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紧逼:“依微臣来看,宫中的太医并不能全信,不如臣现在就去宫外找来民间大夫,到时候自然真相大白。” 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中书令:“爱卿倒是很关心朕和皇后的声誉。” 中书令额角落下一滴冷汗,扯了扯嘴角,不敢说话了。 但他这话反倒启示了春彩,春彩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连忙道:“这位大人说的没错,一定是皇后提前收买了太医,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不可信,他们都会维护皇后的!” 春彩虽然嘴上说是为了皇帝着想不想让他被扶姣欺骗,但实际上春彩心知肚明,皇帝根本就是知道扶姣的身体状况的,因为当时丽贵人说那些话的时候还夹杂着对皇帝的埋怨。 皇帝偏心扶姣也不是一日两日了,那心都偏得没边儿了,所以皇帝吩咐太医院不许他们透露扶姣的身体状况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春彩认定,一定是太医在说假话。 她回头看了一眼敏妃,发现敏妃也在看自己,春彩心中大定。虽然现在情况对她们不妙,但是敏妃并没有放弃她,春彩觉得还有希望。 但实际上,敏妃只看了春彩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敏妃现在巴不得和她撇清关系,又怎么可能给她什么支持。 她看春彩那一眼是现在,如果一会儿春彩坚持不住将她攀扯出来,那她该用什么办法脱身。 敏妃心中责怪自己太着急,知道扶姣要封后之后就沉不住气了,否则她也不会冒险在封后大典上动手,敏妃只想着场面越大扶姣越逃脱不了,却把自己也给套进去了。 尤其是听见秦太医说扶姣已经身怀有孕,敏妃当时脑子就是一嗡,浑身都麻了。 如果是真的,天底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幸运的人,嫁给瑞王的时候就差一点成了皇后,瑞王死了不仅没有守寡反而被皇帝纳入宫中,进宫没几日就要被封为皇后,更是在封后大典之上传出身怀有孕的好消息。 这难道就是命吗?仿佛她再如何都不能阻碍扶姣的前程。 事情闹到现在,吉时马上就要到了,皇帝是绝不会为了这荒谬的事耽误封后大典的,他就要命人将春彩拖走。 “无稽之谈。” 皇帝落下这句话,牵起扶姣的手往玉阶上走,春彩急了,知道自己再不说话肯定会死,她慌不择路的抓住中书令的衣摆,中书令也有意配合,站着不动,侍卫们不好去拉扯朝廷重臣,僵在原地。 “皇后克夫无子,天煞孤星,陛下若是立这样的人为皇后,一定会后悔的!” 皇帝猛地回头。 扶姣被这话说得站不住身,如果不是皇帝及时托住她,现在扶姣恐怕就要摔下玉阶了,别说她还怀有身孕,就说扶姣自己的身子也不好,这样摔下去一定会伤筋动骨。 原本在封后大典上,皇帝是不愿意见血的,但是现在他快要忍不住自己那颗弑杀的心。 “你找死。” 皇帝将扶姣交给扶逸:“照看好皇后。” 随后径直拔出侍卫的佩剑,直冲春彩而去。 被春彩拉住的中书令这个时候知道不妙了,扯开春彩的手就往一边躲。 春彩暴露在皇帝眼前,她惊慌失措,大喊:“敏妃娘娘救命!” 敏妃闭上眼。 蠢货。 第三百九十章 柔弱皇嫂VS偏执新帝63 都这个时候了,明眼人一眼就知道皇帝是绝不可能放过春彩的,敏妃是疯了才会冲上去,难不成要让她为春彩挡刀吗? 敏妃避开春彩求救的眼神,心中觉得春彩若是就这么死了也不错,至少不会攀扯上她。 她这样明显的放弃姿态被春彩尽收眼底,春彩先是惊惶失措,然后就明白了敏妃的意思,恨意涌上眼底,春彩大声呼喊: “陛下饶命,这一切都是敏妃娘娘指使奴婢的!” 皇帝的剑尖悬停在春彩头上,春彩吓得浑身瘫软。 “说。” 皇帝冷声。 