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糙汉录:我们嫩着呐 > 第45章

第45章

再发力直接就把他的手按在了桌面上。 “大将军威武!!!”众人大声叫好,许是这气氛热烈,龙飞光也有些手痒了,上前一步道:“让我试试!” “来!”宗延黎眸中毫无惧色,笑着抬了抬下巴笑道。 众人让开些距离,蒙奇退后站定,看着龙飞光上前与宗延黎掰手腕,要知道这龙飞光当初与宗延黎交战,可是打了三四天呢! 至今为止,也就只有龙飞光能与宗延黎一战。 蒙奇对龙飞光还是很看好的,当下目不转睛的盯着。 果真发现宗延黎在与龙飞光掰手腕的时候更为旗鼓相当,二人都在发力,那立在桌上的手一会儿偏这边,一会儿偏那边,看的周遭众人激动万分,一个个喊的声嘶力竭,简直比自己掰手腕还激动啊! “大哥!大哥用力啊!”晏英山和祝金几个小的急的抓耳挠腮的。 “将军别泄气,一鼓作气——!”那宁池和向安站在另外一边,同样是声嘶力竭的叫喊着。 宗延黎和龙飞光二人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愣是谁也不肯撒手。 最后僵持了良久,是龙飞光先泄气,宗延黎虽是取胜了却也知道,龙飞光这是为了她的颜面,二人此番当算作是平手。 宗延黎甩了甩酸胀的手腕说道:“你我打平了。” 龙飞光没想到宗延黎居然会主动说出来,一时有些惊讶,便听宗延黎道:“我说话算话,下次出战容你帐下兵将打头阵。” “耶!”晏英山和祝金二人骤然欢呼了起来。 “末将领命。”龙飞光当即应下,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笑来。 “你家将军真是不俗。”裴良与公孙璞并肩站着,观此一幕裴良很是赞叹对着公孙璞道。 “裴将军过誉了。”公孙璞哈哈一笑,眉眼之中尽是骄傲,嘴上却还是谦逊的。 不过从今日这掰手腕的情况也能看出,龙飞光真的很强,这也让公孙璞想到了自家大哥当初与宗延黎第一次交手对阵,这件事困在公孙璞心间许久了。 公孙璞转首看向裴良道:“裴将军跟随大将军多年,想必对大将军亦是有所了解。” 公孙璞顿了顿扬眉询问道:“裴将军可知大将军用枪术制敌之时,为何武道之意全然不同?” 裴良愣了一下,也想到了当初的事情,他以为公孙璞是在意自己大哥败在宗延黎的枪下,顿时有些无奈笑道:“大将军不常用枪,那一次对阵龙将军也是苦思破敌之策无果,才用了枪。” “如此说来,裴将军也不知大将军枪术如何?”公孙璞愈发觉得让人深思了。 “公孙先生若是对此事好奇,大可直接去问大将军。”裴良笑着说道:“这酒喝的我头晕,暂且去歇下了。” 公孙璞笑着点了点头,拜别了裴良之后,想着他的话语,觉得也有道理。 自这段时间与宗延黎相处看来,她绝对算得上是脾气好的,既是心中有惑,自当解惑。 公孙璞看着宗延黎重新坐回去,而因为这掰手腕的势头起来,那帐下其他将领们也凑起了热闹,匡行权与蒙奇多年未见,二人招呼着掰起了手腕,众人都在看热闹。 公孙璞走去了宗延黎桌案边,为其添上酒水道:“大将军真是有一身好力气啊!” 宗延黎笑了笑,端看着公孙璞道:“先生有事?” “璞甚是惭愧,竟是表现的如此明显?”公孙璞紧跟着笑了笑道。 第110章 为了他誓死追随的将军 宗延黎笑了笑,放下手中酒碗端坐好道:“先生且问便是。” 公孙璞对着宗延黎抬手拜了拜才说道:“璞心中有疑虑,思量许久,不知可否请大将军解答一二?” 公孙璞说起当初宗延黎与龙飞光对阵之事,面上带笑说道:“今日观之,将军与大哥力量相较不分伯仲,然,当初斗阵三日未分胜负,最后大哥却败在将军长枪之下。” “至今为止,璞想起当日将军与大哥那一战亦是心中胆寒。”公孙璞脸色有些细微的变化,很显然他说的是实话。 “璞以为,将军当初对大哥心存招揽,或是惜才所致方有几分留手。”公孙璞很是正色说道:“若将军与大哥乃生死仇敌,当日大哥必定亡于将军枪下……” 公孙璞说到这里,又是对着宗延黎万分感激似的拜道:“璞甚是感念将军此恩,而今入将军帐下思量此事却觉得分外奇怪。” 