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漂亮亲妈不干了[七零] > 第153章

第153章

本行,让三娘心中到是有了些怀念了。 那时候,堂兄总是被爷爷扛了去打屁股,自己就被罚抄书。 这时候,右边的厅里传来了王宏的声音:“……这事儿你也不用谢我,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子这辈子最讨厌的两个人,一个是王显那小子,另一个就是连淑英那女人。若是别人欺负到你们头上我说不定还乐的看戏了,偏偏她……老子非得给她搅黄了不可。” 连淑英?连氏?三娘和王筝对视了一眼,这当中还有陈年旧怨?八卦的两人不由得兴奋地勾起了嘴角。 李氏叹息了一声:“这么多年了,您还记着当初的事儿呢。” 王老太爷冷哼了一声:“我与她仇怨大了去了,与王显……到也不算什么大事了。所以,任何人都能欺到我们这一房头上来,唯独她,想来我们这一房作威作福……做梦去吧” 所以上一次,连氏到他面前来提说要将王瑞过继给王显,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什么玩意拿他孙子来做人情,滚犊子去吧这一次,听李氏说连氏欺他们这一房没人出头,联合了族人选了别房的孩子硬塞进来,他便炸毛了。而且,李氏说的那一件事情,也并非没有道理的。他已经对不起他们一次了,这一次能帮就帮吧。王老太爷四十五度角望天,瞬间觉得自己高大起来。 李氏却是心中在嘀咕,原来王宏说的没错,果然自己家老爷是个奸猾的。看得出来王宏讨厌连氏比讨厌他更甚百倍,所以加以利用了。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任何人都不可能天下无敌,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斗兽棋,象吃虎却反被老鼠吃。王显不费吹灰之力就借了王宏这把刀将连氏给拿下了,不可谓不老奸巨猾。这么多年的辅政大臣不是白当的。 难怪王宏一向讨厌王显,估计是他鼻子灵敏,嗅到了危险,便先遁了。其实是有些先见之明的。 “你放心,既然你将松儿过继到了我们膝下,我们自然会顾忌到他的,以后必定不会让他受到他姨娘的牵连。我们老爷如您所说,是个奸猾的,所以这一点一定能做到的。” 见王显有些伤感,李氏怕他反悔,忙顺着他安慰道。 王显吸了吸鼻子:“我就姑且信了你们这一次。当年是我对不起他们,这一次,就算是让他认贼作父罢……只要最后能平安无事就好了。” 认贼作父?李氏嘴角抽了抽。 三娘在一旁听着有些讶异,原来王显这么快就赶来京城救急,不仅仅是因为他讨厌连氏,还是因为他怕王松一家最后被董姨娘牵连。所以他将王松过继给了他认为有能力保住王松一家的王显? 第三百九十一章 消息 这么想着,三娘不由得对王老太爷有些改观了。 以前一直以为,王老太爷心中只在乎他养的那些个“大小老婆”,而他们这些儿孙在他眼中连一只鸟都不如。依今日所见,到也不尽然。 三娘才这么想着,王老太爷在隔壁响亮地醒了一把鼻涕,含糊不清道:“对了,你之前答应的那一只九色鸟可别忘记了,在我离京之前一定要看到。” 三娘:“……” 王筝:“……” 李氏那边忙承诺道:“放心,记着呢。我早就已经派人去找了镇国公夫人,镇国公欠了我们老爷一个大人情,国公夫人已经应了,过几日就让人把鸟给送过来。” 王老太爷这下满意了,嘿嘿嘿地笑了几声。 这时候,外头有人报说王显回来了。 隔壁王老太爷的笑声像是被人掐断了一般戛然而止。 “我先去歇着了,我的宝贝儿们这会儿也饿了,我得去给它们喂食了。”王老太爷轻咳了一声,就要往外走。 “大伯——” 李氏才一出声,王宏却是更加跑的比兔子还快,一眨眼就不见了人影。 李氏看着摇动的帘子,不由得摇头苦笑。 正在偷听三娘和王筝二人对视了一眼,两人很有默契地保持了原地不动。一般候着的人报说男主人回来了的时候,男主人一般至少已经走到了正院旁的回廊了。若是这会儿出去,肯定会被抓了个正着。 所以被王显回来惊得乱了方寸的王老太爷,一出来就发现自己悲剧了。王显离他不过十几步远的距离。 王老太爷见了王显,第一反应就是遁走。才悄悄往一旁迈了一步,王老太爷突然就意识到,自己今日不应该见了王显就逃的。为什么?因为今天是他大发神威救了王显这小子与水深火热之中。他是王显的大恩人啊哪里有恩人见了被施恩的对象跑的?这也太没有面子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王老太爷,不由得挺直了腰背,还潇洒地抖了抖自己的衣摆。斜斜睨着王显的方向。 王显自然是一进来就看到了王老太爷的这一番动作,不由地莞尔。不过未免王老太爷炸毛,王显很自觉地收敛了笑,恭恭敬敬地走过来,朝着王老太爷行礼。 “兄长,您来了?” 王老太爷突然就觉得自己以前太傻帽了。明明每一次见到王显,都是王显恭恭敬敬向他哈腰行礼的,他为何每次都要先逃走?堂堂阁老向他问安,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不是? “嗯,你小子下朝回来啦?”王老太爷装模作样地睨着王显道。 王显含笑回道:“听说兄长来了,今日特意回来得早。” 王老太爷虚荣心大涨,他听李氏说了王显最近很忙,经常是早上天还微亮就出门,晚了要熄灯了才能回府。阁老要特意早回,那可是得甩掉地下一干二品三品的小弟啊于是王老太爷更满意了:“嗯,算你知礼。对了,你的那个什么的老子帮你解决了,你以后不用再受连淑英那老娘们儿的胁迫了。” 王显故作不解地看向王老太爷。 王老太爷瞪了王显一眼,不耐道:“就是说,你的儿子老子我帮你生了,还养到孙子都已经有了俩了。” “……” 两人一阵沉默,王老太爷显然还是不习惯与王显打交道,两人自从成年之后,说过话的次数十根手指头都能数个清楚。抓了抓头,王老太爷道:“行了,老子要回去喂儿子孙子了” 王显想了想,明白王老太爷口中说的“儿子”是他养的那一群鸟。为了再拉近两人的距离,王显凑趣儿道:“不是一干大小妻妾么?怎么又成了儿子了?” 狠狠瞪了王显一眼,王老太爷撇嘴:“儿子孙子一下子少了近一半,老子心里就不能舍不得?以后母的是大小妻妾,公的是儿子孙子” “……” 看着王老太爷背着手往廊下走去,王显一脸苦笑。他想起来了,自小到大,论算计这个哥哥拍马也不及他,可是轮口舌,他可从来就是吃瘪的那一个。 “大哥,这回多亏了你。”王显虽是无奈,但还是冲着王老太爷的背影喊道。 王老太爷顿了顿,潇洒地朝后摆了摆手,没有回头,径直走了。 三娘和王筝在书房等了许久没见王显进正房,便知道王老太爷与王显一定是在外头遇了个正着。两人很有些坏心眼儿地相视一笑。 直到听见了王显进了正房,李氏给他张罗着温茶,两人才起身打算悄悄地退出去。 不过李氏与王显的对话让三娘定住了脚步。 “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最近北边打了几次胜仗,朝中正为是要加派兵力趁胜追击,还是适可而止陈胜求和而吵得不可开交。东边儿的那件事情到是缓下来了,皇上体恤我几日未曾好眠,特意让我回来休息一日。” “打了胜仗?那就好,那就好。”李氏高兴地道。 显然,王显的心情也很不错的样子:“听皇上说,这一次打了胜仗,我们家三姑爷可是立了大功。” “宣韶?”