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无限沉沦(高H双C) > 第309章

第309章

老厂,厂子都不见了影,可每个月照样领那份稀薄工资的人也不在少数,说到底,这些人就是不愿意放弃铁饭碗,你不给他们发工资,他们就拿出过去的政策到处去告状。 “你继续说!”何思贤把手里的烟掐死,来福医药的事,现在快把他头疼死了,左右似乎都不行。 曾毅道:“据我所知,云海第一制药厂目前正在筹划建设一座分厂,建设地点还没有最终确定,为此云海第一制药厂的王董事长还来我市进行过考察。而来福医药这两年的扩张速度极快,仅去年就上了好几条生产线,设备和厂房几乎都是全新的,如果能够以此为条件,和云海第一制药厂达成合作建厂协议,我想来福医药的处置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何思贤眼神大亮,这绝对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了,云海制药也是国营企业,双方合作不牵扯任何多余的问题,只要谈好股份分配就万事大吉了,顶多就是谁多谁少的分歧了。 而且这个合作,对于云海第一制药厂也是非常有利的,他们不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就可以得到现成的地皮厂房、以及现成的设备和熟练工人,更不需要漫长的建设周期,只要条件谈妥,来福医药换块牌子就能马上开工生产,云海制药厂的规模相当于是在瞬间扩大一倍。 “你觉得这事有希望谈下来?”何思贤问着曾毅,脸上表情不变,但心里已经很热切了。 曾毅就道:“我跟王董事长有数面之缘,他那一面,我可以试着去做一做沟通工作,但其它方面就需要市里出面了。” 何思贤一拍桌子,道:“只要你能做通王董的工作,我在市里为你通报表扬!”何思贤的调门都高了几度,曾毅说的方案让他大为振奋,这个事情其实只要做通云海制药的工作,剩下的工作就好做了,无非就是佳通市去和云海市做一些官面的协调工作,然后将兼并方案报给省里。 曾毅没有把话说死,道:“能够帮市里分忧解愁,也是份内的职责,不敢要什么表扬!” 何思贤这下露出笑脸,道:“小曾啊,这件事你要抓点紧,我可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曾毅讲完,也不多耽搁,站起来告辞,道:“何市长,要是没别的事,那我就走了。” 何思贤这才看到曾毅坐了半天,秘书连一杯水都没送,当下沉着脸道:“下面这帮人办事真是太不经心了,等小曾你下次来,让你尝尝我珍藏的好茶!” 曾毅呵呵笑着站起来,道:“看来我以后得常来向市长汇报工作了。” 曾毅推门走出来的时候,把门口的秘书吓了一跳,他已经看到市长何思贤特意从办公桌后面走了出来,站在办公室的中间在目送曾毅,这可是很大的礼遇了,就是市里各局办的一把手,都很难享受到这个待遇的。 秘书惊诧万分,老半天还摸不着头脑,刚才曾毅进去的时候,市长可是雷霆震怒,只差没有摔杯子砸人了,怎么才这半会的工夫,市长就又变得和风煦日了,这曾毅到底给市长施了什么魔咒啊! “小刘,你送送曾毅同志!”何思贤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秘书这才回过神来,急忙应着,道:“好的,市长!”说着,赶紧朝曾毅一抬手,道:“曾县长,我送送你!” 从市政府大楼出来,曾毅也没有耽搁,直接乘车就前往云海市,在路上他约了云海第一制药厂的王董事长见面。 对云海制药厂和来福医药合并重组的事,曾毅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因为这事对于王董来说,也是个捞取成绩的好机会。不用花费几个钱,就能把云海制药厂的资产规模扩大,这是很厉害的资产运作典范了,而且曾毅还有一道杀手锏,让王董根本无法拒绝。 晚上见到王董,曾毅把自己的来意仔细讲明,道:“王董,机会就在眼前,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王董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拒绝,而是笑着打哈哈,道:“曾县长,要是我们重组了来福医药,那在丰庆县投资设厂的事情可就泡汤了啊。” 曾毅笑道:“我当然是希望王董能够在丰庆县投资,可作为老朋友,我也不能挡着你升官发财的大道啊。” 王董的耳朵一下就竖了起来,心道这里面还有升官发财的大道,为什么自己就没看出来呢,不过他还是故作疑虑,道:“机会确实是个机会,不过你也知道,来福医药如今就是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这个风口上我去谈重组,怕是会影响到云海制药本身的声誉啊!” 