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天明终于在宿舍区的大门口等到了下班的大伯母严巧珍。 “大娘!” 严巧珍打量着李天明,好半晌才认出来。 “是天明吧,哎呦,这才几年没见,都……都长这么大了!” 严巧珍是海城市人,嫁给李学军后,年轻时也回过李家台子,后来孩子多了,脱不开身,之前李天明结婚,她因为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就没一起回去。 “你这是……” “有点儿事找大伯帮忙!” 这年头,绝大多数的城里人最怕的就是乡下老家来人,每次只要有人来,都得管吃管住,还得搭钱,最后也就能落下一句“好”。 可严巧珍的性子好,李学军老家来人从来没烦过,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 旁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本家侄子。 “走,跟大娘回家!” 严巧珍上前拉住了李天明的手。 “正巧今天买着肉了,到家大娘做红烧肉给你吃!” “大娘,您上车!” “好嘞,省几步道!” 说着也不嫌弃,坐上了马车。 “天明,你这车上拉的都是什么啊?” “有给村里拉的盐,还给您送点儿白菜,都是家里自留地种的。” “嗐!带这个干啥?大娘这里什么都不缺,你要是真有心,有空常来家里看看就行!” 钢铁厂职工宿舍都是三层小楼,仿苏的建筑风格,李学军的家在最里面。 马车停在楼下,有不少正在洗洗涮涮的妇女见严巧珍坐着马车回来,都好奇的询问。 “这是我婆家的侄子天明,来城里看我和他大伯的。” 说着,又要拉着李天明上楼。 “大娘,这菜……” “等着,我去拿钥匙!” 严巧珍说完,小跑着上了楼,看得出,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 宿舍楼前面的区域,原本是空着的,现在都被家家户户给占了,各自盖了个储物间。 把三十几颗大白菜搬下车,周围的邻居看着不禁眼热。 这白菜虽然便宜,可是这年头,城里人吃菜也不容易,物资供应并不充足,有的时候,明明有定额,可就是买不上。 等到冬储的时候,每家最多能买到定量的三分之二就不错了。 好些人都在乡下有亲戚,可从来没有哪个能给他们送东西的。 卸完了白菜,李天明又从车上抱下来一小袋盐。 “大娘,这个给您留着腌菜用,可千万别炒菜,都是粗盐!” 每回去盐厂,那边都会多给一点儿。 对城里人而言,盐和菜同样重要,尤其是粗盐,天快冷了,每家每户都要腌咸菜备着过冬。 用精盐舍不得,可是粗盐都是供给农村和国营酱菜厂的,他们根本没地方买。 “你这孩子,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娘俩说着话上了楼,邻居们看着,红眼病都要犯了。 凭啥他们家的亲戚上门都是来打秋风,老李家的亲戚又是送菜,又是送盐的。 李学军家住二楼,原本是两室一厅的格局,现在客厅又被隔成了两个房间,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空间用来吃饭。 “妈,这是学军的侄子,天明!” 严巧珍的母亲已经七十多岁,瘫痪在床小二十年,一直都是他们夫妻两个照顾。 此外,李学军还有五男一女六个孩子。 村里人人都羡慕李学军在国企大厂当干部,住楼房,可实际上呢? 全家九口人,就挤在这么个不到七十平的房子里。 不但要养育儿女,照顾老人,还要帮衬着乡下的亲戚。 靠李学军和严巧珍加在一起不过百多块钱的收入,日子过得还真不算宽裕。 “好,好!” 老人年纪大了,脑子反应迟钝,解释了好半晌才弄明白李天明的身份。 “姥姥!” 李天明随着这边的堂兄弟的称呼。 “来一趟也没给您带什么,这点心您留着吃。” 