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终极往事(H) > 第154章

第154章

许多人等着看裘虎和卢栩闹掰的笑话。 那可是好大的买卖,好大的阵仗,一山不容二虎,裘虎这名义上的大当家要回来了,卢栩这实权的二当家真的会高兴吗? 卢栩托人打听裘虎他们下落的时候,都有人背地里笑他假惺惺。 但颜君齐是知道的,卢栩是真想裘虎平安回来,也真想和裘虎一起经营观阳联盟,他对裘虎有天真的崇拜,从一开始,就给裘虎留了比他更多的份钱。 颜君齐盯着卢栩有一点红,闪过水光的眼睛,对裘虎充满嫉妒。 卢栩性格烂漫天真,说难听点儿就是傻,也许有一天,他会因为处事方式和裘虎起争执,但绝对不会因为利益而闹掰。 想要赚钱,卢栩只会想着如何扩大买卖,而不是去和朋友相争。 看吧,如今裘虎再要去军中,他甚至都觉得是因为他赚钱太晚,才让裘虎不得不走了落军户的路。 颜君齐沉稳地同他摆事实:“你想想,他和卢辉是一同去的战场,卢辉连刀都没碰,人就回来了,可裘虎大哥凭战功被调去主力军,参加决战升到了百户。军中升任靠得是出身和军功,他们不但活下来了,而且还在决战立了军功。” 卢栩慢慢平静下来,不住点头,“你说的对。” 颜君齐安慰道:“人各有所长,你不喜欢读书,我不精于厨技,以裘大哥的性情,留在军中未尝不是好事。如今大战结束,百废待兴,一时间绝不会再有大战,北境虽不如隆兴安稳,但也未尝不是机遇,即便他不能更进一步,以百户的根基,想要一份安稳,必也是不难的。” 卢栩直愣愣地盯着颜君齐,眼睛都看直了,脱口道:“君齐,你好厉害!” 颜君齐莞尔,从笔架取下一支毛笔,蘸墨在白纸上画简略的舆图。 大岐是不许百姓有舆图的,即便是官员,非职务必要,也不许藏舆图,颜君齐只能根据书上看来的方位、距离,学着卢栩常用的简笔画方式,大概画一画:“观阳,隆兴州府,过文丘、崇宁县,自崇庆北行,穿过朔州境,到永固县,翻过千蛟岭,北行一百余里……在这儿。” 卢栩凑在桌前看颜君齐画的圈圈和曲折的线。 “大概就是这里了。”颜君齐放下笔。 画到纸上,卢栩又觉得其实也不那么远了。 朔州在他们北边,裘虎他们要去的地方在朔州北边,属于朔州永固县…… 永固县…… 卢栩拿着简陋的舆图,展颜笑起来,“这个能送我吗?” 颜君齐点头。 卢栩看了又看,不吝夸赞,“君齐,你真厉害!太厉害了!” 卢栩看了一会儿,把舆图折好揣进怀里,起了新的心思,“等初六我去观阳给他们送行,河面的冰也不知道够不够结实。不知道到那边要走多久,那边缺什么,我得去问问二叔……” 卢栩精神头回来了,又想一出是一出,风风火火跑出去。 颜君齐见他伤心得快,高兴也快,不由露出笑容。 这才是他熟悉的卢栩嘛…… 第102章 形象 和二叔好好聊过,卢栩渐渐对北境有了概念。 气候,物产,环境,全都超出他想象的恶劣。 卢栩原本想多给他们带上些钱,现在听来,那边物资匮乏,有钱也不见得能买到东西。 可买成他们一定用得到的被褥、衣服、粮食,这么远,他们又不见得能顺利带过去。 卢栩纠结。 “要是那边通商就好了。” 卢庆笑了笑,“眼下刚刚打完仗,境况不明,没有商贾敢贸然过去,以后慢慢就会好转。” 卢栩叹气,“可这还没过冬天呢,到那边多冷啊,虎哥他们又不全是青壮,老的老小的小,拖家带口……” 他实在是难以想象。 卢栩从二叔那回家,一路上脑海中生出许多想法。 受位置和气候限制,北境产不了多少粮,想要吃饱,要么学蛮族去放牧,要么就是开垦更多的农田。 但那些都需要时间,也比在观阳有风险。 一场大雪,一场寒潮,可能会让他们颗粒无收,牛羊死绝。 裘虎他们本就是山民,对耕种其实不如山下村户人家有经验,而且,从观阳带去的种子,不见得能适应那边。 头两三年,一切都是试验阶段,他们如此毫无根基的过去,承受风险的能力太差。 卢栩思来想去,目前来看最佳方式还是通商贸易。 只有有东西能卖过去,至少先保证人不会饿死。 卢栩默默想着颜君齐画的地图和二叔口述的地貌,一路往北,把货物运到永固县似乎不太难。过了永固县,翻过千蛟岭就是以往蛮人的地盘,如今裘虎在那边当百户,主要职责就是看管蛮族,找他们来护送商队,应该也不太难…… 卢栩一路琢磨,走到家里,想了想,那些都是远的,他们观阳联盟还没那么强的实力,只靠他自己是不行的,想要有人去,得好好动员。 眼下他能做的还是抓紧给裘虎他们准备些东西。 重的不好带,轻的总要带些。 裘虎初六就要走,眼下都初四,天都快黑了,卢栩能准备的时间有限,从村里各家收了些干菜,全切成小段,用油纸包好压扁。 路上吃就不考虑什么形状好不好看了,能补充些维生素作用到了就好。 另外重要的就是药。