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 她那天做了一辈子最胆大的事,跟卢吉回家,怕得不成样子。 卢吉把她买回去,却也不知道该对她如何是好。 上了船卢吉没话找话:“你……我……咳,我家里有两个孩子,你帮我看好孩子就行了,别的不用管。” 元蔓娘点头,她记得了。 随后,一路无话。 元蔓娘偷偷看了他许多回,只听见别人叫他“大吉”。 卢吉买了个老婆震惊到全家,他领着她到爹娘兄弟院子里认人,把一家人悉数看傻。 “买、买的?” “人还能买?” “那,那,那……那你打算这……嗯……要过门吗?” “要的吧?没名没分像什么样子?” 一家人说着。 卢吉也挺发愁,为难地问她,“你想嫁我吗?” 元蔓娘怯生生点头。 她们大多是卖去做女婢的,能嫁个本分人家已经是撞大运了,她哪里敢挑剔? 卢吉却说:“你要是不愿意,就认我娘做个干娘,给我当个妹子,帮我带一段时间孩子,等我小儿子大点,我再给你找个好人家。” 元蔓娘脑袋摇得拨浪鼓似的:“我嫁你。” 见卢吉不可置信地看她,元蔓娘又补充道:“我愿意。” 彼时元蔓娘只想找个安稳的人家不再飘摇,卢吉愁着想找个人帮忙照料年幼的孩子,他们恰好遇到,一个可怜,一个心生了怜悯,就这样,她连件行李都没有,就一个人跟着卢吉回了家。 相处不太久,她就暴露了,什么洗衣做饭,她完全是在骗他——她压根就不会做饭。 元蔓娘攥着手指,心虚、惶恐、害怕,囧囧地盯着锅里糊到发黑的稀饭,和卢吉大眼瞪小眼。 卢吉和她商量:“你看着孩子,我做饭?” 元蔓娘点头,接过香香软软还不会说话的卢舟。 卢吉拎着锅到溪边洗,出了厨房门又拐回来,宽慰道:“你缝衣服缝挺好的。” 元蔓娘羞羞地笑了。 那年元宵,卢吉问她想不想看花灯,他们又路过相遇的巷子,卢吉也很费解地问起她,“我那天一身的土,身上还打着补丁,你跟着我也是要受罪过苦日子,你那么漂亮怎么就愿意喊我呢?” 元蔓娘解释不出来。 大概是因为从小到大,头一次有人带她出门看花灯,给她买花灯吧。 第108章 一拍即合 过完元宵,卢栩也开始正经忙碌起来。 虽说过完正月才是年,但观阳大小的店铺过完元宵也就开业了。像粮铺、杂货铺、肉铺等,更是初八就开业,而布铺一般会拖到二十甚至正月后,一来是因为他们这儿讲正月不动针,二来是因为谁家要做衣服,普遍也是在年前。 元宵一过,河面冰虽没化完,客船、货船也陆陆续续开始运行,卢栩再去观阳不用自己划船。 正月十八,他的卢记食铺重新开业。 一大早,陆勇、狗子已经提前在炉子点上火,熬上粥和汤,推车到井边打好一天要用的水,把铺子里的水缸填满。 待卢栩他们过来,开门前头一件事就是分钱。 陆勇悉数将卖元宵的钱汇报给卢栩。 卢栩诧异:“你们俩赚的钱给我干什么?” 陆勇和狗子面面相觑。 陆勇:“买料是花着店里的钱……” 他负责采买,可是相当公私分明的。 狗子也连连点头,“是在铺子里卖的!” 元宵那天卖元宵的可多了,他们能有那么多客人,很大原因是因为卢栩长期积累的口碑,他们的熟客看见卢记食铺开门,根本就不往别处走,有些人排队也要在卢记吃。 卢栩却不以为然:“那把材料钱补回去,剩下赚的你们俩分吧。” 陆勇和狗子齐齐道:“那怎么行?” “有什么不行。”卢栩把铺子打量一下,豆腐和菜到了,铺子里米面、柴火、调料、水都备齐了,地面干净,桌椅厨具更是擦得发亮,连墙纸都换了。 这么能干的伙计,卢栩还有什么不满意! “那我收五十文场地费吧。”卢栩从陆勇递来的钱袋里数出五十文,“来,赶紧上香开张了!” 店铺开门是要烧香拜神的,卢栩从前不知道,匆匆忙忙就开张了,这次卢奶奶特意让三婶带上供品香烛,要好好拜拜。 三婶摆好香烛供品,领着他们一起拜神,随后就是鸣锣开张。 这年代还没鞭炮,哪家店铺开业,找个铜锣敲一敲就算告知四邻了。 卢记的麻辣烫锅底一烧,比铜锣还管用,开张的消息随着辣味往外飘,没一会儿就有邻居领着孩子来吃早点了。 卢记热腾腾的主食那么多,干吗非要自己做! 家近的有人干脆端个盆端个锅,到卢记买上一盆,端回家还是热腾腾的。 远的不说,卢记食铺的邻居们都被养懒了。 能在东街开店或在东街住的,谁家也不差那点早餐钱,今天喝甜粥,明天喝咸汤,后天豆腐脑,大后天喝豆浆……还有馄饨、面片汤等等任他们选择。 一家口味不一的,还能各吃各的。 今天一看,一大早还能煮元宵。 嗜甜的眼睛顿时一亮,一问,果然往后元宵也会天天供应。 贪吃的高兴了,元宵可是每年就这几天有的,平时想吃,自己家做来太麻烦,上酒楼吃又太贵,哪像卢记这儿便宜亲民! 