公孙璞说着手指了指宗延黎腰间那漆黑的狼阙长刀说道:“将军分明惯用长刀,且万分爱惜宝刀,这接连几场战事之下将军皆以刀为主武,为何那日却会用长枪呢?” “将军所用长枪之势,去而无畏,分明是向死之武意。” “璞斗胆询问缘由,其一是心中有惑不得解,其二是如今将军是璞所效忠之主将,若主将求死,璞当认真思量辅佐将军之路,是否为正道呢?” “将军可愿为璞解惑否?” 公孙璞恭恭敬敬对着宗延黎拜道,他这番真心实意的直言之语让宗延黎心中万分复杂。 若是公孙璞明明察觉有异却不直言,宗延黎当是要随时注意白鹰军是不是要跑路了…… 宗延黎微微垂头一笑,那眸中神色似是早料到公孙璞会有此一问,她眸中神色清正而坦然:“先生观察细微,所思良多,有此一问我丝毫不觉意外。” “枪术之下却为向死之道,先生可知此等武道从何而来?”宗延黎顿了顿看向他道。 “亲族皆亡,兄弟皆死。”宗延黎一字一顿说道:“孤立无援之际悟出此道,生死攸关之际立下武意。” “先生,我的身后再无旁人的那一日,便是我重拾长枪之时。” “刀之所向为庇护苍生,枪立阵前便主杀伐!” “向死而生,便是我的第二武道。” 公孙璞听宗延黎这番话语只觉得心神俱震,他设想过许多,甚至想着若是宗延黎言语不定做隐瞒,他也不会去多问计较,他想做的只是问出自己想问的。 他跟随宗延黎尚且短暂,怎能要求主帅事事迁就于他? 谋臣所追求的便是主君全心全意的信任,可此等信任谈何容易啊…… 公孙璞做了许多的准备,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宗延黎会如此毫无保留对他言及自己武道所出,而随着宗延黎这等话语,似乎更大的谜团也随之诞生了。 “将军……”公孙璞自觉后面的话不该问出,眼前的宗延黎尚且如此年轻,绝非是他口中所言亲族皆亡,兄弟皆死的宗延黎,他的武道从何而来? 追溯宗延黎生平之事,无一例外皆是所向披靡的取胜之路,又何曾有孤立无援,生死攸关之时? 公孙璞张了张口有些哑然,便听宗延黎继续道:“先生可信入梦之说?” 公孙璞抿唇皱眉:“黄粱一梦所示皆为功成名就,封王拜将之言,将军此等梦境……” 宗延黎哈哈哈一笑盯着公孙璞道:“先生又怎知,黄粱梦中的我,未曾封王拜将呢?” 公孙璞骤然愣在原地,看着宗延黎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垂眸看着他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我追寻之路势必如此,先生可觉望而却步?” 宗延黎没有等公孙璞的回答,便是抬手扶额转身离去了,公孙璞躬身相送,目视着宗延黎那走远的身影,明明心中疑惑得解,但是他一点不觉得轻松,反而愈发沉重了。 “公孙先生可得到解答了?”在公孙璞发呆之际,侧边听了许久的裴良走了出来,其实他早就在侧了,宗延黎显然也发现了,但是并未点破。 “裴将军。”公孙璞回过神来,对着裴良微微俯身。 “将军所言裴将军也听到了?”公孙璞略有几分苦笑说道。 裴良点了点头,相较于公孙璞的震撼复杂心情,裴良却是神态良好,或许他早已经不在乎宗延黎所行何种道路,他心如磐石坚定不移誓死追随将军。 或许他终有一日会成为将军口中那‘兄弟皆死’其中一员,他不觉得恐慌畏惧,而觉得万般骄傲! 英勇赴死,为家国,为天下,为了他誓死追随的将军。 值得! 裴良扬唇笑着,那眸中神色何等璀璨夺目,看向公孙璞说道:“天下史书,当有吾名,不负此生足矣。” 公孙璞似是读懂了裴良之意,当下更为震颤,深深对着裴良拜道:“璞,敬裴将军。” 裴良哈哈笑着离去了,公孙璞立在原地良久,转身观营地之中那众多将士,他忽然有些明白了为何宗延黎会有诸多将领追随而来,那种复杂又激荡的心情许久难以平复。 或许以前的公孙璞心中所想,只是求一位贤名骁勇的主将追随,以礼相待相护成就。 可今时今日他突然有些动摇,或许是被裴良等部将感染,或许是被宗延黎话语所激化,公孙璞突然想若他亦走上与裴良同样的道路,当是何等局面? 朝阳初升之际。 