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却忍不住露出浅笑,“彻儿归来,你不去接一接吗?” 宁国公冷漠道:“哼,离家连一年都不到,也不知他有无长进,若这次回来还像以前那样爱玩闹……” 宁国公突然没话了,大概是说不下去了。 虞氏无奈,转而吩咐邹嬷嬷,“去公主府递个信。” 邹嬷嬷正应下,宁国公道:“理应让老二去拜访兄嫂的。” 虞氏一想也是,遂撤回了刚才的吩咐,“那就让他亲自去公主府,待傍晚一家子再一起吃个饭。” 宁国公:“还有二房,二房就让人去请吧。” 那厢,段姨娘匆匆跑向裴彻。 身后的丫鬟都快跟不上了,边跑边劝,“姨娘慢些,二公子有马,很快就过来了。” 段姨娘却不听。 不管马儿奔向她的速度有多快,她只想跑远些,再远一些。 跑得越远,能与儿子单独相处的时间,便越长。 裴彻见到来人,停下马,“姨娘怎么出来了。” 段姨娘仰着头,看着马背上的裴彻。 高大的身形挡住了照向段姨娘的烈日,所以她不会觉得刺眼。 明明是欢喜的团圆日子,段姨娘看见儿子、听见声音的那一刻,双眸却忍不住蓄了泪水,因扬着头暂时没有落下,她也不想让眼泪落下,遂是强忍着。 又怕自己憋不住,笑着打趣自己,“瞧我,这眼睛一被太阳照着就难受。” 裴彻翻身下马,将马交给了马奴,扶住了喜不自胜的姨娘,“我不在家的日子,姨娘过得可还好?” 听到关切的问询,段姨娘连连点头,“好,好,倒是你……” 没了逆光的阴影,段姨娘看清了裴彻脸上的胡茬,低头时看见扶着自己的那只粗糙的手,再也抑制不住眼泪掉下,“倒是你,北地苦寒,有没有照顾好自己啊?” 这个问题不需要答案,段姨娘心中笃定没有,“这次回来,能不能不走了?就呆在京城,让你父亲为你谋个差事,好不好?” 裴彻想拒绝,可看见段姨娘期盼的样子,拒绝的话终是说不出口,只以沉默应对。 复杂的眼神已经传递了答案。 段姨娘正处在伤感时,细腻光滑的手捂住裴彻粗糙的手,将心底的话说给裴彻听,“我不需要你有出息,只想你顺遂快乐,你走的每一日,我都提心吊胆,好怕边境起战事祸及到你。” 说话时,两人的脚步朝着国公府的方向迈去。 不同的是,裴彻腿长迈的步子大些,段姨娘不仅步子小,还有意放慢速度。 “姨娘,可我并不想再做一个没有用处的纨绔子弟,”裴彻停下脚步,认真地说出心里话,并压低声量,“战迟早是要起的,即便不是今天,也会是明日,我既已从军便不畏惧马革裹尸,但请姨娘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 至少不会轻易死去。 这话于裴彻来说,本是承诺与安慰,但从他的嘴里出来,非但没起到安慰作用,还吓坏了段姨娘。 一句马革裹尸,段姨娘的手瞬间变得冰凉。 与此同时,她也清楚地明白了儿子的理想,意识到裴彻这一年来的改变,知道了他从军并非只是因为满足他父兄的期待,也不是赌气,而是真正出于他内心的抉择。 这么久过去,也没有因为军营艰苦的环境,而改变抉择。 第589章 裴彻归家 一时间,段姨娘不晓得该欣慰还是该难过。 这些天,她都在府邸外翘首以盼,盼着儿子归来,她想做第一个看见他迎接他回家的人,也想赶在宁国公与虞氏前面,与儿子有短暂的独处。 想关心他,想知道他过得如何,想知道他是否愿意留在京城。 如果他愿意,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段姨娘无论如何也要求国公同意,毕竟儿子不是她一个人的儿子,家中大小事都轮不到她做主。 可是她想错了。 