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越加的不愤。 身边的宫女为她按摩着肩膀,这段时间她每日在御前侍疾,身体也很是乏累。 兰贵妃道:“对了,再让人给皇儿送点药材,再带点上好的皮子,那边天冷。” “是,娘娘。”大宫女应下,然后又道:“陛下也让人给四殿下送去一批药材呢,听说是陆大人送过来的。陆家军中的止血药一绝,天下有名,陛下得了之后立刻就让人给四殿下送过去了,陛下心里疼爱四殿下呢。” 兰贵妃冷笑了一声:“这算什么疼爱?他如果真的疼爱皇儿,就该立他为太子!” 大宫女劝解道:“娘娘,现在满朝文武都在催着陛下立太子,陛下都不为所动,这都是为了四殿下呢。” 兰贵妃脸色一沉:“什么为了四殿下,那是他不想被一个臣子所胁迫,他是为了他的面子。不过,他死要面子,陆晨阳可不少对付的,只怕他称不了多久就要妥协了。” 大宫女一脸着急:“那我们四殿下怎么办?我们四殿下,金贵之躯还要去那危险之地,岂不是都白费了?娘娘,陛下向来疼爱您和四殿下,此事就没有转圜吗?” 兰贵妃轻叹了一口气,语带嘲讽:“他是皇上,本宫又能有什么办法?” 大宫女眼神一闪,喃喃说道:“是啊,陛下是皇上。”她轻叹了一口气:“娘娘别忧心,陛下最怜惜您了,就算日后二皇子当了太子,他也会为您安排妥当的。陛下现在正病着,身体不好,还是要养好身体,日后您才好谋划。” 兰贵妃却是眼神一闪,乾元帝现在身体不好,可若是他身体好不了了呢? 她的手指忍不住握紧,今日心里浮现出来的念头又冒了出来。 恶念就像种子,一旦生出就像在心里种下了一枚种子,会渐渐的生根发芽,越长越大,直到再也隐藏不住。 但谋害皇上这事太大了,兰贵妃一时间不敢下手,只等着四皇子的回话。 这一日,兰贵妃睡醒之后就要去看望乾元帝。她梳洗过后,坐在镜前梳妆,却在梳妆台上看到了一枚梳子。 她震惊地站起身来,“这个梳子怎么会在这里?!”她怒声质问道。 伺候的宫女立刻走了进来,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有人承认见过这枚梳子。 兰贵妃发了大怒,将所有的宫女都叫过来询问。 兰贵妃算是个脾气和善的人,这么多年,在后宫里对待下人也算是个好主子,她很少打骂、处罚身边伺候的人,就算犯点小错,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追究。 她很少发这么大的火,所有宫女都战战兢兢。 大宫女小心翼翼地说道:“娘娘,昨晚是奴婢伺候娘娘梳洗的,娘娘昨晚说不需要人守夜,一直没有人进过寝宫,这门外的侍卫都可证明。” 这几日兰贵妃伺候皇上很疲累,所以不想让人打扰,身边就没有留人守夜。 而昨日她睡前的时候梳妆台上并没有这个梳子,兰贵妃很清楚的记得,自己睡前的时候还起来用了一杯茶。当时身边的宫女都出去了,她是自己起身倒的水。 当时她还看了一眼梳妆台,并没有看到这枚梳子,所以这个梳子是晚上的时候凭空出现的。 第172章 魅力 兰贵妃舔了舔嘴唇,只觉得浑身发冷。这梳子是韩芳的姑姑伺候她的时候用的,当初韩芳的姑姑就是因为会梳头,所以才到她身边做到了大宫女。 后来……她觉得不吉利,便将梳子扔了,没想到会再看到它。 是她回来了? 当初给大皇子下毒一事,事关重大,她根本不敢告诉任何人,只有她,她能信任的只有她…… 十多年过去了,难道当年的事还有人知道? 若是乾元帝知道了…… 兰贵妃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乾元帝对先皇后没有任何感情,但对大皇子却真心实意的疼爱。在乾元帝看来,大皇子是他最完美的作品。 他出生时天降异象,他与先皇长得很像,刚出生时就不哭不闹,显露出聪慧乖巧。 乾元帝才能平平,并不算什么惊艳人物,但这个儿子却让他骄傲。所以当初大皇子夭折的时候,他特别伤心。 此事绝对不能让乾元帝知道,否则,她和四皇子就再没有机会了! 兰贵妃深吸了一口气,只挥手让人下去了。不过她还是将伺候的宫女换了一批,还让人扔了那个梳子。 兰贵妃立刻又写了几封信送出宫去。 兰贵妃宫内的动静,在兰贵妃换了寝宫的宫女之后,二皇子就知道了。 兰贵妃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她能有今天的地位全是靠着乾元帝的宠爱。哪怕她当上了皇后,可她根基浅,娘家根本无法为她提供任何助力,她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着自己慢慢积累。 