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明的。 三娘点了点头,温声道:“既然如此,那以后少爷的四季衣裳还是由你管着罢。” 新竹闻言,忙上前来谢恩。 三娘刚刚换好了衣裳,外头就有人禀报道说夫人身边的周嬷嬷来了。 三娘忙让人进来。 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左右的嬷嬷,圆盘脸,一脸和气的笑。她朝着三娘行了礼,还笑吟吟地说了几句慈祥话。 三娘刚想问问她的来意,周嬷嬷便将眼睛往床上瞟去,三娘立即就明白了这周嬷嬷是来干什么的了。饶是她,也不由得有些面红耳赤。 周嬷嬷也不说什么,只笑着走到床边,从被子地下抽出了一块白色的帕子。三娘眼角瞥见那帕子上面红的,白得一片狼藉,不由得心中哀嚎。这玩意居然要拿出去示人?这都是一些什么扭曲的心里同时又不由地想到,曾经看电视或者书中写到,男女主不愿意在新婚当夜圆房,可是为了应付“元帕”的问题,男的便将手弄伤,将血滴在元帕上,用来表示女子的贞洁。 可是,一夜过去,帕子上面怎么可能只有落|红?有经验的人一看便能看出真假吧? 周嬷嬷拿着帕子看了看,很满意地样子,她并没有背着人,只是屋子里的一屋丫鬟都羞红了脸将头低下了,或者装着手头正有事情,没有看到。 “奴婢还要回去跟夫人复命,就不在这里耽误少夫人梳洗了,奴婢告退。”周嬷嬷口中的复命是复的什么命,众人不用猜都已经知道了。 三娘低着头,轻轻“晤”了一声,一副新嫁娘娇羞面薄的模样。 周嬷嬷退下去了。白英便红着脸上来帮三娘梳妆。 屋子里的气氛也尴尬了许久,这些丫鬟都是没有经历过人事的,面皮本就比较薄一些。 最后还是三娘自己开口与白英说话,才让屋子里的气氛缓了过来。 三娘如今已经为人妇,就要梳妇人头。白英在王家的时候本是跟沉香学了好些头型,但是毕竟是实践的少,手法很不熟练。 “少夫人,让奴婢来试试吧?奴婢伺候夫人的时候,就是给夫人梳头的。”紫鸢这时候上前来自告奋勇道。 三娘自镜中看了紫鸢一眼,这一却没有拒绝,点了点头:“那你来试试吧。” 紫鸢忙接过白英手中的篦子,三娘感觉到她的手法很轻柔,一点也没有把自己弄疼,动作也很是熟练的样子。知道她可能没有撒谎,以前肯定是经常梳头才会有这么熟练的手法。 “少夫人,梳个随云髻可好?”紫鸢看着镜子中的三娘,问道。 三娘想了想点头:“你看着办吧。” “诶。”紫鸢高兴地应了一声,手下动作不停,三两下就将发髻挽好了,“少夫人您看,可还满意?” 紫鸢低头问道,还不忘拿起了梳妆台上的小靶镜,放到三娘的头后面,让三娘能借着两面镜子看到自己后面的发型。 紫鸢这头梳的还是极好的,这个发型也与三娘很般配,便点头笑道:“极好,我很喜欢。” 紫鸢立即松了一口气,屈膝行礼道:“少夫人喜欢就好,以后奴婢就给您梳头。” 三娘笑了笑,没有说什么,既不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 紫鸢又从三娘的妆奁里挑了一套赤金镶嵌红宝石的头面给三娘戴上了。三娘才新婚,穿的是一身银红,与红宝书到是极为相称的。 上妆的时候,三娘看着自己比往常要红润的唇瓣,想起了宣韶的吩咐,便让白英找出那只胭脂,自己亲手用簪子挑了一些抹在了嘴唇上,涂匀了。 才一打扮完了,宣韶便回来了。 宣韶的身上似是沾了一些早晨的露珠,身上有着刚刚运动过后特有的阳光味道,俊美的容颜似是能发光似得,很是吸引人。 紫鸢看见宣韶,便迎了上去:“少爷,您又一早就去练武了?奴婢这就去找干尽的衣裳给您换,在让人给您送水来沐浴。”很是贴心。 