搬迁工作,以及补偿这些人的损失,但事实上呢,因为产权的不明确,就出现一种怪相,全民所有,其实就是全民没有,集体所有,就是集体没有。 于是,本来应该返还给失地村民的土地出让金,却返还给了招商来的企业,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返还给企业的比例越高,土地成本也就越低,低成本征地之下,没有强拆强征,才是咄咄怪事呢! 作为小吴山新区,本身没有制定政策的权力,这个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是市里定的,小吴山只能执行。但小曾主任还是以设立扶持养老产业专项资金为由,硬是虎口拔牙,挤出了这一成资金,用于失地村民的养老。 说实话,这让李伟才有点纳闷,在他的印象中,以前小曾主任可是只专注于做事,很少去涉及这种大方向的问题。如今的养老问题,是困扰国家和政府的一个大难题,上下都在想办法,但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小曾主任眼下的思路,就有点涉及到解决这个难题的核心了。 一成的土地出让金其实并不多,但如果所有涉及到征地的项目,都能拿出一成的资金专门用于失地村民的养老,那么至少解决失地村民的养老问题,就算是找到了一条出路了。同时,也避免了部分土地出让资金的流失。 李伟才可以说是最了解曾毅的人了,他这次完全猜对了曾毅心中的想法,曾毅确实是在尝试着找到一条解决进行失地村民养老问题的好办法。 到白阳高新园区之后,曾毅就翻过高新园区之前的土地往来账目。在诸葛谋执政期间,高新园区三年共有高达27亿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再加上市里补贴的土地补偿费,以及配套设施建设费,总数目已经超过了五十亿。 而曾毅到高新园区上任的时候,高新园区是什么光景?管委会甚至连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园区内拖欠村民失地补偿的事情普遍存在。 这么一大笔的巨额资金,最后都去了哪里,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厘清的谜团了。 曾毅并不奢望自己就能彻底解决土地出让金中存在的所有问题,有那么一句话,叫做“任你官清如水,怎奈吏滑如油!”。面对整个体制上上下下所有的人,曾毅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他能做到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更多的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上去,用在刀刃上去。 这次小吴山开发,曾毅就向市里申请,要把土地出让金的一成,作为养老产业的专项资金,一部分用来扶持和建设公共养老服务设备,一部分就是用来投资了。 小吴山新区也完全可以自己来运作这个投资基金,但曾毅却搞出一个“基石投资商”的计划,非要把所有大的投资商都纳入进来,这是要借助这些企业的投资理念,做真正的投资;二是要将投资基金纳入正规管理之中。 如果由政府人员自己运作的话,先不论投资水平如何,单就高昂的管理成本,就已经要压垮投资基金了,再有个监守自盗的,怕是撑不到两年,投资基金也该倒闭关门了,到时候谁的老都养不了,只能是养肥一群硕鼠罢了。 现在投资基金里有了投资商的钱,虽然只是曾毅许诺给投资商的,但也算是投资商的钱,只是暂时拿不到手罢了,那投资商就得自己的钱负责,他们会为小吴山新区打理好这笔基金,积极实现增值保值的目的。 在曾毅看来,这都是投资商应该做的,这些企业来小吴山投资,不管是做生态概念,还是养老概念,利用的都是原先属于小吴山村民的事物,做任何事都需要付出成本,投资商为小吴山的村民做点事情,一点都不过分。 企业和村民不同,企业有风险承受能力,也能做一些长期的投资,比如董力阳的房产开发项目,一般都以三年为一个投资周期;如果是做酒店的话,投资周期就需要7—15年,甚至更久。 所以曾毅将投资期锁定为十年,因为小吴山的整个开发周期,可能就需要这么久,正好体现了“基石”的意义。