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有半点怜香惜玉的意思,冲着莺鹂说着丢下了这句话就从房顶爬下去了。 关内水势已在慢慢褪去,但是饶是如此那水也还漫至腰上位置,若是地势偏低的位置是会被淹死的。 闵文山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弃关而去,朝着地势高之处走了出去,沿路还可见许多那浮在水面上的百姓尸体和兵卒的尸体挤在一块。 宗延黎带着兵马清理了关门口的阻碍之物,进入坡阜关内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挠,匡行权和白修筠等人带着兵马四散搜寻,发现敌军已经完全撤离坡阜关。 此番他们破关而入,竟是不费一兵一卒! “去清理河道沟渠堵塞之物,让关内水势早些退去。”宗延黎收起了长刀,登上了城楼之上,将属于大乾的旗帜插在了城门之上。 “驱赶城中百姓,占据重防之处,原地休整兵力。”她简单下令之后,便带着人去清点敌军此番损失,以此大致判断此次敌军损失之数,顺便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宗延黎可没闲心去修整那些被冲毁的房屋,直接做了简单的清理在城中驻地安营了,且对城关辖口之处做了修整和防御建设。 又从城中一些地窖之中搜刮出了一些物资补充军用,此番战役当称得上大获全胜。 匡行权带着一箱子东西到来的时候,宗延黎正在清点可用的军械军资,看着那一大箱子的东西略有些扬眉:“这都是什么?” “从那闵文山房间里搜刮出来的,一些信件都完全泡水没用了,还有些一些勉强能看的书册,还有一些值钱的玩意儿都在这了。”匡行权略微顿了顿说道:“还搜出了一些女人用的东西,那闵文山竟还有精力带个女人在身边……” “……”宗延黎扬了扬眉,走上前看了看箱子里的东西。 留下的都是一些手札军书之类的,没什么大用处。 只是宗延黎在翻找之时发现了一本手札,观那手札字迹却不像是男子的手笔,字迹娟秀又似有几分锋利笔势,再一看落款处写着明溪二字,手札之中所写竟是天下局势见解。 宗延黎看着略有些惊讶,本是随意看看,没想到这翻着翻着竟是看进去了。 此人对齐国大局有着极为独特的见解,对北地各国甚至都有所涉猎,言语之中含着几分无奈和心酸,写到尖锐之处却又断了不再写下去,似是有什么顾虑一般。 宗延黎瞧着这断在关键之处的手札简直吐血,为什么不写完!!! “这是从哪里搜出来的?”宗延黎拿着手札询问道。 “就是闵文山的房中。”匡行权应道:“可是有什么大用处?” “这东西没什么用处,但是写下这手札之人非常有用。”宗延黎似有些困惑皱眉道:“闵文山莫不是金屋藏娇,身边竟还有一位叫明溪的女谋士?” 宗延黎实在有些惊奇,将这手札收起来了之后,就让高飞林去找来了都哲。 都哲这会儿正兴奋,他真是没想到宗延黎竟能有如此厉害的本事,能运用此等计谋,不费吹灰之力破了坡阜关不说,还给了齐国之军如此重创,他当初连坡阜关的关门都接触不到。 宗延黎半年不到就破关而入,侵入了齐国领土! 都哲真是佩服非常,难怪赛雅如此信任,宗延黎实在是厉害非常。 “宗延将军找我何事?”都哲闻讯而来,满面喜色看向宗延黎询问道。 “确有一事。”宗延黎抬眼看了都哲一眼,瞧着他那满面笑容的样子挑了挑眉,看着他这张英俊的脸都觉得心情好了许多。 “都将军对闵文山此人了解多少?”宗延黎略微正色询问道。 “了解不深……”都哲摇了摇头。 宗延黎又继续询问道:“那你可知闵文山身边有一位女谋士?” 宗延黎这话可真是给都哲问的愣住了,他很是费解道:“女子为谋士?简直闻所未闻……” 女子多在闺阁之中,便是有学问有学识的也都是些官家小姐,无论最后怎么样都是要嫁人生儿育女的,从未听说天底下有哪位女子为大局谋者,他更不曾听说齐国之中有这么一号人物。 都哲虽然对闵文山不熟悉,但是对齐国那些部将倒是能细数下来,齐国擅谋略者不在少数,成名者也有几人,但是其中并无一人是女子啊? “没有这号人物?”这回轮到宗延黎愣住了,她略有些皱眉说道:“你看看这个。” “这是……”都哲接过了宗延黎递过来的手札,略微翻看了两下不免赞许说道:“写的倒是很中肯,这是哪位谋士所写?” “闵文山身边的女谋。”