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 “这些商贾不事生产,却又家财万贯,是该割他们一波。” 杨士奇等重臣听了,也是含笑点头。 他们这些文臣士大夫,一向看不起满身铜臭的卑贱商贾。 不事生产,只为逐利,这些各地流窜的商人,对朝廷没有半点贡献,还会成为最不安稳的因素。 然而正当此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就这么突兀地响起。 “敢问汉王殿下,这些商人为何甘心让您割韭菜?强行逼迫,恐非君子所为啊!” 朱高煦一愣,看向出言之人,却是翰林侍读兼左春坊大学士,黄淮。 这家伙也是大明名臣,与三杨一同辅佐了五朝天子,只不过怎么总感觉他对自己意见很大啊? “唔,一是这些番货本来就可以中间商赚差价,挣得大量利润。” “商人一生经商,为逐利而生,他们有的是办法从这这批番货中谋利,所以将番货变现的任务交给他们,算是给对了人。” 朱棣微微颔首,对这个儿子很是满意。 抛开其他不谈,老二现在知道知人善任,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然而还未等他高兴片刻,朱高煦接下来说的话,却是令他眉头一皱。 “其二嘛,爹我正准备向您汇报,儿子自作主张,给了他们九个捐监的名额。” 捐监? 何为捐监? 朱棣心中生出了一丝茫然,一丝不安。 “就是出价最高的前九名商贾,可以举荐一个自家子弟,入国子监进学修德……” 话音未落,黄淮便怒喝道:“荒谬!” “国子监乃是我大明人才荟萃之地,学风淳朴,人才辈出,源源不断地为我大明提供贤才。” “汉王殿下开此先河,允许那些不学无术的商贾子弟入国子监,不但会坏了国子监的风气,还会给那些心术不正之人合理借口,如此国子监危矣!” “皇上,臣弹劾汉王恣意妄为,巧立名目中饱私囊,危险国家社稷!” 朱高煦:“???” 我尼玛啊! 你脑子有问题吧? 老子不过是给了九个捐监名额,你还能弹劾我巧立名目中饱私囊? “黄淮,那本王倒想问一问,你幼子黄采如今是不是靠着荫生身份,在国子监内进学修德?” 大明朝的监生一般分为四类:会试不第的举人,有机会进入国子监深造,称为“举监”;由府州县学推荐学行俱佳者,到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称为“贡生”,以贡生身份入监者称为“贡监”;有功官员子弟,被朝廷特批入监者称为“荫监”,这些学子称为“荫生”。 最后一类,则是现在尚未出现的捐监生,捐钱的叫做“例监”。 也就是说,国子监监生里面,唯有贡生与举子才是具备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考试入监学习的人。 靠爹的叫荫生,靠钱的叫捐监生。 两者都是靠走后门,你有什么脸在这儿弹劾老子? 黄淮被朱高煦问得面色涨红,讷讷不知所言。 他幼子黄采虽有几分才学,但是在国子监里面,的确算是拖后腿的存在。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他无话可说。 杨士奇见状幽幽开口道:“汉王殿下,荫生乃是太祖定制,而且这些荫生本身才学不差,这才是问题关键。
相关推荐:
穿越S7,你管这叫辅助?
一九九九
穿越漫威,开局一个人生模拟器
金牌弃婿:逍遥小郎君(历史:开局我点了十个姑娘)
桃夭
我与殿主解战袍
空花蓝缕
皇者归来
穿书八零,嫁给病弱美男
驱尸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