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十步的时候突然停了。 “什么事?”三娘皱眉问道。 白兰看了三娘一眼,不用吩咐便迅速贴近了马车门。白果却是先她一步将车帘子拉开了一小角往外看。 “咦?是朱砂姐姐。”白果回头对三娘道:“小姐,是朱砂拦了我们的马车。” 三娘闻言立即坐直了身子:“朱砂怎么会来这里?” “三小姐——”朱砂的声音在帘子外头响起,有些急的样子。 三娘朝白果道:“让她进来。” 白果应了声是,拉了朱砂上马车,又吩咐马车继续前行进府。 朱砂一脸的憔悴,眼睛里还有红血丝。三娘一惊,正想问她出了什么事情,朱砂却是急急道:“三小姐,少爷,少爷他不见了。” 三娘闻言皱眉:“什么不见了?你说清楚些。” “少爷,五少爷他昨日下午出去之后就彻夜未归,至今未回府。”朱砂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哥哥他彻夜未归?”三娘愣住了,想了想,三娘问道:“你有没与去问过大哥二哥他们?会不会是他们一起出门应酬,因晚了就在外头歇下了?” 朱砂摇头:“奴婢已经都问过了,没有人知道少爷去了何处。昨日少爷他看了信之后就有些不对劲,听说之后去内院找了赵嬷嬷,奴婢今早去问赵嬷嬷的时候,赵嬷嬷却是染了风寒生病了,她也不知道少爷去了哪里。” “等等,你说少爷昨日接到了一封信?谁的信?什么信?”三娘抓住了重点问道。 朱砂吸了吸鼻子:“好像是从兖州府来的信,原本少爷接到信还很高兴的,可是不知道怎么了看过信之后却是脸色大变,之后就冲出了门。” 三娘听着觉得不对,兖州府来的信不是赵府就是魏府。现在魏云英已经进京,自然不会是魏府的信,可是赵家的什么消息能让王璟脸色大变? 三娘想了许久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马车已经进了王府,三娘在二门下了车。朱砂知道在外头不好说,便没有吭声,跟着三娘回了潇湘院。只是她的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 “小姐,怎么办?您派人去寻一寻少爷吧”一进房,朱砂见周围全是熟悉的面孔,便忍不住出声道:“奴婢去大少爷那边找大少爷帮忙,大少爷却是道我们少爷肯定出去与友人喝酒了所以才没有回来。他还让奴婢不要声张出去,免得被老爷知道了会责骂少爷。可是……可是少爷从来没有彻夜不归过,奴婢害怕……” 王玬自分到外院去住之后,没少偷溜出去喝酒,彻夜不归也是有的,还总是让王璟等人帮他打掩护。所以这一次他很自觉的要帮王璟打掩护。 可是三娘知道,王璟不是王玬。王璟向来自律,他也怕她担心,所以从来就不会彻夜不归。何况是一声不吭就跑了出去? 王璟看了信之后就去找了赵嬷嬷,这说明赵嬷嬷与那封信是有关系的。可是赵嬷嬷却在这个关头病了,这当中若是没有蹊跷那是不可能的。 王璟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跑了出去?又去了哪里?会不会有危险?三娘伸手按了按眉心,心中很是担忧。 “小姐——”朱砂将希望都寄托在了三娘的身上,她知道,以三小姐和少爷的情分,三小姐不会放着少爷不管的。 “我知道了,我会派人去寻的,你不用担心,先回去吧。”三娘抬头,对朱砂柔声道。 朱砂见三娘肯去找人,不管能不能找到,总算是让她心里有了底了,她稍稍心安,知道自己在这里也帮不上忙,便连忙点头:“奴婢这就回去,说不定这么会儿少爷已经回来了。” 三娘示意白芷送朱砂出去:“若是哥哥回来了,你让他派个人送信给我。” 