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那是真的。 他们大多都认为是三分真七分假,甚至有可能一分真九分假。 但现在他们有些信了。 这踏马的是什么玩意儿啊? 迈穆纳城不算大,总共一万来人,在大明连个县城都比不过。 可在安西这里,已经是中等城池了。 鱿人总共四千来人,其他部族的人加起来有八九千。 如果没有那些部族的默许,你们鱿人能占据这座城池自保? 说大家是他们的恩人都不为过。 现在因为一个小小的离间计,你们就毫不犹豫的选择背刺恩人? 真的是卑劣啊。 原本对城中鱿人即将面临的遭遇,有所同情的诸多部落首领,这下都收起了同情心。 该杀。 不过紧接着,朱樉的操作再次刷新了,他们对残暴一词的认识。 被俘虏的鱿人总共有三千三百余人。 他下令让人打造了一辆特别高大特别沉重,需要五匹马拉动的马车。 为何是五匹马呢? 因为天子驾六,诸侯驾五,这是礼法规矩。 然后,命人将被俘鱿人横放在路上。 正好将军营到迈穆纳城门口的这一段路给摆满。 然后他乘坐这辆马车,在众人目睹之下,碾压了过去。 惨叫声、怒骂声、哭喊声、求饶声、骨头碎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头皮发麻。 但朱樉脸上却露出了迷醉的表情,似乎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所有围观的人,无不为之惊恐。 本来他们以为,朱樉让他们过来,仅仅是为了杀鸡儆猴。 现在看来,这位骨子里也是个残暴的主啊。 这让他们不禁担忧起自己的未来,会不会哪天莫名其妙就被虐杀了。 但与此同时,他们心中所有的小心思,也全部消失。 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敬畏以及臣服。 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畏威而不怀德。 入城之后,朱樉下令改迈穆纳为平鱿城,又在城外堆了一座京观。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他又下令。 将所有处死的鱿人尸体,悬挂在各个城镇、村落的门口,以为警示。 这种方法确实很好用,以仁慈对待臣服之人,以残酷对待敌人。 这反而让更多人归心。 除了一开始颁布屠鱿令带来了一些混乱,之后秦国人心竟变得更加稳固。 各部族、各地方政府,执行起中央的命令,效率高速度快。 让李芳等人啧啧称奇。 周围的各势力,也被秦国的残酷手段给吓到了。 不过马上他们就适应了下来。 当年蒙古人的手段,并不比朱樉的好多少。 不,朱樉至少是讲道理的,臣服的人都能得到好处。 法律之下平民身份平等,还轻徭薄赋,这是从未有过的善政的。 相比之下蒙古人就太野蛮了。 他们心中只有掠夺,没有任何治理的想法。 臣服他们的要死,不臣服他们的死的更惨。 这么一对比,朱樉简直就是楷模。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这么和谐。 朱樉还是没有克制住杀戮的欲望,亲自出手以各种方式残杀鱿人。 之前他曾经设想过无数种虐杀人的方法,只是在大明他不敢太过分。 此时到了野蛮的安西,就彻底放开了。 将之前想到的方法,都一一试了个遍。 以至于他整个人身上,都染上了一股血腥味儿,眼睛里时不时就露出暴虐气息。 让李芳等人都看得心惊胆颤。 就在他们思考怎么劝说的时候,大明新一批的资源送到了。 其中有一万两千名百姓,实际清点人数的时候,只剩下一万一千多人。 有五百余人死在了路上。 还真不是运输人员故意虐待。 其实相似的问题,古人早就发现了。 流放犯人的时候,押送人员在半路故意把犯人弄死,提前回来怎么办? 古人就想到一个办法,在出发的时候,只给最基本的生活费。 把犯人送到地方,接收方按照实际到达的人数,支付押送费和奖金。 少一个人,就扣一定的比例。 如果送过来的人特别少,还会仔细审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如果是天灾、瘟疫之类的,那是没办法。 如果是人为,就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往秦国运送人口是国家大事,更何况还有陈景恪亲自盯着,没人敢在中间瞎搞。 从大明到安西湾,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航线了,沿途各种补给站、休整点都非常完善。 