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太一道果 > 第158章

第158章

门进了卧室。 时间不长,张华的打鼾声逐渐平息了下来。 张华一觉醒来,已经是晚上八点了,这一觉他整整睡了四个半小时。 醒来后的他感觉浑身都有点酸痛,可是不起来不行啊,饿了,得起来找吃的。 这些天来净是应酬了,看着一桌桌的美味佳肴,就是吃不到嘴里,只顾与身边坐着的一众领导汇报工作了,哪有机会吃? 搞得每一个晚上都在酒店的房间泡方便面吃,有的时候拎着烧开的热水冲泡面时,他觉得他就是碗里的那块干面条,那个郁闷啊! 坐起身,透过卧室门下面的缝隙,发现客厅的灯大亮着,他想起自己回来睡觉时不过是下午三点多的时候。 还传来客厅的吊扇呼呼的旋转声。 三点多就开灯开风扇?自己这一觉睡了四个多小时,灯和电扇开了四个多小时,这不是纯属浪费吗?王满仓这个憨货行情也见长了?开始飘了? 这可不好,找个机会一定得收拾他一顿,忘本可不行,只是自己打不过他,否则摁地上捶他个半死。 赶紧下床穿上鞋,有点小生气的拉开卧室的门。 客厅里的沙发上老省长一人坐着,正在戴着老花镜看报纸。 听见张华拉开门走出来,老省长回头看着他:“醒了?你这一觉睡得可够长的,看来你这几天是没休息好啊! 饿了吧?快洗把脸吃晚饭! 今晚我亲自下厨给你做了几个菜,一是为你接风,对你所取得的荣誉一定要好好的犒劳一下! 二呢,你不在家,我好几天没有喝酒了,今晚咱爷俩喝两杯。” 张华走到茶几旁,睁大惺忪的睡眼看着摆着的四个小菜,旁边还有电饭锅,应该是焖好的米饭,摇了一下头:“估计也就米饭熟了。” 老省长将报纸往身边一放,摘掉鼻梁上的老花镜:“你怎么这么多事?被大领导接见过了我做的饭你就看不上了?” 张华一听,这说的哪跟哪啊?老省长又开始打乱仗了,你说东,他给你对付西,总抄后路,要不就莫名其妙的朝腰眼上来一脚,这仗还怎么打? 张华赶紧摆手:“啥啊?老省长误会了不是? 算了,不跟你说这么多了,我赶紧洗把脸,今晚我得吃三碗米饭,好久没吃老省长焖的米饭了,甚是想念啊!” 第646章 严厉的要求 老省长看着张华去洗漱的背影说道:“你小子,你也不打听打听,看看我给谁亲自下厨炒过菜?你还不知足!” 闻听老省长的抱怨,张华心里有点苦:“哎!你这老爷子也真是的,家有保姆你不用,你说你非要亲自张罗着给我做吃的,味道好不好的都不重要了,关键熟了也行啊!” 水龙头好一阵“哗哗”声响过后,张华趿拉着拖鞋走了过来,一番洗过后的脸也精神了不少。 来到茶几边,张华从沙发的一角拿出一个塑料小凳子坐了下来,指着炒得有点发黑的芹菜说道:“这一道菜的名字叫'包黑子陈州放粮'吧?” 老省长也不搭理他,拿出一瓶酒,拧掉盖子,给桌子上的两个杯子倒了酒,然后将瓶子放在一边,端起一杯酒说道:“来,先喝三杯,为你获得至高无上的殊荣连干三杯!” 张华赶紧端起另一杯酒,双手端着与老省长碰了一下:“谢谢老省长,干杯!” 一杯醇香浓郁的白酒入喉,张华打了一个激灵,人顿时又精神了不少。 老省长又与他碰喝了两杯酒,才与张华拿起了筷子,开始吃起菜来。 吃了几口菜,张华起身来到饮水机前接了两杯水,又坐了回来,没办法,老省长做的菜真的很有特色,咸的齁咸、淡的太淡。 至于色香味方面,不说也罢。 盐量还把握不准呢,还谈什么色香味?再说了,没看见一盘菜里面还有生有熟的吗? 吃老省长做的菜,简直是一种劫难! 张华都有欲哭无泪的感觉。 张华突然想,当年祝青伟那个孙子别刑讯逼供他,要是将老省长做的菜端给他吃,他指不定就将中大奖的事一股脑的给招出来了。 老省长放下筷子,看着张华说道:“张华啊,你年纪轻轻的,如今已经取得了这么高的荣誉,名和利算是都有了,你下一步是怎么打算的?” 张华看了一下老省长,发现老省长虽是微笑的面庞上,透露出的除了欣慰之外,还带着一些似乎有点复杂的表情。 他说道:“老省长,说实话,这次这个荣誉将我搞得有点不知所措、有点茫然了。” “哦?为什么这么说?”老省长问道。 “我原本心里想着啊,等我接任章平的县委书记一职后,一定要静下心来,在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市里和省里竟然将我推举上报,赋予了我如此巨大的一项殊荣。 没错,能获得这般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荣誉,对于任何一名党员干部而言,都是极其渴望且梦寐以求的事情。 说实在的,当我得知这一喜讯传来时,那种喜悦之情绝非仅仅用“开心”二字就能形容得了的,它更像是一份伴随终身的荣耀与自豪! 可是,我怀着满心欢喜、兴奋激动的京城之行后,我却突然意识到,伴随着这份殊荣而来的,并不仅仅只有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变得愈发重大了,还有需要我去勇敢担当和承受的东西也随之增多了。 正如中央领导与我握手时说:“希望你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继续秉持初心、勇担使命,切不可忘却党和人民对你寄予的那份深切厚望哟!” 