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你要是软了,她只会蹬鼻子上脸。” 李天明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平时太忙,经常不在家,宋晓雨要是个面条一样的性子,怎么护得住小蓉、小五,还有三个孩子。 厉害点儿挺好,最起码不用挨欺负。 “行了,行了,家里的事,你不用管,做你的大事去!” 宋晓雨说着,撂下碗筷,将哭闹的振兴抱起来,转身回了防震棚。 “哥!咱们啥时候能回家住啊?” 小五扭头看着不远处的家,这段时间在防震棚,她早就住够了。 “再过些日子吧!” 唐市大地震虽然过去几个月了,但余震还是时有发生,前段时间宁固镇下面的一个村子,有人跑回家里住,结果半夜发生余震,房倒屋塌,等人被刨出来的时候,早就没气了。 上辈子地震发生之后,先是住了几个月的防震棚,接着又住了将近一年的简易木板房,等到上面的通知传达下来,才陆陆续续地搬回了家。 这一世,李天明可不想受那份罪了,这些日子,他时不时的也回家看看,地震倒是没对他和天亮的房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可他毕竟不是专业的,等过些日子抽空去海城,请个建筑方面的专家过来,让人家帮着看看。 吃过午饭,李天明又去了厂里。 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已经陆陆续续的到了,两个厂子正式开始了三班倒的工作制,每个班8小时,分为白班、小夜和大夜,一个星期轮换一次。 累肯定是累,但架不住工资、奖金给得多,大家非但没有怨言,甚至还有人提出,干脆以后一直这么干下去。 “哥!” 天生刚吃过午饭,他最近吃住都在厂里。 “别熬着了,回去睡会儿,我在这边替你盯着!” 看着天生那一脸憔悴的模样,李天明也心疼。 “我没事,昨天晚上睡了一会儿,不累!” 天生说着,拿起正在整理的生产报表。 “按照现在这个进度,到了月底,咱们绝对能超额完成任务!哥,你看……” 李天明知道天生要说什么。 “那件事想都别想,现在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要是往后都这么干,距离人家给我扣资本家的大帽子也就不远了!” 为了完成市革委交代的任务,暂时施行三班倒的工作制,谁也说不出什么。 可如果形成惯例的话,肯定是要被问责的。 像钢铁厂和棉纺厂那样实行四班三运转,倒是没问题,但是再增加一班工人,就要增加成本。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眼下也没那么多的活。 “哥,没那么严重吧!” 天生刚说完,就听见门口那边有人喊了一嗓子。 “天明,有人找!” “知道啦!” 李天明答应一声,朝着大门口走去。 看着站在面前的年轻姑娘,感觉有点儿眼熟,只是李天明琢磨了半晌也没想起来对方是谁。 “你……找我?” 姑娘面露羞赧地点了下头:“我是来向你表示感谢的!” 表示感谢? 李天明更纳闷了。 “谢我啥?咱们认识?” 姑娘抿着唇,道:“你还记不记得73年,你在县城救过一个人?” 73年…… 都过去三年了,李天明哪还记得,要说地震的时候,他确实从废墟里扒出来不少人。 “当时你和县武装部的崔部长在一起,当时……” 听对方提起崔大洪,李天明猛地记起。 “是你啊!” 当时李天明去送天亮,和崔大洪喝了酒以后,回去的路上遇到有几个小混混调戏女孩儿,被他三拳两脚的给干趴下了。 要不是他反应快,拦得及时,崔大洪的手枪都掏出来了。 “齐思甜!” 齐思甜有些意外:“你还记得我的名字。” 谁让你以后那么牛掰呢! “你找我有事?” 李天明说着,看向了一旁,四萍飞快的闪身躲了起来。 “我……我要走了,出国,临走前,想……当面向你表示感谢!” 那次的事发生之后,齐思甜也和同学一起被下放到了农村插队,只是没能如愿到李家台子,而是去了兴家店。 这几年,她也借着探望同学的名义来过李家台子,却始终没能见到李天明。 随着她的父母被恢复工作,齐思甜也回到了县城,本来按照计划,是准备等县文工团招生,她去文工团上班的。 可最近一封从美国寄来的信,打乱了父母为她安排好的未来。 出国! 这是齐思甜从来没想过的。 当得知这件事以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从小接受的教育,美国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核心,给她的印象一直都是邪恶的。 身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怎么能去那种地方。 