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干的!!! 不止是宋讲文,其他看到那个“丑”字的学生,都是发出了尖锐爆鸣。 “早不去晚不去,非得这个时候去打扰先生!” “我要杀了他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你们知道文人看到这种绝世之宝被玷污之后的感受吗! 浑身哆嗦,差点一头栽到了地上。 有人都顾不得男女大防了,转身拉住陆沂舟的袖子,呜呜地哭:“五娘,你常随在先生身边,你知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天杀的,干出此等暴殄天物的事?” 陆沂舟摇摇头。 她刚才走过去看后,也是万分可惜,心痛得一阵抽搐,但就那么巧,那个时间段里她外出义诊去了,根本不知道谁打扰了魏家姊姊。 宋讲文的心凉了一些,他又问了陆沂舟关于陆安离开的方向,追去找到了陆安,询问能否把那几个字描摹走。得到允许后,这才回到宿舍里,郑重其事地将其描摹到珍贵的澄心堂纸上。 ——在他心里,这么珍贵的字,就应该用极其贵重的纸笔去描摹。 而在陆安眼里,只要不是把整篇《兰亭集序》都写出来,那就算不得珍贵。 她现在更重视另外一件事—— “这里就是我那些佃户们住的村庄吗?” 百户人家,已经能组成一个大村子了。 陆安进村子前,她转头叮嘱陆十一郎:“你且看着我怎么做,把它记下来。” 陆宇双唇紧闭,抿成了一道线,重重地点了一下脑袋。 ——他太紧张了,紧张到忘了说话。 陆安没有去请村老把村子里的人召集起来,她只是找了一个多小孩玩闹的地方,给孩子们讲起了故事。 “你们听说过,石头里能蹦出来猴子吗?” 这开场白令得孩子们惊奇地看过来,七嘴八舌地说: “没听说过!” “猴子是在山上的,不在石头里!” “大哥哥你难道见过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 陆安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点了点头:“我不仅见过,我还知道他在那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之中,他还是一只特别好看的猴子,是猴群中的美猴王!” “哇!” 小孩子们迅速围过来,排排坐,听陌生大哥哥给他们讲故事。 第89章 农人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 如今又是农闲时期,大多数人都是吃了睡睡了吃,躺得身体快发霉了。 此时, 有郎君愿意为他们讲故事,别说小孩了,不少大人都围了过来。 还有人禁不住好奇心,问来问去。 “小郎君, 这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傲来国是什么国啊?” “啊呦!猴子也会讲话吗!” “海?海又是什么?” 陆安一个个回答。 “这傲来国啊……是远在大薪海外的一个国家, 是一个小国,离这里……唔……” 陆安想了想,指了个方向,开始瞎编:“这里是东面, 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你们朝着太阳走几千里, 过了海, 就能见到傲来国了。” 大人们轻轻嘶了一声, 小孩子们也发出“哇”的声响。 几千里!好远! 他们之中好多人连十里地都没出过, 有些人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房州城。 几千里,这要把脚走断了吧! 不过,小郎君好厉害啊!居然知道几千里之外的事情!真不愧是读书人! 陆安说:“至于猴子, 普通猴子当然不会讲话。不过, 我们的美猴王会。只是在故事里, 他还在和猴子们生活在一起,所以只会说猴子话。不过, 我知道猴子是怎么说话的。美猴王把猴子说的话, 翻译成人的语言告诉我,我记住了这件事, 所以现在才能在这里告诉你们。” 紧接着,陆安又把“翻译”的意思告诉他们:“有人把你们听不懂的话,用你们能听懂的话告诉你们,这就叫‘翻译’。” 农人和孩子们连连点头。 陆安:“至于大海……大海就是比汉江还大的水,那个水不能喝,因为它特别咸,喝了之后会更口干。海水没有边迹,往往一个人驾船出海,要开船好几个月才能靠岸。” “啊?居然还有不能喝的水?” 农人们听到这个话,震惊之余,又焦急地询问:“那住在海边的人怎么办呦!不会被渴死吗!” 陆安笑道:“河水东流入海,他们会住在河边,也可以打井,井里的水能喝。” 农人们更觉得神奇了。 能喝的河水进了海里面,就变得不能喝了。