这句话所蕴含的意义,远远不止是单纯的鼓励和期许而已,其中还饱含着对我的鞭策与激励呀! 老省长,我好像不知道我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老省长看着张华点了一下头,说道:“我很高兴,很高兴没有看到你翘尾巴,没有看到你从京城回来后因为获得了荣誉后的得意忘形。 张华啊,我为你始终如一的能坚守住你的本心感到高兴,也为你时刻都能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态感到欣慰。 你说你感到有些茫然无措,仿佛迷失在了一片迷雾之中,找不到前进的道路。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你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亦非你丧失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真正令你倍感沉重、难以喘息的,是那一份犹如泰山般沉甸甸且无比厚重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它们宛如一座无形的大山,死死地压住了你,使得你甚至无法挺直身躯,只能在其重压之下艰难前行。 张华啊,在此,我不得不郑重其事地对你说一句:你实在是想得太多了,不知不觉间,你已然走入了一个死胡同,钻进了牛角尖里。 事实上,情况远没有你说得那般严重。 我要提醒你一点的是,你此次前往京城所斩获的殊荣,仅仅只能够代表你的过去罢了。 它是党和国家对于你之前所付出的努力、所完成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给予的高度肯定与赞赏,更是对你辛勤耕耘的一种认可。 但这绝不应该成为束缚住你手脚的枷锁,更不应化作阻碍你继续奋勇向前的绊脚石。 相反,这份荣誉应当激励着你再接再厉,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去迎接新的挑战,创造出更为辉煌灿烂的成就!” 老省长说到这,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后慢慢的放下水杯,说道:“张华,我告诉你,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绝对代表不了你的将来。 我要求你,从明天开始,不,从现在开始,你要卸下你所有的光环和荣誉,重新开始,从零做起。” 老省长说到这停下了,他一直盯着张华,两只眼睛依旧那么炯炯有神。 过了有十几秒,他缓缓说道:“张华啊,今晚是我在章平居住的最后一个晚上了。” 一直看着老省长的张华闻听老省长说出这么一句话,他一怔,马上就要开口问,却见老省长手一摆:“听我讲。 我分析,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见面了。 依旧不耽误咱们爷俩继续喝酒,依旧不影响你吃我这个退了休的老头子给你炒出来的半生不熟的菜。 只是地方换了,不在章平县了,而是在省城,要么在省城我的家,要么在省城你的家。 张华啊,我要告诉你的是,随着云山书记的调离,南陆省,要刮一阵风了。 不过你不要担心,即便是刮风,哪怕风再大,你张华只要做好你自己,认真完成组织上给你的工作安排就行了,什么风也只是打你跟前吹过,是吹不到你的。 还有啊,在这里我得跟你讲清楚,无论将来组织将你调配到哪一个工作岗位,你务必都要做到心无怨言、毫不犹豫地听从并执行组织所做出的安排与部署。 一定要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全心全意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当中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或者抵触情绪! 张华,我所说的,你都记住了吗?” 张华不明就里,但从老省长的神情来看,肯定另有深意,只是张华这个层级上的人一时难以获知到的罢了。 面对着老省长期盼的目光,张华重重的点了点头。 老省长没有对张华的点头应允做任何回应,继续说道,但是言语中充满了严厉:“张华,我还要你必须做到一件事。 就是无论你身边的任何人,哪怕是你的亲人、长辈,他们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发生任何变化,你都必须保证不能有怨言、发牢骚,哪怕是说一句怪话都不行。 你给我听好了,你必须给我做到!” 第647章 退二线 老省长那威严的话语犹如洪钟一般响起,带着一种令人无法质疑和拒绝的严厉气势。 然而,尽管如此,张华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还是从老省长那看似严厉的言辞之中捕捉到了一丝别样的端倪。 