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前男友 > 第314章

第314章

力,与其担心,不如把自己的任务做好。 燕国朱高炽则不同,他是有机会出兵支援秦国的。 事实上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抽调了一支军队,由张辅率领前去支援朱樉。 但帖木儿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派了他的第三子米兰沙镇守开伯尔山口。 前面已经说过,开伯尔山口的外面是草原,内部却是长达百里的不毛之地。 外面的人很容易就能占据此地,想打就打,不想打就撤回来。 次大陆那边就麻烦了,百里无人区就是最大的敌人,放着如此要害之地却起不到任何防守作用。 历史上次大陆动不动就被敌人从这里入侵,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燕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张辅带着军队好不容易穿越百里无人区,却要面对严阵以待的米兰沙。 结果就是被堵在这里动弹不得。 所以,面对这一战,秦国只能靠自己了。 ----------------- 大战前夕,中小部落纷纷投靠处于劣势的那一方,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所有人都会深思、分析,为何那些部落会陪着秦国‘送死’。 秦国的政策,被拿出来逐条进行分析。 华夏的开明多元的文化,也被拿去做详细的了解。 所有的疑问,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答案。 秦国能带来大家想要的秩序。 之前秦国一直在努力推广自己的制度和华夏文化,效果并不明显。 毕竟汉人的力量退出安西太久了,这里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 秦国在这里立足太短,还无法影响到根深蒂固的本土思想。 可是这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却意外的帮秦国完成了这个任务。 众所周知,研究什么就容易信仰什么。 当这些人开始主动去研究华夏文明的时候,华夏思想就悄无声息的走入了他们之中。 不过想要真正完成思想变革,还需要秦国做出更多努力。 比如开办学校等等。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目前秦国还需要渡过这次难关才行。 这么多部落归附,让秦国及其盟友的军心士气大振。 别人都愿意相信我们,我们又何惧有之? 秦国内部,本来有些浮动的民心,迅速安定下来。 全国上下都开始围绕这一战进行运转,更多的青壮主动投身军伍。 战斗力强的被编入辎重部队。 训练不足的,则留在后方协助各项工作。 各种物资被生产运输到前线。 大食和波斯内部的些许动荡,也很快消失,军队迅速向边境集结。 土克曼、库尔德等大族群,也很快就统一了内部声音,派出军队前来助阵。 等帖木儿大军到达,已经有上百个部落投靠秦国。 而秦国一方的军队,也达到了二十七万之多。 其中秦国本部步骑兵四万五千人,大食、波斯军八万,剩下的为其余各部联合组成。 至少在兵力上,与帖木儿军的差距没有那么悬殊了。 当这些消息一条条汇总到帖木儿面前的时候,他的表情有多难看可想而知。 对于那些不知好歹的部落,他心中可谓是恨透了。 不止一次发誓,等击败了秦国,一定要将他们全部消灭。 但誓言归誓言,仗还是要打的。 面对部下,他依然表现的不屑一顾: “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这些人里也就波斯和大食人有一些战斗力。” “能对我们构成威胁的,只有秦国本部的四万余人。” “只要击败了他们,其余人不足为虑。” 他说的确实有道理。 军队越多越难以指挥,更何况秦国这边的联军有上百个部落组成。 上令下达都难,更遑论配合作战了。 所以他的部下们也是信心满满,觉得秦国覆手可灭。 维陶塔斯自然也是同样的想法,秦国二十七万人不堪一击。 不过他心中有很多不解,那些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归附弱势的秦国? 他也听到了一些消息,也找来了很多关于秦国以及大明的规章制度。 研究的结果是,他更加的疑惑了。 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为什么? 大头不应该是国王和领主的吗?