可是父母的一句话,让她改变了想法。 在美国,她可以系统地学习音乐。 明天就是出发的日子了。 齐思甜哄着父母说要去和同学道别,一路骑着自行车到了李家台子。 她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许…… 真的只是为了再见救命恩人一面。 “你当时道过谢了,那种事,谁遇到了都会管!” 齐思甜看着李天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明明来的路上想了很多,可此刻和李天明面对面,脑子里乱糟糟的,反倒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谢谢!” 突然,猛地弯腰,对着李天明深鞠一躬。 随后转身推上自行车便快步离开了。 什么毛病啊? 大老远地过来就为了说声谢谢,鞠个躬? 等齐思甜走远了。 “出来吧!” 四萍还想躲,被李天明快步上前,直接揪住衣领给拎了出来。 “哥!” 李天明看着四萍,又好气又好笑。 “你鬼鬼祟祟地干什么呢?” “没……没干什么啊?” 四萍眼神闪躲,这孩子从小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前世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一辈子过得特别舒心,就因为啥都不放心里去,同样的,心里也根本就存不住事。 “哥!刚才那女的……是谁啊?” 不用李天明上手段,四萍的好奇心就把自己给出卖了。 听这丫头的语气,就知道肯定想歪了。 “就一个认识的人,我帮了她一回,现在人家要搬家,过来说声谢谢,我说你能不能别琢磨那些个乱七八糟的啊?” “我哪琢磨乱七八糟的了,哥,你……你可不能对不起嫂子!” 李天明抬手,在四萍的脑袋上敲了一下。 “我还用得着你说!” 刚说完,李天明就看到一辆吉普车,朝着他们这边开了过来。 一直到跟前才停下,等他看清下来的人,哪还顾得上四萍,快步迎了上去。 第四百零九章 我是来养老的 之前去海城开会,临走的时候,李天明还曾和王作先提起了被带走接受调查的郄国良等人的情况。 当时王作先只说了一句:要相信组织,相信人民,他们的问题会被调查清楚的。 回来的这段时间,李天明也一直在记挂着郄国良、吴月华等人。 此刻看着他们一个个地从车上下来,李天明也是激动的不得了。 “你们……老郄……吴老师,你们……” “至于嘛?活见鬼啦?” 吴月华这小老太太说话一如既往地不着调。 郄国良看着李天明,心情也不免激动,努力挤出一张笑脸。 “放心吧,都好好的呢!” 再次回到这个生活了几年的小村子,让郄国良感觉到了难以言说的…… 踏实! 没错,就是踏实! 被带走的这些日子,他每天要接受无休止的审查,同样的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的能问上几百遍。 不单单是关于他们自身,还有就是关于李家台子,特别是关于…… 李天明! 当时郄国良真的以为这次怕是难以幸免。 毕竟他这个岁数,也实在是禁不起折腾了,再被下放一次,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命都要交代了。 突然有一天,审查他们的人都走了,待遇也随之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除了不能自由活动之外,关押的地点变了,好像是一个招待所,每天的伙食标准也变好了,甚至几人偶尔还能见面。 就这么又过了一段时间,郄国良等人原来单位的领导、同事来到了那个招待所。 直到…… 他们回到李家台子。 本来郄国良等人是可以回原单位的,按照来探望他们的领导、同事所说的,他们的问题已经被调查清楚了。 安在他们身上的罪名通通不实,所有的责任也都被归结到了XX帮的身上。 落实了政策,补发了工资,他们随时可以回原单位继续工作。 郄国良曾经无时无刻不想回到他的工作单位,回到实验室,去继续他的研究。 但是…… 深思熟虑之后,他拒绝了! 不是因为对曾经遭遇到的不公,产生了怨恨。 而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那个小村子了。 在人生最为灰暗、无助的岁月里,是李家台子这个小村庄给他提供了庇护,让他享受到了难得的安宁。 如今他也只想安安静静的生活,至于他的研究,在李家台子照样也可以。 更何况,本来就是学农的,闷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哪里比得上真正深入田间地头。 “都回来了!” 