没错,老省长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背后必定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即将浮出水面。 毕竟,张华与老省长相识已久,对于老省长的脾气秉性可谓是了如指掌了。 如果老省长心中有事想要说,哪怕张华不用开口询问,他老人家也会毫不保留地一吐为快;可若是有些事不宜宣之于口,或者老省长压根就没有打算透露半分,那么任凭张华如何苦苦追问,恐怕也难以从他口中得到只言片语。 想到这里,张华不禁眉头微皱,暗自思忖起来。 老省长今夜特意在此坐等自己醒来,显然不可能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做一顿晚餐这般简单,更不可能是为了毫无目的地说出一些让自己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语来的。 那么,究竟所为何事呢? 这个谜团如同重重迷雾一般萦绕在张华心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罢了罢了,还是将这一切都交付给时间来处理吧! 毕竟无论遇到何种事情,只要假以时日,所有的真相都会逐渐浮出水面,一切也自然会有个明确的结果。 张华能够如此沉稳地应对当前的局面,并非毫无缘由。 原来,从老省长的言辞之中,他察觉到其中还隐藏着一些未曾言明的信息。 那便是关于他身边亲近之人的情况——无论是亲朋好友,他们所面临的仅仅只是工作岗位的变动罢了,绝非是什么糟糕透顶或者极其恶劣之事。 所以,张华才能够保持这般镇定自若、波澜不惊的姿态。 张华对着老省长再次重重的点了一下头:“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听到张华的表态,老省长严肃的表情一下消失了,露出往常的和蔼与慈祥。 接下来两人又碰喝了几杯酒,在老省长的要求并严格监督下,张华吃了两碗米饭,并将四个碟子中的菜一并吃完。 他这才哈哈大笑着起身离开了,临走时还说了一句话:“明天你忙你的,不要送我,反正很快我们在省城就见面了。” 第二天上午,张华在上班的时候,老省长一家搬离了章平,回省城的家了。 张华尽管脑中一直萦绕着老省长昨晚上说的一些话,但还是满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日子再次回到了往昔那宁静如水般的状态,平静得就好似一潭没有丝毫涟漪的池水。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章平县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即便此刻正值炎炎烈日高悬、酷热难耐的盛夏时节,章平县的建设进度也没有受到哪怕一分一秒的耽误。 相反,在这炽热阳光的映照下,工地上的繁忙与热闹似乎被放大了数倍,各种机器设备发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建筑工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他们挥洒着辛勤的汗水,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每一块砖头、每一根钢筋,都承载着章平县发展的希望,而这份希望在夏日的烘托之下,愈发显得热烈而充满活力。 日子一眨眼过去了半个多月。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万籁俱寂,大多数人早已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 然而,就在这深夜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 张华迷迷糊糊地从睡梦中醒来,伸手摸向床头柜上不停震动着的手机。 他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屏幕,来电显示竟是高倩。 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这么晚了,她怎么会打电话过来呢? 张华按下接听键,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就听到高倩急切的声音传来:“老公,不好了!我刚刚得到消息,爸妈、还有李叔和慧芳阿姨,他们全都被组织谈话了!” 张华顿时睡意全无,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紧张地问道:“什么情况?谈的什么?” 高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解释道:“听说是因为年龄的问题。 全省现在要加大提拔重用年轻干部的工作力度,按照规定,像爸妈他们这种年纪的,就得退居二线了。 按照咱们南陆省的相关规定,厅级和副厅级的干部,如果是男性,到了五十七周岁;女性则是五十五周岁,就必须要退居二线了。” 