曾毅笑了笑,举起酒杯递到王董面前,轻轻一磕,道:“王董,我们省里的顾省长,也是从企业口出来的,成绩辉煌,不知道在这方面,你对顾省长的了解有多少?” 王董先是稍稍一愣,随即脸色就开始红得冒光了,心道自己果然就是个睁眼瞎啊,这么一条升官发财的捷径,如今就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自己竟然一点都没看出来,还多亏曾毅给点了出来,否则自己就成了天底下头一号的糊涂蛋了。 东江省的省长顾明夫,就是出身于国营企业,最引以为傲的成绩,就是依靠自己的运作,将一个几十人的小厂,在短短几年间发展为一家资产数十亿的大型国企,顾明夫也正是凭借这份资本,才得以一步步走上东江省省长的高位。 对于顾明夫的这些光彩事迹,东江省的企业家岂会陌生,尤其是顾明夫那几个精彩的资本运作案例,王董几乎都能倒背如流了,他很清楚,顾明夫能让那个小厂腾飞的最关键一步,就是以小吞大,趁着一家大企业麻烦上身的时候,将其一举吞并,重组为一家全新的企业。 这跟眼下的来福医药何其相似啊! 回过神来,王董举着杯子的手都开始颤抖了,这是因为极度的兴奋,曾毅讲的没错啊,如果自己趁这个机会吞下来福医药,那当重组方案报到省里去的时候,顾省长岂能不对自己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这根本就是顾省长得意手笔的翻版嘛! “曾……曾县长……”王董一激动,手里的酒都洒了出来,他却浑然不觉,道:“这件事不是不能谈,具体该如何运作才好,你再给我详细讲一讲,我慎重考虑考虑……” 王董心里太清楚了,曾毅那是在顾省长耳边说得上话的人,只要他肯帮忙的话,自己铁定能进了顾省长的法眼。 第六二三章 重磅二改 第二天上午,在曾毅的陪同下,云海第一制药厂的王董领着一班人马就到了佳通市,前来考察兼并重组来福医药的事情。 得知消息的何思贤,打破以往惯例,亲自到市郊的高速路口进行迎接,可见他来福医药的事情把他折磨得有多痛苦,他恨不得立刻就把这个包袱甩出去。 参加完市里的接待会,曾毅就返回了丰庆县,后面的谈判是云海制药厂和市里之间的事情,他不方便过深参与。 回到县里的时候,包起帆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早早地等在了曾毅的办公室门口,他对曾毅的手段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桩让市领导都束手无策的事情,曾县长一出马,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基本得到了妥善解决。 “老板,听说云海第一制药厂打算重组来福医药?”包起帆明知故问,想从曾毅嘴里得知一些更具体的内情,要说服云海第一制药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否则市里也不用坐困愁城,也不知道曾县长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仅仅一个晚上过去,就让云海第一制药厂的人迫不及待地赶到了佳通市,彷佛慢上一步就要被别人抢了似的。 包起帆是怎么也想不明白,来福医药明明就是块臭狗屎了,怎么可能还会有人来抢呢。 曾毅此时的心情不错,呵呵笑着道:“包主任的消息很灵通啊!” 包起帆也附和着笑,换了别的场合,领导讲这句话,多半是批评下属多嘴多舌,但曾毅这么讲,却是在表扬包起帆办事卖力,包起帆得到表扬,心里十分高兴,道:“我知道曾县长你始终在关注来福医药事情的进展,所以我就多打听了几句。” “来福医药的事情不解决好,县里也没有好日子过啊!”曾毅道了一句。 包起帆直点头,这倒是句实话,事情是因丰庆县医改招标引起的,如果来福医药的摊子收拾不好,市里岂能对丰庆县有好脸色,他又问道:“云海第一制药真要重组来福医药?” 曾毅微微颔首,道:“八九不离十了!”这件事其实基本是板上钉钉了,王董急于做出政绩,而佳通市急于甩包袱,双方应该属于是一拍即合,这件事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撮合这两家药厂进行重组,曾毅已经盘算很久了,他原本也考虑过江波医药,可后来一细想,觉得希望不大,一是国企被民企兼并,在监管层很难得到通过;二是来福医药的规模太大了,每年几十亿的销售额,江波医药要想吃下这个大家伙并不容易。 思来想去,曾毅还是决定走云海第一制药的路子,只有这条路才是解决来福医药后续问题的最佳方案。 