刚才上楼的时候,严巧珍就看见了这个点心盒子,本来想着等李天明走的时候,再让他带回去,没想到让他给拆开了。 “天明!” 这么一盒外地来的点心虽然不要票,却值好几块钱呢。 “大娘,第一次见姥姥,总不能让我空着手吧!” 严巧珍有些为难,她知道这个侄子过得不容易,妯娌没得早,小叔子又是个拎不清的,靠着李天明养活三个弟弟妹妹,有时候想起来,她都觉得揪心。 要不是因为自家的孩子也不少,她都想让李学军把小五接到城里来了。 “就这一回,往后再来可不许了!” “听您的!” 李天明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的却是,等下次再来,他肯定就不是现在的窘迫模样了。 正说着话,房门被推开,三大两小,五个半大孩子走了进来,看见李天明都是一愣。 “愣着干啥,不认识了?” 严巧珍笑着问道。 年纪最大的那个少年试探着叫了一声:“天明哥?” 李天明也笑了:“还行,天和还认得我呢!” 这几个都是李学军和严巧珍的孩子,李天和排行第二,老三叫李天敬,老四叫李天元,老五是个女孩儿叫李想,老六叫李天新。 “大娘,天满呢?” “上学呢,还有一年就毕业了!” 李天满是严巧珍的大儿子,和李天明同岁,只小了几个月。 兄弟两个上次见面,还是两年前,当时城里闹腾得差不多了,学校开始复课,李天满正在上高中,后来倒是听说,又考了中专。 李学军这几个孩子,日后都挺成器的,只是分散天南海北,平时根本没机会见面,和李天明有联系的也就是老大天满,还有老四天元。 “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 李天明又从布口袋里拿出了一包糖,虽然只是水果糖,但对于孩子来说,那也是不可多得的。 “这个绝对不行。” 严巧珍一把给按了回去。 “带回去,给小五吃!” 李天明故作苦恼道:“大娘,您要是早点儿说,我也就带回去了,现在都让弟弟妹妹看见了,我要是再拿走,以后让我咋和弟弟妹妹们见面啊?” “这……” 严巧珍还真是被问住了,趁她不注意,李天明直接把那一包糖塞给了老四天元,这小子从小就激灵,拿着糖转身就溜了。 其他几个纷纷追了上去,水果糖平时可吃不着,只有过年的时候,每人能分到那么几块,这一大包…… 发财了啊! “你这孩子,你……有钱也不能乱花啊!” 李学军前些天回来以后,和严巧珍说过退亲的事,知道李天明现在手里宽裕些,可是接下来还要盖房子,娶媳妇,每一样都得大笔大笔的往外掏,哪禁得住这么大手大脚的。 “啥乱花了?” 说着话,李学军走了进来,上楼的时候,他就看见了那辆马车,认出是李家台子的,急匆匆的上来,一进门就瞧见了李天明。 嘿! 这小子,跑家来堵我了? 第二十二章 公对公 滋啦…… 随着厨房里传来的一声响,满屋子飘着肉香味儿,就连呼吸的空气都仿佛能攥出一把油。 要是搁65年以前,液化石油气还没在城市里普及,家家户户做饭都用煤球炉子的年代,住小楼的人家也只能在楼下做饭,谁家要是做一顿肉,整条街都能闻见肉香。 严巧珍手里的锅铲快速翻动,雪白的肥肉渐渐变成了金黄色,滋滋冒着油光。 一旁的李想掂着脚,伸长了脖子朝锅里看去。 “妈!什么时候好啊?” 严巧珍笑着:“刚下锅就等不及了?找你哥玩去,再等会儿就能吃了。” 李想吞咽着口水,一步都舍不得离开。 小手在口袋里摸出一块水果糖,拨开糖纸,伸着胳膊够到了严巧珍嘴边。 “妈,你吃!” 严巧珍躲了一下:“妈不爱吃甜的。” 李想却不肯放下,固执的举着手,严巧珍没办法,只能笑着含在了嘴里。 回头看向外面,李学军和李天明伯侄两个正蹲在大门口抽烟。 屋里的空间太小,一根烟半天都散不掉。 “你和我说的那个事,我想过了,咱们村那座山上的野物,前些年都给打的差不多了,你就是抓些兔子野鸡什么的,能卖几个钱,还得大老远的送来市里,不值当的。” 李天明刚要说话,就被李学军给拦下了。 “苇海和水库里的鱼,你小子甭惦记,那是犯错误的事,集体财产可不敢胡来,要是偷偷摸两条自家吃,倒是没什么,你学庆叔不能为了这个难为你,可你要是拿去卖,一旦被人给发现了,知不知道啥后果?” 