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无限沉沦(高H双C) > 第356章

第356章

过别的人啊! 徐力此时接着道:“老板,我怀疑是那天夜市上碰到的小偷,他们很可能还有同伙!” 曾毅顿时恍然,这倒是非常有可能的,当时自己走得急,也没有确认现场是否还有小偷的同伙,这确实是大意了,很有可能是被小偷的同伙给尾随了,或者记下了自己的车牌之类,然后慢慢找上门的。 “抓到的那个小偷呢?”曾毅问道,是不是小偷的同伙干的,只要把小偷提出来审一审就明白了。 徐力道:“我查了,那个家伙已经被放了!” 曾毅就有些吃惊,这个结果让他非常意外,那个小偷行窃被抓了现形之后,竟然直接拔刀行凶,对于这种凶残之徒,怎么可以轻易放掉呢,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纵贼行凶啊!如果当时抓贼的不是徐力,而是换了别的普通百姓,那么现在倒霉的可能就是抓贼的人了。 杜若和陈龙都是警察,曾毅对这一行很清楚,如果是一般的小偷小摸,警察抓了确实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性质不恶劣,只能是拘留之后再释放;可对于那天夜市上的凶徒,则必须要进行严惩,否则很可能会酿成更大的后果。 徐力此时道:“来到中化一段时间了,我发现中化市警察力量很是偏软,市里的小偷非常猖獗,这个月我顺手牵羊,都已经抓到三个了。” 曾毅就皱起了眉头,之前他对市局局长蒋宏的印象还不错,现在听徐力这么一讲,他才觉得这个蒋宏不太称职,警察队伍的首要职责在于打击犯罪,这就要求警察队伍必须极强的纪律性和战斗力,软塌塌的人根本就不适合掌管警察队伍。 “另外,农委被盗的案子,局里事后根本没人跟进!”徐力又道,他自己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个案子局里根本没去办。 曾毅心里一想就明白了,蒋宏很可能是怕查到不该查的人头上,这种性格实在是窝囊,如果换了是曾毅,就会一直往下查,如果是小偷小摸做的,那当然最好,就算查到不该查的头上,那也不用怕,先将把柄拿到手再说。 “这个案子你不用再跟了!”曾毅就吩咐着徐力,现在徐力还不适合冒头,他道:“只要那个贼不离开中化,就还有再次落网的时候。” 徐力就明白曾毅的意思了,道:“我会盯着的!” 挂了电话,曾毅有些郁闷,堂堂的市农委办公大楼,都会被小偷们打砸,这中化市的治安状况还真是令人担忧啊,也不知道蒋宏这公安局长是怎么当的! 第二天,曾毅接到了肖江波的电话,道:“曾主任,我已经打听过了,省内的医药企业都没有上马大蒜素的打算。” “消息确实?”曾毅笑着问道,“真的没有企业投资生产大蒜素?” 肖江波给了曾毅很肯定的答复,道:“不把情况弄确实了,我也不敢对你讲啊,至少东江省的医药企业,是没有这个打算的,这一点我敢保证。” 曾毅就道:“谢谢肖兄了,你这个消息对我很重要。” 肖江波很好奇,道:“曾主任那里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消息,或者是知道有人准备搞大蒜素了?” 曾毅笑了笑,道:“如果真有消息的话,我岂能不告诉肖兄?” 肖江波就笑了起来,道:“我也就随口一问!有事的话,曾主任尽管开口吩咐一声就是了,大忙帮不到,跑腿之类的小忙我肯定能够胜任。” “肖兄言重了,不带这样开玩笑的!”曾毅呵呵笑着,道:“有时间去云海的话,我联系你!” “随时欢迎啊!”肖江波很是痛快,道:“我也很长时间没向曾主任请益了呢!”自从通过曾毅和梁滨副部长建立上关系,江波医药是好事连连,肖江波可不敢忘了自己的这位大贵人。 “那就这样说定了,等下次去云海的时候,我去叨扰肖兄!”曾毅哈哈笑着,应承下这件事。 电话里又聊了几句,等挂了电话,曾毅眉心紧锁,看来自己猜测得不错,《中化日报》那篇报道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那帮炒蒜的人拿出来托市的。 想了想,曾毅拿起电话拨给张卫正的秘书,道:“刘秘书你好,张市长今天什么时候有空?