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合欢(短篇H) > 第94章

第94章

上人已是真婴后期,威名赫赫。 赵莼初时寻到燕歌之母道明情况后,她柳眉蹙起,拒不答应让燕歌返回鸣鹿之事,后听赵莼阐明,燕歌已入军中锦册,若非她是本人的意愿,不可脱离军籍,更不可离开驻守关口前去丛州,如有违背,当视为逃兵,以军法严惩。 晓之以理后,她只淡淡道出:“若您执意如此,晚辈只好上禀东麟大将军,请他施下军令了。” 便令燕歌之母霎时变了脸色,尖牙一咬,颇为不甘地点了点头。 赵莼送燕歌上了阵台,心中一松,暗道这事终是得了个稍算圆满的结局。 她呼出口气,欲再次前往将军府告知东麟上人事情了结,可返回宗门。 东麟上人一见她来,就知晓所为何事,当即含笑起身,要亲自将她送回昭衍去。 “将军坐镇洞明,如何能轻易离开,还是晚辈自行归去吧!” 赵莼婉言回拒,却见他拂袖一笑,指尖往空中一点:“归合期修士可缩地成寸,百里之遥须臾至,更何谈成就真婴之后。我自把你送去昭衍再回洞明,耽误不了多久的。” 他指尖处仿佛牵引着此片空间,在指腹凝成一点,甚是玄妙。 见此,赵莼亦不好再作推辞,拱手施下一礼,道:“多谢将军相助了。” “来!”东麟上人大掌轻落在赵莼肩头,另一手向前一探,赵莼眼前忽地混沌一片,难以视物,周身也像定在重重海域之下,被无尽的海水挤压,分毫不能移动。 不知时间如何流淌,过了数百年,抑或是只有一息? 海水如浪潮疾退,她从中破出得以行动自如,不由深深喘上一口气来。 “到了。”东麟上人站在她身侧,往前方一指。 此方地界灵气充沛无比,几欲凝成雨雾融进空中,正是昭衍小界无疑。赵莼顺着他所指之地看去,入目是浩瀚无边际湖泊连片,金阳洒下,湖面波光粼粼,虽有茵茵绿地穿插其间,但也生生造出一片水天一色之景色。 看尽湖泊绿野,有层叠楼阁悬于星子湖泊之上,处处雕梁画栋,雅致脱俗,楼阁上倾泻水流如瀑,泻入湖中,激起千层水浪,澎湃如潮! 然而最引人瞩目的,始终是浮空楼阁后,那一轮玄色满月,照下幽邃深黑的夜色,与金阳相悖,显出阴阳齐天的玄奇景观。 东麟上人观出赵莼有疑,解释道:“此乃无溟天府,宗门九府之首。” 昭衍小界中,有九处灵源喷薄之地,亦是稳固此方小世界的九处界点。 其中九府之首无溟天,掌小界日月更替,阴阳相接,是为昭衍历代掌门的洞府所在。至于另外八处灵源之府,则是宗门太上长老所在。此九人无一例外,皆是外化期尊者,同称昭衍九尊。 同时又有太元九尊,与昭衍的九位外化尊者齐名,无论重霄世界中万万载来,大小宗门如何更替,这十八位坐镇仙门的尊者之位都从未有过空缺,凡有陨落坐化者,仙门主支便会从上界遣来外化期填补尊位,保十八尊者不失。 赵莼甫一闻得此处是无溟天府,不由心中一紧,既来了这,要见她的人是谁,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随我来。” 尊者洞府内,东麟上人亦将面色肃穆几分,大袖一挥即携了飞上浮空楼阁。 见有人来,楼阁外殿两侧的诵经童子瞬时睁眼,取了木槌在手,往身后编钟敲动成曲。 “进!” “进!” “进!” 眼前殿门层层洞开,魁梧之声似洪钟大响。 东麟上人驻足于门前,欲向赵莼递去眼神示意她走进,却不想她业已将衣衫一整,坚定向内踏进了数步。 