朱砂一出去,三娘看着白兰道:“有没有办法帮我找到人?” 白兰也不说废话,立即道:“奴婢这就出府去安排。” “你去吧。”三娘颔首,顿了顿又道:“若是我哥哥有危险……还请以他的性命为重。” 白兰领命出了府。 三娘靠在了榻上,闭着眼睛想事情,不想开口说话。 白英进来之后见了,便将交代外头的丫鬟安静些,不要扰了主子,自己进来在旁边悄悄站了,不敢打扰。 感谢青如远山亲的粉红票……^ ^ 下一章节20点更新 第三百六十八章 赵嬷嬷的秘密 这一日,三娘的心情实在是不怎么好,她很为王璟担心。 王璟现在虽说武功底子还算不错,动武的话,一般的人是奈他不何的,不过三娘怕他中了什么人的圈套。 从她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王璟一直就是以他的保护者自居的,即便当年的他力量尚弱,但是三娘相信,只要她有危险,王璟就会为她拼命。 即便是带着前世的记忆,这么几年的相处下来,三娘也把王璟当作了自己的亲哥哥。在嫁给宣韶之前,王璟是与她相依为命的亲人。比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亲。 王璟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他向来就懂事,从来就不会胡闹,做一些让人担心的事情。三娘想不通有什么事情能让王璟这么一声不吭地跑出去。即便她不在王家了,可是她也会为他担心。 傍晚,白兰回来了。 “怎么样?找到人没有?”三娘声音虽是平静,但是眼中的担忧是很明显的。 “昨日有人在城西十二条街附近看到过五少爷。”白兰走到三娘身边,轻声回道。 “城西十二条街?”三娘皱眉。 白兰看了三娘一眼,实话实说:“那一带都是青楼和酒馆。” “他真是去喝酒了?那他现在……”三娘惊讶道。 “昨夜五少爷在红楼喝了一晚上的酒,可是今日清早醒来结账的时候却发现钱袋丢了。五少爷很少去那一带,红楼的人不认得他是谁,所以以为他是故意去砸场的,要教训他,于是两边便打了起来。之后有人出手帮了五少爷,逃了出去,红楼的人追了很远都没有追上,再之后便没了五少爷的消息。像是刻意避开了,不想让人找到。” “有人帮他?是什么人?”三娘对这个比较在意,万一有人抱着什么目的,故意这样接近王璟的话,那就糟了。 “那人好像并非京城人士,所以没有人认得。”白兰摇头。 三娘心中更加焦急了。王璟是与那陌生人一起离开之后失踪的,那他去了哪里?白兰说他是故意避开了人,这到底是王璟的意思,还是他其实是被人强迫的? “少夫人,您别担心。奴婢回来之前已经让人去找寅壬了,他寻人比奴婢强多了,只要五少爷还在京城附近就一定能找到。”白兰安慰三娘道。 三娘深吸了一口气,点头:“辛苦你们了,你也累了,先下去歇着吧。” “奴婢会随时注意外头的消息的,若是有了五少爷的下落,立即来报知您。”白兰行礼退下了。 三娘晚饭吃得食不知味,到了夜里更是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她让白英在被窝里放了三个汤婆子,可是她的脚却一直没有办法暖起来,这个时候三娘特别想念宣韶的怀抱。若是宣韶在的话,她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无措和慌乱?三娘想。 只是,三娘又意识到,是不是因为有了宣韶所以她便脆弱了许多?以前在王家前有狼后有虎,只有她和王璟两人孤军奋战的时候,她也照样是能吃能睡。 三娘伸长了手臂,放到了宣韶的那一侧,触手有些冷。想了想,三娘干脆移动了身子,睡到了外侧,宣韶的枕头上似乎留有宣韶的气息,让她心里踏实了许多。