李氏惊喜道,“他还能带兵打仗?” “乘着天气暖和了些,镇北将军带着大军追着敌寇深入漠北。可是大漠的天气可是千变万化的,大军差点全军覆没,孟擒虎这几次的进攻都太急切了些啊。”王显摇头道。 李氏听了却是不同意:“若是照着你们这些书生的打法,估计现在还在去北疆的路上呢,这一路上估计都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用自己的文采长篇大论地写什么讨伐书,让敌寇闻风就丧胆,结果人家已经打进家门了当将军的人,自然与你们这些文人想的不一样。” 王显苦笑着讨饶:“好,好,好,夫人你言之有理,我这是书生意气,只扯口头之快,行了吧?” 李氏笑了,将温茶捧给了王显,问道:“这么说,最后是我们家三姑爷力挽狂澜将急功近利的孟将军给解救了?” 王显咂了一口茶:“宣韶他熟悉北镜的环境,见孟将军几日未归,便带着小队人马找了过去。那怎么大的北边沙漠,竟硬是被他循着蛛丝马迹找到了人,要知道北漠风沙大,要留下痕迹很难。当时,孟将军已经决定要将战马都杀了取血了。” 李氏感叹道:“这孩子,到还真是个有本事的。” 王显哈哈一笑:“这是当然,你当他这一路找上去都是风平浪静么?蒙古人将孟擒虎引进沙漠后,就派出大队人马切断了他的后路。想要等军中疲惫粮绝之时来个瓮中捉鳖。宣韶一路上不知碰到了多少队前来拦截的蒙古兵,而他身边总共才一百人不到。” 三娘在这边听着十分紧张,她不在乎宣韶能立什么功,她只希望他平平安安,连伤都不要受一点。 李氏也有些紧张地问:“那他有没有受伤?” 王显那边想了想:“重伤应该没有,轻伤么……就不清楚了。好在这孩子聪明,杀了第一波蒙古兵之后,就换了他们的衣裳和战马。他和他许多手下都会说那边的话,因此躲过了许多波人马袭击。” 三娘在这边听着,一颗心却是悬着没有放下来。或许身在战场上,保住了性命,没有受重伤就已经是万幸,可是三娘还是会为宣韶流血受伤而心疼。这种感觉,不是亲近的人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见那边李氏与王显又将话题转到了别处,王筝轻轻扯了扯三娘的衣袖,示意她离开书房。三娘回过神来,朝王筝点了点头,两人便悄无声息地走了出去。 待到了外面,王筝见三娘脸色还有些不好,不由得叹气:“瞧瞧你,人家一听到自己的夫君离了大功定是喜极而泣,哪里像你这样?跟打了败仗似得。要知道立功就等同与加官进爵,你的品级就有得升了。” 三娘闻言认真道:“那姑姑你呢?你是否愿意要自己的夫君用性命换来的荣耀?” 王筝没有料到三娘会这么问,她还未嫁,难免有些尴尬。不过她还是低着头仔细地想着这个问题。两人便都沉默着。 半响,王筝抬头肯定地道:“我也是不乐意的,不管是我未来的……夫君,佯或是我亲近的人,都都不愿意他们因为这些而受伤丧命。我宁愿不要诰命。” 三娘点了点头:“那就是了,这就是我如今的心情。什么也比不上他的安危重要。” 三娘向来文中,极少当着别人的面说这么露骨的话,王筝刚想要取笑她一番,可是看到三娘认真的表情竟然什么也说不出来。 她有些愣愣地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柳絮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飘了过来,落在了三娘和王筝的发间,不小心飘到了鼻头上,还会带着淡淡地痒痒。 这是春天—— 感谢kiralin382 亲亲的两张粉红票~谢谢书友090411115909555 ,mp40 ,闇夜行走 ,三位亲的粉红票~~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太爷的陈年旧怨 从温家园里回来了之后,三娘总是在为宣韶挂心。