三娘在一边笑着听着,也不说话。 宣韶只淡淡地看了紫鸢一眼,没有答话,而是打量了三娘几眼:“你都换好了衣裳了?” 三娘点了点头,看了紫鸢一眼:“是母亲赏给我们的丫鬟能干,我带来的丫鬟都梳不好头,她才两三下就弄好了,你看,是不是很好?” 宣韶笑着打量了三娘几眼,点了点头:“不错。”顿了顿有道,“很好看。” 屋子里响起了几声小小的笑声。 三娘暗暗瞪了宣韶一眼。 宣韶当作没有看见,只道:“你喜欢紫鸢被你梳头,那她以后就给你梳头吧。”说着便又往外走,一边道:“我去沐浴换一身衣裳,等会儿就陪你去给母亲请安。” 紫鸢见状便想跟上去,却是让宣韶皱眉回头淡声道:“厨房已经让人送了热水过来了。我不需要人伺候,你跟着少夫人就是了。” 三娘笑着看着,见宣韶走了出去,才转头对新竹道:“你不是替少爷管着衣裳的的?去帮少爷将衣裳备好了,让人送过去。” 新竹忙恭谨的领命去了。 三娘见自己都准备好了,厨房那边却没有说要传膳的意思,想着可能要去关雎院里与姜氏一起用饭,便也没有提起。 等到宣韶回来,又过了两盏茶的时间了。 两人便一起往姜氏的院子去了。 昨日三娘进来的时候是蒙着盖头的,所以这次是第一次看到庄郡王府。宣韶的这一动偏院确实是不够宽敞,离着主院那边也远,不过却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看着到也很舒适。三娘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姜氏的院子,离着这边不是很远,慢走过去也最多是一盏茶的功夫。 这时候太刚蒙蒙亮,府里的一切也都还像是一片灰色的背景,姜氏的院子里虽然也有不少的仆妇,但是依旧给人几分冷清之感。 第三百四十五章 拜见婆婆 三娘跟着宣韶一路走来,一边打量着府里的环境,一边想着宣韶的母亲姜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两人走到关雎院的时候,姜氏已经坐在厅里等了。 三娘第一眼看到姜氏很是惊讶,因为姜氏看上去很年轻,她的面容与宣韶有些相似,不过也仅仅是有些相似而已。 姜氏的实际年龄应该快四十了,可是坐在厅中主坐上的妇人,穿着玄色镶领蟹壳青底子鹅黄花卉纹样缎面圆领对襟通袖褙子,玄色镶边霜色绸缎马面裙,头上是一套金镶玉的头面,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左右。且她妆扮素净,穿的衣裳梳的头型都有刻意扮老的意思,可即便是如此任然难掩天生的丽质。 三娘相信,她若是打扮得鲜亮一些,说是二十七八也没有人不信。 而自宣韶和三娘一走进来,姜氏也一直打量这三娘。 三娘今日穿了一身红色绣金镶边粉色菊纹暗花缎面圆领对襟通袖袄,象牙色五彩折枝菊花刺绣百褶裙,梳了随云髻,戴了一套赤金镶红宝的头面,端庄秀丽。与同样是一身红衣,容貌清俊的宣韶站在一处,看上去极为般配,让人一看就移不开眼来。 姜氏面上带了笑,右脸颊上露出了一个与宣韶一样的酒窝,让两人的容貌又相像了一些。 早有丫鬟在姜氏面前铺了垫子,三娘与宣韶上前,在姜氏面前跪下了,恭谨地磕了头。又有丫鬟碰了一杯茶过来,递给了三娘。 “母亲,请用茶。”三娘将之托与头顶,等姜氏接下。 姜氏爽快地接了茶碗,喝了一口,又递给了丫鬟,接着从另一个丫鬟手中的托盘上拿出了一个大红绣色绣连理枝的缎面荷包递给了三娘。 “这是给你的,收好。”姜氏的声音清澈温和。 三娘恭谨地接过了,姜氏又示意丫鬟上前去将三娘搀扶了起来。 三娘起身之后,在看到扶着自己的手的那名绿衣丫鬟的脸时,愣了一愣。