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 “找天亮的,哥,啥事啊?” 李天明也在纳闷。 “你再核对一遍,把数目对好了,晚上咱们再接着说。” 李天明说完,便离开了车间,朝村支部去了。 等他赶到这边,天亮和靳小琪已经到了。 这俩人经过了最开始的尴尬期,现在还真有点儿后来小情侣热恋的感觉了,一天到晚的腻歪在一块儿。 “哥!” 天亮手上拿着一封电报。 李天明见状,已经大概其猜到是咋回事了。 “不是说……能多待几天嘛!” “部队急招,哥,我今天就得走。”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部队下了命令,无论何种情况,也必须要执行。 李天明虽然舍不得,但他明白军令如山倒的道理。 没啥条件可讲,服从就是了。 “那就……回家收拾收拾,我送你去县城。” 回到家,宋晓雨和靳小琪、小蓉帮着天亮收拾行李。 李天明和天亮两兄弟,在院子里抽烟。 “哥,我不在家,小琪她……” “用不着你说,有我和你嫂子呢!” 出去两年多,好不容易把人给盼回来,结果在家没待几天又要走了。 李天明感觉像是被晃了一下子。 “你在外面,顾好自己就行,别的用不着操心。” 李天明说着,心情突然一阵烦躁。 “你和小靳的事已经定下来了,就不能错了主意,” 天亮提了干,难免会遇上条件更好的姑娘。 “咱李家人可不能当陈世美,记住没有。” 天亮闻言,无奈的笑了。 “哥,我不是那种人。” “给你提个醒,还有,别让人家小靳一直等着,心里想着,你是要成家的人,要是明年……” “哥,下回探家可能要两年以后了。” 两年…… 李天明突然反应过来,刚刚为什么觉得烦躁。 当初天亮要当兵,李天明想着当几年就能复员,应该赶不上南边那场仗。 现如今天亮提干,以后肯定是要留在部队发展了。 等到几年后,南方的战火烽烟起,天亮大概率是要上战场的。 当兵保家卫国,流血牺牲,这没啥好说的。 可是…… 当大哥的为弟弟担心,也是人之常情。 “天亮,东西太多,两个包装不下,你自己看看哪些带,哪些不带。” 宋晓雨带着小蓉出来了。 马上就要走了,也得让天亮和靳小琪有个说话的机会。 天亮进了屋,见两个提包已经收拾好了,后知后觉的猜到了是咋回事。 “我……” “到了地方,给家里寄封信。” 靳小琪知道天亮不善言辞,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她主动一些。 天亮应了一声:“你……等我回来!” “好!” 李天明和宋晓雨站在院子里。 “咋走得这么急?” “部队来电报,让天亮抓紧回去。” 宋晓雨闻言,也没再说什么。 只过了10分钟,天亮便提着行李出来了。 靳小琪跟在后面,众人送到大门口,两兄弟上了车。 “嫂子,小蓉,我……走了!” 小五没在家,否则知道天亮要走,肯定舍不得,说不定还要哭上一场。 “小琪,你等我回来就娶你!” 卡车发动,天亮终于鼓足勇气,说出了最要紧的话。 靳小琪闻言不禁红了脸。 这边的动静,附近不少邻居也都出来了。 “天亮这是要走了?” “咋连正月十五都不让在家过?” “天亮是当兵的,啥事都得听队伍上的命令!” 挥了挥手,汽车驶出,一路朝着县城的方向去了。 县武装部已经接到了通知,由他们负责送上火车。 李天明也跟着一起去了车站。 “你也是老兵了,有些话不用我再叮嘱了,既然当了兵,那就得尽到责任,我啥意思,你明白吧?” “明白,哥,你放心,我一定不给你丢脸。” 天亮能感觉得到李天明的担心,还有期许。 两兄弟又说了几句,南下的火车便进站了。 目送着天亮登上火车,李天明和两年多前一样,感觉心里又像是被剜走了一块儿。 “走吧,天明!” 崔大洪拍了拍李天明的肩膀。 “难得有机会来县城,今个咱哥俩说啥也得多和两杯。” 李天明没推辞,只是现在县城里那家国营饭店还没开门。 好在正值春节,家里啥东西都有。 李天明跟着崔大洪回了家。 “嫂子不在?” “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明天回来!” 崔大洪的媳妇儿在县委食堂工作,相对来说,要清闲一点儿。 家里有过年剩下的酱货,还有花生米,兰花豆之类的。 开了一瓶白酒,两人边喝边聊。 “天明,觉出来了吗?” 一杯酒下肚,崔大洪说话也更加的随意。 “从年前到现在,这股子风不对劲儿啊!” 李天明闷声点了下头。 最近社会上的种种乱象,感觉像是回到了运动刚开始那两年。 “初三刚上班,上面就来了工作组,最近县革委几次学习会,都是工作组组织的,要求……批……D……” 李天明闻言,自然知道那个“D”是谁。 