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你们依然站出来反对。” “在公与私相冲突之时,你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公,咱很欣慰。” 又指了指其他人:“你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曾泰等人顿时就激动的热泪盈眶,皇帝是懂我们的。 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谢陛下,臣等唯有以死报国。” 群臣看向他们的目光,充满了羡慕。 当众被表扬,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下次考评,因为这次夸奖,他们必然是上等。 升迁也会优先考虑…… 早知道我也站出来了。 至于宝钞纳税的事情,再也没有人提了。 不过是区区十几万石粮食的事情,还在朝廷的承受范围。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事儿对他们这些官吏来说,也是实打实的好处啊。 更没有理由反对了。 陈景恪也在关注着朝廷,毕竟事关宝钞改革,如果第一步都行不通,后面的计划就更麻烦了。 得知方案通过,他心中的石头才算落地。 同时对朱元璋的手段也佩服不已,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啊。 关键是,还没有泄露下一步的计划。 接下来就是等这个消息发酵,等百姓都知道了此事的时候,宝钞的价格肯定会小幅度上扬。 当然,能不能维持住这股势头,还要看朝廷后续操作。 而朱标已经做好了全盘计划,不但能托住这股势头不降,还会将它推向更高。 之后陈景恪就暂时放下此事,去了朱橚的周王府。 府上的人都认识他,直接就放他进去了。 问了一下他的位置,得知在手术室,就径直找了过去。 所谓手术室,就是单独改造的房间,并非什么无菌手术室。 别说在这个年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纪,有能力普及无菌手术室的国家都不多。 事实上,无菌手术室的历史也并不长。 二十世纪中叶才有人提出这个概念,我国是八十年代才引入这个概念。 九五年,才有军医大制定了无菌手术室标准,逐渐在国内推广。 就这么说吧,手术最重要的核心工具,一是麻醉剂,二是消炎药。 有了这两样东西,外科手术的地位才得以提高,并全面普及。 无菌手术室并非必需品,它的存在只是进一步降低了风险。 就好像是考试,无菌手术室的出现,让外科手术的成绩从九十五分,提高到了九十七分。 有条件了,自然要去追求那两分,没条件就先放一放。 现在他们要解决的是有无问题,而不是考虑如何考一百分。 到了手术室,就见到朱橚正拿着手术刀,在一块肉上划来划去。 他可不是随便划的,而是为了练习‘刀法’。 前世有句话:精准与否,就是手术和屠宰的区别。 稳准狠,也可以说是标准要求了。 而想做到这些,就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行。 朱橚自幼习武,手部力量足够,但稳定性不足。 陈景恪就让他用肉来练手。 见到他进来,朱橚就停下来说道:“老师,你来了。” 陈景恪点点头,问道:“如何了?” 朱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一沓纸放在桌面上,拿手术刀划了一刀。 “老师,请检查。” 陈景恪笑道:“哦,看来你这是练成了啊。” 说着拿起纸检查了一下,发现划口笔直,关键是只有上面三张被切开。 第四张纸上面虽然也有划痕,但纸并没有破。 朱橚得意的道:“老师,怎么样?是否达到了您的要求?” 陈景恪也不得不赞道:“不错,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可惜,手术刀还是不够锋利,否则你应该能做的更好。” “嘿嘿。”朱橚那叫一个嘚瑟。 陈景恪笑道:“好了,别得意了。我让你找的白色小家鼠找到了吗?” 朱橚摇摇头,不解的道:“还没有,为何一定要找白化的小家鼠呢?灰色的不行吗?” 陈景恪说道:“也可以,但你不嫌灰色的脏吗?” “白色的哪里脏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还能和普通老鼠区分开来,以免混淆了。” 朱橚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白化小家鼠,其实就是前世常见的小白鼠。 拥有遗传物资单一,个体差异小,饲养方便等特点,成为普遍使用的试验素材。 虽然眼下还用不到,但提前开始培育能为以后节省许多麻烦。 