不过她养气功夫极好,面上情绪的变化转瞬即逝,随即便若无其事地垂首站在了宣韶的身边。 “夫人,时候不早了,先用饭吧?等会儿少爷与少夫人还要进宫去呢。”一个梳着妇人头,长相清秀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女子笑着对姜氏道,她见三娘朝她看过去,还点头笑了笑。 三娘有些猜不准她的身份。 “这是范姨娘,相互见个礼吧。”姜氏指着范姨娘,对三娘温声道。 三娘心中有些惊讶,面上却是没有犹豫地朝这范姨娘行了半礼,范姨娘侧身避了,忙到不敢,还笑着喊了三娘一声少夫人。 姜氏让范姨娘扶着自己起身,先往一边的饭厅去了,三娘与宣韶跟在后面。 突然手心一暖,三娘头不动,只拿眼睛暗自瞥了身旁的宣韶一眼,宣韶只轻轻握了一下便又放开了手,似是在告诉她不要紧张。 姜氏坐在了主位上,三娘见有丫鬟端了铜盆上来,想了想便站到了姜氏身边,想要伺候姜氏净手。 姜氏一愣,继而笑着摇头道:“你坐下就好,我们家里没有这么些规矩,我也不想给媳妇立什么规矩。” 三娘有些犹豫,今早上紫鸢的事情让她有些摸不着姜氏的心思,不知道这个婆婆是故意这样说来考验她的诚心还是什么,而且,看了一眼姜氏身后立着的那个绿衣服的丫鬟,三娘更是有些小心翼翼了。 这个绿衣服的丫鬟她是见过的,分明就是上次孙府老太爷寿宴,那个撞了她之后扭了脚的丫鬟。想到自己当时问她府上是何处她支支吾吾,之后又听了白果回来后的表述,本就心中有些奇怪,不过今天看到她是姜氏的丫鬟之后她到是明白了。 三娘这么一犹豫,姜氏身边的范姨娘走了过来,拉着三娘在桌上坐了,笑道:“少夫人您坐,夫人她说的可不是什么客套话,日子久了你就会明白了,夫人啊她可不会别的府上那些个主母们的那一套。您这才进门第一日,她就给您立规矩,夫人她难道就不怕人家说她待媳妇苛刻?” 范姨娘一边开着玩笑,一边自己去服侍姜氏净手,姜氏只听着,并不脑,看得出两人平日里相处应当是不错的。 三娘看了宣韶一眼,见宣韶对她点了点头,示意她听姜氏的话坐下,她也就不好抢着去服侍姜氏了。 丫鬟上来服侍三娘和宣韶也净了手,三娘知道,姜氏今日也一定不会让她伺候布菜之类的,便也就暂且作罢了。 或许是因为今日是她第一天进门,也或许是因为宣韶在,所以姜氏不好立规矩。三娘想着,以后若是姜氏要给她立规矩,她受着就是了。只要不触及她的底线,服侍长辈她是愿意的,也不觉得有哪里委屈。 等姜氏先动了筷,宣韶拿起筷子,三娘才跟着拿筷子吃饭。 “我早上吃的清淡,韶儿他对吃食也不挑剔,所以早膳很简单。你如果有什么想吃的,就告诉周嬷嬷。”姜氏只让丫鬟给她盛了一碗粥,象征性的拿了拿筷子,却没有吃。想起了什么般地,对三娘道。 三娘开始听过来铺床的四房的婶婶派人打听过了,庄亲王府里,因为老王妃还在世,他们这边与庄郡王那一房的人并没有分家。原本按着规矩,世子承爵之后,王爷的其他儿子是要搬出去的。不过因为当年宣韶的父亲是世子,而他去世之后只剩下了姜氏和宣韶这一对孤儿寡母,太后就让宣韶和姜氏还在庄亲王府一起住着。 所以两边的人吃饭都是在大厨房,若是要开小灶是需要另外加银子的。 现在摆在桌上的早膳有黑米粥,鱼片粥,清粥,花卷,锅贴,芝麻烧饼,椒盐蒸饼,一盘不知馅料的小包子,鸡汤面,一个什锦冷菜拼盘,几个小菜,各色酱菜……零零总总摆了一桌子。 这些与三娘在王家的时候吃的也没有太多的不同,三娘知道京城里的各家各府上,早膳都是差不多的,花样也繁多,而庄郡王府上的这些已经算是简单的了。不过三娘到不觉得简单些有什么不好。他们也才这么三个人,吃不完浪费。 