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野狼做家犬(H) > 第43章

第43章

文人应该做的事而已!” “既然,大家都是痛快的人,有事就说事,别这么吞吞吐吐的。” 周国栋爽朗道。 卢云秋再次和陈安对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周老,还是您慧眼如炬,一下就把我看透了!” “好吧,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其实我和陈安记者,就是想多了解您的一些事迹,现在网上对您的了解其实都很空泛!” “您可是时代楷模!随着网上的热度持续发酵,您走南闯北送战友回家的事迹,不断的流传开,您其实已经成为了近三代龙国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 “我们想了解更多与您有关的事!” “我当下正在完成的,就是一部抗战时期的纪实文学,如果能够得到您老人家的艺术指导,肯定能让这部作品,更加真实,更加还原那个黑暗混乱却又波澜壮阔的年代!” 陈安接口说:“对啊,周老先生,我们电视台的领导,还有我本人,都非常敬佩您对祖国和家乡的付出,我也相信您对我们新时代青年能够起到很积极的榜样作用!”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对您进行一次采访,或者干脆为您重点做一期专访!” “想知道英雄这些年走过的足迹!” “甚至,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们江浙电视台愿意为您单独开一档栏目,专门将您和您的战友所发生过的每一个感人瞬间,每一断鼓舞人心的事迹,都做成视频!” “让这些伟大而又可爱的抗战英雄们,被更多的后人传唱下去!” “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们江浙电视台的荣幸!” 陈安和卢云秋这一唱一和的话说下来,令周国栋也有些错愕。 艺术指导? 专访? 还,还什么单独做一档节目? 这些事情,他想都没想过。 他也不懂啊! 或许有很多人,在乎这样可以出名的机会。 但对于周国栋来讲,他已经九十九岁了,除了送战友回家,完成这份亏欠了八十年的约定以外,他别无所求。 “我不过是个老头子而已,犯不着为我消耗那么多的社会资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要做的事!” “现在同样也有英雄,也有可歌可泣值得敬佩的人物!” “追忆过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些固然重要,但大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这些老家伙,已经不适合站在最炙热的风口浪尖了!” “后人,也有后人的表率和标杆!” “一味地将重心放在过去,容易让后辈们都沉湎于过去的痛苦中,我不希望这样,所有和我一起征战沙场的老兄弟们,更不希望这样!” “我们希望,由我们这一代人开创的新龙国,永远不再走过去的老路!不再积贫积弱,不再为奴为婢!这就足够了!” 陈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起了身。 听着老人家这一番朴素中、透着顽强生命力的话语。 她一时间有些怅然若失。 属于老人家们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吗? 对于这些抗战英雄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天大的好事! 一次次地浴血奋战。 为的不就是百姓有饭吃,有田种,可以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吗! 当他们还在缅怀过去的悲哀时。 这位出身于抗战年代的老人,却用如此真实诚挚的话语,表达了战争英雄们的心声! 不再执着于过去! 展望新的未来! 为了一个龙国民族不用再卑躬屈膝的新时代!! 为了一个新龙国,可以站在世界最高的舞台上,做一头睥睨天下的东方巨龙而骄傲! 这是多么真实又多么催人泪下的心声啊。 一时间。 陈卢这两位文字工作者,都不由生出千万般的感慨。 但是,他们不会忘了自己来的目的。 卢云秋顺势问。 “如果您不愿意再谈及那些抗战岁月的英勇事迹,那能否和我们说一说,在抗战结束后,您在新时代做出过的事迹呢?” “我们都看到了,卧龙镇十万百姓对您的尊敬与爱戴。” “但您这传奇的一生,绝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卧龙镇吧?” 见到终于进入正题。 陈安也不由认真的盯着周国栋,就连一旁倒水的周芷妍,也不由看了过来,眼泛期待。 “老爷爷,您就和我们说说嘛!” “我真的很想听听您过去的故事!过去我就是对您了解的太少了!” “抗战胜利以后,您不愿授勋受赏,但那时候的龙国大地,到处都是战后的疮痍。” “您一定也做了不少事情吧!” 周芷妍揽住老爷爷的手臂,撒娇似的摇呀摇。 周国栋呵呵笑了。 捏捏乖孙女的脸蛋儿,他笑咪咪的说。 “真想听?” “嗯嗯!当然想听!” 卢云秋和陈安拉个小板凳,排排坐,等着听故事!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多亏周芷妍这位家属的神助攻啊! 