防冻伤的,治风寒的,治跌打摔伤的,治拉肚子的…… 雪天路滑,万一在荒郊野岭有人病了,总不至于太抓瞎。 卢栩又买了些棉衣棉被,谭石头他们今年虽然赚了钱,但山上买东西不方便,就是家家户户都做了一两件棉衣棉被,指定也是不够用的。 他们常年在山上生活,体质普遍比山下人好,但孩子老人毕竟体弱,北边又比观阳这边冷得多,刚过去搞不好连个房子都没,不穿厚点盖厚点肯定有人要生病。 …… 卢栩东凑凑,西凑凑,没怎么样就凑了两大板车。 想到他们路上带厨具不便,卢栩还从自己家厨房拆了两口铁锅给裘虎他们带上。 万一路上陶锅碰坏了,总还有口锅能生火煮饭。 卢栩这一折腾,把全家都惊动了,大人孩子全跟着忙活。 卢庆一边帮着装车,一边暗暗观察这人人赞不绝口的大侄子——岁数不大,想法天真,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不过做起事来倒还是有模有样的。 最难得的是卢栩要做什么,无论听上去多不靠谱,也没人反驳。 似乎全家都默认了他做的都是对的。 这不他才说了要给裘虎他们送些东西,天都黑了,一家人放下饭碗就开始帮忙。 不用他太使唤,他的弟弟妹妹们就全自己找活儿干了—— 寒露、小夏准备干粮,卢文、卢舟挨家挨户买东西,卢辉、卢轩问都不问,就把车准备好了。 仅仅一个傍晚,他们就准备了两车物资,还群策群力,帮他想东想西。 这个怎么装,那个怎么放,什么东西需要多少…… 卢栩嗯嗯啊啊,自己还没想清楚,别人连车都装好了。 不但孩子,大人也愿意陪着他折腾。 卢家人基本没人见过裘虎,卢栩在观阳开铺子,带家人到观阳时候,裘虎人早从军走了,他们甚至没几个人知道卢栩和裘虎还是义兄弟,不过这不妨碍他们帮卢栩准备东西,更没人问为什么要给一个没见过的人送东西。 卢爷爷只问他要怎么送,卢栩道:“从河上面推过去。” 卢爷爷皱了皱眉,没说什么,而是叫三叔、四叔到河上去踩冰试试,他不放心,又亲自拿了锄头、镐子凿冰,确定冰面冻得够厚实能走人才满意。 家里的女眷们则一边抱怨怎么这么急,一边从各家往外翻东西,干粮、肉铺、咸菜、酱菜、针线、拐杖、蓑衣、草鞋…… 只要她们觉得用得上的,全都收拾起来打包,没一会儿又是一车。 一家人井井有条,让卢庆生出许多感慨。 邻居听说他们家买棉衣,不少人把新做的送来,询问怎么冬天都要过去了又要买棉衣,三婶、四婶如此这般一说,邻里们也纷纷感慨。 一来感慨从军不易,好不容易打完仗,又要举家搬迁。世人最是重土安迁,不是过不下去逃荒,谁愿意离开家乡? 二来则是感慨卢家厚道,非亲非故的,愿意给掏钱给这些异乡人准备如此多东西。 三婶叹气:“咱们缺了能再买再做,他们一个村子往那边迁,这一路冰天雪地的,不容易。” 她在观阳久了,虽然不认识裘虎,但谭石头、梁山宝、杂货铺、山货铺的许多人她都认得的,这一下子都要走了,怎么能不唏嘘。 “往后就见不到石头啦?”卢奶奶则舍不得谭石头,他们家杂货铺几乎都是谭石头送货,除了送货收货,平常捎东西,帮干活,忙前忙后的,卢奶奶常留他在家吃饭,还给谭石头做过衣裳,待谭石头也跟亲孙子没什么区别。 一听他要往北边,到蛮人堆里去,也是忧心难安,把给卢轩做的新棉鞋拿出来,让卢栩给谭石头捎过去。 初五一大早,卢栩他们从河边出发。 多亏今年天气冷,都过年了河面还冻着,换做往年,这会儿河水化未化,人不能走,船又不好行,才是真麻烦。 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还是赶了大早,早上气温低,冰冻得结实,天还没亮卢栩就哆哆嗦嗦起床了。 除了年纪小的没来,第二代卢庆、卢有、卢余三兄弟,第三代卢栩、卢辉、卢轩三兄弟,全都来了。两人一辆车,一个推,一个拉,卢爷爷叫他们带上粗麻绳,万一车陷到冰面下,也好往外拉。 卢爷爷嘱咐:“一定看着点儿,注意脚下面。” 打头的是卢庆,他提着灯笼和卢栩走在最前,“放心吧爹,天冷你回屋歇着吧。” 卢爷爷摆摆手,目送他们平稳上了河,三辆板车都稳稳当当,才放下心,站在河岸目送他们离开。 踩冰走不安全,但如今也没别的办法,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他们送不了什么名贵的,也总是要送一份心意。 一路有惊无险,除了卢栩路上提醒卢轩小心,结果自己摔了一跤外,全程平平安安。 冰

相关推荐: [综漫] 烫角色靠我心声守护节操   控卫凶猛   月皎花娇   农家哥儿在末世   逐浪(1V1 H)   偏执的他[现代女尊]   浮生之殷商风流   我女儿实在太厉害了   错爱   重生豪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