那海到底是什么可怕的东西哦! 小孩子们不关心海水能不能喝,他们只是拉着陆安,让她继续说那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的故事。 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有趣的故事。 尤其是陆安详细描绘天庭的华丽,有吃不完的米面,有用不完的金银,就连肉也是从龙啊凤啊身上取的,什么龙肝凤髓,比他们过年吃的猪油还香还好吃。 小孩儿们听得口水快流下来了,嚷嚷道:“当神仙真好啊!” “我也想当神仙!” 这时,陆安的声音再次传来:“石猴出世的时候,他的双眼射出了两道金光,那金光从地上穿到天上,穿破云层,晃在玉皇大天尊的眼睛上,闪得玉皇大天尊‘呀’了一声,连忙拿袖子挡了一下,随即,他喊了千里眼顺风耳两个神仙来,让他们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这千里眼和顺风耳啊,是很厉害的两个神仙,你们如果有他们的神通,在家里就能看到田里的禾苗长得好不好,在地上就能听到天上雷公电母的说话声,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下雨。” “哇——” 小孩子们眼光亮亮。 好神奇的法术!如果他们也会就好了! “要是我能看见十里外的云!就能提前把谷子收起来啦!等雨追到田埂时,谷子早被我搂进屋檐下啰!” “看得到货郎的拨浪鼓就好哩!等阿爹卖完麦秸那天,我定要第一个冲去换竹蜻蜓!” “你们傻!要是我们有了顺风耳,我们就知道阿爹阿娘什么时候从田里回来了,到时候他们再也不能说我们偷懒了!” 小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愿景,大人们都在笑。 陆安又接着说:“然后啊,这千里眼顺风耳就看到了花果山上的石猴,他们一眼就看出来这石猴是集天地灵气所生的神物,赶忙回去禀告玉皇大天尊,玉皇大天尊听到这事,也是吃了一惊,忙问各仙家可知这神石来历,为何会跳出一只石猴来。” 大人小孩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了,目光灼灼看着陆安。 他们期待着听到一些更震撼,更刺激,更能让他们精神愉悦的情节——俗称,爽到了。 陆安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紧接着就是太上老君站出来,各种夸那块石头,什么天地孕育而成,什么上有九窍八孔,夸得众仙惊叹,夸得听故事的凡人心神荡漾。 最后,玉皇大天尊问了一句话:“那此等神石,平日里该如何辨别呢?” 太上老君就说:“正所谓天地若鸡子,而神石也是随着天地而生,自然与天地相同。” “若想知道哪一个鸡子能孵出小鸡,便要等到正午日光最亮时,将鸡子举起来,放在日光底下看,若是能看到鸡子中有明显黑点,那这一枚鸡子就能孵出小鸡,若鸡子通体透亮,那便不能孵出小鸡,直接拿去吃就可以了。” “神石也相同,它吸收日精孕育自身,若在正午时,能看到石中有胎,那便是神石,若通体透亮,便只是普通石头而已。”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大人们也是万分惊叹。 没想到神石竟然是这么辨认的! 居然还有吸收日精孕育自身这种说法! 那他们多晒晒太阳,也能引起天上神仙的注意吗? 还有那个辨认鸡子能不能孵出小鸡的做法,是真的吗? 神妙,奇特,非凡,光怪陆离的故事在他们面前展开。 他们过往几十年的生命里,从来没有听过这么有趣的故事。 村子里口耳相传的传说更多的是带着教育性质,过年时村老唱的那些祭词他们听得云里雾里,城里那些说书的,他们倒是听得懂了,也没什么教育性质,但他们哪有时间和钱去听别人说书呢? 这小郎君说的故事太有趣了,他们都不忍心离开这里去做别的事情,眼睛睁得大大的,里面满满的期待。 陆安继续往下说,说了石猴出世,说了水帘洞,说了出海寻仙。 说得听故事的人心头火热,随着石猴喜而喜,随着石猴悲而悲,随着石猴的见闻,自己好似也有了见闻。 这就是陆安要选《西游记》来当故事的原因。 《三国演义》的故事太深奥,《红楼梦》又太文雅,《水浒传》是反书,细细想来,唯有《西游记》最合适,又有趣又跌宕起伏,还是唯一一则让她就算不记得原书措辞,也能凭借印象说个七七八八的故事。 ——并且,特别方便她魔改。 陆安打算养成这些佃户听故事的习惯,以后她推广什么东西,就能借故事的名义去推广了。 ——比如辨认鸡子能否孵化的本事。 而且,不止是鸡子,不止是她的佃户们。 