事实上自从周公离世,老人家主持了追悼会以后,报纸上就已经很久没有过老人家的消息了。 年前去市里,最后一次见到王作先的时候,王作先虽然嘴上没提,但明显也是忧心忡忡。 他是老人家的支持者,在老人家复出之后,一直坚定的追随。 如果老人家有事,王作先也躲不过去。 不过对此,李天明早就有心理准备,并且做了一些安排。 “学国叔在县委吗?” “在!” 李天明闻言,把杯中的酒干了。 “大洪哥,今天就先到这儿了,啥时候有机会来李家台子,咱们哥俩再好好喝一场。” 崔大洪知道李天明是打算去找李学国,便没再挽留。 “天明,你……也当心点儿。” 第三百六十二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重生者在时代洪流面前,连个屁都算不上。 一代伟人尚且要经受浪潮的冲击,更何况是个平头老百姓。 李天明现在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再多的…… 听天由命吧! “我怎么总觉得你早就猜到了,会有这么一遭?” 年前年后这段时间,李学国也并不轻松。 老人家被中枢要求做检讨,自上而下,被认定属于老人家一派的王作先自然无法幸免,而李学国身上打着王作先的烙印,这股风虽然还没吹到县一级,但有些人已经在蠢蠢欲动了。 就在昨天,有人在县委大院门口张贴了一张大字报,矛头直指李学国,说他是ZB主义复辟势力的保护伞,黑头子。 下面的署名还是个老熟人——白江涛。 这个货因为当初的“万亩大梯田”计划,被市里狠批了一通,堂堂县革委副主任,被下放到市图书馆做了一个管理员。 本该是永世不得翻身的结局,如今又跳出来兴风作浪了。 李学国要应对来自各方的攻讦,同时还要想尽办法稳定住永河县的局面,也是被累得心力交瘁。 此刻见着李天明,他的心情倒是好了一点儿。 “我?我要是有这本事就好了。” 李天明自然不能承认。 “不逗你了,有些事本来打算过段时间再和你说的,正好你来县里,我就……提前和你打个招呼。” 李学国说着,压低了声音。 “市里的王主任,位置怕是不稳了,你也要早做打算。” 尽管已经猜到了,可是此刻听李学国当面说出来,李天明的心里还是咯噔一下子。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了。 时代洪流最后的疯狂。 那些野心家最后时刻的狂欢,实际上从周公去世就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那些人低估了周公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份量。 一系列的骚操作,不但没能动摇周公的历史地位和声望,反而引得人们反感。 如今,他们又将攻击目标对准了老人家。 “王主任现在……” 李学国面色晦暗的摇了摇头:“情况不太好,这年头,说实话,办实事的人,反倒是容易被打入另册!” 这话也就是和李天明说,要是被别人听见的话,少不了一个现行反革命的罪名扣上去。 “学国叔,那你呢?” “爱怎么着都行,大不了我回去种地,我能有多少把柄被他们抓着!” 话说出来容易,可实际情况绝对没这么简单。 李学国是王作先推上去的,如果有人要整王作先的话,李学国怎么都跑不了。 “我现在担心的是村里的那几个厂子。” 能办起来,并且有现在的规模,实属不易。 现在市里楚明玉一伙攻击王作先,最重要的一项罪名就是为ZB主义复辟张目。 王作先要是倒了,被他一手扶持起来的李家台子肯定躲不过去这一场风波。 “幸亏你提前把乡亲们的分红都发下去了,不然的话……” 可也正是因为提走了那一大笔分红,将来李天明怕是也要惹上大麻烦。 “学国叔,您都不怕,我怕什么?我就是个平头百姓,他们难道还能连地都不让我种?”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李学国现在真正担心的是白江涛。 李天明和李学庆都得罪过这个小人。 他要是趁机再起来的话,能不报复? 越是这样的人,下手越狠。 “白江涛?” 李学国要是不提的话,李天明都快把这个二笔给忘了。 “他是楚明玉的人,一旦王主任倒了,必定是他上台,白江涛是他的人,到时候,肯定会被重用的。” 李学国怀疑,白江涛跑到永河县委大院门口贴大字报,就是楚明玉授意的。 李天明闻言,不屑的笑道:“要是连这样的人都能被重用,叔,您觉得那位楚副主任能长得了?” “那也是以后的事,现在……人家正得势呢!” 有些话,李学国心里就算是再憋屈,也不方便说出来。 他着实想不明白,凭啥真正干实事的人被打击,一些只会空口说白话的人反倒得意忘形。 “总之,回去以后和学庆说,要小心,能提前做些准备最好,实在不行的话……保住自身为上!” 只要人没事,东西没了就没了。 两人一直聊到了下午,李天明酒也醒了,这才告辞回村。 到了村支部,正好李学庆还在。 简单的把李学国和他说的,向李学庆重复了一遍。 “王主任也被斗了?” “说是检讨!” “检讨个球!” 李学庆登时就恼了。 “这叫啥玩意儿,王主任犯啥错了,就要检讨。” 在李学庆看来,能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就是好领导。 王作先支持他们建厂,还出钱出力的修路架桥,这样的领导就应该被老百姓拥护,被上级重用。 现在却要被整倒了。 想不通,实在想不通。 “还有那个姓白的是咋回事?” 对白江涛,李学庆更是反感,自打见过这个姓白的,他都不腻歪鸡屎了。 狗屁不懂的玩意儿,就知道瞎嚷嚷,搞阴谋诡计,这样的人才应该被整倒。 “他还想回来?先问问全县老百姓答应不答应。” 李天明苦笑,有些事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说了也不算。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白江涛回归永河县,大概率是板上钉钉了。 楚明玉一旦在与王作先的博弈中取得胜利,像白江涛这种没脑子的马前卒,自然会分润到一部分时代洪流的政治红利。 发了一通牢骚,李学庆渐渐安静了下来,抬头看着李天明。 “天明,你说……咱们该咋整?” 既然有些事避免不了,好歹也该做点儿准备。 尤其是村里这么大的家业,李学庆可舍不得被那些人给折腾光了。 “叔,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除了用于工厂运营的一部分钱,剩下的全都分下去了。 还有就是降低了产量,电风扇厂和电饭煲厂如今只生产用于出口的产品。 养殖场也被压缩到了最初的规模。 罐头厂还要过几个月再复工,现在不着急。 要说能做的…… “叔,咱们得心齐,不光是咱们村,而是整个大柳镇,想要保住咱们的心血,得靠所有人。” 李学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村里好说,只要是李姓的人,如果不想被从族谱除名,就不敢作妖,那些外姓的更不敢三心二意,否则的话,别想在李家台子待下去。 真正麻烦的是其他几个村,虽说当年的恩怨已经通过联合建厂给化解了。 但也是因为利益,一旦出了大事,难保他们不会在背后扎一刀。 “何老四他们……我挨个去找,工厂也有他们的心血,养殖场他们几个村也都办了,咱们不好过,他们也别想躲过去。” “叔,把道理说清楚了,另外告诉他们,如果要是害怕惹祸上身,电饭煲厂和罐头厂的股份,随时退还给他们,出了事,咱们李家台子自己扛着。” 李学庆点点头:“就这么办,正好咱也看看,到底谁能和咱们一条心。” “还有就是……叔,我可能要连累您了。” 李学庆明白李天明是啥意思,他是李家台子的村主任,要是担责的话,他肯定首当其冲。 “这还有啥说的,谁让我是你叔呢,天大的事,我扛着就是了。” 李学庆想得很清楚,无论如何都要将李天明给保住了。 他都这么大岁数了,再加上祖宗积德,就算是给他扣帽子,能把他咋样。 只要李天明没事,往后村子就还能再起来。 第三百六十三章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天明,你怎么来了,这个时候,你还敢往跟前凑。” 天亮走了没几天,刚过完正月十五,李天明就去了海城。 这次没开那辆大解放,毕竟名义上那辆车是专门用于给钢铁厂送鱼的,不能用作他处。 敏感时期,李天明可不想让任何人抓住他的把柄。 乘公交车到海城,又倒了一辆车,到了市委大院门口。 往常李天明每次过来,都是在门卫室登记完就能直接进。 今天不一样,等了好半晌才等来了刘秘书。 “刘哥,王主任咋样了?” 刘秘书把李天明拉到了一边,苦笑着说。 “难得你还惦记着领导。” 呃? 这话风感觉不对啊! “王主任现在……” 刘秘书面露难色:“具体的,我没法和你说,现在领导……挺难的。” 王作先现如今被要求在市委组织会上做检讨,虽然还没公开罢免他的职务,但是已经责令他暂停工作,如今市革委的工作,全部交由副主任楚明玉负责。 “这么严重?” 刘秘书叹了口气,面露愤恨。 “都是姓苗的,那就是个小人。” 姓苗的? 李天明想起王作先一共有两个秘书,一个是面前的刘秘书,还有一个姓苗。 不过,李天明之前很少见到,王作先外出也很少会带苗秘书。 听刘秘书的语气,显然王作先是被姓苗的给背刺了。 “天明,领导现在不方便见你,不过有句话,让我带给你。” “您说。”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猛虎趋于后而心不惊!” 李天明琢磨了片刻,便明白了王作先的意思。 这是让他稳住了。 目前的局势很复杂,来自高层的博弈一刻不停,这些都不是李天明能参与,甚至是过问的。 他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比如…… 还没有交付的那几笔外贸订单。 “刘哥,您转告王主任,就说……我知道该怎么做。” 刘秘书应了一声,急匆匆的走了。 王作先现如今还没到要接受审查的地步,但就目前的局势来看,这是迟早的事。 作为始终跟在王作先身边的人,刘秘书怕是也不能幸免。 对此,他也早有准备。 如何选择,这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是像苗秘书那样,把自己摘出来,顺便踩王作先一脚,还是坚定的和王作先站在一起,等着将来有朝一日,王作先东山再起,全看他如何抉择了。 李天明也一样。 如果不是拥有前世的记忆,知道未来中枢的领导会在关键时刻拨乱发正,让国家回到正轨。 说不定…… 稳住了,确实要稳住了。 离开市委大院,李天明接着又去了钢铁厂。 “天明,我大伯现在不方便见你。” 孙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带着明显的尴尬。 王作先还没倒呢,孙福满就选择了回避,连面都不见了,在孙立看来实在是不仗义。 “天明,这事……我也说不上话。” “没事,我能理解,既然不方便,那就不勉强了。”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 尤其是身处高位,更要小心谨慎。 一个不留神,那就是万劫不复。 李天明没那么小心眼儿,因为这事就恼了孙福满,不过,却也让他看清了,孙福满这个人,只能互相利用。 “孙哥,麻烦你给孙副主任带个话,钢厂三产的配件,关系着出口创汇的大事,千万不能耽搁了。” 这方面的事,本来就是孙立一直在负责,只不过最终拍板的是孙福满。 “你放心,无论如何,我也给你办妥了,绝对不会在钢厂这边出了岔子。” 这便好。 本来还想去看看天会,得知他正在车间上班。 李天明便没打扰,离开钢厂,准备打道回府。 “大伯,您是不是有点儿……太……” 孙福满的办公室里,孙立和他说了配件的事。 “太什么?太势利了?还是太……你啊!要不是学习中断,现在也是钢厂的中层干部了,能不能成熟一些,别老想着哥们儿义气,那些东西当不得真,记住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处在我这个位置上,更应该小心谨慎。” 孙福满说的这些,孙立不是不懂,只是…… 他是个好面子的人,孙福满这种前恭后倨的态度,实在接受不了。 “您就认定了王作先这次肯定完蛋?” “也不一定,他要是真的完蛋,再也起不来了,配件的事,肯定就此作罢。” “大伯,您的意思是……” “三产那边,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供应上不能断。” 孙福满现在的态度有些暧昧,既想撇清关系,又不能把李天明给得罪狠了。 否则的话,不光配件,孙福满早就把那辆大解放给收回来了。 “记住,局势没有明朗之前。千万不要轻易下注。” 对孙福满的说辞,孙立嗤之以鼻,什么局势,什么下注,说白了,还不就是打算左右逢源。 可事情有这么简单吗? 态度不明确,到头来很有可能因此把两边的人都给得罪了。 有些话,孙立不方便说出口,像孙福满这样的,就叫首鼠两端的骑墙派。 妄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天真! 孙立这个位置,接触不到那些核心的消息,但他也能猜得到。 如今正在博弈的那些人,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应该如何选择,孙立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对王作先,孙立不了解。 但是对李天明,他却有着莫名的信心。 局势再怎么复杂,孙立也始终觉得…… 李天明不会输的太惨。 回到村里的时候,家里已经做好了晚饭。 李天明这一天去了哪里,宋晓雨也没问。 要说不担心,那是假话。 可宋晓雨知道,自家男人是做大事的。 这些大事,她插不上手,能做的就是将家里的事安排好,把两个小姑子和孩子照顾好。 