倒是个有胆识的,他抿嘴挑了挑眉。 赵莼信步向前走着,踏过殿内玉阶重重,在一日月交辉图闻的画壁之前,见到了一道清瘦身影。 其面如三旬男子,下颌蓄有长须,两颊微丰,天庭饱满,眉目清正而儒雅,着天青色道袍,顶戴墨玉冠,足蹬一双乌黑绸布鞋履,两只指节纤长如竹的手中,执着一柄贝叶木嵌镶玉如意。 那双平淡却柔和的眼瞳中,是较佛陀更重的悲悯之意。 “弟子赵莼,见过掌门!” 从他人口中听过赵莼之名,但今日实是施相元首次见到真人,即便是在外化尊者面前,她也好似青松站定,一副不可摧折的模样。 “不必多礼。” 他抬手将赵莼虚扶起来,缓缓向前渡步。 “听东麟讲,你已提出灵莲清气了。” 赵莼见状,便抬脚缓步跟随其身后,轻答道:“偶得外事触动,业已辨明道心真谛。” “嗯。”施相元微微颔首,语气满意,“世间变换无穷,事也无穷,然而却少有人能捕捉到这些身外之事,更别谈从此中获益,反馈自身。你能做到如此,不错,不错。” 他又释然一笑:“入宗弟子向边关历练,本就是为坚韧他们的道心,以备后续突破进境。宗门初初知晓你入得剑罡境后,便明白道心之上你已胜于旁人许多,是以才中断你的历练修行,将你召回门中。” “而后东麟来禀,讲道你已辨明道心,提出灵莲清气,说是意外之喜,其实也不大算得。” 施相元步履一停,两人行走间已入内殿之中,轩窗大开,直把玄月幽邃夜色投进,清风凛冽入寒冬。 “剑修本就是道心志坚之辈,他等认定前路后,往往是万事万物皆不可阻。你破得筑基圆满不久,就能辨明道心这一点,正是深刻地印证了此理。” 他含有悲悯的双目忽地目光如炬,定定向赵莼视来: “故而天下剑修,轻易不会入魔,可一旦入魔后,因道心坚韧,致魔意深沉,乃至成一界之劫,行灭世之举。” “你,可明白?” 章两百二三 拜师之约 赵莼闻言将身后黑剑归杀出鞘,横落在手中。 漆黑的剑身之上,清晰映出她垂看而来的双眼,施相元听她答道: “入道之前,曾有人告诉过弟子,冷血者之所以冷血,是因为看不进寻常人的苦与难。登临得越高,就越难俯身去看微小如蜉蝣的悲哀。” “然而身怀苦难,存于悲哀之中的人亦能生活在世间的原因……是因为强者始终怀有忌惮与悲悯之心。” 赵莼复将长剑入鞘,定声言道:“心诚于剑,心诚于人,这便是弟子的道,弟子问心所得的回答。” “强者怀忌惮与悲悯之心,”施相元抬手轻捋长须,笑道,“告诉你这话的人,可为大善啊!” 他挥袖闭了轩窗,幽邃夜色散尽后,赵莼忽地感觉心中一松,有了若有所失之感。 “问心试炼已过,”施相元持起手中如意,喝道,“赵莼,此后你便是我昭衍仙宗真传弟子,望你守问道之心,承人族大任,精诚于剑道,勤修而不辍,早日修成正果!” 赵莼便将衣摆一掀,下拜叩首道:“谨遵掌门教谕。” 她臂环中的命符感召而出,飘然浮于空中,便见施相元手中如意遁出一道玉白灵光,射入命符之中后,命符缓缓化形,最终成就一方矩形玉牌,上为耀目金阳,下为玄黑满月,视其则在脑中浮出: 赵莼,昭衍仙宗真传弟子。 而后小字消散,又凝出重霄二字来,意味着她已是重霄世界昭衍的真传,与先前身份再不一样。 施相元以力风将她扶起,道:“大尊徒位之事,想必巫蛟那徒儿业已告知于你。” “我虽不能收你入门,但也可以掌门的名义,对你稍作指点,解修行之惑。此后你便可来我这无溟天府中问道,亦可借此中灵源幽池闭关突破,以作这些年间,以及往后十数年里,宗门对你无有师长相助的补偿。” “弟子拜谢掌门。”