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不是说文瑶帮着她赚了多少钱而喜欢文家,而是文家这样的氛围让她打从心底的喜欢。 把人都送到了,邱蓉蓉也该回去了,免得那个老婆子又开始抓着她的错处闹幺蛾子。 “我得先回去了,不然家里那俩指不定要怎么折腾呢,翊儿我就带走了,明日场合重要,不能让他留下添乱。”邱蓉蓉说完,就招呼谢安翊回家。 等到母子俩的马车走远,罗氏才拉着文瑶感慨了一句:“蓉蓉多好的姑娘。”可惜白瞎了谢家那王八犊子。 要说除了文家,就属村长是最激动的了,比文家人还激动的,激动的一宿没睡着,第二天天刚亮就爬起来跑到村里巡视,生怕遗漏了什么地方,给人家使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村长在文家门口晃悠第三趟的时候,文家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村长?”鲁伯看着村长愣了一下,然后赶紧让身后的儿子进去禀报。 没过多久鲁河就跑出来说老太爷请村长进去。 鲁伯这才带着村长进了门,到了院子里,看着文家众人,村长差点都没敢认。 从前跟他们一样的泥腿子,如今各个锦衣束带,就连文老汉和罗氏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他从前只能羡慕的那些城里富贵人家才能穿的。 唯一还和以前一样的,就是文家这会这里蹲一个,那里站一个坐一个,都在端着碗呼啦啦的吃早饭。 见他来了,罗氏让李氏去厨房给村长拿点吃的,一边道:“村长还没吃早饭吧,就在这吃点吧。” “嗳,好,好。”村长愣了一下回答,文农给他递了个板凳,就这么在院子里坐了下来,李氏很快出来,端了一碗鸡汤面,上面还放了个荷包蛋。 村长接过道了谢,闻着碗里飘出来的香味,别的先不管了,先吃饱再说,最后连汤都喝完了。 “叔,婶儿,我是来问问,今天圣旨来,你们在哪接啊?”村长其实是想说,村里的祠堂那边都收拾干净了,所有的东西都擦得蹭亮,想让文家上那去接旨,但是吧,这话他又不好意思开口,文家在古桐村本来就没几户。 虽然村里的祠堂里供着的各家各户的祖宗都有,但是这毕竟是人家自己家的荣誉,他也不好意思开这口。 谁知,罗氏给文老汉使了个眼色,文老汉直接道:“待会让人把新的桌案搬到祠堂去,上祠堂吧。” 村长一下就激动了:“好,好,我这就让人来搬。” “不用。”文老汉拦住他,喊了一声:“鲁伯,你带着鲁河和鲁江把东西搬过去,老大他们衣服都换好了,别一会蹭坏了哪里让使团的人看笑话。” “是,老太爷。”鲁伯应声带着两个儿子就开始搬东西,村长嘿嘿的笑着还想去帮忙,被鲁伯拒绝了。 别给帮倒忙,他们自己来就行了。 鲁家三个搬着东西往外走,文老汉才站起身理了理身上的衣服,看向大儿子:“老大,我们就非得穿成这样吗?” 这锦褂长袍的,他还有点不习惯。 文修易朝罗氏那边抬了抬下巴:“您问我娘去。” 罗氏瞥了文老汉一眼,文老汉闭嘴了。 第244章 种个地,种出个官来了 罗氏本也不想这么麻烦,但这都是石嬷嬷教她的。 接圣旨,这可是大事,马虎不得的,若是哪里做的不好,失了礼数,让使团的人看了笑话,回去禀告到皇帝那里,丢的是他们家老大的脸,她可不能干。 吃过早饭,全家人又互相检查了一番有没有遗漏的,才跟着村长一起往祠堂去。 罗氏和文老汉走在最前面,文瑶和文娣一左一右的扶着罗氏,身后跟着两个儿媳妇牵着文英,再后面是石嬷嬷和杜嬷嬷。 文老汉身后跟着三个儿子,文修易牵着大头,在后面是以文俊为首的文家男丁。 一群人迎面走来,等在祠堂旁边的村里人连忙让开了路。 看着如今大变样的文家人,不得不说,跟他们真的是不一样了。 祠堂今日大门敞开,就连挂在祠堂里的红绸都换了新的,村里的每个人都守在祠堂旁边,就连平日里玩闹的孩童都此时都安安静静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 村长派了人去官道那边等着的,很快,就有人跑回来了,一边跑还一边喊着来了来了。 很快,众人就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村长那叫一个激动,这可是古桐村几百年来的头一回。 “都给我让开,让开,别挡着路,都给我站远点,别惊了使团大人们。”村长扯着嗓门吆喝,村民们不用他多说,自觉的往外开始退,将祠堂门口的位置全都让了出来,而他们也迎到了村口。 随着锣鼓声越来越近,罗氏握着文瑶的手也越发的收紧了。 “奶,放松点。”文瑶安抚老太太,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早就忘了紧张是什么,只知道自己总算能见证一下这古代的圣旨了,那可是圣旨啊,那带回去都是国宝级的东西。 罗氏也不想紧张啊,可是她活了一辈子,头一次遇到这么大的事,能不紧张吗? 不光她紧张,文家其他人也紧张的不行,但都只能咬牙硬撑着。 来宣旨的使团果然阵仗很大,又是敲锣打鼓,又是官兵开道,一辆马车走在中间,前前后后跟了好些骑着高头大马的侍卫,后面还有举大旗的,那阵仗,真的是要多风光有多风光了。 巡风本就是皇家侍卫,不过不在当值,便没有换上衣服,这会安安静静的跟在文家旁边。 很快宣旨的使团队在村口停了下来,马车的门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两个人。 一个是他们都见过的陈县令,一个唇红齿白,带着小帽,手拿拂尘的人。 文瑶偷偷的看了一眼,这就是古代的太监啊。 陈县令和太监下了马车,村长赶紧和文家人一起迎了上去。 几人刚要行礼,就听见那太监开口:“请问哪位是文先生。”声音软软的,轻声细气,听起来还挺温柔。 村长赶紧让开,文修易也从文老汉身后走了出来,行礼。 “学生便是。” 太监打量了他一番,回了个礼:“福王爷让咱家给先生问好。” 一句福王,也算是告诉文修易这是自己人,不用太紧张。 果不其然,文修易悬着的紧绷的心松了不少。 巡风在旁边笑了笑:“桂公公,没想到是你来跑这趟差。”这话随意的一旁的村长心口都提起来了,陈县令更是尴尬的陪着笑。 谁知桂公公根本就不恼,回是笑着回道:“那是,这可是咱家跟其他哥几个挤破了脑袋抢来的差事。”说完上上下下的扫视了好几下巡风,道:“若是让统领大人看见你现在这模样,少不了就是一顿罚。” 巡风耸耸肩,无所谓,美食当前没人能控制的住。 周围这么多人看着,两人也不好过多的叙旧,桂公公看了一眼陈县令。 陈县令秒懂:“那什么,接旨的地方可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大人,贵人,这边请,就在本村祠堂。”村长连忙恭敬的回道。 桂公公一甩拂尘:“那便走吧,去祠堂。”说完又对文修易点了点头:“文先生,晚些时候细聊,福王爷可是让咱家给你带了话。” “是。”文修易抱了抱拳。 两人重新回到马车上,到了祠堂。 一应全部准备完毕,桂公公恭敬的从马车里捧出一个精美的长盒子,一旁立马就有个小太监跑上前恭敬的接过捧好,好方便桂公公从里面将圣旨拿出来。 当那明黄的圣旨一路面,以文家为首,齐刷刷的就跪了一地。 桂公公那轻柔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便开始念。 文瑶跪在罗氏身边轻轻的靠着她,能感觉老太太的情绪,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激动,这会都快跪不住了。 文瑶赶紧悄悄的撑了一把,给罗氏使了个眼色:这个时候可不能倒。 罗氏掐了自己一把,让自己稳了下来。 文瑶再偷偷看文老汉那边,也是被文俊支着。 行吧,情况都差不多。 很快,圣旨念完了,弯弯绕绕各种溢美之词一大堆,文瑶就听懂了几个意思。 第一,给文修易封了个小官,从七品的司农。 第二,让文修易以云雾镇为例,改善百姓的种植方式,增收,两年为期。 第三,让文修易大力推广土豆、玉米和红薯的种植,也是两年为期,两年后将全国推广,种子嘛,他们云雾镇这两年就是用来囤种的。 第四,明令云雾镇县令全力配合,听文修易安排,若有情况,文修易可直接写折子递进京城,直达天听。 别看陈县令如今和文修易一个品阶,但是最后一条一下就把他俩的差距拉开了,一个有点事情得一层一层上报,一个可以直达天听,这区别,大了去了。 圣旨念完了,桂公公才笑呵呵的开口:“文大人,接旨吧。” 