医药企业的黑幕已经揭开,周子君也被扳倒,曾毅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不打算再把这个恶人继续当下去了。眼下省里的一号已经对曾毅有了看法,如果再和市里把关系彻底搞僵,那曾毅在丰庆县的工作都无法开展了。 曾毅并不是个蛮干的人,每走一步,他都会想好事情可能发生的后果和应付对策。 “打得出去,又要收得回来”,这是方南国始终在训导曾毅的一句话,方南国很了解曾毅的习惯,想让曾毅不捅娄子,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要求曾毅在捅娄子之前,必须先想好预案,要做到谋定而动。 包括这次让古飞渡去整顿煤矿,也是曾毅的谋定而后动,不让古飞渡管理煤矿,上级肯定不放心,所以曾毅干脆事先画好了圈,然后再让古飞渡这头拉磨的驴子去转圈,一来古飞渡去整顿煤矿,上级的意图得到了执行,领导自然放心;二来让古飞渡去做这件事,有利于事情的善后。 龙窝乡煤矿要收回来,还涉及到一些交割的问题,上级既然派古飞渡下来做这件事,那古飞渡必然和省里的调查组的关系不浅,他肯定会协调督促调查组尽快出结论的,好把煤矿问题彻底解决。 这件事如果曾毅去做,肯定就会麻烦连连,搞不好调查组会一拖再拖,迟迟不给结论。 包起帆旁敲侧击地问了半天,也没弄清楚曾毅到底是如何说服云海第一制药的,最后只能作罢,心道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啊。 三天之后,正式的消息传出来了,云海第一制药厂已经和佳通市签署了重组协议,今后来福医药将不复存在,在重组之后的佳通市分厂,云海第一制药将占据七成的股份,佳通市仍然保留三成,但不再干预厂里的任何人事任命和经营决策上的事情。 来福医药的这个烂摊子,就算是妥善得到了解决。 重组方案报到省里之后,得到了省长顾明夫的亲笔批示,在这份批示中,顾明夫不但重重地褒奖了云海第一制药厂,肯定了云海制药厂的这种经营战略,而且还鼓励省内的国营企业要用于通过一系列的重组兼并,打造出几个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大型企业集团。 顾明夫是从国企出来的,很善于经营,也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在一些不充分竞争的领域,市场始终都是处于国企的绝对垄断之下,但在所有充分竞争的领域,国企却是节节败退,被私企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的领导做官重于做企业,企业不是自己的,赚的钱也不是自己的,他们没有经营企业的积极性,所以很难在国企中发现几个真正懂得经营的人,这次云海制药重组来福医药,让顾明夫很是高兴,这是一次很成功的资本运作。 紧跟这份批示的,还有省里特批的一笔重组扶持资金,算下来,云海第一制药厂几乎是没有花费一毛钱,就拿下了来福医药所有的资产和人力资源,资产规模瞬间扩大。 王董对这个意外的结果感到非常惊喜,还特意来到丰庆县向曾毅道谢,并且打了包票,说是一定会介绍更多的医药企业前来丰庆县设厂投资。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新常委到丰庆县也有两个多月了,龙窝乡的煤矿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丰庆县关掉了所有的小煤矿,并且集合这些煤矿的所有资源,准备筹建一家仅有新煤矿。 古飞渡凭借整顿煤矿有力,终于在丰庆县站稳了脚跟,只是在曾毅那耀眼光环的对比下,成绩就有些显得不那么起眼了。至于其他两位新常委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丰庆县此时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韦向南,她是代表南云医学慈善基金来的,要与丰庆县签署一项合作协议。 丰庆县的医改试点政策推出有一段时间了,效果正如曾毅所料,在提高中医门诊收费之后,县医院的中医门诊量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是激增数倍,甚至也像西医门诊一样,患者开始排起了队。 患者也是会算经济账的,来看中医门诊费虽然贵了一点,但药钱便宜,不用楼上楼下地折腾,最重要的,中医大夫的服务质量直线上升,谁的患者多一些,谁的收入就多一些,而要争取到患者,就要靠实实在在的医术和口碑了,县医院的几个中医大夫,最近这段时间把看家的本事都使出来了。 曾毅的这个政策,让医生终于不再像个生意人似的,每天都要算计自己如何多开点药、开贵药才能保持住自己目前的收入水平不降低,而是让医生开始回归到医术本身,重视和提高自己的疗效和服务质量。 