张华听完后,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他知道对于岳父岳母以及李叔和慧芳阿姨来说,工作一直都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突然面临退居二线的局面,想必对他们的心理冲击一定不小。 想到这里,张华轻轻叹了口气,安慰高倩道:“别太担心了,咱们这些干工作的人,谁都早晚都要面对这个坎。 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对于他们来说,也许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呢。 不管怎样,我们作为子女,一定要多关心他们,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挂掉电话后,张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 脑海里不断浮现老省长的那句忠告:“就是无论你身边的任何人,哪怕是你的亲人、长辈,他们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发生任何变化,你都必须保证不能有怨言、发牢骚,哪怕是说一句怪话都不行。” 不过话说回来了,省里这个退居二线的规定又不是专门针对的他们四个人的,只是他们四个人年龄上都到了这个线而已。 再说了退二线又不等同于退休。 让一部分干部从领导干部的岗位上退居二线,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有效的手段,可以实现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以及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的顺畅运行。 同时,对于那些年龄较大或者身体状况欠佳的干部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贴心的照顾措施。 然而,退居二线的干部们应当清晰而准确地领悟到退二线所蕴含的重要作用与深远意义。 即便离开了领导岗位,他们依然要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高标准来严格约束自我,坚决恪守党纪国法的各项规定,毫无保留地服从所在单位的科学管理。 不仅如此,还要紧密围绕着组织的精心安排以及实际工作的切实需求,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尽最大努力去完成那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从而为推动整个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余热。 当脑海中的思绪流转到此处时,张华那原本平静的面容之上,情不自禁地泛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微微眯起双眼,在内心深处悄悄地嘀咕道:“一旦退居二线,工资这一块实际上并不会遭受过多的冲击。 毕竟,工资待遇大体上仍能保持原状。 虽说从此告别了领导岗位,然而,如果单位遭遇极其重大的事件,依旧握有表决权。如此想来,这种安排倒也未尝不可啊! 权且将其视作提前体验一番退休以后的生活模式好了。 毕竟,辛辛苦苦打拼了大半辈子,如今恰好能够借助这段时光,全方位地调养身心,从而为数年之后的正式退休打下坚实的根基!” 张华深知,像李叔夫妇以及岳父岳母这四位人物,皆是党组织精心培育多年的杰出干部,而且均担任着相当高等级别的领导职务。 对于他们来说,思想层面的工作根本无需旁人从中协助,关键在于他们自身的调适与转变。 不过,适当的安抚与慰藉仍旧不可或缺。 张华下意识地抬腕看了一眼手表,此时指针已然指向了深夜十一点半。 他轻轻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时间不早了,今晚暂且作罢。待到明日,再拨通电话向他们表达我的关心与安慰吧。” 说罢,他缓缓伸展了一下略微有些僵硬的身躯,又躺了下来,继续睡觉。 突然老省长的一句话在他耳边响起:“无论将来组织将你调配到哪一个工作岗位,你务必都要做到心无怨言、毫不犹豫地听从并执行组织所做出的安排与部署。 一定要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全心全意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当中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或者抵触情绪! 张华,我所说的,你都记住了吗?” 