无溟天府为九府之首,论天地灵气不知甚于照生崖多少,那灵源幽池赵莼虽不知是为何物,但闻施相元语意,应当也是助益修行突破的绝妙之处。 宗门与门内弟子想来是相辅相成,入道时前者给予后者资源与机缘,后者得道后便可回馈于前者。 施相元又道:“大尊徒位受尽各界英杰天骄窥视觊觎,我虽无意摧折你的意志,却也要同你言明,重霄世界在中千世界中只能算作中上之流,且往上还有须弥界主支的弟子们,落选的可能性,可谓极大。” “不过不必忧心,你与其余候选弟子,俱是天资奇绝之人,宗门不会亏待。便是未争得大尊徒位,归来后亦会有宗门长老收入门中,总不会让你等孑孓独行,落得寡助之结局。” “赵莼,若落选于大尊,你可愿拜入我门下,为我次徒?” 施相元淡然一笑,赵莼即拱手言道:“承蒙掌门不弃,弟子愿意。” 他倒不意外赵莼的回答,又领着她向殿外走:“我是希望你我二人有师徒的缘分,却又不希望你往后真的拜入我门下来,浅水不困真龙,唯有更广阔的天地,才是人族英杰们要展放英姿的地方。” 两人渐行过一道长廊,尽处穿门为一方雅苑,听施相元道:“我身有要务,难得在宗门一回,你往后若是要来无溟天中,可传讯给我门下首徒关博衍,他自会襄助于你。” “博衍。” 他轻声一唤,雅苑中即走出一位俊逸青年,身似松竹,面如冠玉。 然而赵莼却眼神一凝,面上神情微顿。 关博衍见状抬眉问道:“师妹可是有异?” 他如此问,施相元便也侧身过来,眼中有疑。 赵莼在心中将想法排除,言道:“并无,只是略微怔神,还请关师兄恕我失礼。” “无妨,到底不是什么大事。”关博衍作为施相元唯一的徒儿,在门中地位颇为超然,自也知晓宗门召回赵莼之事,眼前她随在施相元身侧,哪还不知眼前女修是何身份。 故道:“师尊久不在宗门之中,赵师妹若有要事,可传讯于我,便是修行上遇了难处,我亦可为师妹解答一二。” 关博衍既是掌门之徒,同时又以归合圆满的修为,为当代昭衍弟子之首,赵莼修为低微,他自有指点的资格。 “如此便多谢师兄了。” …… 直至返回到照生崖洞府,赵莼才松缓呼出一口气来。 她暗自沉吟许久,仍是不得不感叹太像了。 昭衍当代大师兄关博衍,与她在日中谷结识的白衣修士飞雪,光是眼耳口鼻就有八分相似,若非两者气度与威势截然不同,赵莼险些以为他就是飞雪本人。 不过于日中谷初遇飞雪时,对方也才筑基后期,怎可在短短一两年间,就突破到归合大圆满来,故而那白衣修士飞雪,只可能是拟化作了关博衍的模样,在小珠界中行事。 他有何目的赵莼尚且未明,不过有一事可以确定的是,飞雪必然是重霄这一支昭衍仙宗的弟子! “唉。”她忽地低低叹道一声,自己与飞雪此人相交不深,最初之时有些恩怨,后来也都算了了,日中谷想来奉行界中事界中了,飞雪是何人,何身份,与她的干系并不大,亦无须多想,平白无故扰乱了自身心境。 只一事,他借用关博衍的面容在小珠界行事,甚至颇为桀骜嚣张,当传讯告知于关博衍才是。 赵莼抛出一枚传音符箓,将此事言明后,便将心神重新凝于当前修行之中。 …… 现前灵莲真气业已提出,真气汇聚圆满,距凝聚元神,破入凝元只差临门一脚。 空想无用,赵莼将《赤阳真典》的法诀施行而出,欲从功法之中寻找突破之机。 功法修行与境界修行向来同步,因她早已成就大日真气的缘故,在功法修行上几乎难遇阻碍,反而是常常以修为进境推动功法进境,在破得筑基大圆满时,《赤阳真典》便已水到渠成入了第三重巅峰。 