对于周老先生的过去,他们简直太好奇了!! “好吧,那就和你们讲讲,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抗战胜利以后,自然就是告老还乡。” “每一段旅程都有终点,就是家的方向。” “我八岁离开家乡,那时家乡日子苦,闹灾荒,老百姓日子过得不好,我家里也曾是书香门第,算大户人家,但我父母变卖了家资,去救济灾民,还将仅剩的钱粮给了我,将我送出了家乡!” “后来抗战爆发,又到抗战结束,再到了抗鹰以后,近三十年间,我一直没再回过家,所以抗战胜利后啊,我这心里,热乎乎的,想着终于能回家看看了。” “但哪成想,还没走到一半,就让我遇上事了!” 第72章 那个年代,最大的困难:饥荒 “土匪?” “山贼?” “瘟疫?” 三个听众,一人一个猜测。 周国栋摆摆手。 “你们说的这些,倒是也有,但最主要的,还是饥荒!” “将敌人赶出了国土,也将那些虎视眈眈的列强,尤其是那时候大发国难财,妄图再掀起新一轮战争的鹰酱给镇住以后!” “国家最先要解决,也是最难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穷啊,老百姓穷啊,二十几年连番无休止的战争,给当时本就不富裕的龙国,打的相当困难!” “如果不是那时候,见到我身边的下属,跟着我的兵,一个个全都吃不饱饭,有了下顿没上顿,还要将本就无多的口粮,积攒着留给老百姓和其他人吃,我这心里就不落忍。” “我知道,虽然少我一张嘴,攒不出多少粮食,但有我一人离开部队,也许部队里就能再多养一个人!” “尤其是我返乡途中路过的那片土地,穷山恶水,山里猎物少,水里捕不上鱼,田地还少,种出的粮食根本不够所有人吃!家家户户都在饿肚子! “大片大片的林子,都看不见树叶,全是光秃秃的,树叶早就被吃了一茬又一茬,那可是夏天啊,整个林子里连棵长出嫩芽来的树都见不到!还有那地上,也都是光秃秃的!” 回忆起那时候的场景,周国栋连连摇头。 哪怕是比其长征途中的经历,也不遑多让。 粮食,自古以来就是个大问题! 尤其是那种土地贫瘠的地方! 周芷妍听着,一个劲儿的抿起小嘴。 她想起前段时间,网上还有“穷的吃土”这样的说法,本来听着是个挺好笑的玩笑话,都当做是网络热梗听的。 她就忽然觉得,这些梗一点都不好笑了! 卢云秋一阵沉默,他知识底蕴丰富,所以对于龙国历史上闹过的那些饥荒灾荒,心里很清楚大概是个什么状况。 他小时候,家里也不怎么富裕。 挖草根,吃野菜的事,也没少干过。 所以,能够深刻的理解,周老爷子所说的这些。 “所以,老爷子,您难道想办法治好了饥荒?” 周国栋自嘲似的摇摇头。 “治好饥荒?那个年代,没有人敢说这样的话,也没有人能做这样的事儿,我的确为了那片土地的饥荒,想了不少办法,各种能用的法子都用了。” “可那地方确实贫瘠,地里都种不出什么庄稼来!” “哪怕是当时全国上下一颗心,各处都在试着救援运粮,可那时候全国上下的粮食储备,财富储备,才多少啊?就算能支援,也救不了这么多的人,也治不好那里的饥荒!” “唯一的法子,就只有经商。” “我也就是帮着走走商,收拢当地有的一些特产和商品,尽可能的去周边的城镇换粮食,去能够买到粮食的地方,换取物资!” “但那年月,交通条件不方便,运输能力也差,能够换到粮食和物资的地方,相隔都有几百里!” “我们做的,就是一次次的筹集所有本地能用到的资源,一次次的倒腾这些小商品货品,向着四处贸易,一趟一趟的将所需的粮食送过去!” “能帮一点算一点吧!” “其实仔细想想,到底也没能帮上多大的忙,不过就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做好一个龙国人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夜深了。 周老爷子连日操劳,又是赶路,又是为老战友送行。 能休息的机会很少。 卢云秋和陈安二人,也不好意思太晚打搅。 所以也就听了这么一小段,就早早地向周老先生告辞离开了。 嘎吱。 关上门。 卢云秋说道。 “没想到周老先生的这一生,还真是跌宕起伏!” “创造了无数的传奇故事!” “即便是抛开那些荡气回肠的战争事迹不谈,周老先生也在时时刻刻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着自己。” 陈安深以为然。 “是啊,那个年代交通如此不方便,周老先生要赶几百里的山路,赶着牛车,有时候甚至连牛车都没有,只有一辆小推车……” “就这么一趟一趟的往来运粮,这其中的心酸,我们这些后人只怕是没办法深刻了解!” 卢云秋眉头皱起,忽然想起了一些什么。 “陈记者,你说有没有可能,这些事迹其实是谦虚了的说法?” “也许,周老先生不只是帮着运粮,交易物资,倒腾小商品而已!” 陈安若有所思。 “其实刚刚周老先生讲述这些时候,我就一直在想。” “穷山恶水,种不出粮食,倒腾小商品,到处贸易物资,这些消息汇总到一起,你有没有觉得哪里熟悉呢?” 卢云秋思索一下,忽然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对啊!这听起来,和咱们义城情况很像啊!” “义城就是靠着倒腾小商品,发展贸易发家的,要不也没有现在世界小商品

相关推荐: [综影视]寒江雪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靴奴天堂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壮汉夫郎太宠我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摄春封艳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