加上日子渐渐热了起来,食欲不如天冷的时候,到是如了三娘的意瘦了好些下来。 丫鬟们却是急了,白果说什么好不容易养了一个冬天的肉看着就这么掉了,让三娘无语了好久。 三娘只有安慰自己,没有什么坏的消息传过来,那就定是没有什么事情的。她努力让自己往好的方面去想,为了不胡思乱想,转移注意力,三娘开始让自己好奇王老太爷与连氏的往事。 当时和王筝的书房里偷听的时候,三娘就好奇了,甚至脑海中还浮现了“相爱相杀”几个大字。不过后来想了想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又否决了。 同样对这件事情好奇的,除了三娘之外还有王筝。所以说,从某些方面说起来,三娘和王筝到还真的是趣味相投的一对姑侄。 于是在偷听事件发生后的几日,三娘与王筝一同参加镇国公夫人的寿宴的时候,两人又聚到了一起八卦。 见王筝神秘兮兮地将自己拉到了一边,三娘自然是知道王筝是有话要与自己说。 “诶,你还记得上次伯父说的,他与四伯母有旧怨的事情么?”找了一处人少的游廊,一边与三娘欣赏着傍晚花园的景色,一边小声嘀咕道。 今日庄郡王王妃也来了,老王妃回京之后就一直深居简出,不怎么参加京中的各种上层社会的聚会或宴会,一般收到帖子时候都是由郡王妃出席,很多时候三娘也在出席之列。 不过长辈们都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对晚辈们的拘束也少了一些,反正都有丫鬟婆子们跟着,不会出什么大事。 三娘的目光扫过了正在花园中与惠安郡主小声说着悄悄话的惠兰县主,转到了王筝的脸上,挑眉道:“怎么,你知道?” 王筝有些得意:“那是自然,我是谁啊” 三娘恍然大悟地点头,附和道:“是啊,我忘了你名儿叫做包打听了。” “王珂你没大没小”王筝偷偷捏了三娘的手臂一把,轻声怒斥道。 三娘委屈地看了王筝一眼:“可是,姑姑你也没有啊。” 王筝气急,故意别过头去不说话,想让三娘好奇求问。 三娘忍着笑意轻轻扯了扯王筝的袖子,当作是自己求饶了。王筝憋了一会儿,终究是觉得把话憋在心中很难受,便勉为其难地开了尊口。 “好了,看你这么想知道,我就告诉你吧。” 三娘忍不住轻笑出声,王筝瞪向她,她立马就收了笑,只是嘴角却还是忍不住溢出了笑意、“我是去问了一个在府上养老的老嬷嬷,我小的时候这个嬷嬷还照顾过我的,所以我问她她便告诉我了。”王筝说出了消息的来源,“只是,这嬷嬷年纪大了,有许多的事情她想不起来了。我与她说了好几日的话才将那些个消息大致的拼出来了。” “……”这能称赞为求知若渴么?三娘无语地想。 听不到三娘的腹诽,王筝道:“听说当年四伯母刚刚嫁进王家的那几年,还没有如今这么厉害,不过比起一般的新妇来说,她的性子也太过于刚直了。有一次是祖母的寿宴,四伯母也来贺寿,正好遇见了从外头回来的伯父。” 王筝说到这里轻咳一声忍住了笑:“伯父也不知道从哪里回来的,一身的泥,手中还握着一根钓鱼竿,那杆子上却是吊着一只死的赖皮蛤蟆。四伯母和另外一个偏房的叔母被吓了一跳,正好那位偏房的叔母还怀着身子呢,吓得差一点将胎儿落了,还好她底子好才逃过一劫。四伯母非常生气,大庭广众之下让人架着叔父就去祖父祖母面前跪了让他当众认错。偏偏这个时候,我父亲正在给众位宾客们背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叔父性子倔强,怎么也不肯低头认错,最后还是一个辈分高的老祖宗打了圆场才作罢。不过第二日,城中就出现了拿叔父与父亲对比的言论。” 三娘恍然大悟……原来王宏被当作反面教材和作为好孩子标兵的王显做对比,是因为连氏这个始作俑者。