虽然目前还只是涉及中医,但这个结果让曾毅很受鼓舞,接下来他要推出的新政策,才是这次医改试点的重头戏。 其中重中之重的一个政策,就是要打破医保报销的区域限制,也就是他将要和南云医学慈善基金联合运作的这个项目。 在现行的医保政策下,患者看病受到了很大的行政区域限制,比如丰庆县的百姓如果在县医院接受治疗,那么医保报销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八成,最低也有五成;而如果到市里去看病,这个报销比例就很低了;再到省里去看病,那费用就完全由患者自己担负了;如果是去外省,那几乎就没有任何报销的希望了。 可问题是,以丰庆县的现有医疗水平,在很多重大疾病上是根本没有治疗能力,患者为了求生,只能选择去外地的大医院去治病,所以才会有“大病返贫”的情况时时发生。 丰庆县只是个小小地方,想要实现全国联保根本是痴人说梦,而且也不现实。在医疗资源高度向大城市集中的现实条件下,如果实现全国联保,那结果一定就是患者把大城市的大医院挤爆,谁都想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可最后谁也享受不到,反倒是能够受罪。 但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曾毅就走了一条曲线。南云医学慈善基金目前步入正轨,和全国所有的大医院在一些重大疾病上都有合作项目,而且对全国各大医疗机构的资源了如指掌,如果只是在几个重大疾病项目上实现丰庆县的全国联保,曾毅认为还是可以办到的。 这次丰庆县打算和南云医学慈善基金在新生儿先天心脏病、白血病、肾功能衰竭等几个重大疾病上首先展开试点合作,为期三年。 每年丰庆县会向南云医学慈善基金注入一笔资金,委托南云医学慈善基金根据丰庆县具体患者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筛选有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负责联系住院并安排治疗,事后由南云医学慈善基金和医院方面进行费用结算,然后再和丰庆县进行一次结算。 通过南云医学慈善基金这个中间环节,丰庆县如果有群众患了合作项目中的任何一项重大疾病,就可以通过南云慈善基金快速得到优质的治疗服务安排,并且还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 最重要的是,南云医学慈善基金是专业机构,其本身定位就是提供重大疾病的援助医疗,他们和全国所有大型医疗机构都有合作,很熟悉这些医疗机构的优势资源所在,能够非常准确而专业地就安排患者享受到正确的治疗服务。 比起患者拖着病体在全国瞎打听、乱求医,在大医院里通宵排队取号,丰庆县的这个措施不知道要强了多少倍,要知道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他们不是死在病床上,而是死在了求医的路上,“看病难”有时候比病魔更加折磨人。 曾毅这个举措,可谓是一举多得,让丰庆县的百姓享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 至于其它的举措,也有几条比较重要的,比如逐步解决西医大夫的收入问题;比如鼓励全科医生,创办社区医院,小病就近治疗;比如建立全县医疗资源联动系统;比如针对特定人群的特殊优惠,老年人接受白内障治疗免费,产妇顺产可以享受千元补贴,青少年在县医院配镜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 如果之前第一次推出的政策,是让所有人集体反对的话,那么丰庆县第二次推出的政策,曾毅相信至少可以赢得大多数人的喝彩。 韦向南这次来到丰庆县,一是代表南云医学慈善基金而来,自从龙美心失踪后,基金的事务就是由韦向南来负责的;二是韦向南要看看曾毅现在的工作环境;第三则是她还想向曾毅打听一些事情,准确地讲,是关于她父亲韦长锋能否再进一步的事。 顾迪得知韦向南来了东江,还特地从云海跑了过来。 领着二人在县里转了一圈,站在检测试剂厂破土动工的工地前,顾迪颇有些感慨,道:“以前在南江的时候,方书记就对老曾有句评语,说他有点石成金的本事,现在看来,果然是一点都不假啊!每次来丰庆县,我都能发现一些新的变化,是越变越好了。” 韦向南则是看着曾毅,道:“对方书记看人的精准,我始终深信不疑。” 曾毅则是笑着摆手,然后指着工地上的一堆砂子,道:“你们就别开我的玩笑了,我要真有那本事,丰庆县岂不是到处都是金山银山了?” 第六二四章 大事小情 “刚才还是一堆砂子,不过现在让你这么一指,我看就是一堆金子了!”