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我都是提醒大家自修,而不是给大家卖各种东西。 如果说我让大家好好看书也是为了赚钱,这么说也没毛病。 番茄确实有给我发广告费,还有大家的打赏呢。 反正我出门也不能御剑飞行,我也不会自己种棉花再织成布再做成衣服,我不否认也不排斥人活着都要赚钱这件事。 只是说,要不要贪的问题。 如果我找借口收学员(或者会员费、拜师费等等),尤其是打着“为你好”的名头,大家猜一下我能收到多少人? 目前≥500人的群就有100多个,在群里的友友都知道,我根本就来不及看群消息。 如果盈利是我的主要目的,那我用三千两千的月薪请几个客服,天天在群里“服务”大家,好几万人啊,粗略算算我能赚到多少钱? 这跟让大家“好好看书”所赚的金额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我是学经济的,又不是不会算账。 但我却没有这样做。 市面上那些还不如我的人,不照样在疯狂地收学员吗? 我不开,是因为我不会为了钱而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 大家有问题,好好看书自修就行。 其实那条评论我可以不理睬的,之所以拿在这里说,是因为友友们也有可能会看到那本书,万一因为那条评论起了负面的想法或者想跟对方争执,这对大家的修行不利。 我之所以写出来,是希望能坚持看到这里的友友们不要因为外在的因素影响了自己的心念。 “自修是根本”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可以真实可以感受到变化的。 自己修好了之后,感知力会明显地增强,大家会感知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这还只是聊天时的感受而已。(新书里会更多地写到这方面的内容) 真正能把这本书看进去的友友,反馈得也很玄妙。 这也是为什么反复地提醒大家好好看书,看进去了和没有看进去的差别是很大的。 所以前面多次说,术看不进去的话,可以划过去。 因为术虽然有用,但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大家看到现在就只学会了个挂中国结,那这本书就看吃亏了。 ( ????? ) 每件事情都是好事。 如果我没看到那条评论,可能下面的内容就得在新书里写了。 既然聊到了这里,就简单地说一下原理,为什么通过图画、声音、文字等途径,感知敏锐的人会收到特别的感觉。 还是先拿狗狗举例子。 人走过的路,狗能知道。 哪怕有风,一时半会儿都吹不散,狗狗仍旧能够追踪到路线,那留下的会是气味吗? 严格来说,人走路的时候,是鞋底跟地面接触的。 如果说是气味,不同的人穿同一个品牌的鞋子,留下的气味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 那么人走过之后还是能被猎犬追踪到,留下的到底是什么? 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我将其统称之为“痕迹”。 这还只是狗的能力。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某些途径会携带“痕迹”,传播得比猎犬的感知范围更广更远呢? 这是一种理性上的推理,随着大家的反馈越来越多,能不能侧面印证某些“痕迹”的客观存在呢? 为什么有人会感知不到? 狗鼻子也有的灵有的不灵,对吧? 对于人来说,心性如果被欲望和情绪蒙住了,感知就会麻木。 修心,回归本真。 这个话题先聊到这里。 先修心,再求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883章 一位友友问到了工作的方向,问题是“命理适合东北,但本人不想去那边”。 天运和地运,大于人运。 如果某个方向是有利于自己的,但那个地区大势不利,那么不建议去。 就好比说,股市的走势好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能赚到钱。 大势不好的时候,赚钱的概率就降低了。 与其去一个概率小的行业或地区,不如在赚钱概率大的地方更容易赚到钱。 (?????)? ?? 还有好多友友都在问群在哪里。 书刚写的时候,我的级别还不能插图,所以建群给大家发插图。 后来书里可以插图了,群也越来越多,群内的讨论我很少有时间看。 现在的群,只能起到通知的作用。 当然,群还有另外一个作用。 最早的群是粉丝响铃帮忙建的。 她从一开始就声明要盯着我不要行骗,不然她就造反。 不知道盯着我是不是她的使命,哈哈。 后来群太多,她也看不过来。 群内的防骗工作,就只能靠大家自己了。 大家与其把注意力都放在外面东问西问,不如放在自己的修行上面,好好做事,修好情绪。 感受到了心的力量之后,会有惊喜哦。(见图) 这位友友说到的“感受到一股很强大的力量”。 这里澄清一下,我们的灵、魂、神有很多种,体内的力量一般不是“守护神”。 大家不必特别在意,机缘到了我们自然就分清了。 持续的把注意力收回来就行。 