张华心里一惊,“哗”的一下坐了起来! (未完待续) 第648章 端倪 老省长提醒自己若身边的亲朋好友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动,自己不可发牢骚、说怪话。 随即,四个与自己关系很是密切的长辈同时去了二线。 老省长提醒自己,若是自己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动,不可有抵触情绪,还说“很快在省城就能再见的”。 莫非自己的工作岗位也要调整了?去省城工作了? 李景运所说的谢叔他们三个长辈的担心还是应验了? 如今谢叔没有再在省委、省政府任职,而是回到了他之前一直从事的纪检执纪部门,而且回的很匆忙,除了前几天打来电话对自己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示祝贺外,只是提醒了自己:“以后做事一定要勤勉、务实、低调,再做什么工作暂时不要张扬行事。 若是去了新的单位工作,一定要认真的学习领会新岗位的技能和业务,做事切不可操之过急,扎实推进,能慢则慢、能缓则缓,实在不行,就去农村基层开展工作。 记好之前我给你说的话,将脚扎在泥土里,要在泥土里生下根!” 这说明了什么呢? 老省长的一句话犹不自觉的在张华的耳边响起:“张华啊,我要告诉你的是,随着云山书记的调离,南陆省,要刮一阵风了。 不过你不要担心,即便是刮风,哪怕风再大,你张华只要做好你自己,认真完成组织上给你的工作安排就行了,什么风也只是打你跟前吹过,是吹不到你的。” 张华慢慢的下了床,趿拉着拖鞋走了出来,来到小院中,夏夜的夜晚,还是没有太多的风凉,也是酷热的,热得有点心慌和胸闷。 第二天,临近中午,张华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开始依次拨打起四位长辈的电话,表达他的问候和慰藉。 首先拨通的是李叔的号码,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了李叔那熟悉而热情的声音。 张华简单地问候之后,便切入正题,向李叔讲述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然而,李叔听完却是爽朗一笑,却宽慰张华道:“张华啊,你可真是想多啦!别太担心,这退二线能算得了什么事儿呀? 人嘛,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得退位让贤喽。 咱可不能一直霸占着那个位置不放,得给那些有能力、有冲劲的年轻人腾出空间来呀!这就好比人体的新陈代谢一般,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咱们的各项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永葆生机与活力嘛!” 紧接着,张华又拨通了慧芳阿姨的电话。 慧芳阿姨那温柔的嗓音从听筒里传出,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张华呀,你们不要为我们担心,我觉得不是我看得开,这是正常的。 到了年纪就让位,这再正常不过的。 后面还有大把优秀的年轻人排着队等着一展身手呢,他们有着新颖的想法和无限的创造力,会把工作做得更好的。 要相信他们,也要相信这种良性的循环机制。” 打完这两个电话后,张华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拨通了岳父高长山的电话。 高长山的声音沉稳有力,他直截了当地说:“你是被高倩一惊一乍的给吓到了吧? 我和你妈都没把这个事放心上的。 年龄到了就该退下来,这没什么好纠结的。 社会总是需要新鲜血液注入,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再说了,我也可以趁此机会好好休息放松一下,享受生活嘛,为几年后的退休生活提前熟悉熟悉不好吗? 别到时落差太大,再将我闲出来病了,哈哈哈。” 岳母温云霞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张华,这其实也是好事,以后我就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与我的小外孙在一起了,省得天天被你娘抱着不撒手,搞得他对我都有点认生了!” 挂断电话后的张华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他不禁感叹道:“到底还是和明白人打交道轻松啊!” 对于那些能够看清事物本质、想通其中道理的人来说,他们往往拥有一种豁达的胸怀。 这种豁达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不断地思考与历练所培养出来的品质。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纠结不已,甚至陷入痛苦的旋涡无法自拔;而另一些人则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 这便是聪明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所在。 