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接令,咱们这儿如何应对?” 射花令的游戏一般是每组三人,场中四周高吊多个击鞠用的镂空彩球,每个彩球下挂着一道金牌,牌上书有不同的花令。场外先由令官给出花令首句,射令之人便要据此射下对应的彩球,彩球落地,第二人随即跟上抢令。射失或射错的一方必须对出花令的下句才有资格去抢,抢令时用击鞠的长杖,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传给接令之人,如此击鞠的快和巧就十分关键。接令之人徒手接球,最重要的便是马背上的身手要好,但接令之后若连不上尾句,还是要将彩球拱手让人。如此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讲究配合默契,考较典故诗词,最后依据所获彩球数量,多者胜出。 卿尘曾在宫中玩过几次射花令,想了想道:“四殿下是定了要射令的,我们两人需得扬长避短,马上俯身接物我并不是很擅长,不如由你来接令,我的马快,对七殿下击鞠的手法也比较熟悉,便来抢令好了。” 鸾飞悄声对她笑道:“太子臂上有伤,姐姐是让着我呢。不过七殿下击鞠之技虽十分厉害,但对姐姐也定会让上三分,咱们赢面颇大。” 卿尘轻轻瞪了她一眼,忽然感到身旁一道深邃的目光落来,看去时,见夜天凌黑眸之中微亮的光瞬间扫过,听他淡淡道:“待会儿跟紧我的马。”说罢率先策马入场。 对方的安排果然如鸾飞所料,夜天湛见对手是卿尘,似乎并不很意外,依稀轻叹了口气,于阳光之下微笑俊雅,朗目如春。 吐蕃众人倒是从未见过射花令的游戏,人人拭目以待。只见早已备好的彩球经红绸拉动开始旋转,边鼓三通之后一声金钟玉鸣,随着令官高声吟道:“誓挥铁骑破千城。”场中骏马轻驰,两道箭影同时激飞,彩球应声落下,偃月长杆前后竞逐。 但见碧草飞花,彩令缤纷,快马时羽箭电射,球飞处长杆奔月,中有轻衫如玉,频频妙语连珠,直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殷采倩敢向夜天凌挑战,箭术果然不凡,轻快精准,虽先被夜天凌压了一筹,却始终紧追不舍。卿尘驾驭云骋,紧紧随在夜天凌身旁,三箭之后,她便感觉到夜天凌每射一球必定分毫不差地落于她马前,力道控制之巧叫人惊叹称奇。 随着花令越转越快,场中众人马速渐急。每逢射令,风驰、云骋并驾齐驱,如风云电逝,流光轻闪,场外只能看到两道白影倏忽疾驰形影相随,踏风腾云,浑若一体,忍不住纷纷喝彩。 鸾飞在旁马快人俏,与太子左右周旋,紫衣黄衫各擅胜场,明媚高华交错风流。一旦卿尘得球,她即刻上前接应,驰马俯身,裙带飘摇,如同彩蝶穿花,香风飞掠,已将花令抄在手中。 如此对方连失两令,卿尘再接一令,忽而觉得手下吃紧,身边人影微闪,夜天湛倜傥微笑出现眼前,球杖已电闪般触往球身。 卿尘知道他带球的技术十分了得,球一旦到了他杖下便绝难夺回,长杖斜带抢至球旁。谁知双杖相交,夜天湛杖上便如生出黏力,卿尘把持不住,球杖几欲脱手。夜天湛却抬手一送,竟于错身瞬间将球杖重新递还与她。 卿尘愣愕,见夜天湛俊眸中似盛着愉悦春光,微笑示意她继续,她心中生出些异样感觉,亦对他报以浅笑,手下球杖却避开,这一令不再争击。 “万点春,一枝秀。” 双箭轻啸,几乎同时射中花令,彩球坠落,卿尘和夜天湛难辨胜负,同时吟出下句:“千秋岁,燕双飞!”杖出双月,横空送球,鸾飞与太子跃马腾空,抢上近前,便是最后输赢。 