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陛下!” 百姓们这才知道,眼前救了两个孩子,揭穿马半仙把戏的竟然就是大夏的天,他们的皇帝陛下。 那边抱着个孩子,仙子一样的美丽女子就是他们的皇后娘娘,还有小殿下。娘娘先前还帮着一起救人来着。 反应过来的百姓们,立即跪到一片,山呼万岁。景衍让他们都起来,利落果断的判了魏林和马半仙“水刑”。 不用沧海他们出手,村民们便一拥而上,把这两个人用麻绳绑结实了。 用船划到河中间,一脚踹进了河里,看着他们在河水中连挣扎都不能,很快便沉了下去。总算出了口郁气。 为了骗钱,愚弄乡邻,害死了那么多个孩子,这两个人渣毒瘤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事情解决,早已过了午时。先前说话的老者大着胆子,邀请景衍去他们村子吃个便饭。 景衍看了看村民们紧张又期待的眼神,遂点头答应了。 第235章 花朝节 一面让无名带两个人去原来钓鱼的地方,把鱼儿也给拿上。也省得村民们再破费去买肉了。 水缸里原本就有四五尾大肥鱼,收杆子的时候,剩下的每根杆子上又钩了一条。 还有三根杆子不见了,看痕迹应是没插稳,让鱼给拖到水里去了。 跟去拿鱼的村民都夸他们好本事,钓的鱼条条都这么大。无名收了那装蚯蚓的小罐子,但笑不语。 老者所在的村子名叫“余家庄”。庄子里人大多姓余。 余老汉家有个大院子,有三十亩地,家中人丁兴旺,子孙贤孝,日子过得很是不错,算得上是村中的富户。 他家的儿子媳妇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平时连县令都没见过一回。 没想到,他爹只是去祭个河神而已,竟然把大夏的“真神”给请到家里来了。 一时间紧张到手脚都不知往哪放。 好在无论是景衍还是蒋禹清都没什么架子,同他们说话的时候都十分随意。这让他们紧张心情稍稍放松了些。 听说他们因为处理马半仙的事情,都还没有吃饭,赶忙下去做饭去了。 寻常庄户家,肉和鸡蛋都算得上的精贵物。 村长和村民们,怕余老汉家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怠慢了陛下,纷纷跑回去,把家里压箱底的好东西都送来了。 什么腌鱼、腊鸭子,腊肉,鸡蛋鸭蛋等,堆了满桌子。 无名看见后,对乡民们说,陛下和娘娘都不是奢靡的人,炒两个家常菜,能吃饱就成。其余的都让大家拿回去。 大家一看,陛下身边的侍卫大人都这么说了,只好将东西拿了回去。 最后端上桌的是五个菜。 一个葱炒鸡蛋,一个红烧鱼块,一个干豆角炒腊肉,一个鸡块,外加一个豆腐汤。 外加一篮子刚出锅的大白馒头。最难得的是,竟然还有一小碗蛋羹,想来是专门给奕奕做的。 庄户人家实在,待客用的都是大海碗,份量足足的。景衍请余老汉和余家庄的村长跟他们坐了一桌。 余老汉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让他们别见怪。景衍道这些东西已经很好了,若是每个百姓家里有这样的生活条件,那才是他这个皇帝最大的成就。 在这里,他没有一点架子。边吃边同村民们聊天。 问他们家里有多少田地,都种了什么作物,家里养得有什么牲口,又问了官府对下面的政令,税赋等。 村民们见皇帝陛下如此平易近人,便也放开了性子,景衍问什么就说什么。 甚至还会主动跟景衍说起一些种田的事情,难得是陛下竟然也对种地之事知之甚详。 景衍笑着说起宫里的趣事:“皇庄的庄子上也种了不少的粮食。 宫中的御花园,如今很少花草了,全都被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刨了,拿来种地了。” 大家一听立即起了兴趣问他:“敢问陛下,太上皇和太上皇后都种了些什么呀?” “很多。土豆、红薯、玉米、西瓜,还有辣椒茄子什么的都有。 如今宫中都少有采买蔬菜了。吃不完,太上皇还会拿去赏给大臣们。” 大家立即笑了,余老汉说:“听着跟我们庄户百姓差不多哩!” 景衍说:“是差不多,都是种地的。” “哈哈哈哈。”一番话立即将距离拉近了。 大家顿时觉得当今一家可真是好啊,知百姓疾苦。大夏有这样皇帝在,将来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他们老百姓有福了。 蒋禹清这边也开了一桌,邀请了余家的女眷们一同上桌吃饭。她夸余家大嫂的手艺好,饭做的好吃。 