郄国良笑着抬起手,轻轻地在李天明的肩膀上拍了拍。 “大棚里的菜……” 被带走的这些日子,郄国良最惦记的居然不是李爱华,而是他亲手种下的那些菜。 算算日子,走前就应该罢园的那一茬才早就该收了。 “都卖了,卖给……部队了!” 郄国良闻言一怔,接着笑道:“这么说,我也算是间接支援军队建设了?” “不是间接,是直接!” 李天明说着,接过了郄国良手上的行李。 “走,咱们……回家!” 刚要走,李天明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着四萍大声道。 “去学校告诉李老师和黄老师!” “知道啦!” 四萍说着,一转身就跑了。 郄国良等人和司机挥手作别,带上行李,跟着李天明沿着村里的大道,一路朝着养殖场走去。 “这不是老郄吗?” “老杜也回来啦!” “老孙,你们这是没事啦?” “吴老师,您可瘦了!” 进了村子,一路上遇到的乡亲们见着郄国良等人纷纷打着招呼。 或许他们刚来村里的时候,村民还有些担心,他们这些被打倒的FD学术权威,会给李家台子带来麻烦。 但时间长了,乡亲们也渐渐地习惯了他们的存在,真正把他们当成了自家人。 “回来好啊!还是回来好啊!” 孙嘉璐笑着对吴月华说。 他同样可以选择回原单位,但却和郄国良一样,最终决定回李家台子。 这里曾经救了他们两口子的命,让他们平安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当初被带走的时候,孙嘉璐就曾暗暗发誓,如果有一天,他的问题被组织调查清楚了,一定要回李家台子。 他要用自己的学识报答这里的乡亲。 听着一句句关切、暖心,透着人情味的话,孙嘉璐不禁红了眼眶。 养殖场的院子里,几家的防震棚还和他们当初离开的时候一样。 “我留给你的东西呢?” 吴月华突然问道。 “您放心,都收着呢!” 吴月华当初离开的时候,根本没想过有一天还能回来,或者说,她根本就没想过,居然还能活着。 自己的问题,她最清楚。 管不住的那张嘴,给她和孙嘉璐招惹了多少麻烦。 当年要不是她的老师尽全力护着,四方奔走,为她求情,说不定早就被当成反.革.命给毙了。 “刚才进村的时候,我看厂子恢复生产了?” 吴月华被抓走的时候,厂子已经被刘志河带人给查封了。 “恢复了,您回来得正好,往后技术上的事,还得仰仗您!” “我?” 吴月华把行李放下,坐在了木板搭的床上。 “我是回来养老的,可别指望我干啥?” 呃…… 李天明还不知道几人的决定,只以为他们是解除了隔离审查,负责看管的人不知道应该把他们送去哪里,这才送回李家台子。 “怎么?不欢迎啊?” 哪能不欢迎啊! 可李天明没闹明白,吴月华说的养老,到底是什么意思。 “天明!” 正在收拾东西的孙嘉璐站起身。 “我和老吴以后想留在村里生活,不知道,行不行?” 怎么可能不行! 当初打着监管劳动的名义,把郄国良等人留在村子里,还费尽心思地帮着他们把老婆也给弄过来,李天明也只敢想着,他们能在平反离开之前,能为村里留下点儿东西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孙嘉璐居然说想要留在村里,还有刚刚吴月华说在村里养老。 这简直…… “孙老师,吴老师,求之不得!” “天明,你可不能厚此薄彼,老孙和吴老师想留在村里,你求之不得,我和老杜呢?” 这个…… “老郄,你们这是商量好了啊?” 郄国良笑道:“商量倒是没有,不过啊,我们这算是不谋而合。” 跟着一起过来的杜萍也跟着说道:“体力活我们虽然不在行,不过要说养猪种菜,照料果树,我们多少还懂一点儿,就看村里愿不愿意收留我们了!” “谁不愿意,我就让他搬走!” 说着话,李学庆走了进来,他刚得到消息,就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这还说啥啊?老郄,你们愿意留下,这可是我们村的福气,欢迎还来不及呢,哪能不愿意!” 李学庆最开始不知道郄国良等人的价值,过去这么多年,也早就清楚了。 这些可是真正的大学问人,真要是能留在村里,对李家台子未来的发展必定大有益处。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看着郄国良等人清瘦了不少,离开这段时间,肯定遭了不少罪。 “老郄!” “老杜!” 李爱华和黄丽英闻讯也从学校赶回来了,看到各自的丈夫平安无事,这段时间一直悬着的心,也总算落了地,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哭什么啊?这是好事,是胜利!” 郄国良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李爱华,只能不住地鼓励。 