但是先皇后则不同,先皇后出身镇国公府,有大乾的时候就有镇国公府了。镇国公府经营这么多年,在宫中、京中的人脉自是非比寻常。 当年燕宁入宫为后,镇国公府的资源大半都交到她的手上。因为这些资源,她可以发展自己的人脉,就算她死后,这些人脉也留了下来,成了她儿子的助力。 所以这一局,兰贵妃输在了出身。 兰贵妃并不知道这一点,她以为自己早就掌控了后宫,但却不知道,先皇后虽然死了,但老牌勋贵培养出来的人脉却并不会消失。 二皇子将收到的信递给了幕僚,“她要动手了。” 幕僚看完之后直接问道:“你要借刀杀人吗?” 借刀杀人,借着兰贵妃的手除掉乾元帝。而他是正统,乾元帝一死,他就可以拿出兰贵妃弑君的证据,到时候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坐收渔翁之利。 只有乾元帝受伤的世界完美达成。 二皇子眼神闪了闪,没回到这个问题,他想了想,突然问道:“如果是陆晨阳,他会怎么选?” 幕僚想了想,说道:“不如二殿下写信问问?” 二皇子眼神里带了笑:“你学坏了,竟会祸水东引了。” 幕僚也笑了,“那二殿下觉得他会怎么回答呢?”顿了顿,他没等二皇子说话,便率先说道:“我觉得他不会答应。” “是吗?”二皇子不置可否地问道。 幕僚便道:“二殿下不信?不如我们赌一局?我若是赢了,殿下的那副白玉棋子可就归我了。” 二皇子摇了摇头:“我不跟你赌,因为我也觉得他不会答应。” 如果乾元帝死了,大乾一定会陷入混乱之中。四皇子还领兵在外,他不会任由二皇子当上太子。 到时候二皇子和四皇子必有一争,而大乾内乱不断,已经经不起他们这样的消耗了。 陆晨阳爱民如子,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所以他绝对不会答应。 二皇子现在有什么?他现在最大的助力是陆晨阳的支持。 现在他不能跟陆晨阳翻脸,所以借刀杀人是不行。至于瞒着陆晨阳……二皇子想都没想过,陆晨阳是那么好糊弄的人? 看看他爹的下场就知道了,他不犯这种蠢。 既然不能借刀杀人,那么看着自己的敌人犯蠢也是好的。 陆晨阳还不知道京城的这些事,他现在正在船上,看着民夫们搬运着货物,戴季同陪伴在侧。 今天陆晨阳是来看码头出货的,正好有一支商队要出船,陆晨阳好奇就过来看看。 戴季同道:“这些都是渔产,先是走水运,上了岸之后再分发到各处。” 陆晨阳好奇地看着这船,他问道:“这是青龙帮最大的货船了吗?” “不是,不过这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这支货船可以运送两万箱的货物,最大的可以运送五万箱。”戴季同恭敬地说道。 说起来怪让人心酸的,这是戴季同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跟陆晨阳说话。要知道,他的青龙帮都让陆晨阳给架空了,却还是第一次这样跟陆晨阳交流。 唉。 陆晨阳若有所思:“那若是运人呢?” 戴季同微微一愣,不过片刻,便回过神来,他沉吟着说道:“青龙帮所有的晕船加起来可以运载士兵二十万。” 陆晨阳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觉得这戴季同也真是个人精。 这个回答倒是干脆。 陆晨阳点了点头,突然问道:“这些民夫的工钱现在是多少了?” 戴季同浑身一震,立刻打起精神来,“这要分搬运的货物大小,一般的货物,一天五十文,重一些的需要两个人搬运的一天八十文。具体的重量,都是严格按照大人所规定的数额来的,工钱只多不少。” 陆晨阳微微颔首,目光望向水面。 天已经渐冷了,但是这条河面上的水依旧波光粼粼。 他说道:“我读书学习为官之道的时候,第一个学的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百姓供养着大乾,供养着陛下和百官,所以我们要对他们好一点。” 这天底下,大概只有陆晨阳敢说百姓们供养着皇上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了。 戴季同连连点头,不敢有半点的不满。 “大人教训的是,草民谨记在心。”戴季同连忙说道。 陆晨阳便抬起脚步往下走,“这是今年最后一批的货物了吧?” 戴季同点头:“是,这批货船走了之后就没有了。” 陆晨阳便道:“那正好,他们有空了就去修学堂吧。本官打算今年要修三十个学堂,待到开春的时候,孩子们就都能入学了。”