但没办法,古代远航就是这么危险。 依然有人死于各种意外,水土不服是头号杀手。 如果是陌生的航线,这个死亡数字可能要翻好几倍。 这些人口的到来,有效的弥足了汉人不多的缺点,让李芳等人心中都长舒了口气。 跟随这支船队来的,还有家书。 其中就有一幅画,画上是一个高墙大院,里面有几间茅草屋,十余亩田。 一名女子坐在屋前眺望远方,似乎在思念着什么。 女子旁边还有一双小儿女,年龄大一些的哥哥指着远方,低头对妹妹说着什么。 妹妹歪着小脑袋,顺着哥哥手指的方向看去,嘴里似乎还在念叨着什么。 看到这幅画,朱樉冷酷的眼神一瞬间柔和了下来。 之后就停止了疯狂行为,当起了秦国之主。 这让李芳等人都松了口气,恢复正常就好。 他们还真怕朱樉杀着杀着入魔了。 不过,朱樉自己不杀了,屠鱿令依然在严格的执行。 秦国大部分鱿人都被处死,但依然有少数人,在别人的庇护下活了下来。 对于秦国朝廷的残暴手段,其实很多人都是不以为然的。 原因前面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而且这个世界永远都不缺讲义气的人。 鱿人在这里生活了那么多年,关系网是很密的。 或是亲朋,或是好友,或是别的关系…… 这些人里面,有那么一些讲义气的,或者是同情鱿人的,很正常。 他们就通过种种手段,将鱿人给藏了起来。 准备等风声过来,再悄悄把人送出去。 秦国只能加大检查力度,但收效却甚微。 而生活在其他地方的鱿人,眼见有人如此针对他们,还将他们做过的事情公之于众。 就开始拼命的抹黑秦国,鼓动自己所在的势力,孤立秦国乃至开战。 他们针对秦国的方法很简单。 别忘了当年的蒙古人,明人和蒙古人来自同一个地方。 如果给他们站稳了脚跟,未来大家就都危险了。 而且秦国推行的新法,完全没有将各势力的贵族利益放在眼里。 如果让他们存活下去,等他们的新法广为人知。 以后那些奴隶贱胚子,还会老老实实的听话吗? 他们的努力是有效的,很多原本持无所谓态度的势力,都对秦国产生了排斥感。 秦国的政府机构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通过波斯人,他们也知道了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李芳等人都有些无奈,不过倒也没有说什么,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关键是,他们确实有底气不在乎。 论武力值,周边势力谁敢真的给秦国呲牙? 论经济能力,背靠大明他们实在什么都不缺。 秦国对他们非但没有太大的依赖,反而是他们更需要大明的商品。 所以,一个很奇怪又熟悉的局面出现了。 政治上反秦,经济上高度依赖秦。 不过朱樉可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更不会放任鱿人搞鬼。 找来柳芸娘(杏红)问道:“准备的如何了?” 柳芸娘回道:“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动手。” 朱樉冷笑道:“那还等什么呢。” 于是,秦国国相府颁布了一条新的政令。 如果谁藏匿的有鱿人,将其交出来非但能免除惩罚,还会将这个鱿人的资产全部奖赏给他。 藏匿起来的鱿人,主动投案自首,将包庇他们的人供出来,就可以免除一死。 非但如此,还会归还他们的全部财产,礼送出境。 这条政令一出,所有人无不感到头皮发麻。 这个朱樉,简直将人心玩到了极致啊。 然后……不出意料的,秦国产生了一场信任危机。 ----------------- 福尔克·贝纳多特是一名传统贵族,在地方上拥有崇高的声望,家里自然也不缺钱财。 朱樉占领这片土地建立国家之后,他并未跟着逃离,而是安抚周围的人配合朝廷的政策。 秦国的种种善政,让他非常的震惊,继而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希望。 之后就四处奔波,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新政的实施。 直到屠鱿令的颁布。 他无法相信,如此仁慈的国家,会突然变得如此极端。 甚至为此求见过李芳,希望能说服他收回这一暴政。 李芳亲切接见了他,然后坚定的拒绝了他的求情。 并且给出了这么做的理由。 宗教仇视,大明有大人物极度反感鱿人…… 秦国人受宗教影响,对鱿人非常反感。 朝廷想要获得大明更多的支持,必须讨好那位大人物。 所以,反鱿势在必行,谁都无法阻挡。 