而且曾毅也只能看到十年那么远了,再远是什么样子,曾毅也说不准,不过他乐观地希望那时候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解决了所有人的养老顾虑。 在仔细询问了投资基金的事情后,今天的邀谈会也就结束了,投资商们需要一个思考和做决定的时间。 送走投资商,李伟才问曾毅:“曾主任,这个投资基金的事情,是不是太复杂了一些?”虽然李伟才很明白曾毅的初衷,但他觉得这样做确实麻烦了一些,远不如多给村民一些钱干脆直接,一刀切多省事。 曾毅笑了笑,道:“这世上哪有什么捷径!其实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了!” 李伟才也就不再多说了,曾毅的话,让他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道:“那养老金的发放是不是可以执行了?” 曾毅点点头,道:“今年我们稍微吃点紧,等明年投资基金产生分红的话,我们可能就轻松一些了,发放的标准,初步定每位老人每月200块钱吧,以后逐步调整。发放的时候,以扶持养老产业补贴的形式发放。” 李伟才点头记下,心道小曾主任也真是用心良苦,办好事还不能正大光明地进行。 第二天,李伟才便在先前已经完成征地工作的三个村子开始发放养老补贴。 这个消息,让那些还没有开始征地的村子有些迫不及待了,小吴山新区的征地补偿标准本身就高,比荣城标准还要高出很多,前段时间还给长寿老人发一次性奖励,现在又要给所有老人按月发放补贴,这么优厚的条件,大家自然愿意。 几天之后,小吴山新区和七位基石投资商签署了正式的投资协议,除了公布投资项目外,还发布了由双方共同设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在小吴山进行长期投资的消息。 按照曾毅的设想,这次可能会有十位基石投资商,现在却只有七位,虽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但自己的计划也总算是正式启动了。这七位基石投资商所贡献的投资基金,预计会有将近两个亿的规模,除董力阳答应要拿出所有的返还金外,其他企业都只是答应拿出了一成的出让金。 不过按照这个规模,也算可以了,这两个亿就是存在银行,一年的利息也不是个小数目,如果进行投资的话,收益会更高一些,等小吴山新区承诺的另外两个亿到位,规模就更为可观了。 受这个消息的刺激,一些观望的小投资商,也迅速确定了投资意向,这些属于是跟风的,想着既然有那么多的大企业都要在小吴山进行长期投资,那就说明小吴山的前景应该是很好的,小企业也有小企业自己的生存智慧。 现在进步落在后面的,反倒是李伟才负责的征地工作,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却面临土地没到位的局面。这也是因为耕地林地的开发,比较复杂,必须由当地政府统一把集体用地征上来,然后变更为国有,之后才能把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开发商。 周末的时候,曾毅接到了冰凌的电话,电话里冰凌笑着问道:“如果我不给你打电话,你是不是就准备把我这位老同学给忘了呢?” 曾毅急忙抱歉道:“这怎么可能呢,实在是最近工作太忙。” “不用解释了,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冰凌咯咯笑了起来,道:“不光是我知道你忙,老冰同志也知道,而且还知道你忙出了成绩呢。” “成绩还谈不上,现在什么都没有落到实处呢!”曾毅笑着说到。 “嗯,老冰同志托我问句话,看你这个大忙人周末有没有空,老冰同志邀请你到家里做客!”冰凌俏皮说道。 曾毅就道:“冰书记相邀,敢不从命,我保证有空!” 冰凌就笑着道:“那就定明天晚上吧,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就按你说的办!”曾毅很痛快答应了下来,冰寒柏邀请,就是明天晚上有再大的事,那也必须先紧着这头。 “对了,那个……”冰凌突然提了个话头,不过又放弃了,道:“算了,还是等见面之后再说吧!” 曾毅摇摇头,也不明白冰凌这话是什么意思,只好道:“那明天见!” “明天见!” 冰凌微微笑着说完这句,就把电话放下,随即眉头却微蹙在一起,显示她有很大的心事。