如果天下百姓都来听她的故事,那她的变法如何能不成功? 只有她一人来讲故事不行,以后她的门生,她的下属,她的同党,都要会讲故事。而天下百姓得知那是陆安的故事,也必然愿意听。 陆安神色不动,只是看了一眼陆十一郎,确认对方在认真记录她的行为,这才继续慢悠悠地往下讲。 * 穿越者身为后世之人,或许有些地方比不过当代佼佼者,但唯有一样,是这个时代的人无论如何都比不过的—— 她的眼界。 陆安深切知道舆论的重要性。 而这个时代的人,他们只是隐隐约约摸到了苗头,比如传童谣,比如造势,但都是特定需求下的产物,要论成体系的口舌掌控,还得看现代。 古往今来那些失败的变法,除了掌权者不够坚定,除了变法实施者不够下狠手,还有一个缘由,那就是他们并未掌握民间口舌。 明明变法是好事,却没能让百姓了解到它的好处在哪里,满心相信那是恶政,却不知其实是遭受了小人的扭曲。 陆安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她必须造出自己的口舌。 就从这个小村子开始—— 权力是什么?我有权,他有力,他听从我的指挥,就叫权力。 若是连一个小村子她都无法驱动他们,谈何变法? 她不能等进了官场再去学这些,一步慢,步步慢,在官场之外,她就得练手了。 * 就在这讲故事的气氛达到最顶点的时候,在美猴王得知斜月三星洞存在的时候,陆安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 农人们依依不舍:“别啊,小郎君,再多讲一讲,把斜月三星洞讲完可行?” 陆安摇摇头,面色如常:“我还要去探望得病的祖父,不可久待,若你们还想听,明日同一时刻,在此地等我,我定会来此继续说故事。” 农人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说好了!小郎君你一定要来!” ——这可是我们村里唯一的电视节目啊。 陆安脑子里不合时宜地升起这个念头,便禁不住莞尔:“好。一定来。” 郎君美姿仪,这么一笑,登时笑得众人面色蹿得通红,移开视线,再不敢看他。 第90章 陆安一日日地来, 每一日都带来了新的故事,而每一天的故事里都塞了一些私货。 或是简单的医学知识,或是牲畜疾病的预防知识, 或是畜牧业知识。 伴着故事,农人轻而易举把它们记在了脑子里,只是还不知晓能有什么用。 而偶尔旁听的学生也不知陆安这么做意欲为何。 便直接问了:“先生若是想教化百姓,治理天下, 直接请知州下《劝农令》便是, 何必如此辛劳,日日来给这些农人讲故事呢?” 让百姓有故事听,有什么意义吗? 陆安把手中纸笔放下,将那魔改《西游记》的相关剧情梗概放到一边, 含笑道:“我还在想,你们什么时候会来问我。” 又道:“于你们所见, 讲故事不是治理天下, 哪如何才能算治理天下呢?” 那学生便扬声道:“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陆安又笑了笑:“修身和齐家我且不说, 你该如何治国, 又该如何平天下呢?” 那学生气势十足:“当居庙堂之上,上辅天子,(下)(体)黎民, 行仁政, 剔恶政, 分明是非,明镜高悬。” 陆安:“你这么长一段话里, 只有‘行仁政, 剔恶政’这六个字是有用且符合我的教义的。” 这话一出,那学生气势立刻被打断, 他猛地反应过来,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确实绝多数是虚言,是空话,是在喊口号。 不是说不能喊口号,但陆安告诉过他们,口号——也可以叫纲领,即总纲和要领。有纲领就必须匹配制度或者路径,但刚才,学生的行为基本属于只有纲领,没有相应制度或者行走路径。 学生竟不知如何出语,再继续说下去。 陆安知道。 她也不恼,只是耐心地问:“你认为什么样的政策才是行仁政呢?青苗法,抛去后期施向天下,百姓怨声载道不谈,初时,忘秋先生只是在自己治下实施青苗法,又为何当时他治下的百姓无有怨言,在忘秋先生从地方调入中央时,百姓长送十里路,哭着求忘秋先生留下来呢?若以此看,青苗法算不算仁
相关推荐:
我在末世养男宠
火影之最强白眼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玩笑(H)
带着儿子嫁豪门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痛之花(H)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双凤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