文修易好歹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恭敬的接下了圣旨,重重的磕了三个头:“谢主隆恩。” 看着手里的圣旨,文修易都不知道自己该说点啥了,种个地,咋就种着种着,种出个官儿来了。 第245章 免两年赋税 接了圣旨,所有人就都起来了,陈县令这时笑呵呵的看了一眼桂公公,直到桂公公点头才敢开口扬声道:“诸位,还有一个好消息,本官呢也收到了陛下的旨意,古桐村作为新粮产地,可免两年赋税。” 此话一出,现场直接炸了锅。 “多少?两年?” “天哪,我们真的能免了两年的赋税吗?” 村长看着这热闹的情况,生怕他们冲撞了贵人,立马出声阻止,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才恭敬的对几人行了行礼,问道:“贵人,陈大人,咱,咱们真的能免了两年的赋税?” 陈县令笑着点头:“那陛下的旨意还能有假,公文随后便会下发,你们且等着就行了。” 村长那叫一个激动,两年啊,两年的赋税,这足够改变他们古桐村的命运了啊。 “谢皇上恩典,谢皇上恩典啊。”村长扑通一下跪了下去就开始磕头。 村民们见状,也跟着跪了下去,一时之间谢皇上恩典的声音响彻了古桐村的上空。 桂公公满意的看着这一切,决定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给陛下禀报。 等到村长他们磕完了头,桂公公才开口:“都起来吧,咱家回去之后一定会将你们的敬畏之心转达给陛下的。” “多谢贵人。”村长又带着众人嗑了一个头,那叫一个真心实意。 然而他最感激的却还是文家,这一切都是文家,文修易给他们带来的。 罗氏看桂公公说完,大家都干站着,赶紧捅了捅文修易的腰。 文修易了然,抱拳道:“公公,陈大人,还有诸位大人也辛苦了,学生家准备了些简单的饭食,还请贵人和诸位大人别嫌弃,移步入席吧。” 桂公公一笑:“文大人,您现在可得自称下官了。” 陈县令也抱了抱拳:“是啊,文大人,你现在与我平级,无需这般客气了。” 文修易尴尬的笑了笑,这不是还没从角色里转换回来嘛。 “那桂公公,陈大人,请。” “请。” 文修易领着两人先朝着文家新院子走去,那边陈大厨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村长眼巴巴的跟在后面,后面的村民们更是主动要求帮忙。 都被罗氏给回了:“行了,不够添乱的,家里早就准备好了,你们去帮忙,你们知道怎么帮吗?别回头得罪了贵人,我们也保不了你们,都赶紧回家去,该干啥干啥,地里的活不干了?”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样,万一他们要是哪里出了错,到时候得罪了这些京城来的大人,那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一众人做鸟兽散,只有村长留了下来,文老汉见状把自己的弟弟也留了下来。 文二爷现在紧张的要死,见到这些大官腿都是抖的,还想让他跟着去吃饭,他真怕自己吃不下去啊。 不过文老汉不让他退缩。 “你是修易他二叔,这是咱们文家的大事,你跑什么?跟着我,别怂。”文老汉说完,背着手领着文二爷就跟了上去。 文二爷弓着背,讪讪的跟在了后面,时不时的偷看一眼前面,原来这就是京城来的官啊。 到了新房,大门打开,院子里的桌椅板凳早就已经摆好了,陈大厨带着醉仙楼的伙计们忙前忙后,热火朝天。 文修易对桂公公和陈大人道:“桂公公,陈大人,这里是我爹娘的院子,让其他人在这里稍作休息,二位还请随下官去下官家里吧。” 两人没什么意见,桂公公下令让其他人在这休整吃饭就跟着文修易走了。 文老汉留下另外两个儿子在这招待,结果这俩人连话都说不利索,最后还是巡风出来救场。 “老太爷,您去吧,我陪着二爷三爷在这招呼。” 有巡风在,文老汉也就放心了。 文修易领着桂公公和陈县令进了自家的门,一回来文瑶就换了衣服钻进了厨房,罗氏和石嬷嬷等人在厨房里帮忙,文修易就负责招待他们。 坐定了,桂公公才开口道:“文大人,来之前福王爷特意交代咱家,到了这里可一定要给文大人和老太爷老太太问好。” 文修易笑着点头:“难得王爷惦记。” “来人。”桂公公朝外喊了一声,立马就有一个小太监跑进来等候吩咐,只听桂公公道:“你带着人去马车上,将福王爷让咱家带来的东西搬过来吧。” “是。” 