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向张市长汇报。” 刘秘书没敢直接答复曾毅,道:“这样吧,我去核实一下张市长今天的安排,然后给再曾主任您回个电话?” 曾毅也没为难刘秘书,道:“好的,那就麻烦你了!”曾毅心里很清楚,刘秘书这个秘书,岂能对自己老板当天的日程都不清楚,这应该是要向张卫正请示一番。 好在没有等多长时间,刘秘书就把电话打了回来,道:“曾主任,张市长现在就有空,请您过来一趟!” “好的,我现在就过去,谢谢刘秘书!”曾毅道了声谢挂掉电话,就拿起公事包往外走。 司机老张已经等在了外面,看到曾毅出来,就帮曾毅拉开车门,等曾毅上车的时候,老张还道:“曾主任,昨天的事情真是不好意思,没有把您招待好。” 曾毅呵呵一笑,道:“你看你,我都把这事忘了,你怎么还记在心上呢。真没事,虽然吃得匆忙了一些,但面的味道确实好,我很喜欢吃!” 老张这才彻底放心,帮曾毅合上车门,然后在车前绕了一圈,快速跳进驾驶室,点火倒车,朝外面驶了去。 到了市政府,很顺利就见到了张卫正,张卫正一手夹着烟,正在埋头构思什么东西,看到曾毅进来,还跟往常一样,一指面前的椅子,道:“曾毅同志来了,坐吧,小刘去给曾主任沏杯茶!” 刘秘书有些意外,沏茶是自己的本分,所以张市长可是很少特意叮嘱的,他赶紧应了一声,就去给曾毅沏茶去了。 “你来得正好!”张卫正索性放下手头上的事,坐起身子看着曾毅,道:“农委起草的那份秸秆处理办法实施细则,非常好!省领导看过之后也很满意,特意再次表扬了我们中化市!” 曾毅笑了笑,道:“今后我们农委会更有工作的动力和激情!”换了以前,曾毅肯定会谦虚地客套一番,说这主要是市里领导有方,可现在曾毅已经打定主意把中化市的“公敌”做到底了,所以这客套话都免了。 张卫正微微颔首,半天没有讲话,却突然身子前倾,把手里的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道:“曾毅同志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今天过来,又有什么情况要反映?” 在秸秆焚烧的事情上,张卫正确实看到了曾毅的能力和水平,比李介桐高了不止一筹,尤其是曾毅的实施细则拿出来后,简直是无可挑剔,特别是给予秸秆粉碎还田农户补贴那一块,曾毅把账算得太精了,包括中化市目前有多少可用耕地,其中种植经济作物有多少亩,种植粮食作物有多少亩,种植蔬菜又有多少亩,在这些种植面积内,有多少比例是有秸秆需要粉碎的,有那些作物的秸秆是不需要粉碎,这样一算,其实中化市每年也并不需要拿出很多钱。 当时李介桐一看提议就着急反对,实在是愚蠢无比,他这个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干了两年,对于本市的农业状况还没有曾毅这个新来的农委主任熟悉呢。 另外,曾毅还在实施细则里,给出了很多种作物套种的方案,帮助农民更合理地种庄稼而不必烦恼秸秆的问题。通过套种的方法,可以轻易做到秸秆处理不影响播种、两茬秸秆一起粉碎的情况,这其实就是帮农民节省了一次粉碎秸秆的开支。 相比之下,李介桐的表现就实在让人无法满意了,就会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声势大,成效低,还搞得处处局面紧张。 张卫正现在终于明白曾毅为什么能在短短时间内能把丰庆县的经济搞得翻了好几番,正如何思贤所讲,曾毅真有通天的手段。 可惜的是,张卫正无法使用曾毅,现在市里上下都视曾毅如“公敌”,在这种局面下,自己如果格外关照曾毅,那让覃金党之类的心腹和左膀右臂们作何感想,会寒了同志们的心啊! 做领导,难啊! 张卫正心里叹了口气,坐在那里等着曾毅的情况汇报。 曾毅打开公事包,从里面拿出昨天的那份《中化日报》,然后轻轻放在张卫正的面前,道:“张市长,这篇关于大蒜素的报道,不知道您看了没?” 张卫正拿起报纸抖了抖,等看到那个标题,就道:“这篇报道有什么问题吗?”