宗延黎平静说道。 “啊?”都哲完全愣住了。 宗延黎这才细细说来,告知了都哲此物的由来,都哲听着听着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说道:“这倒是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当初闵文山起兵之时,身边倒是没什么女谋,而是有一位红颜知己。” 都哲笑着说道:“因为这位红颜知己闹出了不小的事情险些让闵文山与其夫人和离,那女子聪慧非常,听闻闵文山多次行军都将其带在身边,那女子多有出谋划策之时。”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再后来就没听说什么消息了。”都哲甚至连那女子的名字都不记得。 “红颜知己?”宗延黎略微扬了扬眉,再度看了两眼手中的手札,半晌说道:“都将军可否帮我一个忙?” “自然,将军请说。”都哲连忙点头应下。 “替我找出闵文山身边这位红颜知己所在,我想知道这个手札的主人是谁。”宗延黎郑重的将手札放入都哲手中道:“此人,我有大用。” 都哲虽然不知道宗延黎有什么用,但是既是宗延黎难得有一次要他帮忙,他自然是满口应下,当下就着手安排人去查了。 宗延黎放下此事之后就回头去处理军务了。 坡阜关内因为洪水的冲刷,到处都是一片狼藉,宗延黎得空上街溜达了一圈,也想看看这齐国的建设,泥泞的道路走的裤脚上都是泥点子,詹皓月只走了两步就不愿再跟着了。 自顾自的去了城楼之上,自从上一次作画被毁了之后,他又迷恋上了出书。 曾经的詹皓月就非常喜欢以信件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所见之处,现在没了想要传信的人,他就换了种方式,他要将自己这半生来所经历所见过的种种都记录下来。 宗延黎对于他的这个想法非常支持,只对他提了一点要求,若游记之中写了她,请务必务实一些,切勿夸大其词…… 詹皓月又问宗延黎,难道将军不担心他书中写的将军多有瑕疵过错吗? 宗延黎只哈哈一笑道:“我只是个普通人,怎能无过?” 至此詹皓月彻底开始书写自己的游历记载了。 “这北地可真是荒凉……”庄承弼跟着宗延黎走了一路,越看越是忍不住叹息。 “北地地域辽阔,多是原野荒地。”宗延黎扶着腰侧长刀迈步走在前,淡声开口说道:“以蛮力为强,信奉谁的拳头硬谁有道理。” “无论是齐国还是北国等众,都是武夫为帝。”宗延黎说着顿了顿说道:“观乌桓便能看出北地的国情所在,动兵戈如同家常便饭,不思如何务农想的却是如何才能争来更多的地和人口,抢夺更多的粮食。” 也正是因为北国这样的风情之下,才会导致北地对南部诸国虎视眈眈。 对于北地而言,南部乃是水乡之处,最是产粮食的地方,且人力非常稀薄,女人更是娇美可口,自然是想侵略了。 宗延黎深知北地的劣性,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想要一统南北之心! “将军能有如此之心,实在令人钦佩。”庄承弼对着宗延黎微微俯身说道。 “这并非我一人能做的。”宗延黎略微一笑说道:“我不过是率先走出了第一步而已。” “天底下又有多少人,能如将军一般走出这一步呢?”庄承弼扬唇一笑,对于宗延黎的赞许和尊敬他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宗延黎笑了笑转道去了城外巡视,大概觉得他们需要以坡阜关为驻地驻扎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决定在城外挖起战壕,做好坚固的防御工作,因为这一次山洪的事情。 宗延黎干脆将外面的原野改建成为了湖泊,并且拓宽了河道。 “日后若是我等离去,北地百姓重新回到坡阜关,这一片的原野因为河水的滋养也该变得肥沃。”宗延黎远远看着那一片湖低声说道:“届时只需一位引路人,教导他们务农种地,定会丰收的。” “吃饱了穿暖了,就不会想着打仗了。”宗延黎深深叹了口气如此说道。 