陈景恪也不失望,白化老鼠虽然少,但总能找到的,慢慢来。 “今天咱们继续来解剖兔子……” 就在陈景恪教学的时候,外界已经因为朝廷的新政策沸腾了。 在朱标的督促下,朝廷以最快的速度,将宝钞交税之事印发邸报,通告各地方衙门。 宝钞关系着万民切身利益,这个消息也以惊人的速度快速传播着。 第二天就已经传遍应天城,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其热度远远超过了即将举行的科举。 也果如陈景恪他们预料的那样,宝钞下跌趋势止住了,并开始小幅度上扬。 有些喜欢投机的人,已经开始提高价格收购宝钞。 百姓们也不傻,收的人越多,他们就越不肯低价出手。 民间对于宝钞的信心,略微有所回升。 虽然还不足以挽回局面,但也是个利好的消息。 朱元璋等人都开心不已。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个巨大的危机就在前方等着他们。 第100章 假钞 “城西刘员外,以高于一成的价格收购宝钞,大家有宝钞的赶紧去换钱啊。” 大街上,突然有人大声吆喝,引起不少人围观。 但更多的人还是无动于衷。 街边一家茶肆里,几个大汉正围着桌子吃饭。 其中一人说道:“哥儿几个,不去看看?” 另一人说道:“看个鸟啊,我全身家当也不值一张宝钞,上哪换去。”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宝钞最小面额都是一百文的。 他们都是穷人,基本没资格接触到宝钞这玩意儿。 最先说话的那个人笑道:“可以先收两张存着啊。现在花七十文,就能收一张一百文的宝钞。” “等缴纳夏税的时候交上去,等于白赚三十文钱呢。” 不少人都意动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但另一个人两句话,就将他们的想法全打消了: “万一朝廷又反悔了呢?就算朝廷不反悔,官老爷们就肯老老实实的收宝钞?” “我看啊,你们还是别想了,老老实实地赚点辛苦钱,踏实。” 这番话一出,风向顿时就变了。 看衰宝钞的人占据了上风,越说大家就越没有信心。 其中一个壮汉,摸了摸自己的衣兜,脸上露出挣扎之色。 又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坐不住,起身就走。 “虎哥你怎么走了?” “我家里有点事,你们先吃着。” 虎哥头都不回的离开了。 和他相熟的人很是疑惑,他家不是在南边吗,怎么往城西去了? 不过很快就被话题吸引,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虎哥是个有把子力气的人,自己聚集了一帮子人,在码头立住了脚。 虽然工作很辛苦,可收入稳定。因为是老大,还有许多隐形福利。 所以他兜里还是有几个钱的。 他手里也有几张宝钞,甚至还有一张一贯钱的。 本想着存起来,到时候缴税用。 可众人一番话让他动摇了。 这可都是血汗钱,万一到时候朝廷政策发生变化,自己可就亏大了。 还不如现在高价卖出去,既不用承担风险,也可以小赚一笔。 可等看到收宝钞的摊子,他又不甘心起来。 四个月,只要再等四个月,这些宝钞的价格就能涨四成,顶他在码头干半年。 难道就这样放弃了? 就在他为难的时候,就见收宝钞的摊子乱了起来: “假钞,这是假钞,竟敢拿假钞行骗,你找死。” 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惶恐的道:“不是,这不是假的,这是我辛苦一年多才赚来的,怎么能是假的呢?” “还敢狡辩,你看着纸,这上面的字,还敢说不是假的……走去衙门” 中年汉子被人架着去了衙门,只留下唏嘘不已的众人。 谁都知道,他是被人坑了。 这次去衙门,就算证明假钞不是他做的,也少不了被罚一笔。 里外里亏的更多。 看到这一幕,虎哥再不犹豫,拿出宝钞来到摊位前: “我这里有宝钞,换了。” 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在码头三教九流的人都接触过。 知道私铸的铜钱危害很大,会导致钱币贬值。 铜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纸钞? 只要有假钞在,朝廷回收再多都没用,宝钞价格涨不起来。 还不如趁现在卖出去,还能小赚一笔。 如他一般想法的人很多,赶紧换了小赚一笔吧。 但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赌徒,很多人选择囤积宝钞。 这一把,要赚个大的。 且说假钞的事情。 中年汉子被扭送衙门,经过一番拷打审讯,终于证明假钞不是他做的,他也是受害者。 但依然交了一大笔钱,才被放出来。 从此他再也不信任宝钞,非但如此,还影响到身边许多人。