宗延黎已至校场练武,哪怕是至主帅之位,宗延黎也不曾有半分轻怠,那迎着朝阳挥刀的身影几乎印入了每一位巡逻兵卒的眼中,他们握紧手中刀刃,无一例外满眼皆是对宗延黎的钦佩敬仰! 有这样的主帅,帐下兵卒岂有无能懒散之徒? 宗延黎练了多久,闻年就陪了多久,他亦不曾去打扰,与之同频练武至大汗淋漓方才收枪站定。 “将军,秦家书信。”日头高升营内兵卒出帐练武之际,高飞林拿着一封书信匆匆而来。 第111章 调虎离山,分而食之 宗延黎擦去面上汗水,重新戴上盔甲覆面,这才接过了高飞林递来的书信。 她不过看了两眼就道:“叫宁池过来。” 宁池匆匆过来的时候额头上还冒着细汗,看着像是刚刚从校场下来的,对着宗延黎躬身拜道:“见过将军!” 宗延黎将桌上的信件递过去道:“秦家送来的信,你母亲病重多日,你竟丝毫不知?” “母亲病了!?”宁池脸色一惊,连忙上前接过了书信迅速看了起来。 “即刻收拾行囊归家去。”宗延黎拧眉对着宁池说道。 宁池攥紧了手中书信脸上神色万分复杂,父亲也好舅舅也罢给他送来了许多书信,大多都是催促他归家的,起初宁池还会看一看,后来见每次送来的书信都大同小异他就不看了。 后面那些书信更是根本懒得拆开,万万没想到母亲竟是病重多日了。 宁池心绪不宁,此处战事刚起正是他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可偏偏他不能不顾家中母亲,最后只得咬牙对着宗延黎拜道:“将军且容我归家几日,待母亲无碍,属下再回来追随将军!” “安心回去便是。”宗延黎走上前将宁池扶起,端看着如今面容大改的宁池,神色略有几分复杂。 或许宁池这一去便再难有归来之日,再想重聚不知要到何时。 宗延黎抬手拍了拍宁池的肩膀拧眉说道:“京中如今并不安定,你行事万万当心。” 宁池虽不知宗延黎为何有这般嘱咐,口中却是很懂事点头应着:“是,属下定当谨记!” 宁池未做太多的停留,当天就简单收拾行囊匆匆离营返京了。 向安为此难过了好一阵,却也没难过多久,因为宗延黎再一次对晋军发动了攻势,然而可惜的是,在晋军骑兵阵之下我军始终难以破阵突进,即便是白修筠的鬼营都难以破阵。 宗延黎与裴良还有公孙璞三人时常为了破阵而烦扰,尝试了许多军阵最后都不得其解。 “真是可惜,若得庆国攻城战车,何需这般困苦。”宗延黎微微叹息,各国皆有所长,庆国得工匠图纸造出攻城战车,晋国得名士指点练就骑兵军阵。 “若是强冲入阵,我军死伤必定惨重。”宗延黎双手撑着桌案,拧眉盯着眼前舆图苦思良策。 “罢了。”眼见苦思无果,宗延黎干脆站直身来道:“向安,你随我去营外走走。” “是!”向安立马应道。 宗延黎带着向安驾马出营,与其死盯着舆图,倒不如亲自走一走看一看四处地势,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解法。 如今宗延黎已没有什么武术可教给他的,其在军中诸多将领之中已有一战之力,但是若想走的更加长远,空有一身武艺却是不行,宗延黎现在要教给他的,便是为将之才。 这等东西全看自身悟性,不似武功即便是天赋一般的,肯下功夫苦练多少能有几分成就。 “那边就是晋军所在。”宗延黎领着向安行至高坡之上,远远能得见那晋军帐中升起的炊烟,她轻抬下颚道:“我军与晋军对阵多日,你可看出了什么端倪?” 向安有些紧张低头,深吸一口气道:“晋国强在骑兵军阵,若破骑兵阵,晋国当不堪一击。” 向安思索着开口:“学生以为,破阵破阵,并非定要行‘冲’之一字。” 宗延黎闻言眉梢扬起,转过身看向他道:“你且说来。” “学生愚笨,不懂军阵所用,却听老师之言常读兵书,虽有些囫囵吞枣,但是也记得书中内容。”向安得到宗延黎的肯定之后,便大着胆子往下说道:“军阵可破之法,冲破,围困,以矛攻其弱点等诸多法门。” “但是学生以为,这些方法都不适用晋国骑兵。” “以骑兵阵比作猛虎,触怒猛兽不若调虎离山,分而食之。” 向安颇为坚定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那一句‘调虎离山’说出,宗延黎眸色霎时亮起,她眸色定定看着眼前的向安,心下忽而有些感叹又复杂,她从未教导过任何学生。 