他想了想,说道:“你跟他们说一声,工钱待遇什么的,回头衙门会出个告示,让他们准备准备就去报名吧。” 戴季同愣了一下,可能陆晨阳自己是读书人,所以他特别喜欢开学堂,岭南、蜀地他都开设了不少学堂,并且让学生们免费入学。 但是戴季同没想到,陆晨阳也将这个政策用到了渠州。陆晨阳才来多久?就要对渠州投入这么大了? 陆晨阳开设的学堂,不止免学费,就连纸墨笔砚都免费提供,孩子们只需带一餐的口粮交给学堂。若是实在家贫的,这一餐的口粮也是能免的,可以说是完全免费入学。 这就是一大笔的支出,而陆晨阳穷是众所周知的。 戴季同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陆晨阳身上普通料子的衣服,应了下来。 “大人爱民如子,草民定会让他们好好干活,绝不辜负大人的一片真心。”戴季同说道。 陆晨阳摆了摆手:“没那么严重,他们是我治下的百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已,我尽自己的本分,不需他们感激。” 戴季同看着陆晨阳不以为意的模样,就知道他是真心这样想的。 他似乎不知道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个为官者的本分而已。 可是没有一个官员会想着让教育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戴季同似乎能明白了,为什么陆晨阳从一个小小的县令,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人,以世界大同为目标,严以律己,将他读过的书奉为行为准则,并且努力实行。 戴季同微微一笑:“还是要感激的,这世上还有大人这样的好官。” 他真心实意这样的说,原本被陆晨阳架空的不满和怨怼,在此时烟消云散。 如果陆晨阳是为了一己之私,戴季同或许还会不甘。可是陆晨阳不是,他不是沽名钓誉,他不是为了针对青龙帮。 他做的这一切,真的是因为青龙帮逾越了,青龙帮做得过了,让百姓们过得太苦了,他是在拨乱反正。 他没有任何的私心,只是为了让百姓过得好一点,他在尽自己的本分。 这是一种让人无法产生怨恨的人,只要在接触过陆晨阳之后,都会被他身上的这种无私和慈悲所吸引,并且深深地为之折服。 戴季同想到了一个词,魅力。这大概就是魅力,让即使是被他针对的人,也会折服于他。 戴季同第一次跟陆晨阳亲密交谈之后,便对他生出了真心实意的钦佩,并且死心塌地的愿意追随。 这怎么不是魅力呢? 第173章 叫我小戴就行 然后戴季同有点烦恼,因为他似乎对陆晨阳没什么用,陆晨阳手下人才济济,没有他的用武之地。 这怎么办呢?怎么能让陆大人看到他的能力,并且可以让陆大人重用他呢?他也不甘心只当一个小小的工会副会长啊! 是的,此时此刻,戴季同就认为陆晨阳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他还有更广阔的未来。而他也开始想在这个未来中,为自己谋取一席之地了。 陆晨阳不知道自己又收服了一个能力手下,只是继续说道:“我也想要组建一支船队,明年也跟着出货,你可有好的建议?” 戴季同浑身一震,这事他熟啊! 还愁没办法为陆晨阳办事,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了吗? 戴季同眼睛亮晶晶的,说道:“大人,您若是有心要出船,那草民定会竭尽全力。您放心,船是现成的,人也是现成的,货也是现成的。只要大人点个头,草民保证给您安排的明明白白的!”顿了顿,他又道:“大人,不然我写一份章程,明日呈给您?” 这样他就有理由正大光明地去拜访陆大人了,陆大人日理万机,想见他的不知凡几,但他是有理由的! 陆晨阳微微有些诧异,被戴季同的热情有点吓到了。 不过他点了点头:“行,那就辛苦戴帮主了。” “不敢当、不敢当,大人折煞草民了,大人叫我小戴即可。”戴季同恭敬地说道。 陆晨阳看着脸上的皱纹,一言难尽地看着他。 他比他小二十来岁呢。 戴季同大概也觉得有点不合适,想了想,试探地问道:“不然老戴?” 陆晨阳忍不住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嗯,那辛苦老戴了。” 戴季同留在原地忍不住咧开嘴笑了笑,大人拍了他! 戴季同这人吧,出生江湖,身上颇有些江湖气,为人豪爽。他就是一开始在陆晨阳面前有些拘谨,在发现陆晨阳平易近人之后,就忍不住露出了真面目。 