庄承弼听着,突然觉得詹皓月真是应该多多跟随在将军身边,将军这番言辞一定要写进去!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宗延黎一边在专注关内修缮,一边派兵四处巡视,查探敌军的踪迹,而后得知了闵文山带着兵马退守在康洲郡外,与那康洲郡的郡守似是老友了。 “齐国吃了这么个大亏,一时半会当是不会再有什么异动。”宗延黎衡量了片刻,再看军中也决定暂时养兵,如此方能有更好的时机出兵。 “让桑才杰来一趟。”宗延黎唤了高飞林道:“军中马匹损耗略有些严重,需要尽快补足,让桑才杰去跟都哲说说,一同想想法子。” “巡视不可懈怠,龙将军盯着些督造之事。” “树木砍伐的太多了,如今临近春日没事带着将士们去种树,也当是磨炼了。” 第243章 上了一炷香 众人一一应下,对于宗延黎的决定没有人多说什么。 宗延黎短暂的脱下了军甲,摸着自己这又长了许多的头发,熟练的剪短了一截,在军中处理军务的时候,无意之间翻阅到了当初宗延黎让卫松鹤写的女子孕中事情。 她这才隐约对远在大乾的幼子生出了几分牵挂和思念。 这等念头生出,竟是让她再无心处理军务,干脆唤了高飞林牵来了驰风,打算出去溜溜马。 “将军不妨去坡阜关后边的禄张寺逛逛。”詹皓月见宗延黎要出去,当下抬头说道:“就在后山方向,坐落在半山腰的一个小寺。” “禄张寺?”宗延黎略微扬眉来了几分兴致。 这才刚刚出了关门,迎面瞧见了回来的闻年。 闻年勒停马匹看向宗延黎:“将军要出门?” 宗延黎点了点头:“出去逛逛,你可要同来?” “将军且等我片刻。”闻年连忙冲进了关中,去换下了军甲,洗了把脸就回来了。 “走吧。”宗延黎循着詹皓月所言的方向往后方绕行而去,走出去了挺远一段路这才看到了那半山腰坐落的寺庙,这庙宇真是不大,上山的路还能看到不少脚印,甚至还有人躺过的痕迹。 宗延黎将马栓在了山脚处,就这么慢悠悠的踩着那泥泞的山路上去了。 离得近了之后,闻到了那香烛的味道,才刚刚走到寺门口就听到了寺中响起的钟声。 她伸手推门而入,寺中打扫的很是干净,木门房梁还顶着个不知哪里捡来的柱子,看着这寺庙像是随时都有可能坍塌的迹象,许是他们的到来惊动了禅房内的小和尚。 那圆溜溜的脑袋探头出来看了一眼,却在看到宗延黎和闻年的时候吓得缩了缩脑袋,立刻跑远了。 不过片刻功夫,宗延黎就看到那门口走出来了一位老和尚,走上前对着宗延黎念了声佛号拜道:“贫僧见过将军。” “……”宗延黎眉梢扬了扬,没问他为什么认得自己,倒是很平静的说道:“路过贵寺,来讨碗水喝。” “将军里面请。”老和尚温和的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引着宗延黎就进了禅房之中。 那老和尚熟练的为宗延黎和闻年泡茶,瞧着那茶叶沫子实在是少得有些可怜。 老和尚略有些抱歉道:“寺中并无什么值钱的东西,一盏清茶还望二位将军切勿责怪。” 宗延黎看了一眼茶水却是没喝,倒是打量起了这禅房,最后将目光落在了那紧紧跟着老和尚的小和尚身上,看样子这小和尚似乎是刚刚剃的头发。 “他的父母呢?”宗延黎随口询问道。 “已是离开此处了。”老和尚低眉回答道。 “可是死在了坡阜关内?”宗延黎话语平静,她似乎并无任何想要遮掩自己身份的意思,且主动提及了坡阜关。 老和尚张了张口,有些无奈又害怕似的说道:“将军,贫僧并无刀剑,更无任何威胁,只想守着这一小小寺庙坐化于此,这小娃娃是贫僧选定的,为继承寺庙的孩子。” 宗延黎听着点了点头,似乎真的就是随口一问。 她站起身来道:“既是来此,自当去烧一炷香。” 老和尚愣了愣,引着宗延黎去了正殿之中,眼看着宗延黎那迈步入佛堂的姿态有些欲言又止,目光落在了宗延黎和闻年两人身上的武器上,心中不知默念了多少遍佛号。 “或许在你看来,我满身杀戮,怎会信佛?”宗延黎手轻轻抚过腰侧长刀,仰头与那殿中的佛像对视。 “可你们都说佛渡众生。” “我也当是众生的一员吧……” 宗延黎垂眼点了一炷香,唇边含着几分笑,在那烟雾缭绕之下她闭上眼恭顺的为佛像点了一炷香道:“我所求之路,虽满是杀戮,但……心向之处当是佛光普照之地。” 老和尚望着宗延黎的背影,似乎有些看不明白这一位敌国将军。 