而今,突然有些明白,亲眼看着当初自己教导的那尚且稚嫩的孩子成长,是怎样的感受。 向安有些不太确定自己说的对不对,见宗延黎未作表示,当下有些懊恼低下头躬身拜道:“学生愚见,若有不妥请老师指点。” “你既做出这等剖析,想必心中思量许久。”宗延黎轻抬下颚看着他道:“既是百思之后得解,不该问自己对不对,该问的是自己应该如何行此计策。” “为将者不可犹疑不定,一计所出,胜固然极好,便是败了也非你之错。” “向安,这调虎离山之计,若依你所行,你可有信心取胜?”宗延黎扬唇一笑,神色万分肃然盯着向安道。 向安心脏忽而有些狂跳,手心都像是有些黏腻的汗水,这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真正的两军对阵,他大胆论策,不想老师听之非但没有驳斥他,反而要让他以此计对阵敌军。 而宗延黎根本没有直言告诉他是对还是错,那呼啸而来的紧张胆颤让向安有些不敢说话。 宗延黎也不催促,给足了他反应的时间,向安有些艰难开口说道:“学生并无对阵之能,请老师恕罪!” 宗延黎神色未变看着那单膝跪下,万分愧疚的向安,只平静的伸手扶着他肩膀让他起来,而后说道:“是我逼之过甚了,你尚且年幼,不急于一时。” “走吧,回营。”虽然宗延黎什么都没说,但是向安却觉得老师一定是对自己失望了。 他有些懊恼又惭愧,耷拉着脑袋跟在宗延黎的身后回营去了。 帐内裴良和公孙璞二人还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军阵,见宗延黎回来,裴良挑眉道:“将军怎出去了一趟,反倒更是情绪不高的样子?” 宗延黎端坐帐中摆手未语,裴良和公孙璞二人面面相觑,皆是意外,鲜少见大将军这副模样啊! “你二人可有学生?”宗延黎喝完了一杯茶之后才看着裴良和公孙璞询问道。 第112章 师生二人 “真是惭愧。”公孙璞有些不好意思说道:“璞随着大哥四处游走,并无定居之所,故而并未有授业的机会。” “我亦是如此。”裴良也是低下头来,他甚至从未动过传道授业的念头。 宗延黎有些无奈,抬手扶额不作言语了。 公孙璞和裴良二人对视了一眼,约莫是猜出了宗延黎为何事所困,公孙璞上前一步笑道:“将军无需这般苦恼,您的学生悟性已是极佳,而今有这般进步,将军该是欢欣才是。” “说的是。”裴良紧跟着开口说道:“我所见,便有五十岁都未进寸步的。” “那可真是大有人在,向安得将军为老师教导,日后引领其走上正途,必定是雄霸一方的将才。”公孙璞满口夸赞说道。 “是也。”裴良哈哈笑着点头道:“如今向安年纪还小呢。”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将宗延黎说的有些哭笑不得,倒像是显得她多苛刻似的。 宗延黎抬手打住了两人继续劝慰的话语,略微坐直身躯道:“你们可知刚刚向安对我提及了何等良策?” 宗延黎将刚刚她问向安的话语重复而来,然后笑着说道:“调虎离山,这等妙计出自我学生之口我自是欢喜,然,我欲要叫他行布局之事,向安却是怯而不敢啊。” “将军就是为了这事苦恼的?”裴良听之简直有些匪夷所思。 “哈哈哈!将军啊!”公孙璞更是大笑出声。 “我的好将军啊!”裴良万分赞叹说道:“这天底下可不是人人都如您这般,不过二十有一便居主帅之位,便是您的父亲所成也并未达到您这般吧?” “向安如今无官无职,无任何领兵之事,未立寸功您便要他跨过高山激流站在与您相同的高度。” “这已经不是期盼了,这叫强人所难。” 公孙璞一番话语说来,可谓是对宗延黎有批判之意。 公孙璞对着宗延黎拜了拜说道:“将军,您虽有着无与伦比的领军之能,识人善用更是坐拥无数猛将追随。” “但是这教学生与教孩子可不是领军,里头学问大着呢!” “将军万不可混为一谈,否则子不成子,父不成父,便是学生也会疏远了您去。” 宗延黎还真是愣住了,两世为人她都未曾收过学生亦或者是教育过‘孩子’并未想过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今日被公孙璞提醒忍不住开始反思自己。 