小太监转身跑了,桂公公才道:“出发之前,福王爷让咱家给文大人带了些东西,说是他不能亲自来给文大人道喜,就让咱家代为将礼物转交了。” 文修易心底感动,这李福,真的够意思啊。 “多谢王爷,多谢公公。”文修易又是一阵官方道谢。 很快,小太监就带着人大箱小箱的搬了好些箱子进了院子,桂公公领着文修易过去,就在院子里将箱子给打开了。 只见里面文房四宝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应有尽有,看的陈大人羡慕了,看的村长眼睛都瞪大了。 和文老汉站在一起的文二爷更是差点站不住脚,幸好被文老汉一把给拎起来了。 “这是礼单,文大人核对一下吧,不然少了些什么,咱家回去可不好跟王爷交代。”桂公公将一份礼单交给了文修易。 文修易接过,也不可能这个时候清点啊,直接就将礼单给收起来了,道:“公公这是哪里话,不用点,不用点,各位,麻烦你们将东西帮个忙搬到库房吧,辛苦辛苦。” 文修易赶紧让人把东西搬走,这么多贵重的东西摆在这院子里,他都心慌。 几人又回屋去坐着喝茶聊天等文瑶准备,桂公公也是尽职尽责,询问了许多关于玉米和土豆还有红薯的事情,这些可都是要记下来回去禀报给陛下的。 文修易陪着他聊了一会,才想到免税的事。 邱蓉蓉那庄子上还种了不少呢,她这么照顾自己家丫头,自己是不是能做点什么? 思考了一番,文修易决定直接问,反正他就是个种地的,若是是惹恼了对方,大不了就是一句乡下人不懂这么多给糊弄过去。 “那什么,桂公公,陈大人,下官有个事情想问一下,若是有其他地方也在跟我们一起培育这三种新粮,那赋税也能免么?还是只免我们古桐村啊?” 第246章 当然要有福同享 桂公公挑了挑眉:“文大人说的是?” 文修易:“实不相瞒,小女有个好友……” 文修易这般那般的跟桂公公和陈大人说了邱蓉蓉那庄子里也在培育这三种新粮的事,当初粮种的来历还是扣在人家邱蓉蓉身上的呢,也不知道这事李福跟皇帝提了没。 桂公公听完,了然:“原来如此,文大人放心,咱家回去之后定会如实禀明给圣上,虽说这新粮是文大人种出来的,但谢夫人亦有发现之功,陛下圣明,定不会亏待了任何一个有功之人的。” 文修易松了口气的笑了笑:“那就麻烦公公了。” 远在谢家的邱蓉蓉突然打了好几个喷嚏,一旁的巧燕担心的看着她:“夫人,是不是受了凉。” 邱蓉蓉揉了揉鼻子,笑道:“不是,指不定是有人在背后念叨我呢。” 巧燕看她如今红光满面,早已经没了刚来谢家时的那种郁郁寡欢,也很是高兴,夫人能想开,那真的是最好的了。 只是想到了什么,巧燕的眉头微微蹙着,道:“夫人,真的不用管老夫人吗?” 这老太婆也不知道又作什么妖,昨日邱先生送小少爷回来刚好让她给看见了,就说夫人不孝,说他们家夫人苛待原配之子,有这般好的先生只让自己生的孩子独占,也不知道给嫡长子争取一下机会。 说的话反正很难听,夫人都只当没听见,当晚带着小少爷就去了文家,回来更是连安都懒得去请,一大早,那边就派人来说老夫人气的吃不下饭了,躺在床上起不来。 老爷来呵斥夫人,也被夫人给挡了回去,派人请大夫,补品什么的往那边送,反正要钱行,想要人脉想要关系,做白日梦去吧。 邱蓉蓉现在也不差这点钱养着这家人,只要他们别来触碰她的底线,就随他们去。 “管她干什么,生病了我也给她请了大夫,吃不下饭我也换了厨子,最多两天她就折腾不起来了,别忘了,那边下个月的银子还没送去呢。”邱蓉蓉嗤笑了一声,跟她斗? 不过也不知道瑶瑶那边咋样了,这样大的阵仗,邱蓉蓉是真的担心文瑶会应付不来。 好在醉仙楼的所有人都派过去了,应该是出不了纰漏的。 文家这边,没过多久文瑶就准备好了一大桌的饭菜,个个色香味俱全,光看那造型就能勾起自己的食欲。 文修易邀请桂公公和陈大人入座,看着这一桌的美食,桂公公都忍不住开口夸赞:“难怪王爷回去之后在陛下面前夸文大人的千金心灵手巧,那厨艺更是出神入化,如今见了才知
相关推荐:
狮心岛漂流记(nph)
美男后宫太妖娆
孤芳自赏【校园】
温柔的他_新御书屋
养娇娇
从文艺兵到娱乐宗师
今天你愿意被我*吗
你管谁叫反派
快穿:没有女主拿不下的人
少妇的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