终于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三娘才一睁眼就立即坐了起来。平日里她总是喜欢在被窝里赖上一小会儿,今日却是立即就吩咐丫鬟们伺候更衣洗漱。 “小姐,现在还早呢,您要不要再睡一会儿?昨夜您睡得晚。”白英劝道。 三娘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果然还是暗沉暗沉的,不过她摇了摇头,淡声道:“我今日要回一趟猫儿眼胡同。” 白英一愣,想了想,还是小声道:“小姐,您才出嫁几日,也才回过门,这便又回去怕是不好。老王妃那边……” 三娘摇头:“无妨,就说老太爷和老夫人明日就要离京,我约了母亲一起去送行。”王老太爷与孙氏没有在原定下的日子离京,又拖了这几日,听说是因为王老太爷派出去的人在顺义又访到了一只好鸟。 听三娘这么说,白英到是没有说什么了。王老太爷与老夫人离京的话,以后能不能见到都还难说,三娘要去送一送也是情理之中,即便是老王妃也不能说什么的。 三娘只喝了几口粥便让人将东西撤下了,带着人去老王妃那边请安,顺便“请假”。 果然,老王妃听说三娘是要去给年迈的祖父祖母送行,便没有说什么就同意了。 三娘出府来的时候还很早,还好老王妃在给老王爷守陵的时候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加上老年人睡眠本来就少一些。 到了猫儿眼胡同的时候,薛氏看见三娘很是惊讶。 “我正想要派人去庄亲王府呢,你到是回来了。” 三娘想着,可能是王璟离家的消息让王栋和薛氏知道了。对于王栋知不知道王璟失踪的事情,三娘到是无所谓,若是连她都没有办法找到王璟,她实在是对王栋不怎么抱希望。 “哥哥他……”三娘斟酌着道。 没等三娘说完,薛氏却是安慰道:“你别担心璟哥儿,他定是怕老爷责骂所以才没有回来的。老爷已经派人去寻了,想必很快就有消息。他也大了,出门与友人喝酒也是平常,老爷不会太过于责骂的。” 三娘一愣,明白了薛氏与王栋定是听到了城西十二条街那边的动静,所以以为王璟是因为自己惹了祸,害怕王栋责骂所以才没有回家。 王璟离家的真正原因三娘也不清楚,因此也就任由薛氏这么想,并没有反驳。 薛氏却是拉着三娘到一边坐了:“我打算派人去找你,除了璟哥儿的事情之外还有就是赵嬷嬷她病了,已经病了两日了。我给她找了大夫进府来看,大夫却说只是染了些风寒,加上年纪大了的缘故。不过赵嬷嬷这几日却是滴水未进,只说是吃不下,这才是我担心的。她这么大年纪,若是一直这样不吃不喝,恐怕熬不了多久了。” 三娘闻言一惊,许久才努力平复下来心境:“多谢母亲了,我去看一看赵嬷嬷吧。我劝她吃一些东西。” 薛氏点头:“她最记挂你了,你去看看她说不定她心情一好,病也好了。听说她病倒之前还在与厨娘一起给你做酱菜呢,不想却是转头就病了。” 三娘眼中有些酸涩,王璟和赵嬷嬷都是她重要的人,她希望他们都能平安无事。 三娘去到赵嬷嬷房间的时候,赵嬷嬷正背对着外头,面向床里间蜷缩着。这是一种防备与拒绝的姿势,三娘不知道赵嬷嬷这是在防备什么,又是在拒绝谁。 “嬷嬷……”慢慢走到赵嬷嬷的床前,三娘轻声喊道。 赵嬷嬷似是动了动,却没有睁眼。 “嬷嬷,我是三娘,我回来看你了,你怎么了?”三娘在床边坐下,柔声唤道。 赵嬷嬷睁开了眼睛,有些吃力地转过头来,焦距定在三娘脸上的时候有些惊讶,:“小小姐怎么这会儿回来了?我这是在做梦?”赵嬷嬷喃喃道,声音很是嘶哑。 三娘将手伸进被窝,握住了赵嬷嬷的手:“不是梦,我真的回来了,不信你摸摸。” 