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贾蔷与宝钗、宝琴姊妹二人悄悄挤了挤眼,一语双关道:“活不白干!” 姊妹二人俏脸上同时飞起一抹羞红,拿这登徒子真真没法子。 薛姨妈却早就顾不上这边,几步上前搂住薛蟠急道:“你这糊涂种子,是不是撞客了?灌多了黄汤就自去挺尸,在皇上跟前胡吣甚么?” 秦藩是甚么地? 那是爪哇国! 听说离孙行者护三藏法师取经之地都不远了,跑那去能不能活着回来都难说! 薛蟠心里虽也有些打鼓,但海口已经夸出,再者也担心留下来果真会坏事,便恼火道:“天天又说我不知世事,这个也不知,那个也不学。如今我发狠把那些没要紧的都断了,如今要成人立事,学习着做买卖,又不准我了,叫我怎么样呢?我又不是个丫头,把我关在家里,何日是个了日? 况且龙恩浩荡,有皇上庇佑着,怎么得有舛错?我就是一时半刻有不好的去处,自然有人教我尊重。妈只是不放人,过两日我不告诉家里,私自打点了一走,明年发了财回家,那时才知道我呢!” “这……” 薛姨妈也担忧薛蟠不告而别,一时拿不定主意,回头看向自家闺女。 宝钗刚嗔完贾蔷,这会儿回过头来笑道:“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却是好的。虽说家中千日好,出门万事难,但也愁不得许多。他若是真改了,是他一生的福。若不改,妈也不能又有别的法子。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门,干不得事,今年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这个样儿,也极是不像。” 说罢隐约有些恍惚,好像前二年薛蟠南下金陵时,薛姨妈也是这般难舍难离的,她也这般劝过…… 薛姨妈听了,思忖半晌,又堆起笑脸来同贾蔷道:“倒是说得是,只是这孽障到底不经甚么正事,还劳皇上看顾一二,别叫人欺负了去……” 贾蔷呵呵笑了笑,道:“他不去欺负别个就是好的。且这般罢,若无他事,朕与贵妃、丽妃回里面赏月过中秋去了。姨妈同去?” 若是往常薛姨妈自然不会放过这等荣耀,可眼下儿子即将去爪哇,她如何还离得开? 贾蔷也不在意,自顾引着二宝回了里面……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津门行在,明月楼。 贾蔷正抱着闺女临窗赏月,一字一句的教她诵中秋诗。 只可惜晴岚公主殿下,满心满意的大口大口吃着月饼,桃汁干了一杯又一杯,直呼过瘾…… 也才不到四岁,身上已然沾染了金沙帮主李婧的风采…… 都知道贾蔷爱极这个女儿,所以连黛玉都不让人约束着她。 不远处,黛玉、子瑜、凤姐儿、李纨还有三春姊妹等,团团围着传奇皇妃闫三娘,让她多讲讲率千军万马纵横灭国的故事。 闫三娘并不善言谈,只用最平实的话说了遍出海征伐的过程。 然而越是这样,反倒愈发让黛玉、湘云、探春这等极聪明的人相信。 她们本就聪慧,这些年又经手那么些事,早就能分辩出许多事的真伪。 闫三娘若说一场评书,那就当一乐了,可如此平实的回忆描述,反倒叫她们听的激动不已,也愈发崇拜喜欢起闫三娘来,让闫三娘羞涩不已。 湘云更是一身热血沸腾,忍不住在旁边“嘿嘿哈哈”的比划起来,招惹的晴岚一个劲儿的想跑过来一起顽耍。 和湘云不同,晴岚是正经练武架子的…… “皇上,也别偏心的忒过了些。这公主是龙种,那么多皇子也不是外人。怎就抱着闺女舍不得撂手,又是教诗又是喂吃的,一堆傻小子们只能在地上滚爬傻乐?” 凤姐儿吃了不少果酒,这会儿见贾蔷一味的宠爱女儿,一群皇子就在织金地毯上摸爬滚打,便是几个越界都滚在地上的,其中就有她儿子小八,贾蔷竟不许昭容们去抱,任皇子们傻闹,着实气不过埋怨道。 “放下。” 贾蔷头都没回,任凤姐儿嘟囔一通后,给闺女喂了颗西域进贡来的葡萄后,说了两个字。 凤姐儿刚将小八抱起,听到这话差点没气死,可也不敢违拗,又“砰”一下将小八李鋈放地上。 李鋈整个人有些懵,小脑瓜莫名的看着他娘: 招你惹你了,这样坑儿子? 凤姐儿丹凤眼瞪他一眼,拾掇不了老子,还拾掇不了小的? 李鋈识时务者为俊杰,一双神似他娘的眼睛笑成小狐狸似的,让凤姐儿都没勇气凶狠下去…… 一旁走过来的黛玉笑的不行,弯腰捏了捏小八的脸,道:“和你娘真真是一个模子里烙出来的。” 凤姐儿刚想说甚么,却变了面色,因为她发现她那熊儿子对上黛玉的笑脸,居然比方才还谄媚,喜庆的和福娃一般。 这还了得? 熊儿子对她都没这样乖巧过! 那边一同过来的湘云、探春等人见了,差点没笑抽过去。 一群小子们见大人们这般大笑,也不知在笑甚么,就跟着一起乐出声。 周遭的宫中老人们看到这一幕,无不心中敬服。 多少年了,天家何曾有过如此多的欢声笑语…… “唉,原以为咱们姊妹都算是不错了。世间那么多女儿家,有几人能做事的?咱们也一时自得自傲,今日得知三娘姐姐的英雄事,方知都成了井底之蛙,贻笑大方了。” 探春仍沉浸在闫三娘指挥千军万舰,弹指灭国的风采中,自惭形秽地说道。 闫三娘不会说这等话,俏脸涨红一时不知该怎么宽慰…… 贾蔷宠爱的看了她一眼后,同探春道:“三妹妹你这话忒无礼!” 探春修眉都竖了起来,道:“蔷哥哥,谁无礼了?” 家里姊妹们能如过去那般叫贾蔷,是黛玉应允的,不然她们不好留在宫中…… 贾蔷笑道:“就是你!” 探春极是不服:“我怎无礼了?” 她又没说闫三娘不好。 却听贾蔷笑道:“还说不无礼?三娘子做的伟业,我都做不到。不说我,五军都督府那些横刀立马的将军们,十七七八也难做到,你拿此事自觉惭愧,岂不是指桑骂槐?” 众人闻言一惊后,随即愈发大笑起来。 闫三娘一张俏脸红的快要滴出血来,摆手道:“皇爷这般说,臣妾愈发无地自容了。” 贾蔷摇了摇头,道:“你真不必妄自菲薄,人做事都是讲究天赋的。譬如你的帅才,再譬如皇贵妃的杏林之术,天下几人能及?” 黛玉一边嗑瓜子,一边星眸觑视贾蔷,道:“那敢问皇上老爷,又有甚么天赋?” 居然没提她! 贾蔷干咳了声,自得道:“汉高祖曾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我嘛,天赋和他一点都不同!” “噗!” 旁边的可卿被这转折逗的没忍住,喷笑出声。 黛玉气笑道:“和你一点不同,那你说甚么?” 贾蔷嘿嘿笑道:“也不全不同,还是有相同处。这刘老三靠的是萧何、张良、韩信打天下,他兄弟多。朕朕打江山虽也靠三点,却不是兄弟多……” 也的确不是兄弟多。 湘云十分好奇,问道:“蔷哥哥,那你靠的是甚么?” 贾蔷豪气万千道:“朕打江山,靠的是老婆多!老婆多!老婆多!!” “呸!” “呸!” “呸!!” …… 第0042章 中秋月 “我何曾想过坐这劳什子位置?林妹妹是最知我志向的。想当初,也不过想考个举人功名以自保,再开个书坊……” “你可快快住口罢!” 不等贾蔷对月风骚完,黛玉就嗤笑打断道:“原我还信来着,可你瞧瞧你掌权后干的那些事,哪一样不是深思多年才能有的?果真仓促间就能想一出是一出,岂不成了神仙?所以,再莫说那些话了。你早就居心叵测!” 看着黛玉娇俏的容貌,去了皇后包袱后的清灵,贾蔷自然不怒反喜,哈哈笑道:“妹妹这就不通了,我这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便是处江湖之远时,亦忧国忧民。” “呸!” 黛玉轻啐一口,转开目光,不想正好落在宝钗圆滚滚的肚皮上,撇撇嘴又转向一旁,却见平儿、可卿两个也都撑着在那低声笑语。 黛玉不由一时头大,看向贾蔷道:“虽然家里添丁进口是大喜事,可你这添的也忒多了罢?