为什么要主动减轻赋税? 你们当国王是为了什么? 对待本国公民,给予一些好处是应该的。 可对那些贱民,以及归附的异族人,为何也要如此仁慈。 尤其是秦国‘公民’,竟然不站出来反抗? 放在西方国家,君主要是敢让奴隶享有‘公民’的权力,公民们早就不愿意了。 那些贵族领主们也不会同意的,这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可在秦国以及大明,这似乎是很正常的。 而且在大明,似乎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贵族的权力则被挤压的所剩不多。 与其说他们是贵族,不如说是世袭官僚。 那些人竟然也不站出来反抗,这太奇怪了。 总之,他对来自华夏的一切,都充满了不解和疑惑。 ----------------- 与他们都不同,忽格鲁特却变得更加沉默了。 在帖木儿未经他同意,就割让金帐汗国土地与维陶塔斯结盟之后,他就变得沉默了许多。 帖木儿知道是为什么。 他很重视忽格鲁特,亲自安抚并再次许诺,会在其他方面给予补偿。 忽格鲁特也想理解对方,可心里那根刺却让他无法视作不见。 他会情不自禁的思考,帖木儿到底有没有将他当做自己人? 今天帖木儿敢不经他允许,割让金帐汗国的土地,明天会不会直接将他给卖了? 如果帖木儿一直强势,他也只能自我开解,不敢生出别的想法。 毕竟拳头才是硬道理。 可秦国却联系到了他。 秦国和他的联系,其实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具体来说,是脱脱迷失复辟,他被迫下台之后,秦国就派人和他取得了联系。 他并没有背叛帖木儿的想法,所以对秦国很不感冒。 不过当时秦国也没有提出什么利益诉求,只是单纯想和他做生意。 而他也确实需要来自秦国和大明的奢侈品,来拉拢安抚忠于自己的贵族。 双方的关系就这样维持了下来。 直到前不久,帖木儿瞒着他和维陶塔斯结盟之后,一切都变了。 秦国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想法,选择了直接摊牌。 帖木儿都这样了,你还忠于他? 不怕被他卖了? 帖木儿算什么东西?血统上来说,他也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人。 而你却是正统的成吉思汗后裔,身上流着的是黄金家族血液,就愿意这样屈居其下? 大明威服四夷,帖木儿不过是秋后蚂蚱而已。 大明承认了铁木真的历史地位,也承认了蒙元的历史地位。 《华夏文明》一书里明确写了,汉人与蒙人乃兄弟,蒙元是小宗而主天下。 就算我们为敌,那也是兄弟内部矛盾,怎能与异族勾结? 正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帖木儿和维陶塔斯结盟,本失了道义。 更何况他还慷他人之慨,拿你的土地去讨好异族人…… 这些游说之词,并不算高明。 放在以前忽格鲁特根本就不会在意,甚至还会反过来嘲笑秦国失心疯。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 这些话犹如锤子,一下下敲击在他心里的那根刺上,让那根刺刺的更深更痛。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顾虑,帖木儿实在太强了,而大明离安西又太远。 或许将来大明能消灭帖木儿,可如果自己反抗,立即就会被杀死。 等大明将来打过来,还有什么意义? 在自己的坟头烧纸吗? 所以,他并没有答应秦国的游说。 却也没有擒拿、驱赶说客,而是让其隐藏身份留了下来。 之后他就开始收集大明的一切信息。 大明的情报并不难收集,不说往来的商贾,他部落内就收留了很多从北元逃过来的人。 只是以前他忙于内部权力斗争,对大明并不感兴趣,也没有做详细了解。 只知道大明很强,内部似乎也在搞变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此时他想了解,各种详细情报很快就汇集了过来。 对大明的情况,也有了进一步了解。 总的来说,他的感触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国。 然后他知道了大明采用了分封制,将勋贵封在了海外。 作为一国之主,他自然知道这么做的好处。 将朝廷无法直接统治的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 既实现了对这块土地的有效统治,又瓦解了勋贵集团对政权的威胁,还能激励军心士气。 可谓是一举多得。 然后他还知道了,大明燕王被封在了身毒。 