这两个理由都非常的有分量,让福尔克·贝纳多特无话可说。 宗教仇杀,在西方世界实在太常见了,这个理由他无法反对。 但他依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回家之后,就利用自己的渠道,帮助不少鱿人逃走。 被他救走的鱿人,超过一千人。 后来秦国封锁边关,即便是他也无法轻易将鱿人送走,且时刻有暴露的危险。 但他依然不顾危险,藏匿保护了许多鱿人。 对于朝廷颁布的新政令,他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但依然没有改变初衷。 他不相信鱿人真的如《犹大书》中所言那般邪恶。 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无私帮了那么多鱿人,怎么可能会被背刺? 然后,他就被背刺了。 一个名叫梅纳哈姆·狈京的鱿人,在得知新令后,主动从藏身之地走出来,找到当地的衙门自首。 并将庇护他们的福尔克·贝纳多特供了出来。 然后绣衣卫和军队直接出动,将福尔克·贝纳多特抓捕。 不知道真相的居民,见朝廷竟然抓这样一位有德之人,纷纷站出来抗议。 朝廷就将抓他的理由公之于众。 得知真相的居民都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福尔克·贝纳多特竟然是被鱿人出卖的。 就这么说吧。 大家又不是瞎子,福尔克·贝纳多特帮助那么多鱿人,大家怎么可能不知道? 如果没有大家的掩护,光靠他一个渐渐失势的老贵族,有能力保护那么多鱿人吗? 可是现在,就是这样一位大善人,竟然被他帮助的人给出卖了。 鱿人,竟如此邪恶。 和福尔克·贝纳多特相同遭遇的人还有很多,这些人也无一例外被抄家。 在绣衣卫的散布下,这些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秦国各地。 然后又传入了周边各势力。 第382章 两极反转 绣衣卫的组建时间虽短,但侦查能力却一点都不弱。 国内有人不满屠鱿令藏匿庇护鱿人,他们是知道的,根据线索锁定了不少人。 不过他们没有轻举妄动。 把这些人抓起来,只会让剩下的人藏匿的更严实。 而且大肆牵连非鱿人群体,也会引起其他部族的人的恐慌和抵触。 如果激起民众的逆反心理,从此和朝廷离心离德,就大事不妙了。 关键要是这事儿被鱿人利用,就非常恶心了。 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是坚决不能干的。 不过朱樉从来都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很快就想到了法子。 你们不是认为鱿人无辜吗?不是认为我们在抹黑他们吗? 不是觉得他们可怜,同情他们吗? 那我就让你们亲眼看看,我华夏为何反鱿。 于是就有了那道新政令。 怕那些鱿人藏的太深,无法及时得知新政,就派人敲锣打鼓大声宣传。 尤其是那些疑似藏有鱿人的地方,更是专门找了大嗓门,反反复复的吆喝。 有时候夜深人静也会突然来一嗓子,确保那些人能听到。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事情。 等到鱿人跳出来背刺救命恩人之后,绣衣卫又再次发动了新一轮的宣传。 将所有背刺恩人的鱿人名单公之于众,并张贴的到处都是,确保全国所有人都知道。 并且,还通过波斯人和大食人的手,将这份名单传到了周边所有的势力手中。 后面的事情就无需多说。 整个安西都震惊了,他们无法相信这个结果。 一个人背刺恩人,还可以说是个人行为。 可现在不下几百人,还要怎么解释? 竟然真的有族群,将忘恩负义当祖宗之法。 《犹大书》上所写的那些事情,或许不是明人抹黑他们,而是真的。 虽然这个年代书籍很贵,知识传播速度也慢。 但只要愿意去查找,很多信息还是能查得到的。 关于鱿人的历史,很快就被人翻出来了。 将所有翻出来的信息拼凑在一起,大家发现《犹大书》上记录的事情都是真的。 而且还有很多恶行,没有被犹大书记录。 一个很真实的道理,很多理中客到处指指点点劝人大度,只是因为事儿没有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 一旦发生在他们身上,或者是身边,他们比谁都极端。 尤其是一神教的信徒,他们是单元文化,更加容易走极端。 曾经他们有多同情鱿人,在被背刺之后,就有多痛恨。 然后鱿人就成了被鄙视的对象。 不过这会儿大家也只是鄙视,并没有做什么。 