一茬儿刚收完,第二茬儿又开始了。我不是说孩子多不好,可这样多,你认得过来么?就紧着姑娘疼?” 宝钗、平儿等都红了脸,贾蔷一张脸也难得的热了下,不过随即风轻云淡,道:“认得是肯定能认得过来,至于疼爱……你们也都是见过世面的,世上苦难人九成九,绝大多数人从懂事到死,都在为生计发愁。而他们,一个比一个会投胎,已经超越世上绝大多数人。再加上…… 朕从未要求他们一个个都成为人中龙凤。只要都能有一份喜欢的事业做,不拘是文人,是将士,是郎中,是商人,哪怕是农夫,都可以,只要他们喜欢! 若这都不是疼爱,甚么才是呢?” 一片震惊中,宝钗都忍不住开口道:“堂堂皇子,去当商人、农夫……” 凤姐儿也不安道:“不是说将来都会封国么……皇上,你可别忒惯着诸皇子了,便是寻常高门,也没这等事……” 贾蔷笑着安抚道:“当然都会封国,但封国了,也可以交给臣子去打理。你们要明白,他们本身未必都是治国之才,有他们喜欢做的事……” 听闻此言,哪怕将贾蔷奉为神明的香菱、平儿、晴雯等,都暗自摇头。 扯臊! 放着好好的一国之君不做,去当农夫、商人? 哪怕再宠溺孩子,她们也要打折狗腿! 贾蔷见诸后宫的神情,自然明了,换个角度笑道:“朕都能容你们做各自喜欢做的事,你们容不得他们?小婧、三娘子甚至是皇后、皇贵妃,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怎么到了皇子们,你们反倒觉得掉身份了?” 晴雯小声道:“爷让我们忙起来,不是为了不让我们自己乱闹乱斗?” “放肆!” 不等贾蔷拾掇,黛玉笼烟眉已然蹙起,呵斥了句。 揣摩圣意无论臣子还是宫妃都会去做,但当面说出来,那就是罪过了,还是大罪。 晴雯脸色一滞,却是规矩上前见礼请罪。 黛玉也是刀子嘴豆腐心,伸手在她眉心处点了点,啐道:“颜色越发的好了,心眼却不长半点。这等话,但凡有点城府的人都说不出口。罚你一个月的俸禄,好好长长记性!” 晴雯也是知道好歹的,嘟着嘴谢了恩,被香菱拉扯起来埋怨道:“孩子跟前娘娘给你留脸面呢,往日里我都白教你了。” “……” 晴雯差点吐血,看着眉飞色舞的香菱,秀气的手攥起就想一拳怼脸上去。 偏黛玉才拾掇完,眼下不敢造次。 只打定主意,回去直接打死! 姊妹们见之都笑了起来,黛玉也笑啐香菱道:“小蹄子愈发促狭了!” 贾蔷笑罢,同晴雯道:“你如今手下掌着几百号人,都是天下第一等的女红巧手。绣出的那些丝绸,卖的比黄金还贵,就这样,都供不应求。那些人又各自带了不少学徒,加起来大几千人,过个几年,怕是能有上万人。这上万人背后,有上万个家口受益富裕。你能做这么大,不只因为你是皇妃,织造出的东西是内造,是因为你真的喜欢手艺活,又有天赋,再用心,自然就做的好。 你能如此成就一番事业,孩子们将来也该如此,寻到他们天赋所在,兴趣所在,让他们各自去成就一番事业。 强行让他们治国,难免出现昏君。 啧,宋徽宗若能有朕这样的老子,一定能名垂青史。” 这番话,晴雯听不大懂,可黛玉等人却听明白了。 只是一时仍难以接受,道:“孩子们还小,说这些还早,且看他们自己的造化罢。” 黛玉等都是熟读青史的,当年也愤懑天子为何不肯垂拱治天下,将朝政都交给贤臣去处置。只是一朝化家为天下,想法自然变了,连她们都无法完全信任臣子们…… 儿孙们当个傀儡君王,怎么可能? 再者,即便有她们在,这一代皇子们能相互扶持,可到了下一代,亲人就成了亲戚。 再过上几代,那也就是个名分了,还指望他们相互扶持? 说不定巴不得对方出点岔子,好借着名分去接手江山呢…… 只是这等事,她们也操心不过来,终究由贾蔷做主。 她们能想到的,贾蔷自然不会想不到,呵呵笑道:“又不是去养纨绔娇惯他们。不管做甚么事,想做到拔尖儿,付出的心血都不会少。没有坚韧不拔的心性,到头来只是废物。