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一卷封神 > 第200章

第200章

"孟公子,你……你这是在做什么?" 姓孟的年轻人语气里带着丝不紧不慢的轻松:"我替这位兄台瞧瞧,说不准能帮上点忙。" 柳家的弟子听长辈提过"损针"的阴毒之处,治疗时稍有不慎,反倒会让伤者因此身亡,也提醒道:"这位兄台若是失败……" 姓孟的年轻人笑:"既然这位公冶兄左不过也就这两天功夫,那便是失败了,损失也不大。" 柳家的弟子:"……" 他看着一脸淡定的书生,再看看神色不动的老头,一时也不晓得该佩服哪位心态好…… 另一边的杜栖昀倒是另一种想法——她瞧着那姓孟的年轻人从竹箱子里拿治疗工具,有些好奇里面的东西就是怎么收纳的,怎么像是取之不尽似的。 不少人都晓得,"损针"十分细小,而且一旦受到真气影响,就会在人经脉中到处乱窜,非常之难以捉摸。 姓孟的年轻人看病的样子也没什么特殊,直接将黑箱里那位兄台的胳膊捞出来,在人手上搭了一下——看见这一幕时,不少江湖人都觉得事情有点不妙:治疗普通人跟治疗江湖人完全不是一套体系,他们见过不通武功的大夫把江湖人的内伤当胸闷来治的,所以通常来说,能治武林人士的,治普通人也可以,但倒过来,就容易因为专业不对口而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 他们看着那姓孟的年轻人,忍不住替对方担心。 杜栖昀的担心还要更深一层,她见过这年轻人咳嗽,显然其医术之低,连自己的毛病都没能治好,遑论去治疗别人。 但杜栖昀也没开口提示——万一"定掌"晓得孟大哥水平不够却硬着头皮上,抬手给人一巴掌,那孟大哥岂不得步上故事里那位富家弟子的后尘? 姓孟的年轻人搭了搭脉,目光微凝,然后伸指在人身上一按——一般人这么操作,只会让"损针"开始在经脉中到处乱窜,但作为一位内力浑厚且极擅细节操作的人,却能用真气编织出一个小型的笼子,将"损针"困在其中。 真气如丝如缕缠上,将"损针"困得动惮不得,姓孟的年轻人指尖夹着一枚长长的金针,对着伤者的心口倏然刺入。 ——看见这一幕时,卖艺的老头肩头颤了一些,险些把持不住,想要出手阻止。 姓孟的年轻人一挑一收,将金针从伤者的胸口拔出——借着火光,可以清楚瞧见,针头除了一些颜色极深的污血外,还沾着一枚比头发丝还细的小针。 围观众人暗暗纳罕,有些人想,或许是年岁太久,江湖人将"损针"的可怕之处传得太夸张了,真治起来,也没没那么困难,还有人想,既然"损针"会随着真气游移,那让一个身无武功却精擅医理之人治疗,或许才是最正确的法子。 ——这年轻人施针的姿势固然轻盈灵动,却看不出什么身怀武功的迹象,也难怪旁人纷纷误会。 金针尖端的淤血被擦去,那年轻人凝视着血液的颜色,没有因为将"损针"挑出来而欣喜,反倒有些凝重。 伤者虽然用龟息之法保住了性命,但内伤瘀滞的时间太长,苏醒后,很容易因此失去行动能力。 本来以"定掌"的功力,决计不至于无法替孙子疏通经脉,但他担心一旦打通瘀滞后,"损针"回流的速度会加快,所以迟迟不敢帮忙治疗。 姓孟的年轻人没有沉吟太久,又连续九针刺在胸口周边的穴道上——金针上附有一缕精纯至极的玄虚真气,真气刺激着经脉,并慢慢带动了伤者本身的内息流转。 这年轻人出手极快,围观人里没有擅长医术的,瞧不出内情,只看见人先刺了一针后,深入经脉的"损针"就被取出,然后又连刺了数针,伤者死灰般的面色上就隐隐有了些活人的气息,简直不敢置信。 有人凑过来,语气亲切:"敢问兄台是从哪学来的医术?" 姓孟的年轻人笑道:"家里传了一些。" 还有人道:"不知兄台如今在哪里高就?凭兄台这手施针的本事,江湖上哪个门派都能去的!" 姓孟的年轻人回答:"只是在家中帮忙而已。" 众人听这年轻人说话,虽然言语客气,却总是淡淡的,似乎对他们所描绘的光明未来不甚在意,一时间简直恨不能帮着对方生出些求职生涯的野心来。 杜高粲闻言,也默默更正了之前对人"落榜书生"的看法,也许对方之所以没考中,是因为读书只是副业,正经职业其实是大夫。 年轻人问边上的路人要了点烈酒,仔细擦拭过金针,又把金针过火灼了一下,方才重新收起。 卖艺的老人:"多谢公子。" 明明没过多久,但他的声音却哑得厉害,显然对孙子的情况十分忧心。 姓孟的年轻人笑道:"幸不辱命。"又道,"既然令孙已无性命之忧,那老先生何妨高抬贵手,莫要与小孩子计较?" 柳家的弟子想,这书生乃是一个无名小辈,纵然有了救命之恩在前,但素闻"定掌"此人的脾气有些古怪,若是不愿就此下台,岂不得多起纷争,赶紧附议了一下:"掖州王一向厌恶旁人举动失礼,也不喜外人在自家门前生事,既然令孙已无大碍,老先生不看这位兄弟的份上,也请看在她老人家的面上,再给小孩子一个机会。" 姓孟的年轻人

相关推荐: 胡同人家   系统逼她追男主   把他骗过来   红楼帝业   小精灵之第五天王   开局我就有一座玉山   妖怪收容所   另一个世界的风   为了她   哈利波特:我考哭了百万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