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太一道果 > 第75章

第75章

情会这么严重。 他赶紧解释道:“李常务,我当初也是为了省钱啊,我们的资金有限,如果买全新的设备根本不够。而且这些残次品也能用,只是需要一些维修和保养罢了。” 李建平冷笑道:“哼,你还真是能狡辩!买残次品不仅会影响正常生产,还会增加后期的维修成本。这不是省钱,而是浪费钱!” 王洪发无奈地摇了摇头不敢再说话了,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犯了大错。 街头,警笛鸣响着驶过,一阵一阵的,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 李建平透过明亮的玻璃,远远的看着一辆辆闪烁着警灯的警车驶过。 他像是在喃喃自语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玩火者必自焚!” 王洪发无力的斜靠在沙发上,汗水和着泪水,顺着他那胖胖的脸颊滑落。 李建平面色严肃地看着王洪发,语气冰冷地说:“一会儿你回厂里去,一定要安抚好你那几百号人。 记住,这是组织上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 如果你能把这些工人稳住,让他们不闹事,你自己也会平安无事;但如果你的人闹事,破坏社会稳定,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到时候别说你自己,就连你们所有人都要完蛋! 我可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明白吗?” 王洪发脸色惨白的点点头,颤抖着问道:“那……那我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李建平瞪了他一眼,厉声道:“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听从组织安排! 你回去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乖乖听话,组织上自然会考虑他们的去处,不会亏待他们的。 但如果谁不听指挥,非要闹事,那就别怪组织不客气了!” 说完,他挥挥手示意王洪发可以离开了。 王洪发愣了一下,然后转身离去。他一边走,一边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回到工厂,好好安抚那些工人,确保他们不再闹事。 毕竟,只有这样,他才能保住自己和工人们的饭碗。 一场环境污染事件,就这样暂时平息了下来。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县公安局和检察院竟然一口气从造纸厂带走了数十人! 这其中不仅有那些胆敢殴打老百姓的保安,还有其他与事件相关的人员也被一并带走。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引起了章平县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人们纷纷猜测这些人的命运将会如何?而他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真相呢? 不管怎样,那个天天发出臭气的造纸厂就此被关闭了,附近的居民还是很高兴的。 这场惊心动魄的行动无疑给整个城市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许多居民拭目以待后续的发展。 第298章 先发展两个山区乡 县城内发生的事,张华虽然听说了,但他并不十分关注。 既然有省里的领导亲自过问,又有专门处理事的调查组坐镇办理,张华相信事情处理的一定会让各方满意。 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程虹的亲自电话安排与联络,在副主任王忠启的亲自陪同下,张华这个常委副县长对各个乡考察调研的还是十分顺利的。 张华所到各乡,不仅认真听取各乡的发展特色,还特别关注这个乡的区位特色、地理、交通、历史、农业等方面的详细情况。 对于自己分管的各个业务口的工作,他自然也要深入了解,但相较而言,他更热衷于探索每个乡的发展建设之路。 每到一个乡,张华都会停留至少一整天,除了聆听乡主要领导的汇报和介绍外,他还会亲自下乡走访,以确保心中有数。 