我今年才二十出头,就算只能活到六十岁,也还有近四十年的光景,足够看顾到第三代了,不妨事的。” “呸!大过节的,说的甚么话?” 黛玉眼见就要翻脸了,还是子瑜握了握她的手,安抚下来。 因为尹子瑜手抄纸上书写道:以皇上的体格,大概能活到二百岁。 黛玉见之,登时转阴为晴,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二百岁,岂不成了老妖精? 不过即便只活到一百岁,倒也真能庇护儿孙们一生富贵无忧。 “今儿是中秋佳节,且不说这些了。咱们姊妹打小一并长大,在国公府的日子里,最是无忧无虑。只是如今都大了,也都担负了那么多的差事,难得清闲时候。不过今儿是中秋上节,合该轻省轻省。多长时间没动笔墨了,难得好月色,咱们也耍子一耍?” 黛玉的提议,让姊妹们纷纷明亮的眼眸。 诗词? 自打跟了某人,被他日夜灌了不知多少迷魂汤后,诸姊妹们一个个都忙于救世济民的伟业中,哪里还有功夫研磨诗词? 湘云极是热衷,抓耳挠腮道:“这么久没写,怕是都忘了怎么写了!” 探春揭破她的虚伪:“也不知昨晚上谁梦话里都是吟诗!” 宝钗忍不住笑道:“这话我信,云丫头那张嘴整日里叽叽呱呱的,就没个消停时候。” 湘云和两人闹了会儿,惹得小皇子们一个个兴奋的跟蚱蜢似的蹦跶起来,一片欢笑。 独李铮云淡风轻,小小年纪性子稳的不像话。 要不是对过几回暗号都没对上,暗中观察良久李铮大多时候仍是小孩心性,贾蔷都要怀疑是老乡了…… 由此也可见,这小子的天资优秀到了何等地步…… 莫说他,便是林如海几次凝望李铮时,都隐隐出神…… 许是察觉到父皇的目光,李铮转脸看来,纯真的目光里,带着濡慕和敬畏。 贾蔷扬起嘴角,与他招了招手,此刻小晴岚已经去和湘云疯闹,李铮迈着小步伐近前,待被贾蔷抄起抱在膝上,终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便是再老成,他也是个不到四岁的孩子,仍向往父亲的疼爱。 平日里弟弟们一拥而上抱腿抱胳膊抱脖子时,他都不好意思去争抢…… 贾蔷见他如此高兴,心下也痛快,看着这个长子,问道:“铮儿,可否想过,长大后要做甚么?” 李铮眼中满是圈圈,仰头看着贾蔷,道:“父皇,长大了,就是变成大人么?” 贾蔷点头笑了笑,李铮抿了抿小嘴,看着贾蔷道:“父皇,儿臣长大后,愿效仿父皇,开海拓疆!” 贾蔷哈哈笑道:“好!有志气!”顿了顿,又问道:“还有呢?” 李铮闻言,眨了眨眼,回头看了眼不知何时已经纷纷凝望过来的诸后妃中,处在边缘位置的李婧,母子二人对视稍许后,李铮回过头来,同贾蔷大声道:“父皇,儿臣长大后,还要照顾弟弟们。要和弟弟们,一起保护小十六!” 被点名到的小十六正坐在织金地毯上,和小五、小六、小十三等小不点儿,摸头摸耳朵笑的正流口水,听到李铮叫他名字后,抬眼看了过来,咧嘴咯咯直乐。 终究还是太小了,不懂在说甚么…… 但小孩子们不懂,大人们却明白。 一双双眼睛看向了李婧,倒让李婧羞赧起来,同笑吟吟看着她的黛玉道:“就教过一二回,没想到他还记住了。” 黛玉笑道:“倒不必单拎小十六出来,他们兄弟们兄友弟恭便是极好的。” 贾蔷看着被兄弟们围在中间的小十六,轻声笑道:“是要保护好他,别的皇子都可随心所欲做他们喜欢做的事,独小十六将来,要背负起万里江山之重。他无恙,大燕无恙,则其余手足即便个个吃喝顽乐,也有中央皇朝震慑屑小,不至于出现大的乱事。中央皇朝若出现动荡,余者皆难置身事外。至少两百年内,都是如此情形。所以将来小十六这一支,是要背着整个天家骨肉的安危,负重前行。其他兄弟们多关爱一些,也是应该的。 不过有朕在,他总能轻省的多。今日佳节,且不说这些了,取乐为先!