前一世家中条件也是好的,不过有过从军经历的爷爷却是最痛恨人家浪费粮食,就算是出门吃饭,老人家也会交代服务员将吃剩下的打包。她们这些孙子孙女,更是从小就养成了不浪费碗里的一粒粮食的习惯。 记得她二堂姐第一次去二堂姐夫家里吃饭,当时两人也都还是刚刚认识不久,堂姐夫的父母是商界的知名人士,原本有些担心二堂姐因为出身而养成了娇纵的性子,对她和自己儿子不是特别看好。 结果第一次一起吃饭的时候,无论是二堂姐夫还是她当时的未来婆婆往她碗里夹菜,她都吃了个一点不剩,尽管当时她碗里的菜已经堆成了城墙了,按理说一般的女生都是吃不完的。 二堂姐夫一家人最后都有些瞠目结舌,最后还是二堂姐夫看出来她是吃不下了却在强撑,便体贴道要她吃不下就放下,不用勉强。 二堂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吃了不少了,她当时不好意思道家中爷爷自小就教育,碗里的食物都不要浪费,所以她已经习惯了将自己碗里的东西吃干净。 当时二堂姐夫的爷爷也在场,后来在二堂姐走后便对自己的儿子媳妇道:“有这样的长辈教出来的孩子又能娇纵到哪里去?这姑娘我很满意,而且原本她嫁到我们家来也是我们高攀了,你们还有什么意见?” 自然能是没有人敢有意见的,在二堂姐嫁给二堂姐夫之后,这位老人一直也都很喜欢二堂姐,每次夫妻间有什么小摩擦了,都会站出来给二堂姐撑腰。二堂姐曾开玩笑说,她在婆家有老爷子当靠山,连婆婆都要让她几分。 三娘对姜氏道:“这些我都是喜欢的,多谢母亲。” 姜氏点了点头,便也不再说什么了。三人安安静静地用完了饭。 “你们回去收拾一下就早些进宫去吧,若是宫里太后留饭就派个人回来说一声。”姜氏交代三娘和宣韶。 三娘与宣韶退了出去。 “我们用饭都是与母亲一起的吗?”在路上走的时候,三娘问宣韶道。 宣韶顿了顿,转头看三娘:“以前我很少回来用饭,每次回来都是在母亲的院子里用的。你若是觉得不方便……” 三娘不等宣韶说完,就回了他一个灿烂的笑:“哪里有不方便?我喜欢吃饭的时候热闹一些,以后你若是要忙公事,不能回来吃饭,我还可以与母亲做个伴儿呢。” 宣韶又接着衣袖的遮挡握住了三娘的手,他面上已然是一本正经的清冷模样,三娘却是被他用手指摩挲着手心而有些脸红。 “以后我会尽量回来陪你们吃饭。”宣韶轻声道。 三娘斜睨了他一眼,眼中的笑意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 第三百四十六章 皇命 三娘与宣韶进宫得很早,赶在了太后接待的人的第一波,也是因为新婚的关系,牌子一递上去,太后就召见了。 看到宣韶与三娘两人一前一后地上前来磕头请安,太后笑的合不拢嘴。 “好好好,一对佳儿佳妇。春嬷嬷,快将我给他们的礼拿出来。” 其实宫女早就捧着托盘站在一边了,春嬷嬷亲自将那托盘接了过去,盛到了太后的眼前。 太后笑眯眯地对宣韶和三娘招了招手,宣韶与三娘便走近了几步站到了太后面前。 春嬷嬷手中的托盘上是一对麒麟玉佩。麒麟,雄性称之为麒,雌性称之为麟。 太后亲自拿起了那一块雕刻着雄兽的玉佩,微微立直了身子戴在了宣韶的脖子上,又拿起了雕刻着雌兽的那一块,依样挂在了三娘的脖子上。 “这玉是前年西边的和田进献上来的最好的一块玉料,哀家让人雕刻了四枚玉佩,龙凤和麒麟。龙凤配哀家给了皇帝和皇后,这对麒麟就送给你们,愿你们和和美美,夫唱妇随,白头偕老。”太后轮番打量了宣韶和三娘一番,笑眯眯道。 宣韶与三娘便又跪下谢了恩。 “皇上应该有事情要召见你吧?你自去吧,三娘留下来陪我说说话。等会儿你们都留下来用午膳,前几日代哀家去浙江一带查看选秀事宜的太监总管带了几头‘大玉斑’回来,你们想必是没有吃过的,今儿就尝一尝鲜。”