公孙璞和裴良二人也未曾多说,只提醒一句就足够了。 至于向安提出的调虎离山之策还有许多顾虑,如何才能将这只‘猛虎’调离呢? 公孙璞和裴良告退之后,打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而宗延黎在经过良久的思索之后,让高飞林将向安叫来了帐中。 向安满怀忐忑之心,站在帐外深吸一口气方才掀开营帘入内,才踏入帐中便见到了那背对着自己站着的宗延黎,帐中明亮的灯烛下,将她的影子拉大了许多。 在这一瞬间,似乎无形的压力都堆积在了向安的头顶。 他心绪紧张走上前俯身拜道:“学生向安,见过先生。” “坐。”宗延黎转过身来,抬手示意向安桌前入座。 “学生站着就行。”向安不敢入座,垂首躬身一副聆听先生训诫的模样。 宗延黎看着向安这副姿态,略有些自责低声说道:“今日我对你的态度略有严苛,唤你前来是想与你细说,我并非有责怪之意,如今你尚未立足军中,无权无职我要你行策领军确实做得不对。” 宗延黎眸色认真看着向安说道:“你能勘破两军对阵之弱点,说出调虎离山之策已是极为优秀。” “向安,作为你的先生我很自豪,短短几年你便又如此成长。”宗延黎很是赞叹看着向安说道。 “老师……”向安有些震惊的抬起头来,他怎么也没想到,宗延黎如此郑重其事的将他叫来此处,竟是…… “你切勿为此而愧疚,或是自我怀疑。”宗延黎语调平静继续说道:“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此成长,你已是比许多人优秀,作为我的学生,我亦是为你而骄傲。” “向安,希望终有一日你能主动请令为将,这战局之上当有你之名。” 向安神色肃然拜道:“学生定不会辜负老师所期望!” 宗延黎笑了笑,再度招手让他入座,继而详细问起他为何会想到调虎离山之策,再行推心置腹表述自己对他这般见解甚是满意。 师生二人交谈甚是愉快,向安走出帐之后,心中那点儿枷锁俨然已经尽数消散了,只余下了满腔的激荡之情,恨不能早日坐上领军之将,眼中亮色万分欣喜。 原来他此番所言计策真的是良策,还得了老师如此赞许,向安如何能不开怀呢? 宗延黎没有端着她那身为师长的尊严,反而如此大方将向安叫来推心置腹的论诉,要知道宗延黎不仅是向安的先生,更是军中主帅,多少人因为那点儿‘威严’端着架子不肯低头半分。 为师也好,为父也好,那等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公孙璞在听说了宗延黎与向安师生夜话多时,便知宗延黎是听进去了自己的劝说,一时之间又是万分赞叹。 “三哥又在摆军阵?”萧天和端着药汤入内的时候,看公孙璞俨然一夜未眠的样子,忍不住皱眉说道:“三哥你这身体刚好一些,又如此操劳,那宗延黎便叫你这般上心吗?” “哈哈……”公孙璞揉了揉眉心说道:“四弟说的什么话,我这不是为了大将军,是为了我自己。” “别管是为了谁,都不能糟蹋自己身子。”萧天和将手中药汤重重放在公孙璞跟前道:“大哥与我们费了多少心力才将你的旧疾养好。” “若再复发,神仙难救。”萧天和面色万分严肃,公孙璞所思最费心神,偏偏他那旧疾就是心神碎裂,如何能不担心呢? 公孙璞老老实实的喝药,看着萧天和说道:“好了好了,我注意着呢。” 第113章 粮草转道,灶减半数 婺军之中在商量着破敌之策,晋军亦是半点不敢懈怠。 在与宗延黎几次交手,即便是邬建犴这等沙场老将都未能从宗

相关推荐: 岁岁忘忧(完结)   带着儿子嫁豪门   我有亿万天赋   碧荷衍生文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萌物(高干)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小寡妇的第二春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