就这样,除去城关镇,其他十个乡,张华耗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考察调研。 这期间,即使遇到双休日,张华也不曾停歇。 这让随行的王忠启和韩东宇得以亲眼目睹张华这位副县长在工作中的拼搏与坚韧。 他们暗自感叹道:“张华县长果然名不虚传啊!他那股干工作的精神和劲头,实在令人钦佩!” 调研完各个乡后,回到了县城,他又花了两天时间,在城关镇镇长的陪同下走遍了城关镇的每一个角落。 至此,张华对全县各乡镇全部考察调研完毕。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具体且详细的考量。 用了三天的时间,张华写了一份长达二十多页的《章平县农村初期发展纲要》,用他的思路、视角、方法开始谋划章平这个农业大县的发展。 在简永红书记的办公室里,简书记和段国生县长二人详细听取了张华的调研汇报,和对《发展纲要》的深入解读。 听完张华的发言,简书记点了一下头:“张县长,你的这个大胆、创新的思路不管能不能推进先不谈,至少你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 你能这么全面深入的看待问题,又能大胆创新,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是啊,我们喊了多少年创新、创新了,真关系到自己时都没了创新的勇气,裹足不前、举棋不定。 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能引领嘛! 段县长你怎么看?” 段国生县长说:“张华县长所提的一些想法,说实话,在此之前我是没有听说过的。 张县长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他在对待基层建设发展方面有独到的眼光。 加上张县长年轻,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也强,所以我认为可以一试。 再说了,张华县长初期也没想着大动干戈,就拿两个山区乡来发展,我没什么意见,同意张华同志的发展规划。” 简书记点了一下头:“我也认同段县长的观点,你张华就跟两个山区乡谈吧,看看两个乡的配合度有多高。 实在不行段县长或者是我,找他们谈谈话。” 段县长咧嘴笑道:“简书记,我估计用不着咱们倆出面了。 张县长下去调研还没有结束时,有不少乡里的主要领导都在打听了,他们都想到咱们前面去了。 他们都认为张县长此次下去调研,肯定会有动作的,都希望张县长能在他们乡搞一些项目。 富裕一点的乡想找张县长要点子、要思路,穷一点的乡,都想招张县长要项目、要资金。 如今张华县长说开始发展两个山区乡,这要是让两个乡里的领导听到了,那还不现在就跑过来请张县长喝酒啊!” 简书记笑道:“你张华成了善财童子了啊。” 方庄,张华的房子开建了。 现场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虽然人多,但一点也不乱,大家听着村长方留全的指挥,各自忙碌着,显得极有秩序。 高长山、温云霞夫妇站在一边直搓手,没办法,帮不上忙啊。 就连现场临时搭建的厨房,他们夫妻俩也伸不上手,一大早,已经专门有人买来了油盐面粉和蔬菜。 这会几个方庄的妇女正在忙活着给干活的人员准备午饭。 方留全主任说了,只要有建房的图纸,其余的就不要管了,就等着住新房吧。 至于建房时所需要的费用,先不急,先记上账就行了,等张县长住到新房里面了,再跟张县长一并算账就可以了。 高长山处长也没法说别的了,口中除了说“谢谢”,就是“非常感谢你们了”。 现场干活的老百姓都知道这是谁的新房子,大名鼎鼎的张华县长,以后张县长就是咱方庄的人了,各个干劲十足,活也干得整齐漂亮。 尤其铺设的地笼,几十个人跳进近两米深的地沟里,钢筋网笼织的密集而整齐。 就连捆绑钢筋的扎丝,都剪的整齐划一。 方庄起房子的事,张华在头天晚上就知道了,是高长山打来电话说的。 高倩最近很忙,倒不是她的工作很忙,是她练车很忙。 自从那天被温云霞数落了一顿后,高倩牙一咬上车练车。 还别说,蛮有进步,如今已经该考科目三了。 她决定,她好好练车,有朝一日亲自开着车出现在老公张华面前,吓张华一跳,最好能将张华吓的一屁股坐地上。 生活有了规划、有了目标之后,日子就过的有了意义。 于是,有意义的日子却是过的快了起来。 两个山区乡的领导当获知张华县长要率先发展他们两个乡时,激动的都快跳起来了。 他们两个乡一联系,于是两辆车几乎同时从两个乡的政府大院驶了出来,一路往南,奔着县城而来。 其他的乡镇领导也先后得知了张华县长的这个决定,虽然有点小失望,对两个山区乡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之外,他们还对张华县长充满希望的。 