朱樉知道,愤怒还不够,于是又恰到好处的浇了一锅油。 他下令,将所有帮助过鱿人的人,全部抄家灭族。 面对这个结果,秦国百姓都沉默了。 没有人责备朝廷残暴,他们包庇了恶人,被处罚是理所应的。 大家只是同情那些善良的人,所救非人。 然后就是对鱿人更加的痛恨。 是他们把那些善良的人害死的,如此忘恩负义之辈必须要死。 鱿人必须死。 鱿人必须死,成了秦国当前最大的共识。 无数人站出来向朝廷请愿,一定要把那些鱿人全杀了,为枉死之人报仇。 他们打出的口号同样是:鱿人必须死。 然而,一直仇视鱿人的秦国朝廷,却一反常态的拒绝了大家的请求。 人无信不立,朝廷更需要诚信才能取信于民。 朝廷说过,只要鱿人自首,就归还他们的财产,礼送他们出境。 那就一定要做到。 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政令。 民众以为朝廷只是碍于颜面才这么说的,就请愿说这是百姓的意愿,不算朝廷失信。 然而朝廷依然斩钉截铁的拒绝了这个请求。 民众终于意识到,朝廷说的是真的。 这下大家更不愿意了,这些鱿人害死了他们的恩人,还能全须全尾的离开。 我们无法接受。 于是就派出代表去求见朱樉:“请大王体察民情,莫要放走恶人。” 朱樉义正词严的拒绝了这个请求: “大家认识到鱿人的邪恶,我很高兴。” “但处死自首鱿人的事情,断不可行。” “今天你们请求我杀鱿人,我同意了。” “若是明天有人裹挟民意,请求我残害百姓怎么办?” “作为朝廷,要言出必行,岂能朝令夕改。” 于是,就在那些帮助过鱿人的大善人,全家被处死的半个月后,朝廷宣布释放那批鱿人。 听闻这个消息,全国各地的百姓,自发的前往大不里士。 在释放那批鱿人的当天,城外聚集了十几万人。 就连周边势力,都派出了使节前来查看情况。 为了防止民众暴乱打死这些鱿人,秦国朝廷不得不派出精锐部队维护秩序。 三百一十八名鱿人,连带他们的家人,共计一千四百余人。 驾驶着牛车,上面装满了各种贵重商品。 看到这一幕,民众出奇的安静,没有谩骂也没有扔石头。 但每一个人眼睛里,都充满了仇恨。 马赫图库木力是是黑羊国的使节,看着眼前这反常的一幕,他心中忍不住的颤抖。 这沉默下蕴藏着的是无尽怒火。 从此以后,秦国将再无鱿人的立足之地。 其实又何止是秦国民众,所有知道鱿人行为的势力,无不对他们提高了警惕。 虽然没有直接反鱿,却也开始限制鱿人的权利。 毕竟,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被背刺之人。 秦国,很轻易的就破除了鱿人利用舆论,布下的局。 从此被孤立的不是秦国,而是鱿人。 回头看了一眼秦王的宫殿,他神色里充满了忌惮。 这位秦王不只是打仗厉害,心计手腕也非常的高明啊。 解决了鱿人反扑,还树立了朝廷信守承诺的形象。 安西多事矣。 在十余万人的注视下,那些鱿人沿着大路前往港口。 在港口也有数万人等候,亲眼目睹他们乘坐水师战舰离开。 水师战舰一路到达安西湾的法奥港,这里也有万余秦国人在等着他们。 那群鱿人在这里下船,登上了前来迎接他们的鱿人商船。 然后在所有人的目睹下,缓缓驶离了港口。 到了此时,终于有人忍不住大声诅咒起来。 有一个人开口,其他人也不再沉默,纷纷跟着破口大骂。 声音传到了船上,梅纳哈姆·狈京脸色难看,回头盯着岸上的人群说道: “早晚有一天,我会让他们为今日的行为付出代价。” 前来迎接他的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这一天肯定会到来的,而且就在不久的将来。” 梅纳哈姆·狈京点点头,然后郁闷的道: “只可惜,我们在这里发展的势力全部都被毁了。” “而且现在这里的人非常仇视我们,以后的行动会变得很困难。” 那人毫不在意的道:“无所谓,历史已经证明,这些愚蠢的人很快就会忘记今天的事情。” 梅纳哈姆·狈京脸色好转了不少,鱿人干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又有几个人还记得? 若非秦国突然出现并反鱿,恐怕这些人到死都不会知道真相。 一
相关推荐: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欢乐颂之当关关遇见谭大叔
文弱书生的顶级雌虫哥儿
分手后前男友得了抑郁症,怪我咯?
穿成七零恶毒后妈
女神图鉴,从皇后开始
但求其爱(年下1V1)
宿主总是在死(快穿)
我在毛绒兽世当典狱长
兽性狼爹抢妈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