同样是内修,但每个人的机缘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 读经也有助于把注意力收回来。 但如果正气不足(或者说阳气不足),就先读金刚经、或心经,或道德经、或清静经。 大家内修之后,要多注意自己的状态(尤其是凉的、冷的、心不舒服、头晕、酸的,甚至感觉到被腐蚀等状况)。 不论是象数、还是经书、还是看到的短视频、还是番茄上看到哪本书,只要有异常感觉,都先停下来。 如果有异样,最好的办法就是感恩(提升正气)和忏悔(排出毒气)。 (?????)? ??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验证。 小宝宝的灵性一般都会很强的哦。 (?????)? ?? 下面是腰痛的象数反馈。 也有个别人说象数念了没反应,大概可以从业力、自己不够相信、念得力度不够几个方面找原因。 比如下面这位友友。 第881章截图 在第874章分享过借助火生土温暖子宫的象数反馈,评论区也有人再次反馈印证。 不知这位友友有没有试过。 或者有没有找找风水上的原因? 或者情绪上的原因? 她说“没有原因”。 我把她的头像放大给大家看看。(见图) 一大片的河水,坎1既有水,又有石头。 石头是阴,水是寒凉。 之前说过,上火的话可以借助河水把火气带走。 大家在借助象数之力的同时,如果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所处的信息场有没有持续的阴寒之象,效果会更好。 避免一边加热一边泻火的情况。 这位友友说的“没有原因”,其实不是没有原因,只是还没有找到原因。 这个世界唯一的真理就是。 有结果一定会有原因。 不过我们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所以原因是一层一层的。 也就是说,原因不是唯一的。 不是换个没有水的头像就完事儿了。 其他层面的原因,也都慢慢的找一找。 这就说到了“相信相信的力量”。 不过这句话被搞传销的和搞宗教的人给玩坏了,变成了一种洗脑的手段。 (不是相信那些传销的产品,也不是相信外在的宗教偶像。) 我相信我可以。 有了这个信念,才会产生行动。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把这个生命力给到上面,我们就会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内在的力量。 第884章 在第55章讲到无优禅师的时候,现场的热烈气氛让人感觉跟传销很像。 那个地方是我描述的有歧义,文笔不行就是有弊端。 实际情况是,当我们的灵魂见到特别喜悦的情形时,内在会有一种手舞足蹈、爱不释手的感觉。 不过这种行为不可以用肉体表达出来,不然看起来就跟耍流氓似的,所以只能通过使劲儿鼓掌来宣泄内在的那种急切。 当然,一切的感应,都只是当下的状态有关。 不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迷信于任何人。 不论他的光环看起来有多大。 第789章说过,“人心险恶,不行就撤。”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我们自己都在变,自然别人也在变。 至于是变好还是变坏,取决于大家自己。 时刻保持自己活在当下。 用每一个不同的当下去确定彼此的状态。 而不能以“过去的名声”为衡量标准,否则就变成了刻舟求剑。 (?????)? ?? 这本书一直能跟着看下来的友友,都是心存善念的。 我跟上面这位友友的想法一样,希望“身边的人思想都很光明,真善美的那种。” 我也受不了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 当然,有时候可能对方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去轻易地批判他人。 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自己,要谨言慎行。 不论是我自己写书、还是推荐有能力的人,都是希望大家可以开启智慧,让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充满光明和爱的世界。 大家一起努力。 (?????)? ?? 下面这位友友的问题是睡觉和练功该怎么选择。 子时应该睡觉还是应该练功? 有道是“神足不思眠”。 睡觉是为了养神。 练功也是。 但自己练的功能不能补上神,这个不一定。 就跟“气足不思食”一样,气足是可以辟谷的,能够激发出身体的潜能。 但有的人气不足,硬饿着不吃饭,这就不能算是正常的辟谷。 这种硬饿的情况下,对身体的损伤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很难衡量。 (?????)? ?? 关于术法的修行,不论是炼气还是辟谷、还是修炼灵魂,我都建议慎重。 有可能自己最终能够摸索出来,但也有可能会出偏。 精、气、神都是人类好好活着的基础,没有正统的师父带,不建议大家自己自己搞。(除非出偏了你有办法解决) 这并不是说分享的人不对,如果人家不说,咱们都不知道还有那样一条路。 