裴彻并不愿意。 “姨娘,我们回府吧,父亲与母亲可在家中?” 裴彻的声音唤醒了段姨娘,他重新抬步,扶着段姨娘往国公府的大门而去。 段姨娘心神不定地应了声,“在的,他们在等你。” 有了这句话,裴彻的脚步还加快了些。 段姨娘跟着走,她看着儿子的侧脸,扭头又看向越来越近的宁国公府,她看着那块气派的匾额。 想到儿子不在家的日子里,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国公府降了爵,又升了爵,段姨娘开始陈述发生的这些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 但这些,并不能阻拦裴彻回家的脚步。 因为长辈还在等待,裴彻不能拖延,他也并未明白段姨娘说这些话的用意,只以为她是忘了,遂出言提醒道:“姨娘,这些,你在信中都与我说过了。” “说过了?哦,是说过了。”段姨娘笑了笑,垂着眸,与裴彻一同进了府邸。 跨过那道门槛,管家就迎了上来,“二公子回来了,国公爷与夫人正在厅中等您。” 闻言,段姨娘的神色变得黯淡,裴彻没有察觉到,犹豫后还是问道:“大哥在吗?” 管家如实回话,“世子不在。” 裴彻“嗯”了一声,扶着段姨娘就要往正厅里走,段姨娘却止了步。 “你父亲定然有话要跟你说的,你肯定饿了吧,我去后厨看看,给你准备些吃的。” 吃食又哪里需要段姨娘准备呢。 裴彻隐隐觉得,姨娘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具体是哪不同,却又说不上来。 段姨娘朝他笑了笑,催促道:“快去吧,别让他们一直等着。” 闻言,裴彻应了声,松开扶着姨娘的手,转身朝厅堂大踏步而去,管家紧随其后。 段姨娘注视着裴彻进了厅堂,才朝着厨房的方向而去。 正厅内的宁国公有些等不住了,虞氏起身走到门边,正要派人去催,只见裴彻迎面快步踏入厅内。 “母亲。”裴彻恭恭敬敬地在虞氏面前站定,唤了一声。 虞氏上下打量一番,随即道:“你父亲盼了你好久。” 闻言,裴彻转头向宁国公望去,后者嫌妻子多话,收回视线装作毫不在意。 裴彻也收回视线,“母亲,您坐。” 虞氏点点头,在宁国公身侧的主位坐下。 裴彻在两人中央的正前方,掀开下摆跪下磕头,“父亲母亲安好,我回来了。” “好好的跪什么,快起来。”虞氏嘴上说着,嘴角却抑制不住地扬起。 宁国公心里是欣慰的,目光紧锁在裴彻略有变化的面貌上,只觉得儿子出去一趟,褪去了狂妄稚气,变得稳重了,容貌也更硬朗了。 但他嘴上不说满意,严肃地问,“在外面可学到了什么?” 裴彻跪着思索了片刻,没想到答案,于是只是望着父亲。 宁国公心一哽,忽然觉得刚才心中的结论下早了,看着儿子茫然的样子,相顾无言。 沉默在此刻显得尴尬。 虞氏抬手将裴彻扶起来,“学到了什么,不需说出来,放在心里也是一样。” 宁国公无奈摇摇头,不过即便裴彻说不清自己有无进步,都不妨碍宁国公心里还是愉悦的。 其实比起有无进步,宁国公更想问的,是他有无受伤。 但宁国公非要晚些再问,显得自己不那么宠溺儿子,显得关心不那么刻意,“你母亲两次让人给你送珍稀伤药,你可有好好用过?” 裴彻“嗯”了一声,“用过,多谢母亲关心。” 虞氏笑了,却不是因为裴彻的感谢,而是因为听懂了丈夫的言下之意,偏偏裴彻的回答,没有回到点子上。 所以,她又把话题引了回来,“边关不是没有打仗吗,怎么日常训练还能让自己伤了?快叫你父亲看看,伤在何处,严重否?” 