听说王老太爷幼时虽然也顽劣,但是也不是没有顾忌,不读书的。可能到了后来,无论王显做了什么好的事情,青城县的人都将他往坏处想,于是王老太爷索性就堕落到底了。 于是恶性循环,王显成了整个青城县坏孩子的标准,就连现在也有人拿王老太爷教训自己的儿孙。 不过,事情发展成这样,连氏虽然有责任,可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现在王老太爷自己的身上。王老太爷会为这件事情恨了连氏这么多年?瞧着那一日王老太爷提及连氏的时候的语气,就跟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一样。 见三娘眼中有些狐疑,王筝卖关子道:“自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过节而已,说是不愉快的开端也行。” 说到这里王筝顿了顿,接着叹息了一声:“连我听了,也觉得四伯母有些过分了呢。你知道伯父曾经有个董姨娘吧?就是二哥的姨娘。” 这还牵扯到董姨娘?三娘点头:“我知道,上次在你府上也听祖父提及过。” 王筝放低了声音道:“听说这个董姨娘不仅人长的好,性子柔顺,还与伯父一样喜欢养鸟。因此与伯父两人感情极好,后来伯母说董姨娘下毒害她,不过最后因为祖母插手,证明董姨娘是无辜的。原本这事儿就这么算了,偏偏伯母去了四伯母面前说伯父宠妾灭妻……之后的事情我家嬷嬷记不清楚了,不过想必董姨娘最后离了王家和四伯母脱不了干系。还有当时祖母已经病了,四伯母常过去帮祖母管理内务,听说她为了让叔父将心思放到学业上,下令让人将叔父养的鸟儿全都放掉了,有两只叔父很喜欢的鸟,因为不舍得离开,最后在争抢中被掐断了脖子……” 三娘听到这里已经无语了,这连氏还真是…… 若说王老太爷为了董姨娘的事情恨上了连氏,她还有些半信半疑。不过若是连氏曾经做出过这种偏激的行为的话,以王老太爷爱鸟如命的性子,他是肯定要恨连氏一辈子的。 不过依着连氏的性子,想必她还不知道王老太爷恨他入骨。因为在她看来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王家和王老太爷好。偏偏她手段强硬地的过了头了。 听完了王老太爷与连氏的陈年旧怨,三娘突然对王老太爷有了一些同情。说起来,王老太爷人也不算坏,他也只不过是有那么一个异于常人的爱好,并且视功名如粪土罢了。偏偏这样的人让连氏看不惯,一心想要将他扭转过来。而后来不了了之,估计是觉得王老太爷无药可救了吧。 两人正在这边说着话,花园子里却有三人往这边来了。王筝和三娘立即停住了刚刚的话题,转而聊起了别的无关痛痒之事。 抬头看去,那三人是惠安郡主,惠兰县主以及……二娘。 三娘和王筝对视一眼,不动声色。 “……那就真的要恭喜你们沈府了,真没有想到沈凤……呃,是沈贵人是个有福气的。后宫里这么多的新进佳丽,还是让她拔得了头筹。”惠兰县主朝着二娘笑着道,态度到是极好,似乎两人是多年的闺中密友一般。 三娘听了这话却是暗自思量,这话的意思,难道是……沈凤娇有了身孕? 只听惠兰县主又道:“皇后娘娘果然是看重阿琼你,这件大喜事我们都没有听说呢,皇后娘娘就告诉了你。现在沈……娘娘的封位诏书都已经拟好了,想必明日就能听到好消息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生的是小皇子还是小公主呢。” 二娘笑着打断道:“自然是小皇子。我也是今日进宫去看望皇后娘娘,正好遇见了皇后娘娘请了太医为沈贵人把脉,这才听到了这个好消息,所以我便来得晚了一些。” 