春彩抖得牙都在颤,口齿不清:“陛下,这一切都是敏妃指使奴婢的,因为敏妃不愿意看见旁人坐上皇后的位置,所以才让奴婢在今天把事情都说出来,但是奴婢说的句句属实,都是奴婢从丽贵人嘴里听来的。” 敏妃怒喝:“血口喷人!皇上,臣妾决没有让她做出如此恶事,春彩虽然在臣妾宫中当差,但她只是一个洒扫宫女罢了,臣妾就算是有害人之心,又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春彩来做呢。” 春彩却反驳:“不是的陛下,之前奴婢虽然只是一个洒扫宫女,但在不久之前就被提拔为大宫女了,如果陛下不信,尽可以去内务府看奴婢领月钱的记录。” 皇帝的目光转向敏妃。 原来春彩这个贱婢还留着这一手,敏妃咬牙,她为了拉拢春彩,的确是让她领的大宫女的月钱,竟然留下了破绽。 敏妃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陛下,臣妾是听信了这个奴婢的谗言,误以为皇后娘娘……但臣妾并没有让春彩来告发。” “不是谗言!” 春彩已经魔怔了,她知道,现在要想保住自己的命,就只有证明扶姣怀孕是假的这一种方法。 “是丽贵人说的,是丽贵人说的,她都要死了,还有什么理由说谎,这一定就是真的!” 突然,外面传来一声佛号,众人回身一看,只见一个穿着袈裟的大和尚站在宫门处,口中念着佛号。 旁人还没反应过来怎么一个和尚能进皇宫,扶逸先认出了他。 “明慧大师?” 皇帝和扶姣都有些诧异。 之前扶姣还没被诊出有孕时,皇帝不仅让恪宁长公主去民间搜寻杨神医的下落,他自己也派人去了普华寺。 普华寺的方丈因为与皇帝颇有渊源,所以答应皇帝尽力去找下山已久的师弟明慧。 只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方丈的消息,皇帝没想到明慧大师一出现就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 明慧大师走进来,众人这才看清他腰间挂着一块腰牌,皇帝更是看得清楚,那是他之前留给普华寺方丈的。 “老衲参见陛下,今日奉师兄之名赶赴京城,盼能解陛下之忧。” 他来得太是时候了,明慧大师是出了名的佛医,天下间少有人不知道他的法号,就连春彩这样困在深宫之中的宫女都略有耳闻。 普华寺明慧大师,不仅医术高超,在佛法上也是造诣极高,所谓出家人不打诳语,春彩眼睛一亮。 只要明慧大师给扶姣诊脉,那是真是假便自有分晓了。 佛门中人,若是一心向佛的,哪怕被皇帝斩首也绝不会说一句谎话,他们不怕死,怕的是一身佛功散尽功德不再。 像是春彩一样想的人不在少数,自然而然的,明慧大师走到扶姣面前。 “皇后娘娘,还请让老衲一观信脉。” 扶姣缓缓伸出手,众人的目光都凝聚在她身上,明慧大师凝神静气,只闭目片刻,便睁开眼。 “皇后娘娘内寒气弱,心火凝滞,脉象紊乱……” 话说到一半,春彩眼睛一亮,敏妃也感觉似乎有意外之喜。 然而很快,她们就笑不出来了。 “不过,娘娘脉象如圆珠过径,还算强劲,想来腹中胎儿会十分健康。” 这已经是再直接不过了,明慧大师说得很明白,虽然扶姣的体质看起来并不能有孕,但是奇迹就是这么出现了,她现在就是身怀有孕了,而且孩子还很健康。 “不可能!不可能!你骗人!” 春彩崩溃至极,敏妃也是脸色灰败。 现在已经容不得她们自欺欺人了,明慧大师绝不会说谎。 果然,明慧大师只是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春彩,念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施主还请放下执念,老衲乃是佛门中人,绝不打诳语。” 春彩还想作乱,但皇帝已经没有耐心了。 侍卫领命,上前捂住春彩的嘴将人拖了出去,至于敏妃…… “敏妃指使奴婢污蔑皇后,其罪当诛,褫夺封号打入冷宫,日后发落。” 群臣无一人敢为敏妃求情。 