裴彻摇摇头,“让父亲母亲担心了,我每日勤学苦练,日子久了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只偶尔一些小伤并不妨事,母亲送去的那些药,我分了一些给军中的伤患用,否则就要浪费了。” 宁国公听了,放下心来,“你母亲的一片心意,你要珍惜。” “是,”裴彻应道,然后扭头望了望周围,“大哥今天不回来吗?” 宁国公:“原以为你早两天能到家,哪里知道你那么慢,也不来信交代一二,你哥哥繁忙怎可能在家中等你?” 裴彻听懂了,说明两日前大哥是有在家中等他的,思及此,他汗颜道:“我绕到去了一趟金陵,看了一眼洛氏母子,耽搁了,想着中途写信恐怕信还没我到家快,故而没有知会家里。” 谈及洛氏母子,宁国公也问了句,“她们母子可好?” 毕竟洛氏生产至今数月过去,裴家光顾着寄钱,也没有机会看过人。 裴彻一听,不知道该怎么说洛氏二嫁,“洛氏于上月嫁给了当地一位私塾先生,日子虽不富裕,但她还算满意。” 第590章 再见央央 “嫁,嫁了?”虞氏诧异,随后平静下来,既已与裴家没了关系,再嫁人也无可厚非。 宁国公拧起眉心,“那孩子怎么办,我们裴家的孩子,哪有在外面让别人养的道理,原先她不嫁人就罢了,现在改嫁,难道要让你的骨肉喊别人父亲?冠上他人姓氏?” 裴彻顿了顿,“那也没办法。” 谁叫大哥那时候要让他写放妾书的。 但是裴彻不敢怪,毕竟自己也不是没错。 宁国公越想越怪,“孩子在外头,我和你母亲还怕他吃苦受罪,每月都让人捎寄不少的银钱过去,现在算什么?” 不给钱吧,怕自家的骨肉过得不好。 给钱吧,岂不是还连带着养了洛氏二嫁的男人? 裴彻听闻,联想到洛氏说的话,“母亲还在寄钱吗?” 虞氏:“嗯,每月都会寄一笔,这个月的,大概就是前两日啊,估摸着就快送到金陵了。” 裴彻疑惑地拧起眉,“我听洛氏所言,她的新婚丈夫有捎信来拒绝这笔银钱,母亲没收到吗?” 倒不是裴彻吝啬这笔钱,而是他心觉哪里不对劲,倘若对方有寄信,父亲母亲又怎会不提起呢? 虞氏想了想,目露疑色,还是没想起有这回事,但并不轻易下结论,而是招来邹嬷嬷询问。 邹嬷嬷睁着一双迷茫又清明的眼睛,“没有啊,府中从未收到过信。” 虞氏又找来管家的门房,后者的态度也与邹嬷嬷一样,都是毫不知情。 若是门房收到过信件,绝不可能不交给主家的。 没收到就是没有收到。 裴彻本来就没觉得杨望川是个老实的,有了假寄书信这一回事,心中对杨望川的怀疑更加深。 裴彻能想到的事,宁国公和虞氏又怎么会想不到,虞氏开口,“或是此人寄错了地方,我让人去问一问信差,若排除这个可能,那么,此人必然包藏祸心。” “你先不要着急,”宁国公喝口茶,“既然回来了,就先去你大哥大嫂那儿拜访一下。” 裴彻应下,转头出去了,也不问公主府往哪走。 他知道。 姨娘每次寄信,都会讲一大堆,所以哪怕他不在家中,但家中发生的许多事,他后几脚还是会知道。 包括,原先的李丞相府,做了如今的安阳公主府。 裴彻的到来,打了谢桑宁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裴如衍没在家。 他早上去上朝,到现在都还没回来,估摸着不是去公署了就是去东宫了。 裴如衍现在跑东宫的频率,比她还高。 裴彻被公主府的侍女带到了前院养花的庭院里,等了一炷香的功夫。 谢桑宁从后院赶来,远远的,看见一男子伫立在花海中,背影宽大笔直。 她没有过去,而是进了一旁的凉亭,让侍女将裴彻喊了过来。 裴彻转身的一刹那,她没有看他,而是在摆弄石桌上的摆件。 但裴彻第一眼看见了她。 意识到凉亭只有她一人时,还往四周张望了一番,发现大哥不在。 