不料高处双箭相交,殷采倩不敌夜天凌箭上力道,原本应该落至场外的羽箭竟改变方向飞坠场中,坠落之时力道未衰,竟恰恰击在鸾飞马首。 那马受惊失蹄,电光石火之间,太子马速骤然加快,抬手已将鸾飞抄住,回臂一带,鸾飞借势松开缰绳,轻如飞燕般落在太子马前。她惊魂甫定低头一看,手中竟正握着那飞来的花令,忽而扑哧一笑,美目盈盈望向太子,将花令奉上:“殿下赢了,鸾飞认输。” 太子接过花令,抬手时似有些吃力,微皱了皱眉,却于低头处含笑看了鸾飞一眼。 殷采倩与众人纵马上前,十分不豫地瞪视鸾飞,眼中颇含敌意。鸾飞却视而不见,只笑着对太子称谢。 如此一来,双方便以和局告终,赤朗伦赞虽是外族,但本身精通汉文,一向仰慕天朝文化,这场双龙抢令文武双彩,令他大开眼界,遂命扈从倾倒了数盏烈酒,亲自敬与六人。 赤朗伦赞先干为敬,太子与夜天凌等举酒还礼,三口饮尽。鸾飞和殷采倩多少也都有些酒量,亦先后将酒喝干。 卿尘自一次醉酒后知道自己不能饮酒,接过这大盏烈酒后十分踌躇。勉强喝了一口,酒液似刀,入喉劲呛,如烧如灼。先前半日奔马疾驰,她本便觉得有些心慌,烈酒便似添柴加薪,自腹间烧上来直逼胸口,不禁暗自皱眉。 但照吐蕃礼俗,拒绝第一盏酒极为失礼,她见赤朗伦赞正看着自己,当着两国文武大臣无论如何退却不得,心下一横,便准备将酒喝下。却不料身旁有人突然抬手,却是夜天凌挡了她的酒盏,“赞普,清平郡主不善饮酒,依我天朝之礼,这盏酒可由他人代饮,不知赞普意下如何?” 赤朗伦赞亦看出卿尘勉强,笑道:“入乡随俗,殿下请!” 卿尘对夜天凌感激地一笑,夜天凌接过她手中酒盏,仰头干尽。赤朗伦赞喝道:“好酒量!”吐蕃人以酒交友,坦诚豪爽。方才击鞠之时他便十分有心交结夜天凌,转身复命倒酒,抬手道:“我再敬殿下一盏!” 夜天凌面不改色,亦不推辞,接过酒盏对赤朗伦赞微微致意,再饮而尽,照杯一亮,四周吐蕃勇士哄然叫好,无不佩服。 赤朗伦赞十分高兴,以手按胸对天帝道:“皇上,酒烈情浓,吐蕃与天朝情同兄弟,愿结永世之好!” 天帝龙颜大悦,率群臣举盏,与吐蕃宾客共饮,以祝两国交好之盛事。 第32章 趁着四周喧闹,卿尘悄悄起身离开了宴席,独自往韶光殿内苑深处走去。 今天内侍宫娥们多数都在前殿,后面人静声稀,唯有成片的樱花层层簇簇绽放,如云霞织锦,落英缤纷,于芳草鲜美的山石湖畔处处显出热闹的姿态。 她慢慢走至临湖的樱花树下,或许是方才活动得太剧烈,现在心头狂跳不止,几乎要破腔而出。那口烈酒却滞在胸口,令人觉得气闷。樱花轻浅,纷飞飘摇落了满身。她扶着树干站了会儿,胸口的不适才略觉得好些,一时也不想回席,便沿着樱花翩跹缓步往前走着。 “我说怎么不见你人影,原来自己到这儿来了。”刚走不远,突然有人在身后道。 卿尘回身,见十一正过来。他仍穿着刚才击鞠时的白色窄袖武士服,阳光下显得俊秀英挺,一边走,一边随手抄住了几片飘至身前的樱花,复轻轻一弹,飞花旋落,笑容里说不出的潇洒。他看了看卿尘神色,忽然皱眉问道:“怎么脸色这么苍白?” 卿尘笑了笑道:“没事,吐蕃的酒太烈,我有些受不了。” “才喝了一口。”十一笑道,“没想到你这么没酒量。” 卿尘问道:“你怎么不在席间待着,出来干吗?” 十一道:“太子殿下右臂疼得厉害,我陪他一起去内殿歇息,顺便传御医来看看,现在太子妃和鸾飞在一旁伺候着,我便出来了。” 卿尘想起方才射花令时太子将鸾飞带至马上,可能是牵动了原来的伤,道:“看来英雄救美多少要付出点儿代价。” 谁知十一笑着往前殿抬了抬头:“还有一个英雄救美的现在仍在席间,和吐蕃赞普又干了三盏酒,代价想必也很大。” 