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清婉,拿到私库。” 太子立刻拒绝:“不行!” 矛盾又回到了原点,两人谁都没办法说服对方。 第247章 借兵? 燕行冷静下来,“现在由不得赵家不愿意!我去请陆大人过来商议。” 陆晨阳现在已经不能置身事外了。 燕行亲自去了驿站请陆晨阳,陆晨阳见他去而复返,有些诧异。 燕行三言两语地说清楚了前因后果:“四皇子消极抵抗,保留实力,这么下去,淮州是要守不住的。” 陆晨阳眼神一闪,淮州守不住,鞑靼长驱直入,大乾将陷入战火之中。 陆晨阳目光看向了他,那双眼睛一如既往的澄澈,虽温和,却仿佛能看破人心。 陆晨阳问道:“你想要我借兵?” 燕行绷紧了下颌,他说不出反驳的话,但却对他开不了口。 陆晨阳却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愤怒,依旧十分平静,他用最快的速度接受了这件事。 燕行的愤慨和矛盾都没有在他身上出现。 陆晨阳想了想,说道:“这么大的事,总该要上奏陛下,让陛下拿个主意才是。” 陆晨阳如此冷静,也带动了燕行。燕行也渐渐的平静下来,但他还是有些疑惑,为何陆晨阳能如此镇定。 燕行低声问道:“你……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陆晨阳似乎在思考什么,听到他的话,愣了一瞬才回神:“其实我在很早以前就设想过,大乾最坏的状况。我一直很怕这一天,所以我日日战战兢兢,生怕一睁眼,就有人告诉我,鞑靼已经兵临城下,大乾危在旦夕。”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冷静,“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不敢停下来。想要做更多的准备,来抵抗可能发生的危险。你要问我现在做好了准备吗?当然没有,但我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所谓不破不立,大乾还能怎么坏下去?既然来了,那便应战就是!” 燕行怔怔地望着他,此时他的目光沉着,但却坚毅。 他一直以为陆晨阳听到这个消息会很激动,可他没想到,原来他早就设想过这一天。 陆晨阳主动说道:“走吧,我们进宫。” 他说着,率先走了出去。 他的脚步坚定,一步一步沉稳地走了出去。 此一去,他要面临的是大乾的风雨飘摇,是大乾的动荡不安。 而他是唯一能阻止这一切的人。 燕行莫名的就是有这样的感觉。 招喜扶着陆晨阳上了马车,她站在车下,柔声说道:“大人,我等你回来。” 陆晨阳对上她目光,弯了弯唇角,伸手捏了捏她的包子脸。 陆晨阳道:“派人去通知太子殿下、中书令、六部的尚书进宫议事。” 招喜恭敬地应下,然后转身去吩咐。 谭峰亲自驾着马车,向皇宫驶去。 陆晨阳亲自进宫,宫里无人敢拦。倒是谭峰,宫门的侍卫下意识的想要拦住他,让他卸下兵器。 以往皆是如此,陆晨阳数次进宫,都很配合的让下属将兵器交出来。当然了,陆大人本人没人敢查。 陆晨阳淡淡地看了那侍卫一眼,那侍卫的动作顿时一僵。 陆晨阳声色淡漠:“进宫。” 谭峰便带着武器走在陆晨阳的身后,跟着他一起进了宫。 燕行目光幽深,从此刻起,陆晨阳就已经开始表明自己强势的态度了。 陆晨阳到和太子是前后脚到的御书房,毕竟太子离得近。但是六部的尚书和中书令也不过慢了一刻钟也跟着到了御书房。 陆晨阳遥遥地看了太子一眼,太子立刻明白了陆晨阳的意思,这京城中,就没有一个蠢人。 哪怕是越来越低调的六部尚书和中书令,也在京城中各个有眼线,所以能这么快就得到消息。 这晚到的一刻钟,是给他们的脸面。 乾元帝听说四皇子消极抵抗,带着雁回军撤走淮安,整个人的脸色都阴沉下来。 过了良久,他才露出了一个自嘲的笑。 他的儿子,还真是像他。 永远这么会保全自身,永远这样自私自利,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如此的……目光短浅,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 四皇子竟是最像他的儿子。 乾元帝的目光忍不住落在了太子的脸上,他俊秀的脸上此时眉头紧锁,满脸的忧色。 太子这段时间为了筹集粮草可谓是大动干戈,也引起了很多争议。堂堂太子,竟是与臣民伸手,简直是有损皇家脸面。 但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太子殿下此举是为了大乾,是百姓。 