其实她刚才想问的,是关于曾毅在天和园门口站了三天的传闻,这事她是刚听人讲的,但不知道是真是假。 第四一七章 凝冰 曾毅带了些茶叶水果,按照约好的时间,赶到了省委大院的门口。 冰凌依旧是等在大院的门口,看见曾毅的车子,她就往前走了几步,笑道:“你来得正好,我也是刚下班,咱们一起进去吧!” 曾毅心道哪有这么巧,每次自己来,冰凌都是刚好下班到了省委大院门口,何况今天还是周末,医院难道不休假吗,不过曾毅也不拆穿,问道:“怎么样,你最近上班还顺利吧?” 冰凌轻轻把长发撩在耳后,道:“还好,医院的几位老大夫对我挺照顾的,有患者来基本都让我上手。” 两人就一起往里面走,曾毅道:“咱们同学里面,如今真正行医的,可能就只有你了吧?” 冰凌笑了笑,道:“是啊,就属我混得最差了!” 曾毅也笑了起来,当初毕业的时候,大家认为最不可能从医的,就是冰凌,但谁也没有想到,如今却只有冰凌还在做大夫了,而且是中医大夫。范万勤虽然也能算是个大夫,不过进入南云医学院之后,就主要负责教学了。这一点挺让曾毅挺佩服的,以冰寒柏的身份和地位,冰凌随便做什么都可以,不管是从商还是入仕,前途都不会差,这也是很多公主衙内的选择,不过冰凌却选择了继续做大夫,这其实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这个选择很可能会让她难以融入那个公主衙内的圈子。 进了常委一号楼,冰寒柏和吴曼青都不在家。 冰凌请曾毅坐下,然后给曾毅拿来饮料,道:“老冰同志一会就回来了,我妈去下面市里参加一个活动,可能要下周才能回来。” 曾毅就笑了笑,很多人都害怕冰寒柏那凌厉的眼神,曾毅对此倒是不怕,但他确实有点怕吴曼青的眼神,每次吴曼青的眼神从曾毅身上扫过,曾毅就觉得不舒服,虽然说不出是一种怎么样的不舒服,但就是感觉很奇怪。所以听说吴曼青不回来,曾毅还松了口气。 “对了,你昨天在电话里要讲什么事?”曾毅问道。 “是……”冰凌咬了咬一下嘴唇,随即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道:“是行医用药方面的事情。” 曾毅也没有多想,道:“碰到什么棘手的病案了吗?” “也不算棘手!有个患者嘴角溃疡,吃了我的药很久,但总也好不了。”冰凌无奈摇了摇头,道:“今天还跑来医院找我理论。” 曾毅就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你详细说说!” “是上个月的事情了,有个患者过来就诊,当时的表面症状是眼睛红肿、牙龈出血、嘴角溃烂、嗓子痛,我摸了脉,就是上火了,现在天气比较热,上火的人非常多,所以我就开了一剂凉性的药物,让他回家去吃!他吃了药之后,其它的症状都好了,唯独嘴角的溃烂始终不能愈合,到现在仍旧还没好呢!” 冰凌把患者的情况讲了讲,随后把自己的方子又写下来,递给曾毅,道:“这是我当时开的方子,你看看吧!” 曾毅拿起来一看,略作思考,便道:“这方子是完全对症的,没有错!” 冰凌就笑着道:“是啊,我也觉得应该不能错,可患者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我的药没用,没有彻底治好他的病!” 曾毅就道:“嘴角的溃烂不能愈合,只有一种解释,患者把药吃太多了!” “药吃多了吗?”冰凌就坐到了曾毅的旁边,指着自己的那个方子,蹙眉道:“我当时开了三剂的量,这应该不算多吧!” 曾毅就笑着道:“我可以跟你打个赌,病人绝对吃了不下七剂,或许都能有十剂呢!” 冰凌的眼睛弯成一道月牙,亮闪闪地看着曾毅,问道:“那你要赌什么?” “这个……”曾毅抓了一下下巴,一时之间,他还真不知道赌什么好呢。 冰凌就笑着道:“算了,不跟你赌了,我有患者的电话,我现在就打个电话问问!”说着,冰凌从手包里抽出一个电话,然后开机。 曾毅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冰凌常用的电话,一般医生都会有一个工作电话,方便患者在工作时间联系自己,交流病情,但下班或者休假之后,这手机肯定就关掉了,否则这医生怕是就很难清净了。不过,现在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工作电话了,他们的电话甚至成了秘密,生怕病人黏上自己。 