赵嬷嬷原本迷蒙的表情一下子清明了许多:“真是小小姐啊,您怎么回来了,是不是王府里有人欺负你了?”说到最后,赵嬷嬷有些着急。 三娘忙道:“没有。我过得很好,你不要担心。我就是回来看一看你和哥哥。” 才几日不见,赵嬷嬷却是憔悴了很多,眼窝深陷,嘴唇干裂,面容苍白。三娘看着这样的赵嬷嬷,心里很是难过。 “嬷嬷,我让人准备了粥,你喝两口好不好?就喝两口。” 赵嬷嬷睁着眼睛看着三娘,听见三娘这话却是将眼睛闭了:“我吃不下,小小姐你回去吧。以后好好过日子,你嫁的好,姑爷也好,奴婢放心了。等我去见了小姐,也能复命了。”声音气若游丝,竟是没有半分生气。 三娘一惊,忙握紧了赵嬷嬷的手:“嬷嬷,我还什么也不懂,你怎么能放心?你看,我连做个针线都不会,这么笨,以后若是相公嫌弃我了,你还要给我支招呢。” 赵嬷嬷又睁开了眼,这一次,浑浊的眼睛中却是含了泪:“我的小小姐是最聪明的,哪里笨了?谁要是敢嫌你笨,老奴就去跟他拼命。” 三娘点头:“是啊,所以你还是要好好看着我才行。” 赵嬷嬷轻叹了一声没有说话。 这时候有丫鬟送了一碗粥和一碗药进来,白英指挥着将东西先放在了桌子上。 “小姐,药还有些烫,先让嬷嬷喝点粥吧。” 赵嬷嬷却是又将头转向了床里侧。 三娘转头瞥了白英一眼,白英会意,立即将屋子里的其余丫鬟都叫了出去,想了想,连她自己都没有留下,而是轻轻帮三娘把门带上,也不走远,就门口守着。 下一章21点更新 第三百六十九章 当年 屋里只剩下了三娘与赵嬷嬷。赵嬷嬷这会儿已经是平躺着了,只是头却偏向了床内侧,紧闭这双眼,如三娘刚进来的时候一样,摆出了一副拒绝的姿态。 她面色与唇色皆是苍白,呼气清浅,若不是胸口处又微微的起伏,会让人觉得床上躺着的这个干瘪的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 三娘自然是没有办法与这样的赵嬷嬷生气,她轻叹一声,起身走到桌前端起了刚刚丫鬟放在桌上的粥碗。碗壁上的温度微微有些烫,粥应该是刚好可以入口的。 三娘捧着粥碗又回到了赵嬷嬷的床边坐下,用右手拿起碗里的调羹轻轻搅动了一下,调羹碰到碗沿,发出了瓷器相撞特有的响声。赵嬷嬷的眼睫颤了颤。 三娘一边让手中的碗勺偶尔发出轻响,一边轻声道:“小时候嬷嬷总是嫌跟在我身边照顾的人粗心,所以总是要自己亲自动手伺候我。哥哥至今还会笑话我,已经能走会跳的时候,嬷嬷还总是背着母亲偷偷喂我吃饭,也无非就是想要让我每一餐再多吃几口。”说到这里,三娘轻笑一声,“也幸亏我胚子好,才没有被嬷嬷你惯出一个娇生惯养的娇纵脾气。” 赵嬷嬷忍不住轻声开口:“小姐也是我这么喂大的,她也是性子极好的,哪里就会被惯出娇纵脾气来?她是长大了忘记了,她小时候总是要我喂饭,不然就使性子不吃。大了之后到是比小时候更乖巧了。”不知是不是因为想起了往事,赵嬷嬷嘴角带了些微笑意,让她的脸总算是带上了点生色。 三娘也笑:“母亲小时候竟是这般的吗?我到是不知呢。” “这些你哪里会知道,你母亲都不记得了。”赵嬷嬷面上柔和。 三娘却是突然有些委屈道:“嬷嬷,碗好烫,我的手烫红了。” 赵嬷嬷惊得立即睁开了眼,看着三娘手中捧着的粥碗忙道:“快放下,你哪里做得了这个?”她声音依旧暗哑,这话说得急促,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三娘捧着碗不动,委屈的神色不变,却是认真道:“她们说伺候你吃饭你不吃,那我喂你你总会吃一两口的吧?” 赵嬷嬷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我吃,你快把碗放下,把丫鬟叫进来。”因哭着,赵嬷嬷这话说得不清晰,但是三娘却是听清楚了。 