他们相信,张县长会逐步发展全县的,或许,下一批优先发展的乡镇就有他们。 不等了,去县里找张华县长汇报工作去,最好能跟张县长一起较量一下酒量。 据说有人从竹林县打探回来的消息说,张县长的酒量可大了,一般的人还真搞不过他。 他一人经常将当时竹林县的书记、县长二人灌得都是背着上车的。 于是,一队一队人马从各乡镇的政府大院出来,直奔县城而来。 张华不知道这些情况,这时他带着韩东宇,在县府办作了报备,乘着王满仓驾驶的专车去了县城北边的两个山区乡之一的花园乡。 车子在花园乡的山脚下停住。 他们三人在车里换上了运动鞋,张华向韩东宇与王满仓说道:“准备好了吧?” 两人点了点头,张华一开车门:“走,出发!” 第299章 布局两个山区乡的发展 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张华三人来到了这个没有名字的山的主峰。 站在山顶,俯瞰山下,山南便是章平县的花园、楼湾两个山区乡。 山北是省城真阳区的宜丰镇和濉河镇。 一山之隔,山北,高楼林立,甚是繁华;山南阡陌纵横,村庄零落分布,倒是满眼的绿色舒缓了不少张华沉重的心情。 张华想道:“花园乡,多好听的名字,一定要让花园乡花香满地。” 花园与楼湾两个乡的书记和乡长急匆匆的赶到了县政府,一打听,张县长去花园乡了。四人暗恨自己,差点抽自己的嘴巴。 看看人家张县长,一旦作出决定立刻就去花园乡了,而自己呢,还在琢磨领导的心思,胡球跑呢。 四人不做半分停留,马上跑着出了二号楼,来到了停车场,各自钻进自己乡里的专车,车子一加油门,往大门口驶去。 其他乡镇的领导陆陆续续的进入了二号楼,一打听,张县长去花园乡了。 各个失望不已,没办法,人家张县长已经决定优先发展花园与楼湾了,以后肯定会常去这两个乡的。 既然来了,也不能白跑一趟吧,于是乡里的书记悄悄溜出了二号楼,去一号楼找简书记汇报工作去了。 乡里的乡长们便找段县长汇报工作了。 简书记和段县长也纳了闷了,今天啥日子?各乡怎么都来汇报工作来了?各乡都发生大事了?没听说啊! 两位县领导相继接待了两三乡的汇报后才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敢情人家是找张县长的,因为张县长不在家,人家才顺便来他们这汇报一下工作的。 简书记不说话了,就是微笑着听一个乡一个乡的书记的工作汇报。 汇报,也是没有新工作和新成绩的汇报。 简书记也不打断他们,只是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扔,心里却骂着张华:“没事你瞎跑什么,害的我帮你接待人。” 段县长会的也多,当他发现各个乡长向他汇报工作只是捎带的,因为没见到张华,要见到张华,他们这些货肯定不来找自己汇报工作了。 他说:“你们别在我这浪费时间了,要么找李县长要项目去,要么去花园乡或是楼湾乡听听张华怎么给他们开的现场会。” 乡长们一听,有道理,一个个敲响了李建平县长的门。 喜欢溜号的李县长今天愣是没跑成,被乡长们堵着门聊到了下班,还有一大半的乡长没谈成话呢。 晚上李县长又加了个班,被几名乡长架着出去在酒桌上聊了一阵工作。 几个乡长没见到张华,又从李县长这边要不来项目,心里不免有点小情绪,几人一发力,李县长醉了。 张华所爬的这座山,是一座土山,山势不是很高,整座山完全在花园和楼湾境内。 北边的山脚下,就是真阳区的地盘。 张华估计,这山要是在真阳区,早就开发了。 晚上与花园、楼湾两个乡的领导干部一起吃饭时,张华又深入的了解了两个乡的情况。 两个乡的人口加起来有十五万左右,一大半的劳力都是在外务工。 留在家里的人员老的老、小的小,能保证着自己家的农田不荒废已经是不错的了,谁还有工夫向荒山要土地? 这两座山上的树木还算茂盛,只要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变成家具、板材等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个好价钱。 如果能把山上的石头和土壤利用起来,还可以发展一些特色农业产业,比如种植果树、养殖家畜等。 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村民们增加收入,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华说:“我建议你们两个乡联合起来,共同开发这片荒山。 你们可以成立一个合作社,组织村民们参与到荒山的开发中来。 