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热热地送到沈泽川手边。 孔岭见罗牧还站着,便说:“梦正,这位就是——” “同知大人,”罗牧恭敬地行礼,说,“久闻同知贤名,学生罗梦正恭聆垂训。” “早听成峰先生夸赞罗大人为人谨慎,眼力超群,今日一见果真不假。”沈泽川微微一笑,“我现如今不做锦衣卫同知了,免了腰牌,没有官职在身,就是寻常白衣,该我向大人行礼。” 罗牧岂敢受,天子近臣沈泽川,光是锦衣卫北镇抚一职就足够地方州府畏惧。过去锦衣卫联合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方外勤,要下到地方查账审绩。沈泽川又与都察院岑愈、刑部孔湫交好,罗牧对他岂止是有所耳闻。他们这种外放地方的官员,原本都是历练为主,待出了政绩,参酌资历,就能够往阒都提拔,可以做都官。沈泽川手里握的就是他们的都察考评,还有身家性命。 其中的关键,从罗牧自称“学生”里就可见一斑。 沈泽川又与前头的镇抚同知不一样,他出身不“正”,生父是中博兵败的建兴王沈卫,当年入都是锦衣卫从离北铁骑手里提过去的,传闻要处决。可他不仅活了下来,还让天琛帝屡次破格提拔,北镇抚一职关乎阒都两派,海良宜都肯点头,这人年纪又轻,便更让人忌惮。 罗牧这时才明白,孔岭说的有把握,不是幌子,而是真的有把握。 好在沈泽川只是说说而已,没有起身真拜。罗牧稍稍平复心绪,不敢坐,垂手站在孔岭跟前,说:“大人亲临茶州,学生有失远迎,马上派人……” “我随同定都侯出都,已是阒都叛贼,大人实在不必客气。”沈泽川吃了热茶,嗓子舒服一些,接着说,“我到中博时日不短,早就想见一见罗大人,今日幸亏有成峰先生作陪。” 孔岭看向罗牧,笑起来,说:“梦正,不必拘谨。同知如今是茨州的主心骨,此次也是为了解决茶州匪患而来,都是自己人。” 罗牧看着他,目光没有昨日那么露骨,谨慎地说:“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 “茶州就这么大,许多事情稍作打听就能知道。你那位十四房妾室来头不小,脾气也不小,就爱阒都水粉。你素来会投人所好,为了哄得夫人开心,自然会亲自跑一趟。”孔岭对沈泽川笑着摇头,“同知不知道,梦正还在书院时,就很得姑娘青睐。他这人又风流得很,没入仕前,就很懂这些。” 罗牧听孔岭谈起书院,才略微放松,说:“我读书时很规矩,整日都与你待在一起,哪里来的风流?倒是你,结交无数,与谁都能称兄道弟。” 他们这么一说,气氛就缓和些,孔岭带着罗牧入座。 沈泽川位居上座,讲话并没有罗牧预料中的咄咄逼人,他说:“我们此番的来意,想必成峰先生已经与大人谈过了。昨日不便深谈,大人有顾虑在所难免,今日还请畅所欲言。有难处,可以商量。” 沈泽川说话温和,神色自然,但是最后一句显然没有“商量”的余地。他那看似平和的态度底下是不可扭转的必得,罗牧只听了这一句话,就明白了沈泽川的意思。 有难处,可以商量。商量的用意是什么?是为了更快地行动。沈泽川根本没有给罗牧拒绝的机会,他一开口,就让罗牧别无他选。 罗牧再抬头时,畏缩之气一扫而空,他说:“同知如果能平茶州匪患,我就情愿以同知马首为瞻。但是蔡域不是雷常鸣,同知也没有侯爷的两万强兵,光凭一人之力,实在难为。” 沈泽川从容地说:“今日你我相见,就抵得过百万强兵。” 第136章 离间 沈泽川讲得如此有底气, 是因为茶州不是能够凭靠强兵打下来的地方。永宜年间中博敦、端两州最为富庶, 当时沈卫统号各州守备军,既有钱, 也有兵, 都没能根除茶州匪患。沈泽川在来茶州以前, 周桂及茨州幕僚就对茶州做了详细的呈报,他们一致认为, 对于茶州, 只能智取。 蔡域确实不是雷常鸣,茶州土匪与洛山土匪最大的区别在于茶州的仍然是土匪, 而洛山群党汇聚, 不仅形成了领地, 还有了向外扩张的意图,藏在雷常鸣背后的雷惊蛰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个土匪,他有了脱胎换骨的心,但是蔡域没有。所以对于洛山要打, 对于茶州要谋。 罗牧或许没有周桂那样勤政爱民, 但是沈泽川默许了孔岭前去拜会, 就说明他们需要罗牧。罗牧身为茶州州府十几年,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茶州的内情。 “大人是永宜年间下放到茶州,其间有过显赫政绩,曾经力谏沈卫剿匪,但是沈卫认为敦州距离茶州较远,中间还隔着樊州, 带兵长途多有不便,并且花销靡费,胜算实在太小,于是沈卫驳回了大人的谏章。”沈泽川提到沈卫的名字时,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他说,“我观大人后来的为政主张,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改变的。” 罗牧摆手,说:“显赫政绩何从谈起?那是同知抬举。我到达茶州以后,就没有政绩可言。永宜年间茶州就以匪患出名,当时阒都参酌下放官员,我与江青山都名列其中。后来我下到这里,确实有大展拳脚的心思,但是太难了。” 罗牧的神色逐渐沉下去。 “开始的两年时间里,我以振兴守备军为宗旨,沈卫虽然没有赞同,但也没有阻止。兵部认为可行,所以根据我的谏章增加了茶州的军费,我因此装备起了守备军。当时踌躇满志,一心剿匪。可是真的打起来,却发现根本不行。茶州土匪可以追溯到永宜年以前,早在茶州守备军还没有建立时,这里就有一批人在做草寇。最早河州也没有现如今这么富庶,那会儿颜氏还没有发迹,这条路上走茶的商贩多是厥西十三城过来的富商,茶州土匪就以劫持这些商贩为生,等到朝廷重视起来已经晚了,土匪早在茶州生了根,并且发展出了各帮各派。” 这使得茶州民风彪悍,比起别处,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黄册入籍到这里最难搞,几乎一半的人家都干过土匪,不算良籍,只能划成军户。当时东宫僚属商议这里,是想着让这些人入伍,做正规军,有了军田和月俸,能够确保一家人勉强糊口,不至于再沦为草寇,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同时也能限制人员流动,让他们待在茶州安心种田,不给周围添麻烦,加强州府管制的能力。 但是东宫僚属犯了个大忌,就是纸上谈兵,把给中博其他州的套子套到了茶州身上,没有因地制宜。茶州的土匪做了正规军,可地没那么好垦,他们安分守己了没多久,就开始一边吃着军队月俸一边继续做土匪。这下连通牒都不需要伪造,打着剿匪的名头就能冲出去抢劫。自己追自己,永远在跟朝廷绕圈圈。下放来的州府难以抵抗已经成形的土匪势力,罗牧很快就吃了亏,被土匪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不仅如此,茶州后期还出现了像蔡域这样的匪首,他们既讲江湖侠义,又肯散财接济道上的兄弟,一来二去名声大振,远比那些刻板的文人
相关推荐:
锦鲤少女逃荒种田
我的金手指不太对
春色满园关不住
姐弟之恋
杀死蟒蛇的方法【兄妹骨科】
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
(网游同人)一觉睡醒后我变成了大牧场主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蛊惑夜精灵(H)
我写的文都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