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 “就是,二十五两卖了吧!” “仗打完了,你还卖这么高价?” 牛贩一哼,拽过牛绳不让碰了,脾气比他的牛还倔强,“你们不要我重拉回去,二十五两不卖!” 卢栩挤过来,“三十五两卖吗?” 牛贩:“不卖!” 卢栩:“最少多少?” 牛贩:“四十两,少一文也不卖!” 卢栩:“行吧,我要了。” 牛贩气鼓鼓地瞪着他,一时没反应过来。 卢栩凑近了好奇地摸牛往牛腹下看,“这是公的母的,公牛好还是母牛好?” 其他想买牛的都无语了,连公牛好还是母牛好都不知道,就四十两买了? 认识他的纷纷劝他,“卢二当家,你再等等,过几日肯定还能便宜呢。” 卢栩问劝他的人:“这牛好吗?” “好呀,不好我们都围着它干吗?”“好是好,就是贵。” 卢栩摸摸牛头,笑道:“好就行,我要了。” “唉,怎么就买了!” 卢栩道:“我着急治病!” “治病?”众人稀奇了,“牛能治什么病?” 卢栩望着黄牛水蒙蒙的大眼睛,笑叹道:“心病。” 是三婶的心病,也是他的心病。 每次三婶攒够了钱,总要出波折,先是借钱给他葬父,后来牛价飞涨,好不容易再攒够了钱,牛都定下了,最后又全拿去给罗慎托关系。来来回回,几番不能如愿。 如今,总算有牛了,这么好的一头牛,卢栩才不想因为几两、十几两再错过。 毕竟,他们这么努力赚钱,为的就是这种时候呀! 第89章 长远规划 卢栩铺子有人帮忙,三婶总算能回家收拾。 拆洗衣服,打扫家里,收拾厨房,仓库…… 她和小夏早出晚归,靠三叔带两个小的,吃饱饭没问题,想让家里和从前一样干净整洁就难了。 她和小夏打扫两天,总算让家里重新干净亮堂。 晨雾一散,又是个大晴天,三婶叫上小夏一起到亲戚家帮忙缝被褥。 小夏他们一个堂伯家要嫁女儿。 三婶掀帘子进门,几家妯娌都到了,元蔓娘领着腊月和卢锐也来了,她们才坐下没一会儿,四婶带着寒露也来了。 妯娌们坐到一起,量尺寸,塞棉花,缝被褥,拉家常,一年到头也就这一两个月是轻松的。 “瞧这布多好,又红又艳,晓菊瞧你娘多舍得给你买。” “哪儿啊,这都是她跟蔓娘绣花,自己赚的钱。”晓菊娘无不骄傲地说着,还从柜子里取出女儿的嫁衣给众人看,“你瞧瞧她绣这盖头,这花多好看!我说再扯红布做身嫁衣,她非说包个红边就行了。” “晓菊这是舍不得花你的钱!” “哪是我的钱,她绣花赚的都还没花完呢。”晓菊娘更自豪了。 村里一群小女孩跟元蔓娘和颜母学绣花,就数她家晓菊学得最快,别人还绣帕子,她家晓菊就能绣大花了,“人家绣庄指明要我们晓菊绣的呢。” “可不是,我们家小荷跟晓菊一块儿学的,现在还绣手绢呢。” “小荷绣的也好,我瞧她绣翠鸟,那翅膀,跟真的似的!” 有人顺口问起元蔓娘,“蔓娘,她们出嫁的姑娘往后还能跟着你绣吗?” 她问完,一屋子人就紧张了。晓菊更是紧紧盯着元蔓娘,大气都不敢喘。 花同样的功夫,用新绣法绣出来,价格比老绣法高两三倍,没几个月,村里的小姑娘靠刺绣也攒了不少钱。 凭这一手绣活,将来也是她们安身立命的本钱。 别说晓菊这样能给自己攒嫁妆的,就是只能绣手帕的小姑娘,也没少贴补家用。 若是元蔓娘想保密不让绣了谁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新绣法是元蔓娘教的,图样大多也是她和颜母琢磨的。 她们想把手艺传给自家人,自然是 听说有些地方好绣娘有什么手艺,都是传媳不传女的。 元蔓娘一怔,一时都没想明白别人为什么会有此一问,“当然能呀!” 同辈的妯娌里她年纪是最小的,有些嫂子比她大十多岁,犹如两代人,平常在一起干活她也不太敢说话,向来是大伙说什么,她就干什么,被这么多人盯着她有点羞涩,看见外侧坐着好几个跟她绣花的侄女星星眼望着她,又有点儿骄傲。 都是她的小徒弟呢! 今年她们绣花赚了钱,农闲又能绣花,各个都买了护手的油膏,现下天冷了,也没一个冻手生疮的,望着她们光滑白净的手,元蔓娘心里鼓鼓的。 她是女子,最是知道女子为人一世的不易,若这群孩子能因她多一门谋生的手艺,能把日子过得更好,她这辈子也算有所值了。 栩儿说得对,只有人人有钱,他们才能赚钱,这些小姑娘们有钱了,才会买布,买油膏,她们赚钱了,家里也才能舍得花钱,买油,买肉,大伙都有好日子,他们家杂货铺也才能开起来呀。 她希望更多的人都能绣花,更多的人能赚钱,希望有一天,他们村里的小姑娘也能穿戴得起她们自己绣的花。 元蔓娘拉着她手笑道:“晓菊绣得已经比我还好了,往后绣了什么先攒着,等你回娘家再一并带给我。” 晓菊重重点头,“嗯。” 