顾迪哈哈开着玩笑,完了还一抬手,示意站在不远处的工地负责人过来。 工地负责人看顾迪向自己招手,就匆匆小跑上前,道:“顾总,您有什么吩咐?” 顾迪就指着那一堆砂子,道:“赶紧去找几个人,把这堆金子给我看好了,别让人给我偷走了!” “啊……”工地负责人看着那堆砂子就傻了眼,心道是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呢,还是眼睛出毛病了,这明明就是一堆砂子啊!可看顾迪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工地负责人反倒有些疑惑了,这到底是金子,还是砂子啊? 韦向南笑了起来,无奈地轻摇臻首,道:“顾迪,你到东江两年多了,似乎一点都没变啊,还是那么喜欢说笑。” 顾迪哈哈一笑,道:“今天一高兴,没防备就现了原形!” 看工地负责人还傻愣愣站在那里思揣那堆砂子,曾毅就笑道:“你去忙吧,顾总在开玩笑的!” 工地负责人还有些不敢肯定,视线在砂子和顾迪之间转了两圈,竟然没有要走的意思。 顾迪眉毛一竖,笑骂道:“还站在这里干什么,打算偷走老子的金子吗?” 工地负责人这才回过神来,讪讪一笑,赶紧就朝远处走了,心道我还是躲远点吧,别回头我用了一把砂子,你再找我要一块金子,我亏不亏啊! “这里才刚破土动工,往里面走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要不还是回县里去休息吧,时间也不早了!”曾毅说到。 韦向南微笑着颔首,通过今天的这一番参观,她对曾毅的工作环境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也有了自己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曾毅在丰庆县已经竖起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再加上有顾迪从旁照应,在工作上应该是很让人放心的了。 回来的路上,顾迪看到了马恩和中医馆的招牌,以及诊所门口那长龙一样的车队,就兴致盎然地对韦向南道:“南姐,这丰庆县还有一位大神医,你一定得知道知道!” 韦向南也看到了诊所门口的情形,道:“好大的场面啊!” 顾迪笑道:“老曾单枪匹马,就把东江搅了个天翻地覆,而且一点亏都没吃,只有在这位大神医的跟前,才栽了个跟头。” 韦向南对于这事倒是不清楚,于是就把视线投向曾毅,想知道是怎么回事,眼神中还带着深深的关切。她对曾毅的能力是知道的,不管放到哪,曾毅都不是个能吃亏的人,所以听说曾毅栽了跟头,她还是有些意外的。 曾毅坦然一笑,道:“一物降一物嘛!” 顾迪就添油加醋,把马恩和差点搅黄了曾毅医改试点的事情讲了一遍,最后道:“南姐,说实话,我都后悔当初没学医了,现在的医生可比我这位省长公子还要威风呢!” 韦向南听完,也是哭笑不得,曾毅从政最大的优势就是人脉通天,而这些人脉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曾毅自身高超的医术上的,谁知道这丰庆县还有个翻版的曾毅,同样是医术高超,同样也是人脉通天,偏偏两个人之间,还发生了一场对决,这件事就实在太有意思了,不过好在是妥善解决了,不然两人拼起人脉,还不晓得要引发多大的风波呢。 “话说回来,老曾这次要推出的第二批试点政策,让我都是心服口服!”顾迪说这话的时候,换了一幅严肃的口气,以示自己绝没有在开玩笑。 韦向南也道:“相信这些政策推出之后,一定会对国内目前的医疗环境有所触动改变,这也证明小毅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如果不入仕的话,很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这个改变了。” 顾迪点点头,心里很赞同韦向南的说法,以前他觉得曾毅入仕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现在他反倒觉得曾毅如果不入仕的话,那将是很多人的一大损失。 “希望如此吧!”曾毅无奈地笑了笑,他只求尽自己现有的力量去做好眼前的事情,至于能否改变现在的医疗环境,曾毅并不抱多大希望,但他也相信,自己迈出的这一小步,绝不会没有任何价值。 “不过,我还是希望小毅你以后办事能够更加慎重一些!”韦向南此时很严肃地看着曾毅,道:“保护好自己更重要!” 曾毅点了点头,他明白韦向南的意思,不管是越级挑战上级领导的权威,还是要改变陈如死水的现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换作是其他人,要是也像曾毅这样去干,怕早就被拿下了。 “我心里有数!”曾毅说着,道:“谢谢姐的关心。” “我只是希望你的路能走得更长远一些!”韦向南说到。 顾迪此时又恢复了吊儿郎当的模样,道:“老曾走得越远,很多人的就要无路可走了,可怜啊,可叹!” 顾迪这是在感慨省里的那位牵扯到龙窝乡煤矿问题的副省长,虽然这次的调查并没有涉及到这位副省长,但这位副省长已然是前途尽毁了。之所以没有被调查,只是李德群事先和纪委的专案组达成了默契,调查的高度只能到周子君这一级。如果东江省出了涉及副省长这一层级的大案子,李德群的脸上也好看不到哪里去,而且根本不知道拔出这颗萝卜还要带出多少泥来。 正因为如此,案子才办得如此顺利,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涉案人员就被一网打尽,而且在最短的时间出了结论,如果没有东江方面的默契配合,案子是绝对不可能会如此神速的。 不过,这位副省长表面好像是没有受到牵连,但也暗中接受了组织上的调查,等下次人事调整的时候,就要退居二线养老去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被曾毅弄得灰头土脸、黯然退场的领导了,之前还有孙文杰的先例呢,如果让曾毅继续干下去,还不知道谁要倒霉呢! 顾迪的感慨,正在于此,曾毅简直就是很多人的克星,尤其是这位副省长,他连曾毅是谁都不知道,就稀里糊涂遭了秧。 回县里吃过饭,顾迪就返回了云海,韦向南还要在丰庆县多待一天,等明天和丰庆县签署了协议,她才会返回南江。 晚饭之后,韦向南拿出带给曾毅的东西,主要都是些生活用品,几套亲自挑选的衣服、以及皮带鞋子之类的东西,大大小小装了有好几个箱子。 曾毅笑着把东西收下,道:“如今我大小也是个领导了,这些东西县里都会有专人去采购的。” 韦向南道:“别人再怎么用心,那也不如自家人用心。” 曾毅点了点头,道:“这倒是,姐你难得来一趟,还要搬这么多东西,我是怕你累着。” “你早点把个人问题解决了,我也就可以省这份心了!”韦向南盯着曾毅,似乎想从曾毅的脸上看穿曾毅的心思。 对于曾毅的事情,韦向南算是了解最多的了,就她知道的,对曾毅有心思的就有好几个,龙美心、崔恩熙、叶清菡、冰凌……。除了叶清菡之外,其他几个背景都不俗,就算龙美心高攀不起,但崔恩熙和冰凌的身世也一点都不差,只是韦向南不明白,为什么曾毅丝毫没有要动的意思,而这几个女孩似乎也不着急。 曾毅还是那句话,道:“我心里有数!” 韦向南只得作罢,这种事只能点到为止,过分催促反而会适得其反,她道:“你别总是拿这句话搪塞我,我要看的是结果。” 曾毅就赶紧转移了话题,道:“卫国大哥最近如何?” “每次通电话,都说在学校里憋得慌!”韦向南提到这个,脸上的表情又是好笑,又是好气。 “让他流血出汗容易,让他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确实是有些难度!”曾毅呵呵笑着,道:“他能坚持这么久,已经很不容易了。” 韦向南道:“倒是自从他去了学校之后,我反倒是能睡安稳觉了。” 曾毅心中一叹,韦向南算是很洒脱的人,从来没有表现出不支持汤卫国的姿态,但从内心讲,她肯定也不愿意汤卫国去做那些高风险的工作,曾毅道:“等这次深造完毕,相信卫国大哥肯定能更大展抱负。” “你听到了什么消息?”韦向南问道。 曾毅就道:“上次去京城,翟老还问起皓麟和颖心的情况呢,他对卫国大哥的印象一直不错。”翟老现在每天看着翟谦高,有时候就会想起汤皓麟、汤颖心这对活宝,当时在长宁山的时候,两个小家伙给翟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韦向南对汤卫国的前途倒是不担心,她现在比较纠结的是韦长锋的前途,她道:“来之前,家里的老爷子也提起了你,上次你回南江他没有见着你,挺遗憾的!” 曾毅知道韦向南是这样讲的,但这绝不会是韦长锋的意思,毕竟韦长锋的身份在哪里摆着呢,这么大的事,他不可能儿戏到要向曾毅这个小人物来打听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韦向南这是关心则乱,想试试看自己这里有没有什么消息。 不过,这件事曾毅真的是有心无力,如果是汤卫国,曾毅跑去跟几位老首长提一下,很可能就照顾到汤卫国了,毕竟汤卫国只是个中校

相关推荐: 是掌印的心尖尖儿啊   快穿之不走剧情的男主   穿成修仙文的炮灰女配怎么办   我怀了男主的崽[快穿]   弹幕为何总心疼恶毒男配[快穿]   性冷淡拯救计划   笼中白羽(1v1 h)   强制宠溺,恶毒假千金有大佬外挂   采青 (百合ABO)   八十年代单亲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