《赤阳真典》前三重凝实真气,对应筑基,中三重即炼固真元,对应凝元。 赵莼因灵基内为大日真气的缘故,须得凝练出大日真元才算圆满突破,当是较旁人更为艰难,不过修成之后当也在实力上胜过他人许多。 遇难而终有所得,这也算修行问道的真理之一。 章两百三四 欲成凝元,灵根生变 清气化莲生,灵基铸元神。 明台分两仪,凝元自此成。 赵莼欲要将灵基所容之真气转化为凝元,首要之事便灵莲清气一口铸就元神之相,而后以元神牵引真气聚合,升华而作真元。 既已辨明道心,这一步骤对于自己来说,实也不算艰难,她平心而静气,通身气势俱都收敛平复,自旁人观来,就好似未曾入道一般,是最为普通不过的肉体凡胎。 那一口灵莲清气本飘忽不定,受赵莼心神相引后,缓缓在九莲中心处停驻。 照生崖上方,流云聚而又散,煌煌大日照临崖间,将整座洞府笼于金光之下,璀璨生辉。 蒲团上的赵莼已在入定之中,灵基清气逐渐逸散,一口化九缕。 忽地,九朵灵莲如临大敌一般惊惶颤抖,却见九缕清气遁入花心,将雪白玉润的莲台捧出,使得九座莲台在灵基上以环阵排布。 赵莼知晓这是成就元神前,以灵莲莲台成元神道台的一步,是为承载元神降临而来。 她不敢有误,心神大凝,御清气使九座莲台逐渐聚拢,然而它却如叛逆孩童,只想四散奔走,而不愿俱在一处。 辨明道心后的清气,却是凝实而坚韧,牢牢将其托举缚住,由赵莼引动,生生将雪白莲台推往中心。 此中,以赵莼所生的第一朵灵莲之莲台为首,跃下清气,浮于灵基液池,宛若小小圆舟。 而后接二连三,开始有莲台不断跃下,散为星点光华融入第一座莲台中,每融尽一座,这莲台就会向外扩张一分,直至九座莲台化一,赵莼灵基上的莲台已占据液池一半。 承载元神的根基已筑,她引动九缕清气再次合为一口,轻微试探着向内灌入一丝心神。 清气吞了心神,不知餍足般向赵莼发出索求的念头,她便一笑,知晓时机成熟,一时豪气干云,尽数将心神灌去。 那清气好似饕餮,敞开肚腹将赵莼心神吞下,愈吞而愈盛,形状愈发清晰。 最后化为小小光团,赵莼心神微动,光团也随之跳跃,正是此时,她凝神聚力,猛然将光团一震,灵光大现下,光团终于显形,化作一颗晶莹剔透的莲子,稳稳落在莲台之上。 赵莼只觉脑内一清,虽双眼闭合,真气锁于丹田之内,但照生崖一切事物都在脑海中清晰起来,她不由生出些许喜意,知晓这就是修道之人所言的神识,可探视诸多不可视见之处,亦可辨物识人。 讲道是分玄期后,还能将神识重铸,化元神遁入他人识海,搜罗记忆。 不过那等法术颇为阴邪,稍有不当就会使受法之人痴傻疯癫,乃至神崩形散,故而正道之中的搜神之法,更多还是以元神镇压,直接问话他人元神。 这些皆都是后话,赵莼遂将遐思散尽,再细细内视丹田一番。 此刻丹田灵基有偌大莲台一座,莲子元神一颗,九朵失了莲台的莲花有形而无神,生机大失,逐渐在她内视之下凝结化为一株株玉莲之相,从生物成了死物。 虽已到了这一步,赵莼仍是不敢稍作松缓,元神向外而引,生一只无形大手要将丹田真气抓握过来! 赤金真气回旋化作旋涡,开始不断向莲台渡去。 赵莼自《赤阳真典》可知,这一步,是要聚合丹田内所有真气,全数注入莲台,待莲台面上渐渐化出阴阳两仪之相,即是口诀中“明台分两仪”,真气顺阴阳相合大势,就升华为真元,意味着凝元期终至。 真气灌注入莲台的步骤颇为顺利,逐渐行至了化相之时。 …… 照生崖外,洞府石妖颤颤巍巍跪伏在地。 无它,皆因洞府外两位凌空修士威势一人胜过一人,它等小妖实在不敢妄动。 向左,是门内素来举止肆意,行事张狂的半妖长老巫蛟,向右,则是当代昭衍弟子之首关博衍,持掌门之信,行长老实权,气度虽温和谦逊,行事却有雷霆手段,客卿长老等亦是不敢轻易得罪于他。 关博衍受施相元所托,甫一闻得赵莼有突破之事,便起身前来护法,等到来此之后,又见巫蛟同在,问后得知,乃是其徒戚云容相求,望其对赵莼多加看顾,所以前来。 两人遂分立两旁,默然护持赵莼突破。倚仗两人修为,可探知洞府内赵莼气息已逐渐平静,知晓这是已开始灌注真气,到了最后凝聚真元的步骤,大势已成,倒是无须忧心。 就在此时,照生崖上忽生风云变动之相,周遭灵气汹涌聚合过来,猛然涌入洞府之中! “凝元突破实乃内化真元,不曾见过有向外汲取灵气的呀!”巫蛟不由大惊,粗黑两道眉毛紧紧蹙起,立时向关博衍望去。 此事关博衍亦不曾听闻,只能眼瞧着周遭灵气为赵莼抽取一空,而无灵气涌入后,她本要成就之势,竟开始由盛转衰,渐有崩散之相! 虽不知内情究竟如何,但关博衍以为,这崩散之相必然与灵气不足有关,她虽才回到洞府之中,可宗门早已为她定下真传弟子身份,提前有真婴长老前来照生崖布下各品阶灵脉数条。 只是灵脉才布下月余,尚未将洞府孕育为福地,又不想赵莼突破凝元时会遇这一异状,故而有灵气被席卷一空的景象。 当下情形危急,关博衍遂将掌门之令取出,几息后便有一赤脚真婴行来,得他指示后,从宽袖中取出一把灵脉,生生将周遭灵气补全。 而洞府内有了灵气填补,先前那股衰颓之势也开始渐渐起复。 …… 旁人不知异状何来,赵莼却是再清楚不过,她本在凝神灌注丹田真气,平静已久的金火灵根忽而却暴动窜起,两者在丹田内四处游走,碰撞莲台,震得莲子元神大动不已。 而后金火灵根又缠绕一处,开始与莲台争起真气来,它们蛮横霸道至极,莲台如何相争得过,渐将剩余真气吞去后,却还不知餍足,开始向外鲸吞灵气。 赵莼只感海量灵气轰然入体,直把丹田撑得快要碎裂,灵基亦不断向外扩张,液池激荡,玉莲摧折倒伏! 终将周遭灵气吃空,再无灵气补入后,金火灵根无端生出暴怒,即又开始在丹田内横冲直撞。 赵莼面色哗然一变,双唇煞白,虽无碎裂之声,但丹田内确有一处无形外壁断出了裂隙一道! 正是极端时刻,如何才能解丹田之危? 她心中百转千回,霎时想起一物来! 章两百二五 两仪终成真元聚 她被岳纂抽取灵根时,丹田本应随之破碎,却是得那偶然得来的珠子相护,因祸得福有了今日之道途。 如今又面丹田之危,或也唯有此物能解! 赵莼暗自咬牙,忍痛将身上珠子取下,自来了重霄世界中,它虽较先前更为色泽明艳,宝光璀璨,但却再没生出任何变动,当是平静至极。 她不知如何驱使于它,便将珠子合于手心,抿唇坐定。 此时丹田已是摇摇欲坠,裂隙横生,灵基液池满溢之下,渐有倾泻之危! 而莲台倾覆,莲子元神跌入液池,赵莼心神大震,意识亦开始涣散。 恍惚间,她看见照生崖外有游龙一般的灵脉穿行,先前席卷一空的灵气再被补足,这一回鲸吞灵气的东西,却不再是金火灵根,而是她合在手心的珠子! 珠子从手心跃出,熠熠生辉,忽地遁入丹田之内,看乱象处处。 莲台覆,元神失,玉莲折,丹田裂,金乌血火在液池动荡,灵根乱行时,只敢怯懦缩在角落,收起外焰凝成小小一点。 那珠子猛地扎入液池之中,将莲台复正,又升在灵基之上,若一轮初阳,镇压四方。 