旁边的闻年虽然不知道宗延黎为什么要上一炷香,不过他还是顺从的跟着将军一起上了一炷香,甚至心中什么都没想。 没什么所求的,他只想保持着当下就足够了。 宗延黎迈步走出殿外,看着那逐渐放晴的天空,略微眯了眯眼说道:“大师此地甚是清幽,想来会有香火鼎盛的那一日。” 宗延黎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就带着闻年走了。 那老和尚领着小和尚双手合十在寺门口恭送二人,小和尚仰头询问道:“师父,他们是坏人吗?” “不是。”老和尚摸了摸小和尚的脑袋,笑着说道:“芸芸众生,人有百态,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前来上香的香客罢了。” “哦……”小和尚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 宗延黎重新上马,就这么带着闻年又慢悠悠的回去了,待回去之后她就彻底投入了各种军务之中,甚至抓紧了训练的脚步,詹皓月前来询问闻年,将军去寺中都做什么了。 闻年很随意的说了一句,上了一炷香。 “就没了?”正要提笔写字的詹皓月愣住了。 “嗯。”闻年点头。 “……” 詹皓月有些绷不住了,硬是扯着闻年询问了各种具体的事情,一定要闻年说出宗延黎说出过的每一句话。 闻年被他弄的有些烦了:“先生为何不自己跟着去?” 再说了,你写的不是自己的游记吗? 为什么一天到晚盯着将军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啊! 这句话恐怕其他人也很想说…… 雨季完全过去了之后,就迎来了夏日。 他们终于脱去了厚重的棉衣,冬日里的冻疮伤口也在痊愈,外面绿叶增多了,蒙奇等人又闲不住没事就开始出去猎获野味,偶尔还会带回来一些野果子什么的。 宗延黎也算是有口福了,下边这帮兄弟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孝敬她。 蒙奇几人已经把闻年那狩猎的本事学了个十成十,今日宗延黎正拉着闻年对练的时候,就瞧见蒙奇带着一队人回来,人人手里都拎着猎物,看起来意气风发的。 第244章 谋一国生死 宗延黎握着长刀回身望去,因着对练下来额头上有着一层薄汗。 闻年收枪站定,也跟着宗延黎的目光望去,瞧见了蒙奇身后跟着的石敢当,身上扛着一只山羊,龇着个大牙笑的如此开怀,那些个身后的兵卒手里也没少拎着东西。 “将军!”蒙奇急吼吼的跑上前来,他这一出去就是两天一夜的,可真是没少折腾出东西来。 “我遇上敌军运粮的车马了!”蒙奇都没来得及来炫耀自己猎获的猎物,就紧张兮兮的凑到了宗延黎面前道。 “什么?”宗延黎脸色微变,当即放下了手中长刀看向蒙奇道:“入帐来说。” 宗延黎对着闻年看了一眼,示意他也过来, 随后几人一同进入了帐中,蒙奇完全不客气到了帐内一边给自己倒水一边说道:“原本我是打算晚些再回来,但是瞧见了那敌军运粮的路,立马就回来了。” 蒙奇走去了地图边,仔细看着地图说道:“此处因为山洪问题猎物非常稀少,我带着人绕过了这一片原野去了这一片山中。 “得见那敌军运粮的车队大致是在这个位置……”蒙奇手指圈了个地方,靠近的是干顶山方向。 宗延黎垂眼看去,看着地图略微皱眉道:“敌军退至康洲郡,从这条路运粮过去未免有些太偏远了吧?” 宗延黎思索片刻询问道:“那运粮的人马有多少?” 蒙奇想了想道:“不多,且乔装打扮的像是押镖的,但是我看那些人佩刀都是齐国兵马所用的。” 别看蒙奇像个大老粗似的,但是在战场上既为将领,多少有些本事,他低声说道:“我跟了一段路,那车轮印子很明显,就是运送粮草的队伍,而且这些人警惕性很高,我昨夜原本想去探探虚实。” “还未靠近就差点被发现了。”幸好他溜得快,并未打草惊蛇。 “你说他们做护镖打扮?”宗延黎略微点了点头,而后询问道:“以这等办法遮掩运粮,是果真为粮车,还是诱饵?” 按照当下情况来看,敌军确实是需要补足粮草。 闵文山行事谨慎,若以如此办法来运粮确实可行,若不是蒙奇误打误撞出去狩猎跑得远,她真是未必能知晓有这么一支运粮的队伍。 