莫名的,心中生出几分后悔,有些后悔来了。 以前的他不会这样,只是在想通后,又过了大半年孤独的生活以后,心绪缓缓平静,发现另外一种活法也很好,他不再向以前那样,非要得到自己想要的。 有时候各自平静,也很美好,至少永远不会成为敌人。 前世失去的父亲和哥哥,裴彻如今还拥有。 重生的美好,不该锁在一个人的身上。 他如今,就是想维持这份美好,不想再打破平静。 他走近,嗓音略显干涩,“好久不见,大哥他……不在吗?” “嗯,已经让人去找他了,”谢桑宁坐在凉亭中,并未屏退左右,又吩咐侍女上了两盘点心,指了指对面的位置,“你先坐吧。” 原本拘谨的裴彻,因为她的随意,也慢慢变得松弛,在她对面坐了下来。 “你……” 他正开口,谢桑宁朝他望了过去,在视线相交的那一瞬间,裴彻不自觉地低下了头,嘴里停顿了会儿,继续说着刚才没说完的话,“京城发生的事,还有你的事,我都听说了。” “恭喜你找回自己的家人。” 在裴彻的前世记忆里,她不得沈家喜爱,与沈家断绝了关系,重来一世所有发展都不同了,她如今很幸福。 “谢谢,”谢桑宁真诚地回答,伸手将面前的糕点推到他面前,“尝尝吧。” 裴彻目光落在糕点上,“你变了很多。” 方才的那一眼,就能看出来,谢桑宁的脸上全无疲态,如今的她,就好像做什么都享受其中。 她平心静气地道:“你也是。” 他也变了很多。 裴彻忽然抬头,不确定地问,“是夸奖吗?” 谢桑宁一愣,思考一番,“待会让你哥哥来评价吧。” 提到哥哥,裴彻抿了抿唇角,虽然如今还是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完全释然地喊她大嫂,但有一点,他必须承认,“从前,我欠你一句对不起,也欠你一句谢谢。” “这次,我是认真的。” 裴彻定定地看向她,神色复杂。 关于对不起和谢谢,他是想详细说的。 可两侧的侍女小厮都在,他不方便提到前世的事,遂站起身,朝着谢桑宁鞠了一躬—— “若没有你,裴家不会有今天。” “我也是。” 在侍女们的耳朵里,自然以为他说的是谢桑宁的公主身份帮助了裴家。 只有谢桑宁知道,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第591章 谢欢的跟班小裴 但她没想到他会这么认真,在他鞠躬的那一刹那,她也有些不知所措,回过神后,便有些惆怅。 因为想到了前世的自己。 裴彻的道歉与感谢,让她情绪复杂,鼻子亦有些发酸,“我们都是身在局中被推着走的人,倘若不努力,或许就会淹没在朝代的长河中,我们所做之事也并非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自己。” 所以,不必感谢。 不过,道歉还是应该的。 有些话点到为止,不必再多说了,谢桑宁释然地扯出一抹笑,“我也希望你可以得到幸福。” 裴彻站在她的对面,看着她,半晌后点了点头。 “公主,驸马与太子殿下来了。”侍女禀报道。 不远处,裴如衍带着谢欢悄然走近,但是停留在了花海以外,没听见凉亭的两人说话,正巧看见裴彻鞠躬的行为。 谢欢甚至没看清凉亭内的男人长什么样子,进府的时候听小厮说裴家的二公子来了,想必凉亭中的男人就是裴家老二了。 “嘶,”谢欢没去看身侧裴如衍的脸色,只感慨道,“你家老二竟然这么敬重央央。” 裴如衍无话可说,在短暂的沉默后,还是应了,“他向来如此。” 谢欢看着,颇为欣慰地点点头。 一副很满意的样子。 谢欢身边的宫人喊了一嗓子太子驾到,庭院中的侍女小厮纷纷行礼。 