冰凌打开电话,然后给那位患者拨了回去,问了问患者吃药的情况,最后放下电话,惊奇地看着曾毅,道:“还真让你说对了,他吃了十二剂!你怎么能这么确定?” 曾毅就道:“你接触的患者少,所以不太明白这些患者的心理,你开的这方子完全对症,患者吃完三剂之后,眼睛红肿、牙龈出血的毛病都好了,嗓子也不疼了,只剩下嘴角的溃烂还没好。那患者就会认为这个药是有效的,只要再把药继续吃下去,嘴角溃烂就能快速愈合,于是就自己再去抓药了!” 冰凌微微颔首,曾毅说得确实有些道理,很多患者认为中医没有副作用,所以吃多了也觉得不要紧,更离谱的,比如有人头疼,吃了一个方子好了,周围如果再有人头疼,他就会拼命推荐这个方子,让别人也吃,所谓的“神方”就是这么产生的。 其实这种观念错得很厉害,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头疼,在中医上可能就有几十种病因,病因不同,治疗的方案自然不同! “既然药是对症的,即使吃多了,那嘴角溃烂也应该好啊!”冰凌问道,对方的嘴角溃烂是因为上火引起的,吃下火的药是对症的,就算是有点过量了,至少也不会造成嘴角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吧! “一般来讲,嘴角溃烂是比较难愈合的,因为人每天得吃东西,吃东西就可能会再次造成创口的撕裂。”曾毅看着冰凌,道:“不过,你接手的这位患者,确实是因为吃多药了!” 冰凌身子侧了侧,淡淡笑着,温柔地看着曾毅,道:“你给我讲讲原因吧!” 曾毅轻轻咳了一声,伸手去抓面前的饮料,冰凌的视线让他有些不自在,等手摸到冰镇的饮料,曾毅就道:“其实道理跟这个冷饮是一样的!” 冰凌就看着那个饮料,眼睛里有些疑惑,不明白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相通之处。 曾毅把冷饮晃了晃,道:“很简单,寒凉类的药物,其实就相当于是冷气了,人热的时候吹点冷气,就会感觉凉快,这是治病的思路。但问题是患者连吃十二剂寒性的药,冷气太足了,就不是热了,而是冷,该烤火了!就像这个饮料,你开足冷气,它就结成了冰!” 冰凌一下就明白过来了,道:“你是说,患者的溃疡无法愈合,是因为血凝不散?” 曾毅就笑着点头,“是!” “我真糊涂,怎么就有没想到呢!”冰凌的眼睛就亮了起来,患者的嘴角溃疡确实是因为上火引起的,但现在无法愈合,却是因为寒凉类的药吃太多了、血凝不通导致的,这个道理,反而更像是冻疮。换言之,患者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是嘴角溃疡的症状,但早已经不是嘴角溃疡那个病了! “经验主义害死人!这个患者就算去找别的大夫看,十有八九也会被诊断为上火,再吃凉药的话,怕是一直也好不了!”曾毅摇了摇头,道:“回头你给他开两剂热药,应该很快就能好!” 冰凌点点头,看着曾毅的眼神有些热切,道:“曾毅,我觉得你真应该继续行医,你是个医学天才!” 在医学上,冰凌对曾毅有些崇拜情结,这也是她继续从事中医的一大重要原因。当年吴曼青患了严重的失眠症,整个人非常痛苦,冰凌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而曾毅连药都没有用,就把吴曼青给治好了。今天更是连患者都没有见,就把病情说得一清二楚,冰凌确实很非常佩服。 曾毅苦笑,道:“现在回不了头了,只能是继续往下走!” 冰凌也知道曾毅是个轻易不会改变决定的人,所以就不再提这个事了,但这让她又想起自己真正想问的那件事,在天和园门口站了三天,这种事听起来很荒诞,但曾毅绝对是个能干出这种事的人。 想到这里,冰凌便有些沉默了,眉心间有一丝淡淡的忧愁。

相关推荐: 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1v1)   父皇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霁月光风(NPH)   欲骨冰肌   小羞涩_御书屋   一支葵花压海棠   兽人时代   The fame   穿成炮灰的我竟然是个万人迷   霸道校草嗜宠乖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