宗延黎沉下心细细询问了蒙奇具体人数,然后当天夜里也让白修筠带着人去近一步确认这一支队伍所在的位置,准备开始新一轮的部署,若当真是粮车,那可真是发达了! 白修筠回来之后告知宗延黎确实是粮车,宗延黎当下万分心动,唤了各营将军们前来商议对策。 “为避免此行是敌军调虎离山之计,我打算做两手准备。”宗延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略微沉下眼说道:“龙将军留守坡阜关,我自带着人去截粮。” “将军,万一这并非调虎离山,而是诱敌而出呢?”裴良适时开口说道:“将军请看此处地形,山谷之势分明是设伏的好地方。” “若将军如此贸然前去,唯恐陷入敌军陷阱之中,定要谨慎啊!”裴良指了指那舆图之中干顶山方向道。 宗延黎想了想,觉得裴良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当下不得不推翻原本的准备,再度重新部署。 这一番商议竟是到了后半夜方才完全定下,龙飞光依旧担任留守坡阜关之责,为迷惑敌军宗延黎让都哲将军中所有的战马全部征用,营造出声势浩大行军模样。 自坡阜关离开之后,朝着康洲郡而去,作势要与闵文山对阵。 而那边宗延黎则是调动主力兵马,带着匡行权和蒙奇等人行截粮之战。 为避免需要求援之路,宗延黎又让白修筠带着鬼营众部跟随她一同出关,但是并不参与截粮,而是在中段位置按兵不动,若是坡阜关内起狼烟,说明敌军果真用的调虎离山之计,那么白修筠直接带领鬼营众部回援坡阜关。 若是得见她火箭为信,说明她截粮遇到伏杀需要来援。 处于中部位置的白修筠等同于一个机动部队,左右回援的速度都是最快的。 宗延黎将自己的部署细细推敲之后,进一步的确定更仔细的人员安排,最后得到了帐下将军们一致的认同之后,次日便各自领兵出发了。 “将军看,那就是粮车。”蒙奇跟随在宗延黎身边,此时的他们已经摸到了运粮车马的后方,蹲在灌木丛之中,隐隐绰绰的看着那运粮的车队正在往前走去。 “这粮车数量真是不少。”宗延黎扬了扬眉,按住腰侧长刀,观察了一下车队的防御之后低声说道:“去,准备动手。” “是。”蒙奇低声应下,悄无声息的退后离开了。 在宗延黎准备截粮下手的时候,另一边闵文山自是收到了斥候来探的消息,说是宗延黎的兵马出动,已是朝着康洲郡而来了,听着那马蹄声震天响,人数绝对不少。 闵文山听之大喜过望,蹭的一下站了起来说道:“果真?”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闵文山哈哈大笑着说道:“如此说来,坡阜关之中防守必定薄弱,正是夺回的最好时机!” “来人!”闵文山转头呼喊道。 莺鹂手中端着点心,正入帐来就听到了闵文山这番吩咐,略有些忍不住皱了皱眉,口中似有话语要说,但是想了想忍住了,低垂着头迈着小步走上前,将托盘之中的点心放在了桌案上。 闵文山看都没看莺鹂一眼,转头认真看着舆图,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眯眼说道:“宗延黎,我就不信你能不为粮草所动。” “既分了兵力前来攻城,定也分了兵力前去截粮。”闵文山呵呵一笑说道:“如此算来,你那坡阜关内还有多少兵马呢?” “哈哈哈!莺鹂你这计策甚好!”闵文山回头见到了莺鹂,眉开眼笑说道:“杂粮之中掺着砂石的粮草,不知宗延黎费尽心思截获,发现端倪会是什么表情?” 莺鹂垂下眼,姿态恭顺道:“是大人教导有方。” 闵文山端看着莺鹂笑道:“你是怎么想到,要用那般掩人耳目的方式诱敌而出?” 莺鹂垂着眼低声说道:“
相关推荐:
我在末世养男宠
失身酒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流萤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火影之最强白眼
挚爱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我有亿万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