毕竟没有谁会相信一个宫女有这么大的胆子独自行动,敏妃在其中一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而敏妃甚至连一个自辩陈情的机会都没有,她不可置信的看着皇帝,没想到皇上竟然对她如此无情,她惨笑一声,原来她竟然输得这么惨。 皇帝再没有看敏妃一眼,他牵着扶姣的手,亲自带着人走到与自己并肩的至高位置。 “臣等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再无人敢质疑半分,扶姣已经有孕是明慧大师亲口断定的,从这一刻起,扶姣就是真正的皇后了。 扶继梁红着眼,在听说扶姣有孕的那一刻起,他的心就彻底牵挂在这个还没出世的外孙身上了,一想到未来流着他扶家血脉的孩子会登基成为皇帝,扶继梁恨不得现在立刻去祠堂跪拜告谢祖宗。 做到这个地步,他总算是没白活,扶家以后定然会站在权力顶峰。 “扶逸,从今天开始,你必须事事以皇后娘娘为先,我们整个扶家都必须做到这一点,你明白吗?” 扶逸点头,他也知道扶姣走到这一步绝对不容易,看敏妃对她的针对就能看到其中凶险。 “父亲放心。” 这是他的亲妹妹,他自然会鼎力相助。 而扶姣看着皇帝,将自己的手交给他:“陛下,臣妾一定会做好你的妻子。” 不是做好皇后,而是他的妻子。 “好。” 皇帝哑声,竟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想到最初遇见时扶姣对他的抗拒,皇帝只觉得此刻如做梦一般。 “朕很期待。” 期待与你共度一生直至白头,期待孩子降生肩负起社稷江山。 第三百九十一章 柔弱皇嫂VS偏执新帝64 “殿下,小殿下,你慢点跑啊!” 莺儿气喘吁吁,在御花园里四处转,怎么也看不到小太子的踪影,急得头上冒汗:“小殿下,你去哪儿了?奴婢找不到你了,快出来吧!” 皇帝和扶姣的第一个孩子,也是皇帝的第一个皇子,在他出生时就被册立为太子,至今已经有五年了。 五岁的小太子精力无限,每天早上起得比鸡还早去听太傅讲授课业,下午还要陪着皇帝批阅奏折,虽然他还小,但是聪明的很,皇帝从他三岁开始就带着他处理政务,耳濡目染的现在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了。 只有到了傍晚,皇帝回椒房殿陪扶姣的时候,小太子才能忙里偷闲片刻,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他都要跑出来玩一会儿。 莺儿作为扶姣最信任的宫女,从太子出生之后就一直照顾他,每次小太子跑出来玩她都要跟着,而自从小太子满了五岁之后,她就常常跟丢。 小太子在御花园的鹅卵石子路上跑,他琢磨着要吩咐内务府给他做个风筝来,现在是春天,正是玩风筝的时候。 “可惜母后怀了小弟弟了,要不然就能陪我玩儿了。” 扶姣现在怀着三个月的身孕,倒不是她不能放风筝,而是皇帝把她看得跟眼珠子似的,是绝对不会允许扶姣陪着小太子一起闹的。 “咦?” 小太子抬头看了一眼,看见就在他头顶上不远,一个燕子形状的风筝就这么飞着,他一追过去,那风筝就飘一样的飞远。 走了一段路,小太子的脚步顿住,站在原地定定的看了一会儿那风筝。他一停下,风筝就飞回来,简直不要太刻意。 “……莺姑姑。” 他叫了一声,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的莺儿赶紧循声而来。 “怎么了小殿下?” 小太子一指空中已经快要不见踪影的风筝:“有人想要拐走孤。” 小小一个人板着小脸自称孤,有点可爱,不过宫里的人都习惯了,毕竟他从出生起就已经是太子了。 莺儿抬头一看,那燕子风筝已经快要飞得没影儿了,明明是有人见引诱不成所以才慌张扯开了风筝。 “小殿下,快跟奴婢回椒房殿吧。” 太子点点头:“好。” 别看他平时淘气,但太子聪明着呢,知道这件事情不是小事,要赶紧告诉父皇和母后。 