卿尘一愣:“谁?” 十一道:“刚刚谁替你挡的那盏酒,竟这么快便忘了?那吐蕃击鞠队的人频频敬酒,我是当真受不了了,赶紧找借口离开。” 卿尘不语,寻了身边一方坪石坐下,看着苑中湖泊点点,青草连绵。 十一凑上近前看了看她神色,问道:“看你和四哥一直不冷不热的,不会这么久了还因上次延熙宫的事生他的气吧?” 卿尘摇头道:“不是。”那次赐婚的尴尬,在她和夜天凌彼此刻意的回避下似已逐渐淡忘,只是自从上次提到莲妃后,每当她再试着和夜天凌谈起相同的话题,夜天凌总是变得异常冷淡,与莲妃亦始终近乎仇视,形如陌路。 卿尘觉得如果换成自己,对于一个从出生就不愿抱自己的母亲,一个毫不掩饰厌恶着自己的母亲,她也无法做得更好。但从莫不平的话中推测,她相信莲妃心里或者存着不得已的苦衷。她小心翼翼地尝试将夜天凌和莲妃拉近,却每次都以夜天凌那种彻骨的冰冷而告终,以至于那种冰冷有时候会蔓延在他们两人之间,像十一所说,不冷不热,叫人看起来似是十分生疏。方才射花令时,除了入场前说了那一句话,他们两人未曾交谈只言片语,夜天凌会突然帮她挡那盏酒,实在也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她抬手压着一枝伸在眼前的樱花,一松手,满天满树的花瓣不禁此力,便层层散落了下来。日子渐渐进入春夏,群花争相开放,满苑缤纷,在温暖明媚的大正宫中,却总有某一个角落带着属于冬日的寒冷,不知要持续到何时。 十一拂开石上的落花,坐在一旁,有点儿意味深长地道:“有些事你别怪四哥,我一直没告诉你,那晚离开延熙宫他早早便独自回府,想必心里也不好受。从小在宫中长大,四哥其实是个戒心很重的人,轻易不会容别人近身,有的时候我也是。”卿尘扭头看了看他,他微笑道:“但我看得出来,四哥待你不同,便像上次在跃马桥,你还记不记得他最后说过什么?” 卿尘低声道:“我相信你。” 十一道,“不错,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会说出这句话,叫人很是吃惊。而且接下来几天你没了踪影,他竟调动了玄甲近卫,你可知道,带兵这么多年,四哥从来没有在天都动用过玄甲军。” 卿尘低头将指尖一片落花揉碎,道:“我知道你和四哥都对我很好。” 十一认真地看着她:“我是想说,不仅仅是一个好字,四哥他心里很在乎你。” 卿尘心头微微一震,她轻轻叹了口气:“我真的没有怪他,虽然当时是很没面子,但我知道他一定不是故意要我丢人。不管他心里怎么想的,我不会因这点儿事耿耿于怀。” 十一点点头,转而问道:“你知道四王妃的事吗?” 卿尘意外道:“四王妃?你是说,四哥的妻子吗?” “嗯,算是吧,”十一道,“那日我听四哥偶尔提起过四王妃,当年,她是死在四哥箭下。” 卿尘吃了一惊:“什么?”寿宴上夜天凌眼中闪逝过的痛楚就这么浮现出来。 “延熙宫没人敢提这件事,不过事隔多年,也没什么好提的了。”十一看着樱花如雨片片落入湖中,回忆道,“是圣武十九年,四哥带兵远征漠北,随营副将是佑安侯唐老将军和他的长女唐忻。唐忻出身将门,从小随父在军中长大,骑马领兵
相关推荐:
离婚一年,我娶了前妻闺蜜
玄尘道途
重生贵女:冷王的第一娇妃
满堂花醉
末世鬼医
艳照门_御书屋
瑞鹤仙(古言np)
星星船(1v1骨科)
当游戏道具照进现实
龙嫁(人龙H)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