夸得余家大嫂心花怒放,说:“还是娘娘有眼光。 家里的那些臭男人都嫌我煮的不好吃,打今儿起,我看谁还敢嫌弃!”于是一桌子人都笑了起来。 因为装蛋羹的瓷碗太烫,她就拿了奕奕专用的小碗给他拌了米饭,让他自己吃。 余家的女人们看到奕奕自己吃的这样好,很是惊讶。 尤其是余家的三儿媳,她的小儿子也跟小殿下的差不多大,如今还在吃奶呢。 她们都知道,娘娘是名满天下的小神医。 余是纷纷请教蒋禹清都是怎样养孩子的。蒋禹清也不吝啬,把自己觉得有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余家的女人们顿觉受用良多。 吃过饭,略休息了一会,便也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景衍告诉村民们,待县衙查抄完魏家和马半仙家,所得的银两将全部返还给大家。 村民们一直将他们一行送出老远,最后跪地磕别。 从此,这一带就留下了有关帝后的传说。 回到客栈后,景衍便又给京中写了信。 “齐州渚县有神婆,愚百姓,以幼童祭祀河神。 着令全国清查此类事件,凡以活人祭祀者,皆斩立决,不可姑息!” 第三天一早,渡船终于到了。一行顺顺利利的过了河,这便到了吴州府靖河县。 虽只一河之隔,靖河县相较齐州府的渚县却是要富裕的多。 这一点,从官道两边的房子上就能看得出来,而且十分明显。 众人进了靖河县城已经是傍晚了,遂找了最大的一家客栈住下。 下楼吃饭的时候,听到很多人都在说,明天要早起去占个位置什么的。 沧海上前一打听,才知道明天是三月初三,吴地一年一度的花朝节。 蒋禹清一听,立即决定留下来凑这个热闹。 于是专门喊了个小二过来,同他仔细打听了本地花朝节的风俗。 方知明天街上不仅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鲜花,有“花神”乘花车游行。 而且姑娘小伙子们也还能借花传情。 为了凑热闹,蒋禹清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后就迫不及待的抱着儿子拉着丈夫和师父出门了。 此时街上已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了。随处可见的各色花摊,摊上出售的鲜花,芬芳馥郁,万紫千红。 景衍从一个小摊上买了一串鲜花编成的手环给蒋禹清戴在了手腕上,与小荆伪装成的绿手环竟然分外的相得益彰。 他们旁边一对年轻的小夫妻。 妻子亦买了一束尚沾着露水的,类似于铃兰的粉色花朵。 摘下了其中的两朵花儿小心翼翼别在鬓边,然后含羞带怯的问同行的丈夫:“好看吗?” 丈夫笑着说好看,一面给妻子理了理花朵,使它簪的更稳些。 蒋禹清突然想起了一首小词“卖花担上,买的一枝春欲放。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并比看。” 众人一路前行,观花赏景。因为景衍生的太好,一路上有不少年轻姑娘对他暗送秋波,甚至还有大胆上前送花的。 蒋禹清初时还觉得好玩,后来心情便有些不太美妙了。 景衍敏锐的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主动把儿子接过来抱在怀里,另一手牵住她,于是乎终于天下太平了。 蒋禹清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神清气爽。 景衍禁不住莞尔,难得看到粗神经的妻子露出小女儿的一面,可真是太难得了。 辰时初,花车游行的队伍从街道的东边出来了。 花车上美丽动人的“花神”,挽着花蓝不停地的往两边撒着鲜花,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每当有花朵撒下,总会引得游人哄抢。蒋禹清也接了两朵,一朵红色的,一朵蓝色的。 红色的,她直接插在儿子头上的小揪秋上了,十分的坏心眼儿。 小
相关推荐:
宣言(肉)
小公子(H)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魔界受欢之叔诱(H)
角色扮演家(高H)
寡妇门前桃花多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修仙有劫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