张华深知,一个豁达的人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还能在与人相处时营造出和谐愉快的氛围。 他们不会过分计较得失,懂得宽容与包容他人的过错,从而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与喜爱。 实际上,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无论如何都难以豁达地去接受某些既定的事实或者状况。 他们或许性格执拗,又或许心中存有执念,始终无法释怀那些与自己意愿相悖的事物。 然而,社会的运行需要规则和制度来维系秩序,这些条条框框就像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不管个人愿不愿意,都必须被迫去遵守和接受。 于是乎,这样的人便陷入了一种痛苦而无奈的境地。 他们内心深处的抗拒情绪不断发酵,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最终只能在郁郁寡欢中度过每一天。 两天后的一天,在省城工作的简永红给张华打来电话,说白马市纪委书记江波调到省城工作了,看情况江波应该去接被审查的黄伟强的省监察厅厅长职务的。 目前江波已经到任省纪委副书记了。 是啊,谭雪唯一的哥哥如今是南陆省的省委书记,江波作为谭雪的爱人怎么会不沾点荣光呢?又何况江波这个人在执掌白马市纪委的这几年里,还是作出一定的成绩的。 再说了,江波这个人做人做事也是挺有原则的一个人,个人风评也不错,能升任这个职位于公于私倒也说得过去。 下午下班的时候,李景运来到张华的办公室,刚要说话,张华的手机响了,张华拿起一看,是樊建民打来的电话。 张华接起,樊建民也不绕弯,开门见山的问道:“明天上午你在不在办公室?” 张华回答:“我们县正在全力拼建设,我哪敢离开,天天在办公室里坐着。” “那好,明天在办公室等我!” “好的,欢迎你来,明晚上继续将你灌的走对角线!” 樊建民哈哈笑着与张华挂断了电话。 见张华结束完了通话,李景运说道:“过来找你给你说一件事,我去省城跑的那些资金,因为我爸和高叔他们去了二线,有几项没有被批复。 虽然有些人没有说不批,话语也说得很是委婉,我可以看得出来,这只是托词,被他们批复的可能性不大了。” 张华摇了摇头:“都说人走茶凉,这人还没走呢,茶就凉了? 这人情也太凉薄了吧? 不批就不批吧,下半年我们从管委会拆一些资金出来,尽快将马田在春节前搞个大变样,明年春季不耽误马田招商引资。” 李景运一蹙眉,赶紧说道:“不行! 张华,我觉得马田乡的事我们不能推进这么快了,我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估计你也看出来了。 最近市委尚书记和市政府白市长好像都不怎么露面了,倒是齐桂平齐常务在代表着市委市政府不停的抛头露面。 还有,齐常务前一阵子是一个月一来咱们章平县指导工作。 自你培训学习回来后,尤其你京城之行回来后,他却没有再来了。 以他对章平的经济建设的重视程度,他怎么可能不来呢? 张华,虽然我这样说有点牵强,可我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是不是要发生什么事啊?” 张华看着李景运,点了一下头,认真的说道:“景运,是的,你说的对,是要发生什么事了。 只是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其他的端倪,但是我要说的是,我肯定在章平县呆不久了。 我刚刚接的电话就是省委组织部干二的处长樊建民打来的,他问我明天在不在办公室,我猜啊,他明天准是代表组织找我谈话来了。” 第649章 任前公示 李景运吃惊的问道:“怎么?你要被调走了?” 张华点了一下头:“老省长言里言外的已经给我透底了,我应该是被调到省城工作了。” “省城?好事啊!” 张华一笑:“就是,绝对的好事,我是离家越来越近了。” “说什么岗位了吗?” 张华摇了摇头:“管他什么岗位呢,只要离家近,干什么工作无所谓。” 李景运想了一下:“你有荣誉加分,又有几年的正处级打底,升副厅应该没问题了。 要是不将你调到省城,你应该去哪个市当一个主抓经济建设的副市长。 可要是将你调到省城,我还真不好猜你会去哪个单位。” 张华说道:“哪个单位、什么岗位都行,反正都是干工作,服从组织调配,积极面对新岗位就是了。” 李景运点了点头:“也好,回省城工作你就没有现在这么忙了,可以有大把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了。 我要是上级领导啊,就调你到党史办,那地方清闲一些,让你好好的陪家人。”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就有机会坐到河边钓鱼玩了。”张华笑着打趣说。 