这样的贤德之心,大概只有他那位先皇后才有的。 陆晨阳面无表情地看着神游太虚的乾元帝,觉得大乾迟早要完。毁灭吧,救什么救?没救了,国家都这样了,他们当皇帝还能如此神游。 陆晨阳转过目光,率先看向了太子:“太子殿下,现在的情况已经这样了,还请太子拿出个章程出来。” 太子对上了陆晨阳的眼神,两人四目相对,无形的较量就开始了。 太子沉吟着说道:“不知陆大人有何高见?”将问题又踢了回来。 陆晨阳扯了扯唇角,并不意外,但他也当仁不让。 第248章 中书令 “现在最要紧的是抵御外敌,阻止鞑靼南下。”陆晨阳沉声说道:“至于义林军,臣认为,还是先以震慑为主。” 太子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陆晨阳竟会如此说。本来他们的计划是安内,再平外。现在陆晨阳等于反了过来。 陆晨阳转过头,目光看向了乾元帝,眼神温和但却坚定,透着一股不可言说的强势。 “鞑靼入侵,我大乾理当一心对抗敌寇,保我家国。谁在此时挑起内战,皆是大乾的千古罪人!我陆晨阳就算此时分身乏术,但我扫清外地之后定不会放过,谁敢耽误我对抗外敌,皆是我的敌人!”陆晨阳斩钉截铁地说道,他冷声说道:“现在当务之急,是抵御外敌,一切私心皆应放下。”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是否震慑义林军尚未可知,但乾元帝和太子却都是脸色一变。 陆晨阳这是一种警告,警告他们,就算有什么谋算,都不能耽误他对抗鞑靼,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他们之间可以斗,但也要等击退鞑靼之后。 此时此刻,陆晨阳所表现出来的担当与格局才是帝王应该担忧的事。 乾元帝没有说,太子殿下也没有说,反而是陆晨阳。 乾元帝和太子皆是目光幽深地望着他。 陆晨阳看向了太子:“太子殿下,粮草何时能够凑齐?” 陆晨阳一瞬间反客为主,从被动变为主动,牢牢的掌控着节奏。 太子殿下心里有些发苦,他变成了配合的角色,掌握主权的是陆晨阳。可明明他是君,他是臣。 可是怪的了谁呢?陆晨阳一开始也是问他的看法,是他交出主动权,问陆晨阳的意见的。现在陆晨阳给出了意见,以他的强势,怎么可能再放出主动权? 太子也只能继续配合,他道:“十日之内!”他是咬牙给出这个期限的,现在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这十天,他就算抢,也得把粮草给他抢出来。 陆晨阳微微颔首,转过头,拱手说道:“陛下,臣自领出兵,抵御鞑靼,护我山河,请陛下恩准。” 乾元帝看着他躬身行礼,姿态谦逊,目光复杂。 他在请求,但举手投足就是透露着一股说不清的强势,来宣告着他的地位。明明坐在皇位上的是他,明明这个龙椅已经做了几十年,他却偏偏生出了一股鸠占鹊巢之感。 乾元帝阴沉着脸色:“准!”他沉声说道:“望陆爱卿能击退敌军,扬我国威!” “臣定不辱使命。”陆晨阳郑重道。 陆晨阳直起身,轻轻地吐出了一口气,眉头却深锁。 太子殿下忍不住看向燕行,希望他能说点什么。 他更希望燕行能拿到这场战役的指挥权,但是燕行却并没有看他,也没有开口的意思。 太子止不住的心急。 陆晨阳没注意太子的想法,他正思索着该怎样打这一场仗,然后却突然感受到了一道目光。 他抬头望去,是中书令蔡修远正看着他。 蔡修远被发现才收回眼神,他拱手说道:“陛下,臣有一事要禀告。” 众人都沉浸在陆晨阳领兵出征一事上,还未回过神来,而且也不觉得蔡修远会有多大的事来禀告。 乾元帝也这样想,所以他漫不经心地问道:“蔡爱卿有何事要禀?” 蔡修远掀起衣摆,跪倒在地,拱手说道:“陛下,臣父已病逝,未能及时禀告给陛下,臣有罪。”他说着,磕了一个头:“臣入朝为官四十余载,却未能对父母尽孝,如今臣父仙去,臣心中愧疚不已,决意回乡守孝,请陛下恩准。” 此言一出,整个御书房都安静下来了。 蔡修远的父亲身体不好这事不算是秘密了,整个京城都知道,说不定老老爷哪日就去了。到手蔡修远肯定是要丁忧的,到时候中书令的位置就空出来了。 但是,谁都没想到,会在这个关键点上! 乾元帝脸色变了又变,盯着蔡修远的眼神都红了。 怎么就那么巧?怎么会那么巧?!老爷子只怕是早就没了,但蔡修远一直秘不发丧!他在等什么?! 现在他要回去丁忧,又是这个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这中书令的位置能给谁,谁又能坐得稳?! 除了那个刚刚在这喧宾夺主的陆晨阳还有谁! 