这篇报道张卫正昨天也看到了,心里还挺高兴,万水乡的大蒜产业能够搞大,他当然乐于见到,只是遗憾这个项目没有落在中化市啊。 曾毅今天跑来专门提这个报道,难道是有办法把这个项目争取到中化市吗? 张卫正就有点动心了,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肯定再好不过了,只是他不确定曾毅是不是真有这个打算,再者,曾毅主动跑来找自己提这件事,目的是什么呢,难道是向自己示好? 张卫正觉得不像,曾毅刚到中化市,还有意保持友好态度,可现在基本就是我行我素了,一幅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根本没把中化市的任何人放在眼里,他又怎么会突然跑来示好呢? “据我调查,这篇报道的内容,全是虚构的!”曾毅一句话就把张卫正的幻想打破了。 “虚构的?”张卫正有些意外,道:“曾毅同志,你讲这话,可是要负责的。” 曾毅点点头,道:“我敢打包票,这篇报告就是假的!” 张卫正就诧异了,《中化日报》再不堪,那也是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的中化市官方媒体之一,如果曾毅说《中化日报》刊登了什么虚假广告,张卫正一点都不意外,现在广告没有几个是真的,但曾毅说的这可是一篇新闻报道,既然能够刊登出来,肯定就是经过了三审三校的,《中化日报》应该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 就是造假新闻,那也会编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比如邻里纠纷之类什么的故事,倒不至于编这种经济民生方面的新闻吧! 张卫正不敢大意,把报纸放下,两只胳膊交叉放在桌上沉思了片刻,道:“你还调查到了什么情况?”张卫正是见过风浪的人,曾毅不会是为打假而打假,他犯不着去专门挑《中化日报》的错,那就太无聊了,肯定是有另外的发现。 曾毅就道:“问题不是出在这篇报道上,而是出在了报道中的万水乡,具体来说,是万水乡的大蒜产业出了很大的问题,情况很严重。” 张卫正更是诧异,万水乡可是全省闻名的大蒜种植基地,农民在地里种大蒜,能出什么很严重的情况。 曾毅就把万水乡全民炒作大蒜的事情讲了讲,然后道:“根据确实的情况,眼下万水乡所有冷库的存量几近满仓,再有几天,新蒜就要进入收获期了,届时冷库爆仓必然无法避免。” 张卫正吃了一惊,他怎能意识不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只要冷库爆仓,接下来必然是蒜价暴跌,甚至跌到赔本都卖不出去,因为存量实在太大了,谁也无法消化掉这么大的量。卖不出去,就只能等着大蒜坏掉烂掉了,不光炒蒜的人会血本无归,种蒜的农民也会遭受重大损失,然后再进一步伤害到农民的种蒜积极性,影响到万水乡大蒜种植基地的地位。 “情况真有这么严重?”张卫正肃声问道。 曾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看着桌上的那份报纸,道:“可能更严重。” 张卫正低头再扫了一眼那个标题,如果情况不严重,也就不会有这篇假新闻了,单从这篇报道,就知道情况有多严重了,已经严重到不得不靠造假新闻来托市的地步了,这说明那些资本化、市场化的手段此时已经无法阻止万水乡的大蒜崩盘了。 作为市长,张卫正不愿意见到自己辖内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大蒜崩盘只是个小事,可要是因此影响到市里的稳定大局,那就是大事了;只是再一想,张卫正也有些恼火,这些奸商为了暴利进行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现在搞不下去了,却要自己这位大市长来想办法收拾烂摊子,想想就觉得火大! 伸手又抽出一支烟,张卫正烦躁地点着,道:“曾毅同志,你有什么好办法?说说看嘛!” 说实话,张卫正很不想管这事,但《中化日报》这么一搞,让市里很被动,这等于是把市里也牵扯进去了,张卫正也不可能去找宣传部的麻烦了,因为你找了也是白找,只能是想办法把市里给撇清,别让人以为是市里联合那些奸商在坑害农户。 