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 大部分放在她的空间。 第四天,陈卫东的班长李建民把自己的堂哥李建宇引荐给了她…… “宇哥,这是我战友的表姐,具体的事情你们自己谈,不过你可不能欺负她。” 李建宇是个二十六七的年轻人,他长得比李建民高多了,大约有一七八左右。 听了这话,他大眼一翻:“行了,别胡说,我是那样的人吗?徐同志,我们走吧。” 李建宇在广省也是个混社会的人,他知道徐子矜是军嫂,所以不敢乱开玩笑。 今天,他要带徐子矜去一家小电器作坊看看,这小厂是他与朋去年刚开的,他们主要生产收音机。 两人很快就出发了,李建宇向徐子矜介绍:“我这兄弟刚悄悄去了港城,那边已经有生产录音机和磁带的工厂了。” “他也想做这个,目前就是技术问题还没解决。” 1973年,海市电子元件厂生产了我国第一台盒式磁带录音机----葵花牌--1型。 后来,又研制出了便携式长城--4型和落地式730型盘式录音机。 只是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大,根本没有办法普及到老百姓层面。 徐子矜空间没有录音机这种过时的东西,但是她有网络。 在未来,录音机已经被淘汰了,不过网上仍然可以查到很多有关这方面的信息。 “我有朋友在国外,可以搞些资料来。” “真的?” 李建宇的眼珠子亮了。 徐子矜点点头:“嗯,不过得保密,不能让人发现我们有他们的资料,否则会有侵权的风险。” “放心吧,这是关乎我们厂子发展的大事,我不傻!” 李建宇与朋友合作的电器厂规模不算大,但放在这时代,真不算小,有二十几个工人。 他的朋友,也是发小,叫毛升,从一家国有电器厂出来,专门负责技术设计。 他们的那些收音机,没有徐子矜从彪哥手中拿来的先进,但价格很便宜。 徐子矜跟着李建宇和毛升在厂子里转了一圈。 回到厂办公室坐下后,她抬了抬眼: “两位兄弟,你们有没有想过做电风扇与电饭煲?” “这个,我有很先进的模型与资料。” 啊? 两人一听,立即兴趣来了。 特别是毛升,他就是电器厂的技术员出身。 因为不喜欢单位那种被人管得死死的工作环境,政策放开之后,李建宇一窜掇,他就出来了。 “东西你带来了?” 既然是有备而来,东西当然带了。 徐子矜点点头:“嗯,带来了。” 说着,她打开了随身带的一个袋子…… 小型的电风扇,个子小,风却挺大。 最最难得的是,没什么声音。 现在国营工厂的电风扇不仅是定额生产,而且全部都是用铁做材料。 而徐子矜这个,是以塑料为主的材料,它的特点是轻、便、小、静。 还有电饭煲,虽然也是后世最简单的式样,但是能煮饭、能煮汤、还能干水自动跳闸。 比这时代的电饭煲,要先进好多倍。 而且,只要有核心资料,有高水平的技术员,这些技术都不难突破。 毛升是行家。 只一眼,他就跳了起来:“干了!建宇,这东西只要上市,绝对的轰抢!” 李建宇虽然不懂技术,可他也是个行家,东西好不好,他看得出来。 “好!徐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徐子矜笑笑:“建宇大哥、毛升大哥,你们都比我大,就把我当妹子好了。” “我用这些东西和资料入股,以后还会不断的找人从国外寄出新式样品和资料。” “厂里的生产、销售我都不管,但我会派一个人来参与,我拿十五个点的股份,如何?” 这两人都有一番雄心,要不然他们不会从铁饭碗的单位出来自己干。 李建宇看了毛升一眼,见他点头,便开口道:“徐同志,你是军嫂,又这么真诚。” “我们给你二十个点的股份!你可以给那个过来的人一点股份,这样大家才会齐心协力。” 果然是有眼光的人。 徐子矜知道自己找对人了。 “李大哥这么说,那我就接下了。” “说真心话,我想赚这个钱,是因为我想改善部队的条件。” “你们是不知道,我们的部队条件有多艰苦。” “不是说国家对他们不好,而是现在我们的国家还太穷。” “等我们的电风扇研发出来,我要给他们全师的营房都配上我们的电风扇! 一听这话,两人震惊了。 特别是毛升,他曾经留过学,是个有文化的人。 点点头,他站了起来:“到时候我们以成本价,给你一批,不管多少!” 这…… 徐子矜摇摇头:“不不不,毛大哥,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 “做生意,不赚钱就是亏。” “我拿批发价,批给别人多少,我就出多少。” 毛升没多说,毕竟这东西还没出来,等出来了,再说不迟。 徐子矜走的时候留下了样品与资料,三人也签订了合同,同时以出厂价买了两百台收音机…… 徐子矜承诺,会把最新型的录音机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寄来。 收音机李建宇会去托运,只需要徐子矜两天后到Q省省城火车站仓库提货就好了。 当晚,她请了陈卫东与李建民出来吃饭。 “建民、卫东,你们都比我小,我就直接叫名字了。” “毛升哥那边新产品研发出来要一段时间,到时,厂子会扩大生产,到时候,你们要是愿意进去,就进去。” “这一个百分之二的股份,是我分给你们的。” “如果你们谁愿意进去帮我管理,另外还有一个点
相关推荐:
禁忌之恋(骨科)
招惹
我和邻居的棈爱史
天灾末世,我囤千亿物资带崽躺赢
行湿走肉
神级影帝
斗罗之最强主角
悸动的青春
瑞凰(NP)
某星露谷的农耕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