没错,这的确是胜利! 还是一场…… 伟大的胜利! 第四百一十章 党的方针政策,你敢不执行? “放弃研究,你……真舍得?” 吃过晚饭,郄国良和李爱华坐在院子里聊起了家常,虽然人回来了,但李爱华还是放心不下郄国良这段时间的遭遇。 聊着聊着,两人便说起了留在李家台子的决定。 被下放的这些年,郄国良最放不下的就是他未完成的研究课题。 “留在村里,也不意味着要放弃研究,以前不也一样整天泡在试验田,我想好了,等彻底稳定下来以后,我就去找学庆主任,把养殖场后面那片空地利用起来。” “你的学生呢?” 郄国良闻言,表情微怔。 当初在农学院,郄国良的小组有十八名最为得力的学生,号称十八罗汉,在国内植物病理的研究领域,称得上是鼎鼎有名。 只可惜运动开始以后,课题小组就散了,他被打成了FD学术权威,学生们也被下放到全国各地,如今人在什么地方,是生是死,他都不清楚。 之前在海城,见到原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的时候,郄国良还曾询问过学生们的情况,只可惜运动期间,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谁也不知道他的那些学生都被下放到了什么地方。 “但愿……他们都好吧!” 郄国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是连连摇头。 “没有学生,我就重新教,没有助手,我就重新培养,爱华,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如果是在以前,李爱华只会把这些话当做安慰,但现在不一样了。 XX帮被粉碎,郄国良的FD学术权威帽子也被摘掉了,一切…… 真的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没和你商量,就擅自做主,这是我的错!” 不管怎么说,农村的生活也确实比不上城里那么方便,而且,郄国良留下的话,就意味着李爱华也失去了重新回到原单位的可能。 对妻子,郄国良还是十分愧疚的。 李爱华闻言笑了:“你怎么知道我不愿意留下,就算你想回去,我还舍不得这里的孩子呢。” 当初被打倒,除了那些狂热的学生,自然也少不了同事间的构陷。 回去干什么? 继续钩心斗角? 面对那些曾经害过她的人,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 相逢一笑泯恩仇? 李爱华自问做不到,与其让自己憋屈,还不如留在李家台子。 至少在这里,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破事,可以专心地教学。 李家台子的乡亲们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们帮助,现在到了回报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李学庆家防震棚的门口,李天明和李学庆也在聊着郄国良等人。 “天明,你说的那个……实验室,到底是干啥用的?” 李天明说了很多,可李学庆也只能听得一知半解。 “你说支持老郄他们做研究,这个我倒是能明白,可他们不是一直研究着嘛,蔬菜大棚不就是老郄研究出来的。” 李天明听了,哭笑不得道:“叔,老郄他们可都是有大学问的,以前人家是在农科院工作。” “科学家嘛,这个我懂!” “对啊!您想想,人家是科学家,留在咱们村种菜养猪,您不觉得大材小用吗?” 李学庆皱眉:“倒也是这个理,科学家种菜养猪,确实浪费他们的学问了,那什么,天明,你就说该怎么办吧?” 对于不理解,或者想不明白的事,李学庆倒也干脆,李天明说怎么办,他就怎么办。 “我的意思是,拿出一笔钱来,给老郄他们建一个实验室,让他们可以继续做研究,叔,您想啊,就比如老郄,他是研究植物病理的,就是……稻子生什么病,白菜生什么病,为什么生病,怎么预防,得了病怎么治,老郄都能研究出来。” “这还研究啥?打农药……你是说,那个农药就是老郄他们研究出来的?” 李学庆的反应倒也不慢,立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差不多,就算不是老郄研究的,可他干的就是这个,水稻、蔬菜,还有果树,要是得病少了,产量是不是能提上去?咱们村打的粮食是不是更多了?” “对,对,对,这是好事,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还有老杜和孙老师,他们也有自己研究的东西,都是对国家,对老百姓的好的事,咱们能不支持?” 