蔡修远这是给陆晨阳抬轿子,把中书令之位直接交到了陆晨阳的手中! 都是千年的狐狸,同朝为官,谁不了解谁?所有人都立刻察觉到了蔡修远的目的。 他竟会这样干脆,他就这样看好陆晨阳,要将中书令的位置交给他?甚至不惜得罪乾元帝? 他们俩什么时候凑到一起去的?陆晨阳来京城之后并未主动拜访过谁啊。这怎么就勾搭到一起去了呢? 陆晨阳对上蔡修远的眼光也是微微诧异。 乾元帝看着蔡修远冷笑了一声:“好好好,好得很!” 蔡修远的父亲死了,他还连声说好,可见是真的气极了。 乾元帝冷冷地看着蔡修远,有一种被背叛的愤怒。 中书令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中书令背后站着的是文武百官,他该效忠皇帝,但也要约束皇帝。在皇帝犯糊涂的时候,在皇帝冲动的时候,就该有这样一个人,出来劝阻皇帝。 但双方也都来不开彼此,中书令需要皇上的信任,皇上需要中书令来办事。简单来说,就是相爱相杀的关系。 但乾元帝和蔡修远之间的关系却很好,四十来年了,蔡修远一直都很支持乾元帝,还有人说,蔡修远就是乾元帝的一条走狗。 这话极尽侮辱,但蔡修远从来没有在意过。 他一直都支持着乾元帝,却在临近致仕的时候摆了乾元帝一道。而且还是用这样的方式,几乎撕破了脸皮。 所以乾元帝此时非常愤怒。 陆晨阳盯着中书令的位置已经不是秘密了,他不算是个官迷,很多时候,陆晨阳喜欢闷声干大事。他喜欢掌握实权,哪怕没有名分也不在意。 可现在陆晨阳的权势已经瞒不住了,一个刺史之位,已经不足以承载他的权势。 而中书令就很合适。 蔡修远恭敬地说道:“陛下,老陈年迈,不能再辅佐陛下。但中书令一职不能空缺,请陛下早日选出合适之人,以免耽误朝政。” 乾元帝沉声说道:“陆爱卿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堪当此任。” 尘埃落定。 陆晨阳在入朝为官的第六年,成为了大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令。 陆晨阳躬身拱手,“臣,谢陛下信任,臣定克尽己任,鞠躬尽瘁,不辜负陛下所托。” 太子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现在已经没有他的事了。 这次的危机,陆晨阳是唯一的赢家。 太子深吸了一口气。 乾元帝站起身,拂袖而去,谁都没有理会。 第249章 太子的忌惮 蔡修远这才从地上艰难地爬起来,陆晨阳上前扶住了他。 蔡修远干燥苍老的手握住陆晨阳的手腕,他那双眼望着他:“陆大人,以后你要辅佐皇上与太子,这大乾,日后就交给你了。” 陆晨阳目露不解,显然并不理解蔡修远的此举。 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蔡大人请放心,我定会竭尽全力……” 他还要说什么,蔡修远却拍了拍他的手,说道:“老夫相信你,你能做的比我好。” 为官四十余载,到头来所有的成就却比不上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六年。 他一生为权势所奔波,最后大乾满目疮痍,战火纷飞。 他不是个好官,如今国将不存,这固然是乾元帝一意孤行的原因,但又何尝不是他这个做臣子的失职。 他不是传奇,但也甘为助力,愿那传奇更为璀璨,助他一臂之力。 陆晨阳急匆匆地出了宫,他要回去写信部署一番。 燕行被太子拦住,“你等下,跟我回太子府。” 燕行没有反抗,任由他拉走了自己。 两人回到了太子府,其实太子本该住在东宫的。但是太子与乾元帝相看两相厌,太子不愿意住在宫里,所以就将原本的皇子府改为了太子府。 至于东宫,太子殿下到现在都没有住过一日。 太子盯着燕行,冷冷地问道:“你为何不申请出战?雁回关本就是由燕家守卫!现在也该是由燕家夺回,你竟为了陆晨阳忘了身为燕家人的职责吗?” 这是太子第一次用这样的语气跟燕行说话。 太子又道:“孤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由你出面,定能号令雁回军,事半功倍,你为何却不肯出面?!” 燕行望着他道:“殿下是当四皇子和袁奎山是死的吗?若是由我出面来号令雁回军,那么雁回军就会发生内战。到时候还没打鞑靼呢,就得先内耗一拨!四皇子和袁奎山既然能成功让雁回军撤出淮安,就说明他们已经掌控了雁回军!” 燕家在雁回军中的声望很高,若是由燕行出面,确实可以让一些雁回军反水。但是四皇子不会坐以待毙,双方肯定会发生冲突。 