李学军只想着全家人平平安安的,可不希望侄子为了赚钱,干那些犯忌讳的事。 虽说这一年多,那股子乱劲儿消停了不少,学校复课了,工厂也都恢复生产了,可他还是觉得不稳当,不知道什么时候,哪股风就会突然刮起来。 “大伯,要是村里卖呢?” 呃? 李学军一怔,没明白李天明的意思。 “我是说,如果以村里的名义,卖给钢厂,公对公,这样应该不犯错误吧?” 李家台子的地理位置,称得上是得天独厚,不但紧挨着山,村北头还有一片湖,方圆七八里,因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因此被当地人称作苇海。 刚解放,划分苇海归属的时候,好几个村都在争,最后还是李天明的爷爷,还有本家的几位老太爷在工作组的面前亮出了地契。 这件事才算是有了定论。 旧政府盖大印的地契又如何? 难道当年老百姓找旧政府买地花的钱,就不算钱啊? 再者说,李家全族言明,那片苇海的归属权已经交到了村里,属于李家台子的集体财产。 谁能不认? 就这么着,那片苇海最终归属了李家台子。 不但每年能靠着卖芦苇赚上一笔钱,苇海里面的鱼虾,也都能卖钱给村民们创收。 只不过,之前的鱼虾都是卖给县里的物资局,属于统购统筹,这么一来,价格上肯定要远比市面低。 可要是能…… “那是统购统销的物资,村里哪能说了算?” 李天明顿感无语,大伯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这胆量实在小了点儿。 “大伯,每年苇海里能打上多少鱼,县物资局的人谁知道?最近这几年,还弄个了定额,多打上来的,人家物资局根本不要,最后全都分给乡亲们了,我说的就是这部分!” 李学军这下直接听得愣住了,看着李天明,怎么也琢磨不明白,这个侄子的变化怎么会这么大。 以前的李天明就是个踏踏实实的庄稼汉子,可现在…… “大伯,您觉得怎么样?” 李学军没立刻回答,而是在心里盘算了起来。 照李天明这么说的话,这件事还真的可以运作一下。 只要能定额完成县物资局的采购指标,多打出来的鱼,卖到钢铁厂,既能给村里增加一笔收入,还能解决钢铁厂的物资供应问题。 这属于一举两得。 他现在这个后勤处物资科科长的位置,别人都以为是个肥差,可实际上里面的苦,只有他最清楚。 国家现在对各种物资都施行统购统销,管控的非常严格,分配下来的定额是多少,就是多少。 剩下的缺口只能自己想办法。 就比如市肉联厂,每个季度给钢铁厂多少斤猪肉,多少斤下水,都是有定数的,饶是李学军磨破了嘴皮子,也别想多鼓捣出来一两肉。 可钢铁行业的一线工人干的都是重体力活,没有充足的营养,根本顶不住。 工人顶不住,产量怎么保障? 要知道海城钢铁厂可是市里的重点企业,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一旦计划产量无法完成,到时候上面就要层层追责。 别以为李学军管的是后勤,就没他的事,上个季度生产总结会的时候,就曾有人指出厂食堂的物资供应不充足,工人们缺少营养。 当时李学军可是挨了好一顿批,也就是他这些年在厂里的人缘不错,真要是有人死抓着不放,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没准就给他扣上一顶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坏分子的大帽子。 “有把握吗?我不是怕连累到我,是怕村里……” “没问题!” 李天明打着包票。 “这件事学庆叔肯定
相关推荐:
你,机器人
我可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
漂亮小受在恋综总被人觊觎
【综】满满都是肉
对决 (H)
穿书后坐拥108个Alpha
静脉压
乖!姐姐疼我!冷舔病娇屿爷会撩
女友撩不动
娇纵美人