有外界充沛灵气灌入,丹田一切残垣俱开始复原,先是修补丹田外壁之裂隙,而后是补全玉莲断折之处,液池风平浪静后,莲子元神跃出水面,再落于莲台之上。 赵莼始于此处,开始神识清明起来。 她看见金火灵根再次平静缓和,缠绕一处,然而这回,赵莼却不欲就此收手了。 受心中玄奇之念所引,又有珠子镇压,她狠狠将两者束缚一处,忍下顷刻间爆裂而出的震荡暴虐之感,便见两者顺应那相融之势,竟真如她心中所想,开始融合。 成就筑基之时,这两灵根便难分你我,此刻向凝元而去,赵莼终是能有将其彻底融尽的能力! 照生崖外,流云为之一散,天际万里无云,唯烈阳一处。 赵莼丹田灵根亦如这轮煌煌大日,再不是金火之气,而是浩烈刚正的大日气息,先前两抹细长的灵根之影,如今业已化为首尾相接,形如圆环的虚影。 …… 三寸海外,幽州境内。 天妖族尊者冥冥中有所感知,忽地探手往天穹一挥,喜道:“大日外环而生辉,赵莼果真走到了那一步,化金火灵根为大日灵根了!” “如此,我便有助她之法。”尊者眼神微凝,两手交握,从无云之穹顶引下一缕天机,须臾后在她面前散出一幅画面。 她不由心中大安,笃定道:“果真合我所想,天机指引乃是见赵莼在大日之道上有所进境,才会随之降下!” 画面中,巍峨古城笼于阵阵风沙,正中王庭液池之内,一朵拳头大小青碧莲花含苞待放,三十六瓣莲瓣层叠包裹,将莲心深深隐藏,成为这一片荒古苍凉中唯一的生机。 “原是在此处!”尊者立时寻到这三十六瓣净木莲花的具体方位,抬手化出一只小小青羽鸟儿,送它往渡海往中州飞去。 …… 照生崖洞府内的赵莼,唯有劫后余生之感,额上冷汗涔涔。 大日灵根虽成,但尊者口中的三十六瓣净木莲花仍未寻得,当是不可松懈! 她将珠子留于丹田内,以对大日灵根形成镇压之用,待一切平缓之后,才重拾先前中断的步骤,开始炼化真气灌注莲台。 无灵根生变,莲台所需真气终是被缓缓填补完毕,面上自莲子元神而起,向外凝出黑白二气,回环相连相分,渐渐化作两仪之相,而赵莼的第一丝真元,就如春笋尖芽一般,冒出了头。 那真元通体赤金,如烈阳一般耀目,几乎令人不可直视,既有火行之炽烈,又有金行之锋锐,坚不可摧,柔韧凝实。 自真元生出之后,赵莼心神一动,忽地借势凌空而起,手中长剑出鞘,与她一并腾出洞府。 洞府外关博衍三人只见一道人影忽地现在崖上,黑剑横于她手,人与剑俱是锋芒顿出,剑尖向天穹一指,罡风随之而动,有席卷八方之势! 崖下锐金之气无不受其引动,轰然暴起! 而后长剑斩落,悍然将灵气震向两旁,方圆百里内,但能视见之物,俱蛰伏在惊天剑势之下! 一人清声琅琅道: “起从尘中来,叩得仙门开。 横云始闻道,重霄复铸才。 神魔百万载,今夕安可在? 剑出龙虎势,斩尽万事哀!” 十载岁月悠悠过,昔日从秋剪影身上初见凝元之威,如今业已有所成就! 赵莼胸中顿起豪迈气势,欲穷千里登峰,观造化之无穷,后默然收剑,将心境平复,唯余浩然之气荡四方。 蒙蒙中,天机感豪气冲云,凝出无形气息向东北渡去。 赵莼心有所感,知晓这是自己的突破时,天道将溢出气运收容,渡给了当日与她达成约定的沈青蔻,助她攀入商道之中。 “恭喜赵师妹!” “关师兄。”她凌空行去,拱手施下一礼,复又转身向另两人,“巫蛟长老,钟长老。” 那赤脚真婴她当识得,初入昭衍时,便是他握得灵脉前来此地布下,是为宗门中司灵脉分配之职的长老钟揽。 “多谢师兄,长老护法相助!” 钟揽见她突破已成,抬手将浮于空中的灵脉抓握收回袖内,与关博衍、巫蛟共道:“无妨。” “修士破入凝元后,因元神初生,会得一段神思空明的时日,若在此段时日内苦修,必然所获匪浅。我等便不在这关键时刻叨扰你,就此辞去了。” 关博衍所说之言不假,巫蛟与钟揽皆都颔首,赵莼亦觉出心头正有空明之感,于是长揖送别他等,回转落在了照生崖下。 如今《赤阳真典》入第四重,突破至凝元境界,于剑道之上亦成就剑罡,唯一的缺憾之处,当是在《太乙庚金剑经》上,那日向一玄剑宗而行,磨剑中止在了剑芒,合该趁此机会,静心磨砺剑道境界才是。 三十六瓣净木莲花,本命灵剑,断一道人留下的截断式剑法,此些从前被搁置的事,如今都得拾起来准备了。 赵莼足下一顿,心道还有《太乙庚金剑经》的后续修行,好在掌门予了她真传弟子的身份,能够自由观得门内功法剑术,若非如此,突然中断历练返回宗门,她的战功尚还不够兑换第二册。 罢了,先静心磨剑! 章两百二六 修截断青鸟来访 正如关博衍所道,凝元后,元神初生,修士会有一段神思清明,桎梏若无的时日,其长短或由修士本身心神之力的强度决定,大多在七日至十五日不定,天资奇绝而道心坚韧者,能久至一月。 然而当赵莼彻底从这般状态脱出时,已是足足三个月过去。 这三月间,有元神加持,使得修行速度大大提升,不仅凝元初期的修为渐已稳固,就连《太乙庚金剑经》中的磨剑术,都业已修行至剑罡之中,使得锋锐之气为罡风所容,威力大增! 此也意味着,赵莼在剑经第一册的修习步入圆满,第五境剑意是为意境之玄妙,非是刻苦修行就能触及的,故而寻常剑修口中,又将第四境剑罡称为“剑道小圆满”。 剑经第一册的磨剑术,自也终结在这剑道小圆满中,那时赵莼估摸着元神初生状态还有些许时日,便取了昔日在灵真派录下的《剑道百解》出来,将断一道人所创出的截断式剑招重新拾起。 初时窥得这一剑招时,尚且未成筑基,且剑道境界也只在第二境中,创出截断式的断一道人又是惊才绝艳的第五境剑修,早已悟出剑意,是以赵莼只好将其记刻下来,望后日境界精进之后,再行修习。 虽未修习截断式,但这一剑招对赵莼的影响可谓极大,无论是如今身怀的两种真意,还是自悟剑池习来的明月三分,甚至包括自身有感而发的剑招——截月,都有几分截断式的蕴味在其中。 无起势,无收势,要的是须臾之间的全力爆发,一招致胜。 此也是赵莼所求的利剑之道,速战而速决,绝不与敌作过多的纠缠,静如秋叶,动若惊鸿,藏锋芒于鞘内,见封喉于一息。 她有疾行、刚柔真意相助,先又修得明月三分、截月两式在前,然而真正要修习截断式时,确也十分艰难。 截断式之难,首在出招,无起势蓄力,催真气,起剑罡,出剑鞘,挥剑斩,俱在眨眼间完成。 次在收招,无收势蕴尾,悍然

相关推荐: 骚动因子(H)   抗日之铁血兵王   小妖精的攻略日常   DNF不屈意志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小女妖的极品蛇夫   金銮秘闻录(NPH)   快穿之攻略影帝   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   四处发送匿名骚扰唧照的男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