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黛玉心中大怜爱子,只是也知道,这是他生来就要背负的使命,按下且不提,她看向贾蔷笑道:“既然取中秋诗词,皇上当先取一阙,好为今日诗会暖场!不许推却!” 贾蔷哈哈大笑道:“岂敢不遵娘娘懿旨?取笔墨来!” 探春三两步上前,备好纸墨笔砚。 贾蔷于诗词之道的才华,她深爱之! 其余姊妹们也纷纷上前,围观贾蔷赋诗。 贾蔷提笔蘸墨后,与黛玉、子瑜等笑道:“中秋诗词,已被唐宋古人写尽,且多流于悲情伤怀。朕今日卖弄一番,写一阙不那么悲情伤怀的,立意不高,权当抛砖引玉,讨个彩头罢。” “你且作来,待我们瞧过了再说好坏!” 黛玉不落他的坑,笑着道。 贾蔷“嘿”了声,俯身落笔书曰: 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第四十三章:正旦 元武二年,元日。 正旦大朝散后,贾蔷于养心殿会见军机处诸大学士,并五军都督府诸都督,及六部尚书。 贾蔷看着诸文武气色都不错,笑道:“果然新年新气象,诸卿看起来都精神许多。” 临江侯陈时哈哈笑道:“皇上,人逢喜事精神爽。那怀远侯兴觉率辽东镇、宣镇、大同镇共计六万精兵,强袭喀尔喀三部,彻底平定北疆之乱。捷报于大年三十送抵都中,何止臣等欢喜,整个神京城都震动了。自此而后,大燕再无北疆边患!几千年汉家史,何曾有过这等伟业?说起来,一切都跟做梦一样,岂能不喜?皆托皇上洪福啊! 只难捱让兴觉那厮捡了好大一个便宜,羡煞臣等!” 众人大笑,景川侯张温也气不过,道:“且不说火器之利,单就汉藩运回那些精钢打造出来的兵器,就有神挡杀神佛挡灭佛之利,过往的兵器和此等宝钢兵器相比,简直成了破铜烂铁!连臣等都大吃一惊,更遑论那些骚鞑子? 再加上随军携带小口径火炮,威力竟能与过去的大口径火炮媲美,如此一来,还拿着些土刀破箭的骚鞑子如何能敌? 兴觉那厮当真撞了大运!” 去年年中,皇家科学院革新了炼钢法,首次以坩埚炼钢法得到了液态钢,以之为工具钢造出的各种机床,大大的增强了生产效率。 汉藩极高品质不仅是精铁,还有煤。 大燕也多有煤矿,但大燕的煤品质并不高,练出的钢铁品相也不足。 用当然也能用,但同汉藩的精铁、煤以新法练就的精钢相比,相差就太多了。 如今朝廷重臣无人不关注备受贾蔷青睐的工坊,也都以为,贾蔷能夺去江山,便是以此等巧夺天工之计。 说也有趣,在贾蔷成大器之前,朝中重臣几无人拿这些当一回事,不过“奇淫巧技”尔。 但当贾蔷以此成就前无古人之霸业,甚至有可能实现上古三皇五帝之时的盛世时,即便再迂腐之人,也不会对这些工艺视若无睹。 而将这些视若洪水猛兽的迂腐之辈,已进不得高层。 君不见,连当初负天下名望之重的二韩之韩琮,如今都已去了汉藩,替天子牧疆。 改弦易辙! 汉藩的钢铁和煤炭之所以能在下半年实现爆发式的增长,与此人治政之能,有莫大干系…… 这种产出造成了北疆大捷,更使得农具半年的产量抵过全年。 就这样,在贾蔷口中也不过尔尔,只道眼下不过工业大生产的皮毛,恐怖如斯…… “皇上,北疆大捷,一应封赏还需皇上定夺。彻底扫清草原,自此而后,朝廷还要在北地驻军,兹事体大,皇上何不等过了上元再御驾南巡?” 户部尚书刘潮面色凝重的禀奏道。 如今朝野上下皆知晓,刘潮入了贾蔷的眼,是未来元辅的候选人之一,其竞争者,是林如海器重的大学士李肃。 刘潮原本自然无法与军机处巨擘相提并论,但有了贾蔷的看重,如今在朝廷上也逐渐发出自己的声音,左右也聚集了一批官员。 如今在这等大事上,他也敢于主动出声了。 贾蔷笑了笑,道:“怀远侯仗打的不错,是要嘉赏,但此次却不必看作是灭国之功。” 林如海立刻会意道:“也就是说,草原胡族,也将成为大燕子民?” 贾蔷颔首道:“正是如此。不止草原胡族,还有西域胡族,苗疆各族,包括辽东各族。只要心怀华夏之魂,愿意学习圣贤文章者,皆为华夏子民。” 