几人已经走到了离三娘和王筝四五步远的地方,三娘和王筝便上前与去她们见礼。 “几位刚刚说的是沈贵人她……有喜了?”王筝笑着问道。 惠兰县主翻了个白眼,将脸偏到了一旁。 二娘笑着点了点头,温声道:“正是呢,是刚刚不久之前才确的诊。” “那就要恭喜沈娘娘了和皇后娘娘了。”皇后在选秀前招了沈凤娇进宫,现在沈凤娇有了身孕,这孩子自然是皇后手中的筹码。 二娘替皇后谢过了。 三娘随意打量了二娘几眼,见她脸上虽然是笑着,但是神情却是有些憔悴,脸色也不是很好。 现在王显过继王松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二娘和沈惟再要想借着这事儿捣鬼怕是难了。 三娘其实挺为二娘可悲的。 嫁了人之后反过身就来算计娘家的人,这样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她觉得以后单单靠着沈惟就一帆风顺了?至于沈惟,三娘至今还没有摸透这个人。 第三百九十三章 见闻 沈凤娇是沈家的人,在宫中有皇后这个靠山,如今又怀有身孕。魏月娥若是想要出头的话,想必就困难了。 三娘前些日子听魏云英说起过月娥在宫中的情形,今年被选进宫的美人出挑的有好几个,月娥虽然貌美,但是在那么一个美人聚集的地方,到也不怎么显了。进宫好几个月,依旧还是住在偏殿中,没有机会侍寝,连个分位也没有,与普通宫女想比也就是身边多了一个贴身伺候的丫鬟罢了。 三娘原本还想要问一问莺歌的情况的,不过想了想还是罢了。她若是问了,到是奇怪了。莺歌是月娥的丫鬟,为人低调又谨慎,她若是会出事,那一定是月娥出了事连累到她。既然月娥没有机会出头,那危险也相对要小一些。 这时候,又有三人往这边走来了,其中一个是周家的大姑娘也是连氏新进门的孙媳妇周婉。她身边的两个姑娘一个是方伯爵家的千金,现任伯爵夫人的长女方静妍,平日里与惠安郡主以及惠兰县主走的很近。另外一个姑娘与方家千金长得有些相像,但是平日里没有见过,可能是伯爵家的哪一位庶女。 周婉看见三娘个王筝也在,很高兴,忙走了近来:“姑姑,三娘,你们也在这里?” 三娘点头笑道:“刚刚与姑姑在赏花,正好遇见了郡主她们。” “咦?你是静宜?”王筝突然出声问那位与周婉和方静妍一起过来的女子道。 三娘闻言也不由得又朝那位姑娘看去,见她长相清秀,虽算不上是极美,但是一举一动间自有一种静雅之姿,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这位叫静宜的女子莞尔一笑,正要说话。已经走到惠兰县主身边的方静妍却是笑道:“没想到姐姐你病了这么些年没有出门,今日一出来竟还有人认得你,到是难得。” 惠兰县主也好奇道:“咦?方静宜?伯爵府的那位嫡长女?” 此话一出,别人还没有什么,惠兰县主身边的那位方静妍脸上却是一僵。 方静宜笑着点头:“许久不见了,不想诸位还记得静宜。” “当然记得你,当年比书法我输给了你,比琴艺成之输给了你。我想不仅仅是我,成之对你也是‘念念不忘’呢”王筝说起自己的败绩来,丝毫不在意,还笑的十分的开心,可见对与能见到这位幼时的老友她还是很开心的。 方静宜笑容温暖:“这么多年了你还记得?不过就是赢了你们那一回而已。” 王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我的风骚情人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婚里婚外   恶蛟的新娘(1v2)   篮坛大亨   沉溺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