曾毅就一本正经地道:“这篇报道上虽然写了有这个项目,但也没说项目什么时候能够上马,或许是八年,也可能是十年!” 张卫正眉头一舒,心道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明天就在报纸上登一篇后续追踪报道,就写大蒜素生产项目十年后投产,我看你们这些人还怎么炒! “你再说说看!”张卫正看着曾毅,道:“澄清报道只能解决农民惜售的问题,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 曾毅想了想,道:“要想解决炒蒜的问题,根本之道,还在于让炒蒜的人无利可图,没有了利润,他们自然就不炒了!” 张卫正微微颔首,这倒是正理,有利可图众人捧,无利可图狗都嫌,炒作大蒜没有利润,谁又会傻得去炒呢,这些人一头扎进炒蒜之中,无非就是奔着利润去的。 “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出台一些政策和手段,把疯狂炒作的势头打下去,促使让蒜价回归到合理的位置;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去找一些大的订单,不至于让它大崩盘。”曾毅看着张卫正,道:“如此持续一年,或许只要半年,那些炒作大蒜的资金看到无利可图,自己就会主动撤退了。” 张卫正再次颔首,曾毅的这个思路十分可行,半年蒜价不涨,那些炒蒜的人肯定就熬不住了,再等蒜就要坏掉了,那时候你不急,他们也会急得寻找出路。 只是,到哪里找这么大的订单呢?一旦炒蒜的资金撤退,还是免不了会崩盘。 曾毅此时看着张卫正,道:“疯狂的人,就要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代价,找来的大订单,要优先收购农户手里的当季新蒜。” 张卫正微微一滞,他有些意外,曾毅费了这么大的劲,没想到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那就是让炒蒜的人自食其果,但要保住万水乡种植户的信心和元气。 张卫正就有点明白曾毅的思路了,总体来说,就是市场做市场该做的,政府做自己该做的,就眼下来看,这确实是最现实也是最好的办法了,大蒜的暴涨和暴跌,是市场炒作出来的,那么谁炒作就由谁来负责,但保护好种植户的切身利益,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弄清楚曾毅的思路,张卫正心里就有底了,如此就算大蒜崩盘,也肯定出不了大事。 “这件事,就由农委继续跟进,市里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张卫正选择把这件事交由曾毅去负责,这么精细的事情,可能也只有曾毅能办得了了,如果交给李介桐办,怕是还没等李介桐出手,万水乡的大蒜就已经烂在地里了。 曾毅倒是没有推辞,但也道:“眼下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要想彻底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要成立农产品交易所,把市场的问题彻底交给市场去解决。” “这个啊……”张卫正看曾毅又提到这事,就不能再装糊涂了,索性主动说道:“我记得你上次好像交给我一份报告,说的就是关于农产品交易所的事情。我最近比较忙,还没来得及看这份报告,等看过之后,我们再找时间细细合计一下。” 曾毅心里有些失望,张卫正倒是不怕事,他今天能够正视万水乡大蒜的现状,就足以证明这点,可张卫正还是无法放下心里的那点芥蒂,同时也缺乏一些“敢为先天下”的魄力,说到底,还是对成立农产品交易所的事情存在顾虑。 以曾毅的地位和立场,他三番两次,把张卫正催到都厌烦,这已经是他已经做到的最大程度了,绕开市里曾毅做不成这事,更不能把刀架在脖子上逼张卫正去搞,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继续催、继续再催了。 “好吧!”曾毅只得道了一声。 可能看出曾毅的不满情绪,也许是怕曾毅在万水乡的事情消极对待,张卫正又补充了一句,道:“当然,农委也可以先自行开展一些先期的筹备和论证工作。” 第七五二章 亮瞎你眼 从市政府出来,曾毅的心情有好有坏,在成立农产品交易所的事情上,张卫正依然选择了打太极,可他至少还是给了农委一点的权限,让农委先去做前期的论证和筹备工作,而且在万水乡大蒜的事情,张卫正也支持了自己的思路。 总体来说,今天市政府之行还是有所收获的,比起之前每次的无功而返,这次已经算是一个很好的改变了,也说明曾毅这些日子没有白折腾,中化市的人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位“公敌”农委主任。 回到农委,曾毅把谢亮宾叫来,道:“你拟一份通知。” 谢亮宾就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然后拧开钢笔,道:“曾主任,通知的主题是什么?” 曾毅想了一下,道:“让各级县乡农委认真做好辖区内农作物种植情况的摸排工作,要搞清楚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大概的产量,以及以往的销售途径和方式,把摸排的数据汇总成册,今后要录入信息系统。” 谢亮宾有些意外,不明白曾毅让下面的人搞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这可是一件很耗精力的事情啊,以农委的人手,想在短时间内彻底弄清楚辖区内各种作物的种植情况,怕是很难。再者,地里的作物每季都会转换,你费这么大力气搞清楚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很快数字又变化了。 不过,谢亮宾也没有多说什么,把曾毅的吩咐都记在了笔记本上,心里已经筹划着这份通知该如何起草。 做好记录,谢亮宾又问:“还有什么别的内容吗?” “让他们抓紧时间来做这件事,先从大宗的种植作物摸排起!”曾毅又吩咐了一声。 谢亮宾心道好在曾毅还没有昏头,地里种什么的都有,怎么可能每样作物的种植情况都调查清楚呢,能把大宗作物搞明白,已经很不容易了。 看曾毅没有别的吩咐,谢亮宾就拿着记录回去起草正式的通知文件了。 曾毅心里其实很清楚,让下面的农委去做这件事,八成是做不出什么样子的,估计他们也懒得下这个力气,但县乡农委毕竟最接近农民农田的基层单位,哪怕是有一个他们估算出来的数据,也比自己手上现有的数据要详尽准确一些,可以帮助自己对中化市大宗种植作物的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将来规划和管理全市农业工作,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在没有搞起农产品交易所之前,想要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也只能靠这种方法了,总不能让万水乡的大蒜问题在别的作物上再次重演吧! 谢亮宾很快拟出一份文件,拿过来让曾毅看过之后没有问题,就下达到了各级县乡的农委。但估计要从下面反馈回数据,却要等上十天半个月了。 第二天,《中化日报》上刊登了一篇追踪报道,称东江省的大蒜素生产项目,预计是八年后开建,十年后投产,在今后十年之内,都对万水乡的大蒜种植产业不会有任何的影响。这篇报道没有让《中化日报》难堪,但也变相对前天的报道给予了辟谣,十年之后,谁还会记得这篇报道呢! 第三天,《东江省农业报》又刊登了一篇报道,对全国几个大蒜产区的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是今年是大蒜的丰收年,各大产区的产量都有很大的增幅。