在长刀、火器之利下,想来所有人都会仰慕华夏文明。 顿了顿,贾蔷又道:“当然,三镇大军的奖励还是要重重奖励。汉藩那边草原广袤之极,空闲在那里着实浪费。告诉兴觉,就说朕赏他肥美草场三十万亩!麾下立功将士也人人有份,不是说此次俘虏众多,又忧心杀俘不祥么?全赏给他们了,让他们收为奴隶,送去汉藩替他们牧羊罢。此事德林号会跟进,必让他们个个成为富翁便是。” 李肃眉头紧皱,提醒道:“皇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纵虎成患呐。” 贾蔷笑道:“朕心里有数。” 吕嘉笑呵呵的同林如海道:“元辅,此次仆随驾南下,朝中一应政务,皆赖元辅操劳,元辅怕是要辛苦良多呐。” 和李肃、曹叡、周正等朝廷重臣心中鄙夷吕嘉之品性不同,林如海待吕嘉尚可,并未“另眼相待”。 林如海微笑道:“近十年来,国朝历经波荡坎坷,风云变幻。天灾和人之祸患,让大燕饱经磨难。但是,多难亦兴邦。赈灾数载,又有迁移百姓数载,此过程中,我大燕能臣辈出。再者,子扬、伯逊、任重也愈发长进了。如今老夫只当个闲差罢了,当不得辛苦二字……” 不与诸臣拍马的机会,贾蔷道:“先生说的是,治国,说到底不过治官二字罢。吏治清明,官员积极能干,若能做到此两点,便是遭遇再艰难之天灾和外患,朝廷也必然能挺过来,还能愈熬愈强!前些时候,不断有人上书于朕,说朝堂之上,大臣结党营私,上上下下只一个声音,非王道,更非正道。 朕批复他:何为正道?何为王道?莫非只有如前朝之君,以所谓帝王术挑动臣子党争,才能掌控权柄以自保,便是正道、王道?小家子气! 朝廷的新党,非臣子所结,实乃朕所结也! 但何谓新党之新? 非是与隆安朝旧党所对立之新,而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朕从不担忧朝廷上下一心,若你们果真能做到如此,朕夜里睡觉都能笑醒……” 话音落,五军都督府的武勋们一个个放声大笑起来。 怎么可能…… 便是他们这些游离于朝政之外的掌军之人,在外面冷眼旁观都看得出,朝廷上衮衮诸公间明争暗斗的厉害。 听到一众武夫的取笑声,一应文官重臣们脸色都难看起来。 无礼匹夫! 只是几个武侯又怎会怕他们的脸色? 尽管这些文臣操持天下权柄,那又如何? 这些人顶了天富贵上十年二十年,一旦去位,便是人走茶凉。 而他们这几家大燕顶级权贵,于内执掌天下兵马大权,于外有封地可建封国,世袭罔替之富贵,岂会惧怕几个文官? 当然,当林如海的目光淡淡看了过来后,几个肆无忌惮大笑的武侯,还是纷纷敛了声,眼观鼻鼻观口起来…… 这位是真惹不起…… 贾蔷也觉得顽笑有些过了,嘿了声,解释道:“朕的意思是,希望诸臣工能放开手脚,不必顾忌过去的一些君臣忌讳,更不必害怕有人告发你们结党营私。只要是良才,只要是为公事,你们简拔出来的人才越多,朕越高兴! 格局放远大些,咱们面前近乎是无尽的前程,你们将所有的能为施展出来都不够用,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英才站出来才行。 诸位只要保证一颗忠心,一颗公心,心存报效社稷的志向,就该百无禁忌的去施为。 但是有一点朕要说明白,让你们简拔人才是为了好好办差事,不是为了相互攻讦,更不允许不择手段的打击报复。竞争可以,却要有底线。 朕虽不理朝政,却仍在观政。便是朕看不出名堂来,还有先生在。诸位致仕后,也都会成为朕的辅政顾问,你们必看得出哪些是真的为国为忠,哪些是两面派的国妖。 对于无底线内斗内耗之人,朕绝不会手下留情!” 吕嘉急忙捧哏:“圣人胸襟远迈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何能及万一?若此等圣恩下仍有人不思报君恩,只顾争权夺利铲除异己,必遭天诛!” 