她听话起身,将碗放到了桌上,又扬声唤了一声白英。 白英很快就进来了,三娘指着刚刚放下的碗道:“嬷嬷说想吃点东西了,你服侍她用粥吧。” 白英应了一声是,先是走到床边将赵嬷嬷扶了起来,赵嬷嬷本就干瘦,白英要扶起她毫不吃力。让赵嬷嬷在床头靠坐好了,白英才将桌上的碗端在了手中。 三娘在一旁静静看着白英将一碗白粥都给赵嬷嬷喂了下去,吃了东西,赵嬷嬷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血色。 “药等会儿再喂吧,先放到小炉子上温着。”中医许多的药都讲究不能空腹喝,一般都要等吃完了饭两刻钟再吃。 白英便又将药碗温着,之后才端起了空碗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 赵嬷嬷刚刚进了食,白英没有扶她躺下,她依旧是靠着床头坐着。 三娘又走回了床边坐下:“嬷嬷,你好好吃饭喝药。你再等一等,过一阵子等相公回来了,我便接你去我府上。” 赵嬷嬷闻言,眼中泪光闪烁:“奴婢已经老了,还跟着您的话,会让人笑的。” 三娘柔声道:“嬷嬷现在只是生病了,平日里不还是很健康?我瞧着,你还能再操劳个几十年。等以后,我有了孩子,还要你来照顾呢。” 赵嬷嬷闻的此言,眼中一亮,下意识地看向三娘的腹部。 三娘笑着继续道:“别人我都不放心。还是嬷嬷你会养孩子,看看我和我母亲就知道了。” 赵嬷嬷笑了:“哪里有像您这样自己夸自己的。” 三娘笑而不语。 赵嬷嬷看着三娘,眼中尽是暖意,半响,却是开口道:“少爷他,回来了没有?” 三娘注意着赵嬷嬷的神色,见她表情十分复杂,便不动声色道:“我派人去寻了,已经有他的行踪,嬷嬷你不必担心。” 赵嬷嬷轻叹了一声,不再说话了。 三娘看着赵嬷嬷轻声道:“嬷嬷,哥哥他自小就是个不让人操心的性子。从来没有做过让我们担心的事情,所以对于他这次为何会一声不吭地跑出去,我很是不解。” 赵嬷嬷嘴唇蠕动,脸上的神色复杂地让人看不懂。 三娘又道:“这深宅大院里,看着虽是花团锦簇,衣食无忧,日子让人艳羡。其实只有我们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笑容背后的苦涩,平静之下的杀机。嬷嬷你看,当年我父亲身边有我母亲,有柳姨娘,有崔姨娘,还有他放在心中的那位薛家大小姐。可是如今,只不过短短十几年,这些人又都在哪里?” 赵嬷嬷闻言,眼神惊恐地朝三娘看了过来。 三娘却是平静道:“平民百姓之家,日子或许过得艰辛,最大的却也不过是些温饱之事。钟鸣鼎食的人家,却动不动就是刀光剑影,杀机暗伏。当年母亲心性纯良,所以没有躲过柳姨娘与崔姨娘的联手谋害。而我……嬷嬷你还记不记得我十岁那一年生了一场大病?我其实是中了毒了。后来想想,当我是为母亲试药的时候不小心让毒入了口,只是因为量少,才没有与母亲一般的症状。” 赵嬷嬷以前从未听三娘说过,吓得一下子抓住了三娘的手,急急将她打量。 三娘拍了拍赵嬷嬷的手:“我现在已经没事了,幸亏几年前遇见了蒋太医,她看出我中了毒,已经帮我解了。我原本不想要嬷嬷为我担心,想着事情也过去了,而罪魁祸首也都一一入了入土,便没有与嬷嬷说起过。今日突然拿出来说,不是为了让嬷嬷再无端端为我担心一回,而是想要让嬷嬷知道。这些年来,我与哥哥虽是过得艰辛,连性命都一度堪虞,可是靠着相互扶持,也终于是挺了过来。” 赵嬷嬷呆呆地看着三娘,不知做何反应。 “我知道,有些事情嬷嬷若是不愿意告诉我,那也一定是为了我好,就如同我为了不让嬷嬷担心而胡思乱想,有些事情也没有让嬷嬷知晓。