报道的最后,还特别提了万水乡,称今年前来万水乡收购新蒜的蒜商数量,比往年锐减了四成之多,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这篇报道是曾毅让人去投的,关于各大产区的产量预测,也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并不是空口瞎讲。至于万水乡的蒜商数量锐减四成,或许没有那么多,但蒜价猛涨之后,其实就相当于是蒜商的收购能力大幅降低。蒜商手上的资金的有限的,如果就按现在的价格走,那么蒜商最终能从万水乡带走的蒜,可能还不到往年的一半呢,所以锐减四成的说法,其实还是往乐观了讲。 之所以这么讲,是更直观一些,也方便理解。蒜农只盼价格涨,却看不到蒜价飙涨的背后其实就意味着销量会下降,大家都想把自己的蒜高价卖掉,却没想过蒜商的钱是从哪来的,那可不是能涨出来的。 曾毅把这两份报纸买了很多,然后让人去给万水乡农委主任周世民送了过去,让他在万水乡给蒜农派发一些,提醒蒜农注意惜售的风险。 报纸派出去之后,万水乡的蒜价终于结束了连续上升的势头,开始出现了小幅回落,由飙涨后的三块六回落到三块钱左右。 上午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就听到外面一声急停车的声音,曾毅抬头去看,透过窗户看到外面来了一辆保时捷,万水乡蒜业协会的理事长史志勇从上面跳了下去,脸色不是很好。 过了有一分钟,就传来敲门的声音,曾毅喊了一声“请进”,门缝处就露出史志勇的模样。 市农委是个清闲衙门,曾毅本身就没多少事情可做,农委办公场所也没有什么机密的东西,所以曾毅就没有配秘书,除了一些模板化的公文交给谢亮宾去起草外,其余事情都是曾毅亲力亲为,所有前来农委办事的人,都可以直接来敲曾毅办公室的门。 对此曾毅觉得挺好,其实很多岗位的领导都是不需要配秘书的,也没有必要配秘书,一是现在领导普遍文凭都高,不管是看文件写材料,完全可以胜任;二来很多岗位并没有很繁重的工作量,领导完全可以做到亲力亲为。 再者,领导普遍标配秘书本来就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开国之初,很多开国功勋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有的人突然做了领导,却很有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这时候就必须要有配个秘书了。 可放到眼下,不论大小领导都要为自己配个秘书,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曾主任,忙着呢?”史志勇进门之后,又成了一副弥勒佛的笑脸,完全没有刚下车时的脸色不善。 “是史理事长大驾光临啊!”曾毅笑着放下手里的文件,抬手指了指面前的椅子,道:“请坐,请坐!” “谢谢曾主任!”史志勇很是小心翼翼,朝曾毅半躬着道了声谢,这才走上前来,把半边屁股放在椅子上,道:“自从上次见过曾主任,我就被曾主任的风采和学识深深地折服,今天到市里办事,我特意过来拜访曾主任。” “言重了,史理事长言重了!”曾毅笑着一摆手,他又不是第一天入仕,史志勇这种恭维话对付一般的年轻官员还行,但在曾毅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 史志勇没有从曾毅脸上看出异常,就按照自己的套路进入第二阶段,道:“不知道有没有荣幸跟曾主任吃顿饭,我还有很多的问题,要想曾主任您请教呢!” “吃饭还是免了吧!”曾毅还是笑着摆手,如果换成其它年轻官员,怕早被史志勇捧晕了头,谁不愿意自己被人重视啊,曾毅笑道:“我最近肠胃不舒服,只能喝粥调理,史理事长的好意我领了,但吃饭就免了,有什么事,你在这里讲也一样。” 史志勇有些意外,自己百试百灵的套路,今天竟然是失灵了,难道曾毅真的是肠胃不舒服?史志勇也不好再提吃饭的事,道:“这个情况我不知道,有点唐突冒失了,还请曾主任多多海涵。” 曾毅还是摆手,等着史志勇的正题。 史志勇倒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想来想去,他突然打开随身手包,道:“你看我这记性!