说着说着,李天明感觉自己像个大忽悠。 “咋能不支持呢,必须得支持,只要对国家好,对老百姓好,咱们都支持!” 说服了李学庆,这事就成了一大半。 “天明,你说的确实是好事,可要建你说的那个实验室,钱……” 以前李家台子的账上有的是钱,可是之前,在李天明的建议下,大部分都作为分红,到了乡亲们的手里。 剩下的那部分钱,白江涛当权的时候,全都被他挪作他用了。 李学庆今天就算是不提钱,李天明也准备抽空去趟县城找李学国。 这事可不能糊里糊涂的,钱是村集体的,还有一部分是大柳镇集体的。 李天明才不管这些钱是谁挪用的,总之,县革委脱不了干系,李学国现如今既然是当家人,那就得给个说法才行。 “这么大一笔钱,学国他能拿得出来?” “存单在咱们的手上,学国叔拿不拿得出来,我不管,我只朝储蓄所要!” 李天明之前去县里找过储蓄所,当时那位储蓄所的主任可是牛得很,说什么,这是县革委的决定,有意见就去县革委反应。 如今白江涛倒台了,看还有谁给他撑腰。 转天一大早,李天明到厂里转了一圈之后,就开车去了永河县城。 原来的储蓄所在地震中也变成了危房,后来被暂时安置在了县二中隔壁的两间房子里。 把车停好,李天明拿着存折,迈步走了进去。 这年头的老百姓都没有把钱存在储蓄所的习惯,平时这里也没什么人。 李天明进来的时候,两个女职工正在织毛衣,看到李天明的时候,其中一个翻了翻眼皮,就继续忙活自己的事了,另外一个却认出了李天明。 “李天明同志!请问……” 不等对方说完,李天明从怀里掏出存折,直接拍在了桌子上。 “取钱!” 呃…… 李天明上次来,这个女职工在场,当时差点儿和储蓄所的主任打起来。 她自然也清楚,存折上的钱,都被白江涛给挪作他用了。 至于为什么是李天明存折上的钱? 那是因为,白江涛让人把钱提走的时候,特意给储蓄所开了一张证明,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是没收ZB主义浮财。 现在李天明要取钱,如果真的给了,储蓄所的帐就对不上了。 “李天明同志,请稍等,我去把主任叫来!” 这么大的事,谁敢做主。 女职工说着,便起身去了后面的办公室。 时候不长,那位牛气哄哄的主任便出来了,看到李天明的时候,神情也有些不自然。 “天明同志,上次我已经和你说得很清楚了,这笔钱是县革委提走的。” 主任没提白江涛,他也知道白江涛早他妈完蛋了。 “县革委提走的?” 李天明冷笑道。 “我倒是想问问,我们李家台子和大柳镇的集体财产,县革委有什么权利,不经过我们的同意,私自支取?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党工作的一贯方针,请问这位……领导,党的方针政策,你敢不执行?” 这话说得诛心,主任吓得脸都白了。 眼下是什么时候,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大力清理XX帮的党徒余孽,李天明的话要是传出去,他纵然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天明同志,这话可不能乱说,县革委领导发话,我们怎么能不执行,小刘,你去把白……县革委留下的证明拿来!” 那个女职工答应一声,正要走,却又被李天明叫住了。 “什么证明,我不认,我现在就要存折上面的钱。” 主任闻言,顿时一副苦瓜相,心里也在暗暗后悔,早知道李天明上次来的时候,就不牛掰了,现在好了,把人给得罪狠了,关键是钱上大窟窿该怎么堵啊? 第四百一十一章 您给打个收条 十一万三千五百! 李学国看着几个存折上面的数字,顿时感觉一阵脑仁儿发紧。 “叔,我这不算是无理取闹吧?” 这件事最后还是惊动了李学国,李天明被带到县革委,不等李学国开口,直接把存折往桌子上一摆,可是要比李学庆的巴掌管用多了。 听着李天明的话,李学国也不免尴尬。 事情虽然不是他做的,可谁让他现在接了这个烂摊子呢。 心里暗骂白江涛。 这混账王八蛋的胆子得有多大啊! 十多万块钱,说提走就提走? “天明,这钱……你也知道,县财政不宽裕……” 哭穷? “叔,您说的我都了解,这钱如果是我一个人的,我肯定不在您最难的时候提。” 永河县如今也处在灾后重建当中,即便市里拨下来了救灾款,可是要应付这么多张吃饭的嘴,依旧显得捉襟见肘。 “可您比我清楚,这钱可是大柳镇好几万乡亲们的血汗钱,咱总不能黑不提,白不
相关推荐:
(红楼梦同人)红楼之降服贾琏
穿成山里糙汉的锦鲤妻
江山风物志
青蛙与蛇(限)
开局流放,我靠空间躺赢
去小世界度蜜月[快穿]
邪情恶魔(H)
皇上,喜脉啊(H)
在下神罗公司保洁阿姨(ff7同人)
师父总是不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