莺儿带着太子走后,御花园假山后面缓缓走出来一个半边脸上都带着烧伤疤痕的老太监,他看着太子的背影,手里的燕子风筝已经被扯烂了。 “真可惜啊,被你逃掉了……” 这一切莺儿都不知道,她带太子回到椒房殿时,扶姣和皇帝正在用膳。 自从怀孕之后,扶姣变得很爱吃肉,可做成蒸的她又不爱,偏偏爱吃烤的,太医说一直这样吃可能会导致体热,但扶姣还是会偷偷叫御膳房弄来给她,除非皇帝在这儿,否则是谁都看不住的。 所以皇帝不管有多忙,一日三餐是都要陪着扶姣一起用的,若是哪天真的腾不出空儿来,就会把扶姣叫到紫宸殿里去,皇帝在前头议事,扶姣在后头用膳,御膳房总不敢把东西放到皇帝眼皮子底下。 至于扶姣是不是真的就那么馋嘴……那扶姣只能说你还不懂男人,这只是一点情趣罢了,总要找点事情叫皇帝惦记着。 而今日皇帝还算空闲,所以正陪着扶姣用膳,他刚给她夹了一片春笋,就听见外头传来蹬蹬蹬的脚步声。 扶姣刚抿起唇角,下一刻一个小团子就扑了上来,太子知道扶姣现在怀孕了,所以很有分寸的避开她的小腹,只趴在扶姣腿上。 “阿徵今日又去哪儿玩了?” 皇帝对太子并不行礼这件事也并不在意,他语气温和,对于第一个孩子,皇帝总是忍不住疼爱,也只有在政事上才会对太子要求严厉。 听见皇帝的话,太子在扶姣腿上侧过头:“父皇,儿臣今天在御花园碰到了奇怪的东西。” “奇怪的东西?” 扶姣放下筷子,冷了脸:“莺儿,太子碰见什么了?” 莺儿正要说,听扶姣问话就更没什么犹豫的了,将今日在御花园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奴婢觉得那拿风筝的人肯定有问题。” 扶姣细细思索。 这件事情的确有蹊跷,自从她当上皇后,对宫中的下人多是宽容体恤的,各宫的宫女太监们也偶尔会放风筝踢毽子以做娱乐,但宫中奴才在寻常时候擅离职守可是罪过,如果不是别有用心,怎么会把风筝放到太子眼前去? 别说他不知道,能在宫里活下来的都是人精,太子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去御花园逛一圈的事恐怕早就人尽皆知了。 由此能够看得出来,那个人根本就是冲着太子来的。 “这人想要把阿徵引过去,他要做什么?” 扶姣转向皇帝,皇帝绷着脸,叫张宝庆:“去查,看看宫里谁有那个燕子风筝。” 张宝庆立刻就带人去搜宫了,不仅是宫人们住的地方,连后宫里零星的几个后妃的宫殿也没放过。 太子被人盯上可不是小事,太子乃是下一任皇帝,那就是国本,别说搜宫了,只要能找出那个人,就算是掘地三尺也不为过。 那些小嫔妃这些年被扶姣压着,哪里敢说半个不字,都老老实实的配合。 只是最终张宝庆也没在她们那儿搜到什么东西。 他回来的时候衣摆都是湿的,人有些狼狈,手里拎着一个破破烂烂的燕子风筝。 “皇上,这是奴才在御花园假山后头的水池里捞到的。” 其实是搜查的时候张宝庆不慎歪进了一个矮洞里,只不过也算是因祸得福,发现了被藏在里面水坑中的残破风筝。 皇帝看了一眼那风筝,与扶姣对视一眼: “这并非出自内务府之手。” 内务府里的匠人都是手艺精湛者,就算只是做个风筝都要做得花样百出,张宝庆手里这一个做工粗糙,支撑风筝的竹竿都是烂的,一看就是宫里的人自己做的。 而且这人还找不到什么好材料,风筝布是东一片西一片拼凑出来的,怪不得觉得这燕子风筝怪模怪样,能用破布做出来个大体形状已经算这人手艺不错了。 “看来此人在宫中地位很低,当差的地方也并不很好,不过他有途径弄到宫外的东西。” 皇帝指了指风筝布上的麻料,对扶姣说:“宫里没有这种麻布。” 那更像是老百姓装粮食的麻布袋。 “这几日不要再去御花园了,”扶姣拍了拍阿徵的后背,有些后怕:“往后要去哪儿都带着人,不要叫母后担心,好不好阿徵?” 阿徵乖巧的点点头:“好。” 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要不然也不会见到风筝就跑回来了。 太子是个言出必行的好孩子,自从这一日后,他再也没有去过御花园,一连七天都乖乖待在椒房殿,玩也是在院子里,这可给他闷坏了。 