三娘对宣韶道。 大玉斑,这个名字不是江浙一代的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不过它还有一个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字:河豚。三娘以前却是吃过的,确实是很鲜美,不过也很考验厨师的功底。 宣韶今日进宫确实被皇帝召见了,听了太后的话便谢了恩退下了。 三娘看着宣韶的背影,心中也是有些担心的。皇帝这么急着让他们成亲,想必真的是有什么危险的事情要让宣韶去做,就如王栋猜测的那样。三娘并不盼望宣韶封侯拜爵,她只希望宣韶平平安安。 但是这种话她不能说出来,因为大都数的人,比如太后,皇帝甚至是她的父亲王栋都觉得宣韶为这个国家和朝廷抛头颅洒热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至于宣韶本人……想必他也是这么想的吧。 宣韶走后,太后很慈爱的拉着三娘说话,还问了她在王府里住着习惯不习惯。 之后太后又陆续接见了几位递牌子进宫来给太后请安的外命妇,太后便让三娘也在一边坐着,陪着一起说话。 太后对人都很和气,也很是喜欢听那些夫人们说外面的事情,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太后原本是要让三娘去皇后娘娘那里谢恩的,不过派了人过去之后,皇后那边特意派了人过来说她正忙着选秀安排事宜,言下之意就是眼下她很忙,没有空接见。 不过给宣韶和三娘的礼到是让人送了过来,是一对翡翠手串,快到中午的时候,那些夫人们都告了退,之后宣韶也回来了,三娘看宣韶的脸色,并没有看出什么来。三娘发现,在外头的时候,宣韶总是端着一张清冷的脸,一副生人勿近,熟人勿扰的模样。 只是在私下里的时候,三娘已经发现了,宣韶其实是一个很体贴很温柔的人。想着这一面只有自己得见,三娘心中不是不高兴的。 之后太后便传了膳上来,河豚肉很美味,宫中的厨师果然都是有一两把刷子的。只是在宫里,在太后面前,谁又能放开肚子大吃特吃?连太后自己也只是象征性地动了动筷子而已。 在宫里用完了午膳,两人便告辞回庄郡王府。 来的时候,三娘刚乘车,宣韶骑马随车。回去的时候宣韶与三娘一起乘马车。 车上只有两人,原本两人是各自坐着的,马车颠簸了一下,宣韶扶着了三娘的腰,之后三娘便顺理成章地靠到了宣韶的怀里。 “你什么时候走?”三娘闭着眼睛,轻声道。 宣韶低头看了一眼靠在自己肩膀上,闭着眼睛说话的女子,沉默了片刻。 “三日之后。” 三娘不由地睁眼,偏头看向宣韶:“这么快?” 宣韶点了点头:“北方形势严峻,镇北将军虽是善战,但对北边沙漠的情形并不了解,蒙古兵一撤退就没有办法乘胜追击,怕孤军深入。早年,我父亲……曾经只身探入漠北,他精通北边各个部落的语言,对蒙古各个部族都很了解。” 三娘有些惊讶,她在太后的言辞中,觉得太后对宣韶已经去世的父亲评价很高,这与那位世子爷留下来的名声很是有些不相符。现在她明白了这是因为什么原因了。 世子爷当年被流放到边境,可能是奉了先皇的密令去的,而最后朝廷对蒙古的战争能得胜,他在这当中可能起了不少的作用。也难怪太后和皇上会对宣韶这般器重。 “可是父亲已经不在了,你毕竟不是他,皇上希望你能做什么?”三娘有些疑惑道。 宣韶闻言,含蓄道:“我自幼在边境长大,蒙古各部的语言也都略懂。当年我父亲曾经曾经写过一本手札,虽然最后很可惜没有留下来,但是我幼时看过一二。之前,我也曾探过漠北,对蒙古的情形比别人熟悉。” 