目前燕国已经占领了身毒大部分土地,甚至派出了一支军队,试图支援秦国。 只是被米兰沙给挡在了开伯尔山口。 看到这条情报,忽格鲁特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岂能不知道,燕国占领身毒意味着什么。 帖木儿将要面临大明来自三方面的压力。 难怪他会和维陶塔斯结盟,难怪他会如此着急消灭秦国。 因为这是他唯一的破局之法。 可是,真的能破局吗? 别说能不能打败秦国,就算是打败了又能如何? 朱樉完全可以带着主力,从海上撤走。 就算将朱樉消灭了,面对大明河西军团和燕国的军队,帖木儿又能有几分胜算? 关键是,这么重要的情报,帖木儿直到现在都没有告诉他。 这说明他并不被信任。 心中的那根刺扎的更深了。 不过忽格鲁特依然没有做出选择。 毕竟大明再好也远在万里之外,目前在安西还是得看帖木儿的脸色。 直到他听说,无数中小部族,在得知帖木儿征讨秦国的消息后,竟然主动投靠了秦国。 这个情报带给他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是什么让这些小部族,宁愿与秦国共同赴死,也不愿意接受帖木儿的统治? 那些小部族都敢反抗,自己又在怕什么?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帖木儿真的能打败民心所向的秦国吗? 这一刻,他心中的那杆秤终于开始倾斜。 在秦国的说客再一次游说的时候,他这样说道: “你还不配与我谈结盟的事情。” 那使者先是一愣,继而狂喜道: “大汗稍等几日,我这就传信给国内。” 很快朱樉就接到了情报,他大喜道: “此战,胜矣。” “芸娘,你又立下一大功。” 柳芸娘谦虚的道:“都是大王英明,若不是您,我也想不到派人去联络忽格鲁特,也就没有今日的收获。” 朱樉大笑道:“哈哈,你就不要谦虚了,等打败帖木儿,本王重重有赏。” 之后众人商议了一下,派遣了国相府长史傅正前去会谈。 忽格鲁特得知他是傅有德的儿子,也非常的重视,亲自设宴招待。 之后两人密谈许久,终于达成了协议。 忽格鲁特的要求很简单,大明承认金帐汗国为藩属,并册封他那一系为金帐汗国之主。 以后也只能册封他的嫡系子孙为国主。 如果立陶宛、罗斯公国等国家,攻打金帐汗国,秦国必须要出兵相助。 之后还有一些经济上的协议。 大体上来说,这份协议还算是公平。 傅正也没想到事情能这么顺利,本以为忽格鲁特会趁机要挟,提出很过分的要求。 哪知道,对方非常有诚意,提出的条件也都非常合理。 这让他对忽格鲁特心生好感,也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第488章 无题 帖木儿败了,在他最志得意满的时候,败了。 这次败的更加彻底,可谓是全军覆没。 当他率领四十万大军,与朱樉带领的二十七万联军对峙的时候。 负责侧翼的忽格鲁特临阵倒戈,向中军发动突袭。 早就做好准备的朱樉,下令徐膺绪率领秦国一万五千骑兵,从正面发起冲锋。 猝不及防之下,帖木儿大军陷入了混乱,随后被分割成了无数块。 这一下变故之大,就连秦国的盟友都目瞪口呆。 什么情况?还没打就赢了? 然后就是狂喜。 别管是为啥了,反正赢了就对了。 之后在朱樉的命令下,他们开始追杀逃跑的溃兵。 对此,部落联军非常高兴,纷纷高呼亲王万岁。 他们最怕的就是朱樉拿他们当炮灰,现在只是让他们打落水狗,可谓是非常照顾了。 这让一众人等,对朱樉更加的信服。 另一边,面对这个变故,帖木儿一度无法接受,连逃命都忘了。 幸亏沙哈鲁奋死作战,才带领几百名亲卫护着他逃离。 维陶塔斯的反应很快,察觉到不对立即就带领自己的部下,脱离了帖木儿的军队,试图撤走。 然而忽格鲁特对他痛恨至极,特意派出精锐截杀。 维陶塔斯好不容易才杀出重围,四万名部下已经只剩下不足两万。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后方金帐汗国的骑兵又杀了过来。 他只能带着部下一路往回逃。 在茫茫草原上,正有无数金帐汗国骑兵在等着他。 好不容易逃回立陶宛,身边已经只剩下十四个人。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铺天盖地的指责,以及要求对其进行审判民众。 之前就反对他的贵族们,更是联合起来对其发动攻击。 曾经的王者,走到了悬崖边缘。 ----------------- 忽格鲁特并没有派人追击帖木儿,他给出的理由非常充分。 一来要派人追杀维陶塔斯。 二来正面战场需要收尾,实在腾不出手。 朱樉却知道,他还是念着帖木儿的那点旧情,不想手刃旧主。 对此他倒没有说什么,忽格鲁特这么做,反而证明人品还不错。 秦国也同样没有派人去追杀帖木儿,实在是抽不出兵力。 几十万人的大混战,很快就乱成了一锅粥。 