不远处的裴彻也转过头来。 对裴彻而言,谢欢有两重身份,一重是太子,一重是谢桑宁的父亲。 但不论是哪一重,他都是第一次见。 谢欢走近,他也规规矩矩地行礼,听到对方沉声说着免礼,他才缓缓直起身,但心里却并不轻松。 不止是见太子的紧张,还有无法用言语表达出的微妙感。 “何时回来的。”裴如衍走到裴彻面前,隔着一臂距离处停下。 裴彻回答,“今日刚回来,拜见过父亲母亲,才来的兄长与嫂嫂这里。” “嗯,”裴如衍听他言语和行为都稳重不少,微微颔首,“在外面可有吃苦?” 这个问题,裴彻迟疑了一下,后道:“算不得苦。” 谢欢闻言,脸上看着没有笑容,嘴角带起肉眼看不出的弧度,“年轻人吃些苦是好的,你叫裴彻?” 裴彻毕恭毕敬地回是。 谢欢又问,“武艺如何?” 裴彻谦虚道:“略通拳脚,不及太子殿下万一,但在军中也算有些微末功劳。” 裴如衍自然地走到谢桑宁身侧,接过她手中糕点,一边听着岳父和弟弟的对话,适时插句嘴,语气严厉,“不过靠一身蛮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百姓抢回几只牛羊围了几个栅栏,岂敢在殿下面前居功?” 说是不居功,却还是将弟弟做的事列举出来了。 裴彻看向兄长,原想反驳的,毕竟他做的不仅这么几件小事啊。 可话还没出口,他就呆滞住了,大哥怎么连旁枝末节的小事都一清二楚? 大哥竟然这么关注他吗? 裴彻的心中不由淌过一丝丝暖意,话出口时变得礼貌又温和,“大哥说的是。” 而谢欢关注的点是,“只是抢回来?” 裴彻想说不然呢,上面也没说要开战啊,还能挑起战争吗。 但这话显然是不能直白地跟太子说的。 在裴彻的沉默中,谢欢得到了答案,嘴角本就不明显的弧度,朝着反方向牵动。 就在大家以为谢欢是在因牛羊被抢而生气时,谢欢却感慨道:“看来他们也物资匮乏。” 凭着上一世的记忆,裴彻接话,“的确,他国百姓也不好过。” 记得前世那场战争,本来以为攻入北蛮的王都,能够收缴国库,抚平战乱后的疮痍,哪料王都根本没钱,只有抓到的王储看着光鲜亮丽,国库早成了空壳。 而他们的钱都花在了兵器战马上,以为靠抢掠与征战就能让国家繁荣,忽略了国的根本在于民。 北边与南边生产之物与生活方式不同,国与国之间虽有贸易能够促进经济,但建设国家提升繁荣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 抢掠的根本,是贫穷和缺乏。 大晋依山傍水,国土面积广阔,不同的郡县发展方式不同,但各有特点,有发展经济的,自然也有发展矿业的,和发展农业的,互相扶持发展,相对来说还是能够自给自足的。 因此,为防止他国作乱,从前是不能跨国经商的,闭关锁国不对外开放。 而前些年开放的理由,却还是同一个理由。 晋元帝想着,将本土有的,推向他国,不仅能够促进双方发展,也能带动边关的经济,不让边境的百姓总是遭抢掠。 谢欢觉得父亲是好日子过久了,忘记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伤害。 当站在对面的人已经将你当做肥羊的时候,就是绝对不能退后一步的时候。 而这个时候,幻想和平是没有用的。 哪怕父亲无意争夺他国领土,但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以戈止戈,才是谢欢觉得最有用的办法。 即便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百姓,是敌国的百姓,而非晋国的百姓。 