同时,你们也可以吸引外部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荒山的开发效益。 当然,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你们可以向县政府申请资金和政策扶持,争取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另外,你们还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听到这里,两个乡里的领导都觉得很有道理,表示会认真考虑这个方案,并尽快付诸实践。 他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让这片荒山变成一座金山银山。 张华又将他的一些设想告诉给了他们,让他们抓紧时间书写项目申请。 两个乡的四名领导更是高兴的不得了,马上立下保证:“一个星期内一定写好申请。” 正当张华将工作重心暂时放在两个山区乡的时候,一封由省信访办批转回来的上访信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这是一封县城里的居民写的上访信,写信的人叫潘元,今年六十六了,儿子与老伴几年前因病相继过世。 他本人右腿有残疾,行动不便,需要拄着拐才能行走。 家中原来还有一点积蓄,随着儿子与老伴的治病花销,已经再无分文了。 他因年龄大,又有残疾,无法找到一个可以糊口的工作,平时只能靠捡垃圾为生。 听说可以申请低保,政府会每个月会给发一点生活费用。 他连续申请了三年,城关镇都没批准。 离他家不远,居委会主任的家、居委会主任的亲戚,都有私家车,县城还买商品房,他们都有低保拿,而自己真正需要低保的人却领不到。 他想不通,也不理解,就向省信访办写了这封信。 事情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的小事,张华却是拍案而起,骂道:“腐败、官僚,天不治你我张华治你。” 他当即便带着韩东宇与王满仓出了县府大院,没有开车,步行着向潘元上访信留的地址找去。 在一个只有两间低矮的平房内,张华见到了潘元。 潘元的家庭是典型的因病致贫,为了儿子和老伴治病,他卖掉了一切,包括县城的房子。 潘元一家三口属于城镇户口,老伴是原县副食品公司的退休职工。 退休工资不高,好歹也能有饭吃。 儿子会驾驶技术,帮别人开车,一个月也有一份收入。 可当两人相继患病离世,他的家彻底毁了。 他无依无靠,没法谋生,只能靠捡些垃圾废品之类的换一口饭。 上访信是街头算卦的老人帮他写的,他说他已经死了申请低保的心了。 他还说:“政府愿意管我让我活,我就活,不愿意让我活,我死也心甘情愿,我认了。” 张华愤而起身:“老人家,我代表县委代表县政府告诉你,我们县委县政府是不会抛下任何一个有困难的人的。 你放心吧,你的低保很快就能办下来,你以后再也不用捡垃圾了。” 第300章 算了,批给他吧! 张华临走时給潘元老人留下了一千块钱,钱虽然不多,那是他张华的心意。 张华这张网红脸太招人注意了,尽管他刻意低调,依然不停被人认了出来,于是不断有人与他打招呼。 张华只能先回了县政府办公室,留下韩东宇与王满仓去打听消息。中午下班的时候,两人将打听过来的信告诉给了张华。 这个居委会有四五个特困人员都没有低保,居委会主任的家享受有低保,她的妹和姐也享受有低保。 居委会主任的姐夫和妹夫,都有正式工作,其中一个还是县政府的干部。 张华拿着这封上访信,附纸签批了自己的意见:请县纪委、监察局调查处理。 正要将这封信放进签批好的文件里,他停下了手。 他拿起这封信装进了自己的手提包里,拎着手提包出了办公室。 坐着专车来到了县纪委和县监察局的院里,直接来到了二楼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主任见是张华来到,赶紧热情的迎接,张华与他客气了几句,便将来意说明,并将自己签批意见的上访信递给了他。 张华说道:“请咱们县纪委认真对待,我怎么感觉这个事里面透着不简单。” 常委副县长亲自递过来的一个案件,县纪委、监察局哪有不重视的道理。 不出两天查出来一些端倪,随后再查,连县纪委书记于田都吓了一跳,事情大不说,还牵涉到了一名副县长——李安成。 李安成则是居委会主任的亲妹夫,又是居委会主任的靠山。 于田坐不住了,除了向张华透露了一下事情的复杂外,又抓紧时间向县委简书记作了汇报。 简书记用手拢了一下齐耳短发:“不管涉及到谁,坚持一查到底。 你按你自己的程序走就行了,别的你就不要操心了。” 第五天,居委会主任被县纪委带走。 六天后,县民政局一名副局长被县纪委带走。 同一日,县社保中心主任被县纪委带走调查。 第八天,章平县副县长李安成在办公室被白马市纪委带走调查。 