头一天开门生意不是太忙,大伙慢慢过渡假期综合征,没多久都重新熟悉上手。 卢栩安排好店里,今天也没做炒菜,做了两锅卤,让卢文中午看着卖打卤面。 他得去安排谭石头他们走后留下的人手空缺。 卢栩溜达到大院,才从山上下来的两户正在院子里晒被子,见他来了都很局促。 这两家裘虎走前和他交代过,一家是家里老人年纪太大了,怕经不起路途颠簸,另一家是两个孩子年岁也小,大女儿才嫁到观阳县城里,眼看要生了,家里不放心离开。 卢栩拽了个板凳坐下,没一点儿架子地和他们唠家常。 没一会儿,出门的、在家的,仅剩的八户人家全聚过来了。 卢栩见人齐了,直切正题:“眼下最缺人手的一个是山货铺子,一个是杂货铺子,有没有人想去山货铺和杂货铺干?” 众人面面相觑。 除了女儿嫁到观阳县城的先前就在杂货铺干活,如今还想继续干,其他的七家都是才从山上下来,对观阳不甚熟悉的。 他们下山也有半个月了,对观阳不能说两眼一抹黑,但要做生意,还是有些发怵。 不说别的,光是口音和别人不一样,就莫名有些抵触。总觉得自己一说话就会被排斥,还会低人一等似的。 卢栩想了想,挑了几个岁数小的补到杂货铺,剩下的先全安排到山货铺去。 卢栩道:“山货大伙儿都熟,先慢慢来,等日子久了你们想干别的我再给你们调换。” 他见这些人都忐忑不安的,想着裘虎在山下那么久他们都宁肯在山上种谷子种果树也不愿意下山,大概多少都有点社恐,于是便轻松道:“咱们铺子经营了半年,常来的基本都是熟客,不用出门招揽生意,现在也不是产果子的季节,干货耐放,能卖多少卖多少,总归是不会亏的,你们就到点开张,到点关门,别担心。” 众人还是挺忐忑地点点头。 剩下的女眷、老人和小孩,卢栩也给她们找点事干,“除了做家务看孩子还有余力的,愿意在家做点手工就做点,做好了拿到杂货铺卖就行,谁想学刺绣可以到我们村跟我娘学刺绣,那个比较赚钱,要是还想种田的,我借银子给你们买几亩,或者你们跟我回去,先帮我种着,我家也挨着山,我打算在山边种果树养鸡鸭猪。” 一直反应不大的众人听到这儿眼睛一亮。 “种果树?” 卢栩怔了怔,心里好笑,看吧!他就知道!卢栩忍笑点头:“对。” 当即就有人问了:“种什么果子?” 这下换卢栩尴尬了,“还没种呢……” “那,多大的山,种多少?” “呃……”卢栩挠头,“挺大的,至于种多少得等我一会儿到县衙问问能买多少。” 众人恍惚。 山,还要买? 他们那儿可是不用买随便开荒的。 山下可真可怕,干什么都要花钱…… 在看卢栩,他们肃然起敬,看人家,小小年纪,就有钱买山。 卢栩看他们脸色变来变去的,咳一声,问道:“那是有人想跟我回去种树吗?想的举个手?” 刷一下,八成人都举手。 连女人孩子都举起手。 他们想种树。 他们是真不适应县城。 太吵,人太多,干什么都有人看着,忒不自在了! 而且干什么都要花钱,他们哪有那么多钱? 这半个月他们也到处看了,他们会的县城不需要,他们在这儿实在是不好找营生。 卢栩惊了:“你们都想种树啊?” 他们互相望望,慢慢放下手,心想,是不是人太多了? 他们正想着卢栩年纪不大,听石头说他家也是普通农户,卢栩做买卖家里才开始发家,要雇他们这么多人,是不是有点难为人家? 他们正想着怎么开口,就见卢栩眼睛放光似的问他们:“有谁种过果树吗?”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 谁种过? 他们家家都种过啊! 有人道:“我家种柿子、栗子、山楂。” 下一人道:“我家种着苹果、枣子。” 随后也有人赶忙说自己家种了什么。 卢栩越听眼睛越亮。 他打听过,果园也是奢侈行业,听说除了京城、各个州府和南方发达的郡县郊区有专门的果园,别处可是没有的。 虽说这些山民种果树也就是在院子附近随便种几棵,算不上正经的果园果农,但人家起码种过! 而且他们还自己改良过,卢栩可是吃到过他们改良后的苹果和梨子的,比野生的好吃太多。 卢栩当即找一根木棍在空地上给他们画果树分布图,马上就有人给他指出什么果子应该种在什么位置上。 卢栩很惊喜,他们也很惊喜。 他们以为下了山就要两眼一抹黑从头学生存了,可看卢栩画的示意图,他想种好多好多树,不只是果树,还有别的树! 这不是一拍即合吗?! 卢栩扔了木棍当即就把
相关推荐:
离婚后恋爱
调教贞观
末日富江
【快穿】娇娇
睡前撸物
开局召唤西厂厂花
婚蘼情未了_御书屋
大上海1929
欲海英伦
盛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