但对谢欢来说,没有差别。 只不过隔了一座关卡,边境百姓与敌国的距离,远比要离京城近百倍,而这并不妨碍边境的百姓是大晋的子民。 所以,与边境相邻的敌国百姓,为什么不能是大晋的子民呢? 谢欢没有说话,朝着谢桑宁望去。 谢桑宁看出了他的凝重,只道一句,“不管爹做什么,我都支持。” 闻言,谢欢、只是嘴角稍平缓了些,“问你借样东西。” 谢桑宁想不到有什么需要跟她借的,下意识想到的就是钱,“有的,但是大额要等几日。” 谢欢一愣,想明白她说的是钱,忽然有些窘迫,轻咳两声,“如今国库充盈,不用你出什么钱,而且你祖父的意思,是要将官家的慈善堂交给你来打理。” 谢桑宁:“我?” “嗯,涉及金额庞大,交给外人也不放心。”谢欢道。 谢桑宁没有拒绝,自己充实得很快乐。 谢欢没打算久留,看着站在一处的女儿女婿,言归正传,“借你的驸马。” 第592章 诡计多端的秀才 然后对裴如衍冷漠地吐出一个字,“走。” 谢欢现在总是带着裴如衍,包括待会要去镇国公府,也要带着。 裴如衍从没有一句怨言。 但是今天,与谢桑宁互视一眼后,他跟上谢欢还不忘喊上裴彻,“走吧。” 裴如衍这一声走吧,倒是提醒了谢欢,谢欢停下步子问道:“你哪个营的。” 等裴彻回答完,谢欢又没做任何表态,只是点了点头,让裴彻快回家吧。 裴彻的确是回家了,谢欢和裴如衍也去了镇国公府,谢桑宁没有闲着,转身就去了京城的慈善堂巡视。 慈善堂,顾名思义,就是做一些慈善的事,是官府成立的具有权威的组织,每年国库都会给一笔巨款,供慈善堂使用,使用途径当然是扶贫。 除了扶贫,还有拍卖,包括上回宣王府搜刮出来的物件,就是慈善堂负责拍卖的。 谢桑宁既然接管了,头件事自然就是理账目。 到了傍晚,裴氏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饭时,谢桑宁才听虞氏说了关于洛茹二嫁,以及拒绝孩子抚养费的事。 因为当初是她帮着洛茹逃出去的缘故,这次也很难袖手旁观。 但不管是她来查,还是裴家查,结果都是一样。 不需费力,关于杨望川本人的详细资料,从小到大的所有经历,在隔日的清早就呈到了谢桑宁的眼前。 这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杨望川表面跟洛茹说拒绝了抚养费,后脚便将本月裴家寄过去的银钱占为己有,私藏起来。 果然是为了钱。 裴彻得知的时候,脸上的愤怒毫不遮掩,他算是明白为何镇上的房子不住,杨望川非要住在村里了。 因为裴家每月的银钱,是寄到洛茹原本的居所的。 杨望川想要私吞那笔钱,当然不能让洛茹继续住在原居所。 甚至不能另外在镇上租房,只有住在偏远的村庄里,不方便进城,才能防止谎言被洛茹识破。 真是个诡计多端的秀才。 裴彻想连夜赶往金陵,将一切在洛茹面前捅破,不能再让她们母子在杨家生活了,谁知道杨望川会不会干出丧心病狂的事。 虞氏原打算派护卫前往一趟,帮助洛氏和离再顺便将这母子带回来。 经历了外头的险恶,虞氏相信洛氏会重新考
相关推荐:
白月光背着我有儿子了(np)
狐狸精C位出道
军宠超标恶知青被宠哭后多胎了程月陆行止
救命!傲娇大小 姐总撩我
娇妻慈母(重生)
私奔(H)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我的极品老婆
淡漠大佬饲养了触手怪物后
勾搭成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