张华收拾完了自己的物品,拎着包与李景运一起走出办公室。 老省长搬离了章平,没有可蹭饭的地方了,张华脸皮有点薄,也不好意思总去别人家蹭饭吃吧? 别的不说,县委办主任程虹,可是张华书记嫡系中的嫡系,如今一到下班的时候就提前跑,不跑不行啊,张华书记太喜欢她做的饭了,老是来家蹭饭吃,那哪行? 关键你来蹭饭就蹭饭吧,老是将她老公灌醉,搞得上了一天班的程虹,除了要收拾家务、守着孩子写作业,还得照顾喝醉酒躺在床上吐酒的老公。 于是,张华和李景运两兄弟只好在张华家做饭吃了。 张华回去用电饭煲蒸米饭,李景运负责去买菜。 李景运在蓝山县几年,厨艺还是很见长的,先开始是给强哥做饭,后来给带着孩子的沈丽娜做饭,想不进步提高都不行,不然挨骂啊! 于是张华的住所这几天很是有家的烟火气息,一个县委书记,一个负责财政的副县长,两兄弟晚上吃着四个小菜,偶尔对酌两杯,还是蛮悠闲惬意的。 次日上午,时钟刚刚走过九点钟,樊建民便迈着稳健的步伐踏入了张华的办公室。 与他一同前来的,不仅有来自省委组织部的两位工作人员,还有白马市委副书记陈剑锋以及白马市委组织部部长司万田。 几人鱼贯而入,使得原本宽敞的办公室顿时显得有些拥挤,但这并未影响到他们即将开展工作的热情。 一进入办公室,众人便围坐在一起,一场重要的组织谈话就此拉开序幕。 由于在场的各位都是相识已久的人,相互之间非常熟悉,因此整个谈话的气氛从一开始就显得格外轻松愉快。 大家微笑着互相点头示意,仿佛这场谈话并非严肃的工作交流,而是一次老友间的聚会闲谈。 对于有着丰富组织工作经验的樊建民和司万田来说,如何开启这样的谈话自然是轻车熟路。 只见樊建民面带微笑,用温和而亲切的语气开始引导话题:“张华同志,咱们今天坐在一起呢,主要就是想聊聊关于近期工作的一些情况……” 与此同时,一旁的司万田默契地附和着,并时不时插上一两句话来协助樊建民更好地推进谈话进程。 而那两名省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则专注于记录和整理谈话内容。 他们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游走,将每一个关键信息都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 偶尔遇到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时,他们也会适时地提出疑问或请求补充说明,以确保获取的信息全面且详尽。 就这样,在樊建民的主导、司万田的配合以及其他两名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场组织谈话顺利地进行着。 大家畅所欲言,毫不拘谨,房间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然而,尽管气氛轻松愉悦,但每个人都深知此次谈话的重要性,始终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对工作产生影响的细节。 组织谈话这件事情啊,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其精髓所在,那么毫无疑问便是——“一定要打开话匣子”! 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实则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策略。 想象一下,当人们相聚在一起展开交流时,如果每个人都紧闭双唇、沉默不语,那这场谈话岂不是会变得无比尴尬和沉闷? 而只有当被谈话者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各种观点和想法才能如潮水般涌现出来,才会使得谈话的内容更能全面详尽。 一直临近中午时,这场轻松的谈话才算结束。 简单吃了午饭后,樊建民一行就要离开了。 临走前,樊建民在与张华握手时,小声的说了一句:“兄弟,以后咱们可以经常聚会了。” 张华笑着点头:“谢谢老哥,咱们省城见!” 陈剑锋面带微笑地伸出右手,紧紧握住张华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恭喜你啊兄弟! 你马上就要离开了,这其实也是件好事儿。 毕竟这里有时候确实挺闹腾的,你这一走倒也落得个耳根子清净,省得成天被那些有心之人惦记着。 不过嘛,我可得提醒你一句,你可别就这么一声不吭地走喽。 好歹也要给咱们章平县留下点儿啥呀!凭你的聪明才智,肯定能想出一些好点子、好项目来。 而且也就只有你张华有这个本事搞得起来,

相关推荐: 变身女装萝莉   疯狂道具   神魂武尊   甜爆!偏执小病娇的神明偏宠   你好,岑冬青(校园1V1纯爱)   女仆与公爵(人外 狼人)   宠宠欲动   色灵缠身_御书屋   超激吻!任性王子轻狂纵性(H)   肉色生香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