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 “第三种才是臣与海外诸国商贾百姓商贸所得,我们可以自行处理,或是变现或是赏赐官员。” 朱棣一听,顿时皱了皱眉头。 他还以为那数百条船的番货,都是自己的东西,哪里想到其中一大半都是那些海外使臣的! 如此一来,变现可就麻烦了啊。 朱棣心中的喜悦瞬间消散了大半,现在不但番货有一半是别人的,还他娘的不好卖出去,这该如何是好?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计策?” 话音一落,无人应声,大殿内静得有些可怕。 第23章番货折俸?纯纯馊主意啊! 御书房中,寂静无声。 朱棣现在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没来由地感到疲惫。 好不容易等着盼着,总算是把郑和给盼回来了。 而郑和也不负众望,的确是满载而归。 只是他带回来的却不是一船船的银子,而是难以处理的番货。 而且这一船船的番货,还他娘的有一大半是那些海外番商的! 咋滴,你帮人帮到底呗,顺便帮他们运货来大明谋利?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有些愠怒,恨不得给郑和一脚。 然而眼见郑和那又黑又瘦的沧桑模样,朱棣终究还是忍住了,甚至都没说出些苛责话语。 正当此时,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联袂而来,顿时给了朱棣一丝希望。 在朱棣眼神提示下,夏元吉飞快地将眼下困境道出,以便太子与汉王了解此事。 片刻之后,朱棣便看向了大胖胖。 “太子,你怎么看?” 朱高炽斟酌了一下,这才小心翼翼地答道:“父皇,这个,儿臣想去码头看一看那些番话,再做决定。” 这个答案,朱棣并不觉得奇怪。 太子朱高炽监国理政一向老成,求稳是他的第一原则。 只是这个答案,朱棣并不满意。 眼下丢快火烧眉毛了,还等着你去一趟码头,看了之后再做打算。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将目光投给了汉王朱高煦。 “汉王,你觉得呢?” 朱高煦迎着众人的目光,先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爹啊,据儿臣所知,郑和率大明宝船,巡阅到西洋各国直到古里,一路上都看到了各国收银获利,那是因为他们多采用征税之法。” 他口中的征税之法,其实就是商税。 而大明王朝现在,却是根本没有商税这个概念。 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他大力发展农业,不断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帮助更多人脱离食不果腹的困境,成功使得大明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上亿亩,养活了更多百姓。 但是,正因为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太祖朱元璋又制定了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大明商业发展,将商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商人流动性过强,为基层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甚至朱元璋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进行海外贸易,也就切断了大明与世界各地的联系,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限制商品流通,也是为了重农抑商。 在这种大背景下,大明朝的税收主要是由农业支撑,根本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税体系。 或者说,没有人重视商税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
相关推荐:
在各个灾变世界装神仙
穿越漫威,开局一个人生模拟器
火影之琉璃刃
地球
我在你隔壁
回到小时候
斗罗:开局签到至尊骨被夺
穿越S7,你管这叫辅助?
穿越之幸福小日子
我与殿主解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