至于要不要以身试法,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且慎重地考虑。 一旦损伤了精气神,那等同于伤的是命。 这种层面的损伤,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修复。 买回半条命需要多少钱? 命和命还不一样。 买回半条烂命和买回半条好命,相差多少? 与其冒着重大损失的风险去修炼自己不了解的术法,还不如认认真真地把家里的风水上调整一下。 再脚踏实地、正心正念地为大家做点儿正事,通过积累福报的方式从根本上提升自己。 为了修神通而修神通,不论是在道家还是在佛家眼中,都算是歪门邪道。 第885章 为什么术法的修行建议拜师,而不是看书学? 因为作者和读者之间,会存在着理解性的偏差。 可能读者觉得是作者没讲清楚,但作者本人却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楚。 比如咱们下面这位友友就是这种情况。 她说是我提倡大家“修自己”,“多做利他人的事”,“要找自己的原因,不应该想到是对方的问题”,然后被人“欺负”得窦儿窦儿的,不知道怎么“说服自己”。 友友说,“继续帮助这样的人,我真的会有情绪”。 让大家受着气也要去帮助别人? 这是我的观点吗? 呜呜…… 这就是前面说过的,“用我的原话,去攻击我要表达的意思。” 第122章截图 幸好我一直积极地跟大家互动。 咱们能够及时地沟通上,还能给我留一个“狡辩”的机会,哈哈。 说回上面这位友友的问题。 “利他”,指的是心甘情愿的去帮助别人,是不求回报的。 比如我看到有人很善良,我想要维护这个世界所剩不多的善意,所以我愿意主动去帮助他,这与利益无关。 如果事后别人愿意表达感谢,很好。 如果对方没有给我们回报,也很好。 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 利他也不是指去帮助所有的人,不论好坏的那种。 还要看对方值不值得帮,比如钟雨,我就不会掏心掏肺的“利他”。 所以,不存在“继续帮助这样的人,我真的会有情绪”的情况。 我不乐意的人,我是不会去帮他的。 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吧? 利他,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的,而且并不是指所有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说,利他,金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如果利他之前,我们已经很清楚地想好了自己想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报,那就不能称之为“自然而然”了。 就跟神通一样。 我们修好自己,神通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而不是在修之前就先设定好了,我要获得这个结果那个结果。 如果说帮领导做事,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得到评优的好处,那这属于是交换。 交换也没有问题,平等的交换是很合理的事情。 我并没有提倡大家一定要无偿地付出。 但如果是交易,一定要提前说清楚彼此的条件。 不要出现那种他以为你是“心甘情愿地利他”,但你心里想的却是跟他做交易的这种情况。 否则就会弄得大家都很难受。 新书第35章讲过小娥的故事,她可以花上百块钱请大家吃饭,但是如果让她帮忙去餐厅捎饭,哪怕只捎个5毛钱的馒头,她也必须把钱要回去。 她的观点是,“送是送、借是借,钱和情是一定要分清楚的。” 我也很赞同这种观点。 帮是帮、交易是交易,这两点一定要分清楚,不然会很内耗。 利他说完了,咱接着说自修。 自修的意思是,想一想自己在这件事情里,“我可以做什么,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发生了你不愿意接受的结果,是因为你没有把“利他”和“交易”分清楚,这是自己可以修正的地方,这是自修。(自修≠自责) 在第725章说过,“两个人的事儿没经营好,怎么可能全是一个人的责任呢?” 所以,我说的自修,并不是指对方没有问题。 而是说,对方的问题需要对方自己去修,我们想了也是白想,没有用的事情就别去费劲了。 最后,“要乐于帮助他人”,但自己又不想无偿地去帮助别人做嫁衣裳,“很矛盾”。 在第597章、第611章、第817章都讲过“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在哪个境
相关推荐:
提示这么随意,要怎么完成任务
强制宠溺,恶毒假千金有大佬外挂
你是我的小太阳
步步陷情(H)_御宅屋
婚姻裂痕:妻子的秘密
My Dear长腿叔叔
放电女种田记
好孕快穿:养崽气运之子被团宠了
尔尔_新御宅屋
【网王】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