只不过暂时还没查到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扶姣就没放太子出去。 恰巧这一日扶逸被皇帝召进宫来述职,他现在是兵部侍郎了,皇帝有意提拔他,所以这些时日给他安排了许多差事。 扶逸进宫议事的时候,太子正好被皇帝拘在身边,阿徵一见到扶逸来了,双眼一亮:“大舅舅!” 第三百九十二章 柔弱皇嫂VS偏执新帝65 “太子殿下。” 扶逸的眼睛也是亮的。 他私心里很疼爱这个孩子,只是他知道,阿徵是太子,他是外臣,他们不应该太过亲近,而且扶逸是男人,他不能进出后宫,阿徵平时还是和扶姣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一点,所以扶逸也见不到人。 现在皇帝竟然带着阿徵一起在御书房,扶逸这才见了他一面。 有皇帝在旁边,阿徵憋着自己想要和舅舅玩一会儿的想法,老老实实的听完了皇帝和扶逸商谈政务,等皇帝拍拍他的头放他过去找扶逸,阿徵这才放开了。 “大舅舅,”阿徵跳得很高,在扶逸身边:“你什么时候能带我出宫玩啊?听人说宫外可好玩了,但是我还从来没有出宫过。” 在亲人面前,阿徵便很像普通小孩那样,好奇、活泼。 扶逸看了一眼皇帝,有些为难:“这……宫外人多眼杂,太子殿下还是在宫中比较安全。” 阿徵就撇撇嘴:“是吗。” 语气怪怪的。 扶逸一头雾水,向皇帝投去不解的目光,皇帝看一眼自己的儿子,知道这小子这些时日是憋坏了。 想到阿徵今年也五岁了,的确还没有出过宫,现在宫里的那人还没有找到,倒不如叫他去宫外扶家玩一会儿,总归扶继梁是宁可自己去死也不会让这个外孙出事的。 “好吧,朕就让你舅舅带你去外祖家玩半天,不过要在宫门下钥之前回来。” “真的吗!父皇最好了!” 阿徵蹦起来,兴高采烈的抓着扶逸的袖子:“大舅舅大舅舅,快带我去外祖父家,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呢!” 扶逸不知道皇帝今日是怎么了,竟然会同意让太子出宫,不过他当然也想带着阿徵回去,扶继梁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那……那臣就带着太子殿下回一趟太尉府,陛下放心,臣一定保证太子殿下的安全。” 皇帝挥挥手:“张宝庆,带上侍卫跟太子一起去。” 他当然不会就让扶逸一个人保护太子,当即拨了五十个御前侍卫一同前往扶家,这些侍卫都是以一当百的高手,只要不是碰见军队,阿徵就不会有事。 “陛下,要不要与皇后娘娘说一声?” 皇帝瞥了扶逸一眼,看得扶逸有些心虚,他的确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见扶姣一面。 谁叫皇帝对扶姣的保护实在到了令人震撼的程度,比起太子,扶逸见到扶姣的可能性要更低。 “不必了,朕这便要回去,朕亲自告诉她。” 果然,扶逸有些无奈:“是,那臣告退。” 带着小太子出宫不是小事,在御前侍卫的护送下,扶逸一路也都是紧绷着的,直到进了太尉府的门才松了一口气。 扶继梁原本在书房看书,听扶逸身边的侍从跑回来报信才知道太子出宫了,猛地站起身。 “你说什么!太子来了?” “是啊老爷,是大少爷带太子殿下过来的,如今人就在门口呢。” 话还没说完,扶继梁便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了,仔细看过去,背影还显得有些紧绷。 如果说扶继梁这辈子最在乎的是什么,从前是他的官位,而现在就是这个当太子的外孙。 “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到了门口,扶继梁衣摆一撩就要跪,被阿徵一把扶起来:“外祖父何必如此,我虽然是太子,但也是母后的儿子,是外祖父的孙辈。” 扶继梁连连说好,将太子迎入府中,至于扶逸,早就已经不在扶继梁眼里了。 