可是若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话,那该当我担心的时候还是当我担心一下的好。有了准备也好过以后无端端遭了罪或者丢了性命。” 赵嬷嬷面容疲倦,带着些不确定道:“小小姐您已经出了嫁,是宣家的人了,即便王家有什么事情,也……也牵扯不到您身上。” 三娘闻言苦笑:“嬷嬷您真的这么想么?我们这样的人家,哪一户婚娶不是看着对方的家世门第?说是我嫁人,还不如说是王家三小姐嫁人。我是出嫁了,说句大逆不道的,即便王家以后被抄家灭族,我都没有性命之忧,可是我在婆家能过得好么?我的儿女不会受到影响么?当初我母亲在王家处境艰难,也不过是因为她没有一个硬气的娘家罢了。” 这一句正戳到了赵嬷嬷的死穴。 赵嬷嬷闭了闭眼,心中挣扎纠结万分。 三娘话已至此,便也不逼迫赵嬷嬷,只在床边安静坐了。 赵嬷嬷的房间无论是通风还是采光都是好的,薛氏看在三娘和王璟的面子上,对她很照顾。冬日的阳光从被棉纸糊着的窗格子里照了进来,在床前四五步远的地方头下了一个方形的亮影。斜斜进来的光束中,细小的灰尘在随光舞动。这样的场景让这不算宽敞的屋子,显得更加寂静。 在这样环境中,赵嬷嬷的声音就如同古井上的轱辘转动时候发出了声音。沧桑,暗哑,甚至让人担心,轱辘上的脆干的绳索会不会被磨得突然断开。 “小姐她十六岁嫁到王家,奴婢是看着她长大的,自然是瞧得出来她对能嫁给老爷,心中是十分欢喜的。即便老爷性子冷清,很少来小姐的屋里,就算是来了,也是不怎么说话,可是小姐她还是高兴的。我家小姐就是这样,一点也不贪心,很容易满足。” 赵嬷嬷轻叹一声:“可是即便是这样,王家还要想出法子来踩踏她。小姐进门没多久,老夫人就又为老爷娶了一房平妻。当时太夫人的身体已经不好,无力阻止。不然也不会允许老夫人做出这种有辱门风之事。自平妻柳氏进门,我家小姐就几乎没有再过过一日舒心的日子。” 对于赵氏当年的处境,三娘即便没有亲见,也是可以体会的。丈夫冷淡,婆婆不喜,身旁还有虎视眈眈盯着她那个位置的人。 “婚后不久,小姐被诊出了喜脉,当时想着,总算是熬出了头了。女人出了嫁,有了孩子才算是有了根,若是生了男孩,婆家就不敢随意休弃。” (若是家中网络好了,今日会再加更。) 请亲们顺手投一下票~感激不尽 第三百七十章 人生如戏 “小小姐,你记着,等姑爷回来了,一定要想办法怀上孩子,怀上男孩。姑爷现在只有你一个正妻,连个通房也没有,你要抓住这个机会。等过得几年,即便夫妻悄薄了,你的孩子却已经长大了,姑爷要纳妾也是不怕的。到时候,你就一心一意教养孩子,让外头那些狐狸精去斗,你只做壁上观。” 赵嬷嬷说着又不忘认真叮嘱三娘口以前三娘没有出嫁的时候,有些话她不好跟三娘说,但是现在她若是还不教,她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你现在年轻,又是新婚,或许会觉得这样委屈口可是你要听嬷嬷的劝,现在是得用尽手段哄着姑爷,等有了孩子之后,孩子才是你的依靠。 你若是性子厉害一些,嬷嬷也不会这样劝你,可是我瞧着你就是与你母亲一样的软和性子,那些乱七八糟的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山有木兮【NP】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蝴蝶解碼-校園H
桃源俏美妇
镇妖博物馆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白日烟波
旺夫
猛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