我前两年也是肠胃不好,刚开始也是喝粥进行调理,后来有一位朋友介绍了个方法,说是常打高尔夫球可以治疗肠胃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去打了一个月,效果还真是不错,现在是能吃能喝!要不,曾主任您也试试这个方法?” 说着话,史志勇就从包里拿出一张金灿灿的卡片,道:“这是一张云海市云顶高尔夫俱乐部的卡,是我自己的卡,但没时间去玩,放着完全就是浪费,曾主任不嫌弃的话,可以去试试,也算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 曾毅一阵好笑,这史志勇也太能扯了,自己随便胡诌了一个肠胃不好的借口,这史志勇立马都能把送礼和治病合二为一,一般人还真没这机灵劲。可惜史志勇看错了对象,曾毅自己就是大神医,什么打高尔夫治疗肠胃病,根本就是瞎扯淡! “真有这事吗?”曾毅颇有兴致地问了一句。 “确实,确实!”史志勇笑得脸上的肥肉都开始抖了,心道你这小狐狸再滑头,也斗不过我这个老猎人,这云顶高尔夫俱乐部的贵宾卡,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要交三十万的入会费呢,原来这小子好这个啊,史志勇把胸脯拍得山响,道:“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效果绝对是千真万确啊!” “史理事长这么一讲,看来我以后还真得常去打打高尔夫啊!”曾毅笑着说到,然后拉开抽屉,随手就从里面拿出了一叠卡,道:“上次朋友给了一张卡,说是可以打高尔夫,我扔进抽屉里就给忘了!到底是哪一张呢,我找找看……” 说着,曾毅把那叠卡随手往桌上一扔,哗啦一下摊开了。 史志勇一看,当时眼睛直接瞪大,然后整个人傻在了那里,曾毅拿出的这些卡,无一例外,全都是云海顶级俱乐部的贵宾卡,而且是那种你无论花多少钱都办不来的超级贵宾卡,史志勇见过,但一张都没有。 如果只是一张的话,还不足以让人震惊,可曾毅随手一抓,就从抽屉里拿出这么多的卡,数量之多,几乎可以铺满了整张桌子,史志勇此时惊得连下巴都快掉了下来,他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真人不露相,什么叫做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第七五三章 可有可无 史志勇就有些惶恐了,屁股哪还能在椅子上坐得住,起身恭敬地站在曾毅面前,等着曾毅的下文,脸上更是沁出一层细细的汗珠。 史志勇也是个能人,从一个小小的蒜商,到今天积攒下惊人巨富,他还是有些手段,有些眼力的。市里省里的报纸接连指向万水乡的大蒜销售问题,史志勇就感觉到这里面有些不对劲了,一番求证之后,他将暗中干涉万水乡蒜价的人物锁定在了曾毅身上。 今天来农委之前,史志勇并没有任何的压力,在他看来,曾毅不过是一位年轻的干部罢了,对付这种干部史志勇很有经验,一番吹捧再加好处奉上,然后再暗示涉及到炒蒜的还有很多市里的领导,曾毅必定就会偃旗息鼓的。 但史志勇万万没想到的是,曾毅的来头居然如此之大,人家根本就不缺自己送上的那点好处,更压根不怕任何人的挑衅和威胁。 史志勇的脑子可没有发昏,能够拿出这些卡的人,背景岂是自己能够招惹起的,别说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万水乡蒜业协会理事长,就是中化市的市长书记,也未必能从人家曾毅这里占了任何便宜啊。 曾毅拿出那些卡,史志勇就明白曾毅的意思了,万水乡的炒蒜问题必须解决掉,现在就看

相关推荐: 六爻   惩罚军服系列番外合集——军部绝密+特典:幸福会议(H)   My Dear长腿叔叔   我家夫人向来胆小   放电女种田记   甄妮的烦恼(文警官的太太)   春分梦回(校园1v1)   斗罗:转生宁荣荣又怎样   软萌小omega他为爱做1[虫族]   骗身(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