谁也想不到是,县长助理、公安局局长吕朝阳在半个月后,因涉及到李安成的腐败案中来,被白马市纪委带走调查。 当张华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惊讶得下巴几乎要掉下来了。 他不禁感叹道:“这也太离谱了吧!就这么个低保小案子居然让两个副处级干部栽了跟头?简直难以置信!” 就在同一天,县委紧急召开了一次常委会。 会议上,大家纷纷表示将坚决服从市委的指示,并对此次事件展开深入调查和严肃处理。 常委们一致认为,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这种违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会上,县委简书记向大家通报了这起事件的原因。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是常委副县长点的火。 简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啊!咱们都是党员干部,作为党员干部就得像张华同志这样,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老百姓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情。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个真理,把老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处理,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党员干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常委们听着简书记的发言,触动很大,不是被简书记的讲话触动很大,是对张华触动很大。 张华干工作是有很强的能力,可破坏力也很大啊。 一个不留神,两个副处栽了。 人们开始回忆起张华过去的种种事迹,思绪渐渐飘远。 他们想起了曾经的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霍应林,不正是因为与张华有关而落马的吗?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 不仅如此,那一次事件中,还有许多科级和处级干部也一同落马。 张华这家伙,不仅仅是一个擅长发展经济的人,更是一个隐藏在官场中的杀手,令人心生畏惧。 众人纷纷陷入沉思,心中暗自感叹着张华的厉害之处。 他的存在似乎给整个官场带来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让人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这个看似平凡的人物,背后却隐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让人无法忽视。 潘元等一批该享受低保救助的人员也很快领到了第一笔救助款。 本已经绝望了的潘元,拿着工作人员递给他的第一个月的低保金,满脸都是激动的泪水,他大声的喊:“我潘瘸子谢谢张华县长,谢谢党和政府!” 潘元的大声感谢,尽管声音不小,张华自是听不见的。 这会他正在白马市的发改委坐着呢。 白马市发改委的一名也姓张的副主任热情的接待了他。 二人先是热情的寒暄了一阵,张华说道:“咱们都姓张,五百年前是一家,如今我这个家人来找你办事来了,你可不能不帮忙。 不然一家人那要骂起来,纪律是不管的。” 张主任哈哈大笑,站起来就要捶张华的肩膀,张华闪开了。 张主任说道:“放心吧,只要合规合政策,我第一个批你的可以不?” 张华说道:“那不行,不合规,你得替我想办法弄的合规,不合政策,你也想办法给我弄的合政策。 反正我就赖上你了,谁让你是我的张家人呢,一家人还不帮忙呢,外人会帮?” 张主任看着张华,小声问道:“那么多记者采访过你,怎么没报道你耍无赖的事迹啊?” 张华哈哈大笑:“不是他们不想报道,关键是他们怕我赖上他们。 你也不想想,我连漂亮的女记者都赖成老婆了,他们不怕吗?” 张主任一指张华:“你张华好歹是一个县的常委呢,你可不能这样,得作风正派,不能玩赖。” 张华点点头:“一家子,你说这话我赞同,但是前提你得给我批了申请,你要不批,我就不走了,天天缠着你。 对了,晚上我请你喝酒,咱们加深加深印象。” 