扶逸觉得好笑,摇摇头跟上去,就见他印象之中一直很严厉的父亲正生疏的与阿徵说些什么,仔细一听,竟然是些经世之道。 他有些吃惊,觉得这些问题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有些太过于艰涩了,却没想到阿徵对答如流,且处处都有自己的见地,连扶继梁都频频点头。 “好孩子,好孩子……” 扶继梁已经布满皱纹的眼角闪过一点泪光,他似乎已经看到这个孩子未来执掌江山的模样了。 这就是流着他们扶家血脉的皇子。 见状,扶逸也凑上去,祖孙三代说了一下午的话,直到张宝庆过来提醒说时间到了,阿徵才利落的站起身。 “外祖父,大舅舅,我这就走了。” 扶逸忙说:“臣送太子回去吧。” “不用了,这里有侍卫,舅舅回去休息吧。” 说完,阿徵放下马车的帘子,张宝庆带着御前侍卫护送,快走到宫门口的时候,突然听见有小摊贩叫卖的声音。 “卖驴打滚喽!” 宫外的一切对于阿徵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从来没听说过驴打滚是什么东西,好奇的掀开帘子去瞧,这一看就被诱惑到了。 那卖驴打滚的感受到阿徵的视线,立刻大声:“这位马车上的小公子,要不要买点我这驴打滚尝尝?” 第三百九十三章 柔弱皇嫂VS偏执新帝66 阿徵眼珠子转了一下,想了想,吩咐了一句:“张总管,你去帮我买点驴打滚回来吧。” 虽然看不出这卖驴打滚的有什么蹊跷,但是阿徵本能的不想下车。 这无关于什么谋略,而是常年待在皇帝身边养成的直觉。 下意识的,阿徵不愿意远离侍卫守卫的范围。宫门外堆着那么多小摊小贩的,如果阿徵亲自去买驴打滚,那除非侍卫们将周边的人驱赶走,否则是肯定跟不上去的。 买点小食而已,倒不必如此兴师动众了。 张宝庆立刻答应下来,他正要从马车上下去,那小贩好像看出了什么,竟然说:“诶呦,哪里劳动公子亲自过来,我来给您送过去!” 说罢,他手脚麻利的装好一盒驴打滚,破开人群往这边走来,连自己的摊位都不管了。 张宝庆是什么人,在宫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眼光可毒辣着呢,就是一开始没察觉出来,现在也发觉不对劲了。 老百姓就是靠着这点手艺才能在皇城根底下讨生活的,怎么可能抛下自己的摊子就这么横冲直撞的过来呢? “站住!” 张宝庆一喊,御前侍卫们立刻将马车团团围住,那人见势不好就要跑,被侍卫用刀鞘砸倒在地上。 周围的老百姓见到这阵仗四散开来,那人被按倒。 “你是什么人!” 张宝庆将阿徵接下马车,护着他,站在这摊贩身前质问。 御前侍卫仔细看着这人,发觉他脸上的胡须好像是假的,伸手一扯,没想到倒把自己吓了一跳。 他只是伸手扯了一下,这人脸上就跟着假胡子一块揭下来一大张“脸皮”,再定睛一看,“脸皮”下面盖着的赫然是一张布满疤痕的老脸。 张宝庆也被吓了一跳,这人被揭露伪装后拼命想要捂住自己的脸,但是这已经无济于事了,张宝庆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 突然,他冷不丁想起来。 “你是敏妃身边那个霍中祥!” 这下一切都穿起来了。 当年敏妃利用春彩大闹封后大典,事后事情败露,春彩熬不住刑讯,将敏妃供出,并对二人密谋的事情供认不讳。封后大典结束后,皇帝便下令处死敏妃,并将她宫中的宫女们遣散,太监们也分派到各宫重新当差。 而霍中祥曾经是敏妃身边的首领太监,旁人尚且能重新谋得差事,但是像他这样的大太监却不尴不尬的, 去别的宫中,主子们不信任,去干杂活,霍中祥自己又不甘心。 好在霍中祥在宫里当差也有些人脉,就去了御
相关推荐:
李二卤菜店
惩罚蜜恋
吟语低喃
酩酊天_御宅屋
错爱
偏执的他[现代女尊]
猎同飞坦不要背叛_np文
死水(1v1,H,OE)
老师,你兴奋了吗?
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