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那张假钞,衙门的人本来并不在意。 这年头私铸钱币的人多了去了,朝廷都没办法,上报也是无用。 甚至还会被训斥一通,你们这里有假钞,为什么才发现?为何不去调查? 到时候鸡吃不着,反落一嘴毛。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这事儿就此作罢。 巧的是,这个衙门新来了一个官吏,正是去年恩科新晋进士。 来这里磨砺的。 新官,又是科举进士,自然迫切的想立功。 就力主将此事上报。 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未来前途无量,别人也不想得罪他。 于是就将事情报了上去。 兜兜转转之间,这份报告就到了朱标的手里,看到这张假钞他脸色剧变。 最近一直在跟着陈景恪学习货币知识,顺带也学习了许多经济理论。 他对假钞更加的敏感。 私铸铜钱虽然危害大,但这玩意儿依然是铜铸的,还有一定流通性。 就算明知道是假的,百姓也能捏着鼻子用。 可是宝钞不一样啊,这玩意儿一旦造假泛滥,真就成废纸了。 朝廷所有的计划,都会成为泡影。 而且此事还会影响到朝廷的信誉,以后再想推行别的改革,阻力会更大。 不行,此事必须要尽快解决。 想到这里,他将报告和假钱拿起来,直奔皇宫。 朱元璋见到假钞之后,眼珠子都红了,怒道: “查,立即给咱查,咱要诛了他们的九族。” 朱标却拦住了他,说道:“爹,且先息怒,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朱元璋瞪着他,道:“怎么了?” 朱标就将铜钱和纸钞的区别,简单讲了一下,然后道: “私铸铜钱还能使用,也不影响官方铜钱的价值。” “宝钞不一样,一旦假钞的消息传出去,必然会引起百姓恐慌。” “到时候宝钞就真一文不值了。” “所以这件案子要查,但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查。” “况且这张宝钞不知道流转了多少次,一时间又哪里能查到是谁造的假。” “贸然出手反会打草惊蛇,让贼人隐藏的更深。到时我们想查到他们,就更难了。” 朱元璋也冷静了下来,说道:“宝钞的事情我了解的不如你多,你说该怎么办?” 朱标沉声道:“来之前我让人去找了陈景恪,等他过来问问他的意见吧,或许他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正说话间,有内侍进来禀报,陈景恪到了。 第101章 我搞定无酸纸 看到假钞,陈景恪一点都不奇怪。 制作技术不过关,很容易仿造。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真正麻烦的地方在于。 大多数人连文字、图案和印章的真假,都分辨不出来。 感觉像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在这种情况下,造假就太简单了。 陈景恪也没有隐瞒,直言不讳的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二人。 朱元璋一张脸已经阴沉的,能滴出水来了。 朱标束手无策,单单是制作技术问题,他还可以逼一逼工匠想办法。 可百姓不认识真假宝钞,如之奈何? 总不能挨个教他们怎么辨认吧? “景恪,你的主意最多,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陈景恪说道:“只能在制作技术上着手,如果朝廷制作的钱钞谁都无法模仿,百姓一眼就能看出真假,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朱标苦笑:“这又谈何容易。” 朱元璋却猛然抬头,盯着陈景恪道:“你能做到,对吗?” 朱标心下叹息,老朱这是病急乱投医啊。 陈景恪虽然能力出众,可这工匠之术……不对。 他猛然想到望远镜和显微镜,还有洗盐法…… 这些神奇的东西都能弄出来,说不定还真掌握着什么奇特的技艺呢。 想到这里,他也连忙问道:“景恪,你有办法造出这种一眼可辨真假的宝钞?” 陈景恪心下很是得意,你们还不是要求助于我这个穿越者。 嘴上却习惯性保守的道:“我倒是知道一些特殊的技巧。” “但制作条件极为复杂,能不能成我也不敢肯定。” 朱元璋立即就说道:“那就慢慢做,咱让宝钞提举司的人全力配合你,务必将这种宝钞造出来。” 陈景恪道:“臣勉励一试。” 如果是之前,朱元璋肯定会不满意。 什么勉力一试?必须给我完成。 和陈景恪接触多了,知道他就是这种性格。 当医生养成的,从来不说肯定的话,即便有十足把握,也只会说七分。 朱元璋一开始还觉得,他缺乏自信和担当,后来习惯了也不再说什么。 