听元蔓娘这么说,大伙儿都轻快起来,尤其是女儿快要说亲出嫁的,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当娘的谁不想女儿日子好,有这么一项能赚钱的手艺,将来找婆家也能挑挑好的。 她们高兴地又调侃起晓菊她娘来,“嫂子,你可亏啦,晓菊往后赚了钱都成别人家的啦!” 晓菊娘笑道:“嗨!是是是,谁说不是,我恨不得把她拴腰带上再戴个十年八年。” 晓菊害羞,借口要给婶婶伯母倒茶,和寒露一同跑了。 妯娌们调侃,“是大姑娘了。” “哎,要嫁人了,性子还是个小孩儿呢。”晓菊娘说着说着又有些惆怅,眼圈发红。 四婶给她递手帕:“说着说着怎么还要哭了,孩子瞧见了笑话!” 晓菊娘嗔怪道:“你说得轻巧,等你家寒露出嫁,我看你哭不哭。” 话音刚落,寒露的声音隔着帘子传来了:“我才不嫁呢!” 说罢,她和晓菊两手空空跑回屋,眼睛透着一股子兴奋,寒露性子急,不待晓菊说话自己先噼里啪啦说了:“大伯母你快去看看吧,大哥牵着一头牛回来了!好大一头!” 元蔓娘发怔:“牛?!” 晓菊道:“是牛,好些人在看呢!” 三叔、四叔一伙青壮正好趁暖和在河边修码头,卢栩一下船就被围了,众人七手八脚帮忙把船拉上岸,赶牛下船,他们村可是好久没见过牛了! 连在晒谷场晒太阳的老农都跑来看了,一个个摸着牛爱不释手。 “瞧这骨架,真壮啊!” “才成年,正是干活时候呢!” “栩娃,多少钱买的?”“在哪儿买的?县里牛市可是开了?” 卢栩一一作答,“县里牛市从北边来了些人,有牛有骡有驴,听他们说年前还会再来两三批,这头四十两,有三十两的,瘦了点儿,我怕不好养。” 一听这价,有人心动了,也有人心死了,更有人边羡慕边调侃起卢栩来。 “就你家那点儿地还买头牛?什么时候把牛钱赚回来?” “人家不能开荒吗?栩娃一年不少用粮食呢!” “他上城里做买卖,舟娃上城里念书,谁放啊?” “这不是还有卢锐吗!” 众人哄笑。 “要我说,栩娃你还不如买只驴呢,还能牵到石磨那儿磨面!” 卢栩也笑,见卢辉站在牛旁边又是拍腿又是摸毛的,他凑过去问卢辉:“你会放吗?” 卢辉:“会呀!” 他在朔州干的就是运辎重的活儿,尽和牛羊骡马打交道了。 卢辉看看牛,又看看卢栩,眼睛舍不得从牛身上离开,“你没空我替你放,放心吧!” 卢栩道:“行,那你牵走吧,给你了。” 卢辉还在顺牛毛,听罢人傻了,“啊?” 卢栩:“本来就是给你家买的。” 这下,在场的全傻了,跑过来看牛的三婶、小夏她们也傻了。 卢辉下意识松开牛绳,“给我家买的?不行不行!” 卢栩:“你就当替我养了吧,我家犁地时候找你借牛你不借我,还是你家犁地找我借牛我不借你?” 见三婶来了,卢栩也不在河边待着了,叫卢辉牵牛,赶紧回家搭牛棚去。 三叔也顾不上修码头,赶紧洗洗手追上,让卢栩把牛牵回家去。 卢栩:“我不在家,卢舟不在家,我娘要绣花,谁喂牛,谁铲粪?” 卢辉:“我……” 卢栩:“我家可天天有一堆小姑娘来学绣花。” 卢辉:“……” 他也到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还真得避嫌。 进了三叔家门,再没外人卢栩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前我卖油条,面是三婶从家拿的,从头到尾是三婶做,我就管卖一卖,赚了钱按理本就该我们平分。” 元蔓娘也点头。 三婶:“哪能这么算,怎么做是你教的,面钱也都给了,我还拿着工钱呢!”她要是跟卢栩平分那成什么了?不是占小辈便宜吗? 卢栩:“反正我一直是当三婶入股的,还有你们,小夏、寒露、小文,等年底我给你们分银子。” 小夏连连摇头。 寒露眼唰地亮了,她绣花不行,见别人绣花赚钱一直挺羡慕呢,没想到峰回路转,大哥竟然要给她分钱!她乐陶陶拽跑了话题,“大哥,给我多少?” 四婶瞪她一眼,寒露默默往小夏旁边躲了躲,不过兴奋是隐藏不住的——以大哥买牛的手笔,肯定不会少给! 卢栩:“你想要多少?” 寒露满心打着小算盘,“三两?” 四婶训她:“寒露!” 卢栩直乐,三两差不多是寒露一个月工钱,她倒是一点儿都不贪心。 他铺子每天进出多少钱,卢栩从来没瞒过,尤其是寒露、卢文,经常帮他收钱,他每天赚多少,他们都大概有数,但寒露只要三两,在卢栩看来是相当相当直爽懂事又可爱的妹妹。 跟腊月撒娇要三五文零花钱差不多。 卢栩豪迈道:“到时候给你个大红包!” 寒露眼睛又圆了一点儿:“更大呀!” 四婶听不下去了,
相关推荐:
开局召唤西厂厂花
余生请多指教顾医生
渣渣渣[快穿]_御书屋
阿虎哥的小勺子(H)
蓬莱之妖蛇(H)
快穿:男神,有点燃!(这个大佬画风不对)
盛宠
末日富江
大上海1929
四面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