李肃、曹叡、周正等纷纷黑了脸…… 林如海看了吕嘉一眼,令其讪笑退后半步,随后不无担忧的看向贾蔷道:“皇上以开天辟地之伟业,成就千古第一圣君之名,自可震慑寰宇周天,无屑小敢兴风作浪。只是,后继之君又该如何……” 此言虽未尽,却让养心殿诸文武纷纷变了面色。 普天之下,敢说这句话的,也只有这位天子恩师了。 即便如此,还是让诸文武面色肃穆下来,满堂欢喜瞬间低沉。 这是一个极现实的问题,贾蔷在,则江山固若金汤! 以其威望,和对军权及天下大势的掌控,任谁也无法翻起风浪来。 可历代开国太祖,又有哪个不是如此? 然而传国十二代,又有哪朝哪代的皇权还能稳固下去? 其他朝代的末世王朝,权臣还需要费尽心力取得大权,压制天家,可本朝这般做法,只要换个弱势些的帝王,下场都会难堪凶险…… 贾蔷倒是还好,他呵呵笑道:“这么难的事,自然要由天下最有智慧的人来思考对策。自古而今,臣子们都盼着圣天子垂拱而治。可如何能保证皇权不旁落,如何能杜绝臣强主弱时不忍言之事的发生,就需要诸臣工来思索对策了。总不能好处你们得了,劳心劳神之事都交由朕来吃苦? 再者,也不需要着急,细细琢磨就是,朕总还有几十年的光景。 朕有稍许心得先与诸卿听听,且看可行不可行。 历代军机大学士,五军都督府都督,或是有殊勋的六部尚书、封疆大吏,待致仕后,皆入住西山行宫,为天家所聘之朝政参赞。 划条底线,不可干涉朝政,却可为天家辨忠奸。” 林如海闻言眉尖轻轻一扬,神情有些震动的看着贾蔷。 说他这个弟子通政务罢,是真不通,不然也不会弄出大权悉数下放的局面。 可若说果真不通,看看他对这些臣子收心笼络的手段,当真到了极致! 连武夫都知道,文臣做到极致,也不过掌权数载,一朝身退,虽可保富贵无忧,然权势尽去后,能长寿者寥寥无几。 如今天子为大学士们留下这条退路,尽解失去权柄后的后顾之忧。 若彼辈仍不尽忠值守,则与禽兽何异? 果不其然,就见一众衣紫大员们,一个个神情激动之至,更有落泪者。 诸文武纷纷跪地叩首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最能制衡当朝军机大学士的,除了他们的上官恩师,还有谁? 只要死守住致仕后不能插手朝政这条红线,就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权臣之忧。 当然,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商榷…… …… “皇上来啦!” 坤宁宫门前,小角儿和小吉祥两人如哼哈二将般站立守候,见贾蔷在内侍李春雨护从下到来,急忙齐声往里招呼。 两个小丫头子不过八、九岁的年纪,最是天真烂漫。 因入了黛玉的眼,所以虽只是宫婢身,在宫里地位却不低,身上还挂着女史的官衔…… 贾蔷与二小笑了笑,阔步步入殿内,就见黛玉、子瑜、宝钗等已经迎了出来。 贾蔷站在殿门口,看着一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后妃们,立于原地感叹道:“每次看着你们,心中总有无穷的触动。想我贾蔷田无一垅,宅无一间,何德何能,可得如此多神仙天女的垂青?难道,只是因为生得好?” “呸!!” “呸呸!!” 黛玉等笑倒一片,周遭昭容、彩嫔们也无不难忍笑意。 黛玉上前看着贾蔷,横眸啐道:“还说甚么神仙天女,如今都成笑话了!” 见贾蔷眉尖微扬,一旁李婧忙上前如实解释道:“德林号下广德楼的戏班子和说书班子,于大江南北唱戏说书,也不过就是夸赞了些皇爷和娘娘们的功绩,且都是如实所言,并未过誉,一些士林望族中便有杂音,写了些诗词嘲讽天家自吹自擂,古之未有……皇爷,要不要处置?” 贾蔷呵了声,道:“也是奇了,李肃到底是如何办的差事?