张主任头摇的拨浪鼓一样:“不去,你的酒我是不敢喝,我今晚就研究你的申请,明天你来听回信好不好?” 张华想了一下:“好吧,明天下午我再来,明晚上一起坐坐。” 送走了张华,张副主任拿着张华的两份章平县的申请敲开了市发改委主任王天奎的办公室门。 跟王主任汇报完了这两份项目申请,张主任说:“王主任,有点为难啊,不批吧,是张华本人来的,要批吧,可就得挤占其他项目资金了。” 王主任想了一下:“张华的项目是以后年年都报吗?” 张主任点了一下头。 王主任一咧嘴,撮着牙化子说:“算了,批给他吧,你就是不批,他也能找到钱,我们何苦得罪他这样的人干嘛。” 第301章 我要去市委市政府告你们 走出白马市发改委的张华,走进了市农业局的院内。 一位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姓边的副局长接见了他。 当得知张华是来申请有关农业方面的政策扶持后,这位边副局长说:“咱们白马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历年来农业投入都在年年攀升。 省财政和市财政每年都拿出相当大的一笔资金扶持农业。 是我们市呢,有几个县,包括你们章平在内,每年都有不少扶持,可农业方面的建树并不多。 张县长,我并不是在批评你们章平做事不认真,我的意思是既然给了这么大的扶持力度了,你们县总得拿出一些亮眼的东西让我们看到吧,对不对? 你们总不能年年要扶持,年年没东西吧? 怎么,难道扶持过去的政策和资金也没有用在农业上吗?” 张华一下愣住了,这位边副局长咋说这样的话呢? 他没有反驳这位边副局长,说道:“边局,我虽然才调整过去分管农业这一摊,我查看了全县的农业投入情况。 我们章平县,除了城关镇之外的十个乡都是农业乡,农业投入是大了些,可我下去看了一圈也发现,农业方面的欠账也多。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仍需要完善,除了农民种地补贴这一项开支外,还不足以改善全县农民‘靠天吃饭’这个现状。 我这次来咱们局,一是向咱们局全面阐述一下未来两到三年章平农业的发展思路,想得到咱们局认可和理解。 二是就我们章平县的花园乡和楼湾乡作为农业发展试点,想取得咱们局的支持和帮助。” 边副局长听张华说完,接话道:“你们毕竟是当地政府,你们县怎么发展,你们说了算,资金如何使用,也是你们政府说了算。 反正市里每年给你们九个县的资金,我们市局可是一分钱都没有截留,一分不少的都全部、按时给到各县了。 你现在告诉我们你们县有了新的规划,又来寻求市局的支持。 我们市局怎么支持?支持是需要资金的。张县长,咱们市下面是九个县一个城区,都像你们章平一样,跑来寻求支持和帮助的话,咱们局还要不要做事了? 再说了,每年全市的农业预算就这么多,你多要,就会有其他地方少拿。 这样对全市农业的均衡发展也不利吧,是不是这样啊张县长?” 张华算是听明白了,这个边副局长不但是个死脑筋,还是一个犯严重官僚主义的死脑筋。 张华想了一下,说道:“边局,咱们市农业都这么均衡发展,都没有特色农业吗?都没有需要扶持的农业产业吗? 如果按照边局刚刚说的话,咱们市农业局还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上面给多少钱,九县一区就平均分配一下不就完了吗? 完全不考虑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就撒胡椒面一样的吃大锅饭,这样的政策就能搞好一个市的农业了?做梦!” 边副局长脸色一变:“张县长,你什么意思?” 张华一边慢条斯理的收拾着他刚刚拿给边副局长看的材料,一边说:“啥意思你听不出来吗? 你们这是懒政、惰政行为,干工作不脚踏实地、不结合实际,屁股决定脑袋!” “张华县长,你说话未免也太放肆了吧?”边副局长脸上带有怒意的说道。 “放肆?你说我放肆?就你们这样的局委连工作都不会干,还说我放肆?你这样的干部没在我手下任职,你庆幸去吧,否则有多少我都让你们回家抱孩子去。” 边副局长“啪”一拍桌子:“你给我出去,我这里,不,我们局不欢迎你来,你快走!” 张华也不客气,娘的,你敢跟我拍桌子,好像我不会一样,他“啪”一声,也拍了一下桌子,声音比边副局拍的还响。 两人在屋里面的争吵本来就惊动了外面的人,如今两个人都还拍了桌子,一霎时走廊上站了不少人。 边副局长大声说道:“你现在跟我...跟我出去!”他再发脾气,终是没有将“滚”字说出来。 他觉得,像张华这样的年轻领导干部脾气肯定很大,他真要出言不逊,保不齐张华会跟他动手。 “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道理,四十多岁的他还是活的很明白的。 张华会是省油的灯?