三娘愣了愣,这算是子承父业? 略懂? …… 见三娘将脸伏在了自己胸口,半响没有说话,宣韶搂着三娘的腰的手臂微微用力。 “我会平安回来的……你放心……” 三娘轻叹了一声,她不放心有能如何?君命如山,她还能怂恿这宣韶抗旨?就算她这么做了,宣韶也不会答应的。 她对这个朝廷和国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是宣韶有。他姓的就是国姓,他的父亲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国家民|族|大义什么之类的牺牲了。要宣韶在他自己的国家需要他的时候躲起来不理,这对宣韶是一种侮辱。 三娘不是军人,但是她的祖父曾经是,她的一位堂兄弟也是,她明白这些男人的使命感。即便是换了时空,换了朝代,有些东西是始终都不会变的。 “嗯,我会好好照顾母亲,照顾家里的,你安心去办事就好,不用为我们担心。”三娘蹭了蹭宣韶的颈子,轻声道,“我跟母亲等你回来。” 三娘的头顶的发丝擦着宣韶的下巴,头发上面的一根赤金镶嵌红宝石的分心还蹭着宣韶的脸颊,宣韶却没有觉得疼痛不舒服,反而是感觉到了一种全身心的浸泡在了温水中的温暖与心安。 头上发饰的响动倒是让三娘意识到自己的头饰可能刮到宣韶的脸了,便移了移身子,想要将头离了宣韶远一些,却是让宣韶抱紧了动弹不得。三娘也就只能尽量将头偏了一些。 车厢里没有人再说话,气氛却很是温馨,让三娘依偎在宣韶的怀中不想起身。 快乐的时刻总是特别容易过去,所以不知不觉郡王府就到了,马车停了下来,外头的跟车婆子请宣韶和三娘下车。 三娘从宣韶的怀中起来,整了整自己的衣裳,还让宣韶帮忙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不妥,一面还伸手去抹平因为自己一直靠着的缘故,宣韶那被弄得有些皱的衣裳。 宣韶认真打量了三娘一番,也伸出手来帮她扶了扶有些歪了的簪子。 三娘见没有什么不妥才让宣韶先下了车,接着又被宣韶扶着下了马车。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大哥和……大嫂。”一个女子的声音道。 三娘刚一站稳就看到了似是要乘车出门的惠兰县主。 惠兰见三娘朝她看过去,脸上的笑容刻意加深了几分:“大嫂,你们家五娘还是没有消息么?这都过去好些日子了,不会是……被藏了起来或者干脆就被……呵呵……”惠兰笑地有些花枝乱颤。 三娘其实很少有讨厌的人的,不过这个惠兰县主真的很不讨人喜欢。 当初五娘离开的时候她答应帮她报仇,其实有有安慰五娘的意思在里面。当时五娘虽然安安静静的,但是其实她的情绪很不稳定,三娘怕她再闹出什么事情来,或者干脆自己动手报复,给王家惹祸。五娘的话和行为也是半真半假,三娘又怎么听不出来她的话里的刻意,所以她当时才会出言暗中敲打。 不过若是有机会,她到还真想给这位脑残的县主一点教训。因为她知道,如果倒霉的是她,这位郡主也定会好不留情地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山有木兮【NP】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蝴蝶解碼-校園H
桃源俏美妇
镇妖博物馆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白日烟波
旺夫
猛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