陆晨阳回去之后,就受到了乾元帝的奏折批复。 别误会,不是立太子,是关于宁州、蜀地还有岭南刺史人选的批复。 陆晨阳要维持自己忠君爱国的名声,所以只上书担任了渠州刺史,另外三地的刺史,他特别谦逊地请乾元帝指派。 其实这也是乾元帝第二件生气的事,陆晨阳就给他装模作样!他派人又如何,这三地,岭南和蜀地都是陆晨阳所用精力最多的地方,他派谁去都是个摆设。 偏偏陆晨阳还要上书请他指派人选,这分明就是折辱! 但,他还得捏着鼻子认下,他要是不派人,陆晨阳就能名正言顺地继续掌控。 就是说,哪怕乾元帝知道自己派人过去当这个官,那也只是个摆设,真正掌控此地的还是陆晨阳,但他也得派人过去。 真的是好气。 陈松原和高铭都过来问情况,尤其是陈松原,他老家可是在岭南的,皇上派谁当刺史对他的影响很大的。 现在的岭南刺史的权利其实是被分化了,陈松原和高铭都选了自己的接班人,接替了他们原本在岭南的公务。 其中陈松原选择的张忠文出身学堂,他是陆晨阳的铁杆死忠,家里都供着陆晨阳的长生牌位的那种。 第174章 皇上是个老糊涂 据说他父母晨昏三炷香,就祈求着陆晨阳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诚恳得不得了。 他为人谨慎机敏,尤其是算学一道非常出众,如今他只是岭南刺史府的一个小小的文书,但却是无名的岭南刺史。 高铭不是岭南人,但他也很关心乾元帝到底派了谁来。 陆晨阳笑了:“既然两位先生都来了,那就一起看看吧。” 他说着,就拆开了信。 乾元帝不待见陆晨阳,这信写的十分简练。就把人选在信中写明了,多一个字的废话都没有。 首先是派去宁州的刺史,这位还是个熟人,是兰贵妃娘家人,叫江宇。当初诬陷二皇子非礼,然后撞柱明志的那位江四小姐就是他的女儿。 陆晨阳看了这个人选就摇了摇头:“皇上这真的是……老糊涂了。”他毫不客气地评价着乾元帝。 高铭和陈松原对视了一眼,也跟着赞同地点头,十分认可陆晨阳的话。 高铭说道:“宁州士族林立,刘毅也是出身大族世家,这才勉强能坐稳这个刺史之位,就这还能让士族心服口服。皇上派了这么一个人过来,这可真是……” 真是多此一举。 虽然乾元帝不管派谁来都算是多此一举,陆晨阳根本不可能让出到手的权利。,可毕竟是个刺史,陆晨阳顾忌着名声,也不能做的太过分。若是派个能干的,陆晨阳有许多顾忌,说不定还有一番斗争。 但乾元帝派来的这个人,他们只想摇头,毫无威胁。 众所周知,兰贵妃出身平民,是兰贵妃熬死了先皇后,她才上位成功,让江家改换门楣,不过十来年的光景。 江杰这样的出身,只怕是要被宁州士族贬低到了骨子里。 士族向来清高,注重出身。 陈松原说道:“皇上竟如此因情失智,难怪如今天下大乱。”他说完,又一脸期待地看向了陆晨阳:“大人,您大事可成。” 自从上次的一番深谈过后,他们私底下说话并不太在意了。尤其是现在他们已经彻底掌控了渠州,当然了,这不是他们不谨慎,实在是这次乾元帝出招太蠢了。 陆晨阳轻叹了一口气:“只是苦了百姓,皇上如此因情忘智,不知会让多少百姓受苦。”他皱着眉头:“若是皇上英明神武,我也甘愿做一千古贤臣。” 高铭说道:“我知大人一片真心,但可惜未遇明主。大人取而代之,也是为了百姓。” 陆晨阳摇了摇头,“再看看蜀地和岭南,皇上选了谁?” 两人看过去,蜀地选的人叫吕文瀚,岭南选的叫金德昌。两人出身普通,都是朝廷中不起眼的官员。 毕竟这不是什么好地方,乾元帝随便选个人打发过去当个摆设。 高铭松了一口气,“这二人在朝廷中才干平平,看来皇上是放弃了蜀地和岭南。” 岭南是陆晨阳用心经营之地,虽然穷了点,但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岭南是整个大乾除了江南之外最富庶安定的地方。这里是陆晨阳的大本营,一直到现在,陆家军大部分还是在靠着岭南的税收供养。 当然了,明年就不会了,明年渠州的税收收上来,就不需要靠着岭南了。 但岭南依旧很重要。 至于蜀地,蜀地这个地方也穷,而且路难走,按照高铭的意思,其实放弃蜀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比如南阳王攻打岭南的时候,按照他的意思,干脆放弃蜀地,将所有
相关推荐:
斗罗天榜,我的三生武魂瞒不住了
静脉压
军婚/壮妻
小黏包
他的小可爱
兽血沸腾
仙门废婿
重生之官场风流
喜欢我暗恋对象的女神被我掰弯后
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