整顿士林风气是朕交给他的差事,他就这样当差的?” 听闻此言,黛玉眼中闪过一抹担忧,她是听说过,其父林如海看重此人,若是因此治罪,怕会让二人间起些不愉快…… 她沉吟稍许,道:“蔷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更何况,不过几个酸腐文人的牢骚话,与他们计较,反倒抬举了他们……” 贾蔷看着黛玉笑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那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既无平步青云之才,又没有吃苦耐劳一步步打熬之心性,志大而才疏。偏生了一张恶嘴,败坏民风。不是不让他们针砭时事,若百姓遇不平事他们来声张,朕还会高看他们一眼。可说这样的酸话,于国朝何异?不能纵容!” 湘云忍不住道:“蔷哥哥,那也总不能只让别人称颂,不许旁人批评两句……” 自吹自擂,原就不合谦逊之礼嘛! 贾蔷摆手道:“去去去,你明白甚么?” 说罢,同李婧道:“你现在就去军机处将此事告诉李肃,朕不想以文字入狱,但也容不下那些不知死活的下三滥。朕也不轻易举屠刀,不过汉藩那边极度缺乏识字之人,这些人既然如此能为,不去开疆拓土岂不可惜?朕也想看看,韩邃庵如何应对这些臭鱼烂虾!” 李婧笑着出去后,贾蔷又同黛玉等说道:“让广德楼下诸多戏班子和说书先生四处巡盐是朕的主意,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凝聚百姓的忠君爱国之心。这并非是咱们贪慕虚荣,唯有民心齐了,有向心之力,大燕才能愈发强盛。若让那些臭虫上蹿下跳的乱说话,坏事自然坏不了大事,可着实让人恶心。到了今时今日,咱们还需要忍受这些欺负?” 黛玉安抚罢湘云,没好气嗔道:“谁敢欺负你?” 贾蔷仰头哈哈大笑道:“普天之下能欺负朕的,当然只有你们咯!”说着埋怨道:“又不肯随我去南边儿马六甲,又不肯让太后随行……” 黛玉指着周遭一群“大肚婆”咬牙道:“她们这般模样,如何经得起奔波?家里那么些事,那么些孩子,我和子瑜姐姐能走得脱?” 除了即将临盆的宝钗外,宝琴肚子也圆滚了起来,娇俏的脸上多了几分将为人母的羞色。 二宝之外,可卿、平儿、香菱、晴雯、紫鹃、莺儿,另凤姐儿、李纨、尤三姐,甚至连……妙玉、邢岫烟,也都有了身子。 真真叫人没法说…… 黛玉当真有一丝心思,希望贾蔷多出去些时日的,不然天家家业虽大,也经不起一年十来个皇子的往外蹦。 去岁才排到小二十三,今年都小三十九了! 再让贾蔷在京折腾上两年,怕是直接突破百位皇子了…… 但不拘如何,携慈宁宫那位艳绝天下的太后一并远游大洋,会见诸番国王爵,还是让黛玉心中很不受用。 她也不是真要阻拦,也明白贾蔷要行何事,天下已无人能拦。 但也不能叫他这般就爽利去了…… 贾蔷苦笑道:“请太后同往,是为了要紧事……” “甚么要紧事?” “两位废帝,这次要一同出京。时至今日,他们再留存大燕已经不合适了。也是我心慈手软,不愿害其性命。所以这一次,为了减少麻烦,太后一同南下,做个见证。朕,并未斩草除根!” …… 第四十四章:不满 皇城,军机处。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我以力服仙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下弦美人(H)
虫族之先婚后爱
祸国妖姬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宣言(肉)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