不让李天明为了家里的事操心。 转天,李天明还是像没事人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 李学庆问起的时候,李天明直接把王作先给他的话说了一遍。 啥山啊,虎啊! 李学庆听不懂,但既然李天明能稳得住,他有样学样也就是了。 对这一切,村里人完全不知情,年前分下来那么多钱,虽然李学庆和李天明有言在先,暂时先不要用,不能太招摇了。 可没说不能先筹划一下啊! 盖新房,家里添置几样大件儿,再有就是…… 给家里的小子说一门好亲事。 上面风起云涌,碍不着平头老百姓的事,日子该怎么过,还是要怎么过。 现在越过越好,老百姓们觉得舒心,其他的,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李天明最近一直盯着出口商品的生产进度。 两个厂子当初刚建起来的时候,除了扇叶塑形,还有电饭煲的温控部件,其他的都是从外采买。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一些配件,如今厂里已经能自行生产了。 按照李天明的计划,未来两到三年之内,就要实现百分之七十以上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 只是眼下局势不明,就连李天明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还是再…… 等等吧! 下一批出口订单,出了正月就要交付,厂里最近忙得热火朝天的。 孙立倒是没有食言,电风扇和电饭煲的配件陆陆续续的送了过来,生产计划并没受到影响。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是十几天。 市物资局过来拉成品的车如期到了,这让李天明不禁松了一口气。 楚明玉能坐上市革委二把手的位置,自然不是个糊涂的。 出口创汇事关国家发展,他也不敢轻易乱动。 李天明带着天洪和马远也跟着送了一趟。 车是钢铁厂的? 他们现在办的是公事。 到了物资局,李天明没见着周局长,而且…… 当他拿着市物资局提货时带去的单子,想要去财务换支票,结果却被告知…… “没钱?” 第三百六十四章 这是要……巧取豪夺? 没钱? 俩字就想把老子给打发了? 李天明强忍着怒气。 “是暂时没钱,还是……不打算给了?” 胖女人翻了翻白眼珠子,继续织手里的毛活,看了眼放在桌子上的提货单。 “这个拿回去,等通知,还站这儿干什么?听不懂人话是不是?” 嘿! 李天明本来想耐着性子,和对方讲理,结果这女人甩出这么一句话。 “你说的这也是人话?” 啪! 胖女人一巴掌拍在桌上。 “你敢骂人,知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再敢撒野,信不信把你给抓起来!” 李天明一把抢过女人手里正织着的毛衣袖子,扔到了一边。 “我还就不信了,我党的天下,人民当家做主,有人敢巧取豪夺,今天要是不给老子个说法,老子砸了你们物资局上上下下的饭碗!” 这话说出来,胖女人张着嘴,脸憋得通红,半晌也没说出一句话。 巧取豪夺? 什么人才敢这么干? 一旦传扬出去,别说她表妹夫是物资局的副局长,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行。 到时候,为了平息这件事,肯定要推出一个人挡枪子。 谁? 这还用猜吗? “这是领导决定的,有问题去找领导!” 领导? 李天明一把抓起桌子上的提货单,转身就要走,刚到门口,差点儿和闻讯赶来的周振国撞在一起。 “周局长?来得正好,我拿着提货单结账,你们的人说没钱,怎么着?俩字就想把我给打发了?我倒是想问问,这还是不是我党的天下了,巧取豪夺都这么理直气壮的。” 周振国刚刚已经知道了是怎么回事,黑着一张脸,看向了那个胖女人。 “怎么回事?” 胖女人虽然有靠山,但周振国毕竟是物资局的一把手。 “是……是刘局长吩咐的,他们搞ZB主义,钱的事要等楚主任发话。”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
相关推荐:
浪剑集(H)
迷踪(年下1v1)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深陷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林峰林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