制作新宝钞的事情有了眉目,可旧钞的事情依然没有解决啊。 谁都不知道市面上有多少假钞,全部回收朝廷也承受不住。 关键是,如果不将造假之风遏制住,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假钞流入市场。 到时候朝廷怎么办? 朱标就将当前的困境讲了一遍:“景恪可有解决之法?”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和朱标也没有打扰他,大殿一时间安静下来。 过了约莫一刻钟,陈景恪终于开口:“之前发行宝钞时,可有统计过每个地方发行了多少?” 朱标摇摇头,苦笑道:“并未具体统计过,近几年发行的情况,我们还能推测出一个大致数字。” “再往前发行的,就无法统计了。” 陈景恪心下叹了口气,果然如此。 老朱真是啥都不懂,全凭自己的想法来制定政策。 但这会儿说这些已经晚了,只能想办法补救。 “各地域之间流通性很差,那些人制作出来的假钞,只能在本地使用,且很难流入外地。” “先派人去全国各地,悄悄的查一查当地宝钞情况,看哪里的假钞数量最多。” “基本就可以确定,当地有人在造假。” “然后再查,哪些人手中流出的宝钞最多……差不多就能锁定是谁干的了。” 本来朱标想说,万一那些人把假钞运送到异地使用呢。 听到最后一句,顿时就不说话了。 不管他们将假钞拿到哪里使用,只要规模足够大,就必然需要一个有足够实力的人,往外释放才行。 找到那个人,就能揪出造假钞之人。 “此法甚妙,果然还是景恪你对宝钞最为了解啊。” 陈景恪谦虚的道:“殿下过奖了。” 朱标似乎想到了什么,眉头又皱了起来: “如果百姓拿假钞前来兑换物资,我们是给还是不给?” “只是一两个人,我们不兑换还没什么。” “若持有假钞的人很多,我们要是不兑换,恐怕会引起百姓恐慌。” 朱元璋突然开口道:“换,不论真假全换,不论朝廷损失多少钱粮,将来都能十倍百倍的补回来。” 朱标顿时就明白了这话的意思,敢造假宝钞的,必然都是当地有钱有势的人。 将他们揪出来,九族灭了,家产全部充入国库。 到时候不但假钞造成的损失能补回来,还能大赚一笔。 事情有了解决的办法,他也终于松了口气。 这是,陈景恪问道:“殿下,之前提议的,组建专门的宝钞管理衙门,不知可有准备好?” 朱标点点头回道:“已经有了计划,准备等三月份开通宝钞兑换时,再正式组建。” 陈景恪沉声道:“提前组建吧。” 朱标疑惑的道:“为何?” 所谓的专门管理宝钞机构,就是陈景恪之前提议的,管理宝钞发行、流通情况的衙门。 该衙门会在各大城镇开通分部,以便于更好的完成任务。 还要观察统计当地的经济情况,比如百姓主要靠什么为生,有多少大地主,多少大商人等等。 将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可以推测货币发行量。 还能帮助朝廷,更详细的了解地方经济情况。 总之,用处很大。 朱元璋和朱标,对这个衙门很感兴趣。 之前还让陈景恪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货币、经济类的书。 陈景恪对这方面了解也有限,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非常超前了。 朱标找了一帮子人进行研究。 最近几个月,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 越研究他就越觉得,经济一道的学问深奥无比。 对经济一道了解的越多,他就越觉得大明现行政策漏洞百出。 而对于提出全新经济理论的陈景恪,也就越是佩服。 此时,陈景恪要提前组建宝钞管理衙门,他第一时间不是反对,而是问为什么。 陈景恪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新衙门的建立,需要一把火,才能更快的获得世人认可。” “就用那些造假钞的人的血,来为新衙门扬名吧。” 朱标心潮澎湃,但也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你想让新衙门掌握一支武装力量?” 第102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 陈景恪的画外音,是让这个新机构自己去查这个案子。 可是敢
相关推荐:
霍格沃茨与非典型巫师
神级维修系统
肉欲の海行危舟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男娼
宿主总是在死(快穿)
一世丹尊
湿卵胎化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玄心
火玫瑰(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