雁回军就会发生内斗。 太子殿下顿时语塞。 燕行盯着他:“殿下是想没想到吗?还是想到了,但却依旧不肯放弃收回雁回军兵权的机会?” 太子对上他的目光,没有避开他的眼睛。 燕行没等他回答,就继续说道:“此事陆晨阳定是想到了,所以他才会提出由他出兵。殿下应该知道,他有多想结束内乱。可连义林军他都顾不上,也要先对付鞑靼,甚至连保全实力都顾不上了。因为他不忍让雁回军内乱消耗。陆晨阳去对上鞑靼有什么好处?平白无故的消耗自身的兵力,然后让皇上和义林军虎视眈眈。” 他眼露嘲讽:“带兵打仗是什么香饽饽吗?人人都想要去打仗?还是以少胜多。” 陆晨阳没有这么多的算计,他只是想要尽快击退外敌。但显然,太子并不是这样想的,他只想到了,燕行没有争取,错失了一次可以拿回雁回军兵权的机会。 太子殿下无言以对,他张了张嘴,最后叹了一口气:“你说得对,是孤……没有想到。但,承潇,你可知,若是陆晨阳击退鞑靼夺回雁回关,大乾的半壁江山便都落入他手中了。” 半壁江山,陆晨阳到时候甚至可以和乾元帝分地而治。 南阳王占了蜀地,都敢请封王,陆晨阳都能直接称帝了。 第250章 分析局势 燕行露出了一个嘲弄的笑容:“等鞑靼打过来,别说半壁江山了,大乾都要落入鞑靼手中了!” 太子殿下突然之间觉得无言以对。 燕行道:“陆晨阳有句话说的很对,不管有什么私心,现在最要紧的是抵御外敌。” 太子殿下沉默片刻,最后才沉声问道:“粮草一事,孤会解决。赵家……孤也会解决。” 燕行微微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太子轻扯唇角:“你肯跟孤回来,与孤说这么许多,不就是粮草的事还需孤来解决吗?” 燕行颔首,夸赞道:“太子殿下英明。” 太子瞥了他一眼,轻叹了一口气:“孤……确有私心,但在抵御鞑靼一事上,孤确实比不上陆晨阳。孤不会拖后腿,粮草的事,你们可以放心。孤不能上战场奋勇杀敌,但也可以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 燕行郑重地拱手行了一礼。 太子摆摆手,苦笑了一声:“这本该是孤的职责……”他说不下去了,“行了,去吧,去找他吧。大乾就交给你们了。” 燕行转身离开。 陆晨阳已经回到了驿站,接连写了几封信回去。给高铭、陈松原、沈时谦等人,还有张茜、戴季同等人,这一写就写了一个多时辰。 燕行到的时候,谭峰正拿着陆晨阳的信送出去。 谭峰对着燕行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燕行走了进去,陆晨阳正在让人收拾东西,准备离京了。 陆晨阳看到燕行过来,便道:“你要跟我一起走吗?” 燕行毫不犹豫地点头:“嗯,我和你一起走。” 陆晨阳便道:“那好,那你去宁州。” 燕行微微一愣,眉头就皱了起来:“我要跟你去淮安。” 他顿了顿,想要说出自己的理由来说服他。他已经想好了,他更了解淮安的情况,也更了解鞑靼,如果他要对抗鞑靼,离不开他的。 事关战事,陆晨阳不会拒绝他。 燕行想了想,又道:“你会需要我的,我可以继续戴面具。” 他以前戴着面具,没人发现过他,哪怕现在他洗清罪名,但他也甘愿在他身后,不与他抢功。 陆晨阳似是轻笑了一下:“我不是怕这个,而是担心义林军。” 燕行愣了一下,陆晨阳道:“你去宁州牵制义林军,我担心他们趁虚而入。我已经写信给季平,让他出发去淮安了。”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宁州有你,我才没有后顾之忧,别人我信不过。” 他是将自己的后背托付给了他。 可是为何不肯让他跟着他去淮安?为何要多此一举的调走季平?燕行没有问出口。 他信任他,似乎又没有完全信任,这让燕行心里有些闷闷的。 但他拒绝不了他,他点了点头。 收拾好了东西,太子赶过来送他,还带来了册封陆晨阳为中书令的圣旨。 陆晨阳很恭敬地接了过来,态度十分恭敬,一副忠心耿耿的忠臣模样,看得太子殿下一脸的木然。 谁不了解谁啊! 太子殿下道:“我现筹集到的粮草已经在路上了,定不会耽误战事,陆大人请放心。” 太子一直在筹集粮草,最近已经筹集到不少了,这些粮草没有运来京城,直接送到前线去。 太子还是拎得清的,在这个时候全力配合
相关推荐:
妈妈不堪回首的经历
一往情深
制梦者-DreamMaker-(H)
反霸凌指南(高H)
被温柔攻养大后
总裁捡了个胆小鬼
脫衣麻将春节特辑
大佬穿成娇软女配[七零]
媚医大小姐
夜雾沉迷(半校园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