朱樉自己的命令,都很难传递的出去。 直到两天后,帖木儿残部死的死降的降,将士们才纷纷归位。 朱樉一边命人打扫战场,一边与忽格鲁特以及各部首领,举行了会盟。 会上,各方就很多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之后各方派出联军攻打帖木儿汗国,誓要彻底终结他对安西的统治。 ----------------- 帖木儿毕竟是英雄人物,很快就恢复了理智。 他并没有直接返回王都撒马尔罕。 自己遭此惨败威严扫地,手中也没有了军队,贸然回去很可能会被人兵变杀死。 他准备去白沙瓦与米兰沙会合。 米兰沙手里有三万军队,掌握了这支军队,他才能安全的返回撒马尔罕。 而且他还有个更大的计划。 秦国肯定会乘胜追击,如果能挡得住就挡,挡不住就从开伯尔山口进入身毒。 燕国虽然已经拿下身毒大部分土地,可毕竟时间太短,统治还不牢固。 他有信心击败朱高炽,在身毒立国。 然而,当他走到半路的时候,却正面遭遇了一支汉人的军队。 正是张辅率领的燕国援军。 帖木儿一颗心直接沉到了渊底。 燕国的军队出现在这里,只有一个可能,米兰沙败了。 可是,米兰沙骁勇善战,又占据地利,怎么会败? 张辅并不知道对面是谁,但这里是帖木儿汗国的土地,对面又穿着敌军的衣服,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立即派出骑兵追杀。 帖木儿这伙残兵败将,本就疲惫不堪,很快就被追上。 他本人和沙哈鲁全部被活捉。 当张辅得知自己抓住的是帖木儿的时候,嘴巴张的能吞下一个鸭蛋。 不是,哥们……你不是在安西和秦王交战吗? 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等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他既震惊又兴奋。 震惊于朱樉的谋略,这都能打赢? 兴奋的是,自己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活捉敌酋,这可是首功啊。 “这才叫有福之人不用愁啊,哈哈……” 不过他也不敢轻慢了帖木儿,王者不是谁都能羞辱的。 敢羞辱别王者,回去之后大概率要受到本国君主的责备,很可能会失去信任。 这样的忌讳,张辅自然不会去触犯。 被俘之后的帖木儿并没有大喊大叫,表现的非常平静。 在张辅来见他的时候,问道:“米兰沙呢?你是怎么打败他的?” 张辅也没有隐瞒,就将事情大致讲了一下。 米兰沙确实英勇善战,将张辅堵在开伯尔山口寸步难行。 然而是人都有缺点,米兰沙的缺点很致命。 他身体残疾导致心灵有些扭曲,张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做文章。 先是写信嘲讽米兰沙,还找了很多大嗓门在城下辱骂。 米兰沙被激怒,率军出城作战。 燕军诈败后撤,失去理智的米兰沙率军追击。 不出意料遭遇了埋伏全军覆没,开伯尔山口也落入张辅的手里。 本来很平静的帖木儿,听到他拿米兰沙的残疾做文章的时候,猛然握紧了双拳,目光里的杀意犹如实质。 张辅却很坦然,说道:“很愤怒吗?这叫兵不厌诈。” “况且他身体残疾之后变得非常暴戾,以虐杀人为乐。” “被他虐杀的那些人,又该向谁宣泄自己的愤怒?” 之后张辅继续前往秦国,在半路与出征的朱樉会合。 朱樉得知他擒获了帖木儿,也是大喜。 得知事情经过,则非常无语: “你小子,是有点气运在身上的。” 张辅笑道:“我不过是捡了个便宜,不敢居功。” 帖木儿被活捉,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朱樉特意命人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 得知大汗被抓,帖木儿汗国陷入了混乱。 马黑麻仗着法定继承人的身份试图掌权,但很快就被部下给杀了。 群龙无首的汗国陷入了混乱。 朱樉率领的联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来到撒马尔罕城下。 还不等他攻城,城内守军就先陷入了自相残杀。 秦军兵不血刃拿下了这座坚城。 很多人希望劫掠乃至屠城,大家跟着你打仗图个什么? 不就是战利品吗。 但朱樉却找到各部首

相关推荐: 【BL】师尊他在劫难逃   共振   总有OMEGA想上我   春宫图(H)   下课后的契约   女神图鉴,从皇后开始   天上掉下个七仙女   伯母好,我是你女儿的女朋友   上下铺的暧昧关系   [HP同人] 住蜘蛛尾巷的巫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