作为县政府的一名领导干部,来市里一个专业局委谈工作来了,谈成这个鸟样子,就差被人指着鼻子、叉着扔出去了。 他岂会甘心?一边走一边大声说道:“你们市农业局真厉害,工作不但不作为,还敢对地方党委政府指手画脚,我要去市委市政府告你们。 我就想知道你们白马市农业局还归不归白马市委市政府领导了!” 张华大声说着话,迈步挤过走廊上的众人。 张华那张脸,不认识的不多。 走廊里围观的众人这时才都看清,原来在边局长屋里相互争吵、相互拍桌子的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张华县长,个个惊愕不已。 尤其张华喊出来的那些话,这也太吓人了。 “对地方党委政府指手画脚!” “你们白马市农业局还归不归白马市委市政府领导了?” 众人对边副局长这个人很了解,你说你惹谁不好,张华是谁你不知道吗?你惹他干什么? 边副局长这是想干啥?你作死也不要拉着市农业局好不好? 这下可好了,张华县长大发脾气,要去市里去告市农业局。 农业局这几年的工作一直在市里饱受诟病,作为农业大市的农业局都快沦为二流局委了,如今敢跟张华县长叫板,这...哎! 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明华听说这事,“忽”的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赶紧往外走。 来到楼下时,张华已经乘车离开了,他只看到了张华专车的车屁股。 他一跺脚,反身回了办公楼,来到了边副局长的办公室。 他阴沉着脸听完了边副局长的叙述后,直想跳脚将边副局长骂一顿。 他坐在沙发上忍了好一阵子,才说道:“老边啊,你坚持你的原则是好事,但你坚持的原则符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适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你认真的想过没有? 你但凡想过,反思过自己,张华县长也不会说咱们是懒政、惰政行为吧? 他是谁?他的身上是贴有标签的,是一心为老百姓的领导干部,你这样对他你知道后果吗? 说轻点,你是脱离百姓的,说重点,你是与老百姓为敌的。 张华县长是我们省要树立的优秀党员干部的标杆,各个局委、各个部门不说去讨好他了,但是绝对不会去得罪他吧。 他的事,能帮就帮,帮不了,就是想办法也得大小帮一把。 你也看到了,他要办的事无非就是帮下面的两个乡要点政策和扶持嘛,你为什么就不能答应呢? 是我们局没有这个权力,还是我们局批不出来这笔资金啊?” 第302章 张华见秦书记 边副局长说:“孙局,不是我工作教条主义,如果都像张华县长一样,一来局里要,局里就给的话,那我们局成什么了? 再说了,我们局哪有这么多待批的资金等着他们上门讨要。 他一个副县长张口闭口说我懒政、惰政,我不服,他不就是仗着他是市领导跟前的红人吗?他不是要去找市领导告咱们局吗? 让他告好了,孙局,有什么事我来承担,我倒要看看他这个副县长能多嚣张。” 孙明华看着边副局长,头都大了,他站了起来,厉声说道:“边长林同志,我提醒你,你要注意你的态度,你现在的这个思想很危险,你的想法很极端。 我现在很是怀疑你究竟还能不能胜任眼下的这份工作。” 边长林看着孙明华:“孙局,连你也认为我是懒政、惰政吗? 那好啊,你可以将我撤了嘛。” 孙明华看了看他,迈步走了出去。 张华还真不惯着市农业局这种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他不喜欢放空炮,他说找市委市政府告农业局,他说到就得做到。 自己上门谈工作,又不是为了自己,竟然被人恶语相向,还被赶了出来,叔可忍婶不可忍。 王满仓驾驶着车一路开进了市委大院。 在这要说两句题外话,私家车,是不好进市委市政府大院的。 乡政府大院,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面对基层老百姓,农用小四轮、三轮车经常出入大院。 县政府大院就相对好的多了,一些有头脸的私家车还是可以进去的。 到市级的大院里,再有头脸的私家车也不太好进。 可是县级公务车就不同了,一是县级主要领导的车牌在市级有登记,另外,车的前玻璃右上角贴有市委市政府大院的出入通

相关推荐: 疯狂农民工   大美人错嫁当军嫂[七零]   额娘带我去夺嫡[清穿]   (综漫同人)[综]女装大佬了解一下   玩意儿(肉)   快穿大魔女她又美又飒   弄青梅(校园)   娇软寡妇太销魂,众夫集体扶墙走   逃脱_高h   万千宠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